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庞统伸出两根指头道:“不相识者,不评;已身居高位者,不评。”
庞统又言:“韩公、蒯公、蔡郡守等人,统虽然都认识,但他们的名望早已州人皆知,再加上刚刚被丞相升官授爵,其品行才干如何,丞相自明,不是一个小小功曹能够置喙的。”
“统窃以为,丞相也不需要听人将诸位德行再夸一遍,而是更想知道,南郡县乡之吏中,是否有被埋没的大才,荆州又有哪些未受征辟的野中遗贤吧?”
曹操颔首:“我昨日入城时,已略观郡府诸官,却对南郡县一级的长吏不甚了然,其中是否有可观者呢?”
这是庞统的本行,他只略一思考,便立刻回答:“有三位县长、令,可谓冠于全郡。”
庞统先提到了南阳郡人,宜城县令韩暨:“历年上计,宜城都为前列,仅次于江陵、襄阳,韩公至堪称南郡十八县最好的县令。”
对庞统的这个评价,曹操是认可的,大军路过宜城时,他匆匆忙忙间见过那韩暨一面,印象颇为不错。又见宜城在韩暨治理下多兴水利,用水车、水排,曹操已决定将韩暨征辟入丞相府,担任掌管土功、津梁、舟车的“士曹属”。
但曹操也没有表露出赞同之意,只听庞统说到下一个人。
庞统称道的第二位县长,徐庶很熟悉,却是与他们同在水镜先生门下求学的向朗。此人出身宜城向氏,还是“南郡四士”中的末席,被刘表任命为临沮县长,庞统赞向朗“以吏能见称”,在靠近荆山的临沮,能够镇抚山贼。
厅堂上其余久在荆州的人当然也知道庞统与向朗关系很好,王粲就出言讽道:“庞士元,你真是举贤不避亲友啊。”
傅巽过去是镇南将军府东曹掾,职掌州中官吏迁除,算是庞统的上司,对这個年轻人颇为欣赏,而向朗还是傅巽亲自辟除的,遂为庞统辩道:“巽听说,仲宣昨日不也举荐了你的‘好友’临湘桓伯绪么?”
王粲遂尴尬的罢口,此为插曲,庞统接着提到了第三位:秭归县令,李严。
李严出身大名鼎鼎的宛城李氏,祖先李通是光武时的重臣,虽不在二十八将之列,却仍在三十二功臣中。李严年少时便为郡职吏,执法严格,对待乡党也不留情面,有酷吏之名,被认为能治剧县。
后来他为避曹兵与张绣的战争,南奔襄阳,被刘表任命为荆州最西边的秭归县令,协助军队防御敌对的益州,素来以干练著称。
辛毗听到庞统赞及向朗、李严时,不由心中一动,想起徐庶方才交给自己的急报简牍上,也有这二人姓名,还有关于他们的近况。
但辛毗猜不透徐庶意图,遂望向这位下属。
徐庶却垂手而立,仿佛没有察觉一般,辛毗心怀谨慎,又见曹操正凝神细听,便没有急着说话,且先引而不发。
曹操听完庞统推荐的三个县令后,觉得还算满意,遂加了一个问题:“你再评一评,荆州尚在江湖之中,未被刘景升征辟任用的贤才。”
于是庞统便从颇受王粲推崇的长沙人桓阶讲起,乃至已担任县令的武陵人潘濬,又谈到了零陵人刘巴、周不疑,再说宜城冠族马氏的马良、襄阳杨氏的杨仪、杨颙……等等。
这些荆州籍的年轻士才,仿佛就是藏在庞统袖中的橘子,此时一个个列举出来,他对每个人的性格、才异都颇为熟悉,就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指给曹操看一样。
曹操已经听进去了,还让记室属阮瑀将庞统谈到的人统统记录下来,又故意问前南郡太守蔡瑁:“德珪,这些人也有不少南郡籍,庞士元作为郡功曹,可向你举荐过?”
蔡瑁顿时大感尴尬,他自去年任南郡太守以来,举贤用能那是没有的,擢拔亲戚故旧倒是不少。庞统也没少举荐人才,蔡瑁却将名单束于高阁,因为襄阳杨氏、宜城马氏与蔡家关系一般,就对马良等人弃之不用。
蔡瑁想为自己的失职找个借口,遂质疑庞统:“丞相有所不知,庞士元虽然以知人著称,但他过去所称述的诸人,多有夸大之辞,往往超过了实际的才干,想必今日也一样,丞相不可听而信之啊。”
曹操遂问:“哦?庞士元,当真如德珪所言么?”
“不错。”庞统也直接承认,解释道:“丞相,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统想帮执政者改善风俗,助长正道,所以便美誉有才学的年轻俊士,好让其声名令州人仰慕,进而效法他们。纵然统拔士十人,而夸大其中五人德行,犹得其半,也足以使有志者自励了。”
韩嵩也站出来帮庞统说话:“丞相,这就是吾师郭公评士的方法啊,不作激切之言,也不贸然贬低士人,而是本着培育教化之心,宽宏济士,庞士元虽未曾见过郭公,却深得其法!”
曹操遂不置可否,只让庞统继续,到此为止,庞统便已将荆州土籍有才干而未入仕的士人数尽,他自己也说至口干舌燥,停下来摸着喉咙,向曹操讨一口水喝。
曹操对角落里的侍童道:“张绍,给庞士元斟一觞酒。”
“唯。”张绍端着煮得温暖的米酒快步过去,得以凑近了观察庞统,发现他完全不像演义里描述的那么丑陋嘛。
但方才庞统口中的这些名字,对于只熟悉三国演义的张绍来说,有些超纲了……庞统列举的诸人,有几个张绍似曾听过,大部分则毫无印象。
只可惜庞统没提宜城马氏的第五常,马幼常马谡,这人张绍肯定知道!不过马谡这会才是十七八岁的小毛头,自然也入不了庞统的眼。
“谢丞相赐酒,今日之寒尽消。”庞统看都不看张绍这小儿一眼,举起耳杯一饮而尽,接下来,该轮到那些来自外州的客籍人才了。
“且慢。”
荆州带投大哥蒯越却不放过庞统,虽然蒯、庞都是冠族,蒯越当年还和庞统的叔父共事过。但热衷积极入世的蒯越一向瞧不上庞德公那种自誉清高的隐士,连带着对庞统的评价也不高,觉得他平平无奇,纯粹是被庞家堆资源捧出来的名声。
除却个人观感外,今日他必须一挫庞统锐气的原因,还在于这孺子从始至终,都没有举荐一个蒯蔡家族的子弟故吏!韩嵩当真视他蒯异度为无物,想依靠区区一庞统,如此轻易就夺取荆州士子的举荐之权么?
蒯越遂朝曹操拱手道:“丞相,还有一个荆州人士,庞士元尚未评及。”
“哦,异度指的是谁?”曹操问。
“正是远近闻名的‘凤雏’啊。”蒯越笑着介绍:“此名号,乃是庞士元伯父庞德公所赐,且不说至亲之言是否公正,就说庞德公评士,是否也与其侄一样,会有过誉之嫌呢?”
蒯越拿起长辈架势,对庞统语重心长地说道:“士元,你得号足足九年了,年纪也与那湘乡县令潘承明相仿,且同样是以功曹出仕,但比起震撼江夏,治县有名的潘承明,你除了空口点评人物外,却无更多令人称许的才干和名望,这是为何?”
“依我看,伱在评别人之前,倒不如就先自评一番吧,凤雏之称,是否名实相副?”
曹操并未反对,默许了蒯越的这个建议。
庞统则目视蒯异度,他一点不恼蒯越拆台,反而无比感谢此人!
因为方才的点评人物,不过是庞统诸多才能里最不足称道的一部分,相当于说话之前的咳嗽清嗓,酝酿惊天之音前的悠长吟唱。
而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凤鸣!
于是庞统朝曹操拱手,说道:“丞相,统讲一个楚地的老故事吧……有雏凤止于南方之阜,其三年不动,将以定志向也。”
原来是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带投二哥蔡瑁追问他:“庞士元,你说的这凤雏,志向为何?”
庞统微微一笑,掷地有声:“当然是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为王佐之臣了!”
“王佐之臣?帝王秘策?庞士元,你好大的口气!”
庞统话音刚落,蒯越就冷笑起来:“韩非在《说疑》里,提到过十五位古代的王佐之臣,分别是夏之后稷、商伊尹、周公旦、太公望、齐之管仲、秦之百里奚蹇(jiǎn)叔、晋之狐偃、赵衰、越范蠡、文种等……”
蒯越一向被刘表比拟为狐偃,他暗地里也以王佐之才自居,作为刘表最信任的亲信,他可以和刘景升讨论帝王治国安邦之策,怂恿其郊祭天地;身为荆州首席谋臣,蒯越又能吸取其他幕僚的策略,加以统筹……这是蒯越引以为豪的本领,主公换成曹操一样可以大用,可庞统这小辈什么档次?你也配与我拥有一样的志向?
于是蒯越毫不留情地批驳道:“此辈皆是古之大贤,方配称王佐,你区区一郡吏,有他们十分之一的才干么?”
面对比自己早出道几十年的蒯越,年轻的庞统却丝毫不惧,迎着他的话回道:“过去没有,所以,雏凤三年不飞,学于汉南鱼梁洲上,将以丰羽翼才干也。”
蒯越针锋相对:“如今你出师数年,而司马德操已卒,想来羽翼已丰满了罢?但为何却仍然不鸣不飞呢?”
庞统哈哈大笑:“之所以又三年不鸣,是雏凤欲先观天下英雄也!”
这句话倒是引起了曹操的兴趣,他让蒯越暂时别打断庞统,问道:“庞士元,在汝眼中,何为英雄啊?”
庞统面向曹操,意气风发地说道:“统以为,夫英雄者,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听到这句话,张绍倒是愣住了,等等,画风又不太对了,他看着自己面前正烹得蒸汽腾腾的热酒,这怎么像是要煮酒论英雄的节奏啊?
但听曹操问庞统:“那当今天下,谁堪称英雄呢?”
庞统朝曹操长作揖道:“自中平末以来,天下大乱二十年,桀豪虽多,然以统观之,未有若曹丞相者。丞相自起兵以来,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北国,真可谓功盖中夏,威震四海,堪称当世第一英雄也!”
这类好话,这些年来曹操听过不少,甚至都有点腻味了,庞统也没说出什么新意来,让曹操兴趣顿消。倒是蒯越抓住了庞统的最后一句话,质问道:“第一英雄?庞士元,莫非在你眼中,在丞相之外,还有别的英雄?”
庞统不顾韩嵩暗示的眼神,继续道:“然也,经过二十年兼并,时至今日,除丞相外,天下仅剩一英雄矣。”
蒯越大笑:“你说的,总不会是被丞相打得如丧家之犬的刘备吧?”
庞统接话:“刘玄德雄姿杰出,有仁义之名,可称人杰,但在我眼中,他虽有大志,却缺少成事的良谋,所以才落得年过半百无容身之地的下场,勉强能算半个英雄。”
刘备只算半个?那另外那半个呢?庞统说的是关西的韩遂,还是辽东公孙?总不可能是益州刘璋吧。
面对曹操等人的疑惑,庞统一捋袖子,手指向东方:“那另半个英雄,在江东。”
此言一出,在座的蒯越、蔡瑁等人都哑然失笑:“你说的是,那吴侯孙仲谋?吴中小儿,黄口孺子,何足道哉!”
荆州和江东是世仇,双方过去十余年里一直在交战,对敌方的新主公,蒯越蔡瑁无疑是非常了解的,他们知道孙权是孙策的二弟,孙策遇刺时受命继承侯位。当时孙权才十八九岁,江东士民及宾旅寄寓之士颇存异心,连孙家内部也有反对的声音,所以局势动荡不安,孙权忙于安抚内部,镇压山越,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
虽然近几年孙权开始继承亡兄遗志,向江夏频繁用兵,也杀了荆州大将黄祖,重创荆州水军。但如今随着曹操入荆,荆州众人抱上了曹军的大粗腿,孙权小儿怕是连一艘船都不敢往上游派了吧?
而在曹操心里,对孙策,他一向是颇为忌惮的,孙策骁雄,勇冠一世,数年内尽吞江东六郡,性情也与项籍相似,据说他在官渡时还有意奇袭许都!曹操当时也不免呼孙策为“猘儿”,觉得这年轻小伙子恐为日后大敌。
但这一切,都随着孙策遇刺而死而结束了,和显赫的兄长相比,孙权是那么的不足为奇。曹操记得,广陵太守陈登还在时,就曾在匡琦城抵御过孙权的进攻,此儿军众十倍于守军,却被陈登出城突袭杀得大败,此后又打了一次,仍无功而返。
从这件事,曹操就能看出来,与孙策相比,孙权在统兵上的才干,有若云泥之别。也难怪陈登在孙策死后,竟然萌生出了为曹操吞灭江东之志,可见他有多看轻孙权啊。
再加上曹家与孙家的关系一向不错,从十年前起就开始联姻,曹操的二儿子曹彰娶的就是孙家的闺女,双方甚至堪称同盟,一起对付悖逆朝廷的荆州刘表。虽然没纳质子,但孙权也还能按时朝贡,给许都邺城送点犀牛大象什么的,信里言辞颇为谦卑,哪里有半分“英雄”做派?
就在曹操及众人都不以为然时,庞统却笑着摇摇头,说道:“统说的那江东半个英雄,不是孙仲谋。”
“而是周瑜!”
阮瑀不以军谋见长,孙权虽在曹操等人眼里不入流,但毕竟是江东之主,阮瑀多少有所耳闻,可要论孙权下面的将领谋臣,阮瑀就比较陌生了,乍听庞统之言,不由目视旁边的辛毗:“佐治,周瑜何许人也?”
不等辛毗回答,庞统却先讲述起来:“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他虽然不认识我,但我早已久闻其名,周氏祖上三世二公,论门第冠绝江淮。当初孙氏搬到舒城作为袁术人质时,就住在周家的大宅中,孙伯符与周公瑾同年,结交为友,有升堂拜母之谊。”
“后数年,周公瑾在其从父丹阳太守处,正值孙伯符渡江攻略六郡,驰书信与周公瑾,周公瑾立刻将兵来迎。其后二人一同渡击秣陵,连克数城,进入曲阿,驱逐朝廷的扬州刺史刘繇,孙氏取江东,周公瑾出力甚多。”
“周公瑾见袁术注定败亡,遂弃了淮南的官职,彻底投奔孙伯符,孙伯符因周氏门生故吏遍布庐江,便令周公瑾守备江边的牛渚,共同北渡进攻皖城,拔之。周公瑾又为孙氏定豫章、庐陵,西镇柴桑,遥领江夏太守,有进取荆州之志。”
说到这庞统停下话语,目视面色各异的蒯越、蔡瑁等人,笑道:“接下来的事,想必诸位应不陌生了罢?”
那是自然,后来孙策遇刺身亡,荆州这边本以为强敌已死,孙权幼弱没有威望,一定会出现内乱。却不料这周瑜毅然将兵赴丧,向孙权执臣节表明态度,接着担任“中护军”,留在吴地帮孙权稳定了内政。
而荆州的江夏太守黄祖想趁机转守为攻,主动派兵数千侵犯豫章,却被周瑜一个的反击打得全军覆没,将领也遭生俘。
到了今年春天,孙权秣马厉兵,亲讨黄祖,以周瑜作为前部大督,统领江东水军,这更是一次让荆州人震惊的漂亮仗:为刘表镇守江夏十数年的黄祖被杀,江夏郡半数土地和沿江港湾被江东占据,在与江东的水战对抗中,荆州彻底落了下风。
按这节奏下去,被派去夏口救火的刘琦迟早也会被周瑜蚕食,直到荆州彻底失去江夏,江汉门户大开……
但如今,曹操不是南下了么?随着强者巨手入局,荆扬之间曾经的攻伐,仿佛都成了无谓的蜗角之争,江表双雄?闹麻了。
所以蒯越、蔡瑁等人过去对周瑜的忌惮与担忧,早已化作了昨日云烟,此刻见曹操投来咨询的目光,蔡瑁便故作轻松地评道:
“敢告于丞相,黄江夏虽然是荆州宿将,但早已年老昏耄,再加上黄氏诸人贪财好利,使得军无法伍,舟船战具,顿废不修,这才有年初之败,算不得周公瑾的本事。这就好比有人杀死了一头虚弱多病,已难以行走的老虎,也敢自称打虎英雄么?”
曹操又望向蒯越,蒯越则答:“周公瑾确实堪称江淮之杰,胆略兼人,过去一度是荆州的大患,可如今丞相来了,有丞相总领荆州水陆诸军,加上麾下战将猛士,周公瑾焉能称雄?”
蒯越顺便埋汰庞统道:“庞士元,你的目光不要总落在这南方一隅之地,就像是《庄子》里说的埳井之蛙,坐井而观天。殊不知中夏方为豪杰驰骋的疆场,丞相这英雄中的英雄,则如海中之龙,能纵横万里之远,潜游千仞之深。你将刘备、周瑜这种你所目见的小虾小蟹比为‘半英雄’,岂不是可笑?还是快快收起你的高论,不要再丢荆州人的脸了!”
除了韩嵩、徐庶等一二人外,众人相继大笑,都觉得蒯越说得有理,曹操也以为,庞统提刘备还好,那毕竟是曹操自己也认可的老对手,可周瑜这小年轻,又何足道哉呢?看来果如蒯越所言,此人夸夸其谈,好称妄语,凤雏之称,名不副实啊。
但就在曹操觉得自己已经品透庞统这颗橘子的味道,打算提前结束这场面试时,庞统却又说了一句大不韪的话。
却见庞统朝曹操再度作揖,语重心长地告诫道:“丞相,统认定周公瑾此人非比寻常,他如今作为江东大督,正在江夏以东的鄱阳湖操练水军,见丞相南征,周公瑾必有动作,而江东舟师,是能与江陵水师一战的!若周公瑾与刘玄德,这两位‘半英雄’联手,必为北军大敌,甚至足以改变南方形势,望丞相能有所提防!”
“要知道,深海游龙若是到了浅水暗滩,庞然身躯便没了用武之地,反倒是小小虾蟹的鳌爪,却有机会,能够折下龙鳞!”
你诅咒谁要折鳞呢?此言一出,满座皆惊!蒯越、蔡瑁、王粲等人纷纷起身骂庞统狂妄,韩嵩无奈地闭上了眼睛……倒是徐庶心中吸了一口凉气!因为庞统一针见血,点出了刘备方真正的计划:联合江东。
而温酒樽后的张绍,更是听得瞠目结舌,因为他比徐庶更加清楚,这庞统的“预言”,是多么的准确。不管是演义里还是历史上,赤壁之战,都是周瑜主攻,刘备辅助,两位“半英雄”杀得曹操大败而退……
张绍只能眼睁睁看着庞统道破天机,心中惊呼:“庞统,你搞没搞清楚自己的阵营啊?你手里的这张《铁索连环》,连错人了吧!”
就在此时,一直偃旗息鼓的辛毗,也捏着徐庶先前递给他的木简,扶案而起,朝面露愠色的曹操禀报道:“丞相,臣,有急报要奏!”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67147.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67147/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6714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十二章 凤鸣)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七月新番谢谢您的支持!!
庞统又言:“韩公、蒯公、蔡郡守等人,统虽然都认识,但他们的名望早已州人皆知,再加上刚刚被丞相升官授爵,其品行才干如何,丞相自明,不是一个小小功曹能够置喙的。”
“统窃以为,丞相也不需要听人将诸位德行再夸一遍,而是更想知道,南郡县乡之吏中,是否有被埋没的大才,荆州又有哪些未受征辟的野中遗贤吧?”
曹操颔首:“我昨日入城时,已略观郡府诸官,却对南郡县一级的长吏不甚了然,其中是否有可观者呢?”
这是庞统的本行,他只略一思考,便立刻回答:“有三位县长、令,可谓冠于全郡。”
庞统先提到了南阳郡人,宜城县令韩暨:“历年上计,宜城都为前列,仅次于江陵、襄阳,韩公至堪称南郡十八县最好的县令。”
对庞统的这个评价,曹操是认可的,大军路过宜城时,他匆匆忙忙间见过那韩暨一面,印象颇为不错。又见宜城在韩暨治理下多兴水利,用水车、水排,曹操已决定将韩暨征辟入丞相府,担任掌管土功、津梁、舟车的“士曹属”。
但曹操也没有表露出赞同之意,只听庞统说到下一个人。
庞统称道的第二位县长,徐庶很熟悉,却是与他们同在水镜先生门下求学的向朗。此人出身宜城向氏,还是“南郡四士”中的末席,被刘表任命为临沮县长,庞统赞向朗“以吏能见称”,在靠近荆山的临沮,能够镇抚山贼。
厅堂上其余久在荆州的人当然也知道庞统与向朗关系很好,王粲就出言讽道:“庞士元,你真是举贤不避亲友啊。”
傅巽过去是镇南将军府东曹掾,职掌州中官吏迁除,算是庞统的上司,对这個年轻人颇为欣赏,而向朗还是傅巽亲自辟除的,遂为庞统辩道:“巽听说,仲宣昨日不也举荐了你的‘好友’临湘桓伯绪么?”
王粲遂尴尬的罢口,此为插曲,庞统接着提到了第三位:秭归县令,李严。
李严出身大名鼎鼎的宛城李氏,祖先李通是光武时的重臣,虽不在二十八将之列,却仍在三十二功臣中。李严年少时便为郡职吏,执法严格,对待乡党也不留情面,有酷吏之名,被认为能治剧县。
后来他为避曹兵与张绣的战争,南奔襄阳,被刘表任命为荆州最西边的秭归县令,协助军队防御敌对的益州,素来以干练著称。
辛毗听到庞统赞及向朗、李严时,不由心中一动,想起徐庶方才交给自己的急报简牍上,也有这二人姓名,还有关于他们的近况。
但辛毗猜不透徐庶意图,遂望向这位下属。
徐庶却垂手而立,仿佛没有察觉一般,辛毗心怀谨慎,又见曹操正凝神细听,便没有急着说话,且先引而不发。
曹操听完庞统推荐的三个县令后,觉得还算满意,遂加了一个问题:“你再评一评,荆州尚在江湖之中,未被刘景升征辟任用的贤才。”
于是庞统便从颇受王粲推崇的长沙人桓阶讲起,乃至已担任县令的武陵人潘濬,又谈到了零陵人刘巴、周不疑,再说宜城冠族马氏的马良、襄阳杨氏的杨仪、杨颙……等等。
这些荆州籍的年轻士才,仿佛就是藏在庞统袖中的橘子,此时一个个列举出来,他对每个人的性格、才异都颇为熟悉,就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指给曹操看一样。
曹操已经听进去了,还让记室属阮瑀将庞统谈到的人统统记录下来,又故意问前南郡太守蔡瑁:“德珪,这些人也有不少南郡籍,庞士元作为郡功曹,可向你举荐过?”
蔡瑁顿时大感尴尬,他自去年任南郡太守以来,举贤用能那是没有的,擢拔亲戚故旧倒是不少。庞统也没少举荐人才,蔡瑁却将名单束于高阁,因为襄阳杨氏、宜城马氏与蔡家关系一般,就对马良等人弃之不用。
蔡瑁想为自己的失职找个借口,遂质疑庞统:“丞相有所不知,庞士元虽然以知人著称,但他过去所称述的诸人,多有夸大之辞,往往超过了实际的才干,想必今日也一样,丞相不可听而信之啊。”
曹操遂问:“哦?庞士元,当真如德珪所言么?”
“不错。”庞统也直接承认,解释道:“丞相,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统想帮执政者改善风俗,助长正道,所以便美誉有才学的年轻俊士,好让其声名令州人仰慕,进而效法他们。纵然统拔士十人,而夸大其中五人德行,犹得其半,也足以使有志者自励了。”
韩嵩也站出来帮庞统说话:“丞相,这就是吾师郭公评士的方法啊,不作激切之言,也不贸然贬低士人,而是本着培育教化之心,宽宏济士,庞士元虽未曾见过郭公,却深得其法!”
曹操遂不置可否,只让庞统继续,到此为止,庞统便已将荆州土籍有才干而未入仕的士人数尽,他自己也说至口干舌燥,停下来摸着喉咙,向曹操讨一口水喝。
曹操对角落里的侍童道:“张绍,给庞士元斟一觞酒。”
“唯。”张绍端着煮得温暖的米酒快步过去,得以凑近了观察庞统,发现他完全不像演义里描述的那么丑陋嘛。
但方才庞统口中的这些名字,对于只熟悉三国演义的张绍来说,有些超纲了……庞统列举的诸人,有几个张绍似曾听过,大部分则毫无印象。
只可惜庞统没提宜城马氏的第五常,马幼常马谡,这人张绍肯定知道!不过马谡这会才是十七八岁的小毛头,自然也入不了庞统的眼。
“谢丞相赐酒,今日之寒尽消。”庞统看都不看张绍这小儿一眼,举起耳杯一饮而尽,接下来,该轮到那些来自外州的客籍人才了。
“且慢。”
荆州带投大哥蒯越却不放过庞统,虽然蒯、庞都是冠族,蒯越当年还和庞统的叔父共事过。但热衷积极入世的蒯越一向瞧不上庞德公那种自誉清高的隐士,连带着对庞统的评价也不高,觉得他平平无奇,纯粹是被庞家堆资源捧出来的名声。
除却个人观感外,今日他必须一挫庞统锐气的原因,还在于这孺子从始至终,都没有举荐一个蒯蔡家族的子弟故吏!韩嵩当真视他蒯异度为无物,想依靠区区一庞统,如此轻易就夺取荆州士子的举荐之权么?
蒯越遂朝曹操拱手道:“丞相,还有一个荆州人士,庞士元尚未评及。”
“哦,异度指的是谁?”曹操问。
“正是远近闻名的‘凤雏’啊。”蒯越笑着介绍:“此名号,乃是庞士元伯父庞德公所赐,且不说至亲之言是否公正,就说庞德公评士,是否也与其侄一样,会有过誉之嫌呢?”
蒯越拿起长辈架势,对庞统语重心长地说道:“士元,你得号足足九年了,年纪也与那湘乡县令潘承明相仿,且同样是以功曹出仕,但比起震撼江夏,治县有名的潘承明,你除了空口点评人物外,却无更多令人称许的才干和名望,这是为何?”
“依我看,伱在评别人之前,倒不如就先自评一番吧,凤雏之称,是否名实相副?”
曹操并未反对,默许了蒯越的这个建议。
庞统则目视蒯异度,他一点不恼蒯越拆台,反而无比感谢此人!
因为方才的点评人物,不过是庞统诸多才能里最不足称道的一部分,相当于说话之前的咳嗽清嗓,酝酿惊天之音前的悠长吟唱。
而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凤鸣!
于是庞统朝曹操拱手,说道:“丞相,统讲一个楚地的老故事吧……有雏凤止于南方之阜,其三年不动,将以定志向也。”
原来是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带投二哥蔡瑁追问他:“庞士元,你说的这凤雏,志向为何?”
庞统微微一笑,掷地有声:“当然是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为王佐之臣了!”
“王佐之臣?帝王秘策?庞士元,你好大的口气!”
庞统话音刚落,蒯越就冷笑起来:“韩非在《说疑》里,提到过十五位古代的王佐之臣,分别是夏之后稷、商伊尹、周公旦、太公望、齐之管仲、秦之百里奚蹇(jiǎn)叔、晋之狐偃、赵衰、越范蠡、文种等……”
蒯越一向被刘表比拟为狐偃,他暗地里也以王佐之才自居,作为刘表最信任的亲信,他可以和刘景升讨论帝王治国安邦之策,怂恿其郊祭天地;身为荆州首席谋臣,蒯越又能吸取其他幕僚的策略,加以统筹……这是蒯越引以为豪的本领,主公换成曹操一样可以大用,可庞统这小辈什么档次?你也配与我拥有一样的志向?
于是蒯越毫不留情地批驳道:“此辈皆是古之大贤,方配称王佐,你区区一郡吏,有他们十分之一的才干么?”
面对比自己早出道几十年的蒯越,年轻的庞统却丝毫不惧,迎着他的话回道:“过去没有,所以,雏凤三年不飞,学于汉南鱼梁洲上,将以丰羽翼才干也。”
蒯越针锋相对:“如今你出师数年,而司马德操已卒,想来羽翼已丰满了罢?但为何却仍然不鸣不飞呢?”
庞统哈哈大笑:“之所以又三年不鸣,是雏凤欲先观天下英雄也!”
这句话倒是引起了曹操的兴趣,他让蒯越暂时别打断庞统,问道:“庞士元,在汝眼中,何为英雄啊?”
庞统面向曹操,意气风发地说道:“统以为,夫英雄者,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听到这句话,张绍倒是愣住了,等等,画风又不太对了,他看着自己面前正烹得蒸汽腾腾的热酒,这怎么像是要煮酒论英雄的节奏啊?
但听曹操问庞统:“那当今天下,谁堪称英雄呢?”
庞统朝曹操长作揖道:“自中平末以来,天下大乱二十年,桀豪虽多,然以统观之,未有若曹丞相者。丞相自起兵以来,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北国,真可谓功盖中夏,威震四海,堪称当世第一英雄也!”
这类好话,这些年来曹操听过不少,甚至都有点腻味了,庞统也没说出什么新意来,让曹操兴趣顿消。倒是蒯越抓住了庞统的最后一句话,质问道:“第一英雄?庞士元,莫非在你眼中,在丞相之外,还有别的英雄?”
庞统不顾韩嵩暗示的眼神,继续道:“然也,经过二十年兼并,时至今日,除丞相外,天下仅剩一英雄矣。”
蒯越大笑:“你说的,总不会是被丞相打得如丧家之犬的刘备吧?”
庞统接话:“刘玄德雄姿杰出,有仁义之名,可称人杰,但在我眼中,他虽有大志,却缺少成事的良谋,所以才落得年过半百无容身之地的下场,勉强能算半个英雄。”
刘备只算半个?那另外那半个呢?庞统说的是关西的韩遂,还是辽东公孙?总不可能是益州刘璋吧。
面对曹操等人的疑惑,庞统一捋袖子,手指向东方:“那另半个英雄,在江东。”
此言一出,在座的蒯越、蔡瑁等人都哑然失笑:“你说的是,那吴侯孙仲谋?吴中小儿,黄口孺子,何足道哉!”
荆州和江东是世仇,双方过去十余年里一直在交战,对敌方的新主公,蒯越蔡瑁无疑是非常了解的,他们知道孙权是孙策的二弟,孙策遇刺时受命继承侯位。当时孙权才十八九岁,江东士民及宾旅寄寓之士颇存异心,连孙家内部也有反对的声音,所以局势动荡不安,孙权忙于安抚内部,镇压山越,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
虽然近几年孙权开始继承亡兄遗志,向江夏频繁用兵,也杀了荆州大将黄祖,重创荆州水军。但如今随着曹操入荆,荆州众人抱上了曹军的大粗腿,孙权小儿怕是连一艘船都不敢往上游派了吧?
而在曹操心里,对孙策,他一向是颇为忌惮的,孙策骁雄,勇冠一世,数年内尽吞江东六郡,性情也与项籍相似,据说他在官渡时还有意奇袭许都!曹操当时也不免呼孙策为“猘儿”,觉得这年轻小伙子恐为日后大敌。
但这一切,都随着孙策遇刺而死而结束了,和显赫的兄长相比,孙权是那么的不足为奇。曹操记得,广陵太守陈登还在时,就曾在匡琦城抵御过孙权的进攻,此儿军众十倍于守军,却被陈登出城突袭杀得大败,此后又打了一次,仍无功而返。
从这件事,曹操就能看出来,与孙策相比,孙权在统兵上的才干,有若云泥之别。也难怪陈登在孙策死后,竟然萌生出了为曹操吞灭江东之志,可见他有多看轻孙权啊。
再加上曹家与孙家的关系一向不错,从十年前起就开始联姻,曹操的二儿子曹彰娶的就是孙家的闺女,双方甚至堪称同盟,一起对付悖逆朝廷的荆州刘表。虽然没纳质子,但孙权也还能按时朝贡,给许都邺城送点犀牛大象什么的,信里言辞颇为谦卑,哪里有半分“英雄”做派?
就在曹操及众人都不以为然时,庞统却笑着摇摇头,说道:“统说的那江东半个英雄,不是孙仲谋。”
“而是周瑜!”
阮瑀不以军谋见长,孙权虽在曹操等人眼里不入流,但毕竟是江东之主,阮瑀多少有所耳闻,可要论孙权下面的将领谋臣,阮瑀就比较陌生了,乍听庞统之言,不由目视旁边的辛毗:“佐治,周瑜何许人也?”
不等辛毗回答,庞统却先讲述起来:“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他虽然不认识我,但我早已久闻其名,周氏祖上三世二公,论门第冠绝江淮。当初孙氏搬到舒城作为袁术人质时,就住在周家的大宅中,孙伯符与周公瑾同年,结交为友,有升堂拜母之谊。”
“后数年,周公瑾在其从父丹阳太守处,正值孙伯符渡江攻略六郡,驰书信与周公瑾,周公瑾立刻将兵来迎。其后二人一同渡击秣陵,连克数城,进入曲阿,驱逐朝廷的扬州刺史刘繇,孙氏取江东,周公瑾出力甚多。”
“周公瑾见袁术注定败亡,遂弃了淮南的官职,彻底投奔孙伯符,孙伯符因周氏门生故吏遍布庐江,便令周公瑾守备江边的牛渚,共同北渡进攻皖城,拔之。周公瑾又为孙氏定豫章、庐陵,西镇柴桑,遥领江夏太守,有进取荆州之志。”
说到这庞统停下话语,目视面色各异的蒯越、蔡瑁等人,笑道:“接下来的事,想必诸位应不陌生了罢?”
那是自然,后来孙策遇刺身亡,荆州这边本以为强敌已死,孙权幼弱没有威望,一定会出现内乱。却不料这周瑜毅然将兵赴丧,向孙权执臣节表明态度,接着担任“中护军”,留在吴地帮孙权稳定了内政。
而荆州的江夏太守黄祖想趁机转守为攻,主动派兵数千侵犯豫章,却被周瑜一个的反击打得全军覆没,将领也遭生俘。
到了今年春天,孙权秣马厉兵,亲讨黄祖,以周瑜作为前部大督,统领江东水军,这更是一次让荆州人震惊的漂亮仗:为刘表镇守江夏十数年的黄祖被杀,江夏郡半数土地和沿江港湾被江东占据,在与江东的水战对抗中,荆州彻底落了下风。
按这节奏下去,被派去夏口救火的刘琦迟早也会被周瑜蚕食,直到荆州彻底失去江夏,江汉门户大开……
但如今,曹操不是南下了么?随着强者巨手入局,荆扬之间曾经的攻伐,仿佛都成了无谓的蜗角之争,江表双雄?闹麻了。
所以蒯越、蔡瑁等人过去对周瑜的忌惮与担忧,早已化作了昨日云烟,此刻见曹操投来咨询的目光,蔡瑁便故作轻松地评道:
“敢告于丞相,黄江夏虽然是荆州宿将,但早已年老昏耄,再加上黄氏诸人贪财好利,使得军无法伍,舟船战具,顿废不修,这才有年初之败,算不得周公瑾的本事。这就好比有人杀死了一头虚弱多病,已难以行走的老虎,也敢自称打虎英雄么?”
曹操又望向蒯越,蒯越则答:“周公瑾确实堪称江淮之杰,胆略兼人,过去一度是荆州的大患,可如今丞相来了,有丞相总领荆州水陆诸军,加上麾下战将猛士,周公瑾焉能称雄?”
蒯越顺便埋汰庞统道:“庞士元,你的目光不要总落在这南方一隅之地,就像是《庄子》里说的埳井之蛙,坐井而观天。殊不知中夏方为豪杰驰骋的疆场,丞相这英雄中的英雄,则如海中之龙,能纵横万里之远,潜游千仞之深。你将刘备、周瑜这种你所目见的小虾小蟹比为‘半英雄’,岂不是可笑?还是快快收起你的高论,不要再丢荆州人的脸了!”
除了韩嵩、徐庶等一二人外,众人相继大笑,都觉得蒯越说得有理,曹操也以为,庞统提刘备还好,那毕竟是曹操自己也认可的老对手,可周瑜这小年轻,又何足道哉呢?看来果如蒯越所言,此人夸夸其谈,好称妄语,凤雏之称,名不副实啊。
但就在曹操觉得自己已经品透庞统这颗橘子的味道,打算提前结束这场面试时,庞统却又说了一句大不韪的话。
却见庞统朝曹操再度作揖,语重心长地告诫道:“丞相,统认定周公瑾此人非比寻常,他如今作为江东大督,正在江夏以东的鄱阳湖操练水军,见丞相南征,周公瑾必有动作,而江东舟师,是能与江陵水师一战的!若周公瑾与刘玄德,这两位‘半英雄’联手,必为北军大敌,甚至足以改变南方形势,望丞相能有所提防!”
“要知道,深海游龙若是到了浅水暗滩,庞然身躯便没了用武之地,反倒是小小虾蟹的鳌爪,却有机会,能够折下龙鳞!”
你诅咒谁要折鳞呢?此言一出,满座皆惊!蒯越、蔡瑁、王粲等人纷纷起身骂庞统狂妄,韩嵩无奈地闭上了眼睛……倒是徐庶心中吸了一口凉气!因为庞统一针见血,点出了刘备方真正的计划:联合江东。
而温酒樽后的张绍,更是听得瞠目结舌,因为他比徐庶更加清楚,这庞统的“预言”,是多么的准确。不管是演义里还是历史上,赤壁之战,都是周瑜主攻,刘备辅助,两位“半英雄”杀得曹操大败而退……
张绍只能眼睁睁看着庞统道破天机,心中惊呼:“庞统,你搞没搞清楚自己的阵营啊?你手里的这张《铁索连环》,连错人了吧!”
就在此时,一直偃旗息鼓的辛毗,也捏着徐庶先前递给他的木简,扶案而起,朝面露愠色的曹操禀报道:“丞相,臣,有急报要奏!”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67147.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67147/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6714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十二章 凤鸣)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七月新番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