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学校的教学楼会议室内,围着椭圆形的桌子,放着十五六把电镀椅子,那个劳什子赵书记和王校长、刘书记分别坐在正中央的位置上,在赵书记身边,则是一个四十四五岁,一团精神的汉子,他好像在找什么,左顾右盼的,等到杨士光进来,忙迎了起来,“老师,您坐我这吧?”
“老华,你坐你的,你看看,还照顾我干什么?”
姓华的男子叫华良,当初是一中校长,求学的时候,是杨士光的学生,文革结束之后,也正是他把自己的老师接到自己所主管的学校担任物理老师的,这件事在当时也是引起过相当的风波:杨士光虽然已经摘了‘帽子’,但毕竟是留学美国的,有这样一层历史,在具体使用上,总会遭遇比一般人多得多的阻碍。幸好有一个华良,不顾反对,力排众议,给杨士光提供了一个发挥才学的机会,在妇人的心中,这个学生是和卢利一样,被她引以为傲的。
而现在,华良已经调到区教委担任第一副主任了,这一次发起的由市和各区教育口领导同志到下面去参加课程讲读,也是由他倡议的,同时,他也是代表本区的领导同志,“老师,对不起啊,刚才只顾着说话,忘记您了,怎么样,上四楼还行吗?”
杨士光拍了拍学生的手背,向一边看过去,卢利和赵英杰坐在靠墙一排的座椅上,他拿出一个硬皮本本,准备做记录;卢利却是一脸苦涩和无奈,显然为即将开始的课程,还有些一筹莫展呢!这让他忍不住好笑:卢利没有说错,老王可真是个糊涂虫!怎么就选中他了呢?
“老师。您笑什么?”
“啊,没什么,没什么。”杨士光急忙说道:“回头告诉你,开会了。”
会议由东方红中学的王校长主持,他是地主,担任这个是不二人选。哇啦哇啦说了一通常见的官话、套话,又请市教委的赵书记和华良讲了话,大家知道时间宝贵,也不多说,听外面下课铃响起,随之是运动员进行曲――到做课间操的时间了。
赵英杰看看自己写的会议记录,又瞄一眼坐在一边的卢利,忍俊不禁的翘起嘴角,“哦。我想起来了,你连书都没有吧?”
“你有?”
“当然。”赵英杰笑呵呵的从随身的造革书包里拿出一本语文书,“给你,第四卷第44页,好好看看。”
他居然随身带着语文书,这倒是卢利没想到的,感激的点点头,接过打开。是杜甫著名的《茅屋秋风所破歌》,这首诗知道的人太多了。也是诗圣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之一,更主要的是,这是最能表现诗人伟大的爱国情怀和悲天悯人的道德力量的作品!
卢利当然也读过,不但读过原著,更读过各家诗评,看到要自己讲的是这首诗。心中有了几分把握:凭自己胸中所学,或者不至于出丑呢?
他的眉眼高低,赵英杰无不注意,这会儿看他神情舒展,好像有所得的样子。很觉得奇怪,正要说一句什么,忽然听人说道:“卢老师,卢老师?”
卢利甚至不知道是在叫自己!随着众人向左右看看,倒是赵英杰先反应过来了,“叫你呢!”
“啊,啊!”卢利急忙答应着站了起来,任由众人的目光投注在自己身上,虽然他也算见过一点市面的了,还是给看得脸色一红,只听王校长说道:“杨老师,这位就是今天担任语文授课的卢老师。”
“怎么称呼啊?”杨士光仿佛根本不认识他似的,笑呵呵的问道。
“卢利。”
“卢利?”杨士光装得好像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似的,皱眉、偏头的想了想,“你当年,是不是在唐山插过队?地震的时候,是不是救过同屋的同志,《光明日报》上是不是登载过关于你的报告文学?对了,你是党员的,是不是?”
卢利用力抿紧了嘴巴,恶狠狠的看看杨士光,女人根本不把他的威胁放在心上,笑呵呵的对王校长说道:“老王,这可没想到啊!你们东方红中学,还藏着一个宝贝呢!”
王校长一愣,其实不但是他,除了两个对此心知肚明的之外,众人无不惊异,片刻的功夫,窃窃私语声响了起来:“真的是吗?”
“我好像也看过一篇报道,不过……真的是他吗?”
“不知道,可能不是吧,他才多年轻啊?”
赵书记和华良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变化,惊讶的对视一眼,问道:“小卢同志,杨老师说的是真的吗?”
卢利叹了口气,再度白了杨士光一眼,点头承认,“是,是我。”
“好啊,老王,这样的同志加入到咱们教育战线,可见咱们后继有人啊!小卢同志,我要向你学习啊!”
“别,您别……”卢利急忙摆手,这会儿也由不得他退缩了,反而又拿出了平日的那种接人待物的谈吐之功来,“要说教育,我还是新兵。无论是水平、能力还是经验以及对授课内容的把握,都和今天在场的老师们有着非常远的距离。还是我要更加努力的向大家学习才好。”
王校长笑着说道:“小卢同志很谦虚嘛!”
“这绝不是谦虚,我当年曾经读过拉牛牛中说,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孩子,而对于孩子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两种人,一种是他们的父母,一种就是他们的老师。只有这两种人,是全无保留的,没有任何功利的爱着他们――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师是最最为人崇敬的职业!”
会议室安静了片刻,华良第一个鼓掌如雷,大声喝彩!“说得好!说得太好了!”
同一时间,更多的掌声随之响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鼓掌的行列,卢利笑着摇摇头,“别。别,别停,别停。”
立刻的,掌声和笑声同时响了起来。
*********************************************
上课铃声响起,卢利拿着赵英杰给自己的书,快步走进高二二班的教室。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的看去,教室里除了坐得整整齐齐的学生们之外,还有在教室后面和两边通道中落座的各位老师,几乎没有东方红中学的教师,大多数都是来自各兄弟学校的同行,在自己的膝盖上摊开书和硬皮本本,准备做记录。
跟随卢利走进教室的还有学校的王校长,先把情况说了一遍,随即向卢利点点头。坐到了门口的一把椅子上,“我姓卢,”卢利说道:“今天梁老师生病,我来代课。首先声明一点,这里是教室,不是军营,我上课不习惯看到学生们正襟危坐的样子,你们可以放松一些。”
“…………”一屋四十几个学生面面相觑。都有些无所适从了。
卢利却不理他们,翻开了书本。“今天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我先读一遍,嗯……”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在教室中扫了一遍,说道:“教给你们一个学古诗的小窍门,就是要多读。同样的一首诗,要百十次的读,这并不是为了课程要求的‘要求学生们背诵’的需要,也是为了让你们通过诵读诗文,而达到‘对美的欣赏’的目的。对于你们来说。这可能还不太能理解,我现在示范读一次。”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卢利声音洪亮,且富于感情的朗诵了一遍,到末尾的时候,声音陡然拔高,充满热情的吟诵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朗诵完毕,教室内的孩子们双目放光,直勾勾的看着这个以前从未见过的老师,从他们的表情,卢利能分辨得出来,是那种充满的敬重的钦羡的心声!这让他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笑呵呵的问道:“怎么样,还不赖吧?”
这个时代的孩子,几时见过这样活灵活现的上课的老师啊?不分男女,不约而同的漾起一丝笑容,课堂的注意力也高度集中了起来,“接下来,我们说一说这首诗本身。这首作品本身,作于公元760年,在这个时候,杜甫的诗词才华已经真真正正的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不论是‘目击成诗、遂下千年之泪’的三吏三别、还是‘兼备众妙,衍其一绪’,充满爱国情怀的《兵车行》,都使他作品在到今天为止的一千余年之后,始终发散着文学作品的最璀璨的光华!”
“……而且,而且,同学们,如果你们有注意过、且欣赏过杜甫的其他诗文的话,你们就会发现,他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使用一些非常简单,没有经过华丽装饰的文字构成,具有并不很高学历、知识的人――例如我――也可以很容易的理解。”
孩子们这一次更是忍不住轻笑起来。卢利也笑了,说道:“便如同这一首吧,通篇几乎没有任何典故,完全可以当做一篇记叙文来看。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分析一下。”
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时间里,卢利进展胸中所有,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听得孩子们和老师固然是如痴如醉,便是他自己,也同样是满身大汗!一段讲完,他双眉微微皱起,语速也变得和缓,“这首诗从开始,一直到‘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合计是102个字,杜甫用102个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完整的小故事,一个老人,为天时所欺,为顽童戏耍――所以我最讨厌小屁孩儿的胡闹,虽然我小时候就是最能顽皮的。”
一句话说完,教室里响起热烈的大笑声!卢利也为之莞尔,“更主要的是,用这么短小的文字,杜甫给我们留下了一大块可以供人们想象的空间!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和诵读这首诗文,在自己的头脑中描绘出一个布衣褴褛的老者,看着自己即将垮塌的茅屋,和河岸对面嘻嘻哈哈笑闹着的孩子们,无可奈何的神色如在眼前。”
“……而诗文末尾点题的几句话,更是重中之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同学们能够明白吗?在这一段句式中,深刻的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胸怀?”
“…………”
卢利低头在讲台上看看,有一张写有人名和座位位置的纸片,“嗯,张恩超同学,你来回答?”
一个男生慢吞吞的站了起来,他很瘦,简直太瘦了,不过十几岁的年纪,却有点佝偻,“是不是表示了作者伟大的爱国情怀?”
“更具体一点呢?”
“…………”
卢利叹了口气,暗骂自己好运气,第一次在课上提问,就选择了他?“我来回答大家吧,就是博爱的情怀!杜甫绝不是那种自求其穴的蝼蚁之辈,正好相反,尽管自己的房子破了,却希望更多的人有坚固的房子住,即便是以自己冻死作为代价,也毫不在乎。表达了他对于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热爱。”
说完了这些,看看时间,还有三五分钟的样子,卢利合上书本,换了个舒服的站姿,双手撑着讲台,说道:“今天是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上课,可能以后也不大会有这样的机会了。首先向东方红中学的领导、老师以及来自市区两级教委和其他学校的老师说一声感谢,我水平有限,又好发大言,有时候不免离题。在这里向老师、同学和列位领导说一句对不起。”
教室里依旧安静,但卢利能看出来,这些人为自己的说话震惊了。他眼珠一转,开始了玩笑,“我小时候上学,可不及现在的你们,那会儿,首先说功课不是特别紧张,而且我这个人学习也不用心,经常考试不及格,卷子发下来,要家长签字,我怕回家挨打,就乱改成绩,所有的考试试卷,都在前面加上一个1,我爸爸一开始不知道,……”
众人一片大笑!
卢利却一点也不笑,很正经的说道:“后来他知道了,很生气,就买了一台测谎仪,只要我说瞎话,机器就响警笛,我爸爸也就知道我说瞎话了。有一回,考试结束,我回家去,我爸爸就问我,‘小利,今天考得怎么样啊?考了多少分?及格了吗?’”
“我说‘挺好的。’”
“滴滴滴滴滴!”
“我爸爸立刻知道我在说瞎话,抓过来把我一顿打,打完又问,‘说实话,到底考得怎么样?得了多少分’?”
“我说,‘75。’”
“滴滴滴滴滴滴滴!”
“50。”
“滴滴滴滴滴!”
一片哄笑声中,卢利叹息的摇摇头,说道:“我爸爸给气的!把我狠揍一顿之后,破口大骂!‘你这个倒霉孩子,怎么就这么不用功呢?你一点也不像我!我当年考试,门门功课100分!’”
“通~~!机器炸了!”
这最后的包袱抖完,教室里向开了锅一般,响起轰雷般的大笑声!不但是上课的孩子们,就是所有来听课的老师,也无不笑得弯下腰去!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3591.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3591/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359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四卷 第53节 代课(2))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嵩山坳谢谢您的支持!!
“老华,你坐你的,你看看,还照顾我干什么?”
姓华的男子叫华良,当初是一中校长,求学的时候,是杨士光的学生,文革结束之后,也正是他把自己的老师接到自己所主管的学校担任物理老师的,这件事在当时也是引起过相当的风波:杨士光虽然已经摘了‘帽子’,但毕竟是留学美国的,有这样一层历史,在具体使用上,总会遭遇比一般人多得多的阻碍。幸好有一个华良,不顾反对,力排众议,给杨士光提供了一个发挥才学的机会,在妇人的心中,这个学生是和卢利一样,被她引以为傲的。
而现在,华良已经调到区教委担任第一副主任了,这一次发起的由市和各区教育口领导同志到下面去参加课程讲读,也是由他倡议的,同时,他也是代表本区的领导同志,“老师,对不起啊,刚才只顾着说话,忘记您了,怎么样,上四楼还行吗?”
杨士光拍了拍学生的手背,向一边看过去,卢利和赵英杰坐在靠墙一排的座椅上,他拿出一个硬皮本本,准备做记录;卢利却是一脸苦涩和无奈,显然为即将开始的课程,还有些一筹莫展呢!这让他忍不住好笑:卢利没有说错,老王可真是个糊涂虫!怎么就选中他了呢?
“老师。您笑什么?”
“啊,没什么,没什么。”杨士光急忙说道:“回头告诉你,开会了。”
会议由东方红中学的王校长主持,他是地主,担任这个是不二人选。哇啦哇啦说了一通常见的官话、套话,又请市教委的赵书记和华良讲了话,大家知道时间宝贵,也不多说,听外面下课铃响起,随之是运动员进行曲――到做课间操的时间了。
赵英杰看看自己写的会议记录,又瞄一眼坐在一边的卢利,忍俊不禁的翘起嘴角,“哦。我想起来了,你连书都没有吧?”
“你有?”
“当然。”赵英杰笑呵呵的从随身的造革书包里拿出一本语文书,“给你,第四卷第44页,好好看看。”
他居然随身带着语文书,这倒是卢利没想到的,感激的点点头,接过打开。是杜甫著名的《茅屋秋风所破歌》,这首诗知道的人太多了。也是诗圣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之一,更主要的是,这是最能表现诗人伟大的爱国情怀和悲天悯人的道德力量的作品!
卢利当然也读过,不但读过原著,更读过各家诗评,看到要自己讲的是这首诗。心中有了几分把握:凭自己胸中所学,或者不至于出丑呢?
他的眉眼高低,赵英杰无不注意,这会儿看他神情舒展,好像有所得的样子。很觉得奇怪,正要说一句什么,忽然听人说道:“卢老师,卢老师?”
卢利甚至不知道是在叫自己!随着众人向左右看看,倒是赵英杰先反应过来了,“叫你呢!”
“啊,啊!”卢利急忙答应着站了起来,任由众人的目光投注在自己身上,虽然他也算见过一点市面的了,还是给看得脸色一红,只听王校长说道:“杨老师,这位就是今天担任语文授课的卢老师。”
“怎么称呼啊?”杨士光仿佛根本不认识他似的,笑呵呵的问道。
“卢利。”
“卢利?”杨士光装得好像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似的,皱眉、偏头的想了想,“你当年,是不是在唐山插过队?地震的时候,是不是救过同屋的同志,《光明日报》上是不是登载过关于你的报告文学?对了,你是党员的,是不是?”
卢利用力抿紧了嘴巴,恶狠狠的看看杨士光,女人根本不把他的威胁放在心上,笑呵呵的对王校长说道:“老王,这可没想到啊!你们东方红中学,还藏着一个宝贝呢!”
王校长一愣,其实不但是他,除了两个对此心知肚明的之外,众人无不惊异,片刻的功夫,窃窃私语声响了起来:“真的是吗?”
“我好像也看过一篇报道,不过……真的是他吗?”
“不知道,可能不是吧,他才多年轻啊?”
赵书记和华良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变化,惊讶的对视一眼,问道:“小卢同志,杨老师说的是真的吗?”
卢利叹了口气,再度白了杨士光一眼,点头承认,“是,是我。”
“好啊,老王,这样的同志加入到咱们教育战线,可见咱们后继有人啊!小卢同志,我要向你学习啊!”
“别,您别……”卢利急忙摆手,这会儿也由不得他退缩了,反而又拿出了平日的那种接人待物的谈吐之功来,“要说教育,我还是新兵。无论是水平、能力还是经验以及对授课内容的把握,都和今天在场的老师们有着非常远的距离。还是我要更加努力的向大家学习才好。”
王校长笑着说道:“小卢同志很谦虚嘛!”
“这绝不是谦虚,我当年曾经读过拉牛牛中说,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孩子,而对于孩子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两种人,一种是他们的父母,一种就是他们的老师。只有这两种人,是全无保留的,没有任何功利的爱着他们――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师是最最为人崇敬的职业!”
会议室安静了片刻,华良第一个鼓掌如雷,大声喝彩!“说得好!说得太好了!”
同一时间,更多的掌声随之响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鼓掌的行列,卢利笑着摇摇头,“别。别,别停,别停。”
立刻的,掌声和笑声同时响了起来。
*********************************************
上课铃声响起,卢利拿着赵英杰给自己的书,快步走进高二二班的教室。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的看去,教室里除了坐得整整齐齐的学生们之外,还有在教室后面和两边通道中落座的各位老师,几乎没有东方红中学的教师,大多数都是来自各兄弟学校的同行,在自己的膝盖上摊开书和硬皮本本,准备做记录。
跟随卢利走进教室的还有学校的王校长,先把情况说了一遍,随即向卢利点点头。坐到了门口的一把椅子上,“我姓卢,”卢利说道:“今天梁老师生病,我来代课。首先声明一点,这里是教室,不是军营,我上课不习惯看到学生们正襟危坐的样子,你们可以放松一些。”
“…………”一屋四十几个学生面面相觑。都有些无所适从了。
卢利却不理他们,翻开了书本。“今天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我先读一遍,嗯……”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在教室中扫了一遍,说道:“教给你们一个学古诗的小窍门,就是要多读。同样的一首诗,要百十次的读,这并不是为了课程要求的‘要求学生们背诵’的需要,也是为了让你们通过诵读诗文,而达到‘对美的欣赏’的目的。对于你们来说。这可能还不太能理解,我现在示范读一次。”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卢利声音洪亮,且富于感情的朗诵了一遍,到末尾的时候,声音陡然拔高,充满热情的吟诵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朗诵完毕,教室内的孩子们双目放光,直勾勾的看着这个以前从未见过的老师,从他们的表情,卢利能分辨得出来,是那种充满的敬重的钦羡的心声!这让他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笑呵呵的问道:“怎么样,还不赖吧?”
这个时代的孩子,几时见过这样活灵活现的上课的老师啊?不分男女,不约而同的漾起一丝笑容,课堂的注意力也高度集中了起来,“接下来,我们说一说这首诗本身。这首作品本身,作于公元760年,在这个时候,杜甫的诗词才华已经真真正正的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不论是‘目击成诗、遂下千年之泪’的三吏三别、还是‘兼备众妙,衍其一绪’,充满爱国情怀的《兵车行》,都使他作品在到今天为止的一千余年之后,始终发散着文学作品的最璀璨的光华!”
“……而且,而且,同学们,如果你们有注意过、且欣赏过杜甫的其他诗文的话,你们就会发现,他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使用一些非常简单,没有经过华丽装饰的文字构成,具有并不很高学历、知识的人――例如我――也可以很容易的理解。”
孩子们这一次更是忍不住轻笑起来。卢利也笑了,说道:“便如同这一首吧,通篇几乎没有任何典故,完全可以当做一篇记叙文来看。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分析一下。”
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时间里,卢利进展胸中所有,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听得孩子们和老师固然是如痴如醉,便是他自己,也同样是满身大汗!一段讲完,他双眉微微皱起,语速也变得和缓,“这首诗从开始,一直到‘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合计是102个字,杜甫用102个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完整的小故事,一个老人,为天时所欺,为顽童戏耍――所以我最讨厌小屁孩儿的胡闹,虽然我小时候就是最能顽皮的。”
一句话说完,教室里响起热烈的大笑声!卢利也为之莞尔,“更主要的是,用这么短小的文字,杜甫给我们留下了一大块可以供人们想象的空间!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和诵读这首诗文,在自己的头脑中描绘出一个布衣褴褛的老者,看着自己即将垮塌的茅屋,和河岸对面嘻嘻哈哈笑闹着的孩子们,无可奈何的神色如在眼前。”
“……而诗文末尾点题的几句话,更是重中之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同学们能够明白吗?在这一段句式中,深刻的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胸怀?”
“…………”
卢利低头在讲台上看看,有一张写有人名和座位位置的纸片,“嗯,张恩超同学,你来回答?”
一个男生慢吞吞的站了起来,他很瘦,简直太瘦了,不过十几岁的年纪,却有点佝偻,“是不是表示了作者伟大的爱国情怀?”
“更具体一点呢?”
“…………”
卢利叹了口气,暗骂自己好运气,第一次在课上提问,就选择了他?“我来回答大家吧,就是博爱的情怀!杜甫绝不是那种自求其穴的蝼蚁之辈,正好相反,尽管自己的房子破了,却希望更多的人有坚固的房子住,即便是以自己冻死作为代价,也毫不在乎。表达了他对于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热爱。”
说完了这些,看看时间,还有三五分钟的样子,卢利合上书本,换了个舒服的站姿,双手撑着讲台,说道:“今天是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上课,可能以后也不大会有这样的机会了。首先向东方红中学的领导、老师以及来自市区两级教委和其他学校的老师说一声感谢,我水平有限,又好发大言,有时候不免离题。在这里向老师、同学和列位领导说一句对不起。”
教室里依旧安静,但卢利能看出来,这些人为自己的说话震惊了。他眼珠一转,开始了玩笑,“我小时候上学,可不及现在的你们,那会儿,首先说功课不是特别紧张,而且我这个人学习也不用心,经常考试不及格,卷子发下来,要家长签字,我怕回家挨打,就乱改成绩,所有的考试试卷,都在前面加上一个1,我爸爸一开始不知道,……”
众人一片大笑!
卢利却一点也不笑,很正经的说道:“后来他知道了,很生气,就买了一台测谎仪,只要我说瞎话,机器就响警笛,我爸爸也就知道我说瞎话了。有一回,考试结束,我回家去,我爸爸就问我,‘小利,今天考得怎么样啊?考了多少分?及格了吗?’”
“我说‘挺好的。’”
“滴滴滴滴滴!”
“我爸爸立刻知道我在说瞎话,抓过来把我一顿打,打完又问,‘说实话,到底考得怎么样?得了多少分’?”
“我说,‘75。’”
“滴滴滴滴滴滴滴!”
“50。”
“滴滴滴滴滴!”
一片哄笑声中,卢利叹息的摇摇头,说道:“我爸爸给气的!把我狠揍一顿之后,破口大骂!‘你这个倒霉孩子,怎么就这么不用功呢?你一点也不像我!我当年考试,门门功课100分!’”
“通~~!机器炸了!”
这最后的包袱抖完,教室里向开了锅一般,响起轰雷般的大笑声!不但是上课的孩子们,就是所有来听课的老师,也无不笑得弯下腰去!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3591.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3591/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359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四卷 第53节 代课(2))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嵩山坳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