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正文 第20集《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 本章字数:13035 瑜伽菩萨戒txt下载
请大家打开《补充讲表》第八页。
我们讲到禅定度,首先讲到禅定的自性,禅定的自性就是「于随一妙善所缘,心一境性,心正安住」,这个地方的重点在于妙善所缘,禅定它必须要强迫你的内心去安住在一个单一的所缘境,所缘境不能变来变去的,所以所缘境的选择就变得非常的重要。
天台智者大师说修习禅定的所缘境有三个:
第一个是以佛法为所缘境,佛的所缘境,基本上净土宗或者密宗所强调的这种他力加被的本尊相应法,多分来说都是属于以佛法界为所缘境,也就是说他这个修持是偏重在一种佛力的加被。比如说你今天修文殊菩萨的本尊相应,你是希望跟文殊菩萨感应道交,这个时候你就必须以文殊菩萨的身相、文殊菩萨的名号为所缘境,这就是所谓的三密加持,就是你的内心观想文殊菩萨的身相,口业是持文殊菩萨的本尊咒,身业就结他的手印;如果我们今天是以阿弥陀佛为本尊的话,这个时候就是以弥陀的圣号为所缘境。所以他以佛为所缘境的时候,他是观想佛的功德庄严,然后生起一种归依的心情,这是第一个所缘境,以佛法界为所缘境。
第二个是以众生法界,前面的佛法界是一个清净的法界,众生法界是一个杂染的法界,就是以众生的五蕴──色受想行识为所缘境。现在南传的小乘佛教大部分都是以五蕴,特别是以色蕴,就是以呼吸为所缘境多。以众生法为所缘境的时候,他的心情安住在色蕴的所缘境,多分都是用不净、苦、无常、无我来观察,是一种诃责的、厌恶的心情,不像对佛法界是赞叹、好乐、归依的,这是以众生法界为所缘境。
第三个是心法,就是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以现前一念心性为我们所观察安住的境界。天台宗、禅宗强调观心法门,就是以心法为所缘境。天台智者大师认为:佛法界是一个清净的法界,众生法界是一个杂染的法界,心法是通于杂染也通于清净。这个就是我们的所缘境,有三种的选择。
什么叫妙善呢?妙善就是说你这个所缘境对你来说必须是契理契机的、契理契机的。第一个是契理,比如说你对来生目标的规划是要求生净土,结果你念地藏王菩萨,这就是不契理,因为你因地的修行跟果地的功德不相随顺,地藏王菩萨并没有发愿「摄受你临终的时候接引到净土去」,所以诸如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只能够当做一个助缘。
所以在《文钞》里面有人问印光大师说:师父,我们求生净土,我们念阿弥陀佛跟念观世音菩萨这两个有什么差别呢?印光大师说:你念阿弥陀佛是直接契入弥陀的功德海,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你这一念心直接的投入弥陀的功德海,因为这个佛号本身就总持弥陀的功德;你念观世音菩萨则是一个间接的方式,观世音菩萨跟弥陀是不同的因缘。
怎么办呢?你只好靠至心回向,念观世音菩萨再把这个功德回向。但是印光大师说:「至心」这两个字很难做到,我们会打妄想,所以你念观世音菩萨要求生净土,就要扣一点所得税,因为你没办法至心回向。就是你念一百句,可能其中五十句是求生净土,扣一点所得税。所以说你的正行要清楚,它必须是一个契理,你的生命规划、来生的果报跟今生的修行是一致的。第二个是契机,你要量力而为。比如说我们末法凡夫众生的心思粗重,而你一定要观想观像,观想观像这样的所缘境是非常精妙微细,所以就不契机了,你以执持名号为契机。
所以修习禅定的成败,刚开始选择所缘境也是很重要的,当你选择的所缘境是契理又契机,这样子我们叫做「妙善所缘」,这个所缘境对你来说是特别的妙。所以智者大师解释《妙法莲华经》说:什么是妙法?在所有八万四千法门当中,哪一个法门适合你修,这个法门对你来说就是妙法,契机就是妙法,治病就是良药,就是这个意思。
(二)禅定差别
我们先把禅定的差别相貌作一个解释:
问曰:云何菩萨,静虑波罗蜜多种性相?
什么是成就禅定的种性的相貌?这当中我们分成两大科,第一大科当中又分成两小科,先讲内在的习性,再讲外在的相貌。先看第一科禅定内心的习性:
谓诸菩萨性于法义:能审思惟、无多散乱。
这个菩萨把世俗的事情做完以后,他觉得一个人生命可贵,不能老是在世间的缠扰空过,他想要让自己的生命有所增上、增长智慧,所以他就会在法义上做一些功课,不管是对于业果的道理、空性的道理、或者是真如的道理来做一些定课。
那他这一念明了的心跟法义的道理接触的时候,他必须具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无多散乱」,他内心当中没有太多的散乱,他内心有一种寂静的力量,就是他能够很快的把散乱心停下来,他内心当中散乱心特别的淡薄,当然这个人平常也就是少欲知足、不会到处攀缘,才能够一到佛堂的时候就马上把心静下来;
第二个「能审思惟」,他不但是无多散乱,他内心当中还有一个明了性,能够在法义当中作种种的思惟活动,他不是一种暗钝的。「无多散乱,能审思惟」,在佛法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这个人的内心有堪忍性,他有一种修学佛法的功能,他的功能特别强。比如说一只鹿跟一头牛,牛的力量比鹿的力量大,就是牛能够拉更多的东西,相对鹿来说,牛是有堪忍性、力量强。
就是说你们两个是同时出家的,你们两个也同时的修习戒律、修习佛法,相同的时间,经过一年以后你的成就比他大很多倍。同样的佛法、同样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心有堪忍性,你内心当中在吸收法义、思惟法义、消化法义的时候,你比他的力量更大,你能够把法义消化转成你内心的光明智慧。为什么呢?就是你内心当中多生多劫对于法义「无多散乱,能审思惟」,你本身有禅定的种性,是这个意思。
禅定种性的成就,看第二段它所表现的一个外在相貌,这当中分成两段:先看禅定的因相,再看禅定的果相。看禅定的因相,因地的相貌当中有三段,第一段是一个前方便,我们看:
若见若闻阿兰若处,山岩林薮边际卧具,人不狎习,离恶众生,随顺宴默,便生是念:是处安乐出离远离。常于出离及远离所,深生爱慕。
就是说怎么知道这个人有禅定种性呢?说这个人若见,他或者外出的时候亲自见到;或者他没有见到,他听到别人说起,说某某地方是一个阿兰若处,阿兰若就是寂静处,有哪一个地方特别寂静、特别好修行。
什么叫寂静处呢?《瑜伽师地论》提出三点:第一个「山岩林薮边际卧具」,这个地方是一个山林道场,而且是在一个边际的卧具,卧具就是房舍,边际就是远离人群的房舍,这个房子不是盖在闹区,它是盖在森林、山林的道场,这是第一个,远离人群的吵杂;第二个「人不狎习」,这个地方知道的人很少,就是没有什么观光客,人群稀少,特别的没有人车的吵杂声音;第三个「离恶众生」,不但是环境偏远边地、人群稀少,而且旁边的邻居当中没有放逸的众生。
放逸众生的生命当中也没有什么要增上的目标,整天唱歌跳舞、唱歌跳舞,就吵闹到你这个修行人,就没有办法安定下来,所以在修行的人,不能够跟放逸的众生住得太近,因为会干扰。菩萨听到这种阿兰若的寂静处,他随顺宴默,便生是念:这个地方对我们宴默、对于身心的寂静是相随顺的,他内心当中就动了一个念头说:「是处安乐出离远离」,这个地方是一个特别安乐的处所。
为什么呢?出离远离。出离就是色身能够出离种种的吵杂,色身不会受到这些吵杂的干扰;第二个远离,远离是内心能够远离种种的妄想。这个菩萨虽然一时半刻不能到寂静处去修行,但是他内心当中对于这种出离远离、随顺身心寂静的处所,深生爱慕。这个人虽然生长在人世间,有很多的事要做,到处忙东忙西,但是他内心当中好乐寂静的处所,不喜欢热闹的处所,这种人我们可以判定他过去生曾经有修过禅定,也成就过禅定种性,这是第一个判定标准。第二个:
性薄烦恼:诸盖轻微;麤重羸弱。至远离处,思量自义,心不极为诸恶寻伺之所缠扰。
怎么知道这个人有禅定种性呢?他的烦恼习性特别的轻薄。什么叫烦恼轻薄呢?第一个「诸盖轻微,麤重羸弱」,第一个是讲到盖,盖是烦恼的现行,就是烦恼的现行活动会盖覆我们禅定的内心。当然身为一个凡夫一定是有烦恼的,你用非理的境界去刺激他,他有时候也会发发脾气的,但是他的烦恼轻微,发过以后也就算了、就没事了,他不会把这个障碍放在心中太久;第二个麤重羸弱,麤重就是烦恼的种子,就是烦恼没有表现出来,是一个种子位,这个也是一个指标。
《瑜伽师地论》上说:一个烦恼跟罪业特别重的人,他心没办法安定下来,你看他讲话、做事就是躁动相,他一静下来就是睡觉、就是昏沉,他很难让自己明了寂静,不可能。所以说为什么我们临命终的时候,说一个人死亡以后,善业起现行的时候,他整个气是往上升,最后从头顶上跑出去的,因为善业的体性是轻飘的,所以我们造了善业以后,我们内心就多了一个善业的种子,这个时候就会有轻松的感觉。诸位你试试看,你要造罪业了以后,你内心会有一种粗重的感觉。
怎么回事呢?因为罪业的体性本身就是粗重。所以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罪业起现行,他的地水火风的火大温度是往下坠,是从脚板出去的,是这样子的。就是说一个人烦恼跟罪业不能太重,随顺于寂静,就是你这个人烦恼轻薄,你跟他接触的时候,感觉到这个人就是一分调柔寂静的相貌,他这种人就是烦恼轻薄,麤重羸弱,到这种寂静的处所,他思量法义,心中不会被这种麤重的寻伺妄想之所缠扰,这个人就是一个禅定种性,烦恼淡薄,思想单纯。再看第三段:
于其怨品,尚能速疾安住慈心,况于亲品及中庸品!若见若闻有苦众生,为种种苦之所逼恼,起大悲心,于彼众生随能随力方便救拔令离众苦,于诸众生性自乐施,利益安乐。
他这个禅定种性怎么判断呢?说这个人遇到了怨家的境界,他尚且能够安住在慈悲心,就是说即使是面对曾经伤害他的这些怨家,成就禅定种性的人也能够对这个怨家释放他的善意,「我希望你离苦得乐,虽然你对我不好,但是我还是希望你能够离苦得乐」,对于怨家尚且如此,何况是亲属跟中庸的境界,就是禅定种性的特色,他这个人慈悲心强。这当中把慈悲心的相貌再开展出来,什么叫做慈悲心强呢?「若见若闻苦恼众生」,众生为种种的痛苦之所逼恼,这个众生为老病死折磨、灾难折磨,他很自然的就能够生起大悲心,乃至于对「众生随能随力方便救拔」,采取他的行动,希望众生离苦得乐。
总之这个人于诸众生「性自乐施,利益安乐」,他欢喜布施,欢喜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利益安乐。这意思就是说,禅定种性不但是烦恼轻薄而已,而且还要有慈悲心。在所有的烦恼当中,主要的烦恼贪瞋痴慢:贪烦恼不障碍禅定心,你修禅定的时候生起寂静的三昧乐,你贪求三昧不障碍禅定;你起高慢心,你认为你自己不得了,谁也比不上你,也不障碍禅定;乃至于你起邪见,在禅定当中认为你这个禅定的心识就是我、就是涅槃,也不障碍禅定;但是你起瞋心,你绝对障碍禅定,诸位可以试试看。
比如说你经过一个月结夏安居,三个月用功很寂静,念佛、念法、念僧,内心明了寂静、寂静明了,你跟人家吵一顿架,你再去修就没办法相应,就这个问题。所以刚开始修习禅定的人,你要远离恶因缘就在这个地方,因为你内心发起瞋心是最障碍禅定的。再看最后一段:
亲属衰亡、丧失财宝、杀缚禁闭及驱摈等诸苦难中,悉能安忍。
这个人不但有慈悲心,他的忍力也特别强,他对于亲属的衰亡,对于丧失财宝,乃至于有种种的关闭驱摈的苦难现前,他有安忍心。安忍的意思就是说,他不一定有空观,不是一定能够把这个境界观察到如梦如幻,而是说这个人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对于外境的执取比较淡泊。一个人有禅定,他的特色就是内心有法宝,把心带回家,他心中有一个家,所以他有事没事就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休息,所以他平常对外在境界的好坏就比较淡泊,他有事没事就喜欢把双腿一盘,就回到他自己心中的家去休习。所以这种境界有一点变化,财物的变化、亲属的变化,对他的干扰是非常轻的,他不是般若,完全是禅定的摄持。以上就是讲到禅定种性的相貌,再看第二段禅定的功德相貌。什么是禅定的功德相貌?
其性聪敏,于法:能受、能持、能思——成就念力,于久所作所说事中,能自记忆,亦令他忆。
他的心性特别的聪明、特别的敏锐,他现前一念心性特别的敏锐不会迟钝。什么叫敏锐呢?他对于种种的佛法,能受能持能思,成就念力。受就是领纳在心,你跟他讲什么佛法,他能够完全领纳在心。
我自己在办佛学院,我有一个感觉,就是你在上课的时候,你一下子就能够看出哪些人是刚来佛学院、哪些人是佛学院住很久。怎么知道呢?你看他上课的时候,两眼发直,呆滞无神,那两个眼睛就像是没有生命的感觉,他眼睛就瞪着你看,但是他的眼神呆滞无光。怎么回事?他也没办法,因为他内心当中被他的粗重妄想蒙蔽了。
所以很多人跟我说:教务主任,你那个课在佛堂一直讲一直讲,我第一年的时候都不知道你在讲什么,到了第二年的时候「啊,原来你是讲这件事情」。
为什么呢?这个是必经的过程,就是他没办法领受,就是他内心当中想要修学圣道、想要明白佛法、成就智慧,但是他心中心有千千结,他内心当中熏习很多的妄想缠住了,他内心跟佛法中间有一大层的妄想,这个就是你要熬得过去,拜忏、修福,这是每一个人必经的过程。慢慢你会觉得妄想轻薄了,这个时候你那个明了心特别强,你看到事情的判断力、觉悟力那不得了,跟你刚出家就不一样。
所以一个成就禅定的人,他那个领受的心特别强,他对那种感觉,他也不一定是神通,他对事情就有一种特殊的直觉,这种的感觉特别强。他对于法义的领纳特别强,不但是能够领受,能够持,忆持不失,他不会事情过了动不动就忘东忘西的。第三个能够思惟观察,他不但是能够忆持不失,他对于世间上很多的事情道理,他能够作很深入、很微细的思惟观察,他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总之,他内心当中能够成就一个清净的念力,就是明记不忘。「于久所作所说事中,能自记忆,亦令他忆」,对于发生过很久的事情,他还是能够记忆,而且有善巧方便能够使令他人记忆,他能够假借语言文字把这个境界再演说一次,让对方也能够回忆。
如是等类,当知名为菩萨静虑波罗蜜多种性相。
─《瑜伽师地论》─
当我们能够具足前面禅定的因地跟果地,你就知道你过去生有禅定种性。
我们内心的相貌大方向有两种:一个是粗重性,一个是堪忍性。粗重性的相貌就是昏沉掉举,不是打妄想就是打瞌睡,打妄想停了就是打瞌睡,打瞌睡以后起来继续打妄想,你不能把妄想跟昏沉停下来。这就是说为什么你一生当中,你做了很多的定课、你持了几万遍的大悲咒,但是你的业障依旧如此的深重,其中的理由在这里,就是你内心当中没有堪忍心。
为什么有些人他坐在那个地方,他内心当中只持一遍大悲咒,大悲咒在他明了寂静的心中运转一次,就产生灭罪生善的功能?我整天做早晚课,我楞严咒也持那么多遍,好像业障还是很重?就是你没有努力的对治你的昏沉掉举,这是一个问题。所以你内心当中对于法义的领纳、受持、思惟的力量薄弱,就是吸收力薄弱,就像肠胃没有力量,吃很多东西没有把它消化。
我们可以看,诸位看看一个人的心思,看眼神最清楚、看眼神最清楚了,你看老年人就知道。你看一般七八十岁的老人家、你看一个老和尚,有什么差别?一个老和尚他也是身体衰弱、也是坐轮椅,你看他的眼耳鼻舌身器官也是败坏到不得了的境界,也是衰老,你修习有什么好处呢?你看他的眼神,在家人色身败坏,两个眼神绝对是呆滞无光的,就是他这一个心性七八十年在尘劳中打滚,累积很多的妄想。
所以老人家干什么呢?回忆过去的妄想,整天就做这件事情。有人说「我年轻的时候我不想修行,年轻的时候修行多可惜,应该好好的享受,晚年再修行」,其实晚年没办法修行,因为你年轻的时候把心的妄想愈累愈厚,到老的时候你没办法修行了,你都活在过去的妄想,你怎么修行?跟你讲佛法你也听不进去了。
所以从理论上说「愈年轻修行愈占便宜」,因为你的思想单纯,你对治妄想事半功倍。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在生命当中创造一个寂静的力量来调伏我们的妄想。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你的妄想轻薄以后,你不管持大悲咒、念佛,每念一句佛号、每念一次大悲咒,产生的力量都很大。
我们看《讲义》第三十九页:
己五、障禅定度
庚一、不求教授戒
辛一、有违犯
壬一、染违犯
这个地方「障禅定度」有三科,先看庚一、不求教授戒,「不求教授戒」是约一个初学禅定的人来说的,我们先看有违犯的情况。有违犯分两科,先看壬一、染违犯,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为令心住,欲定其心,心怀嫌恨,憍慢所持,不诣师所求请教授,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他能够为令心住,这个很难得,就是他厌恶散乱的境界,「我修学佛法修那么久都没有什么效果,就是妄想太重,我现在下定决心要把心中的妄想停下来」,他希望能够成就明了寂静的心性、希望成就禅定,有这样的意乐生起,而且他也采取了实际的行动欲定其心,他第一个善取所缘境的相貌,有一个所缘境,然后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强迫自己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以这样的专注来修习禅定。
但是「心怀嫌恨,憍慢所持,不诣师所求请教授」。就着一个初学禅定的人来说,他因为嫌恨瞧不起教授的师长;或者自恃高慢,或者觉得自己年纪长老、种性高贵、或者福报广大,看不起教授禅定的师长,而「不诣师所求取教授」,这样子就有所违越,是染违犯,犯到菩萨的戒。
壬二、非染违犯
懒惰懈怠而不请者,非染违犯。
你只是一时的懒惰懈怠,而暂时的不请教授,这个是轻的突吉罗罪。我们看开缘的情况:
辛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遇疾病;若无气力;若知其师颠倒教授;若自多闻,自有智力能令心定;若先已得所应教授:而不请者,无所违犯。
这当中有五种因缘:你自己有疾病;或者你身体虚弱;或者你知道这个师长的教授是颠倒的,这个师长根本不是在教禅定,他在教什么气功、修调身的方法,不是在修调伏心的方法,这个是颠倒教授;或者你自己有多闻的能力,你自己阅读禅定的书籍就能够生起禅定的正见;「若先已得所应教授」,你对禅定的法已经非常熟悉了:所以不求请教授是「无违犯」。
我们在修布施跟持戒的时候心是粗重的,你去做义工、你去持戒,这个不一定要有谁教授你,你知道一个概念就可以去做了;但是禅定可不同,禅定是非常精致的一个修行方法,不容许有任何差错,说是「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你要到山上去,你不是拿一把镰刀自己去开路就可以,不可以,你要问问过来人。
所以修习禅定,智者大师说你要「善知通塞」:你要知道修行禅定什么是通,什么是随顺禅定的因缘、什么可以做,这件事情该不该做呢?可以做,做了帮助禅定;有些事情是塞,障碍禅定。而这些都是要求请教授、要有师承,不是说你找一个地方双腿一盘、两个眼睛一闭就可以修禅定,这很容易走火入魔。这个地方就是说一个初学者应该要求请教授。
庚二、不除五盖戒
辛一、别明贪欲盖
壬一、染违犯
前面是约着初学,这个是约着正修。正修的时候有烦恼生起,有贪欲、瞋恚、睡眠、掉举跟疑,这五种烦恼生起不加以对治就犯到这条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贪欲盖,忍受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当这个菩萨他已经如法的求请教授,他也知道禅定要以什么为所缘境,而且慢慢的强迫自己「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强迫这念妄想的心专一的相续在所缘境上。但是问题来了,就是你一专注的时候你内心的烦恼就反弹,所以有时候我们打佛七愈打佛七烦恼愈重,就是这个地方会把烦恼先逼出来。生起什么烦恼呢?生起贪欲的烦恼,就是你修习禅定之前,曾经在色声香味触法五欲的境界,这些可爱的境界有一些可爱的经验,在修禅定的时候贪欲的境界现前,而且你忍受不舍,不断的攀缘回忆,不想去对治远离,这样子就犯到菩萨戒。
壬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为断彼生起乐欲,发勤精进,烦恼猛利蔽抑心故,时时现行。
就是说你已经知道贪欲的过失,而且你经常用无常观跟不净观来对治,但是烦恼炽盛,过去一生熏习得太重,时时的现行,但是你已经具足惭愧也在努力对治,就暂时无违犯。佛陀是给你一些进步的空间。
辛二、例余四盖
如贪欲盖,如是瞋恚、惛沈睡眠、掉举恶作及与疑盖,当知亦尔。
跟前面贪欲的情况一样,瞋心(前面的贪心是针对可爱的境界,这个是不如意的境界),就是你可能跟某一个人结恶因缘,所以禅定的时候就想起这件事来,「这个人真是对不起我,我对他这么好,他对我如此的无情」,这个是瞋恚。或者是惛沈睡眠。或者是掉举,对所缘境不寂静;恶作,恶作是追悔的意思,追悔就是后悔,后悔是不定心所。
本来我们平常应该多加忏悔,对于过失应该后悔,但是这个意思是说,你曾经做了错事,而你已经如法忏悔了,你就不要再去想了,你不应该修禅定的时候,你这件事情已经如法忏悔了,你又在那个地方不断的追悔,悔箭穿心,障碍你的禅定,这个地方是说修禅定的时候不要再去追悔它。第四个怀疑,对于所修的法门怀疑,这个都是障碍禅定,也都是结菩萨罪。
这个地方在正修的时候对治五盖,我们净土宗最容易犯到的就是这条戒,所有修净土宗的人都应该读读「不除五盖戒」。
我们净土宗的人有一个问题,就是欢喜念佛,不喜欢对治烦恼,真的是这样,这个是憨山大师说的,说:一般人说念佛法门是带业往生,但是带业往生是带烦恼的种子,不是带烦恼的现行。有些人他佛号念得很好,你去看他,他一整天佛号现前,但是他对于世间的贪欲、世间的情感比谁都重,完全不对。
就是说我佛号念我的、你烦恼走你的,咱们两个互不干扰(呵呵),互不侵犯,大家互不侵犯条约。这个地方会有什么问题?你平常可以互不侵犯,但是临命终的时候你就有问题了。
憨山大师说:念佛人不对治烦恼,烦恼是熟境界、念佛是生疏的境界,你迟早有一天在临命终的时候,两个要翻底牌的,一定要真妄交锋的。你放纵烦恼,烦恼就不断的增长,佛号也增长,就像憨山大师说:佛号也增长、烦恼也增长,但是烦恼是熟境界,佛号是生疏的境界,终于在临命终的时候为烦恼所灭,你的佛号被烦恼吃掉了。
所以彻悟禅师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之要务。」这句话非常重要,你平常不能只是生善,你还要灭恶,就是你一定要在寂静的心中建立一个佛号,然后烦恼现起的时候你要记得提佛号,转念念佛,要用佛号来调伏烦恼,试试看。
你不能够说念佛的时候念佛,出来佛堂的时候就是你放逸的时候,放逸了又去念佛,你佛号跟烦恼完全是并行的,到临命终的时候两个就要接触了,那就是看谁厉害!那当然是烦恼厉害,因为烦恼是熟境界,无始劫来串习所成,佛号是今生才修习。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你在修行的时候,除了建立你心中的所缘境,你要记着调伏烦恼,这个是重要的观念。
庚三、贪味静虑戒
辛一、染违犯
前面两条戒,第一个是初学、第二个是正修,第三个就是功德。功德生起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味静虑,于味静虑见为功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贪味静虑」,静虑是四禅八定。为什么在静虑中加一个味呢?因为四禅八定的明了心中有种种的三昧乐,就像滋味一样,有种种殊胜快乐的滋味。菩萨经过长时间的强迫自己专注,他终于把心中的妄想停下来,这个时候禅定的心现前,身心有殊胜的轻安乐,他对此轻安乐深深的爱着,而且对于这种三昧的快乐见为功德,认为「这个就是我究竟的归依处、这就是涅槃了,我已经大事已办了,不必再进步了」,生起这样的一种情况,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就是说禅定的心情虽然是有三昧乐,但是禅定毕竟是有为法,也就是说禅定虽然一时的一片太平,因为我内心当中明了寂静,但是你无量无边的烦恼跟罪业都摄持在这个明了寂静的心中,一点都没有减少,就如石压草的情况,它不像用般若智慧破坏无明、断除烦恼的相貌,它是暂时的调伏,所以你以这样子来当究竟,就容易退失菩提心,不思进取。
辛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为断彼生起乐欲,广说如前。
就是你在对治当中暂时的现行,这个是无违犯。
这个地方的禅定主要是在培养我们心中的念力,我们心中明了的念力无始劫来被惛沈跟掉举所障碍,要把惛沈、掉举这两种障碍先排除,对我们修行佛法才有帮助。
我觉得修习禅定,当然平常定课很重要,但我个人觉得打佛七很重要,打佛七很重要,因为它相续时间长,而且有大众的威德力,打佛七更重要的就是在第四天里面。
其实打佛七,我们前三天没有人在念佛。没有人念佛在干什么呢?其实前三天都是在处理妄想,你在这个地方大部分都是妄想粗重,就是佛号现起、妄想也现起,在那边拉来拉去;到第四天的时候雨过天晴,所以第四天是最好用功的时候。有些人根性利,可能第二天就上路。我们佛学院一学期打一次佛七,大部分我看都是在第四天,第四天以后大家看起来就是一种寂静相现前,这个时候你内心当中就觉得「好像阿弥陀佛离你很接近的感觉」,不像以前念佛那么遥远。
这个时候你修止,佛号清楚的现前;修观,观察极乐世界的功德、观察娑婆世界的过失都很自在、很灵活,所以打佛七的重点在四五六七。现在有些人提倡打佛三,其实很可惜,因为你好不容易把心静下来了,回去了!所以打佛七,诸位要把握第四天、第五天、第六、第七,那个时候你用功一天,你平常用一个月可能都还比不上。
我们打过佛七的人会有一种感觉,你感觉到原来你心中没有妄想是很轻松。我们以前总是觉得心中没有妄想就活不下去了,但是你打完佛七以后,你这个妄想就像把身体的重物放下来,你感到很轻松,你要修止也很轻松、修观也很自在。所以刚开始修行,如果我们今天有志于行菩萨道,当然如果你生命的规划,你只想追求人天福报,来生做个大国王、做大富长者,你就在佛法当中唱唱炉香赞、做做义工也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对于你的生命,你想要调伏烦恼、要了生脱死,那成就内心的寂静就非常重要了。
佛法那个甚深法义的觉悟都不是在散乱中成就的,都是在寂静心中观察产生坚定的理解,发挥出灭恶生善的功能。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是修福德资粮,禅定是为你下一度的般若波罗蜜修习我空法空的智慧做一个前方便。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
(视频、音频都只是讲到这个地方。)
我回答几个问题:
【学员提问】:请问法师,若曾经被他人损恼,由于害怕再被损恼,自己没有报复之心,但是却对他产生戒心,把自己隔离起来自我保护,避免与之接触或减少接触。请问法师,这样做是否违背「怀怨不舍戒」?
【师父答疑】:你为了要自我保护而避免跟他接触或减少接触,我想「怀怨不舍戒」的重点并不在接触不接触,而是你内心当中对他是不是还有瞋心没有化解,这是关键点。佛陀对一个菩萨的要求是:你内心当中遇到恶因缘发脾气,佛陀可以接受;但是事情过后你没有把心中的瞋心化解,那就犯菩萨戒,你不能相续不舍。因为你身为一个凡位的菩萨,心中自然是有所得,有所得,有我相人相的对立在那个地方碰撞,一定会对立、一定会起瞋心。但是如果你对瞋心完全没有调伏力,事过境迁,这件事情在你的心中,你一想到就恨,那这个一定是伤害你的菩提心。所以它这个地方重点还不是说「你是不是把自己保护起来,或者有接触没有接触」,而是你心中对于人事还有没有怀瞋恨心,这是一个判断标准。
【学员提问】:面对逆境,因为自己无法解决人与人之间事情的困难,而且自己烦恼粗重,所以「希望自己平时安住在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并且回向西方,等待有能力的时候再回来」,这样回向是否正确?是逃避现实吗?
【师父答疑】:你应该把它当做暂时的,暂时的少事少业少希望住。我想我们在研究大乘法跟小乘法,诸位要知道它的判断。就是说小乘法也强调调伏烦恼、灭恶,大乘也强调调伏烦恼,这个地方差在哪里?大乘法有目标,他整个修学佛法有要追求无上菩提、有要广度众生的目标,他有一个理想目标;小乘法没有什么目标的,小乘学者就是整天吃饱饭,就观察世间是苦、无常、无我、是毕竟空的,然后就进入到空性,然后就大事已办。众生在苦恼当中,没有关系,佛法在人事间有没有流传下去,也跟我没有关系,就是漠不关心。
世间上有两种人是不好:第一种是恶人,恶人不好,创造很多问题;第二种是好人,但是漠不关心,这种人也不好,你漠不关心嘛!你可以暂时的不度化众生,但是你内心当中不能放弃你的目标、不能放弃对众生的关怀。你可以把这样的进度挪到往生净土以后,可以,每一人都有权力去规划自己的成佛之道。他愿意先成就福报再成就圣道,所以他追求增上生,生生世世在人世间积功累德,那这种人容易退转;有些人愿意先到净土,为菩提道求生净土,成就法身以后再来修福报,可以。
但是身为一个菩萨种性,你不能放弃对无上菩提的追求、对众生的度化,这是一个判定标准,而不在于你是不是度化众生。如果你度化众生不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是为了个人的名利,那也是退失菩萨种性。所以如果你认为你成佛之道的规划,方便有多门,成佛之道不是只有一条路,你愿意先到净土去,然后到净土成就初地二地乃至十地以后,再来规划度众生的种种事业,那也可以,但是你现在一定要培养出对众生的悲悯,否则你就不能求生净土,因为净土法门是大乘善根界,你没有发菩提心,你就没有办法跟弥陀感应道交了,所以这一点要注意。
【学员提问】:烦恼数数现行会伤害菩提心,但是自己一点办法也没有。请问法师「应如何看待自己粗重的烦恼」?
【师父答疑】:烦恼的现行不一定伤害菩提心,不一定,看什么烦恼。我们说过「瞋慢嫉」这三个是伤害菩提心。瞋心;慢心,高慢心,你在人群当中,你总是觉得你高高在上,你不屑跟别人往来;嫉妒心,看到别人有功德,你嫉妒别人;其实贪欲的烦恼是不障碍菩提心。有些烦恼像惛沉掉举,你喜欢打打瞌睡、打打妄想,这个都不障碍菩提心;但是瞋慢嫉是比较伤害菩提心的。那对治粗重烦恼,我认为初学者可以拜忏、持咒,持往生咒我倒觉得不错。念佛法门,如果老参你念佛念得相应、佛号念得很顺,你就继续的念下去;如果你刚开始佛号念得不够好,我建议你可以持持往生咒,不可思议,它的速度也刚好。
【学员提问】:法师曾经提到「禅定比忍辱更微细」,那修习禅定是否应先修止,而能够帮助忍辱?或者相辅相成?
【师父答疑】:当然是可以,不过禅定跟忍辱不一样。禅定它的所缘境是单一的所缘境,我们刚刚讲过了,你在一个所缘境能够明了寂静,只是单一的所缘境,可能是佛号、可能是大悲咒。这个忍辱的所缘境是多元的,忍辱是于诸境缘内心不动,禅定也是不动,所以忍辱是偏重在事相上历练。有些人禅定修得不错,他在佛堂当中一坐三四个小时,但是他从佛堂中出来,你讲话刺激激他,不得了,他生气了,他就是历练的太少,忍力薄弱。所以这两个也不一定要划等号,有些人忍力强,他心思散乱也可能;有些人禅定高,但是他对人事的境缘没有忍耐力,也是有可能。所以这两个不一定要划等号的。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24914.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24914/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2491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0集《瑜伽菩萨戒本》)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妙音0谢谢您的支持!!
我们讲到禅定度,首先讲到禅定的自性,禅定的自性就是「于随一妙善所缘,心一境性,心正安住」,这个地方的重点在于妙善所缘,禅定它必须要强迫你的内心去安住在一个单一的所缘境,所缘境不能变来变去的,所以所缘境的选择就变得非常的重要。
天台智者大师说修习禅定的所缘境有三个:
第一个是以佛法为所缘境,佛的所缘境,基本上净土宗或者密宗所强调的这种他力加被的本尊相应法,多分来说都是属于以佛法界为所缘境,也就是说他这个修持是偏重在一种佛力的加被。比如说你今天修文殊菩萨的本尊相应,你是希望跟文殊菩萨感应道交,这个时候你就必须以文殊菩萨的身相、文殊菩萨的名号为所缘境,这就是所谓的三密加持,就是你的内心观想文殊菩萨的身相,口业是持文殊菩萨的本尊咒,身业就结他的手印;如果我们今天是以阿弥陀佛为本尊的话,这个时候就是以弥陀的圣号为所缘境。所以他以佛为所缘境的时候,他是观想佛的功德庄严,然后生起一种归依的心情,这是第一个所缘境,以佛法界为所缘境。
第二个是以众生法界,前面的佛法界是一个清净的法界,众生法界是一个杂染的法界,就是以众生的五蕴──色受想行识为所缘境。现在南传的小乘佛教大部分都是以五蕴,特别是以色蕴,就是以呼吸为所缘境多。以众生法为所缘境的时候,他的心情安住在色蕴的所缘境,多分都是用不净、苦、无常、无我来观察,是一种诃责的、厌恶的心情,不像对佛法界是赞叹、好乐、归依的,这是以众生法界为所缘境。
第三个是心法,就是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以现前一念心性为我们所观察安住的境界。天台宗、禅宗强调观心法门,就是以心法为所缘境。天台智者大师认为:佛法界是一个清净的法界,众生法界是一个杂染的法界,心法是通于杂染也通于清净。这个就是我们的所缘境,有三种的选择。
什么叫妙善呢?妙善就是说你这个所缘境对你来说必须是契理契机的、契理契机的。第一个是契理,比如说你对来生目标的规划是要求生净土,结果你念地藏王菩萨,这就是不契理,因为你因地的修行跟果地的功德不相随顺,地藏王菩萨并没有发愿「摄受你临终的时候接引到净土去」,所以诸如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只能够当做一个助缘。
所以在《文钞》里面有人问印光大师说:师父,我们求生净土,我们念阿弥陀佛跟念观世音菩萨这两个有什么差别呢?印光大师说:你念阿弥陀佛是直接契入弥陀的功德海,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你这一念心直接的投入弥陀的功德海,因为这个佛号本身就总持弥陀的功德;你念观世音菩萨则是一个间接的方式,观世音菩萨跟弥陀是不同的因缘。
怎么办呢?你只好靠至心回向,念观世音菩萨再把这个功德回向。但是印光大师说:「至心」这两个字很难做到,我们会打妄想,所以你念观世音菩萨要求生净土,就要扣一点所得税,因为你没办法至心回向。就是你念一百句,可能其中五十句是求生净土,扣一点所得税。所以说你的正行要清楚,它必须是一个契理,你的生命规划、来生的果报跟今生的修行是一致的。第二个是契机,你要量力而为。比如说我们末法凡夫众生的心思粗重,而你一定要观想观像,观想观像这样的所缘境是非常精妙微细,所以就不契机了,你以执持名号为契机。
所以修习禅定的成败,刚开始选择所缘境也是很重要的,当你选择的所缘境是契理又契机,这样子我们叫做「妙善所缘」,这个所缘境对你来说是特别的妙。所以智者大师解释《妙法莲华经》说:什么是妙法?在所有八万四千法门当中,哪一个法门适合你修,这个法门对你来说就是妙法,契机就是妙法,治病就是良药,就是这个意思。
(二)禅定差别
我们先把禅定的差别相貌作一个解释:
问曰:云何菩萨,静虑波罗蜜多种性相?
什么是成就禅定的种性的相貌?这当中我们分成两大科,第一大科当中又分成两小科,先讲内在的习性,再讲外在的相貌。先看第一科禅定内心的习性:
谓诸菩萨性于法义:能审思惟、无多散乱。
这个菩萨把世俗的事情做完以后,他觉得一个人生命可贵,不能老是在世间的缠扰空过,他想要让自己的生命有所增上、增长智慧,所以他就会在法义上做一些功课,不管是对于业果的道理、空性的道理、或者是真如的道理来做一些定课。
那他这一念明了的心跟法义的道理接触的时候,他必须具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无多散乱」,他内心当中没有太多的散乱,他内心有一种寂静的力量,就是他能够很快的把散乱心停下来,他内心当中散乱心特别的淡薄,当然这个人平常也就是少欲知足、不会到处攀缘,才能够一到佛堂的时候就马上把心静下来;
第二个「能审思惟」,他不但是无多散乱,他内心当中还有一个明了性,能够在法义当中作种种的思惟活动,他不是一种暗钝的。「无多散乱,能审思惟」,在佛法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这个人的内心有堪忍性,他有一种修学佛法的功能,他的功能特别强。比如说一只鹿跟一头牛,牛的力量比鹿的力量大,就是牛能够拉更多的东西,相对鹿来说,牛是有堪忍性、力量强。
就是说你们两个是同时出家的,你们两个也同时的修习戒律、修习佛法,相同的时间,经过一年以后你的成就比他大很多倍。同样的佛法、同样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心有堪忍性,你内心当中在吸收法义、思惟法义、消化法义的时候,你比他的力量更大,你能够把法义消化转成你内心的光明智慧。为什么呢?就是你内心当中多生多劫对于法义「无多散乱,能审思惟」,你本身有禅定的种性,是这个意思。
禅定种性的成就,看第二段它所表现的一个外在相貌,这当中分成两段:先看禅定的因相,再看禅定的果相。看禅定的因相,因地的相貌当中有三段,第一段是一个前方便,我们看:
若见若闻阿兰若处,山岩林薮边际卧具,人不狎习,离恶众生,随顺宴默,便生是念:是处安乐出离远离。常于出离及远离所,深生爱慕。
就是说怎么知道这个人有禅定种性呢?说这个人若见,他或者外出的时候亲自见到;或者他没有见到,他听到别人说起,说某某地方是一个阿兰若处,阿兰若就是寂静处,有哪一个地方特别寂静、特别好修行。
什么叫寂静处呢?《瑜伽师地论》提出三点:第一个「山岩林薮边际卧具」,这个地方是一个山林道场,而且是在一个边际的卧具,卧具就是房舍,边际就是远离人群的房舍,这个房子不是盖在闹区,它是盖在森林、山林的道场,这是第一个,远离人群的吵杂;第二个「人不狎习」,这个地方知道的人很少,就是没有什么观光客,人群稀少,特别的没有人车的吵杂声音;第三个「离恶众生」,不但是环境偏远边地、人群稀少,而且旁边的邻居当中没有放逸的众生。
放逸众生的生命当中也没有什么要增上的目标,整天唱歌跳舞、唱歌跳舞,就吵闹到你这个修行人,就没有办法安定下来,所以在修行的人,不能够跟放逸的众生住得太近,因为会干扰。菩萨听到这种阿兰若的寂静处,他随顺宴默,便生是念:这个地方对我们宴默、对于身心的寂静是相随顺的,他内心当中就动了一个念头说:「是处安乐出离远离」,这个地方是一个特别安乐的处所。
为什么呢?出离远离。出离就是色身能够出离种种的吵杂,色身不会受到这些吵杂的干扰;第二个远离,远离是内心能够远离种种的妄想。这个菩萨虽然一时半刻不能到寂静处去修行,但是他内心当中对于这种出离远离、随顺身心寂静的处所,深生爱慕。这个人虽然生长在人世间,有很多的事要做,到处忙东忙西,但是他内心当中好乐寂静的处所,不喜欢热闹的处所,这种人我们可以判定他过去生曾经有修过禅定,也成就过禅定种性,这是第一个判定标准。第二个:
性薄烦恼:诸盖轻微;麤重羸弱。至远离处,思量自义,心不极为诸恶寻伺之所缠扰。
怎么知道这个人有禅定种性呢?他的烦恼习性特别的轻薄。什么叫烦恼轻薄呢?第一个「诸盖轻微,麤重羸弱」,第一个是讲到盖,盖是烦恼的现行,就是烦恼的现行活动会盖覆我们禅定的内心。当然身为一个凡夫一定是有烦恼的,你用非理的境界去刺激他,他有时候也会发发脾气的,但是他的烦恼轻微,发过以后也就算了、就没事了,他不会把这个障碍放在心中太久;第二个麤重羸弱,麤重就是烦恼的种子,就是烦恼没有表现出来,是一个种子位,这个也是一个指标。
《瑜伽师地论》上说:一个烦恼跟罪业特别重的人,他心没办法安定下来,你看他讲话、做事就是躁动相,他一静下来就是睡觉、就是昏沉,他很难让自己明了寂静,不可能。所以说为什么我们临命终的时候,说一个人死亡以后,善业起现行的时候,他整个气是往上升,最后从头顶上跑出去的,因为善业的体性是轻飘的,所以我们造了善业以后,我们内心就多了一个善业的种子,这个时候就会有轻松的感觉。诸位你试试看,你要造罪业了以后,你内心会有一种粗重的感觉。
怎么回事呢?因为罪业的体性本身就是粗重。所以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罪业起现行,他的地水火风的火大温度是往下坠,是从脚板出去的,是这样子的。就是说一个人烦恼跟罪业不能太重,随顺于寂静,就是你这个人烦恼轻薄,你跟他接触的时候,感觉到这个人就是一分调柔寂静的相貌,他这种人就是烦恼轻薄,麤重羸弱,到这种寂静的处所,他思量法义,心中不会被这种麤重的寻伺妄想之所缠扰,这个人就是一个禅定种性,烦恼淡薄,思想单纯。再看第三段:
于其怨品,尚能速疾安住慈心,况于亲品及中庸品!若见若闻有苦众生,为种种苦之所逼恼,起大悲心,于彼众生随能随力方便救拔令离众苦,于诸众生性自乐施,利益安乐。
他这个禅定种性怎么判断呢?说这个人遇到了怨家的境界,他尚且能够安住在慈悲心,就是说即使是面对曾经伤害他的这些怨家,成就禅定种性的人也能够对这个怨家释放他的善意,「我希望你离苦得乐,虽然你对我不好,但是我还是希望你能够离苦得乐」,对于怨家尚且如此,何况是亲属跟中庸的境界,就是禅定种性的特色,他这个人慈悲心强。这当中把慈悲心的相貌再开展出来,什么叫做慈悲心强呢?「若见若闻苦恼众生」,众生为种种的痛苦之所逼恼,这个众生为老病死折磨、灾难折磨,他很自然的就能够生起大悲心,乃至于对「众生随能随力方便救拔」,采取他的行动,希望众生离苦得乐。
总之这个人于诸众生「性自乐施,利益安乐」,他欢喜布施,欢喜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利益安乐。这意思就是说,禅定种性不但是烦恼轻薄而已,而且还要有慈悲心。在所有的烦恼当中,主要的烦恼贪瞋痴慢:贪烦恼不障碍禅定心,你修禅定的时候生起寂静的三昧乐,你贪求三昧不障碍禅定;你起高慢心,你认为你自己不得了,谁也比不上你,也不障碍禅定;乃至于你起邪见,在禅定当中认为你这个禅定的心识就是我、就是涅槃,也不障碍禅定;但是你起瞋心,你绝对障碍禅定,诸位可以试试看。
比如说你经过一个月结夏安居,三个月用功很寂静,念佛、念法、念僧,内心明了寂静、寂静明了,你跟人家吵一顿架,你再去修就没办法相应,就这个问题。所以刚开始修习禅定的人,你要远离恶因缘就在这个地方,因为你内心发起瞋心是最障碍禅定的。再看最后一段:
亲属衰亡、丧失财宝、杀缚禁闭及驱摈等诸苦难中,悉能安忍。
这个人不但有慈悲心,他的忍力也特别强,他对于亲属的衰亡,对于丧失财宝,乃至于有种种的关闭驱摈的苦难现前,他有安忍心。安忍的意思就是说,他不一定有空观,不是一定能够把这个境界观察到如梦如幻,而是说这个人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对于外境的执取比较淡泊。一个人有禅定,他的特色就是内心有法宝,把心带回家,他心中有一个家,所以他有事没事就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休息,所以他平常对外在境界的好坏就比较淡泊,他有事没事就喜欢把双腿一盘,就回到他自己心中的家去休习。所以这种境界有一点变化,财物的变化、亲属的变化,对他的干扰是非常轻的,他不是般若,完全是禅定的摄持。以上就是讲到禅定种性的相貌,再看第二段禅定的功德相貌。什么是禅定的功德相貌?
其性聪敏,于法:能受、能持、能思——成就念力,于久所作所说事中,能自记忆,亦令他忆。
他的心性特别的聪明、特别的敏锐,他现前一念心性特别的敏锐不会迟钝。什么叫敏锐呢?他对于种种的佛法,能受能持能思,成就念力。受就是领纳在心,你跟他讲什么佛法,他能够完全领纳在心。
我自己在办佛学院,我有一个感觉,就是你在上课的时候,你一下子就能够看出哪些人是刚来佛学院、哪些人是佛学院住很久。怎么知道呢?你看他上课的时候,两眼发直,呆滞无神,那两个眼睛就像是没有生命的感觉,他眼睛就瞪着你看,但是他的眼神呆滞无光。怎么回事?他也没办法,因为他内心当中被他的粗重妄想蒙蔽了。
所以很多人跟我说:教务主任,你那个课在佛堂一直讲一直讲,我第一年的时候都不知道你在讲什么,到了第二年的时候「啊,原来你是讲这件事情」。
为什么呢?这个是必经的过程,就是他没办法领受,就是他内心当中想要修学圣道、想要明白佛法、成就智慧,但是他心中心有千千结,他内心当中熏习很多的妄想缠住了,他内心跟佛法中间有一大层的妄想,这个就是你要熬得过去,拜忏、修福,这是每一个人必经的过程。慢慢你会觉得妄想轻薄了,这个时候你那个明了心特别强,你看到事情的判断力、觉悟力那不得了,跟你刚出家就不一样。
所以一个成就禅定的人,他那个领受的心特别强,他对那种感觉,他也不一定是神通,他对事情就有一种特殊的直觉,这种的感觉特别强。他对于法义的领纳特别强,不但是能够领受,能够持,忆持不失,他不会事情过了动不动就忘东忘西的。第三个能够思惟观察,他不但是能够忆持不失,他对于世间上很多的事情道理,他能够作很深入、很微细的思惟观察,他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总之,他内心当中能够成就一个清净的念力,就是明记不忘。「于久所作所说事中,能自记忆,亦令他忆」,对于发生过很久的事情,他还是能够记忆,而且有善巧方便能够使令他人记忆,他能够假借语言文字把这个境界再演说一次,让对方也能够回忆。
如是等类,当知名为菩萨静虑波罗蜜多种性相。
─《瑜伽师地论》─
当我们能够具足前面禅定的因地跟果地,你就知道你过去生有禅定种性。
我们内心的相貌大方向有两种:一个是粗重性,一个是堪忍性。粗重性的相貌就是昏沉掉举,不是打妄想就是打瞌睡,打妄想停了就是打瞌睡,打瞌睡以后起来继续打妄想,你不能把妄想跟昏沉停下来。这就是说为什么你一生当中,你做了很多的定课、你持了几万遍的大悲咒,但是你的业障依旧如此的深重,其中的理由在这里,就是你内心当中没有堪忍心。
为什么有些人他坐在那个地方,他内心当中只持一遍大悲咒,大悲咒在他明了寂静的心中运转一次,就产生灭罪生善的功能?我整天做早晚课,我楞严咒也持那么多遍,好像业障还是很重?就是你没有努力的对治你的昏沉掉举,这是一个问题。所以你内心当中对于法义的领纳、受持、思惟的力量薄弱,就是吸收力薄弱,就像肠胃没有力量,吃很多东西没有把它消化。
我们可以看,诸位看看一个人的心思,看眼神最清楚、看眼神最清楚了,你看老年人就知道。你看一般七八十岁的老人家、你看一个老和尚,有什么差别?一个老和尚他也是身体衰弱、也是坐轮椅,你看他的眼耳鼻舌身器官也是败坏到不得了的境界,也是衰老,你修习有什么好处呢?你看他的眼神,在家人色身败坏,两个眼神绝对是呆滞无光的,就是他这一个心性七八十年在尘劳中打滚,累积很多的妄想。
所以老人家干什么呢?回忆过去的妄想,整天就做这件事情。有人说「我年轻的时候我不想修行,年轻的时候修行多可惜,应该好好的享受,晚年再修行」,其实晚年没办法修行,因为你年轻的时候把心的妄想愈累愈厚,到老的时候你没办法修行了,你都活在过去的妄想,你怎么修行?跟你讲佛法你也听不进去了。
所以从理论上说「愈年轻修行愈占便宜」,因为你的思想单纯,你对治妄想事半功倍。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在生命当中创造一个寂静的力量来调伏我们的妄想。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你的妄想轻薄以后,你不管持大悲咒、念佛,每念一句佛号、每念一次大悲咒,产生的力量都很大。
我们看《讲义》第三十九页:
己五、障禅定度
庚一、不求教授戒
辛一、有违犯
壬一、染违犯
这个地方「障禅定度」有三科,先看庚一、不求教授戒,「不求教授戒」是约一个初学禅定的人来说的,我们先看有违犯的情况。有违犯分两科,先看壬一、染违犯,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为令心住,欲定其心,心怀嫌恨,憍慢所持,不诣师所求请教授,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他能够为令心住,这个很难得,就是他厌恶散乱的境界,「我修学佛法修那么久都没有什么效果,就是妄想太重,我现在下定决心要把心中的妄想停下来」,他希望能够成就明了寂静的心性、希望成就禅定,有这样的意乐生起,而且他也采取了实际的行动欲定其心,他第一个善取所缘境的相貌,有一个所缘境,然后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强迫自己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以这样的专注来修习禅定。
但是「心怀嫌恨,憍慢所持,不诣师所求请教授」。就着一个初学禅定的人来说,他因为嫌恨瞧不起教授的师长;或者自恃高慢,或者觉得自己年纪长老、种性高贵、或者福报广大,看不起教授禅定的师长,而「不诣师所求取教授」,这样子就有所违越,是染违犯,犯到菩萨的戒。
壬二、非染违犯
懒惰懈怠而不请者,非染违犯。
你只是一时的懒惰懈怠,而暂时的不请教授,这个是轻的突吉罗罪。我们看开缘的情况:
辛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遇疾病;若无气力;若知其师颠倒教授;若自多闻,自有智力能令心定;若先已得所应教授:而不请者,无所违犯。
这当中有五种因缘:你自己有疾病;或者你身体虚弱;或者你知道这个师长的教授是颠倒的,这个师长根本不是在教禅定,他在教什么气功、修调身的方法,不是在修调伏心的方法,这个是颠倒教授;或者你自己有多闻的能力,你自己阅读禅定的书籍就能够生起禅定的正见;「若先已得所应教授」,你对禅定的法已经非常熟悉了:所以不求请教授是「无违犯」。
我们在修布施跟持戒的时候心是粗重的,你去做义工、你去持戒,这个不一定要有谁教授你,你知道一个概念就可以去做了;但是禅定可不同,禅定是非常精致的一个修行方法,不容许有任何差错,说是「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你要到山上去,你不是拿一把镰刀自己去开路就可以,不可以,你要问问过来人。
所以修习禅定,智者大师说你要「善知通塞」:你要知道修行禅定什么是通,什么是随顺禅定的因缘、什么可以做,这件事情该不该做呢?可以做,做了帮助禅定;有些事情是塞,障碍禅定。而这些都是要求请教授、要有师承,不是说你找一个地方双腿一盘、两个眼睛一闭就可以修禅定,这很容易走火入魔。这个地方就是说一个初学者应该要求请教授。
庚二、不除五盖戒
辛一、别明贪欲盖
壬一、染违犯
前面是约着初学,这个是约着正修。正修的时候有烦恼生起,有贪欲、瞋恚、睡眠、掉举跟疑,这五种烦恼生起不加以对治就犯到这条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贪欲盖,忍受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当这个菩萨他已经如法的求请教授,他也知道禅定要以什么为所缘境,而且慢慢的强迫自己「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强迫这念妄想的心专一的相续在所缘境上。但是问题来了,就是你一专注的时候你内心的烦恼就反弹,所以有时候我们打佛七愈打佛七烦恼愈重,就是这个地方会把烦恼先逼出来。生起什么烦恼呢?生起贪欲的烦恼,就是你修习禅定之前,曾经在色声香味触法五欲的境界,这些可爱的境界有一些可爱的经验,在修禅定的时候贪欲的境界现前,而且你忍受不舍,不断的攀缘回忆,不想去对治远离,这样子就犯到菩萨戒。
壬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为断彼生起乐欲,发勤精进,烦恼猛利蔽抑心故,时时现行。
就是说你已经知道贪欲的过失,而且你经常用无常观跟不净观来对治,但是烦恼炽盛,过去一生熏习得太重,时时的现行,但是你已经具足惭愧也在努力对治,就暂时无违犯。佛陀是给你一些进步的空间。
辛二、例余四盖
如贪欲盖,如是瞋恚、惛沈睡眠、掉举恶作及与疑盖,当知亦尔。
跟前面贪欲的情况一样,瞋心(前面的贪心是针对可爱的境界,这个是不如意的境界),就是你可能跟某一个人结恶因缘,所以禅定的时候就想起这件事来,「这个人真是对不起我,我对他这么好,他对我如此的无情」,这个是瞋恚。或者是惛沈睡眠。或者是掉举,对所缘境不寂静;恶作,恶作是追悔的意思,追悔就是后悔,后悔是不定心所。
本来我们平常应该多加忏悔,对于过失应该后悔,但是这个意思是说,你曾经做了错事,而你已经如法忏悔了,你就不要再去想了,你不应该修禅定的时候,你这件事情已经如法忏悔了,你又在那个地方不断的追悔,悔箭穿心,障碍你的禅定,这个地方是说修禅定的时候不要再去追悔它。第四个怀疑,对于所修的法门怀疑,这个都是障碍禅定,也都是结菩萨罪。
这个地方在正修的时候对治五盖,我们净土宗最容易犯到的就是这条戒,所有修净土宗的人都应该读读「不除五盖戒」。
我们净土宗的人有一个问题,就是欢喜念佛,不喜欢对治烦恼,真的是这样,这个是憨山大师说的,说:一般人说念佛法门是带业往生,但是带业往生是带烦恼的种子,不是带烦恼的现行。有些人他佛号念得很好,你去看他,他一整天佛号现前,但是他对于世间的贪欲、世间的情感比谁都重,完全不对。
就是说我佛号念我的、你烦恼走你的,咱们两个互不干扰(呵呵),互不侵犯,大家互不侵犯条约。这个地方会有什么问题?你平常可以互不侵犯,但是临命终的时候你就有问题了。
憨山大师说:念佛人不对治烦恼,烦恼是熟境界、念佛是生疏的境界,你迟早有一天在临命终的时候,两个要翻底牌的,一定要真妄交锋的。你放纵烦恼,烦恼就不断的增长,佛号也增长,就像憨山大师说:佛号也增长、烦恼也增长,但是烦恼是熟境界,佛号是生疏的境界,终于在临命终的时候为烦恼所灭,你的佛号被烦恼吃掉了。
所以彻悟禅师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之要务。」这句话非常重要,你平常不能只是生善,你还要灭恶,就是你一定要在寂静的心中建立一个佛号,然后烦恼现起的时候你要记得提佛号,转念念佛,要用佛号来调伏烦恼,试试看。
你不能够说念佛的时候念佛,出来佛堂的时候就是你放逸的时候,放逸了又去念佛,你佛号跟烦恼完全是并行的,到临命终的时候两个就要接触了,那就是看谁厉害!那当然是烦恼厉害,因为烦恼是熟境界,无始劫来串习所成,佛号是今生才修习。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你在修行的时候,除了建立你心中的所缘境,你要记着调伏烦恼,这个是重要的观念。
庚三、贪味静虑戒
辛一、染违犯
前面两条戒,第一个是初学、第二个是正修,第三个就是功德。功德生起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味静虑,于味静虑见为功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贪味静虑」,静虑是四禅八定。为什么在静虑中加一个味呢?因为四禅八定的明了心中有种种的三昧乐,就像滋味一样,有种种殊胜快乐的滋味。菩萨经过长时间的强迫自己专注,他终于把心中的妄想停下来,这个时候禅定的心现前,身心有殊胜的轻安乐,他对此轻安乐深深的爱着,而且对于这种三昧的快乐见为功德,认为「这个就是我究竟的归依处、这就是涅槃了,我已经大事已办了,不必再进步了」,生起这样的一种情况,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就是说禅定的心情虽然是有三昧乐,但是禅定毕竟是有为法,也就是说禅定虽然一时的一片太平,因为我内心当中明了寂静,但是你无量无边的烦恼跟罪业都摄持在这个明了寂静的心中,一点都没有减少,就如石压草的情况,它不像用般若智慧破坏无明、断除烦恼的相貌,它是暂时的调伏,所以你以这样子来当究竟,就容易退失菩提心,不思进取。
辛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为断彼生起乐欲,广说如前。
就是你在对治当中暂时的现行,这个是无违犯。
这个地方的禅定主要是在培养我们心中的念力,我们心中明了的念力无始劫来被惛沈跟掉举所障碍,要把惛沈、掉举这两种障碍先排除,对我们修行佛法才有帮助。
我觉得修习禅定,当然平常定课很重要,但我个人觉得打佛七很重要,打佛七很重要,因为它相续时间长,而且有大众的威德力,打佛七更重要的就是在第四天里面。
其实打佛七,我们前三天没有人在念佛。没有人念佛在干什么呢?其实前三天都是在处理妄想,你在这个地方大部分都是妄想粗重,就是佛号现起、妄想也现起,在那边拉来拉去;到第四天的时候雨过天晴,所以第四天是最好用功的时候。有些人根性利,可能第二天就上路。我们佛学院一学期打一次佛七,大部分我看都是在第四天,第四天以后大家看起来就是一种寂静相现前,这个时候你内心当中就觉得「好像阿弥陀佛离你很接近的感觉」,不像以前念佛那么遥远。
这个时候你修止,佛号清楚的现前;修观,观察极乐世界的功德、观察娑婆世界的过失都很自在、很灵活,所以打佛七的重点在四五六七。现在有些人提倡打佛三,其实很可惜,因为你好不容易把心静下来了,回去了!所以打佛七,诸位要把握第四天、第五天、第六、第七,那个时候你用功一天,你平常用一个月可能都还比不上。
我们打过佛七的人会有一种感觉,你感觉到原来你心中没有妄想是很轻松。我们以前总是觉得心中没有妄想就活不下去了,但是你打完佛七以后,你这个妄想就像把身体的重物放下来,你感到很轻松,你要修止也很轻松、修观也很自在。所以刚开始修行,如果我们今天有志于行菩萨道,当然如果你生命的规划,你只想追求人天福报,来生做个大国王、做大富长者,你就在佛法当中唱唱炉香赞、做做义工也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对于你的生命,你想要调伏烦恼、要了生脱死,那成就内心的寂静就非常重要了。
佛法那个甚深法义的觉悟都不是在散乱中成就的,都是在寂静心中观察产生坚定的理解,发挥出灭恶生善的功能。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是修福德资粮,禅定是为你下一度的般若波罗蜜修习我空法空的智慧做一个前方便。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
(视频、音频都只是讲到这个地方。)
我回答几个问题:
【学员提问】:请问法师,若曾经被他人损恼,由于害怕再被损恼,自己没有报复之心,但是却对他产生戒心,把自己隔离起来自我保护,避免与之接触或减少接触。请问法师,这样做是否违背「怀怨不舍戒」?
【师父答疑】:你为了要自我保护而避免跟他接触或减少接触,我想「怀怨不舍戒」的重点并不在接触不接触,而是你内心当中对他是不是还有瞋心没有化解,这是关键点。佛陀对一个菩萨的要求是:你内心当中遇到恶因缘发脾气,佛陀可以接受;但是事情过后你没有把心中的瞋心化解,那就犯菩萨戒,你不能相续不舍。因为你身为一个凡位的菩萨,心中自然是有所得,有所得,有我相人相的对立在那个地方碰撞,一定会对立、一定会起瞋心。但是如果你对瞋心完全没有调伏力,事过境迁,这件事情在你的心中,你一想到就恨,那这个一定是伤害你的菩提心。所以它这个地方重点还不是说「你是不是把自己保护起来,或者有接触没有接触」,而是你心中对于人事还有没有怀瞋恨心,这是一个判断标准。
【学员提问】:面对逆境,因为自己无法解决人与人之间事情的困难,而且自己烦恼粗重,所以「希望自己平时安住在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并且回向西方,等待有能力的时候再回来」,这样回向是否正确?是逃避现实吗?
【师父答疑】:你应该把它当做暂时的,暂时的少事少业少希望住。我想我们在研究大乘法跟小乘法,诸位要知道它的判断。就是说小乘法也强调调伏烦恼、灭恶,大乘也强调调伏烦恼,这个地方差在哪里?大乘法有目标,他整个修学佛法有要追求无上菩提、有要广度众生的目标,他有一个理想目标;小乘法没有什么目标的,小乘学者就是整天吃饱饭,就观察世间是苦、无常、无我、是毕竟空的,然后就进入到空性,然后就大事已办。众生在苦恼当中,没有关系,佛法在人事间有没有流传下去,也跟我没有关系,就是漠不关心。
世间上有两种人是不好:第一种是恶人,恶人不好,创造很多问题;第二种是好人,但是漠不关心,这种人也不好,你漠不关心嘛!你可以暂时的不度化众生,但是你内心当中不能放弃你的目标、不能放弃对众生的关怀。你可以把这样的进度挪到往生净土以后,可以,每一人都有权力去规划自己的成佛之道。他愿意先成就福报再成就圣道,所以他追求增上生,生生世世在人世间积功累德,那这种人容易退转;有些人愿意先到净土,为菩提道求生净土,成就法身以后再来修福报,可以。
但是身为一个菩萨种性,你不能放弃对无上菩提的追求、对众生的度化,这是一个判定标准,而不在于你是不是度化众生。如果你度化众生不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是为了个人的名利,那也是退失菩萨种性。所以如果你认为你成佛之道的规划,方便有多门,成佛之道不是只有一条路,你愿意先到净土去,然后到净土成就初地二地乃至十地以后,再来规划度众生的种种事业,那也可以,但是你现在一定要培养出对众生的悲悯,否则你就不能求生净土,因为净土法门是大乘善根界,你没有发菩提心,你就没有办法跟弥陀感应道交了,所以这一点要注意。
【学员提问】:烦恼数数现行会伤害菩提心,但是自己一点办法也没有。请问法师「应如何看待自己粗重的烦恼」?
【师父答疑】:烦恼的现行不一定伤害菩提心,不一定,看什么烦恼。我们说过「瞋慢嫉」这三个是伤害菩提心。瞋心;慢心,高慢心,你在人群当中,你总是觉得你高高在上,你不屑跟别人往来;嫉妒心,看到别人有功德,你嫉妒别人;其实贪欲的烦恼是不障碍菩提心。有些烦恼像惛沉掉举,你喜欢打打瞌睡、打打妄想,这个都不障碍菩提心;但是瞋慢嫉是比较伤害菩提心的。那对治粗重烦恼,我认为初学者可以拜忏、持咒,持往生咒我倒觉得不错。念佛法门,如果老参你念佛念得相应、佛号念得很顺,你就继续的念下去;如果你刚开始佛号念得不够好,我建议你可以持持往生咒,不可思议,它的速度也刚好。
【学员提问】:法师曾经提到「禅定比忍辱更微细」,那修习禅定是否应先修止,而能够帮助忍辱?或者相辅相成?
【师父答疑】:当然是可以,不过禅定跟忍辱不一样。禅定它的所缘境是单一的所缘境,我们刚刚讲过了,你在一个所缘境能够明了寂静,只是单一的所缘境,可能是佛号、可能是大悲咒。这个忍辱的所缘境是多元的,忍辱是于诸境缘内心不动,禅定也是不动,所以忍辱是偏重在事相上历练。有些人禅定修得不错,他在佛堂当中一坐三四个小时,但是他从佛堂中出来,你讲话刺激激他,不得了,他生气了,他就是历练的太少,忍力薄弱。所以这两个也不一定要划等号,有些人忍力强,他心思散乱也可能;有些人禅定高,但是他对人事的境缘没有忍耐力,也是有可能。所以这两个不一定要划等号的。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24914.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24914/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2491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0集《瑜伽菩萨戒本》)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妙音0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