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正文 177.chapter.177
盛唐不夜天 本章字数:15420 盛唐不夜天txt下载
娄师德一句话就把李显给打懵了,他一点也没明白娄师德的意思,所谓的多年谋划……他谋划什么了啊!
李显一脸懵逼的表情将自己的心理活动很痛快的出卖给了娄师德,娄师德却不为所动坚持着自己的判断。当初李显不愿意呆在洛阳直接就选了长安,如今看来的确是意味深远。
李显自从到了长安之后私底下的一系列动作其实有那么一小部分是瞒不住的,或者说是娄师德推测出了一部分,屯粮,与周围州县折冲府都督府交好,牢牢的把持住长安防卫,甚至连神皇的手都伸不进来,林林总总的事情加起来如果说摄政王没有异心,娄师德是不信的。
当初娄师德也曾经犹豫过,但是在最紧急的时刻李显是救过他一家的——当时依照武曌的手狠程度没有哪个武将会觉得她真的会对自家手下留情。
就这样一个大恩在,哪怕李显反了,娄师德也要跟着站队了,只不过他分析过李显手上有兵,或者说是愿意跟着他打江山的人不少,毕竟是正统,成功率不低,如今还有豫王在外,唯一要担心的就是这兄弟俩到时候会不会争上一争了,毕竟豫王嫡子庶子一堆,而且都已经长大了,摄政王身边……只看着一个宜阳郡王李重义,还不是他亲生儿子。
不过这都是之后的事情了,现在的事情就在于,我们要怎么打?
李显万万没想到娄师德的脑洞居然开的这么大!是啦,他从洛阳跑到了长安,但问题是当时也只有长安他能名正言顺的说要回来啊,毕竟这里是京城,其他任何地方他去干什么?难道还要当刺史吗?不可能啊,他可是摄政王。
当时在李显看来真的就是天下之大也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他除了回到长安还能怎么做?至于抓防卫抓兵权,也是没办法的啊,他的存在对于武曌来说大概就是眼中钉肉中刺级别的,如果武曌想要彻底稳固地位,他不死也要被废,李显好不容易搏到如今这个程度难道还要被废?
当皇帝的时候被废再怎么样也是个王侯,但是如果在摄政王的位置上被废的话,直接废为庶人都是有可能的好吗?屯粮,粮食算是战略物资,其实最大的原因是因为长安运粮困难啊!现在整个朝廷的大班子没在这里还好一些,当年为什么高宗会选择洛阳作为陪都?还不是因为长安腹地缺粮,洛阳那里有京杭大运河啊。
只不过……兵权,军粮,还有地盘……这么一数的话,如果他当皇帝换个人这么做的话,他也要怀疑对方是不是要造反了。
明明是为了自保!李显抹了把脸,镇定了一下才说道:“那娄将军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娄师德脸上忽然展开一抹笑容:“当初既然没有留在洛阳一死了之,自然早就做好抉择了。”
娄师德此言一出,刘仁轨的长子刘锦遥以及裴行俭的次子裴延休都表示了赞同,简单来说就是:其实大家都准备好啦,就等着你一声令下好造反呢!
李显抹了把脸,算了你们爱怎么想怎么想吧,反正现在你们都跟我一条船上了,都要反了,以前是个什么打算也不重要了,就算你现在没说有这个想法谁信呐?
众人就开始商议,李旦那边已经派人去了,李显顺便又说了巴州那里的事情,娄师德听了之后忍不住叹了口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神皇这次可是……”说到这里他不由得摇了摇头。
粗略算了算李显手上的兵马不算少,跟李旦联合起来再加上巴州那边,也算能跟朝廷抗衡的,唯一需要忧虑的就是檄书要怎么写?
怎么才能让他们的谋反意图表现的光明正大一点,不被天下人不耻这是一个非常非常考验功底的事情,毕竟谋反这种事情古往今来都不是能宣之于口的,就算真的谋反了也要找一个遮羞布啊。
在讨论这个的时候,郑玘忽然说了一句:“谁说是谋反?摄政王本就手握先皇遗诏登基乃名正言顺,只因武氏倒行逆施,包藏祸心,夺取帝位,今我等不过是恢复正统,又怎能说是谋反?”
众人:……
亲,你还真是舌灿如莲啊,不愧是高宗时期的进士,给跪!
这位进士如今一脸正气仿佛自己说的就是天地至理一样,另外一位进士则拍桌笑道:“正是如此!”恩,这位进士就是娄师德。
李显看着这两个人忽然觉得自己身边的风水也是挺邪门的,人不多,但是……朝中两个进士出身最后却投军入伍的都到他这边了。
不管怎么说,郑玘的说法实在是让大家松了口气,而且一开始大家还觉得郑玘这是在找理由,但是仔细想想……哎呀妈,这位说的都是真的啊!更加佩服了!
有了郑玘的言论打底,这份檄书就非常好写了,基本上这种东西也是有那么点固定的格式的,首先就是先斥责对方多么的罪大恶极,多么的人神共愤。
这一点是肯定的,要是不把对方妖魔化怎么能凸显己方的正义呢?但是当李显看到他们写武曌什么“入门见嫉”什么“狐媚惑主”,还是有些不自在的,但是他还不能拖后腿,因为武曌的确是被太宗取了一个媚字,虽然在后代这个字出现在名字里面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这个时候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一般都不会用这个字的,因为听起来不够贤淑。
有太宗取得名字背书,再加上武曌和李治那点不得不说的故事“狐媚惑主”很容易让人深信不疑,然而李显印象里的武曌虽然手狠却还是雍容大气的,这个词放到她身上真是……想象不能。
只是后面他就觉得这些人说这两个词还只不过是个引子,接下来更加劲爆什么“秽乱春宫”都是轻的,什么“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跟当初骆宾王为徐敬业写的那份檄书简直是异曲同工!
李显当时看着就腿软了,连忙说道:“别别别,别这么写。”
这么妖魔化武曌真是打破李显的底线了,他认真的看着大家说道:“徐敬业这么写只是为了凸显自己的正义以及想要煽动别人跟他一起谋反,然而我们不用这样啊,只要描述事实就行了。”
他的存在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正统形象了,不用再去塑造了好嘛?咱们已经够正了。
娄师德和郑玘想了想也的确是这样,那就换个方式吧,变成了开始斥责武曌掌权以来肆意诛杀大臣,这一点……李显再不能反驳了。然后还要说一下李显当年禅位的事情,说是武曌陷李显于聚麀,以手足大臣相胁,逼迫李显不得不从。
是的,李显之前禅位的举动也是给自己背上了一份政治包袱,不把这份政治包袱甩开,讨伐武曌都显得没有底气。
有两位进士在这里润笔,这份檄书没多久就写完了,而且用词犀利让李显觉得其实郑玘对他还是很温柔的,而且读书人果然得罪不得啊,否则分分钟摇笔杆子把你骂的狗血淋头,你还不能反驳。
李显将檄书通篇读了一遍之后觉得自己似乎又学到了一些奇怪的知识,然后他顿了顿才忽然问道:“豫王起兵没有发檄书吗?”
他之前怎么没听说李旦写了檄书的?要知道当初徐敬业谋反都请骆宾王写檄书了啊,李冲……那些人还没真正起事自然檄书也就没公布了。
他这句话问完屋子里所有人都愣了一下,对啊,没听说豫王发檄书啊。李显一看大家的表情就知道不是自己忽略了,只能说道:“那先把这份檄书给发了吧,那边……再问问看是怎么回事。”
再然后就是安排怎么领兵,李显手上的人不多,不过好在都是有经验的,裴家和刘家的子弟虽然不是百战之将却也有些底子,李显连续写了数道手书,让他们暂领一兵,娄师德和郑玘自然都是总管,贺兰敏之也捞到了个总管,三个人兵分三路,正好能够跟李旦那边连成一体。
而李显,自然就是坐镇后方调度后勤之类的,当然也有需要他打仗的时候,只不过眼下不合适而已。
裴延休拿到李显的任命书之后颇为开心,想了想问道:“如今我们雄踞长安,不如迎摄政王入主大明宫,登基为帝?”
他这个建议其实是不错的,因为李显本身就是皇帝嘛,结果李显却摆了摆手说道:“此事暂且不急。”
他是不想当皇帝的,他担心当了皇帝之后又要有人关心他家后院了,岂不是烦死他?不过却也不知道用什么理由说不当,而且这个时候说他不当皇帝对士气也是一种打击,所以他只能拖。
郑玘非常有默契的说道:“待到事成再做不晚,勿要太过急切。”
他没说的是,这件事儿成了,自然要推举皇帝的,如果不成……就算当了皇帝也一样是亡国之君,没啥意义。
娄师德表示了赞同之后其他人也没有意义了,李显长出了口气说道:“好了,接下来……商量一下如何安抚鸿胪寺那几位国王吧。”
是啦,你们在这里商量谋反商量的热火朝天,是不是还忘了鸿胪寺那里还住着几位等着见皇帝的外国友人呢?
娄师德果断问道:“殿下计将安出?”你要怎么安抚他们啊?是杀掉还是放走?放走是不是放虎归山?万一他们趁着关内打仗的时候也起兵怎么办?
不是娄师德不想好事儿,而是少数民族的同志们这么干的还真不少。
这件事儿其实太好办了,就是继续让人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呗,不得不说唐朝在对待少数民族的问题上还是特别开明的,这一点唐太宗打下了非常好的一个基础,李显只是补充了几条:“允许他们参加科举,武举。”
这一点在座的都是武将,跟少数民族同胞都相处过——大唐经常会用突厥或者别的少数民族来南征北战,之间的合作那么多,大家接受程度也都挺高的。
同朝为臣也不会让大家生出逆反心理,李显进一步说道:“还有军队部分,允许他们征兵但是要限制,最多一半,剩下一半要朝廷派兵过去常驻。”
当然这只是前期,等时间长了一点点的收回兵权也是挺好的,也就是说李显这个民族区域自治更多的就是让他们在民俗和经济方面自治。
裴延休想了想问道:“那……那边若是有人想要当兵呢?”虽然当兵比不上读书,但是对于平民还是一个很好的出路的。
李显和气的笑道:“可以啊,去当地折冲府报道,通过考核即可入伍,只不过服役地点由朝廷决定。”
李显说的是后世的征兵政策,其实现在他也想这么搞,只不过时机不成熟,还是再等等吧。
众人商议着弄出来了一个唐朝版本的民族区域自治,因为有之前的政策在,李显等人也不过就是增加一些条目而已,让这个制度看起来更加平等一些。
等弄出来了之后,娄师德捋着胡须说道:“这般开明的政策,想来六王是会同意的。”
李显算是松了口气,然后让人去鸿胪寺通知六王明天见他们。
到了第二天,李显去了鸿胪寺,没办法他如今还只是打着摄政王的名义,权力再大也不是皇帝,摆不了那个谱,不过如果真的能够达成合作的话,这些就都是小事儿了。
李显到了那里坐下之后就开门见山跟六王说了自己的打算,事到如今,整个长安已经进入了战备状态,娄师德、郑玘、裴延休、刘锦遥以及贺兰敏之昨天连夜出京带兵去了,战事已经一触即发,就算说了也没关系了。
蒙舍诏大概是六诏之中最大的,所以蒙舍王也就被推出来当了个代表,在李显说了他的意思,并且保证关内战事不会影响六诏的时候,蒙舍王相当干脆的问道:“殿下何以安排我等?”
李显微微一笑将昨天写好的计划书一式六份让人递给了六王说道:“若是诸位愿意,便在此订立盟约。”
这份计划书让六王看的都有些心动,实在是政策太优惠了,尤其是还承诺可以帮忙修路,实现岭南与中原的互通,六诏地处偏远,不算十分贫瘠却也不富裕,虽然跟中原也有来往,但是终究因为山高水险有些困难,若是修了路,通向中原的话,那他们的日子可能会好过很多。
其他诸如什么粮食配给合作发展农业水果业之类的,就更加诱人了,哪怕之前的政策也比不上这一份。
“殿下这可当真?”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蒙舍王犹豫了一下说道:“可否宽限些时日让我等商议一下?”
李显听了之后微微一笑:“诸位不必心急。”他压根就没觉得一说就能成好么,六王犹豫才是正常的,如果不犹豫的话李显就要起疑心了。
其实对于如今的六诏而言,他们坐山观虎斗谁赢了再跟谁投诚是最好的,不过李显运气好,正好被武曌派去收拾他们,然后顺利的把人带到了长安。
说实话,在长安住这么些天,就算李显痛痛快快的将人都放走,说他们没有跟李显勾连武曌只怕也是不信的,其实六王的立场已经被绑架了,李显拿出来的章程也十分有诚意,他的意思很简单,其实就是想要让对方不要扯他后腿就行了。
不过刚刚他没有提到这些,想来六诏也在商议着这么丰厚的待遇要用什么来换吧?不过说实话,派唐军驻军这件事情已经有点利益交换的味道了,李显还真担心他们不同意,其实如果是以往,他们要是不同意李显可以直接干掉他们,然后派唐军强行收服六诏,将六诏子民迁出岭南,让他们去别的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防止将来他们反唐。
只不过如今他自顾不暇,没那么多精力处理少数民族的事情,只好这么做了。
过了三天之后,六王亲自来了摄政王府,蒙舍王上来就问道:“殿下还有何要求?”
李显心里比了个耶的手势,他知道这是对方已经动心了,只要自己这边不过分,他们就能同意!
只不过哪怕是国家政策其实也是需要讨价还价的,李显自己没出价反而问道:“你们能给我什么呢?”
只要他们说了自己就能知道他们的底线,然后一点点加价好了。
蒙舍王犹豫了一下才说道:“殿下若是想要我等相助也不是不行,但是我们的军队只有我们自己能指挥!”
咦?李显有些惊讶,这是要帮自己打江山的意思?
李显犹豫了一下说道:“可若你们打进中原却要自立又当如何?”
蒙舍王听了之后冷哼一声说道:“中原纵然繁华在我等心中亦不如岭南多矣。况且我等相助也是范围有限的,只在岭南周围。”
这买卖划算!干了!
李显果断同意了,然后两边定下盟约,签写盟书,说起来,其实之前李显已经写好了盟书了,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六诏居然会同意帮忙,所以这份盟书要重新起草,李显十分无耻的说道:“盟书尚未准备完全,只因不知诸位心意如何,如今现场起草,还请诸位共同一观。”
简单来说就是我不知道你们想要什么啊,所以没有先写盟书,要等你们定下来之后眼看着我们写啊,我们这边对你们已经十分优待了啊。
六王也算是满意,主要是跟武曌对比起来,这位看上去宽厚多了,六王也不傻,他们之所以这么容易同意就是因为之前武曌的政策太严苛了。李显知道武曌其实是想要稳定大唐边疆,所以才会这么做,但问题是太急切了,这不……人家反了,然后就落到李显的碗里了。
李显开开心心的将盟书收起来派人安排着送走六王,然后就收到了李旦的来信,信上的字迹一看就知道是李旦亲笔所写,就是潦草了一点。
李旦在心里写了对于李显参加到谋反大业之中的高兴,并且承诺以后都以他七哥马首是瞻,并且还解释了一下没发檄书的原因:那个当时太匆忙了,忘记啦,不过七兄既然已经写了并且发了就等同于我们发了,么么哒。
这个逗比青年!李显忽然觉得自己这个弟弟实在是太不靠谱了,最主要的是他的手下似乎也很不靠谱?主人自己忘了发檄书你们居然也忘了?坑爹呢?
李显哭笑不得的给李旦写了一封回信,然后让他尽快来长安,他们兄弟俩好合计一下接下来怎么办,并且告诉他已经派娄师德往东北方向去了,他可以让部队先和娄师德汇合,然后听从娄师德指挥——别的不说,娄师德打仗的本事估计是李旦那边的人所比不了的。
李旦在收到李显的信之后着实松了口气,他天生就不是个将才,一时冲动之后颇有一种骑虎难下的感觉,还好现在来了靠谱的将领,娄师德的为人李旦是信得过的,那就……这样吧,他跟大家说了一下,以后就让大家跟着娄师德打天下,至于他自己,就要打着包袱去找他七哥啦!
只是李旦万万没想到,他到了长安之后不仅仅见到了他七哥,还见到了他六哥!李贤被李显给放出来了!
李旦心中的警铃立刻拉响了,只是再仔细看了一眼比李显大不了多少却非常显老的李贤,他有放心了——这位的心气已经被磨没了,从表面上就能看出来,果然七哥不会冲动行事。
李显放李贤出来也是悄悄的,给他另外找了一个身份,否则他是不可能被放出来的,毕竟是先帝幽禁在别业的,巫蛊之罪就算大赦也不可能把他放出来,只是如今李显手下缺人,李贤的本事他是信得过的,想来想去只能给李贤办了个假身份,弄成李氏宗室改了名字放了出来。
给他平反是不可能了,也没证据,只能这样。李旦听了之后更加放心了,李贤没有一争之力了,否则还没打下天下就要先争帝位了。
三兄弟齐聚一堂,刚寒暄完李显还没来得及让李贤见见他的儿子李重义,就看到守城小将一路冲过来报告道:“殿下,前线消息张仁愿领兵悄然而来,如今距离长安已经不足五十里!”
李贤&李旦:啥?
李显:呵呵哒,真当我是软柿子啊?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65077.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65077/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6507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177.chapter.177)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云长歌谢谢您的支持!!
李显一脸懵逼的表情将自己的心理活动很痛快的出卖给了娄师德,娄师德却不为所动坚持着自己的判断。当初李显不愿意呆在洛阳直接就选了长安,如今看来的确是意味深远。
李显自从到了长安之后私底下的一系列动作其实有那么一小部分是瞒不住的,或者说是娄师德推测出了一部分,屯粮,与周围州县折冲府都督府交好,牢牢的把持住长安防卫,甚至连神皇的手都伸不进来,林林总总的事情加起来如果说摄政王没有异心,娄师德是不信的。
当初娄师德也曾经犹豫过,但是在最紧急的时刻李显是救过他一家的——当时依照武曌的手狠程度没有哪个武将会觉得她真的会对自家手下留情。
就这样一个大恩在,哪怕李显反了,娄师德也要跟着站队了,只不过他分析过李显手上有兵,或者说是愿意跟着他打江山的人不少,毕竟是正统,成功率不低,如今还有豫王在外,唯一要担心的就是这兄弟俩到时候会不会争上一争了,毕竟豫王嫡子庶子一堆,而且都已经长大了,摄政王身边……只看着一个宜阳郡王李重义,还不是他亲生儿子。
不过这都是之后的事情了,现在的事情就在于,我们要怎么打?
李显万万没想到娄师德的脑洞居然开的这么大!是啦,他从洛阳跑到了长安,但问题是当时也只有长安他能名正言顺的说要回来啊,毕竟这里是京城,其他任何地方他去干什么?难道还要当刺史吗?不可能啊,他可是摄政王。
当时在李显看来真的就是天下之大也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他除了回到长安还能怎么做?至于抓防卫抓兵权,也是没办法的啊,他的存在对于武曌来说大概就是眼中钉肉中刺级别的,如果武曌想要彻底稳固地位,他不死也要被废,李显好不容易搏到如今这个程度难道还要被废?
当皇帝的时候被废再怎么样也是个王侯,但是如果在摄政王的位置上被废的话,直接废为庶人都是有可能的好吗?屯粮,粮食算是战略物资,其实最大的原因是因为长安运粮困难啊!现在整个朝廷的大班子没在这里还好一些,当年为什么高宗会选择洛阳作为陪都?还不是因为长安腹地缺粮,洛阳那里有京杭大运河啊。
只不过……兵权,军粮,还有地盘……这么一数的话,如果他当皇帝换个人这么做的话,他也要怀疑对方是不是要造反了。
明明是为了自保!李显抹了把脸,镇定了一下才说道:“那娄将军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娄师德脸上忽然展开一抹笑容:“当初既然没有留在洛阳一死了之,自然早就做好抉择了。”
娄师德此言一出,刘仁轨的长子刘锦遥以及裴行俭的次子裴延休都表示了赞同,简单来说就是:其实大家都准备好啦,就等着你一声令下好造反呢!
李显抹了把脸,算了你们爱怎么想怎么想吧,反正现在你们都跟我一条船上了,都要反了,以前是个什么打算也不重要了,就算你现在没说有这个想法谁信呐?
众人就开始商议,李旦那边已经派人去了,李显顺便又说了巴州那里的事情,娄师德听了之后忍不住叹了口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神皇这次可是……”说到这里他不由得摇了摇头。
粗略算了算李显手上的兵马不算少,跟李旦联合起来再加上巴州那边,也算能跟朝廷抗衡的,唯一需要忧虑的就是檄书要怎么写?
怎么才能让他们的谋反意图表现的光明正大一点,不被天下人不耻这是一个非常非常考验功底的事情,毕竟谋反这种事情古往今来都不是能宣之于口的,就算真的谋反了也要找一个遮羞布啊。
在讨论这个的时候,郑玘忽然说了一句:“谁说是谋反?摄政王本就手握先皇遗诏登基乃名正言顺,只因武氏倒行逆施,包藏祸心,夺取帝位,今我等不过是恢复正统,又怎能说是谋反?”
众人:……
亲,你还真是舌灿如莲啊,不愧是高宗时期的进士,给跪!
这位进士如今一脸正气仿佛自己说的就是天地至理一样,另外一位进士则拍桌笑道:“正是如此!”恩,这位进士就是娄师德。
李显看着这两个人忽然觉得自己身边的风水也是挺邪门的,人不多,但是……朝中两个进士出身最后却投军入伍的都到他这边了。
不管怎么说,郑玘的说法实在是让大家松了口气,而且一开始大家还觉得郑玘这是在找理由,但是仔细想想……哎呀妈,这位说的都是真的啊!更加佩服了!
有了郑玘的言论打底,这份檄书就非常好写了,基本上这种东西也是有那么点固定的格式的,首先就是先斥责对方多么的罪大恶极,多么的人神共愤。
这一点是肯定的,要是不把对方妖魔化怎么能凸显己方的正义呢?但是当李显看到他们写武曌什么“入门见嫉”什么“狐媚惑主”,还是有些不自在的,但是他还不能拖后腿,因为武曌的确是被太宗取了一个媚字,虽然在后代这个字出现在名字里面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这个时候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一般都不会用这个字的,因为听起来不够贤淑。
有太宗取得名字背书,再加上武曌和李治那点不得不说的故事“狐媚惑主”很容易让人深信不疑,然而李显印象里的武曌虽然手狠却还是雍容大气的,这个词放到她身上真是……想象不能。
只是后面他就觉得这些人说这两个词还只不过是个引子,接下来更加劲爆什么“秽乱春宫”都是轻的,什么“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跟当初骆宾王为徐敬业写的那份檄书简直是异曲同工!
李显当时看着就腿软了,连忙说道:“别别别,别这么写。”
这么妖魔化武曌真是打破李显的底线了,他认真的看着大家说道:“徐敬业这么写只是为了凸显自己的正义以及想要煽动别人跟他一起谋反,然而我们不用这样啊,只要描述事实就行了。”
他的存在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正统形象了,不用再去塑造了好嘛?咱们已经够正了。
娄师德和郑玘想了想也的确是这样,那就换个方式吧,变成了开始斥责武曌掌权以来肆意诛杀大臣,这一点……李显再不能反驳了。然后还要说一下李显当年禅位的事情,说是武曌陷李显于聚麀,以手足大臣相胁,逼迫李显不得不从。
是的,李显之前禅位的举动也是给自己背上了一份政治包袱,不把这份政治包袱甩开,讨伐武曌都显得没有底气。
有两位进士在这里润笔,这份檄书没多久就写完了,而且用词犀利让李显觉得其实郑玘对他还是很温柔的,而且读书人果然得罪不得啊,否则分分钟摇笔杆子把你骂的狗血淋头,你还不能反驳。
李显将檄书通篇读了一遍之后觉得自己似乎又学到了一些奇怪的知识,然后他顿了顿才忽然问道:“豫王起兵没有发檄书吗?”
他之前怎么没听说李旦写了檄书的?要知道当初徐敬业谋反都请骆宾王写檄书了啊,李冲……那些人还没真正起事自然檄书也就没公布了。
他这句话问完屋子里所有人都愣了一下,对啊,没听说豫王发檄书啊。李显一看大家的表情就知道不是自己忽略了,只能说道:“那先把这份檄书给发了吧,那边……再问问看是怎么回事。”
再然后就是安排怎么领兵,李显手上的人不多,不过好在都是有经验的,裴家和刘家的子弟虽然不是百战之将却也有些底子,李显连续写了数道手书,让他们暂领一兵,娄师德和郑玘自然都是总管,贺兰敏之也捞到了个总管,三个人兵分三路,正好能够跟李旦那边连成一体。
而李显,自然就是坐镇后方调度后勤之类的,当然也有需要他打仗的时候,只不过眼下不合适而已。
裴延休拿到李显的任命书之后颇为开心,想了想问道:“如今我们雄踞长安,不如迎摄政王入主大明宫,登基为帝?”
他这个建议其实是不错的,因为李显本身就是皇帝嘛,结果李显却摆了摆手说道:“此事暂且不急。”
他是不想当皇帝的,他担心当了皇帝之后又要有人关心他家后院了,岂不是烦死他?不过却也不知道用什么理由说不当,而且这个时候说他不当皇帝对士气也是一种打击,所以他只能拖。
郑玘非常有默契的说道:“待到事成再做不晚,勿要太过急切。”
他没说的是,这件事儿成了,自然要推举皇帝的,如果不成……就算当了皇帝也一样是亡国之君,没啥意义。
娄师德表示了赞同之后其他人也没有意义了,李显长出了口气说道:“好了,接下来……商量一下如何安抚鸿胪寺那几位国王吧。”
是啦,你们在这里商量谋反商量的热火朝天,是不是还忘了鸿胪寺那里还住着几位等着见皇帝的外国友人呢?
娄师德果断问道:“殿下计将安出?”你要怎么安抚他们啊?是杀掉还是放走?放走是不是放虎归山?万一他们趁着关内打仗的时候也起兵怎么办?
不是娄师德不想好事儿,而是少数民族的同志们这么干的还真不少。
这件事儿其实太好办了,就是继续让人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呗,不得不说唐朝在对待少数民族的问题上还是特别开明的,这一点唐太宗打下了非常好的一个基础,李显只是补充了几条:“允许他们参加科举,武举。”
这一点在座的都是武将,跟少数民族同胞都相处过——大唐经常会用突厥或者别的少数民族来南征北战,之间的合作那么多,大家接受程度也都挺高的。
同朝为臣也不会让大家生出逆反心理,李显进一步说道:“还有军队部分,允许他们征兵但是要限制,最多一半,剩下一半要朝廷派兵过去常驻。”
当然这只是前期,等时间长了一点点的收回兵权也是挺好的,也就是说李显这个民族区域自治更多的就是让他们在民俗和经济方面自治。
裴延休想了想问道:“那……那边若是有人想要当兵呢?”虽然当兵比不上读书,但是对于平民还是一个很好的出路的。
李显和气的笑道:“可以啊,去当地折冲府报道,通过考核即可入伍,只不过服役地点由朝廷决定。”
李显说的是后世的征兵政策,其实现在他也想这么搞,只不过时机不成熟,还是再等等吧。
众人商议着弄出来了一个唐朝版本的民族区域自治,因为有之前的政策在,李显等人也不过就是增加一些条目而已,让这个制度看起来更加平等一些。
等弄出来了之后,娄师德捋着胡须说道:“这般开明的政策,想来六王是会同意的。”
李显算是松了口气,然后让人去鸿胪寺通知六王明天见他们。
到了第二天,李显去了鸿胪寺,没办法他如今还只是打着摄政王的名义,权力再大也不是皇帝,摆不了那个谱,不过如果真的能够达成合作的话,这些就都是小事儿了。
李显到了那里坐下之后就开门见山跟六王说了自己的打算,事到如今,整个长安已经进入了战备状态,娄师德、郑玘、裴延休、刘锦遥以及贺兰敏之昨天连夜出京带兵去了,战事已经一触即发,就算说了也没关系了。
蒙舍诏大概是六诏之中最大的,所以蒙舍王也就被推出来当了个代表,在李显说了他的意思,并且保证关内战事不会影响六诏的时候,蒙舍王相当干脆的问道:“殿下何以安排我等?”
李显微微一笑将昨天写好的计划书一式六份让人递给了六王说道:“若是诸位愿意,便在此订立盟约。”
这份计划书让六王看的都有些心动,实在是政策太优惠了,尤其是还承诺可以帮忙修路,实现岭南与中原的互通,六诏地处偏远,不算十分贫瘠却也不富裕,虽然跟中原也有来往,但是终究因为山高水险有些困难,若是修了路,通向中原的话,那他们的日子可能会好过很多。
其他诸如什么粮食配给合作发展农业水果业之类的,就更加诱人了,哪怕之前的政策也比不上这一份。
“殿下这可当真?”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蒙舍王犹豫了一下说道:“可否宽限些时日让我等商议一下?”
李显听了之后微微一笑:“诸位不必心急。”他压根就没觉得一说就能成好么,六王犹豫才是正常的,如果不犹豫的话李显就要起疑心了。
其实对于如今的六诏而言,他们坐山观虎斗谁赢了再跟谁投诚是最好的,不过李显运气好,正好被武曌派去收拾他们,然后顺利的把人带到了长安。
说实话,在长安住这么些天,就算李显痛痛快快的将人都放走,说他们没有跟李显勾连武曌只怕也是不信的,其实六王的立场已经被绑架了,李显拿出来的章程也十分有诚意,他的意思很简单,其实就是想要让对方不要扯他后腿就行了。
不过刚刚他没有提到这些,想来六诏也在商议着这么丰厚的待遇要用什么来换吧?不过说实话,派唐军驻军这件事情已经有点利益交换的味道了,李显还真担心他们不同意,其实如果是以往,他们要是不同意李显可以直接干掉他们,然后派唐军强行收服六诏,将六诏子民迁出岭南,让他们去别的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防止将来他们反唐。
只不过如今他自顾不暇,没那么多精力处理少数民族的事情,只好这么做了。
过了三天之后,六王亲自来了摄政王府,蒙舍王上来就问道:“殿下还有何要求?”
李显心里比了个耶的手势,他知道这是对方已经动心了,只要自己这边不过分,他们就能同意!
只不过哪怕是国家政策其实也是需要讨价还价的,李显自己没出价反而问道:“你们能给我什么呢?”
只要他们说了自己就能知道他们的底线,然后一点点加价好了。
蒙舍王犹豫了一下才说道:“殿下若是想要我等相助也不是不行,但是我们的军队只有我们自己能指挥!”
咦?李显有些惊讶,这是要帮自己打江山的意思?
李显犹豫了一下说道:“可若你们打进中原却要自立又当如何?”
蒙舍王听了之后冷哼一声说道:“中原纵然繁华在我等心中亦不如岭南多矣。况且我等相助也是范围有限的,只在岭南周围。”
这买卖划算!干了!
李显果断同意了,然后两边定下盟约,签写盟书,说起来,其实之前李显已经写好了盟书了,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六诏居然会同意帮忙,所以这份盟书要重新起草,李显十分无耻的说道:“盟书尚未准备完全,只因不知诸位心意如何,如今现场起草,还请诸位共同一观。”
简单来说就是我不知道你们想要什么啊,所以没有先写盟书,要等你们定下来之后眼看着我们写啊,我们这边对你们已经十分优待了啊。
六王也算是满意,主要是跟武曌对比起来,这位看上去宽厚多了,六王也不傻,他们之所以这么容易同意就是因为之前武曌的政策太严苛了。李显知道武曌其实是想要稳定大唐边疆,所以才会这么做,但问题是太急切了,这不……人家反了,然后就落到李显的碗里了。
李显开开心心的将盟书收起来派人安排着送走六王,然后就收到了李旦的来信,信上的字迹一看就知道是李旦亲笔所写,就是潦草了一点。
李旦在心里写了对于李显参加到谋反大业之中的高兴,并且承诺以后都以他七哥马首是瞻,并且还解释了一下没发檄书的原因:那个当时太匆忙了,忘记啦,不过七兄既然已经写了并且发了就等同于我们发了,么么哒。
这个逗比青年!李显忽然觉得自己这个弟弟实在是太不靠谱了,最主要的是他的手下似乎也很不靠谱?主人自己忘了发檄书你们居然也忘了?坑爹呢?
李显哭笑不得的给李旦写了一封回信,然后让他尽快来长安,他们兄弟俩好合计一下接下来怎么办,并且告诉他已经派娄师德往东北方向去了,他可以让部队先和娄师德汇合,然后听从娄师德指挥——别的不说,娄师德打仗的本事估计是李旦那边的人所比不了的。
李旦在收到李显的信之后着实松了口气,他天生就不是个将才,一时冲动之后颇有一种骑虎难下的感觉,还好现在来了靠谱的将领,娄师德的为人李旦是信得过的,那就……这样吧,他跟大家说了一下,以后就让大家跟着娄师德打天下,至于他自己,就要打着包袱去找他七哥啦!
只是李旦万万没想到,他到了长安之后不仅仅见到了他七哥,还见到了他六哥!李贤被李显给放出来了!
李旦心中的警铃立刻拉响了,只是再仔细看了一眼比李显大不了多少却非常显老的李贤,他有放心了——这位的心气已经被磨没了,从表面上就能看出来,果然七哥不会冲动行事。
李显放李贤出来也是悄悄的,给他另外找了一个身份,否则他是不可能被放出来的,毕竟是先帝幽禁在别业的,巫蛊之罪就算大赦也不可能把他放出来,只是如今李显手下缺人,李贤的本事他是信得过的,想来想去只能给李贤办了个假身份,弄成李氏宗室改了名字放了出来。
给他平反是不可能了,也没证据,只能这样。李旦听了之后更加放心了,李贤没有一争之力了,否则还没打下天下就要先争帝位了。
三兄弟齐聚一堂,刚寒暄完李显还没来得及让李贤见见他的儿子李重义,就看到守城小将一路冲过来报告道:“殿下,前线消息张仁愿领兵悄然而来,如今距离长安已经不足五十里!”
李贤&李旦:啥?
李显:呵呵哒,真当我是软柿子啊?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65077.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65077/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6507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177.chapter.177)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云长歌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