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正文 第3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禅观与净土 本章字数:9838 禅观与净土txt下载
诸位法师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面。我们讲到乙二,持戒清净。
净土宗念佛法门它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它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也就是说身为一个念佛的修行者,我们不管是平常的消除灾障,或者是临终的往生净土,都不是我们的功德所成就的,完全是弥陀本愿的摄受。
我们只是成功地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蕅益大师所说的转他成自,净土宗我们只是成功地把佛陀的功德,转化成我们自己的功德,我们做了这件事情而已。
那么怎么样才能把佛陀的功德转化到我们的身心世界来呢?古人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叫做感应道交。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你用观想、观像、持名都没关系,总而言之你的心跟佛陀的心要能够相应,要随顺,心心相印,感应道交。所以感应道交是整个净土宗修学的主要的目标,你没有感应道交,你就不能够把佛陀的力量转到你的生命当中。
感应道交,从它的浅深,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就是平时的感应道交;第二个,是临终的感应道交。
平时的感应道交,主要是在处理我们平常生命当中的障碍。比方说你身体不舒服了,很多人念佛把这个障碍破掉了;比方说你对生命当中的某一件事情有所期望,你念佛的时候阿弥陀佛满你愿了,所以平时的感应道交,它只是一种对于生命的离苦得乐这一块来处理的,所以这一块比较简单。你只要靠信仰就够了,你只要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无所不在,你相信你好好地忆念这句佛号,阿弥陀佛一定会救拔你,只要信心就可以了,因为它的要求不高。平时的感应道交,它只是处理你平常生命的一些离苦得乐的问题,所以它相对的标准,也就是信仰式的念佛就足足有余了。
但是临终的感应道交,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因为它牵涉到了生脱死。我们都知道,稍微有一点教理基础的人都会知道,临命终是一个很特别的时机,临命终古人叫做腊月三十算总帐,是算总帐的时候。
我们内心深处在临终的时候,会有两个东西浮出水面:第一个,就是我们无始劫来包括今生的攀缘、贪求,产生了一种爱取的烦恼;第二个,就是我们平常所造的生死的业力。这两个东西平常不现前,所以你也就不知道怕。如果说,你平常是用信仰式的念佛,你临终还用信仰式的念佛,你生死这一关就过不去了。因为这两种力量,当生死业力跟颠倒妄想两个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它产生的力量不是靠信心可以冲过去的,那得有一种智慧的观照跟菩提的愿力,这种善根的力量,才有办法突破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平常念佛得力,临终的时候不得力,因为这是不同的相貌。你平常念佛,你只是处理生命的痛苦快乐这一块而已,是安乐道,但是你临终念佛是处理生死问题,那这个标准就更高了。
所以如果你有志于念佛,你的志向不只是今生而已,你有远大目标的人,你除了念佛以外,这个禅观的智慧就扮演重要的角色了。因为临终的时候,你一定要面对你生命当中两个大的重点,一个你无始劫来的颠倒妄想,内有颠倒妄想,外有生死业力,你一定会面对的,你怎么过这个生死关?当然我们不必调伏它,我们不必断除妄想,我们更不可能断除业力,但是作为临终的正念,你起码要让这个内在的妄想与外在的业力是在一种调伏沉淀的状态,你不能把妄想跟业力弄得那么的炽盛,那么的强大,对你临终的时候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在平时是用善念式的念佛,信仰式的念佛,到临终你就是要靠善根。
我们这次《禅观与净土》的基础篇,第一个,真正发心。就是讲到首先我们要好好地去处理内在的颠倒妄想。颠倒妄想有三个特点:第一个,贪恋娑婆;第二个,心量狭小;第三个,向外攀缘。三个主题。
如果说你有志于念佛,你不只是求得今生的离苦得乐,你想要了生死,你甚至于有更远的目标,你要成就佛道,那么你第一块要处理的就是调伏你心中对娑婆世界的爱取。我们在生命的经验当中有很多美好的回忆,这种感受让你有一种快乐感受,在你感受的下一剎那带动你的想像,你心中会捏造一个影像出来,当快乐的感受跟你心中影像结合的时候,那你就会产生执着了,你的心就住在这个影像。我们对于一种美好影像的这种执取,这个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它就是一种颠倒,临终的时候会误导你。
所以我们调伏心中的爱取,不是说我们贪爱外在的世界,其实我们没有一个人会贪爱外在的世界,我们真正在乎的是我们生命当中留下的这种快乐感受的影像,我们真正在乎的是心中的影像、心中的妄想。我们之所以对娑婆世界放不下,是因为你想满足心中的妄想,让这种快乐的影像再一次的出现,所以你要处理的不是外在的问题,是你自己心中的影像。
当然,这个影像是你自己捏造出来的,它本来就没有实体,是你给它力量的。你说,哎哟,我的妄想打这么厉害,我一点办法都没有,其实妄想会对你产生主导,是你给它力量,你抓着它不放,所以它变得势力强大。妄想你只要放下它,它就消失了,你不要抓住它不放就好。因为这些本来就是你捏造出来的东西,我们的心本来清净本然,你自己多事把它捏造出来。
那怎么放下心中的妄想呢?佛陀就开导,第一个修无常观,放下今生的妄想;修苦谛观,放下来生的妄想。你心中爱取的妄想放得越彻底,你临终的往生就越有把握。所以我们在修习禅观的第一件事情,好好地面对自己所留下的妄想,跟自己沟通,你抓着这个妄想对你是不利的,它给你的快乐太少,但是你付出的代价太大,得不偿失!所以世间的快乐,世间上世俗的快乐,每一种快乐你都一定要付出代价,没有例外!有为的快乐,多诸过失!其实我们追求快乐,可以理解,你可以选择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你可以追求无为的快乐,它没有过失的。我们透过这样的思惟,我们试着把过去紧抓不放的那种妄想给放下了,这个是第一个出离心,想办法减少你心中妄想的那种影像。
第二个,我们要处理的就是心胸狭小,我们不能只考虑到自身的解脱。一个菩萨道行者要经常存念众生,你在因地把众生放得越多,你果地的功德就越圆满,所以我们应该扩大我们的胸量,让一切的如母有情都跑到我们的心中来。就像无尽灯,我们不是一根蜡烛,我们是一个甚深功德海,你因地的时候是一千个蜡烛,一百个蜡烛,你最后的就是万德庄严。所以我们应该要试着考虑到,我们跟众生的关系是如此的密切,我们不一定要为自己念佛,我们为一切有情念佛,你的功德会更圆满,所以这个菩提心就是扩大你的胸量。
第三个,就是空正见,调伏心中的攀缘。我们最好知道一件事情,人生是因缘所生法,它不是一个自性有,它是因缘有。你今生会遇到什么人,你今生会遇到什么事情,都是因缘变现出来的,也就是说从本体来看,你的心是清净本然的,你是本来什么都没有的,所以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只有过程,你最好早点知道这件事情。也就是说人生只是一个“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以我们今生不可能得到东西。这个跟我们过去的思考模式相违背,我们总是觉得我们可以得到一点东西,把它带到来生去,不可能!就好像你不可能把第一个梦境里面的东西,带到第二个梦境去,第一个梦消失的时候,意味着所有的东西消失了,没有一个东西可以从第一个梦里面带到第二个梦,人生也是这样。人生只是让你受用,但是你不能得到任何东西,你从无所得里面,你就自然无所求,你的攀缘心就自然减少。
我们前面的出离心、菩提心,把问题处理得干净的时候,你后续就不会再去惹尘埃了。既然你本来无一物,你何必去惹这个尘埃呢?你把这个镜子擦干净了,你就不要去惹,招惹人生的因缘,把今生的因缘了了,就算了,好好地规划来生吧。
因此这个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它这种心态就是想办法把心中的颠倒妄想降到最低了,做好临终的准备。你不准备,你临终就手忙脚乱,因为它事实上是存在的。所以你这个三块: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你准备得越好,你临终越自在,因为你平常把这种负面的颠倒妄想的能量都降到最低了,没有东西会干扰你了,剩下就是你对阿弥陀佛的皈依,对净土功德的好乐而已。
总之我们昨天讲的真正发心,主要就是透过安住力,安住空性,调伏爱取,导归净土,导归佛道,来消除我们心中的颠倒妄想。
我们今天开始来谈一谈,怎么样降低生死业力这一块。前面讲到是消除颠倒妄想,今天我们要降低临终时候的生死业力——持戒清净。
好,我们看讲义。乙二、持戒清净,分二:丙一、总显三学以戒为本;丙二、别示四重以彰无漏。
先看丙一。我们先拢总的说明。大乘的戒定慧当中,以持戒做根本。有两段的经文,我们请一个同学念一遍。请合掌。
丙一、总显三学以戒为本。
引律标宗: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
预记末法: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好,这个戒定慧三学,在《楞严经》有一段开示说,佛告阿难:你呢,作为我的侍者,经常跟着我到处弘化,那么你一定听过我讲到毗奈耶。毗奈耶就是调伏,佛陀讲很多身口意的调伏方法当中,就讲到了三决定义,就是戒定慧三决定义。
为什么戒定慧叫做三决定义?这个“决定”是什么意思?就是诸佛的出世,他开演的法门有广略的不同。比方说释迦牟尼佛讲的某一部经,释迦牟尼佛讲的经比较多,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那弥勒菩萨,他只有三会,弥勒菩萨的说法只有三次,龙华三会。所以诸佛的出世在说法过程当中,的确有广跟略的差别,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原则是不变的,就是戒定慧三学,这个修学的内容、修学的次第是不能改变的,所以这叫三决定义。就是诸佛的说法有很多的差别相,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就是一定会提到持戒、修定、修慧,这三大原则决定不能改变。
那么这三学的次第是什么呢?“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这个地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这四个字“摄心为戒”。佛陀讲戒法,如果是在人天乘,比如受五戒十善,就没有所谓的摄心这一块了,就是它的持戒跟你的心地法门,那不一定有关系了。你不杀生,不偷盗,不邪婬,不妄语,你去做这件事情,不一定能够把心给摄住,不一定有调伏跟引导的作用,但是受为大乘的菩萨戒,每一个行为一定跟你心中的善根力——前面我们说过的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有关系。
大乘的持戒,它的精神在于增上惭愧。它不看你的行为本身,而是你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的心态是不是有两种:第一个增上心。你面对过失的时候,你的心是不是对无上菩提的追求没有放弃。虽然你做得不够好,但是你不断地发愿:我现在暂时不能离开杀盗婬妄,但是我希望总有一天,能够解脱这样的杂染因缘。你的增上的心没有失掉,这是第一个,戒体的第一个思想——增上心,你对无上菩提的期望并没有放弃;第二个惭愧心,即便你有身口的过失,但是你内心当中是非常惭愧的。
所以大乘的持戒,它在每一个持戒的过程当中,一定夹杂了增上心跟惭愧心,也就是说惭愧心它是一种调伏,你减损了一种造恶的势力;增上心就是一种生命的引导,你永远有一个目标来引导你,你希望你不断地进步。所以你这两种心成就的时候,就是叫做摄心为戒了。你所有的戒法是从你的戒体发出来的,这个观念很重要!你这个观念听懂了,你才能有办法听下面的,为什么叫做调伏生死业力,怎么调?你心中先有一个目标,有增上的目标,然后有惭愧的心,你才有可能降低生死业力。就是说持戒,有时候不是一次到位,它的确有次第,但是你要注意你的心态!
诸位!我们从实际的现实生活来看。你看有些人学佛了十年、二十年,结果你看他没什么进步,他除了对三宝有点信仰以外,他的身口意,十年前是怎么回事,现在还是怎么回事,他没什么增上;有些人他学佛,他一年一年地进步,他内心有善根,这个很重要!一个有善根的人,他是可以突破内心的障碍的。为什么我们先讲建立善根,然后再来讲持戒?因为它是根本,它是持戒的根本。
好,我们懂了以后,就是说一个人是能够从过失中解脱出来,还是永远跟过失牵缠不清,关键在这四个字:摄心为戒。你内心当中是不是有一个正确的调伏力跟引导力,增上心跟惭愧心。你有这个概念以后,我们就有更清楚的概念来学习下一块。
我们看丙二,别示四重以彰无漏。
在整个生死业力当中,以杀盗婬妄最为严重。作为净土宗的人,你只要把杀盗婬妄四种生死业给调伏了,你临终的时候一定可以带业往生,因为没有业力可以障碍你了。
好,我们分两段。丁一、牒征,丁二、详示。
我们先看总标,看经文:
丁一、牒征。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那么这个地方提出一问,就是说什么叫做摄心来作为持戒的一个根本呢?这个摄心我们前面说过包括了调伏跟引导,调伏就是惭愧心,用惭愧心来调伏自己的过失;增上心就是一种引导,引导自己不断的进步,这就是摄心,这个是整个持戒的根本。
这个“根本”应该怎么去理解呢?这以下看丁二,详细的说明。
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出现了一个过失,同样的身口意出现了杀盗婬妄,有些人会堕落,有些人会不断进步,到底差别在哪里?我们看下面的经文,你就清楚了。详示当中,分成四段:一、婬戒;二、杀戒;三、盗戒;四、大妄语戒。
我们先看第一个婬戒。先看第一段的持戒功德。请合掌。
戊一、婬戒。
持戒功德: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婬,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这段先总标,持戒的功德。说六道众生,特别是念佛人,只要其心不婬,我们生死的业力就慢慢地沉淀下来,慢慢地调伏下来。
其心不婬,我们解释一下。不是说你没有婬欲心叫其心不婬,而是当你的婬欲心活动的时候,你内在的善根力可以产生一定的作用,你用惭愧心来自我调伏,你用增上心来善加引导。也就是说,你对婬欲的这种身口意的行为,某种程度有产生一种抗拒的作用,你不再完全随顺它了,这个叫做其心不婬。你有一定的抗拒能力了,这个很重要!就是你开始顺从内心的真如,而不再顺从内心的妄想这叫其心不婬。详细我们再往下看,就清楚什么叫顺从跟抗拒。
我们看第二段,犯戒的过失。
犯戒过失: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婬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们修习念佛三昧的人,本来我们的目标,是希望透过念佛来了生脱死,来往生净土,但是假设我们婬心不除,也就是说你完全放纵你对于婬欲的这种心态、行为,不但没有惭愧心,也没有好好地引导它,完全采取放纵的状态,那么这样子就有什么样的后果呢?“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虽然你广学多闻,念佛有一定的定力,但是你完全不调伏你的婬欲心这一块,完全采取放纵的状态,那么你后果不堪设想,必落魔道。
这个地方有三品:如果你福报大,修行功力够,你的福报跟修行,会被你的婬欲的妄想误导变成魔王;如果你福报是中品的,就变成男众的魔民;如果你是下品的,就变成女众的魔女。那么这种魔王、魔民、魔女,都有他的徒众,每一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是成就无上菩提了。
这个地方的过失,我们解释一下。不是说你偶尔有婬欲的行为,你就堕入魔道,不是这个意思。事实上佛陀对在家居士设定了五戒十善,佛陀是开许正婬的。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什么呢?就是下面那句话:“各各自谓成无上道”。这个地方是关键!他堕落的关键在这里!他的问题不是一种行为的错误,他的问题来自于思想的偏差。他认为婬欲是一种功德想,他把婬欲的行为当作数数现行,都无惭愧,见是功德,深生好乐。第一个,他无惭无愧;第二个,他把它当功德想,把它当作一种生命的目标来追求。也就是说过失本身问题不大,但是他的心态是非常严重!他对婬欲的行为不但没有惭愧心,也没有好好引导它,反而把它当功德想,那么这个时候就是一种根本上的错误了。
在佛法里面我们允许有行为上的错误,但是绝对不允许有根本上的错误!即便我们一个在家居士,我们没办法去突破现前的因缘,我们有一些偶尔的正婬,但是你的心态很重要!你一定要发愿:婬欲它的本质就是一种生死业力,我目前不能突破,但是我以惭愧心,我发愿,我总有一天能够远离这样的因缘。至少你心中有一个愿景,你没有放弃,而且你不完全放纵。这个时候,至少你根本没有坏,也就是枝末上的过失。那么这个人他问题出在哪里呢?他是根本上出了毛病,后面佛陀会解释,就是说他对婬欲的行为是完全放緃,而且自我赞叹,这叫做根本成婬,他已经根本上出差错!《楞严经》很强调一个观念:
我们可以有行为上的过失,但是你不能把行为转成根本,你不能有根本上的差错。根本上的差错,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往下看你就会知道了。
好,我们再往下看,下一段,预记末法。
预记末法: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婬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佛陀预言在末法时代(因为正法时代、像法时代正气比较强,正法的势力强大),到末法时代有一个问题,“魔强法弱”,就是邪知邪见的人特别多。那么每一个人,都释放他自己修行的理念,所以让很多人就没办法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因为魔强法弱,正好给这些魔子魔孙提供活动范围的一种气氛,所以他就广行贪婬,来当作修行上的引导。他认为婬欲对他不但不障碍,还是一种非常殊胜的一种帮助跟引导,使令很多人堕入这种邪知邪见的坑洞当中,而失去了菩提道路。也就是说这个人本来前面善根栽培得好好的,他有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但是受到这个恶知识的误导以后,他的跑道改变了,他从菩提的道路走上了魔道,失掉他的根本,这个是受到邪知邪见的误导。
我们看下一段。
诸佛教诲: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婬,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佛陀说,修行先断心婬,也就是说我们即便身为一个在家居士,我们很多正婬的行为不可避免,但起码你内心要非常健全,我们对婬欲的行为有增上的惭愧心,以调伏力、引导力来面对自己的心态,这样至少我们的善根没坏。善根没坏,我们也只是一种行为上的过失,我们菩提善根没有坏,至少你根本守住了,这是第一个决定清净明诲,这个是成就清净功德的一种明确的教诲。
好,为什么当我们错误行为出现的时候,要守住自己内心的根本,要有增上心、惭愧心,这个理由在哪里呢?佛陀就解释了,就说因为你要守住你的菩提的根本,这个是关键!
这以下有三段,我们一次把它念完。
菩提之本:是故阿难,若不断婬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祇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婬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婬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好,佛陀告诉阿难说,假设我们不能够断除婬欲的这种放纵,即便你能够很努力地修习,专注地念佛禅定,但是你的根本上是认定了婬欲是功德想,那么这个时候就像你用砂去煮饭,你经过百千劫只叫热砂。就是说你虽然做很多加行,你每天拜很多佛,持很多的咒,但是你的根本已经偏差了,你已经不是米,你变成一种砂,当然不可能煮成饭了,因为你根本已经错误了,你的发心错误了。所以你用这种放纵的心态来面对婬欲,你“纵得妙悟,皆是婬根”,你的菩提根丧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婬欲的根,最后的结果轮转三涂,必不能出!也就是说你可能先到魔道里面,享受你今生修习的善业,但是福报享尽以后就直堕三涂了。你既然不是走到一个菩提涅槃的跑道,你就不可能成就菩提涅槃的结果,因为你已经走上一种魔的跑道了。
最后结论:必使婬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当然我们可能在家居士不能断到行为上的偏差,至少内心上的增上惭愧还是要守住的,就是至少你根本这一块要守住。“乃至于到最后,断性亦无。”断性亦无这境界很高了,就是空正见了,站在本来没有婬欲的角度来调伏婬欲心,就没有这个能所的对立了。你本来就没有婬欲心,婬欲心是后来因缘的一念妄动才有的,它也是一个因缘的假相而已,这样子才能够守在菩提道路当中。
好,我们看最后的总结:判决邪正: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这段佛陀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说:如果照我所说的——这个是佛陀所宣说的正法;反过来就是魔王的邪知邪见了。这句话,佛陀讲得是相当的清楚,一点都没有模糊讨论的空间。
这个地方是说什么事呢?就说当我们很正确地发了菩提心,发了出离心,走在菩提道当中,不是说我们就成就了,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是一个带业修行的凡夫,所以我们可能会有一些行为上的过失,这个可以理解,但是关键是什么呢?你不能把行为的过失提升到思想根本的过失,关键在这里!你不能把一种错误的行为,演变成无惭无愧,而且把它当作你生命的目标来追求,当作功德想,不可以!
佛法允许你有枝末的过失,但是不允许你有根本上的过失!因为你根本的过失,弄得你连善根都没有了,你基本上已经不是走在菩提的跑道上,你走在魔道上了。
佛陀在经典中讲一个譬喻。说有一个大富长者,他有一个米仓,这个米仓的旁边住了一只老鼠。老鼠利用晚上的时候,就跑到米仓里面去吃这个米,吃了以后,牠就从米仓里面爬出来,白天就做一些牠的其他的活动,到了晚上就跑到米仓吃大米。一天天过去以后,这老鼠就打了一个妄想,牠说我晚上爬到米仓来吃这个米,很费事,干脆我就住在米仓得了,住在米仓我要吃就吃,也不要爬来爬去了。牠想这个主意不错,牠就干脆不住这个洞里面了,就住在米仓,一醒过来就可以吃,但是这个时候慢慢吃慢慢吃,欸,等到吃得差不多的时候,牠发觉这个米在往下降,吃到最后牠爬不出来了,因为这个米肯定越吃越少,牠已经没有能力爬出米缸之外了,所以最后就死在米缸当中。
佛陀讲这个故事是说什么事呢?作为一个聪明的老鼠,牠为什么失去了这种警觉性?老鼠吃米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能住在米缸,关键在这儿!你没有住在米缸,你偶尔来吃吃,你会保持一种警觉性,你住在米缸,你所有的警觉性都没有了。当我们的错误行为出现的时候,有些人是还有救的,有些人是没有救的,就是说你错误的行为出来的时候,你一点自我反省的能力都没有,你是完全地堕落,完全地放纵,你这个行为就没有救了,因为你伤到根本了,根本成婬!
问题的严重性不在于你行为本身,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你自己自甘堕落,放弃了努力,你不想改变,这个是《楞严经》比较在乎的。所以这个老鼠牠如果偶尔去吃吃米,牠一定会很快发觉,牠不能再下去了,再下去牠就爬不出来了,牠一定换另外一个米缸吃的。它这个地方所要说的是什么事呢?就是说我们不可能马上让自己的身口意完全清净,但是你要注意你的心态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有些人他虽然有一些身口的过失,但是临终还是可以往生?他生死业力的势力还是薄弱的,因为他的心态非常健康,他的善根没有失掉,他的增上心、惭愧心,还是产生一定的作用。有些人错误的行为一发生的时候,他娑婆世界就离不开了。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去思考一下。因为你的根本错了,米都已经变成砂了,你怎么可能要求砂煮成饭呢?你根本已经错了。所以佛法很重视顺从,我们做不到佛的境界,但是起码我绝不放弃!我顺从佛道,顺从弥陀。这个“顺从”两个字,从一个凡夫的菩萨来讲是最关键,就是我绝不放弃!你不能说连对诸佛的功德一点顺从都没有,你完全顺从你的颠倒妄想,那就完了!你根本上就错误了,你就不可能往生了!因为你那个本质已经出差错了,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楞严经》说,有些人他的行为不会障碍他的圣道,有些人的行为障碍圣道,关键是他的根本有没有处理好,关键是在这里!
好,我们看第二条戒,杀戒。那么生死业力第一个就是我们对于婬欲的心,应该有增上惭愧心。第二个就是这个瞋心。
好,我们中间休息十五分钟。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24276.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24276/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2427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妙音0谢谢您的支持!!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面。我们讲到乙二,持戒清净。
净土宗念佛法门它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它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也就是说身为一个念佛的修行者,我们不管是平常的消除灾障,或者是临终的往生净土,都不是我们的功德所成就的,完全是弥陀本愿的摄受。
我们只是成功地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蕅益大师所说的转他成自,净土宗我们只是成功地把佛陀的功德,转化成我们自己的功德,我们做了这件事情而已。
那么怎么样才能把佛陀的功德转化到我们的身心世界来呢?古人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叫做感应道交。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你用观想、观像、持名都没关系,总而言之你的心跟佛陀的心要能够相应,要随顺,心心相印,感应道交。所以感应道交是整个净土宗修学的主要的目标,你没有感应道交,你就不能够把佛陀的力量转到你的生命当中。
感应道交,从它的浅深,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就是平时的感应道交;第二个,是临终的感应道交。
平时的感应道交,主要是在处理我们平常生命当中的障碍。比方说你身体不舒服了,很多人念佛把这个障碍破掉了;比方说你对生命当中的某一件事情有所期望,你念佛的时候阿弥陀佛满你愿了,所以平时的感应道交,它只是一种对于生命的离苦得乐这一块来处理的,所以这一块比较简单。你只要靠信仰就够了,你只要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无所不在,你相信你好好地忆念这句佛号,阿弥陀佛一定会救拔你,只要信心就可以了,因为它的要求不高。平时的感应道交,它只是处理你平常生命的一些离苦得乐的问题,所以它相对的标准,也就是信仰式的念佛就足足有余了。
但是临终的感应道交,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因为它牵涉到了生脱死。我们都知道,稍微有一点教理基础的人都会知道,临命终是一个很特别的时机,临命终古人叫做腊月三十算总帐,是算总帐的时候。
我们内心深处在临终的时候,会有两个东西浮出水面:第一个,就是我们无始劫来包括今生的攀缘、贪求,产生了一种爱取的烦恼;第二个,就是我们平常所造的生死的业力。这两个东西平常不现前,所以你也就不知道怕。如果说,你平常是用信仰式的念佛,你临终还用信仰式的念佛,你生死这一关就过不去了。因为这两种力量,当生死业力跟颠倒妄想两个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它产生的力量不是靠信心可以冲过去的,那得有一种智慧的观照跟菩提的愿力,这种善根的力量,才有办法突破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平常念佛得力,临终的时候不得力,因为这是不同的相貌。你平常念佛,你只是处理生命的痛苦快乐这一块而已,是安乐道,但是你临终念佛是处理生死问题,那这个标准就更高了。
所以如果你有志于念佛,你的志向不只是今生而已,你有远大目标的人,你除了念佛以外,这个禅观的智慧就扮演重要的角色了。因为临终的时候,你一定要面对你生命当中两个大的重点,一个你无始劫来的颠倒妄想,内有颠倒妄想,外有生死业力,你一定会面对的,你怎么过这个生死关?当然我们不必调伏它,我们不必断除妄想,我们更不可能断除业力,但是作为临终的正念,你起码要让这个内在的妄想与外在的业力是在一种调伏沉淀的状态,你不能把妄想跟业力弄得那么的炽盛,那么的强大,对你临终的时候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在平时是用善念式的念佛,信仰式的念佛,到临终你就是要靠善根。
我们这次《禅观与净土》的基础篇,第一个,真正发心。就是讲到首先我们要好好地去处理内在的颠倒妄想。颠倒妄想有三个特点:第一个,贪恋娑婆;第二个,心量狭小;第三个,向外攀缘。三个主题。
如果说你有志于念佛,你不只是求得今生的离苦得乐,你想要了生死,你甚至于有更远的目标,你要成就佛道,那么你第一块要处理的就是调伏你心中对娑婆世界的爱取。我们在生命的经验当中有很多美好的回忆,这种感受让你有一种快乐感受,在你感受的下一剎那带动你的想像,你心中会捏造一个影像出来,当快乐的感受跟你心中影像结合的时候,那你就会产生执着了,你的心就住在这个影像。我们对于一种美好影像的这种执取,这个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它就是一种颠倒,临终的时候会误导你。
所以我们调伏心中的爱取,不是说我们贪爱外在的世界,其实我们没有一个人会贪爱外在的世界,我们真正在乎的是我们生命当中留下的这种快乐感受的影像,我们真正在乎的是心中的影像、心中的妄想。我们之所以对娑婆世界放不下,是因为你想满足心中的妄想,让这种快乐的影像再一次的出现,所以你要处理的不是外在的问题,是你自己心中的影像。
当然,这个影像是你自己捏造出来的,它本来就没有实体,是你给它力量的。你说,哎哟,我的妄想打这么厉害,我一点办法都没有,其实妄想会对你产生主导,是你给它力量,你抓着它不放,所以它变得势力强大。妄想你只要放下它,它就消失了,你不要抓住它不放就好。因为这些本来就是你捏造出来的东西,我们的心本来清净本然,你自己多事把它捏造出来。
那怎么放下心中的妄想呢?佛陀就开导,第一个修无常观,放下今生的妄想;修苦谛观,放下来生的妄想。你心中爱取的妄想放得越彻底,你临终的往生就越有把握。所以我们在修习禅观的第一件事情,好好地面对自己所留下的妄想,跟自己沟通,你抓着这个妄想对你是不利的,它给你的快乐太少,但是你付出的代价太大,得不偿失!所以世间的快乐,世间上世俗的快乐,每一种快乐你都一定要付出代价,没有例外!有为的快乐,多诸过失!其实我们追求快乐,可以理解,你可以选择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你可以追求无为的快乐,它没有过失的。我们透过这样的思惟,我们试着把过去紧抓不放的那种妄想给放下了,这个是第一个出离心,想办法减少你心中妄想的那种影像。
第二个,我们要处理的就是心胸狭小,我们不能只考虑到自身的解脱。一个菩萨道行者要经常存念众生,你在因地把众生放得越多,你果地的功德就越圆满,所以我们应该扩大我们的胸量,让一切的如母有情都跑到我们的心中来。就像无尽灯,我们不是一根蜡烛,我们是一个甚深功德海,你因地的时候是一千个蜡烛,一百个蜡烛,你最后的就是万德庄严。所以我们应该要试着考虑到,我们跟众生的关系是如此的密切,我们不一定要为自己念佛,我们为一切有情念佛,你的功德会更圆满,所以这个菩提心就是扩大你的胸量。
第三个,就是空正见,调伏心中的攀缘。我们最好知道一件事情,人生是因缘所生法,它不是一个自性有,它是因缘有。你今生会遇到什么人,你今生会遇到什么事情,都是因缘变现出来的,也就是说从本体来看,你的心是清净本然的,你是本来什么都没有的,所以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只有过程,你最好早点知道这件事情。也就是说人生只是一个“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以我们今生不可能得到东西。这个跟我们过去的思考模式相违背,我们总是觉得我们可以得到一点东西,把它带到来生去,不可能!就好像你不可能把第一个梦境里面的东西,带到第二个梦境去,第一个梦消失的时候,意味着所有的东西消失了,没有一个东西可以从第一个梦里面带到第二个梦,人生也是这样。人生只是让你受用,但是你不能得到任何东西,你从无所得里面,你就自然无所求,你的攀缘心就自然减少。
我们前面的出离心、菩提心,把问题处理得干净的时候,你后续就不会再去惹尘埃了。既然你本来无一物,你何必去惹这个尘埃呢?你把这个镜子擦干净了,你就不要去惹,招惹人生的因缘,把今生的因缘了了,就算了,好好地规划来生吧。
因此这个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它这种心态就是想办法把心中的颠倒妄想降到最低了,做好临终的准备。你不准备,你临终就手忙脚乱,因为它事实上是存在的。所以你这个三块: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你准备得越好,你临终越自在,因为你平常把这种负面的颠倒妄想的能量都降到最低了,没有东西会干扰你了,剩下就是你对阿弥陀佛的皈依,对净土功德的好乐而已。
总之我们昨天讲的真正发心,主要就是透过安住力,安住空性,调伏爱取,导归净土,导归佛道,来消除我们心中的颠倒妄想。
我们今天开始来谈一谈,怎么样降低生死业力这一块。前面讲到是消除颠倒妄想,今天我们要降低临终时候的生死业力——持戒清净。
好,我们看讲义。乙二、持戒清净,分二:丙一、总显三学以戒为本;丙二、别示四重以彰无漏。
先看丙一。我们先拢总的说明。大乘的戒定慧当中,以持戒做根本。有两段的经文,我们请一个同学念一遍。请合掌。
丙一、总显三学以戒为本。
引律标宗: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
预记末法: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好,这个戒定慧三学,在《楞严经》有一段开示说,佛告阿难:你呢,作为我的侍者,经常跟着我到处弘化,那么你一定听过我讲到毗奈耶。毗奈耶就是调伏,佛陀讲很多身口意的调伏方法当中,就讲到了三决定义,就是戒定慧三决定义。
为什么戒定慧叫做三决定义?这个“决定”是什么意思?就是诸佛的出世,他开演的法门有广略的不同。比方说释迦牟尼佛讲的某一部经,释迦牟尼佛讲的经比较多,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那弥勒菩萨,他只有三会,弥勒菩萨的说法只有三次,龙华三会。所以诸佛的出世在说法过程当中,的确有广跟略的差别,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原则是不变的,就是戒定慧三学,这个修学的内容、修学的次第是不能改变的,所以这叫三决定义。就是诸佛的说法有很多的差别相,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就是一定会提到持戒、修定、修慧,这三大原则决定不能改变。
那么这三学的次第是什么呢?“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这个地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这四个字“摄心为戒”。佛陀讲戒法,如果是在人天乘,比如受五戒十善,就没有所谓的摄心这一块了,就是它的持戒跟你的心地法门,那不一定有关系了。你不杀生,不偷盗,不邪婬,不妄语,你去做这件事情,不一定能够把心给摄住,不一定有调伏跟引导的作用,但是受为大乘的菩萨戒,每一个行为一定跟你心中的善根力——前面我们说过的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有关系。
大乘的持戒,它的精神在于增上惭愧。它不看你的行为本身,而是你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的心态是不是有两种:第一个增上心。你面对过失的时候,你的心是不是对无上菩提的追求没有放弃。虽然你做得不够好,但是你不断地发愿:我现在暂时不能离开杀盗婬妄,但是我希望总有一天,能够解脱这样的杂染因缘。你的增上的心没有失掉,这是第一个,戒体的第一个思想——增上心,你对无上菩提的期望并没有放弃;第二个惭愧心,即便你有身口的过失,但是你内心当中是非常惭愧的。
所以大乘的持戒,它在每一个持戒的过程当中,一定夹杂了增上心跟惭愧心,也就是说惭愧心它是一种调伏,你减损了一种造恶的势力;增上心就是一种生命的引导,你永远有一个目标来引导你,你希望你不断地进步。所以你这两种心成就的时候,就是叫做摄心为戒了。你所有的戒法是从你的戒体发出来的,这个观念很重要!你这个观念听懂了,你才能有办法听下面的,为什么叫做调伏生死业力,怎么调?你心中先有一个目标,有增上的目标,然后有惭愧的心,你才有可能降低生死业力。就是说持戒,有时候不是一次到位,它的确有次第,但是你要注意你的心态!
诸位!我们从实际的现实生活来看。你看有些人学佛了十年、二十年,结果你看他没什么进步,他除了对三宝有点信仰以外,他的身口意,十年前是怎么回事,现在还是怎么回事,他没什么增上;有些人他学佛,他一年一年地进步,他内心有善根,这个很重要!一个有善根的人,他是可以突破内心的障碍的。为什么我们先讲建立善根,然后再来讲持戒?因为它是根本,它是持戒的根本。
好,我们懂了以后,就是说一个人是能够从过失中解脱出来,还是永远跟过失牵缠不清,关键在这四个字:摄心为戒。你内心当中是不是有一个正确的调伏力跟引导力,增上心跟惭愧心。你有这个概念以后,我们就有更清楚的概念来学习下一块。
我们看丙二,别示四重以彰无漏。
在整个生死业力当中,以杀盗婬妄最为严重。作为净土宗的人,你只要把杀盗婬妄四种生死业给调伏了,你临终的时候一定可以带业往生,因为没有业力可以障碍你了。
好,我们分两段。丁一、牒征,丁二、详示。
我们先看总标,看经文:
丁一、牒征。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那么这个地方提出一问,就是说什么叫做摄心来作为持戒的一个根本呢?这个摄心我们前面说过包括了调伏跟引导,调伏就是惭愧心,用惭愧心来调伏自己的过失;增上心就是一种引导,引导自己不断的进步,这就是摄心,这个是整个持戒的根本。
这个“根本”应该怎么去理解呢?这以下看丁二,详细的说明。
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出现了一个过失,同样的身口意出现了杀盗婬妄,有些人会堕落,有些人会不断进步,到底差别在哪里?我们看下面的经文,你就清楚了。详示当中,分成四段:一、婬戒;二、杀戒;三、盗戒;四、大妄语戒。
我们先看第一个婬戒。先看第一段的持戒功德。请合掌。
戊一、婬戒。
持戒功德: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婬,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这段先总标,持戒的功德。说六道众生,特别是念佛人,只要其心不婬,我们生死的业力就慢慢地沉淀下来,慢慢地调伏下来。
其心不婬,我们解释一下。不是说你没有婬欲心叫其心不婬,而是当你的婬欲心活动的时候,你内在的善根力可以产生一定的作用,你用惭愧心来自我调伏,你用增上心来善加引导。也就是说,你对婬欲的这种身口意的行为,某种程度有产生一种抗拒的作用,你不再完全随顺它了,这个叫做其心不婬。你有一定的抗拒能力了,这个很重要!就是你开始顺从内心的真如,而不再顺从内心的妄想这叫其心不婬。详细我们再往下看,就清楚什么叫顺从跟抗拒。
我们看第二段,犯戒的过失。
犯戒过失: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婬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们修习念佛三昧的人,本来我们的目标,是希望透过念佛来了生脱死,来往生净土,但是假设我们婬心不除,也就是说你完全放纵你对于婬欲的这种心态、行为,不但没有惭愧心,也没有好好地引导它,完全采取放纵的状态,那么这样子就有什么样的后果呢?“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虽然你广学多闻,念佛有一定的定力,但是你完全不调伏你的婬欲心这一块,完全采取放纵的状态,那么你后果不堪设想,必落魔道。
这个地方有三品:如果你福报大,修行功力够,你的福报跟修行,会被你的婬欲的妄想误导变成魔王;如果你福报是中品的,就变成男众的魔民;如果你是下品的,就变成女众的魔女。那么这种魔王、魔民、魔女,都有他的徒众,每一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是成就无上菩提了。
这个地方的过失,我们解释一下。不是说你偶尔有婬欲的行为,你就堕入魔道,不是这个意思。事实上佛陀对在家居士设定了五戒十善,佛陀是开许正婬的。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什么呢?就是下面那句话:“各各自谓成无上道”。这个地方是关键!他堕落的关键在这里!他的问题不是一种行为的错误,他的问题来自于思想的偏差。他认为婬欲是一种功德想,他把婬欲的行为当作数数现行,都无惭愧,见是功德,深生好乐。第一个,他无惭无愧;第二个,他把它当功德想,把它当作一种生命的目标来追求。也就是说过失本身问题不大,但是他的心态是非常严重!他对婬欲的行为不但没有惭愧心,也没有好好引导它,反而把它当功德想,那么这个时候就是一种根本上的错误了。
在佛法里面我们允许有行为上的错误,但是绝对不允许有根本上的错误!即便我们一个在家居士,我们没办法去突破现前的因缘,我们有一些偶尔的正婬,但是你的心态很重要!你一定要发愿:婬欲它的本质就是一种生死业力,我目前不能突破,但是我以惭愧心,我发愿,我总有一天能够远离这样的因缘。至少你心中有一个愿景,你没有放弃,而且你不完全放纵。这个时候,至少你根本没有坏,也就是枝末上的过失。那么这个人他问题出在哪里呢?他是根本上出了毛病,后面佛陀会解释,就是说他对婬欲的行为是完全放緃,而且自我赞叹,这叫做根本成婬,他已经根本上出差错!《楞严经》很强调一个观念:
我们可以有行为上的过失,但是你不能把行为转成根本,你不能有根本上的差错。根本上的差错,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往下看你就会知道了。
好,我们再往下看,下一段,预记末法。
预记末法: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婬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佛陀预言在末法时代(因为正法时代、像法时代正气比较强,正法的势力强大),到末法时代有一个问题,“魔强法弱”,就是邪知邪见的人特别多。那么每一个人,都释放他自己修行的理念,所以让很多人就没办法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因为魔强法弱,正好给这些魔子魔孙提供活动范围的一种气氛,所以他就广行贪婬,来当作修行上的引导。他认为婬欲对他不但不障碍,还是一种非常殊胜的一种帮助跟引导,使令很多人堕入这种邪知邪见的坑洞当中,而失去了菩提道路。也就是说这个人本来前面善根栽培得好好的,他有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但是受到这个恶知识的误导以后,他的跑道改变了,他从菩提的道路走上了魔道,失掉他的根本,这个是受到邪知邪见的误导。
我们看下一段。
诸佛教诲: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婬,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佛陀说,修行先断心婬,也就是说我们即便身为一个在家居士,我们很多正婬的行为不可避免,但起码你内心要非常健全,我们对婬欲的行为有增上的惭愧心,以调伏力、引导力来面对自己的心态,这样至少我们的善根没坏。善根没坏,我们也只是一种行为上的过失,我们菩提善根没有坏,至少你根本守住了,这是第一个决定清净明诲,这个是成就清净功德的一种明确的教诲。
好,为什么当我们错误行为出现的时候,要守住自己内心的根本,要有增上心、惭愧心,这个理由在哪里呢?佛陀就解释了,就说因为你要守住你的菩提的根本,这个是关键!
这以下有三段,我们一次把它念完。
菩提之本:是故阿难,若不断婬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祇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婬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婬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好,佛陀告诉阿难说,假设我们不能够断除婬欲的这种放纵,即便你能够很努力地修习,专注地念佛禅定,但是你的根本上是认定了婬欲是功德想,那么这个时候就像你用砂去煮饭,你经过百千劫只叫热砂。就是说你虽然做很多加行,你每天拜很多佛,持很多的咒,但是你的根本已经偏差了,你已经不是米,你变成一种砂,当然不可能煮成饭了,因为你根本已经错误了,你的发心错误了。所以你用这种放纵的心态来面对婬欲,你“纵得妙悟,皆是婬根”,你的菩提根丧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婬欲的根,最后的结果轮转三涂,必不能出!也就是说你可能先到魔道里面,享受你今生修习的善业,但是福报享尽以后就直堕三涂了。你既然不是走到一个菩提涅槃的跑道,你就不可能成就菩提涅槃的结果,因为你已经走上一种魔的跑道了。
最后结论:必使婬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当然我们可能在家居士不能断到行为上的偏差,至少内心上的增上惭愧还是要守住的,就是至少你根本这一块要守住。“乃至于到最后,断性亦无。”断性亦无这境界很高了,就是空正见了,站在本来没有婬欲的角度来调伏婬欲心,就没有这个能所的对立了。你本来就没有婬欲心,婬欲心是后来因缘的一念妄动才有的,它也是一个因缘的假相而已,这样子才能够守在菩提道路当中。
好,我们看最后的总结:判决邪正: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这段佛陀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说:如果照我所说的——这个是佛陀所宣说的正法;反过来就是魔王的邪知邪见了。这句话,佛陀讲得是相当的清楚,一点都没有模糊讨论的空间。
这个地方是说什么事呢?就说当我们很正确地发了菩提心,发了出离心,走在菩提道当中,不是说我们就成就了,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是一个带业修行的凡夫,所以我们可能会有一些行为上的过失,这个可以理解,但是关键是什么呢?你不能把行为的过失提升到思想根本的过失,关键在这里!你不能把一种错误的行为,演变成无惭无愧,而且把它当作你生命的目标来追求,当作功德想,不可以!
佛法允许你有枝末的过失,但是不允许你有根本上的过失!因为你根本的过失,弄得你连善根都没有了,你基本上已经不是走在菩提的跑道上,你走在魔道上了。
佛陀在经典中讲一个譬喻。说有一个大富长者,他有一个米仓,这个米仓的旁边住了一只老鼠。老鼠利用晚上的时候,就跑到米仓里面去吃这个米,吃了以后,牠就从米仓里面爬出来,白天就做一些牠的其他的活动,到了晚上就跑到米仓吃大米。一天天过去以后,这老鼠就打了一个妄想,牠说我晚上爬到米仓来吃这个米,很费事,干脆我就住在米仓得了,住在米仓我要吃就吃,也不要爬来爬去了。牠想这个主意不错,牠就干脆不住这个洞里面了,就住在米仓,一醒过来就可以吃,但是这个时候慢慢吃慢慢吃,欸,等到吃得差不多的时候,牠发觉这个米在往下降,吃到最后牠爬不出来了,因为这个米肯定越吃越少,牠已经没有能力爬出米缸之外了,所以最后就死在米缸当中。
佛陀讲这个故事是说什么事呢?作为一个聪明的老鼠,牠为什么失去了这种警觉性?老鼠吃米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能住在米缸,关键在这儿!你没有住在米缸,你偶尔来吃吃,你会保持一种警觉性,你住在米缸,你所有的警觉性都没有了。当我们的错误行为出现的时候,有些人是还有救的,有些人是没有救的,就是说你错误的行为出来的时候,你一点自我反省的能力都没有,你是完全地堕落,完全地放纵,你这个行为就没有救了,因为你伤到根本了,根本成婬!
问题的严重性不在于你行为本身,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你自己自甘堕落,放弃了努力,你不想改变,这个是《楞严经》比较在乎的。所以这个老鼠牠如果偶尔去吃吃米,牠一定会很快发觉,牠不能再下去了,再下去牠就爬不出来了,牠一定换另外一个米缸吃的。它这个地方所要说的是什么事呢?就是说我们不可能马上让自己的身口意完全清净,但是你要注意你的心态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有些人他虽然有一些身口的过失,但是临终还是可以往生?他生死业力的势力还是薄弱的,因为他的心态非常健康,他的善根没有失掉,他的增上心、惭愧心,还是产生一定的作用。有些人错误的行为一发生的时候,他娑婆世界就离不开了。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去思考一下。因为你的根本错了,米都已经变成砂了,你怎么可能要求砂煮成饭呢?你根本已经错了。所以佛法很重视顺从,我们做不到佛的境界,但是起码我绝不放弃!我顺从佛道,顺从弥陀。这个“顺从”两个字,从一个凡夫的菩萨来讲是最关键,就是我绝不放弃!你不能说连对诸佛的功德一点顺从都没有,你完全顺从你的颠倒妄想,那就完了!你根本上就错误了,你就不可能往生了!因为你那个本质已经出差错了,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楞严经》说,有些人他的行为不会障碍他的圣道,有些人的行为障碍圣道,关键是他的根本有没有处理好,关键是在这里!
好,我们看第二条戒,杀戒。那么生死业力第一个就是我们对于婬欲的心,应该有增上惭愧心。第二个就是这个瞋心。
好,我们中间休息十五分钟。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24276.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24276/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2427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妙音0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