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张筠摸不清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见了王安石。
拗相公满脸笑容,他没有像王宁安那样故作神秘,反而是开诚布公。“是这样的,根据王爷的提议,圣人诏准,我大宋要设立都察院,而老夫就是第一任掌院,按照初步的编制,都察院除了在朝廷要监督政事堂和六部之外,每一路或者两路,还要派出一个巡抚,监督地方的军政财权,一应政务……”
王安石介绍的很详细,张筠好歹也是混了几十年的人了,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那也是风云人物,朝廷的官制不会搞不清楚。
大宋的地方,分成了四块,转运使管钱粮民政,经略安抚使管军事,然后还有刑狱和仓储,四部分互相分权,相互制约……所有的作为,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保持君权的绝对控制,不至于地方超出控制。
可貌似听起来,这个巡抚很有些了不起,什么事情都能管,权力有点大得没边儿啊!
“是这样的,国初之时,为了防止藩镇林立,地方专权,朝廷收回了几乎所有的权力。可是经过百年承平,藩镇势力早就不存在了,相反,地方的豪族世家,快速膨胀,地方分权,难以形成合力,结果就是无法遏制世家力量,控制不住豪强……所以情况变了,增加巡抚,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王安石说的很好听,实际上王宁安提议成立都察院,皇帝是赞同的,政事堂也没有问题,可是御史台和谏院坚决反对,就连刑部,大理寺都有想法。
本来权力就那么多,突然冒出一个庞然大物,谁都要遭殃……御史台和谏院不用说了,就连刑部的审判权力,也会被严重分割,他们挡不住朝廷的命令,但是可以消极抵抗,吏部不通过人选,户部不拨钱,工部不给建造官署,大家伙齐心合力,想要把都察院捏死。
王安石急得都睡不着觉,他最需要一群脸黑心狠,无所顾忌的人,帮着他破局,树立起都察院的威风!
这不,张筠就成了他最好的一把宝剑。
“你也不要怪王爷,他免了你的官职,是在保护你,如果你继续做下去,就算能铲除世家,也不会有好下场的。”
张筠用力点头,“卑职明白,王爷能如此照顾,卑职已经感激不尽了,只是均田令还没有推开,地方上很是混乱,反复不定,如果朝廷有半点松懈,就会给世家喘息之机,他们只会变本加厉,欺压百姓的!”
“嗯!你说的没错!”王安石笑道:“张筠,你现在就是江南东路兼两浙路巡抚,主管这两路的所有事务,重点在保证均田令的公平落实!”
张筠彻底傻眼了,他猜到可能会进入都察院做事,但是他以为自己只能做一个小小的言官,哪能执掌大权?
这下子好了,大宋最富庶的两个路给了他,这个权力和地位,绝对超过了转运使啊!
老天爷,你对我也太好了吧!
张筠仿佛被幸福砸晕了似的,仕途不但没有完蛋,还更上一层楼,这运气也是没谁了。
“多谢王相公提拔,卑职感激不尽。”
王安石点头,“行了,这也是你做事干脆,应得的奖励,眼下江南还是一团乱麻,你说说吧,该从哪里入手?”
张筠按捺住激动地情绪,沉吟了半晌,“王相公,所谓治乱世用重典,现在最缺的就是能下药治病的大夫!”
王安石笑了,“你的意思是增加官吏?”
“王相公英明,的确如此,现在各级衙门缺官都很严重,而且是从官到吏员,甚至普通的差役,缺口都极大……急需补充……”张筠说着说着,声音也低了下去,王安石哼了一声,你丫的还有脸说呢,不都是让你杀了!
王安石沉吟一下,“那好,我这就去找王爷谈一谈。”
……
王宁安有点心潮澎湃,血液似乎在沸腾。
到了他的地位,能让他如此激动的事情真的不多了,偏偏眼前就是一个!
从创立六艺书院开始,到嘉佑二年的科举,王宁安做了很多冲击科举制的动作,而这一次,他真的要正式改革科举了!
其实科举制在后世有些被抹黑了,什么是科举制,说穿了,不就是考试选拔文官吗!那和热到爆炸的国考有什么区别?还不都是一个玩意,科举制真正的问题在于两个……一个是考试的内容太僵化,第二个是录取的人数太少了。
就拿宋代来说,科举的主要内容就集中在了经义文章和诗词上面……等到明代,出现了八股之后,就连格式也被限制死了。
规矩越来越多,路子越来越窄,代表什么呢?也就是门槛越来越高,想要中进士,不光要有十年寒窗苦读,还要有名师指点,互相帮衬,才能顺利过关斩将。
门槛高了,对谁有好处呢?
当然就是豪门!
寒门子弟可以能一辈子也遇不到名师,哪怕苦读苦学,也几乎不可能掌握科举的要领,但是世家可以,他们什么条件都不缺,这也就是,为什么寒门子弟明明占了九成以上,可是在官场上,他们的人数还不足一半,处处处在下风的原因。
另外一个方面,很多人都有个错误的念头,以为精挑细选,精心培养,出来的一定是人才!
或许某些情况是对的,但是这么培养官员,是显然不成的……一个优秀的官员,除了要有足够的专业才能,还要接地气,知道民间想什么,能够从老百姓的立场出发,想问题,解决问题。
让一个从小出身豪门,含着金汤匙长大,光知道读书的人,如何体会三餐不济,饥寒交迫的感觉?
根本做不到吗!
而且朝廷之上,世家子弟比例太高,任何政策,都要照顾世家利益,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人家是大股东呢!
就算暂时能压得下去,强推新法,早晚也会遭遇反扑……这也就是历来变法都回遇到人亡政息的原因所在!
“为了我们的变法,该动科举了!”王宁安意味深长道。
王安石含着笑,“王爷深谋远虑,你推普遍的大众教育,怕就是布局这一天了!那这一次科考的主考官,非王爷莫属,我给你当副主考!”
王宁安愣了一下,连连摆手,“别,介甫兄,咱们俩都不适合当主考,我有个更好的人选。”
“谁?”
“文彦博!”
……
“王宁安,我给你什么仇,什么怨?有本事你拿刀子杀了老夫!老夫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的!”
都不知道多少次了,文彦博简直气炸了肺!
他突然想起了那一次和王宁安的谈话,他说王宁安只是一个人,早晚会被斗垮,可王宁安却告诉老文,历史不会总是由士人书写,他推动教育,提拔寒门,的确有了很大的成果,但是老文还是老神在在,不相信王宁安能赢。
可是这一次老文却傻眼了!
王宁安提出,要设立秀才科,作为选拔吏员的标准考试,除了基本的比试内容之外,还有法令,典章,教育,军务,治安,商业,建筑等等内容……应试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门类,考核通过之后,就可以进入六房,充当书吏。
同样也是三年一次考评,五年一次大考,做得好就可以正常升官,哪怕进入六部,或者是政事堂,也都是可以的,丝毫不会因为学历的问题,就比进士官低一等……只要进入官场,机会就是平等的,只留给能做事的人!
这套漂亮话文彦博不怎么在意,可后面的录取人数,让老文傻眼了!
一万人!
一万人啊!
王宁安你就是个疯子!
大宋朝开国至今,录取的进士也没有一万人啊!
你这是要干什么?
以老文的智慧,他当然明白,人数夸大,就意味着原来那些根本考不上进士的人,有了上升的机会。
这部分人当中,多数都是出自中小地主家庭,一般的商人子弟,还有一些市民……套个后世的概念,就是中产阶级……再过几年之后,教育铺开,优秀的农民子弟也能挤入这个行列,单打独斗,或许他们不是世家子弟的对手,但是架不住人多,这里面总会出几个超级高手。
可以想见,未来大宋的朝堂,必定是以寒门子弟为主体!
历代的变法为什么很容易失败,那是因为光打击了既得利益者,而没有建立新的利益集团取代。
商鞅变法成功了,是因为培育出军功耕战集团。
王宁安更狠,他推均田令,拉来了农民的支持,又设立秀才科,把中产阶级给收入囊中,更不要说,他一手培养的工商金融集团。
有着三支力量支持,想扳倒王宁安的变法,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好啊,真是好厉害!”
文彦博咬碎了牙齿……到了第二天,文彦博居然又一次神采奕奕了。
他一到衙门,就面色严肃。
“秀才科填补进士科不足,完善朝廷论才大典……是前所未有的德政,老夫极为赞成,你们也都要拿出百倍的小心,把这一次的秀才科办好,办成典范,谁要是出了纰漏,老夫绝不留情……”
站在门口的拗相公,由衷点了点头,王爷真有识人之明,用文彦博就算用对了!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91444.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91444/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9144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943章 秀才科)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青史尽成灰谢谢您的支持!!
拗相公满脸笑容,他没有像王宁安那样故作神秘,反而是开诚布公。“是这样的,根据王爷的提议,圣人诏准,我大宋要设立都察院,而老夫就是第一任掌院,按照初步的编制,都察院除了在朝廷要监督政事堂和六部之外,每一路或者两路,还要派出一个巡抚,监督地方的军政财权,一应政务……”
王安石介绍的很详细,张筠好歹也是混了几十年的人了,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那也是风云人物,朝廷的官制不会搞不清楚。
大宋的地方,分成了四块,转运使管钱粮民政,经略安抚使管军事,然后还有刑狱和仓储,四部分互相分权,相互制约……所有的作为,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保持君权的绝对控制,不至于地方超出控制。
可貌似听起来,这个巡抚很有些了不起,什么事情都能管,权力有点大得没边儿啊!
“是这样的,国初之时,为了防止藩镇林立,地方专权,朝廷收回了几乎所有的权力。可是经过百年承平,藩镇势力早就不存在了,相反,地方的豪族世家,快速膨胀,地方分权,难以形成合力,结果就是无法遏制世家力量,控制不住豪强……所以情况变了,增加巡抚,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王安石说的很好听,实际上王宁安提议成立都察院,皇帝是赞同的,政事堂也没有问题,可是御史台和谏院坚决反对,就连刑部,大理寺都有想法。
本来权力就那么多,突然冒出一个庞然大物,谁都要遭殃……御史台和谏院不用说了,就连刑部的审判权力,也会被严重分割,他们挡不住朝廷的命令,但是可以消极抵抗,吏部不通过人选,户部不拨钱,工部不给建造官署,大家伙齐心合力,想要把都察院捏死。
王安石急得都睡不着觉,他最需要一群脸黑心狠,无所顾忌的人,帮着他破局,树立起都察院的威风!
这不,张筠就成了他最好的一把宝剑。
“你也不要怪王爷,他免了你的官职,是在保护你,如果你继续做下去,就算能铲除世家,也不会有好下场的。”
张筠用力点头,“卑职明白,王爷能如此照顾,卑职已经感激不尽了,只是均田令还没有推开,地方上很是混乱,反复不定,如果朝廷有半点松懈,就会给世家喘息之机,他们只会变本加厉,欺压百姓的!”
“嗯!你说的没错!”王安石笑道:“张筠,你现在就是江南东路兼两浙路巡抚,主管这两路的所有事务,重点在保证均田令的公平落实!”
张筠彻底傻眼了,他猜到可能会进入都察院做事,但是他以为自己只能做一个小小的言官,哪能执掌大权?
这下子好了,大宋最富庶的两个路给了他,这个权力和地位,绝对超过了转运使啊!
老天爷,你对我也太好了吧!
张筠仿佛被幸福砸晕了似的,仕途不但没有完蛋,还更上一层楼,这运气也是没谁了。
“多谢王相公提拔,卑职感激不尽。”
王安石点头,“行了,这也是你做事干脆,应得的奖励,眼下江南还是一团乱麻,你说说吧,该从哪里入手?”
张筠按捺住激动地情绪,沉吟了半晌,“王相公,所谓治乱世用重典,现在最缺的就是能下药治病的大夫!”
王安石笑了,“你的意思是增加官吏?”
“王相公英明,的确如此,现在各级衙门缺官都很严重,而且是从官到吏员,甚至普通的差役,缺口都极大……急需补充……”张筠说着说着,声音也低了下去,王安石哼了一声,你丫的还有脸说呢,不都是让你杀了!
王安石沉吟一下,“那好,我这就去找王爷谈一谈。”
……
王宁安有点心潮澎湃,血液似乎在沸腾。
到了他的地位,能让他如此激动的事情真的不多了,偏偏眼前就是一个!
从创立六艺书院开始,到嘉佑二年的科举,王宁安做了很多冲击科举制的动作,而这一次,他真的要正式改革科举了!
其实科举制在后世有些被抹黑了,什么是科举制,说穿了,不就是考试选拔文官吗!那和热到爆炸的国考有什么区别?还不都是一个玩意,科举制真正的问题在于两个……一个是考试的内容太僵化,第二个是录取的人数太少了。
就拿宋代来说,科举的主要内容就集中在了经义文章和诗词上面……等到明代,出现了八股之后,就连格式也被限制死了。
规矩越来越多,路子越来越窄,代表什么呢?也就是门槛越来越高,想要中进士,不光要有十年寒窗苦读,还要有名师指点,互相帮衬,才能顺利过关斩将。
门槛高了,对谁有好处呢?
当然就是豪门!
寒门子弟可以能一辈子也遇不到名师,哪怕苦读苦学,也几乎不可能掌握科举的要领,但是世家可以,他们什么条件都不缺,这也就是,为什么寒门子弟明明占了九成以上,可是在官场上,他们的人数还不足一半,处处处在下风的原因。
另外一个方面,很多人都有个错误的念头,以为精挑细选,精心培养,出来的一定是人才!
或许某些情况是对的,但是这么培养官员,是显然不成的……一个优秀的官员,除了要有足够的专业才能,还要接地气,知道民间想什么,能够从老百姓的立场出发,想问题,解决问题。
让一个从小出身豪门,含着金汤匙长大,光知道读书的人,如何体会三餐不济,饥寒交迫的感觉?
根本做不到吗!
而且朝廷之上,世家子弟比例太高,任何政策,都要照顾世家利益,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人家是大股东呢!
就算暂时能压得下去,强推新法,早晚也会遭遇反扑……这也就是历来变法都回遇到人亡政息的原因所在!
“为了我们的变法,该动科举了!”王宁安意味深长道。
王安石含着笑,“王爷深谋远虑,你推普遍的大众教育,怕就是布局这一天了!那这一次科考的主考官,非王爷莫属,我给你当副主考!”
王宁安愣了一下,连连摆手,“别,介甫兄,咱们俩都不适合当主考,我有个更好的人选。”
“谁?”
“文彦博!”
……
“王宁安,我给你什么仇,什么怨?有本事你拿刀子杀了老夫!老夫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的!”
都不知道多少次了,文彦博简直气炸了肺!
他突然想起了那一次和王宁安的谈话,他说王宁安只是一个人,早晚会被斗垮,可王宁安却告诉老文,历史不会总是由士人书写,他推动教育,提拔寒门,的确有了很大的成果,但是老文还是老神在在,不相信王宁安能赢。
可是这一次老文却傻眼了!
王宁安提出,要设立秀才科,作为选拔吏员的标准考试,除了基本的比试内容之外,还有法令,典章,教育,军务,治安,商业,建筑等等内容……应试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门类,考核通过之后,就可以进入六房,充当书吏。
同样也是三年一次考评,五年一次大考,做得好就可以正常升官,哪怕进入六部,或者是政事堂,也都是可以的,丝毫不会因为学历的问题,就比进士官低一等……只要进入官场,机会就是平等的,只留给能做事的人!
这套漂亮话文彦博不怎么在意,可后面的录取人数,让老文傻眼了!
一万人!
一万人啊!
王宁安你就是个疯子!
大宋朝开国至今,录取的进士也没有一万人啊!
你这是要干什么?
以老文的智慧,他当然明白,人数夸大,就意味着原来那些根本考不上进士的人,有了上升的机会。
这部分人当中,多数都是出自中小地主家庭,一般的商人子弟,还有一些市民……套个后世的概念,就是中产阶级……再过几年之后,教育铺开,优秀的农民子弟也能挤入这个行列,单打独斗,或许他们不是世家子弟的对手,但是架不住人多,这里面总会出几个超级高手。
可以想见,未来大宋的朝堂,必定是以寒门子弟为主体!
历代的变法为什么很容易失败,那是因为光打击了既得利益者,而没有建立新的利益集团取代。
商鞅变法成功了,是因为培育出军功耕战集团。
王宁安更狠,他推均田令,拉来了农民的支持,又设立秀才科,把中产阶级给收入囊中,更不要说,他一手培养的工商金融集团。
有着三支力量支持,想扳倒王宁安的变法,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好啊,真是好厉害!”
文彦博咬碎了牙齿……到了第二天,文彦博居然又一次神采奕奕了。
他一到衙门,就面色严肃。
“秀才科填补进士科不足,完善朝廷论才大典……是前所未有的德政,老夫极为赞成,你们也都要拿出百倍的小心,把这一次的秀才科办好,办成典范,谁要是出了纰漏,老夫绝不留情……”
站在门口的拗相公,由衷点了点头,王爷真有识人之明,用文彦博就算用对了!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91444.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91444/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9144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943章 秀才科)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青史尽成灰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