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叔公闻乐喜回到了京里,当天下午就派人来请闻氏和陆落。
闻乐喜离京之前,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位高权重,帮皇帝批红,连内阁都敬畏他三分。
大太监都有自己的府邸,闻乐喜也不例外。他在皇城附近的街上,有一栋不小的院子。虽然他离京多年,那个院子一直没人敢占,荒芜了很久。
朝廷招他回来,工部就着手帮他修缮,如今已焕然一新。
“娘,叔公他为什么要去做太监?”去见叔公的路上,陆落第一次问出这个问题。她之前心中也有疑惑,却觉得问题难堪,怕母亲难以启齿,从未询问过闻氏。
做太监是件很丢人现眼的事,古语云“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做太监比让祖宗蒙羞还要丑陋。
世人都瞧不起太监,朝臣更是以结交官宦为耻。
哪怕宦官再位高权重,亦不能赢得尊重。
陆落心中没有世俗这种等级的偏见,她只是很好奇,为什么闻乐喜要去做太监。
一般人家都是活不下去了,才让孩子去做太监,可是闻家并非那等贫寒之户。
陆落的外公是西北军中的小将领,闻家还有些世代积累的稀薄祖业,比平头百姓略强几分,至少能吃穿不愁,能供孩子们读书。
“这句话,你外祖父问了好些年,也没问出什么结果。”闻氏微微叹了口气,她也不知道。
闻乐喜从来没提过,不管家人怎么逼问,他就是闭口不谈。
对于闻乐喜的身份,闻氏并不感到耻辱,她无时无刻不站在自己家人的身后,支持他们,哪怕是做了太监。
她尊重闻乐喜。在闻氏眼里,闻乐喜始终都是她的长辈,最疼爱她的小叔叔。
闻乐喜并非叔公的真名。闻乐喜原名叫闻钺,字景泠,是陆落外祖父闻钎最小的兄弟。
这个年代,医学不发达,孩子的夭折率非常高。
外祖父有七个兄弟姊妹,夭折了六个,只保存下了最小的闻乐喜。
闻乐喜比闻钎小八岁。
“......你外祖父是把你叔公当儿子养大的,知道他去做了太监,你外祖父气得昏死了几回,亲自跑到京里,想救他出去。
可是,你外祖父地位低下,在京里毫无人脉,也只能眼睁睁任由你叔公在宫里。等你叔公得势了,就把我们都接到了京里。你外祖父问他当年可有隐情,他从未回答过。”闻氏道。
闻钎的确是把闻乐喜当儿子。长兄如父,在父母去世之后,闻钎养活着六岁的闻乐喜,兄弟俩相依为命。
父母留下了几十亩薄田,闻钎兄弟生活也算过得去。闻钎自己省吃俭用,先供闻乐喜吃好喝好,然后给他请先生,教导他念书,希望他将来有出息,功成名就。
闻乐喜念书很用心。他十三岁的时候,聪明机灵,能写会算,连将军都知道闻钎有个机灵的小兄弟。
闻钎的战友们都说:“将来景泠是要考状元的!”
闻钎自己也是那样期望的,故而重金给闻乐喜聘请名师。
闻乐喜也跟将军身边的随从关系很好。他从未离开边疆,总是很向往京城,多次跟闻钎提到想去京里看看。
所以,他十四岁那年,正逢将军回京述职,闻乐喜要跟着前往,想一睹京师的繁华,闻钎一咬牙,答应了。
将军倒也不介意。闻乐喜是军中长大的孩子,却又不是将士,故而非下属,将军对他多一分宽容。
哪里知道,闻乐喜从此就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他进京之后,没有再跟着将军回去,而是进宫做了太监。
闻钎当时都疯了,仔细询问将军到底是怎么回事,将军自己也是一头雾水。
随从们也是糊里糊涂。
闻乐喜就这样,莫名其妙进宫做了太监。他和其他太监不同,他读过七八年书,学问赶得上秀才,故而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器重,将他送到了东宫,陪伴太子。
闻乐喜不仅仅有学问,而且擅长模仿笔迹。他到了东宫,整日帮太子做功课糊弄太傅们,导致贪玩的太子非常喜爱他、器重他。
他成为了太子的心腹,是太子第一信任的人。
太子登基之后,闻乐喜直接被任命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辅助新皇“批红”。
那时候,他才二十五岁。
当上了司礼监掌印太监,闻乐喜想把闻钎一家接到京城,让闻钎到京里做官。闻钎一百个不乐意,但是调令到了,他又不得不进京。
闻氏就是那一年,跟着父母进京了。
两年之后,闻氏嫁给了陆其钧。这中间隐约有点传闻,不过陆落不太清楚,没人告诉她。
七年前,闻乐喜突然失去踪迹,闻钎就辞去了官职,带着家产和老妻,依旧回了边陲老家;闻氏也离开了京城,带着陆落去了湖州府。
闻氏没有亲兄弟姊妹。外祖父有一妻一妾,后来又添了三四个孩子,悉数夭折了,只有闻氏一个独女。
“娘,是不是有人害了叔公,他才进宫做太监?”陆落问闻氏。
在世俗观中,太监是最低等的人。一个并非走投无路的读书人,他会自宫去做太监,是难以置信的。
就好像后世,生活在富足和睦家庭的孩子,拥有亲人的宠爱和优越的成绩,身心健康,却突然走上了为世俗所唾弃的犯罪道路,必然是有个缘故的。
这个缘故,闻乐喜讳莫如深,外人难以窥视。
“你外祖父也这样猜过。”闻氏道,“可是你叔公不说,怎么查也查不明白。况且,已经这样了,还能怎么办?”
陆落觉得,他外祖父仍是疼爱叔公的。
叔公的行为,是给整个闻家抹黑,导致外祖父被人歧视。假如外祖父记恨,死也不会进京来受人指指点点,宁愿留在老家。
可是,外祖父还是来了。说到底,还是舍不得叔公。
陆落有些感慨。
母女俩的马车,一个半时辰之后,才终于到了闻乐喜的院子。
闻乐喜院子门口,停靠在很多香车宝马,都是富贵人,拜会闻乐喜。
家奴一个个拦住,不给放行。
直到闻氏来了,家奴才热情又兴奋,对闻氏道:“大姑娘,您来了?”
“一清?”闻氏有点惊讶,“你还跟着公公呢?”
这个家奴,其实也是太监。他是家里太穷了,自己阉割,准备进宫做内侍,结果宫里不收。所以,他投靠到了闻乐喜府上。
闻乐喜挺看重他的。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一清还在闻乐喜身边。
“是啊,大姑娘。奴婢跟着公公,去了南诏国,这才回来。”一清笑道。
闻氏点点头,进了院子。
闻乐喜的院子很宽敞,墙壁是新粉的,柱子是新漆的,到处一派新气象,像新做的屋子。
这院子,闻氏特别熟悉,陡然再见,心里有点感慨。
进了门,就是左右四间门房,窗明几净;两边是抄手游廊,游廊下面摆满了花,锦簇盛放,芳香扑鼻。
绕过游廊,进了垂花门,过了穿堂,就是一座两人高的油彩壁影。
壁影后面,才是正院。
院子很大,但是空落落的,没有半个人影。
“怎么没人?”闻氏微微嘟囔了一句。
“......公公刚回来,怕吵闹,把礼部安排的下人全撤了,只留下奴婢服侍。”一清看出闻氏笑着跟她解释。
闻氏点点头。
进了正院,但愿中堂上,坐着一个颀长消瘦的中年人。
他就是闻乐喜。
陆落初见闻乐喜,吃了一惊。
***
又是新的一天了,提醒姐妹们别忘了投推荐票。这一周还有两天啦,姐妹们再加把劲,多多支持啦~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64530.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64530/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6453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012章缘故)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15端木景晨谢谢您的支持!!
闻乐喜离京之前,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位高权重,帮皇帝批红,连内阁都敬畏他三分。
大太监都有自己的府邸,闻乐喜也不例外。他在皇城附近的街上,有一栋不小的院子。虽然他离京多年,那个院子一直没人敢占,荒芜了很久。
朝廷招他回来,工部就着手帮他修缮,如今已焕然一新。
“娘,叔公他为什么要去做太监?”去见叔公的路上,陆落第一次问出这个问题。她之前心中也有疑惑,却觉得问题难堪,怕母亲难以启齿,从未询问过闻氏。
做太监是件很丢人现眼的事,古语云“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做太监比让祖宗蒙羞还要丑陋。
世人都瞧不起太监,朝臣更是以结交官宦为耻。
哪怕宦官再位高权重,亦不能赢得尊重。
陆落心中没有世俗这种等级的偏见,她只是很好奇,为什么闻乐喜要去做太监。
一般人家都是活不下去了,才让孩子去做太监,可是闻家并非那等贫寒之户。
陆落的外公是西北军中的小将领,闻家还有些世代积累的稀薄祖业,比平头百姓略强几分,至少能吃穿不愁,能供孩子们读书。
“这句话,你外祖父问了好些年,也没问出什么结果。”闻氏微微叹了口气,她也不知道。
闻乐喜从来没提过,不管家人怎么逼问,他就是闭口不谈。
对于闻乐喜的身份,闻氏并不感到耻辱,她无时无刻不站在自己家人的身后,支持他们,哪怕是做了太监。
她尊重闻乐喜。在闻氏眼里,闻乐喜始终都是她的长辈,最疼爱她的小叔叔。
闻乐喜并非叔公的真名。闻乐喜原名叫闻钺,字景泠,是陆落外祖父闻钎最小的兄弟。
这个年代,医学不发达,孩子的夭折率非常高。
外祖父有七个兄弟姊妹,夭折了六个,只保存下了最小的闻乐喜。
闻乐喜比闻钎小八岁。
“......你外祖父是把你叔公当儿子养大的,知道他去做了太监,你外祖父气得昏死了几回,亲自跑到京里,想救他出去。
可是,你外祖父地位低下,在京里毫无人脉,也只能眼睁睁任由你叔公在宫里。等你叔公得势了,就把我们都接到了京里。你外祖父问他当年可有隐情,他从未回答过。”闻氏道。
闻钎的确是把闻乐喜当儿子。长兄如父,在父母去世之后,闻钎养活着六岁的闻乐喜,兄弟俩相依为命。
父母留下了几十亩薄田,闻钎兄弟生活也算过得去。闻钎自己省吃俭用,先供闻乐喜吃好喝好,然后给他请先生,教导他念书,希望他将来有出息,功成名就。
闻乐喜念书很用心。他十三岁的时候,聪明机灵,能写会算,连将军都知道闻钎有个机灵的小兄弟。
闻钎的战友们都说:“将来景泠是要考状元的!”
闻钎自己也是那样期望的,故而重金给闻乐喜聘请名师。
闻乐喜也跟将军身边的随从关系很好。他从未离开边疆,总是很向往京城,多次跟闻钎提到想去京里看看。
所以,他十四岁那年,正逢将军回京述职,闻乐喜要跟着前往,想一睹京师的繁华,闻钎一咬牙,答应了。
将军倒也不介意。闻乐喜是军中长大的孩子,却又不是将士,故而非下属,将军对他多一分宽容。
哪里知道,闻乐喜从此就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他进京之后,没有再跟着将军回去,而是进宫做了太监。
闻钎当时都疯了,仔细询问将军到底是怎么回事,将军自己也是一头雾水。
随从们也是糊里糊涂。
闻乐喜就这样,莫名其妙进宫做了太监。他和其他太监不同,他读过七八年书,学问赶得上秀才,故而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器重,将他送到了东宫,陪伴太子。
闻乐喜不仅仅有学问,而且擅长模仿笔迹。他到了东宫,整日帮太子做功课糊弄太傅们,导致贪玩的太子非常喜爱他、器重他。
他成为了太子的心腹,是太子第一信任的人。
太子登基之后,闻乐喜直接被任命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辅助新皇“批红”。
那时候,他才二十五岁。
当上了司礼监掌印太监,闻乐喜想把闻钎一家接到京城,让闻钎到京里做官。闻钎一百个不乐意,但是调令到了,他又不得不进京。
闻氏就是那一年,跟着父母进京了。
两年之后,闻氏嫁给了陆其钧。这中间隐约有点传闻,不过陆落不太清楚,没人告诉她。
七年前,闻乐喜突然失去踪迹,闻钎就辞去了官职,带着家产和老妻,依旧回了边陲老家;闻氏也离开了京城,带着陆落去了湖州府。
闻氏没有亲兄弟姊妹。外祖父有一妻一妾,后来又添了三四个孩子,悉数夭折了,只有闻氏一个独女。
“娘,是不是有人害了叔公,他才进宫做太监?”陆落问闻氏。
在世俗观中,太监是最低等的人。一个并非走投无路的读书人,他会自宫去做太监,是难以置信的。
就好像后世,生活在富足和睦家庭的孩子,拥有亲人的宠爱和优越的成绩,身心健康,却突然走上了为世俗所唾弃的犯罪道路,必然是有个缘故的。
这个缘故,闻乐喜讳莫如深,外人难以窥视。
“你外祖父也这样猜过。”闻氏道,“可是你叔公不说,怎么查也查不明白。况且,已经这样了,还能怎么办?”
陆落觉得,他外祖父仍是疼爱叔公的。
叔公的行为,是给整个闻家抹黑,导致外祖父被人歧视。假如外祖父记恨,死也不会进京来受人指指点点,宁愿留在老家。
可是,外祖父还是来了。说到底,还是舍不得叔公。
陆落有些感慨。
母女俩的马车,一个半时辰之后,才终于到了闻乐喜的院子。
闻乐喜院子门口,停靠在很多香车宝马,都是富贵人,拜会闻乐喜。
家奴一个个拦住,不给放行。
直到闻氏来了,家奴才热情又兴奋,对闻氏道:“大姑娘,您来了?”
“一清?”闻氏有点惊讶,“你还跟着公公呢?”
这个家奴,其实也是太监。他是家里太穷了,自己阉割,准备进宫做内侍,结果宫里不收。所以,他投靠到了闻乐喜府上。
闻乐喜挺看重他的。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一清还在闻乐喜身边。
“是啊,大姑娘。奴婢跟着公公,去了南诏国,这才回来。”一清笑道。
闻氏点点头,进了院子。
闻乐喜的院子很宽敞,墙壁是新粉的,柱子是新漆的,到处一派新气象,像新做的屋子。
这院子,闻氏特别熟悉,陡然再见,心里有点感慨。
进了门,就是左右四间门房,窗明几净;两边是抄手游廊,游廊下面摆满了花,锦簇盛放,芳香扑鼻。
绕过游廊,进了垂花门,过了穿堂,就是一座两人高的油彩壁影。
壁影后面,才是正院。
院子很大,但是空落落的,没有半个人影。
“怎么没人?”闻氏微微嘟囔了一句。
“......公公刚回来,怕吵闹,把礼部安排的下人全撤了,只留下奴婢服侍。”一清看出闻氏笑着跟她解释。
闻氏点点头。
进了正院,但愿中堂上,坐着一个颀长消瘦的中年人。
他就是闻乐喜。
陆落初见闻乐喜,吃了一惊。
***
又是新的一天了,提醒姐妹们别忘了投推荐票。这一周还有两天啦,姐妹们再加把劲,多多支持啦~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64530.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64530/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6453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012章缘故)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15端木景晨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