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第六十八章 晋唐心印
神龙冲浪里 本章字数:8595 神龙冲浪里txt下载
公元649年7月10日,即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于秦岭皇峪翠微宫寒风殿。太宗临终遗言:“以兰亭殉吾,孝也。”龙榻侧,爱哭鼻子的高宗哽咽流涕曰:“唯命。”
可李世民哪里想得到,就在他病入膏肓处于弥留之际的这些日子里,在他的龙榻之侧,居然有一对儿年轻人搭起了鹊桥。他们不是别人,正是太宗李世民的妃子武媚娘,以及他的太子,晋王李治。这两人本一同服侍太宗,天长日久,一对儿佳人由不得情愫缱绻,终于暗通款曲。武媚娘、太子两人与其说效忠可鉴,不如说十分有心,特别是具备了常人莫及的耐心。虽然他们看似沉溺于“促欢今夕促,共叙一夜欢”,实则在柔情蜜意中耐心等候着太宗的驾崩。侧室隐秘处,血气正旺的年轻人少不得执子之手,信誓旦旦。“憔悴支离为忆君,开箱验取石榴裙”,寒风殿的丹墀下演绎着旷世的不伦之恋。可李治、武则天岂是凡俗之辈?柔情蜜意、海誓山盟对他们而言不过是聊复尔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二人自幼痴迷书法。太子李治自不待言,他血液里流淌着李世民的基因。贞观年间,李世民“设明书课,以书法取士”、“声言书判,以书判试人”,禁中网罗天下法帖无数,善书者云集。晋王李治自幼得天独厚,临帖不辍。而武则天更是刻意习练二王书法多年,以至于后世“无出其右者”。
翠微宫太子别殿内,二人得便,少不得黏在一起赏析、临帖《兰亭序》法帖真迹,如饥似渴,晨昏不分。武媚娘心无旁骛的女儿之态,更添盈盈国色,李治自然是五迷六道。可美人总不免要使小性儿,想象一下那个改变历史进程的重要瞬间吧:是酒后微醺之间?还是巫山共度之后?耳鬓厮磨间,太子把握着媚娘的的芊芊细指,在《兰亭序》手卷的天头与画心之隔水处,铃盖上了一枚“神龙”二字朱文小印。这枚篆文鉴赏小印,字体飘逸娟秀,逸兴湍飞、笔走游龙,它看似乃武才人闺中把玩之宝,实则是她父亲武士彟临终所赠的密符。这密符暗藏着当年袁天罡对襁褓中的武则天的惊天预言。对武则天而言,这就是“受命于天”的神谕。
孱弱的晋王李治何成料想,武媚娘的蜘网已开始悄悄搭在李唐王朝的后肩膀上了。这才是第一步,锋芒小试而已,这个女人长袖善舞、天翻地覆、宏图大展的日子还在后头呢。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可以说无出其右者。
56年后的公元705年,武则天在神都洛阳登基15年之后,女王武帝也累了。她要将她的武周王朝交还给李家。而这枚“神龙”小印在这改朝换代之际终于也登峰造极。是年,武则天改年号为“神龙”,“神龙”小印一步登上皇帝玉玺之宝座。半年后,武则天驾崩,其三子李哲继位,是为唐中宗,“神龙”年号不变。
袁天罡一语成谶。
那么“神龙”之前的年号是什么?知道的人很少。“神龙”之前是“长安”。武则天就是这么神奇,她用女人的方式为中华历史去编织重重迷雾。长安是她得以君临天下的滥觞,而神龙是她的归宿,伏脉千里的却是《兰亭序》。
从唐太宗李世民的五等才人,到唐高宗的“昭仪”、“皇后”、“天后”、“二圣”、“皇太后”,直至最后称帝,武则天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而这一切,却早就在这个女人盘算之中。如此说来,武媚娘觊觎《兰亭》,哪有个不成的道理呢?
可为什么是“神龙”呢?
原来,在武则天年方八岁之际,她的父亲武士彠去世了。弥留之际,父亲告诉她一件惊天秘密。数年前,武则天还是个垂髫女童,有一天,正逢大星象家、国师袁天罡赴长安途中路过广元的武家。酒过三巡之际,袁天罡少不得应武士彟之邀为其家人称骨看相,其它人的卦象稀松平常也就罢了,无非是些耳熟能详的吉凶祸福、荣辱盛衰等应景之词。可是,当袁天罡一眼看到武则天后,当场大惊失色,窟嗵一下匍匐在地。
袁天罡战战兢兢地说出了他的惊天预言:
“此童龙瞳凤颈,日角龙颜,此乃神龙之相。”
武家人闻听此言惊恐不已,此预言若透露半点儿出去,必惹满门抄斩之祸。故武士彟一直到临终前,才将这枚“神龙”隐喻小印留给女儿,叮嘱其悄悄铭记在心,万不可泄露半点与他人。60多年后,武则天果然称帝,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她作为女皇,是最喜欢更换年号的皇帝,在位15年,用了14个年号。而“神龙”二字却被她一直藏匿到最后才启用,成了武周王朝的最后一个年号。
武则天与李世民、李治一样,酷爱王右军笔墨到了痴魔的程度。她自入宫以来,利用为李世民管理衣帽库的优势,下死功临摹王羲之真迹。功夫不负有心人,武则天后来无论楷书、行书、草书都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她的行草,雍容霸气、神采飞扬,可谓超唐入晋,堪于太宗比肩。以至于,唐太宗时常会让这个五品才女替他批奏折写圣旨。
可人算不如天算,这个女人如何能料想到,李世民临死之时,居然要把《兰亭序》带进坟墓。
虽然晋王李治的懦弱是出了名的,但武媚娘可不是省油的灯。人死如灯枯,李家天下成了高宗李治和武媚娘的二人世界,谁敢在他们面前说个不字说。连李唐王朝的天下都将被这个女人算计掉,那太宗的挚爱—《兰亭序》,还能再姓李吗?
最大的麻烦是,太宗驾崩之际的龙榻之侧,云集了一帮帮功高盖世的顾命大臣。虽然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一干旷世名臣,少不得在神情庄重、一本正经的面具掩盖下,各自打自己的小算盘,但毕竟托孤事大呀。更何况还有秦琼、尉迟敬德两位门神陪王伴驾呢。如今,太宗遗诏右军墨宝陪葬,谁敢抗旨不尊扣下《兰亭》?
有人敢。只不过要略施小计,来个瞒天过海。太宗尸骨未寒啊,而他当年御驾亲征伐辽,薛仁贵为其献出的瞒天过海之计,却不成想被武媚娘活学活用,并加以发扬光大,终成一出狸猫换太子的好戏。
其实,武才人早已未雨绸缪。说来也简单,那就是撺掇李治偷梁换柱,给《兰亭序》来个改头换面。
首先,揭掉《兰亭序》真迹的天头、隔水、题跋及拖尾,这个过程是否有其它人如阎立本等书画大家参与,已无从考证。确定无疑的是,在这些换下的绢本上,必定留下了多处李世民的“贞观”二字连珠鉴赏铃印,以及褚遂良、虞世南等初唐名臣大家的鉴赏墨痕。而“神龙”上下二字朱文小玺,因其印文骑缝压在画心及隔水之间,所以可以推断,那右半边的“神龙”印文一定留在了《兰亭序》真迹的隔水及引首上。换言之,如果有幸能看到那些被武媚娘、李治二人揭表下来的蚕绢纸,那失去的“神龙”二字的右半边残留必定赫然其上。只要将其与左半边放在一起拼对,毫无疑问将会卡尺等寸、榫卯相扣。因为,左右两半的“神龙”残迹,本是原配一对儿。
关键问题来了,“神龙”印文的左半边呢?进了昭陵了吗?不可能!武则天、李治小两口费尽心机,怎么会白忙活一场呢。其实,真相早就尽人皆知。只是人们都习惯于在疑惑的泥塘边推推搡搡,谁也也不肯带头向前迈上一小步。人们沉迷在蝇营狗苟的酱缸中相互倾轧,却总是对从天而降的一股清流嗤之以鼻。大家对圈子越来越情有独钟,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就是规矩和个人喜好。最要命的是,这个社会已无人去挑战哪怕是臆想中的权威,那形形色色的权贵还不愈发肆无忌惮?谎言成了媚上欺下的最顺手、最行之有效的工具,真相反倒成了众人避之由恐不及的瘟神。好好的窗户纸干嘛非得捅破?
好吧,那就接着猜吧。
重新装裱过的《兰亭序》真迹画心被谎称为冯承素双勾填摹本,不是都说冯承素钩摹本几可乱真嘛?那除了这位太子典书坊的录事,谁又能辨得了真假《兰亭》?所以,冯承素的下场必须是英年早亡,留下墓志上一句:“敢铭恨于泉扃,式图徽于石户”,以供后人嗟叹。
换下的天头、隔水、题跋及拖尾等,则无论如何不可带回长安内宫。而李家祠堂——翠微寺地宫,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它们理想而稳妥的藏身之所。至于“贞观”、“神龙”小玺,更是不得露其真容。根据唐内寺地宫的开启仪轨,乃是所谓“30年一开,开则岁谷稔而兵戈息”,没有敕令,翠微寺地宫谁得能入?
这就是《兰亭序》神龙半印本的由来。而那真正的冯承素双勾摹本自然就被李治顺手敬了孝,随葬于李世民的昭陵之中啦。那种摹本放进坟墓多少也没人心疼,要知道,当年李世民得到《兰亭序》真迹后爱不释手,“常置于龙榻之侧,朝夕赏鉴,以至彻夜把烛临摹”,遂下旨命韩正道、冯承素、诸葛贞用“双钩法”摹拓多本,赐予皇太子、诸王、近臣。摹本的数量多得很。
就这样,改头换面的《兰亭序》真迹,传承有序,一代一代到了今天,现妥妥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再来摆几个不着调的证据,就当民科的抛砖引玉吧。
一、郭沫若先生的质疑所引发的一场大论战——《神龙本》就是真迹。
1965年6月10日、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郭沫若所著《由王谢墓志的出土到兰亭序的真伪》。文中,郭老断定,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冯承素双勾填墨神龙半印本兰亭序,北京故宫所藏神龙半印本就是真迹!
只不过郭老认为,此真迹并非东晋王羲之的墨宝,而是其七世孙智永和尚托伪之作。智勇和尚呀,不就是那位创作了不朽的《真草千字文》的隋朝佛家大师吗?
郭沫若的主要论据是:王、谢墓志碑与王羲之同时代,其书体为隶书,这与兰亭序为行楷不同。他认为同为东晋时期,不因出现两种以上书体。而且郭沫若进一步判断,非但《兰亭序》书法不是王羲之所书,其文也是“在原《临河序》的基础上加以删改、移易、扩大而成的”、“兰亭序的文章和墨迹都是王羲之七世孙、陈隋间释智永所依托”。
郭沫若大作洋洋洒洒,足有三万言之多。此文一出,当时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但敢于公开反驳者却噤若寒蝉。
正在此时,南京人士高二适,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江苏文史馆馆员以一篇《〈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之文,对郭文的观点予以逐一驳斥。但高二适之文却被光明日报退稿。后经章士钊老先生将高一适文直接转呈给老人家,称“此学论也,百花齐放,知者皆应有言……鄙意此人民政府下文治昌明之效,钊乃敢冒严威,遂行推荐。”
在老人家的的指示下,高二适文得以在1965年7月23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接着,七月份的《文物》杂志也全文影印,照登手迹。
一场由笔墨官司引发的兰亭序公案爆发了。其影响力之大,参与的巨擘之众,跨越的时空之长,堪称文化史上的奇观。这里先按下不表。
我们关心的问题是,当年发文赞同郭沫若真迹观点的一干学者(可以列出一大串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难道都看不出双钩填墨的痕迹吗?而且,反方高二适先生,居然也没有用双勾填墨的论据去抨击对方所谓的真迹之说。
这里要提到北宋大书法家米芾,他就认为,神龙本为褚遂良所临。“放浪形骸”的“浪”字无异于褚遂良在写自己的名字。难道米芾居然也分辨不出所谓硬黄响拓、双勾填墨,与所谓对临、背临的区别吗?高手如褚河南者,意临的墨宝更是与勾摩有着云泥之别,难道是米芾老先生喝多了犯迷糊了吗?
看来,对神龙本《兰亭序》而言,本就没有什么双勾廓添之实,以讹传讹,有人故意设了个迷魂阵,掩人耳目而已。有研究者称,虽经现代仪器千倍放大,亦未见任何所谓双勾填墨的蛛丝马迹。当然,有专家非把个别笔画中的飞白当成勾勒线条,也只好姑妄听之吧。
说一点题外话吧,孰是孰非姑且不论,在那么一个众所周知的困难时代,从万民领袖到一介书生,所有人均赤胆相照,各秉己见,为了一个多年前的文化疑点不分尊卑、具理以争。这种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民族风雅,岂是那些蕞尔唯利之辈所能品味到的呢?
结论好像有了。
神龙本所谓的双勾填墨根本就是以讹传讹,是被人故意臆造出来的假象而已。
二、冯思远与邵师兄的神聊——命纸的年代鉴定
邵师兄:
“其实,想判别是贞观年间摹本,还是东晋真迹,将手卷命纸一验便知,毕竟中间差了三百来年呢。”
冯思远:
“既然狸猫换太子,原装命纸岂存?”
邵师兄:
“真正书呆子了。狸猫换太子,留下的自然是太子啦。”
冯思远:
“确实啊,茅塞顿开。若神龙版为真迹,则其画心为晋蚕茧纸无疑。若画心是竹纸或宣纸则必为唐摹本。若要是高丽纸就更加没什么彩了。”
邵师兄:
“是啊。在《源氏物语》中,光源氏与藤壶院以和歌暗度情愫,所使用的就是唐纸。即使在平安朝时期的日本,也是下一等才用高丽纸呢。”
冯思远:
“故宫博物院那么些德高望重的专家们,洞隐烛微,难不成对纸张没有鉴定和断代吗?”
邵师兄:
“先入为主或者灯下黑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我们没有见到他们公开的相关研究文献嘛。再说,这种课题冷僻艰涩,且费力不讨巧,更与大型断代工程沾不上边,谁不想投身于推动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的洪流中,傻子才坐冷板凳呢。不过,听说到是有皮纸之说,不足为凭。”
冯思远:
“就是就是。多年前,我在旧书摊上见过一篇1975年《文物》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故宫博物院藏若干古代法书用纸之研究》的文章,可惜的是,下手不果断,失之交臂。那篇文章当时蹲在马路牙子上略微翻看了一下,感觉内容浮于皮表,以假设推导假设,以原因论证原因,颇有些不知所云,确是那个时代的文风。”
结论:
若神龙本画心纸为晋蚕茧纸,则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神龙半印本《兰亭序》,为东晋王羲之真迹无疑。
草率了。那就期待故宫博物院的科学鉴定吧。
三、证据链上的重要一环——不应消失的“贞观”鉴定铃印
唐徐浩《古迹记》载:
“太宗皇帝肇开帝业,大购图书,宝于内府,锺繇、张芝、芝弟昶、王羲之父子书四百卷,装志部帙,以‘贞观’小玺铃印,命起居郎禇遂良排署如后。”
唐韦述《叙书录》载:
“亦各随多少勒为卷帙,以‘贞观’字为印,印缝及卷之首尾。”
以上史料说明,大唐贞观年间,凡经皇家鉴定的书迹,均需钤上“贞观”年号印以作为识别。唐太宗开创此法,自然上行下效,由此引发了在鉴藏书画上钤印鉴定小印之风气,绵延至今,对于书画的递藏、流传及考辨可谓功莫大焉。
唐太宗“宝惜者独《兰亭序》为最,以金缕杂宝装轴套封,每听政之瑕,则临看之,夜半把烛临兰亭。”
但是问题又来了。所谓的冯承素神龙半印兰亭序却为何没有太宗的“贞观”鉴定钤印呢?太宗‘宝惜者独《兰亭序》为最’,却反倒无鉴藏小玺,这怎么可能?冯承素奉太宗谕旨双钩填墨摹兰亭,怎敢冒欺君之罪遗漏真迹上的“贞观”小印呢?退一步而言,即使冯承素本乃后代托伪作假,那托假者岂不是更巴不得要将李世民自书之“贞观”二字连珠鉴藏小玺,狠狠地按在其伪作的显眼之处,以障人眼目?
这是有实例为证的:
故宫博物院今另藏有王羲之的《雨后帖》,被专家定称唐摹晋人帖。此贴之上,“贞观”长圆黑色小印历历在目,另有“世南”小印排署其后。”
相似的情况出现在《丧乱帖》上(现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此贴被列为王羲之下真迹一等,亦所谓双勾填墨之摹本。具言,此贴勾摹之精确,可谓毫发毕肖,甚至连虫蛀的痕迹也勾摹出来。其上,唐玄宗“开元”鉴藏小玺赫然在列。
注意到了吗?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承前启后谁者?乃武则天也。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这个女人在中华历史上挥洒了一段浓墨重彩的篇章。武则天于“神龙”元年盛极而退,将天下拱手奉还李唐。而唐中宗继位后,居然延续“神龙”年号不变,更令人匪夷所思、疑云窦生。所谓“神龙之变”莫非乃女皇本意?否则怎么说得通。
冯思远的猜想:
在《兰亭序》生死存亡的千钧一发之际,有人火中取栗,丢卒保车,暗地将“贞观”二字钤印从法帖上全都裁去,以混淆视听,保留真迹画心。何其辛哉!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精髓的瑰宝,终得遗存至今。善莫大焉。
四、考古民科的空穴来风——“神龙之变”
1984年,西安市西大街梁家牌楼拆除旧房时,偶尔在屋檐下发现元代《兰亭序》碑刻拓片四幅,其中有一篇宋代蔡挺的跋文,其大意为:公主用伪本换掉真迹,真迹得以留存人世间。另有李治暗中掉包等言。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四曰:“……神龙之际,奏借出外拓写,因此遂失所在。”唐韦续在《墨籔》卷二中,亦有相似记载。
太平公主(665~713),武则天之女;安乐公主(684~710),武则天之孙女。李世民驾崩于649年之时,两位公主尚未出生呢。
以上记载诡异之处就在于所谓“神龙之际”,只能是太平公主发动的神龙政变,起兵冲入玄武门逼宫八十多岁的武则天,李哲(原名李显)遂复位,两公主乘机将兰亭序‘奏借出外拓写’。
可是不对呀?既然有“帝命供奉榻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各拓数本,以赐皇太子诸王近臣。”之记载,那权高势巍如两公主者,何必又要乘乱取之呢?她们原本就是人手一册的呀?
历史在暗示,《兰亭序》真迹没有殉葬昭陵。
殉葬了才怪。
五、“神龙”小玺——密符
1、不是中宗李显的收藏印
翻开唐中宗李显的履历表,此人命运多舛,不是被废,就是在被废的路上。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年李显复位称帝,与其说是“神龙政变”,不如说是武则天的审时度势,将江山拱手奉还李家。懦弱无能、战战兢兢的李显继位后继续延续武则天的年号至第二年,至景龙4年(710)驾崩。这个窝囊的当朝皇帝再缺心眼儿,也不至于用前朝年号作为私下把玩藏鉴之小印吧?更何况,这位唐中宗哪来的这份闲暇和雅致呢?别说没这份才情,他哪有这闲工夫呀。他忙着呢。
2、也不是“神龙”元年所铃印
众所周知,“神龙”是武则天在位的最后一个年号,启用于公元705年元月,同年二月就发生了神龙政变。彼时,武则天已82岁,这个“神龙”年号在她手里只存续了也就不到一个月。在这云谲波诡的短短二十天多,她老人家还可能有那青灯黄卷的雅兴吗?再说,有这个雅兴,恐怕也没这个体力吧?
3、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唐“贞观”、“开元”书印,及晋宋至唐公卿贵戚之家私印一一详载,独不载此印。
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他压根儿就没见到过神龙本兰亭序。张彦远虽出生三代相门,他自己也官拜大理卿,但在编写《历代名画记》时,其所处时代毕竟已是晚唐,前朝禁中的秘密他如何得知?
对“神龙”的确切解释呼之欲出了。
那就是:《兰亭序》上的“神龙”小印,既非武则天更非唐中宗李显之年号,而是武士彠弥留之际传与其女武媚娘的遗物,它是隐喻着袁天罡惊天预言的密符,遂为伴随武则天终身的闺中小印。这枚小印,也是他与李治在翠微宫太子殿耳鬓厮磨、暗度款曲的爱情物证,那是这个伟大女人的小秘密。到了晚年,她最终启用她堪称传奇一生中的最后一个符号。以袁天罡的预言,彰显其“受命于天”。
六、冯思远的那些胡思乱想
不伦之恋的火热激情,促成了武媚娘与高宗李治俩人,合伙儿裁下《兰亭序》的引首、隔水及拖尾。可这些剪裁下来的残片,其价值也丝毫不亚于画心,都是无价之宝呀。它们被藏到哪里去了呢?
“太宗崩,武则天随嫔御之例出家,为尼感业寺。”但是,那些七零八碎的宝贝是绝不能带进寺院的。毕竟珈蓝之地,青灯黄卷、断塔浮屠,何来藏匿之所?谁能有秘密可言?
让新登基的高宗李治把这些故纸片夹带进皇宫?那不是等于飞蛾扑灯吗?弄不好别说皇位不保,就是脑袋说不定也得搬家。武媚娘一辈子从不干前功尽弃的傻事儿。她心如明镜:她没有失败的本钱的,只要出手,必招招致胜。
只有一个选择:翠微寺地宫。
就这样,经过一番眼花缭乱的移花接木,《兰亭序》真迹终于被高宗李治堂而皇之带回了长安皇宫。从此,书圣墨宝摇身一变被官宣为冯承素双钩填摩的摹本,即所谓神龙本。以后,再由神龙本不停地演变出诸如火烧本、落水本等若干更加魔幻、更加离奇的版本,以搅乱真像、混淆视听,割了一茬又一茬文化韭菜,那就是神仙也无法预测的事了。说道神仙,就不能不提那一代明君李世民魂游地府之际,巧遇书圣王羲之。九泉之下,它乡遇故知,这哥俩儿免不得在一番推杯换盏、酒过三旬后,相互拍起了马屁。世民赞其“凤翥龙蟠,心摩手追”;书圣也喝得到位,提笔挥就“晋唐心印”四字斗方。
“兰若,兰若!”秦湘怀抱着兰若连声喊道。她挣扎着微微睁开启双眼,迷离的目光终于找到了冯思远。
“‘潜隐先帝之私’,”兰若气若游丝地喃喃道,“骆宾王诚不我欺啊。”讲完这句,她头一歪,晕了过去。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23673.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23673/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2367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六十八章 晋唐心印)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陶凤鸣谢谢您的支持!!
可李世民哪里想得到,就在他病入膏肓处于弥留之际的这些日子里,在他的龙榻之侧,居然有一对儿年轻人搭起了鹊桥。他们不是别人,正是太宗李世民的妃子武媚娘,以及他的太子,晋王李治。这两人本一同服侍太宗,天长日久,一对儿佳人由不得情愫缱绻,终于暗通款曲。武媚娘、太子两人与其说效忠可鉴,不如说十分有心,特别是具备了常人莫及的耐心。虽然他们看似沉溺于“促欢今夕促,共叙一夜欢”,实则在柔情蜜意中耐心等候着太宗的驾崩。侧室隐秘处,血气正旺的年轻人少不得执子之手,信誓旦旦。“憔悴支离为忆君,开箱验取石榴裙”,寒风殿的丹墀下演绎着旷世的不伦之恋。可李治、武则天岂是凡俗之辈?柔情蜜意、海誓山盟对他们而言不过是聊复尔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二人自幼痴迷书法。太子李治自不待言,他血液里流淌着李世民的基因。贞观年间,李世民“设明书课,以书法取士”、“声言书判,以书判试人”,禁中网罗天下法帖无数,善书者云集。晋王李治自幼得天独厚,临帖不辍。而武则天更是刻意习练二王书法多年,以至于后世“无出其右者”。
翠微宫太子别殿内,二人得便,少不得黏在一起赏析、临帖《兰亭序》法帖真迹,如饥似渴,晨昏不分。武媚娘心无旁骛的女儿之态,更添盈盈国色,李治自然是五迷六道。可美人总不免要使小性儿,想象一下那个改变历史进程的重要瞬间吧:是酒后微醺之间?还是巫山共度之后?耳鬓厮磨间,太子把握着媚娘的的芊芊细指,在《兰亭序》手卷的天头与画心之隔水处,铃盖上了一枚“神龙”二字朱文小印。这枚篆文鉴赏小印,字体飘逸娟秀,逸兴湍飞、笔走游龙,它看似乃武才人闺中把玩之宝,实则是她父亲武士彟临终所赠的密符。这密符暗藏着当年袁天罡对襁褓中的武则天的惊天预言。对武则天而言,这就是“受命于天”的神谕。
孱弱的晋王李治何成料想,武媚娘的蜘网已开始悄悄搭在李唐王朝的后肩膀上了。这才是第一步,锋芒小试而已,这个女人长袖善舞、天翻地覆、宏图大展的日子还在后头呢。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可以说无出其右者。
56年后的公元705年,武则天在神都洛阳登基15年之后,女王武帝也累了。她要将她的武周王朝交还给李家。而这枚“神龙”小印在这改朝换代之际终于也登峰造极。是年,武则天改年号为“神龙”,“神龙”小印一步登上皇帝玉玺之宝座。半年后,武则天驾崩,其三子李哲继位,是为唐中宗,“神龙”年号不变。
袁天罡一语成谶。
那么“神龙”之前的年号是什么?知道的人很少。“神龙”之前是“长安”。武则天就是这么神奇,她用女人的方式为中华历史去编织重重迷雾。长安是她得以君临天下的滥觞,而神龙是她的归宿,伏脉千里的却是《兰亭序》。
从唐太宗李世民的五等才人,到唐高宗的“昭仪”、“皇后”、“天后”、“二圣”、“皇太后”,直至最后称帝,武则天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而这一切,却早就在这个女人盘算之中。如此说来,武媚娘觊觎《兰亭》,哪有个不成的道理呢?
可为什么是“神龙”呢?
原来,在武则天年方八岁之际,她的父亲武士彠去世了。弥留之际,父亲告诉她一件惊天秘密。数年前,武则天还是个垂髫女童,有一天,正逢大星象家、国师袁天罡赴长安途中路过广元的武家。酒过三巡之际,袁天罡少不得应武士彟之邀为其家人称骨看相,其它人的卦象稀松平常也就罢了,无非是些耳熟能详的吉凶祸福、荣辱盛衰等应景之词。可是,当袁天罡一眼看到武则天后,当场大惊失色,窟嗵一下匍匐在地。
袁天罡战战兢兢地说出了他的惊天预言:
“此童龙瞳凤颈,日角龙颜,此乃神龙之相。”
武家人闻听此言惊恐不已,此预言若透露半点儿出去,必惹满门抄斩之祸。故武士彟一直到临终前,才将这枚“神龙”隐喻小印留给女儿,叮嘱其悄悄铭记在心,万不可泄露半点与他人。60多年后,武则天果然称帝,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她作为女皇,是最喜欢更换年号的皇帝,在位15年,用了14个年号。而“神龙”二字却被她一直藏匿到最后才启用,成了武周王朝的最后一个年号。
武则天与李世民、李治一样,酷爱王右军笔墨到了痴魔的程度。她自入宫以来,利用为李世民管理衣帽库的优势,下死功临摹王羲之真迹。功夫不负有心人,武则天后来无论楷书、行书、草书都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她的行草,雍容霸气、神采飞扬,可谓超唐入晋,堪于太宗比肩。以至于,唐太宗时常会让这个五品才女替他批奏折写圣旨。
可人算不如天算,这个女人如何能料想到,李世民临死之时,居然要把《兰亭序》带进坟墓。
虽然晋王李治的懦弱是出了名的,但武媚娘可不是省油的灯。人死如灯枯,李家天下成了高宗李治和武媚娘的二人世界,谁敢在他们面前说个不字说。连李唐王朝的天下都将被这个女人算计掉,那太宗的挚爱—《兰亭序》,还能再姓李吗?
最大的麻烦是,太宗驾崩之际的龙榻之侧,云集了一帮帮功高盖世的顾命大臣。虽然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一干旷世名臣,少不得在神情庄重、一本正经的面具掩盖下,各自打自己的小算盘,但毕竟托孤事大呀。更何况还有秦琼、尉迟敬德两位门神陪王伴驾呢。如今,太宗遗诏右军墨宝陪葬,谁敢抗旨不尊扣下《兰亭》?
有人敢。只不过要略施小计,来个瞒天过海。太宗尸骨未寒啊,而他当年御驾亲征伐辽,薛仁贵为其献出的瞒天过海之计,却不成想被武媚娘活学活用,并加以发扬光大,终成一出狸猫换太子的好戏。
其实,武才人早已未雨绸缪。说来也简单,那就是撺掇李治偷梁换柱,给《兰亭序》来个改头换面。
首先,揭掉《兰亭序》真迹的天头、隔水、题跋及拖尾,这个过程是否有其它人如阎立本等书画大家参与,已无从考证。确定无疑的是,在这些换下的绢本上,必定留下了多处李世民的“贞观”二字连珠鉴赏铃印,以及褚遂良、虞世南等初唐名臣大家的鉴赏墨痕。而“神龙”上下二字朱文小玺,因其印文骑缝压在画心及隔水之间,所以可以推断,那右半边的“神龙”印文一定留在了《兰亭序》真迹的隔水及引首上。换言之,如果有幸能看到那些被武媚娘、李治二人揭表下来的蚕绢纸,那失去的“神龙”二字的右半边残留必定赫然其上。只要将其与左半边放在一起拼对,毫无疑问将会卡尺等寸、榫卯相扣。因为,左右两半的“神龙”残迹,本是原配一对儿。
关键问题来了,“神龙”印文的左半边呢?进了昭陵了吗?不可能!武则天、李治小两口费尽心机,怎么会白忙活一场呢。其实,真相早就尽人皆知。只是人们都习惯于在疑惑的泥塘边推推搡搡,谁也也不肯带头向前迈上一小步。人们沉迷在蝇营狗苟的酱缸中相互倾轧,却总是对从天而降的一股清流嗤之以鼻。大家对圈子越来越情有独钟,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就是规矩和个人喜好。最要命的是,这个社会已无人去挑战哪怕是臆想中的权威,那形形色色的权贵还不愈发肆无忌惮?谎言成了媚上欺下的最顺手、最行之有效的工具,真相反倒成了众人避之由恐不及的瘟神。好好的窗户纸干嘛非得捅破?
好吧,那就接着猜吧。
重新装裱过的《兰亭序》真迹画心被谎称为冯承素双勾填摹本,不是都说冯承素钩摹本几可乱真嘛?那除了这位太子典书坊的录事,谁又能辨得了真假《兰亭》?所以,冯承素的下场必须是英年早亡,留下墓志上一句:“敢铭恨于泉扃,式图徽于石户”,以供后人嗟叹。
换下的天头、隔水、题跋及拖尾等,则无论如何不可带回长安内宫。而李家祠堂——翠微寺地宫,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它们理想而稳妥的藏身之所。至于“贞观”、“神龙”小玺,更是不得露其真容。根据唐内寺地宫的开启仪轨,乃是所谓“30年一开,开则岁谷稔而兵戈息”,没有敕令,翠微寺地宫谁得能入?
这就是《兰亭序》神龙半印本的由来。而那真正的冯承素双勾摹本自然就被李治顺手敬了孝,随葬于李世民的昭陵之中啦。那种摹本放进坟墓多少也没人心疼,要知道,当年李世民得到《兰亭序》真迹后爱不释手,“常置于龙榻之侧,朝夕赏鉴,以至彻夜把烛临摹”,遂下旨命韩正道、冯承素、诸葛贞用“双钩法”摹拓多本,赐予皇太子、诸王、近臣。摹本的数量多得很。
就这样,改头换面的《兰亭序》真迹,传承有序,一代一代到了今天,现妥妥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再来摆几个不着调的证据,就当民科的抛砖引玉吧。
一、郭沫若先生的质疑所引发的一场大论战——《神龙本》就是真迹。
1965年6月10日、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郭沫若所著《由王谢墓志的出土到兰亭序的真伪》。文中,郭老断定,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冯承素双勾填墨神龙半印本兰亭序,北京故宫所藏神龙半印本就是真迹!
只不过郭老认为,此真迹并非东晋王羲之的墨宝,而是其七世孙智永和尚托伪之作。智勇和尚呀,不就是那位创作了不朽的《真草千字文》的隋朝佛家大师吗?
郭沫若的主要论据是:王、谢墓志碑与王羲之同时代,其书体为隶书,这与兰亭序为行楷不同。他认为同为东晋时期,不因出现两种以上书体。而且郭沫若进一步判断,非但《兰亭序》书法不是王羲之所书,其文也是“在原《临河序》的基础上加以删改、移易、扩大而成的”、“兰亭序的文章和墨迹都是王羲之七世孙、陈隋间释智永所依托”。
郭沫若大作洋洋洒洒,足有三万言之多。此文一出,当时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但敢于公开反驳者却噤若寒蝉。
正在此时,南京人士高二适,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江苏文史馆馆员以一篇《〈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之文,对郭文的观点予以逐一驳斥。但高二适之文却被光明日报退稿。后经章士钊老先生将高一适文直接转呈给老人家,称“此学论也,百花齐放,知者皆应有言……鄙意此人民政府下文治昌明之效,钊乃敢冒严威,遂行推荐。”
在老人家的的指示下,高二适文得以在1965年7月23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接着,七月份的《文物》杂志也全文影印,照登手迹。
一场由笔墨官司引发的兰亭序公案爆发了。其影响力之大,参与的巨擘之众,跨越的时空之长,堪称文化史上的奇观。这里先按下不表。
我们关心的问题是,当年发文赞同郭沫若真迹观点的一干学者(可以列出一大串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难道都看不出双钩填墨的痕迹吗?而且,反方高二适先生,居然也没有用双勾填墨的论据去抨击对方所谓的真迹之说。
这里要提到北宋大书法家米芾,他就认为,神龙本为褚遂良所临。“放浪形骸”的“浪”字无异于褚遂良在写自己的名字。难道米芾居然也分辨不出所谓硬黄响拓、双勾填墨,与所谓对临、背临的区别吗?高手如褚河南者,意临的墨宝更是与勾摩有着云泥之别,难道是米芾老先生喝多了犯迷糊了吗?
看来,对神龙本《兰亭序》而言,本就没有什么双勾廓添之实,以讹传讹,有人故意设了个迷魂阵,掩人耳目而已。有研究者称,虽经现代仪器千倍放大,亦未见任何所谓双勾填墨的蛛丝马迹。当然,有专家非把个别笔画中的飞白当成勾勒线条,也只好姑妄听之吧。
说一点题外话吧,孰是孰非姑且不论,在那么一个众所周知的困难时代,从万民领袖到一介书生,所有人均赤胆相照,各秉己见,为了一个多年前的文化疑点不分尊卑、具理以争。这种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民族风雅,岂是那些蕞尔唯利之辈所能品味到的呢?
结论好像有了。
神龙本所谓的双勾填墨根本就是以讹传讹,是被人故意臆造出来的假象而已。
二、冯思远与邵师兄的神聊——命纸的年代鉴定
邵师兄:
“其实,想判别是贞观年间摹本,还是东晋真迹,将手卷命纸一验便知,毕竟中间差了三百来年呢。”
冯思远:
“既然狸猫换太子,原装命纸岂存?”
邵师兄:
“真正书呆子了。狸猫换太子,留下的自然是太子啦。”
冯思远:
“确实啊,茅塞顿开。若神龙版为真迹,则其画心为晋蚕茧纸无疑。若画心是竹纸或宣纸则必为唐摹本。若要是高丽纸就更加没什么彩了。”
邵师兄:
“是啊。在《源氏物语》中,光源氏与藤壶院以和歌暗度情愫,所使用的就是唐纸。即使在平安朝时期的日本,也是下一等才用高丽纸呢。”
冯思远:
“故宫博物院那么些德高望重的专家们,洞隐烛微,难不成对纸张没有鉴定和断代吗?”
邵师兄:
“先入为主或者灯下黑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我们没有见到他们公开的相关研究文献嘛。再说,这种课题冷僻艰涩,且费力不讨巧,更与大型断代工程沾不上边,谁不想投身于推动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的洪流中,傻子才坐冷板凳呢。不过,听说到是有皮纸之说,不足为凭。”
冯思远:
“就是就是。多年前,我在旧书摊上见过一篇1975年《文物》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故宫博物院藏若干古代法书用纸之研究》的文章,可惜的是,下手不果断,失之交臂。那篇文章当时蹲在马路牙子上略微翻看了一下,感觉内容浮于皮表,以假设推导假设,以原因论证原因,颇有些不知所云,确是那个时代的文风。”
结论:
若神龙本画心纸为晋蚕茧纸,则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神龙半印本《兰亭序》,为东晋王羲之真迹无疑。
草率了。那就期待故宫博物院的科学鉴定吧。
三、证据链上的重要一环——不应消失的“贞观”鉴定铃印
唐徐浩《古迹记》载:
“太宗皇帝肇开帝业,大购图书,宝于内府,锺繇、张芝、芝弟昶、王羲之父子书四百卷,装志部帙,以‘贞观’小玺铃印,命起居郎禇遂良排署如后。”
唐韦述《叙书录》载:
“亦各随多少勒为卷帙,以‘贞观’字为印,印缝及卷之首尾。”
以上史料说明,大唐贞观年间,凡经皇家鉴定的书迹,均需钤上“贞观”年号印以作为识别。唐太宗开创此法,自然上行下效,由此引发了在鉴藏书画上钤印鉴定小印之风气,绵延至今,对于书画的递藏、流传及考辨可谓功莫大焉。
唐太宗“宝惜者独《兰亭序》为最,以金缕杂宝装轴套封,每听政之瑕,则临看之,夜半把烛临兰亭。”
但是问题又来了。所谓的冯承素神龙半印兰亭序却为何没有太宗的“贞观”鉴定钤印呢?太宗‘宝惜者独《兰亭序》为最’,却反倒无鉴藏小玺,这怎么可能?冯承素奉太宗谕旨双钩填墨摹兰亭,怎敢冒欺君之罪遗漏真迹上的“贞观”小印呢?退一步而言,即使冯承素本乃后代托伪作假,那托假者岂不是更巴不得要将李世民自书之“贞观”二字连珠鉴藏小玺,狠狠地按在其伪作的显眼之处,以障人眼目?
这是有实例为证的:
故宫博物院今另藏有王羲之的《雨后帖》,被专家定称唐摹晋人帖。此贴之上,“贞观”长圆黑色小印历历在目,另有“世南”小印排署其后。”
相似的情况出现在《丧乱帖》上(现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此贴被列为王羲之下真迹一等,亦所谓双勾填墨之摹本。具言,此贴勾摹之精确,可谓毫发毕肖,甚至连虫蛀的痕迹也勾摹出来。其上,唐玄宗“开元”鉴藏小玺赫然在列。
注意到了吗?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承前启后谁者?乃武则天也。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这个女人在中华历史上挥洒了一段浓墨重彩的篇章。武则天于“神龙”元年盛极而退,将天下拱手奉还李唐。而唐中宗继位后,居然延续“神龙”年号不变,更令人匪夷所思、疑云窦生。所谓“神龙之变”莫非乃女皇本意?否则怎么说得通。
冯思远的猜想:
在《兰亭序》生死存亡的千钧一发之际,有人火中取栗,丢卒保车,暗地将“贞观”二字钤印从法帖上全都裁去,以混淆视听,保留真迹画心。何其辛哉!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精髓的瑰宝,终得遗存至今。善莫大焉。
四、考古民科的空穴来风——“神龙之变”
1984年,西安市西大街梁家牌楼拆除旧房时,偶尔在屋檐下发现元代《兰亭序》碑刻拓片四幅,其中有一篇宋代蔡挺的跋文,其大意为:公主用伪本换掉真迹,真迹得以留存人世间。另有李治暗中掉包等言。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四曰:“……神龙之际,奏借出外拓写,因此遂失所在。”唐韦续在《墨籔》卷二中,亦有相似记载。
太平公主(665~713),武则天之女;安乐公主(684~710),武则天之孙女。李世民驾崩于649年之时,两位公主尚未出生呢。
以上记载诡异之处就在于所谓“神龙之际”,只能是太平公主发动的神龙政变,起兵冲入玄武门逼宫八十多岁的武则天,李哲(原名李显)遂复位,两公主乘机将兰亭序‘奏借出外拓写’。
可是不对呀?既然有“帝命供奉榻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各拓数本,以赐皇太子诸王近臣。”之记载,那权高势巍如两公主者,何必又要乘乱取之呢?她们原本就是人手一册的呀?
历史在暗示,《兰亭序》真迹没有殉葬昭陵。
殉葬了才怪。
五、“神龙”小玺——密符
1、不是中宗李显的收藏印
翻开唐中宗李显的履历表,此人命运多舛,不是被废,就是在被废的路上。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年李显复位称帝,与其说是“神龙政变”,不如说是武则天的审时度势,将江山拱手奉还李家。懦弱无能、战战兢兢的李显继位后继续延续武则天的年号至第二年,至景龙4年(710)驾崩。这个窝囊的当朝皇帝再缺心眼儿,也不至于用前朝年号作为私下把玩藏鉴之小印吧?更何况,这位唐中宗哪来的这份闲暇和雅致呢?别说没这份才情,他哪有这闲工夫呀。他忙着呢。
2、也不是“神龙”元年所铃印
众所周知,“神龙”是武则天在位的最后一个年号,启用于公元705年元月,同年二月就发生了神龙政变。彼时,武则天已82岁,这个“神龙”年号在她手里只存续了也就不到一个月。在这云谲波诡的短短二十天多,她老人家还可能有那青灯黄卷的雅兴吗?再说,有这个雅兴,恐怕也没这个体力吧?
3、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唐“贞观”、“开元”书印,及晋宋至唐公卿贵戚之家私印一一详载,独不载此印。
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他压根儿就没见到过神龙本兰亭序。张彦远虽出生三代相门,他自己也官拜大理卿,但在编写《历代名画记》时,其所处时代毕竟已是晚唐,前朝禁中的秘密他如何得知?
对“神龙”的确切解释呼之欲出了。
那就是:《兰亭序》上的“神龙”小印,既非武则天更非唐中宗李显之年号,而是武士彠弥留之际传与其女武媚娘的遗物,它是隐喻着袁天罡惊天预言的密符,遂为伴随武则天终身的闺中小印。这枚小印,也是他与李治在翠微宫太子殿耳鬓厮磨、暗度款曲的爱情物证,那是这个伟大女人的小秘密。到了晚年,她最终启用她堪称传奇一生中的最后一个符号。以袁天罡的预言,彰显其“受命于天”。
六、冯思远的那些胡思乱想
不伦之恋的火热激情,促成了武媚娘与高宗李治俩人,合伙儿裁下《兰亭序》的引首、隔水及拖尾。可这些剪裁下来的残片,其价值也丝毫不亚于画心,都是无价之宝呀。它们被藏到哪里去了呢?
“太宗崩,武则天随嫔御之例出家,为尼感业寺。”但是,那些七零八碎的宝贝是绝不能带进寺院的。毕竟珈蓝之地,青灯黄卷、断塔浮屠,何来藏匿之所?谁能有秘密可言?
让新登基的高宗李治把这些故纸片夹带进皇宫?那不是等于飞蛾扑灯吗?弄不好别说皇位不保,就是脑袋说不定也得搬家。武媚娘一辈子从不干前功尽弃的傻事儿。她心如明镜:她没有失败的本钱的,只要出手,必招招致胜。
只有一个选择:翠微寺地宫。
就这样,经过一番眼花缭乱的移花接木,《兰亭序》真迹终于被高宗李治堂而皇之带回了长安皇宫。从此,书圣墨宝摇身一变被官宣为冯承素双钩填摩的摹本,即所谓神龙本。以后,再由神龙本不停地演变出诸如火烧本、落水本等若干更加魔幻、更加离奇的版本,以搅乱真像、混淆视听,割了一茬又一茬文化韭菜,那就是神仙也无法预测的事了。说道神仙,就不能不提那一代明君李世民魂游地府之际,巧遇书圣王羲之。九泉之下,它乡遇故知,这哥俩儿免不得在一番推杯换盏、酒过三旬后,相互拍起了马屁。世民赞其“凤翥龙蟠,心摩手追”;书圣也喝得到位,提笔挥就“晋唐心印”四字斗方。
“兰若,兰若!”秦湘怀抱着兰若连声喊道。她挣扎着微微睁开启双眼,迷离的目光终于找到了冯思远。
“‘潜隐先帝之私’,”兰若气若游丝地喃喃道,“骆宾王诚不我欺啊。”讲完这句,她头一歪,晕了过去。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23673.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23673/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2367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六十八章 晋唐心印)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陶凤鸣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