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第四卷 三分天下 荀彧传(三)
三国群英风云录 本章字数:2460 三国群英风云录txt下载
曹操前期的理想是匡扶汉室,重振朝纲,荀彧的理想又是什么呢?
跟了曹操后,曹操说荀彧,我的子房。
曹操是刘邦吗?要一统天下吗?
曹操想说,我想干一番大事业,荀彧相当于我的张良,曹操要干什么大事业,匡扶汉室,重振朝纲,这个比喻好像也不洽当了。
中国人讲话,一句话,有很多重意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听出了很多种意思来。
荀彧的理想是想做曹操的张良,萧何,还是想做华夏第一相管仲,扶持汉献帝呢?
非常矛盾,但不冲突,汉献帝死了,汉朝终结了,秦之失鹿,天下英雄共逐之,这个时候荀彧的理想是做曹操的张良,帮助曹操一统天下,曹操称皇帝,荀彧做曹魏丞相,做三公也好,都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汉献帝活着,荀彧的理想只能是匡扶汉室。
又或者汉献帝死了,曹操扶持汉室另一个宗亲做皇帝,以汉室名义平定天下,还权给皇帝。
荀彧是不愿意做曹操的家奴的。士大夫的贞节,傲骨,这是个什么鬼东西,值钱吗?
乱世还讲究这些虚的,荀彧你要是跟了袁绍,说不定就落个田丰的下场,汉献帝,还贞节,命都不要了。
汉灵帝时,多少士大夫不要命的,清流的臭脾气是这样的,有能力有脾气,所以朝代经常搞党锢,这些人不是杀就是贬,可怜的很。
弯腰做走狗,同流合污不可以吗?很难,做圣贤书读的比较走火入魔,骨气,节操一样不少,连皇帝都敢骂,何况曹操,曹操也怕这些迂腐的士大夫。
荀彧是有理想的清流士大夫,何止荀彧,就连崔琰,司马朗,荀攸,毛阶,刘晔,都有士大夫的节操,这些人都是最早一批跟着曹操的谋士,后面进来的就没多少节操了,像王朗,陈群,华歆,虞翻,这些人就没有什么傲骨。
前面这些人,基本上是有在汉朝任过官职,受了汉室恩惠,后面这些人,大部份是江东系投过来的,都是曹操施恩给他们的。
前面这些人基本上被曹操杀掉了,后面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曹操儿子曹丕的忠诚干部,直接把汉献帝给逼的退位了。
假如荀彧没有做过宫令,一开始就跟着曹操混,他会不会只忠于曹魏,对汉献帝不冷不热?
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关键还是要看性格。
郭嘉没有做过官,从袁绍那边转投曹操的,对汉献帝也没有什么忠心,不过还是摆了曹操一道,朝廷的环境影响是很重要的。
政治氛围,一个人处在舆论中心的时候,对自己的羽毛是很爱惜的,首先要将自己撇开,我是忠诚的,我是忠诚的,我是忠君爱国的,潜移默化。
郭嘉大概也是这样,对汉朝没有感情,但是对曹操有感情,对自己名声,对自己家族,子孙的名声,节操是很爱惜的,人活一张脸,何况是士大夫,别人说你一句不是,你得花半天去解释。
说了人家还不信,人家说,除非你怎么样,怎么样证明你忠君爱国。
郭嘉说,老子不需要证明。
你就是一个没道德的小人,连自己的君主都不爱,还能做官,还食汉俸,不知耻,环境影响,对汉室有没有感情是两码事,但是人言可畏,袁绍,刘表都被曹操骂死了,何况这些做臣子的。
一个朝廷,他肯定是有两派人,一类是正直清流人士,一派是拍马溜须,尖酸克刻的人士,这两派相互对立,相互攻击,争权上位。
作为一个领导者,他是杜绝不了这种事情,只有形成鲜明的对立,才可能让这个领导者做稳位置。
如果都是正直清流人士,这个领导肯定经常会被吵的不行,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如果都是奸臣,这个集团很快就会垮掉。
有正即有邪,有阴必有阳,这是自古以来平衡之道。
建安元年(196年),随曹操击败黄巾军。七月,汉献帝刘协在杨奉、董承等护卫下,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返回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在要不要奉迎天子建都许县的问题上,曹军内部发生了争执。多数人不同意迎接献帝,理由是徐州还未平定,韩暹、杨奉刚刚将天子迎到洛阳,往北连结张杨,暂时还不能控制他们。
荀彧则对曹操说:“从前晋文公迎周襄王返回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东征项羽,为义帝穿素服发丧而天下归心。自从天子蒙乱,将军您首先倡导义兵勤王,只是因为山东地区纷扰战乱,还不能远赴关右,但还是分派将领,冒险与朝廷通使节,虽挽救国难于朝廷之外,而心无时不系于王室,这是将军诚扶天下的一贯志向。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不能为累,明矣。韩暹、杨奉怎么敢为害呢?如不及时扶正朝廷,天下将生叛离之心,以后即使考虑此事,也来不及了。”
曹操认为荀彧之言有理,遂应安集将军董承的秘密召请,亲率大军进抵洛阳,被任命为司隶校尉,奉迎献帝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东)。曹操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荀彧也升为汉侍中,守尚书令。
汉献帝还没迎到许都,曹操内部就开始产生矛盾了,一派是忠于汉室,一派是忠于曹操和自己利益的。
显然曹操被荀彧说动了,接受荀彧的建议,为什么刚开始荀彧不主张迎奉天子,而是毛阶提出后,荀彧补充的呢?
干大事要立信,立德,立威,明志,即然曹操要干大事,荀彧给他指明方向,规划蓝图便成了一件份内之事。
如果荀彧的理想是做曹操的子房,做大汉的管仲,他首先要让曹操成功,自己才有机会成功。
饭要一口吃,事要一件件做,循循渐进,高楼大厦非一日之功。
自己辅助曹操平定天下三分之二,才有机会让自己做大汉的管仲。
先做曹操的张良,萧何,再做大汉的管仲。
荀彧深刻的理解其中关键所在,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完成自己的夙愿,必须制订战略蓝图,一步步的来实施。
将来要与袁术,袁绍开战,在大战前夕要做好准备工作,抢到正义旗帜,扩张地盘,收服民心,广聚人才。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95263.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95263/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9526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荀彧传(三))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银河看客谢谢您的支持!!
跟了曹操后,曹操说荀彧,我的子房。
曹操是刘邦吗?要一统天下吗?
曹操想说,我想干一番大事业,荀彧相当于我的张良,曹操要干什么大事业,匡扶汉室,重振朝纲,这个比喻好像也不洽当了。
中国人讲话,一句话,有很多重意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听出了很多种意思来。
荀彧的理想是想做曹操的张良,萧何,还是想做华夏第一相管仲,扶持汉献帝呢?
非常矛盾,但不冲突,汉献帝死了,汉朝终结了,秦之失鹿,天下英雄共逐之,这个时候荀彧的理想是做曹操的张良,帮助曹操一统天下,曹操称皇帝,荀彧做曹魏丞相,做三公也好,都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汉献帝活着,荀彧的理想只能是匡扶汉室。
又或者汉献帝死了,曹操扶持汉室另一个宗亲做皇帝,以汉室名义平定天下,还权给皇帝。
荀彧是不愿意做曹操的家奴的。士大夫的贞节,傲骨,这是个什么鬼东西,值钱吗?
乱世还讲究这些虚的,荀彧你要是跟了袁绍,说不定就落个田丰的下场,汉献帝,还贞节,命都不要了。
汉灵帝时,多少士大夫不要命的,清流的臭脾气是这样的,有能力有脾气,所以朝代经常搞党锢,这些人不是杀就是贬,可怜的很。
弯腰做走狗,同流合污不可以吗?很难,做圣贤书读的比较走火入魔,骨气,节操一样不少,连皇帝都敢骂,何况曹操,曹操也怕这些迂腐的士大夫。
荀彧是有理想的清流士大夫,何止荀彧,就连崔琰,司马朗,荀攸,毛阶,刘晔,都有士大夫的节操,这些人都是最早一批跟着曹操的谋士,后面进来的就没多少节操了,像王朗,陈群,华歆,虞翻,这些人就没有什么傲骨。
前面这些人,基本上是有在汉朝任过官职,受了汉室恩惠,后面这些人,大部份是江东系投过来的,都是曹操施恩给他们的。
前面这些人基本上被曹操杀掉了,后面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曹操儿子曹丕的忠诚干部,直接把汉献帝给逼的退位了。
假如荀彧没有做过宫令,一开始就跟着曹操混,他会不会只忠于曹魏,对汉献帝不冷不热?
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关键还是要看性格。
郭嘉没有做过官,从袁绍那边转投曹操的,对汉献帝也没有什么忠心,不过还是摆了曹操一道,朝廷的环境影响是很重要的。
政治氛围,一个人处在舆论中心的时候,对自己的羽毛是很爱惜的,首先要将自己撇开,我是忠诚的,我是忠诚的,我是忠君爱国的,潜移默化。
郭嘉大概也是这样,对汉朝没有感情,但是对曹操有感情,对自己名声,对自己家族,子孙的名声,节操是很爱惜的,人活一张脸,何况是士大夫,别人说你一句不是,你得花半天去解释。
说了人家还不信,人家说,除非你怎么样,怎么样证明你忠君爱国。
郭嘉说,老子不需要证明。
你就是一个没道德的小人,连自己的君主都不爱,还能做官,还食汉俸,不知耻,环境影响,对汉室有没有感情是两码事,但是人言可畏,袁绍,刘表都被曹操骂死了,何况这些做臣子的。
一个朝廷,他肯定是有两派人,一类是正直清流人士,一派是拍马溜须,尖酸克刻的人士,这两派相互对立,相互攻击,争权上位。
作为一个领导者,他是杜绝不了这种事情,只有形成鲜明的对立,才可能让这个领导者做稳位置。
如果都是正直清流人士,这个领导肯定经常会被吵的不行,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如果都是奸臣,这个集团很快就会垮掉。
有正即有邪,有阴必有阳,这是自古以来平衡之道。
建安元年(196年),随曹操击败黄巾军。七月,汉献帝刘协在杨奉、董承等护卫下,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返回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在要不要奉迎天子建都许县的问题上,曹军内部发生了争执。多数人不同意迎接献帝,理由是徐州还未平定,韩暹、杨奉刚刚将天子迎到洛阳,往北连结张杨,暂时还不能控制他们。
荀彧则对曹操说:“从前晋文公迎周襄王返回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东征项羽,为义帝穿素服发丧而天下归心。自从天子蒙乱,将军您首先倡导义兵勤王,只是因为山东地区纷扰战乱,还不能远赴关右,但还是分派将领,冒险与朝廷通使节,虽挽救国难于朝廷之外,而心无时不系于王室,这是将军诚扶天下的一贯志向。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不能为累,明矣。韩暹、杨奉怎么敢为害呢?如不及时扶正朝廷,天下将生叛离之心,以后即使考虑此事,也来不及了。”
曹操认为荀彧之言有理,遂应安集将军董承的秘密召请,亲率大军进抵洛阳,被任命为司隶校尉,奉迎献帝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东)。曹操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荀彧也升为汉侍中,守尚书令。
汉献帝还没迎到许都,曹操内部就开始产生矛盾了,一派是忠于汉室,一派是忠于曹操和自己利益的。
显然曹操被荀彧说动了,接受荀彧的建议,为什么刚开始荀彧不主张迎奉天子,而是毛阶提出后,荀彧补充的呢?
干大事要立信,立德,立威,明志,即然曹操要干大事,荀彧给他指明方向,规划蓝图便成了一件份内之事。
如果荀彧的理想是做曹操的子房,做大汉的管仲,他首先要让曹操成功,自己才有机会成功。
饭要一口吃,事要一件件做,循循渐进,高楼大厦非一日之功。
自己辅助曹操平定天下三分之二,才有机会让自己做大汉的管仲。
先做曹操的张良,萧何,再做大汉的管仲。
荀彧深刻的理解其中关键所在,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完成自己的夙愿,必须制订战略蓝图,一步步的来实施。
将来要与袁术,袁绍开战,在大战前夕要做好准备工作,抢到正义旗帜,扩张地盘,收服民心,广聚人才。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95263.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95263/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9526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荀彧传(三))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银河看客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