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第三章
太子顾世旻回京之后,没有先回东宫便进宫里拜见皇帝了。
皇帝在前面昭明殿里接见了他。
接连几日的小雪已经停了,天空澄明,蓝白一片,走上昭明殿前高高的台阶,站在丹墀上回望,就可见天空广阔,万里无边,白雪点缀的皇宫一片肃穆,宫宇延伸,一直到高高的宫墙,宫墙上,角楼巍峨,在天空下静谧地伫立着。
即使是下雪的寒冷冬日,京城里依然十分热闹,一片繁华。
皇宫巍峨雄浑,让人心中一阵激昂。
顾世旻穿着便服,披着厚披风,在太监的通报声里进了昭明殿。
顾世旻身材颀长,不过偏消瘦,脸型长得像皇后,是鹅蛋脸,五官有些过分秀致,故而显得有些文弱了。
而他本人,也的确是个文质彬彬的人,不仅不爱杀伐打仗,甚至在有些时候还多愁善感。
虽如此,但他并非不刻苦努力,在京中时,他十七岁时便能督导京畿周围的农田水利工程,还组织人写了一部农田水利的专著,得到了皇帝的褒扬。
除此,还成功劝导过两个一直不对盘的武将和睦相处,最后两家还成了儿女亲家。
这事甚至被传为佳话,显出太子的仁厚。
总之,顾世旻还算有治世之才,但是打起仗来,就实在不像顾家的爷们了,先帝和现在的皇帝,都是南征北战才定下现在的江山的,他就不是个可以扩展基业的人。
这也难怪皇帝陛下对太子在这一方面不满,认为他太过平庸了。
为了让太子能够得到历练,皇帝派他去了和西梁的边境,让他前去督战,太子去了一年多,战事没有丝毫进展,当然,边关大将也没有写密折回来说太子的不是,皇帝便能猜到原因,太子一向和蔼可亲,边关将领估计不会讨厌他,但应该也不会有什么作为。
于是皇帝更加觉得太子平庸了。
太子的确是平庸的,但他的儿子们,都平庸,总之没有一个让皇帝眼前一亮十分喜爱的。
皇帝发愁也没有用,毕竟儿子是他的,怪不得别人。
长宁公主倒是让皇帝喜欢,但她是个女儿家。
皇帝又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长宁公主聪慧,这是毋庸置疑的,有一次,皇帝又去看女儿,但事先没有让人通报,他径直去了女儿的房里,只有一岁多的宁宁坐在有围栏的矮榻上正想从矮塌上翻下地,皇帝的到来让她吓了一跳,差点就从矮榻里摔下地了,皇帝也受了惊,将乳母和宫侍骂了一顿,但是待到将女儿抱在怀里,受了惊的宁宁根本就没有哭,反而笑着叫他爹爹。
皇帝于是知道宁宁是个胆子大而性情镇定的人,于是越发觉得要是她是儿子,说不得能够将他的基业发扬光大。
太子从千里之外回京,在向皇帝汇报了边关事务之后,没有得到父皇的慰问褒扬,反而被教训了一顿,说他在边关毫无建树。
太子只得听着,心里倒没有怨恨,毕竟他在边关没有建树是事实。
皇帝骂完了之后,就说:“退下吧。”
太子应了之后又请示道:“父皇,孩儿想现在便去拜见母后。也看一看小妹妹。”
皇帝对他像赶苍蝇一样地摆摆手:“去吧去吧。”
“多谢父皇。”太子退身出了昭明殿里间。
太子走后,皇帝越发在心里唉声叹气,他以为太子到边关战场上去历练一年多后总归会有些变化长进,没想到太子还是那个太子,连面皮都和离京时一样白,只是瘦了些,眉目之间照样带着以前的温润和悲天悯人,总之,一点杀伐之气都没有。
皇帝心想不要说让他扩展基业了,他到时候不被人打到京都来,便是好的了。
太子由几位太监宫女领着到了慈元宫,虽然天气寒冷,但他没有乘坐宫轿,反而脚步飞快地往慈元宫走,那些宫人甚至都要赶不上他。
看来去边关督军一年多也并不是没有好处,至少他走路可以走得飞快,显出一股英姿飒爽来。
慈元宫里已经得到太子回京就进宫来的消息了,皇后娘娘期盼又着急地在宫里等着。
宁宁不让乳母抱,自己趴在凳子上站着。
一位小太监不顾礼仪地跑到门口大声说:“娘娘,太子殿下从昭明殿出来就往慈元宫来了。”
皇后虽然没应,但眉宇间全是喜色。
在宁宁出生前,她生了三个孩子,只活了太子一个,将他从小不点养大成人,怎么会不心心念念惦记他。
太子进了慈元宫,皇后甚至不顾自己中宫的威仪,到了大门口去迎接,宁宁便也要跟在后面,她对这个太子哥哥也是感兴趣的。
但是乳母抱住了她,说:“公主殿下不要出去,外面风大,你别吹到了。”
因九公主的死,现在皇后将宁宁养得更加精细了,大冬天的,就没让她出过慈元宫的门槛,就是怕她着了风。
宁宁只得算了,但是却在那里朝外面翘首以盼。
她只听到皇后一声深情呼唤:“旻儿!”
然后是一个清朗的男声:“母后,孩儿不孝,前来拜见母后。”
这个声音还带着一丝少年的稚嫩清脆,和大男人的声音并不一样。
宁宁想着太子才二十岁,在古代是及冠之年,也才刚刚成年呢。
然后两人进了里间里来,皇后这时候把宁宁抛到了一边,亲自为太子解下披风,又让人赶紧端热的茶点,让人拿鞋子给太子换,诸如此类,一番忙碌。
太子总算在榻上坐下了,又接过秋元娘递过去的热巾帕擦了脸洗了手,甚至有宫女过去为他松发髻梳头,总之,到了母亲这里来,备受爱护,和在父亲那里挨骂不可同日而语。
宁宁一直在一边盯着他看,有些惊讶于太子是去前线督战的,回来时还是个面白无须秀气俊美的少年郎,像是完全没有受过战火似的。
而她也不得不感叹,太子还真是个美少年呢。
她见过不少次的太子妃陈氏,年龄本该是比他小的,但这么一对比,倒像他的大姐姐一样了。
基于人们有“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种偏见,皇帝觉得太子平庸办不成事,估计也有些原因。
太子还没来得及喝茶,就对着盯着他毫不认生的宁宁笑了,说:“这位就是小妹妹宁宁了吧。”
皇后给他写信,已经说过不少宁宁的事情了,所以他对宁宁十分亲切。
宁宁并没有回避他这热情,反而蹬着小短腿跑到了他的跟前去,叫他:“太子哥哥。”
太子将宁宁一把抱了起来,笑得非常温润宠爱,“宁宁真乖真聪明。”
又对皇后说:“母后,她认我。”
皇后也在榻上来坐下了,轻轻刮了一下太子怀里的宁宁的鼻子,说:“宁宁一直念着你呢,知道你最近回来,在我面前不知道叫过多少回太子哥哥了。”
太子笑起来左边居然还有一点梨涡,宁宁盯着他看,仗着自己是小孩子,伸手摸了他的脸一把,心想他脸真滑啊。
太子抱着她也是爱不释手,还专门将脸低下去让妹妹摸,笑着说:“宁宁喜欢哥哥吗?”
宁宁点头:“喜欢。”
太子于是对皇后说:“母后,宁宁真是可爱。”
皇后一直打量着儿子,此时便说:“你看你,瘦了不少。在边关,是不是吃了很多苦。”
皇帝一直在介意太子平庸,撑不起大周基业,没想到皇后一直惦念着的是儿子是不是吃苦了。
宁宁已经知道皇后是慈母多败儿的类型,不过作为她的孩子,是真幸福,而看着太子也不像个纨绔子弟,至少他肯定是个妹控。
太子让殿中宫侍全都退下之后,便说:“儿臣只是在后方督军,万将军怕儿臣出事,就没让儿臣上过前线,能吃什么苦呢。儿臣也就是鼓舞鼓舞士气,催促催促粮草,其他事,根本就没什么能做的,再说,儿臣于用兵之道并不精通,万将军和西梁对峙多年,打仗很有一套,要是儿臣在他跟前指手画脚,反而不好。”
宁宁听他这么说,倒是对他另眼相看了,心想太子其实不错嘛。
皇后便说:“你要接下万成赫手下的兵马,也是不行的,总之,是去督军,你做得也算不错了。不过你将来是皇帝,万成赫以后只是你手下的臣子,怎么御下,你自己心里也要有数。”
太子便说:“儿臣明白。”
太子又说了一些边关之事,说西梁和大周年年打仗,但是一直僵持不下,两国都已经显出疲态,休战结盟相处,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才是上策,又言:“现在北齐在和鞑靼对峙,无暇南方,要是北齐和鞑靼休战,又和西梁结盟对付大周,到时候,我们更是骑虎难下了。趁着现在和西梁结盟,儿臣觉得才是上策。”
宁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太子看,她没想到这个外表文弱的少年,实则是很有见地,且忧国忧民的。
皇后道:“你父皇是什么意思?”
太子说道:“儿臣也如实对父皇禀报过了,不过父皇觉得儿臣是胆小怕事毫无进取之心……”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又道:“父皇说,趁着现在北齐和鞑靼打成一团,正是我们拿下西梁的时候。我们拿下西梁,又有淮水同北齐相隔,我们才好休养生息,到时候趁着北齐和鞑靼僵持,国力受损,我大周攻过淮水,便可一统中原了。”
“父皇所言也对,只是这些年年年征战,百姓实在不堪重负,西梁又是一块硬骨头,大周想要一举攻下西梁,谈何容易,还不如先和西梁休战,休养生息一阵再谋以后。”
太子这些话,显然是和皇帝政见不同,但并不是没有道理。
不过宁宁其实是支持皇帝的,毕竟大周地处富庶之地,人口也比西梁多,大周比西梁反而能拖得更久,趁着现在不断骚扰西梁,要是将领给力,拿下西梁不在话下,而只要拿下西梁,大周和北齐的战争便无后顾之忧了。
但打仗是要靠天时地利人和的,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行,宁宁作为小孩子,自然还是不要发表高论了。
皇后留了太子下来用膳,太子和皇后叙完离情,就一心逗着宁宁玩。
宁宁被他逗就笑,所以他逗起来很有成就感,而宁宁也觉得太子还真是童心未泯呢。
太子在膳后便也要告退回东宫了,他回京后还没回过东宫。
皇后交代了他几句话,宁宁在一边听着,知道大意是让他要努力造人,看看大皇子顾世礼都有两个儿子了,他别说儿子,连女儿都还没有呢。
太子频频点头,这才恭恭敬敬告退出去了。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7250.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7250/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725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南枝谢谢您的支持!!
太子顾世旻回京之后,没有先回东宫便进宫里拜见皇帝了。
皇帝在前面昭明殿里接见了他。
接连几日的小雪已经停了,天空澄明,蓝白一片,走上昭明殿前高高的台阶,站在丹墀上回望,就可见天空广阔,万里无边,白雪点缀的皇宫一片肃穆,宫宇延伸,一直到高高的宫墙,宫墙上,角楼巍峨,在天空下静谧地伫立着。
即使是下雪的寒冷冬日,京城里依然十分热闹,一片繁华。
皇宫巍峨雄浑,让人心中一阵激昂。
顾世旻穿着便服,披着厚披风,在太监的通报声里进了昭明殿。
顾世旻身材颀长,不过偏消瘦,脸型长得像皇后,是鹅蛋脸,五官有些过分秀致,故而显得有些文弱了。
而他本人,也的确是个文质彬彬的人,不仅不爱杀伐打仗,甚至在有些时候还多愁善感。
虽如此,但他并非不刻苦努力,在京中时,他十七岁时便能督导京畿周围的农田水利工程,还组织人写了一部农田水利的专著,得到了皇帝的褒扬。
除此,还成功劝导过两个一直不对盘的武将和睦相处,最后两家还成了儿女亲家。
这事甚至被传为佳话,显出太子的仁厚。
总之,顾世旻还算有治世之才,但是打起仗来,就实在不像顾家的爷们了,先帝和现在的皇帝,都是南征北战才定下现在的江山的,他就不是个可以扩展基业的人。
这也难怪皇帝陛下对太子在这一方面不满,认为他太过平庸了。
为了让太子能够得到历练,皇帝派他去了和西梁的边境,让他前去督战,太子去了一年多,战事没有丝毫进展,当然,边关大将也没有写密折回来说太子的不是,皇帝便能猜到原因,太子一向和蔼可亲,边关将领估计不会讨厌他,但应该也不会有什么作为。
于是皇帝更加觉得太子平庸了。
太子的确是平庸的,但他的儿子们,都平庸,总之没有一个让皇帝眼前一亮十分喜爱的。
皇帝发愁也没有用,毕竟儿子是他的,怪不得别人。
长宁公主倒是让皇帝喜欢,但她是个女儿家。
皇帝又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长宁公主聪慧,这是毋庸置疑的,有一次,皇帝又去看女儿,但事先没有让人通报,他径直去了女儿的房里,只有一岁多的宁宁坐在有围栏的矮榻上正想从矮塌上翻下地,皇帝的到来让她吓了一跳,差点就从矮榻里摔下地了,皇帝也受了惊,将乳母和宫侍骂了一顿,但是待到将女儿抱在怀里,受了惊的宁宁根本就没有哭,反而笑着叫他爹爹。
皇帝于是知道宁宁是个胆子大而性情镇定的人,于是越发觉得要是她是儿子,说不得能够将他的基业发扬光大。
太子从千里之外回京,在向皇帝汇报了边关事务之后,没有得到父皇的慰问褒扬,反而被教训了一顿,说他在边关毫无建树。
太子只得听着,心里倒没有怨恨,毕竟他在边关没有建树是事实。
皇帝骂完了之后,就说:“退下吧。”
太子应了之后又请示道:“父皇,孩儿想现在便去拜见母后。也看一看小妹妹。”
皇帝对他像赶苍蝇一样地摆摆手:“去吧去吧。”
“多谢父皇。”太子退身出了昭明殿里间。
太子走后,皇帝越发在心里唉声叹气,他以为太子到边关战场上去历练一年多后总归会有些变化长进,没想到太子还是那个太子,连面皮都和离京时一样白,只是瘦了些,眉目之间照样带着以前的温润和悲天悯人,总之,一点杀伐之气都没有。
皇帝心想不要说让他扩展基业了,他到时候不被人打到京都来,便是好的了。
太子由几位太监宫女领着到了慈元宫,虽然天气寒冷,但他没有乘坐宫轿,反而脚步飞快地往慈元宫走,那些宫人甚至都要赶不上他。
看来去边关督军一年多也并不是没有好处,至少他走路可以走得飞快,显出一股英姿飒爽来。
慈元宫里已经得到太子回京就进宫来的消息了,皇后娘娘期盼又着急地在宫里等着。
宁宁不让乳母抱,自己趴在凳子上站着。
一位小太监不顾礼仪地跑到门口大声说:“娘娘,太子殿下从昭明殿出来就往慈元宫来了。”
皇后虽然没应,但眉宇间全是喜色。
在宁宁出生前,她生了三个孩子,只活了太子一个,将他从小不点养大成人,怎么会不心心念念惦记他。
太子进了慈元宫,皇后甚至不顾自己中宫的威仪,到了大门口去迎接,宁宁便也要跟在后面,她对这个太子哥哥也是感兴趣的。
但是乳母抱住了她,说:“公主殿下不要出去,外面风大,你别吹到了。”
因九公主的死,现在皇后将宁宁养得更加精细了,大冬天的,就没让她出过慈元宫的门槛,就是怕她着了风。
宁宁只得算了,但是却在那里朝外面翘首以盼。
她只听到皇后一声深情呼唤:“旻儿!”
然后是一个清朗的男声:“母后,孩儿不孝,前来拜见母后。”
这个声音还带着一丝少年的稚嫩清脆,和大男人的声音并不一样。
宁宁想着太子才二十岁,在古代是及冠之年,也才刚刚成年呢。
然后两人进了里间里来,皇后这时候把宁宁抛到了一边,亲自为太子解下披风,又让人赶紧端热的茶点,让人拿鞋子给太子换,诸如此类,一番忙碌。
太子总算在榻上坐下了,又接过秋元娘递过去的热巾帕擦了脸洗了手,甚至有宫女过去为他松发髻梳头,总之,到了母亲这里来,备受爱护,和在父亲那里挨骂不可同日而语。
宁宁一直在一边盯着他看,有些惊讶于太子是去前线督战的,回来时还是个面白无须秀气俊美的少年郎,像是完全没有受过战火似的。
而她也不得不感叹,太子还真是个美少年呢。
她见过不少次的太子妃陈氏,年龄本该是比他小的,但这么一对比,倒像他的大姐姐一样了。
基于人们有“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种偏见,皇帝觉得太子平庸办不成事,估计也有些原因。
太子还没来得及喝茶,就对着盯着他毫不认生的宁宁笑了,说:“这位就是小妹妹宁宁了吧。”
皇后给他写信,已经说过不少宁宁的事情了,所以他对宁宁十分亲切。
宁宁并没有回避他这热情,反而蹬着小短腿跑到了他的跟前去,叫他:“太子哥哥。”
太子将宁宁一把抱了起来,笑得非常温润宠爱,“宁宁真乖真聪明。”
又对皇后说:“母后,她认我。”
皇后也在榻上来坐下了,轻轻刮了一下太子怀里的宁宁的鼻子,说:“宁宁一直念着你呢,知道你最近回来,在我面前不知道叫过多少回太子哥哥了。”
太子笑起来左边居然还有一点梨涡,宁宁盯着他看,仗着自己是小孩子,伸手摸了他的脸一把,心想他脸真滑啊。
太子抱着她也是爱不释手,还专门将脸低下去让妹妹摸,笑着说:“宁宁喜欢哥哥吗?”
宁宁点头:“喜欢。”
太子于是对皇后说:“母后,宁宁真是可爱。”
皇后一直打量着儿子,此时便说:“你看你,瘦了不少。在边关,是不是吃了很多苦。”
皇帝一直在介意太子平庸,撑不起大周基业,没想到皇后一直惦念着的是儿子是不是吃苦了。
宁宁已经知道皇后是慈母多败儿的类型,不过作为她的孩子,是真幸福,而看着太子也不像个纨绔子弟,至少他肯定是个妹控。
太子让殿中宫侍全都退下之后,便说:“儿臣只是在后方督军,万将军怕儿臣出事,就没让儿臣上过前线,能吃什么苦呢。儿臣也就是鼓舞鼓舞士气,催促催促粮草,其他事,根本就没什么能做的,再说,儿臣于用兵之道并不精通,万将军和西梁对峙多年,打仗很有一套,要是儿臣在他跟前指手画脚,反而不好。”
宁宁听他这么说,倒是对他另眼相看了,心想太子其实不错嘛。
皇后便说:“你要接下万成赫手下的兵马,也是不行的,总之,是去督军,你做得也算不错了。不过你将来是皇帝,万成赫以后只是你手下的臣子,怎么御下,你自己心里也要有数。”
太子便说:“儿臣明白。”
太子又说了一些边关之事,说西梁和大周年年打仗,但是一直僵持不下,两国都已经显出疲态,休战结盟相处,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才是上策,又言:“现在北齐在和鞑靼对峙,无暇南方,要是北齐和鞑靼休战,又和西梁结盟对付大周,到时候,我们更是骑虎难下了。趁着现在和西梁结盟,儿臣觉得才是上策。”
宁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太子看,她没想到这个外表文弱的少年,实则是很有见地,且忧国忧民的。
皇后道:“你父皇是什么意思?”
太子说道:“儿臣也如实对父皇禀报过了,不过父皇觉得儿臣是胆小怕事毫无进取之心……”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又道:“父皇说,趁着现在北齐和鞑靼打成一团,正是我们拿下西梁的时候。我们拿下西梁,又有淮水同北齐相隔,我们才好休养生息,到时候趁着北齐和鞑靼僵持,国力受损,我大周攻过淮水,便可一统中原了。”
“父皇所言也对,只是这些年年年征战,百姓实在不堪重负,西梁又是一块硬骨头,大周想要一举攻下西梁,谈何容易,还不如先和西梁休战,休养生息一阵再谋以后。”
太子这些话,显然是和皇帝政见不同,但并不是没有道理。
不过宁宁其实是支持皇帝的,毕竟大周地处富庶之地,人口也比西梁多,大周比西梁反而能拖得更久,趁着现在不断骚扰西梁,要是将领给力,拿下西梁不在话下,而只要拿下西梁,大周和北齐的战争便无后顾之忧了。
但打仗是要靠天时地利人和的,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行,宁宁作为小孩子,自然还是不要发表高论了。
皇后留了太子下来用膳,太子和皇后叙完离情,就一心逗着宁宁玩。
宁宁被他逗就笑,所以他逗起来很有成就感,而宁宁也觉得太子还真是童心未泯呢。
太子在膳后便也要告退回东宫了,他回京后还没回过东宫。
皇后交代了他几句话,宁宁在一边听着,知道大意是让他要努力造人,看看大皇子顾世礼都有两个儿子了,他别说儿子,连女儿都还没有呢。
太子频频点头,这才恭恭敬敬告退出去了。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7250.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7250/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725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南枝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