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第五百三十五章 亲耕与会商
“古之成败兴衰,末世王朝,在于上位者无法节制的贪欲。”
“天命是什么,天命在人心,当女人孩子不再为饥寒而哀号,当青年男子不再为落草为寇还是被饿死中选择。”
“始皇帝扫平**,统御域内,书同文,车同轨,开华夏万载之基,何等雄才大略武功著世,但是不爱惜民力,好大喜功,穷使而竭,是秦二世而亡;隋文帝励精图治,内殷外服,却所托非人两代既终;”
“穷天下之利供一人之穷奢极欲,可能无损大体,但是供数十人数百人数万人,乃至他们的妻子儿女家眷族人门下呢,民财民力有穷尽之时,但是人心的欲念难堑却是无止境的。”
“当百姓再无可以失去的,士人们无法独善其身,对国家彻底绝望,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就是天下动荡,山河变色,国祚鼎易的局面,如果还有外族乘隙而入,则是天下腥膻,。”
“晁贼不过地方一小吏,何故能掀起肆虐江南数道的变乱,无非是剥皮御史催逼太狠,连那些望族大户也无法,人心皆以朝不保夕。”
“那些末代君王,不是自小长于深宫,操持与妇人和阉奴之手,反复被输灌为所欲为,肆意妄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昏聩之君。要么就是好大喜功,喜欢自欺欺人无视国家的艰难,而一意孤行肆意妄为的“勤政之君。”
“当国家自上而下的根础都败坏,再多的忠臣义士也无法回天。军队是国家的干城,但是构成军队的大多是士卒都是出自普通百姓,连这些普通士卒都不能保全家人,又怎么能指望他们效死保卫国家的安危,是以只要宇文之流野心家振臂一呼,隋炀帝就命在须臾,是以唐之开国元勋,多是隋之旧属。”
“请在此温习一些《三关吏》和《三别》。然后写一份心得感想。”
看着一大票穿黄的小屁孩四散而去,在刚长出点嫩草的地面上,活蹦乱跳的到处乱窜,然后被太监宫女们包围起来,我轻轻嘘了口气。
由随侍的内官,殷勤的端上一碗粥,吹了吹喝了起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皱了皱眉头。
“这是用新罗米熬的粥水。”
一旁的新任枢密院行走中使乔献德,察言观色赶忙解释道
“近期这一批拨解到东都的,都是这种成色。”
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为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向朝廷输供的任务,那些登州背景武装商团和朝廷安东驻军,穷罗尽东海各国的仓禀,半买半抢他们的存粮,据说连这一代新罗王的内库米,也被搜括了过来。
今天是二月二,每年大地解冻后,皇帝会带领群臣来自伊水上祭祀后土神,在皇苑里举行亲耕仪式,以求来年丰沃,这种体制始于汉文帝。
在这一天内,不论君臣只能吃一种由五谷煮成的杂粥,不准加任何佐味白煮,以示不忘农耕之本。后来在乾元年间,肃宗皇帝以不忘苦难为名,又追加了一道野菜羹,不忘当年流离之苦。
现在估计营地里到处都是摸着肚子愁眉苦脸的人,
因为现在洛阳皇家外苑里,正在大兴土木,不过这次不是建房子,而是在拆房子,把战乱中受损严重的宫室全部拆掉,所得砖石大料用来修建安置洛阳灾民的临时居所。这是皇帝的一项德政。所以这次祭礼都是随营扎帐,
这次除了留守长安,学习政务,兼知枢密院事的雍王适外,皇帝小白和那些宗王们的未成年子嗣,由于不能直接参加下地活动,都被集中送到我这个名不符其实的宗正丞这里,听我说古讲典,辨析古今治政治得失什么的。
一碗粥还没喝完,就看见一行黄罗苫盖的仪仗拖骊而来,众人都跪伏下来,皇帝小白排众而出走到我跟前,挥退左右突然堆起一丝笑容开口道
“天家的品种还不错,难道你真的就一点都没想法。”
“随便挑一个,我们也可以亲上加亲做回亲家啊。”
“算了。我家的那几只都要留着养老。”
我抽了抽脸,有些无奈的回答道
“不会是就像你当初说的,想养大了自己用。”
小白想到什么惊诧了一下。
“不行么。”
我没好气的应到。
“算你狠。”
皇帝小白被我都堵的翻了个白眼
“不过这是臣子私德问题,朕只好做不知了。”
一旁随同的闻季,满头大汗抓负责住居注的舍人和内官,象小鸡一样赶到一边,显然是督促他们赶紧把这一段删掉。
“天年间,总天下户口一千四百七十万家,并田赋八百九十万顷,账面上岁存,杂色诸粮九千六百万石,。”
少了这些显眼的妨碍,皇帝小白突然话锋一转,重重叹气道
“如今却只有九百七十万户,田亩六百万顷,举天下岁粮不过四千八百万石。”
我只有嘿然,却不搭口。
这一下少掉的数百万户口,光靠战乱饥荒瘟疫带来的减员是不够的,更多的户口是在受到战乱的波及和社会动荡的冲击,失去土地房舍而大批破产逃亡遗失的。
为数众多的小农户家庭,对统治者来是理想的统治对象,也便于丁口赋税上管理,但是相对的他们对于社会动荡和天灾**的承受能力也很弱。光是暴涨的米价,就足够挤跨,逼死很多人家的。
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投附卖身,相对拥有较多社会资源的门阀豪强宗族大户,以获得荫庇这在古往今来的屡见不鲜了。毕竟按照唐户婚律的规定,主家的妾侍、奴婢,以及为成年的子女,都不算在正赋的人口内。因此稍微有点作为的君王,每隔一段时间,会大规模的以土断、检括为名,清理隐匿人口,释奴为民,
但是这无疑是严重损害了那些传统宗族豪强大户的利益,没有人会轻易的把到手的好处在吐出来,抵制和反抗是少不了的,他们在地方拥有人脉声望和社会资源,而朝廷的政令,也要通过基层的官吏来执行,于是下令下达过程中,各种阳奉阴违,甚至是扭曲夸大的手段,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国家的运转需要更多的人口,来提供赋税和承当劳役,这对既得利益阶层来说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如果皇帝比较强势,朝廷措施相对得力,那或许会获得更多的人口,盘剥和兼并会有所收敛,于是社会矛盾被缓和,王朝可以延续更多的时间。如果失败了,那很可能是政策名存实亡乃至推翻,皇帝乃至朝廷的威信被削弱,或者干脆负担被层层追加转嫁到普通百姓身上,最后社会矛盾激化,成为国家动乱乃至王朝灭亡的诱因。
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死结,追求更多的财富和资源,是人类天生的本能,毫无保留的服从大集体的利益,只是在某种特定的外部环境下,才可能保持。
只是一千多年前以土地为财富和政绩的衡量标准,于是官绅勾结的大量的田地兼并,一千多年后,以房地产开发为政绩中经济指标见效最快的暴利行业,因此官商勾结强制拆迁草民的居室,变成地方政府的一种风尚。
上至宗室公卿,下至官员胥吏,象我也是这批既得利益受益者中的一员,光是在我名下过活的家庭,就数以千计。只是相对那些积重难返的传统势力,龙武军背后这个新崛起的利益阶层,所代表的是效率更高,更有活力,负担更轻周期更长远,剥削手段更加间接和隐蔽而已。尽管这样,也依旧被视为改良社会的一种善政。
龙武军及其附属产业外围的名下,至少也有数十万计的人口,他们依靠这个体系相对先进的制度、技术手段和运营方式,可以过上稳定而温饱的生活,不断创造财富,供养和维持军队,提供健壮的兵员,还能同时为朝廷输送财赋,这在当代可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很多人都在拭目以待,这个东西,究竟能够走到哪一步。
就算小白是个有所抱负和作为的皇帝,他所能依靠的也是我所出身这个阶层,他只能剪除一些这个庞大国家体系中相对不合作的少数人,震慑大多数人,维持一个对于黎民百姓相对宽松而有效率的新统治秩序,确保官僚系统盘剥和败坏不至于那么严重。历史上能做到这些,就差不多算一个体恤百姓的明君了。
按照历史发展规律,只要有足够拓展的空间和相对稳定的统治秩序,虽然还可能存在种种不合理现象,但是社会的总体财富和人口,还会继续增加,这就成为开国或是中兴盛世的由来。
不过这关我屁事,能顾好眼下我所能掌握的一切,享受好生活就好了,管他死后洪水滔天。
“朕少不得要重用宗室,。”
“知道了。”
“朕还要启用那些勋贵之后。”
“那就用好了。”
“你难道没有一点想法么。”
皇帝小白一副被我打败的表情。
“你烦不烦啊。”
我不耐烦的摆摆手。
“你是天子,该怎么乾坤独断,是你的事情啊。”
“动不动跑臣下这儿来讨主意做什么。这算什么事啊,。我的本职是武事好不好,别没事老让人弹劾我妄言干政什么的。”
我看了眼站在不远处,苦着脸都快拧出水来的闻季。
“还有,您下次想偷闲,能不能别拿我做借口,在这样下去,我都成了铁打的佞臣了。”
好容易打发走,唠唠叨叨找我发了一堆牢骚的皇帝小白,我那些参事参军、幕僚官佐,才敢走上前来、按照文武两班的顺序,捧着一堆文牍,凑上来给我批阅。
就这么一个冬天,河西路与吐蕃爆发的战斗,就多达一百多次,还不包括那些城邑的频繁攻守,和零星的遭遇战,前哨战。除了最大一次战果整整吃掉了吐蕃部族联军的近两万士兵外,其他不过是数百到数千人的规模,但尽管占了主场的地利和装备的优势,如此下来作为河西行台积累下来的伤亡也达到了可观的上万人,其他因为战斗和非战斗减员的辅助人员的也有数十个营团一万多人,但据说吐蕃人伤亡是唐人的数倍,因为是冬季,又是犬牙交错的战局,伤势较为严重的伤员没法带离战场。
但是河西路,如果要算上因为吐蕃入侵而流离失所,死于非命的人口和财产损失就不计其数了。随着春暖花开,道路冰封的解冻,各自阵营更多的人员和物资的投入,双方也在酝酿着更大的动作和争斗。
总章府所属名下,已经将那些尚且在世,西北军出身,退养的老将帅全面发动起来,进行战情通报,会商推演对吐蕃的军略,以供前方备询。一时间,往返于河西,长安、洛阳之间,佩戴着加急鱼符的朱衣使者往来不绝,虽然修通了平坦的直道,但短短月间还是累死了数十匹役马。
我却没法离开洛阳,连想请假回去等待我的孩子出生都不行。因为皇帝小白不准。
“难道要我用天子的身份下诏群臣慰留你。”
皇帝小白振振有词的说道。
唯一的好消息是,
安东道守捉使在原渤海国铁利府,呼汗河(牡丹江上游)以西,新开德里、天威两军,置大小三城五镇,二十一戍垒,共计招徕流人,亡命、野户等杂色口役三万一千口,另有九原、林塞、野室韦、黑水秣鞨等杂色归化人二千一百七十八落,管有牲畜数万。
定额上番北卫将士三千,防塞戍人九千,另置城傍义从五千,闲暇就近给牧,战时入塞给衣粮军器。
现在枢密院正在进行一个重要项目,就是规复边境的军屯,大概涉及到以数十万为单位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开元天宝年间,天子好武功重开疆,是重外虚内,精兵劲旅,重陈于边,而朝廷输给繁复,因此开元天子,重农耕,兴水利的同时,也大力倡导拓垦军屯,从安西北庭到河西陇右,到河北安东的万里边疆上,中原百姓及良健子弟,投入众多人力物力,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屯垦区,最盛时共计一千一百一十四屯,又在各道设立营田大使以专属之。同时兼以草原丰旷之地为军厩牧监,就近为边屯提供战马军畜,是以边军日益庞大而精锐。
当然凡是有利也有弊,安禄山造反后,这些经营多年,状态良好,战略储备充足的军屯和边厩,也成为了范阳叛军席卷天下的最大资本。经过这些年的战乱丧亡,这些边屯除了除了西北路数道,还尚且保留一个编制空架子,其余的基本是名存实亡了,或因为被抽尽丁壮而废弃,或因为各投阵营的相互攻杀而变成一片废墟,或者干脆就缺少援应而被那些藩胡所袭夺占据。
这次规复的,主要是崩坏最严重,但战线相对稳固,藩胡实力较弱的云中道,以关内军屯庄已经运作成熟的模式,以包产到户的小额信贷为支持,投入豆薯等高产的作物,采用新的农具和生产技术,由战俘组成的劳役承包团进行道路和建筑的先期清理
再以两府名下众多傍户为基础,少量授田将士为核心,将那些荒废的据点,重新恢复生产,因为是荒废不超过十年的现成屯垦区,大部分农垦条件还可以,土地也是熟地,也不用辛辛苦苦的重新开荒,主要的修复道路房舍和年久失修而崩坏的水力设施。
一旦成功定居下来,那些实力雄厚的军从商,就会以赊欠的形式,向他们提供更多口粮、种子、工具乃至武器等,后续的实物借贷。等到有了收成,就可以以他们的产出,就近提供边军,以完成他们承包的一系列向前线供粮的任务,从朝廷获得相应奖励和赋税抵扣,这是一个相当复杂而长达数年的周期,没有足够庞大的资源组织能力和资本信用,根本玩不转。
另外一个消息是,元载在流放的路上死了,死因据说是在渡船上饮酒烂醉,失足落水,等人们发现,已经是一句肿胀不成样子的尸体。这样很多人可以彻底安心了。
自从年过完后,崔光远再次从我身边消失,他一直在负责秋后算帐的事宜,虽然朝廷已经清算过,但是作为龙武军自己还有一笔私底下的帐要算,而且不太需要执泥于,诸如严密的证据和严谨的处理程序,约定俗成的官场规则什么的,
于是有一些人不光彩的死去,另一些人注定要家破人亡,失去所拥有的一切,还有一些人将会在流放的路上遇到意外,或者干脆就人间蒸发。还有一些人,只有交出他这一生所奋斗的一切后,才能获得留下姓名的机会,
作为历次动乱中,众矢之的直接或间接的当事人,睚眦必报血债血偿什么的可不是说说算了。既然在政治上不能获得,那就在其他方面取得补偿好了,落井下石的派出合适的人选,以各种身份,拷逼他们榨取最后一点剩余价值。
自从洛阳宫变不成,天子以雷霆之势,整顿河北各道后,一直云山雾绕阻碍重重的河北粮台案,有了新的突破,新一批涉案人员被吐了出来,涉及历年好几批粮草的去向问题,随便一笔也有十几万石的规模。
更糟糕的是,其中甚至牵连到了龙武军内部,本以为这个团体或比较清廉一些,但没想到也会给拉下水,所谓环境改变人的力量,时间上潜移默化,还真是不可小觑。
签阅完这些东西,一天的时光也过去大半,
“枢府大人,圣驾已经回宫了。”
随着旗鼓声的响起,帐外通报道。
“我们下一站日程在那里。”
“是柏谷寺。”
不久之后,我就站在庄严宝相的内佛堂里发呆,
清理整顿了氏族门阀之后,剩下荫蔽土地和人口最多的就是那些寺观,而且出于信仰和精神麻醉之类的,手段和方式也相对荫蔽,所以更加不好处理。
而在河北各道,也是寺观林立的传统信仰区,从最古老的寺院白马寺,到禅宗祖庭所在的少林寺,乃至现任南禅七祖神秀大师,就驻锡在洛阳荷泽寺。而中原禅林,无疑一少林一脉最有代表性,光是在洛阳本地的下院柏谷寺,就附户多达数百家两千多口。
当年乾元天子改授僧官,我挂职的礼部词部专属这些宗教事务,还给他们出过按照申报人头入税的主意,在佛门已经是“声名远扬”。
开元年间也曾经大规模简括寺观,纠正武周以来崇佛兴寺的社会风气,结果一气就还俗了僧尼近二十多万。
随着华美佛雕的大门被推开,一大批袍色显眼的僧人,已经满脸恭切的侯在广大佛堂中,最显眼是是头派一批被特赐金紫袈裟冠带的僧官,僧正,高声齐唱佛号,向我施礼。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64154.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64154/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6415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五百三十五章 亲耕与会商)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猫疲谢谢您的支持!!
“古之成败兴衰,末世王朝,在于上位者无法节制的贪欲。”
“天命是什么,天命在人心,当女人孩子不再为饥寒而哀号,当青年男子不再为落草为寇还是被饿死中选择。”
“始皇帝扫平**,统御域内,书同文,车同轨,开华夏万载之基,何等雄才大略武功著世,但是不爱惜民力,好大喜功,穷使而竭,是秦二世而亡;隋文帝励精图治,内殷外服,却所托非人两代既终;”
“穷天下之利供一人之穷奢极欲,可能无损大体,但是供数十人数百人数万人,乃至他们的妻子儿女家眷族人门下呢,民财民力有穷尽之时,但是人心的欲念难堑却是无止境的。”
“当百姓再无可以失去的,士人们无法独善其身,对国家彻底绝望,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就是天下动荡,山河变色,国祚鼎易的局面,如果还有外族乘隙而入,则是天下腥膻,。”
“晁贼不过地方一小吏,何故能掀起肆虐江南数道的变乱,无非是剥皮御史催逼太狠,连那些望族大户也无法,人心皆以朝不保夕。”
“那些末代君王,不是自小长于深宫,操持与妇人和阉奴之手,反复被输灌为所欲为,肆意妄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昏聩之君。要么就是好大喜功,喜欢自欺欺人无视国家的艰难,而一意孤行肆意妄为的“勤政之君。”
“当国家自上而下的根础都败坏,再多的忠臣义士也无法回天。军队是国家的干城,但是构成军队的大多是士卒都是出自普通百姓,连这些普通士卒都不能保全家人,又怎么能指望他们效死保卫国家的安危,是以只要宇文之流野心家振臂一呼,隋炀帝就命在须臾,是以唐之开国元勋,多是隋之旧属。”
“请在此温习一些《三关吏》和《三别》。然后写一份心得感想。”
看着一大票穿黄的小屁孩四散而去,在刚长出点嫩草的地面上,活蹦乱跳的到处乱窜,然后被太监宫女们包围起来,我轻轻嘘了口气。
由随侍的内官,殷勤的端上一碗粥,吹了吹喝了起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皱了皱眉头。
“这是用新罗米熬的粥水。”
一旁的新任枢密院行走中使乔献德,察言观色赶忙解释道
“近期这一批拨解到东都的,都是这种成色。”
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为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向朝廷输供的任务,那些登州背景武装商团和朝廷安东驻军,穷罗尽东海各国的仓禀,半买半抢他们的存粮,据说连这一代新罗王的内库米,也被搜括了过来。
今天是二月二,每年大地解冻后,皇帝会带领群臣来自伊水上祭祀后土神,在皇苑里举行亲耕仪式,以求来年丰沃,这种体制始于汉文帝。
在这一天内,不论君臣只能吃一种由五谷煮成的杂粥,不准加任何佐味白煮,以示不忘农耕之本。后来在乾元年间,肃宗皇帝以不忘苦难为名,又追加了一道野菜羹,不忘当年流离之苦。
现在估计营地里到处都是摸着肚子愁眉苦脸的人,
因为现在洛阳皇家外苑里,正在大兴土木,不过这次不是建房子,而是在拆房子,把战乱中受损严重的宫室全部拆掉,所得砖石大料用来修建安置洛阳灾民的临时居所。这是皇帝的一项德政。所以这次祭礼都是随营扎帐,
这次除了留守长安,学习政务,兼知枢密院事的雍王适外,皇帝小白和那些宗王们的未成年子嗣,由于不能直接参加下地活动,都被集中送到我这个名不符其实的宗正丞这里,听我说古讲典,辨析古今治政治得失什么的。
一碗粥还没喝完,就看见一行黄罗苫盖的仪仗拖骊而来,众人都跪伏下来,皇帝小白排众而出走到我跟前,挥退左右突然堆起一丝笑容开口道
“天家的品种还不错,难道你真的就一点都没想法。”
“随便挑一个,我们也可以亲上加亲做回亲家啊。”
“算了。我家的那几只都要留着养老。”
我抽了抽脸,有些无奈的回答道
“不会是就像你当初说的,想养大了自己用。”
小白想到什么惊诧了一下。
“不行么。”
我没好气的应到。
“算你狠。”
皇帝小白被我都堵的翻了个白眼
“不过这是臣子私德问题,朕只好做不知了。”
一旁随同的闻季,满头大汗抓负责住居注的舍人和内官,象小鸡一样赶到一边,显然是督促他们赶紧把这一段删掉。
“天年间,总天下户口一千四百七十万家,并田赋八百九十万顷,账面上岁存,杂色诸粮九千六百万石,。”
少了这些显眼的妨碍,皇帝小白突然话锋一转,重重叹气道
“如今却只有九百七十万户,田亩六百万顷,举天下岁粮不过四千八百万石。”
我只有嘿然,却不搭口。
这一下少掉的数百万户口,光靠战乱饥荒瘟疫带来的减员是不够的,更多的户口是在受到战乱的波及和社会动荡的冲击,失去土地房舍而大批破产逃亡遗失的。
为数众多的小农户家庭,对统治者来是理想的统治对象,也便于丁口赋税上管理,但是相对的他们对于社会动荡和天灾**的承受能力也很弱。光是暴涨的米价,就足够挤跨,逼死很多人家的。
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投附卖身,相对拥有较多社会资源的门阀豪强宗族大户,以获得荫庇这在古往今来的屡见不鲜了。毕竟按照唐户婚律的规定,主家的妾侍、奴婢,以及为成年的子女,都不算在正赋的人口内。因此稍微有点作为的君王,每隔一段时间,会大规模的以土断、检括为名,清理隐匿人口,释奴为民,
但是这无疑是严重损害了那些传统宗族豪强大户的利益,没有人会轻易的把到手的好处在吐出来,抵制和反抗是少不了的,他们在地方拥有人脉声望和社会资源,而朝廷的政令,也要通过基层的官吏来执行,于是下令下达过程中,各种阳奉阴违,甚至是扭曲夸大的手段,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国家的运转需要更多的人口,来提供赋税和承当劳役,这对既得利益阶层来说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如果皇帝比较强势,朝廷措施相对得力,那或许会获得更多的人口,盘剥和兼并会有所收敛,于是社会矛盾被缓和,王朝可以延续更多的时间。如果失败了,那很可能是政策名存实亡乃至推翻,皇帝乃至朝廷的威信被削弱,或者干脆负担被层层追加转嫁到普通百姓身上,最后社会矛盾激化,成为国家动乱乃至王朝灭亡的诱因。
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死结,追求更多的财富和资源,是人类天生的本能,毫无保留的服从大集体的利益,只是在某种特定的外部环境下,才可能保持。
只是一千多年前以土地为财富和政绩的衡量标准,于是官绅勾结的大量的田地兼并,一千多年后,以房地产开发为政绩中经济指标见效最快的暴利行业,因此官商勾结强制拆迁草民的居室,变成地方政府的一种风尚。
上至宗室公卿,下至官员胥吏,象我也是这批既得利益受益者中的一员,光是在我名下过活的家庭,就数以千计。只是相对那些积重难返的传统势力,龙武军背后这个新崛起的利益阶层,所代表的是效率更高,更有活力,负担更轻周期更长远,剥削手段更加间接和隐蔽而已。尽管这样,也依旧被视为改良社会的一种善政。
龙武军及其附属产业外围的名下,至少也有数十万计的人口,他们依靠这个体系相对先进的制度、技术手段和运营方式,可以过上稳定而温饱的生活,不断创造财富,供养和维持军队,提供健壮的兵员,还能同时为朝廷输送财赋,这在当代可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很多人都在拭目以待,这个东西,究竟能够走到哪一步。
就算小白是个有所抱负和作为的皇帝,他所能依靠的也是我所出身这个阶层,他只能剪除一些这个庞大国家体系中相对不合作的少数人,震慑大多数人,维持一个对于黎民百姓相对宽松而有效率的新统治秩序,确保官僚系统盘剥和败坏不至于那么严重。历史上能做到这些,就差不多算一个体恤百姓的明君了。
按照历史发展规律,只要有足够拓展的空间和相对稳定的统治秩序,虽然还可能存在种种不合理现象,但是社会的总体财富和人口,还会继续增加,这就成为开国或是中兴盛世的由来。
不过这关我屁事,能顾好眼下我所能掌握的一切,享受好生活就好了,管他死后洪水滔天。
“朕少不得要重用宗室,。”
“知道了。”
“朕还要启用那些勋贵之后。”
“那就用好了。”
“你难道没有一点想法么。”
皇帝小白一副被我打败的表情。
“你烦不烦啊。”
我不耐烦的摆摆手。
“你是天子,该怎么乾坤独断,是你的事情啊。”
“动不动跑臣下这儿来讨主意做什么。这算什么事啊,。我的本职是武事好不好,别没事老让人弹劾我妄言干政什么的。”
我看了眼站在不远处,苦着脸都快拧出水来的闻季。
“还有,您下次想偷闲,能不能别拿我做借口,在这样下去,我都成了铁打的佞臣了。”
好容易打发走,唠唠叨叨找我发了一堆牢骚的皇帝小白,我那些参事参军、幕僚官佐,才敢走上前来、按照文武两班的顺序,捧着一堆文牍,凑上来给我批阅。
就这么一个冬天,河西路与吐蕃爆发的战斗,就多达一百多次,还不包括那些城邑的频繁攻守,和零星的遭遇战,前哨战。除了最大一次战果整整吃掉了吐蕃部族联军的近两万士兵外,其他不过是数百到数千人的规模,但尽管占了主场的地利和装备的优势,如此下来作为河西行台积累下来的伤亡也达到了可观的上万人,其他因为战斗和非战斗减员的辅助人员的也有数十个营团一万多人,但据说吐蕃人伤亡是唐人的数倍,因为是冬季,又是犬牙交错的战局,伤势较为严重的伤员没法带离战场。
但是河西路,如果要算上因为吐蕃入侵而流离失所,死于非命的人口和财产损失就不计其数了。随着春暖花开,道路冰封的解冻,各自阵营更多的人员和物资的投入,双方也在酝酿着更大的动作和争斗。
总章府所属名下,已经将那些尚且在世,西北军出身,退养的老将帅全面发动起来,进行战情通报,会商推演对吐蕃的军略,以供前方备询。一时间,往返于河西,长安、洛阳之间,佩戴着加急鱼符的朱衣使者往来不绝,虽然修通了平坦的直道,但短短月间还是累死了数十匹役马。
我却没法离开洛阳,连想请假回去等待我的孩子出生都不行。因为皇帝小白不准。
“难道要我用天子的身份下诏群臣慰留你。”
皇帝小白振振有词的说道。
唯一的好消息是,
安东道守捉使在原渤海国铁利府,呼汗河(牡丹江上游)以西,新开德里、天威两军,置大小三城五镇,二十一戍垒,共计招徕流人,亡命、野户等杂色口役三万一千口,另有九原、林塞、野室韦、黑水秣鞨等杂色归化人二千一百七十八落,管有牲畜数万。
定额上番北卫将士三千,防塞戍人九千,另置城傍义从五千,闲暇就近给牧,战时入塞给衣粮军器。
现在枢密院正在进行一个重要项目,就是规复边境的军屯,大概涉及到以数十万为单位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开元天宝年间,天子好武功重开疆,是重外虚内,精兵劲旅,重陈于边,而朝廷输给繁复,因此开元天子,重农耕,兴水利的同时,也大力倡导拓垦军屯,从安西北庭到河西陇右,到河北安东的万里边疆上,中原百姓及良健子弟,投入众多人力物力,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屯垦区,最盛时共计一千一百一十四屯,又在各道设立营田大使以专属之。同时兼以草原丰旷之地为军厩牧监,就近为边屯提供战马军畜,是以边军日益庞大而精锐。
当然凡是有利也有弊,安禄山造反后,这些经营多年,状态良好,战略储备充足的军屯和边厩,也成为了范阳叛军席卷天下的最大资本。经过这些年的战乱丧亡,这些边屯除了除了西北路数道,还尚且保留一个编制空架子,其余的基本是名存实亡了,或因为被抽尽丁壮而废弃,或因为各投阵营的相互攻杀而变成一片废墟,或者干脆就缺少援应而被那些藩胡所袭夺占据。
这次规复的,主要是崩坏最严重,但战线相对稳固,藩胡实力较弱的云中道,以关内军屯庄已经运作成熟的模式,以包产到户的小额信贷为支持,投入豆薯等高产的作物,采用新的农具和生产技术,由战俘组成的劳役承包团进行道路和建筑的先期清理
再以两府名下众多傍户为基础,少量授田将士为核心,将那些荒废的据点,重新恢复生产,因为是荒废不超过十年的现成屯垦区,大部分农垦条件还可以,土地也是熟地,也不用辛辛苦苦的重新开荒,主要的修复道路房舍和年久失修而崩坏的水力设施。
一旦成功定居下来,那些实力雄厚的军从商,就会以赊欠的形式,向他们提供更多口粮、种子、工具乃至武器等,后续的实物借贷。等到有了收成,就可以以他们的产出,就近提供边军,以完成他们承包的一系列向前线供粮的任务,从朝廷获得相应奖励和赋税抵扣,这是一个相当复杂而长达数年的周期,没有足够庞大的资源组织能力和资本信用,根本玩不转。
另外一个消息是,元载在流放的路上死了,死因据说是在渡船上饮酒烂醉,失足落水,等人们发现,已经是一句肿胀不成样子的尸体。这样很多人可以彻底安心了。
自从年过完后,崔光远再次从我身边消失,他一直在负责秋后算帐的事宜,虽然朝廷已经清算过,但是作为龙武军自己还有一笔私底下的帐要算,而且不太需要执泥于,诸如严密的证据和严谨的处理程序,约定俗成的官场规则什么的,
于是有一些人不光彩的死去,另一些人注定要家破人亡,失去所拥有的一切,还有一些人将会在流放的路上遇到意外,或者干脆就人间蒸发。还有一些人,只有交出他这一生所奋斗的一切后,才能获得留下姓名的机会,
作为历次动乱中,众矢之的直接或间接的当事人,睚眦必报血债血偿什么的可不是说说算了。既然在政治上不能获得,那就在其他方面取得补偿好了,落井下石的派出合适的人选,以各种身份,拷逼他们榨取最后一点剩余价值。
自从洛阳宫变不成,天子以雷霆之势,整顿河北各道后,一直云山雾绕阻碍重重的河北粮台案,有了新的突破,新一批涉案人员被吐了出来,涉及历年好几批粮草的去向问题,随便一笔也有十几万石的规模。
更糟糕的是,其中甚至牵连到了龙武军内部,本以为这个团体或比较清廉一些,但没想到也会给拉下水,所谓环境改变人的力量,时间上潜移默化,还真是不可小觑。
签阅完这些东西,一天的时光也过去大半,
“枢府大人,圣驾已经回宫了。”
随着旗鼓声的响起,帐外通报道。
“我们下一站日程在那里。”
“是柏谷寺。”
不久之后,我就站在庄严宝相的内佛堂里发呆,
清理整顿了氏族门阀之后,剩下荫蔽土地和人口最多的就是那些寺观,而且出于信仰和精神麻醉之类的,手段和方式也相对荫蔽,所以更加不好处理。
而在河北各道,也是寺观林立的传统信仰区,从最古老的寺院白马寺,到禅宗祖庭所在的少林寺,乃至现任南禅七祖神秀大师,就驻锡在洛阳荷泽寺。而中原禅林,无疑一少林一脉最有代表性,光是在洛阳本地的下院柏谷寺,就附户多达数百家两千多口。
当年乾元天子改授僧官,我挂职的礼部词部专属这些宗教事务,还给他们出过按照申报人头入税的主意,在佛门已经是“声名远扬”。
开元年间也曾经大规模简括寺观,纠正武周以来崇佛兴寺的社会风气,结果一气就还俗了僧尼近二十多万。
随着华美佛雕的大门被推开,一大批袍色显眼的僧人,已经满脸恭切的侯在广大佛堂中,最显眼是是头派一批被特赐金紫袈裟冠带的僧官,僧正,高声齐唱佛号,向我施礼。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64154.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64154/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6415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五百三十五章 亲耕与会商)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猫疲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