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腊月二十,大寒。
距离除夕还有九天,天候寒彻、万物蛰藏的同时,也是除旧布新的日子。
作为过年的预热,大寒的祭祀并没有多么隆重,通常也就在家小聚,进行祭灶、尾牙祭而已。
当然,阖家欢乐固然是好,但出门在外,这种时候也只能下馆子打打牙祭,满足仪式感了。
尤其是对于进京赶考的李坤而言,两个月苦修熬读,正好趁着时候吃顿好的,将缺的营养补一补。
他囊中羞涩,也没想着挑什么顶好的馆子,便在路边小巷晃悠了起来。
恰好见得一家羊汤馆,门口还摆了个招牌——今科会试的举人老爷七折。
李坤一乐,当即便迈步朝店里走了进去。
店内空间不大,却布置得井井有条,各处摆放着几张长条木桌,边上的板凳看上去显然上了些年头。
李坤站在门槛处猛嗅了一口,将混杂着草药和肉香的气息,凭空饱餐了一顿。
“哟儿,客官儿里面请儿。”
店小二生怕自己不够百年老店,说话那是格外地道。
李坤从怀里掏出伙牌,讨了个七折,正要点些吃食。
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唤自己。
“叔简!这儿!后边看!”
李坤只觉声音有些耳熟,下意识转过身。
略过或三五成群围桌而坐的一众食客,李坤很快看到了一副熟悉的面孔。
赫然会试的同科,李杜。
其人面前摆着一碗羊汤,一个半大饼,手里正拿着一份新报。
李坤见状连忙露出笑容,走到李杜的桌案边上:“不曾想这般巧,出来打牙祭竟能遇到思质。”
跟顾宪成那帮骄子不同,李杜不搞团团伙伙,关系更加纯粹。
没了惹麻烦的顾虑,李坤还是愿意与李杜结交一番的——就冲这个名字,沾沾才气也好。
李杜将新报折起来放到身边的凳子上,看向李坤笑道:“不过是穷病相连,同为七折所诱矣。”
李坤闻言,忍俊不禁:“好个穷病相连,思质果然机敏非常。”
两人相视一笑,李杜伸出手请李坤同坐:“除此之外,也是听闻,前几科的一甲进士如申公余公等,多是此店回头客,既然我要沾才气,就得沾个透彻才是。”
店家为了把握住三年一次的客流量,弄些噱头再正常不过。
尤其是各大会馆外面的馆子,大多是些什么某某道长开光,某某神仙赐福,以往多少进士光顾。
反倒脚下这家店,乃是申时行常来吃的,倒是做不得假。
李坤大大方方坐下,又跟小二叫了菜,这才回过头接话道:“思质分明是个无意仕途的豁达人,怎么还执念起来了。”
李杜这个人,很特别。
若是别人说无心仕途,那是纯粹装疯卖傻,否则眼巴巴跑来会试做什么?
但李杜不一样,他是俞大猷的幕僚,进京只是来为东翁办事,顺便考个会试而已。
他已经公开表示过,自己哪怕中了进士,都是要辞官回福建,继续给俞大猷卖命的。
所以李坤才说其人豁达,不应该搞考前祈福这一套。
但李杜闻言,却笑着摇了摇头:“叔简此言差矣,我虽无意仕途,但这高中进士,却正是我的执念。”
李坤很是捧场,露出好奇的神色:“这是何故?”
李杜也不遮掩,叹了口气娓娓道来:“如今天下重文轻武,哪怕我东翁俞都督,战功赫赫,威震东南,也常为区区微末小官所折辱。”
“那些小人所依仗的,不过是进士出身罢了。”
“我身为幕僚,改不了天下大势,便想着干脆考个进士,给我东翁涨涨脸面。”
“届时再遇到拿文武高低说话的,我就能拿自己作说法了。”
李杜是福建晋江人,对有恩于福建的俞大猷,可以说是死忠一般倾心。
无论是自家撰写的《征蛮将军都督虚江·俞公功行记》,还是辅助俞大猷修订《正气堂集》,都能见到其发自内心的崇拜。
李坤读过这位的文字,自然明白李杜的为人——若非如此,两人也没有这般亲近。
不过这话涉及时弊,而且时人多有分歧。
李坤本着不想惹麻烦的原则,挑着场面话来说:“一文一武,不能说非要分出孰重孰轻嘛,我听闻,月中的时候,陛下还补了一位武臣入文华殿参知廷议,可见中枢也明白文武相济的道理。”
这事说来也奇怪。
竟然是礼部当先挑的头。
礼部尚书马自强,带着吏部侍郎上奏,言说是自嘉靖年间开始,倭寇、鞑靼、瓦剌、都蛮,乃至女真,都越发蠢动,边防、军事压力逐渐增大,廷议军事的次数,也越发增多。
但屡次廷议,都只能对着边将奏疏翻来覆去说些车轱辘话。
没有行伍的经验,议论军事根本无法切中要害。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在廷议的时候,将京中武职最高的京营总督叫上廷议,一起参谋一下呢?
而且,按照祖宗成法,设立一名参知军事,才是合乎礼法制度的。
这话官老爷们惊不惊,李坤不知道,但反正他乍一听时,不出意外地惊讶坏了。
这时候用来给对大政不满的李杜和稀泥,最合适不过。
李杜听了这话,暗暗摇了摇头。
如果文武真没区别的话,当初俞大猷就不会在隆庆五年七月,被巡按李良臣一纸弹章直接贬回家了。
堂堂一品官职,就因为是都督武职,立刻就不值钱了,恐怕连个七品知县都不如。
不过李坤话里有一点也对。
最近中枢的局势,确实时常不按路数出牌,让人捉摸不透。
无论是这次补京营总督顾寰入廷议参知军事,还是下半年调动京营开始轮戍四方,乃至对蓟辽的破格提拔。
都让人觉得中枢的行事,有别于以往。
当然,最让李杜想不通的是,去年初,张四维、杨博接连上奏,请求复起俞大猷,究竟是怎么回事?
双方也不熟啊。
这件事情被完全不熟的张、杨二人提出,本就就怪。
而俞大猷复起之后就更怪了。
俞大猷去了福建之后,中枢也没明令给他做什么,而福建巡抚殷从俭更是一直压着俞大猷,不给人不给粮的,跟闲散老爷没区别。
本来身为幕僚的李杜还建议说,应该跟“举主”张四维、杨博联络感情,求助一番,这样才能让俞大猷继续领兵打仗。
结果信件走了一个来回之后,才发现二位举主双双回了老家。
那没办法,俞大猷只好摆正心态,继续在福建坐冷板凳。
但是前月再度峰回路转,又跑来一个被贬谪的京官,登门拜访,让俞大猷奉皇帝的旨,协助他重建市舶司。
这都什么跟什么!
皇帝还没亲政呢,就皇帝的旨,吓唬谁呢?
这下子,在俞大猷跟李杜看来,恐怕是牵扯到了了不得的中枢争斗,更不敢轻举妄动。
只好一面虚与委蛇,一面派了李杜入京,打听打听京中到底什么个情况。
打听消息嘛,总要一段时间的。
而最省钱的方式,以及最合理的滞留理由,无非就是考进士了。
因为话题敏感的缘故,两人一时间默契地停止了方才的话题。
正巧这时,店小二将李坤的吃食端了上来。
李坤客气接过的同时,不着痕迹转移话题:“方才我见思质在看报纸?近来可有什么新闻?”
新闻这个词,起源于报纸。
邸抄不算报纸,那是给官老爷看的,只有面向民间的,才叫报纸。
最早兴起民办报纸还是前宋——“人情喜新而好奇,皆以小报为光。”
产出快到“日出一纸”,销路广到“以传十,十以传百,以至遍达于州郡监司。”
可见有多么火热。
不过民办的报纸嘛,肯定是要禁的,不仅“痛行禁止”!还要“断罪追赏”!
那没办法,报纸不让发行,于是就改了个名字,叫做新闻。
差役来抓人,士大夫就理直气壮,我这叫新闻哟,可不是小报。
这才有了新闻这个词。
当然,这种情况在明朝就好了很多。
不仅允许民间公开出版——除了转载官号文章之外,也可以刊登一些不痛不痒的消息,譬如“湖广随州应山县民张本华妻生髭三寸许”,或是“河南卫辉府获嘉县居民王某家的母牛生一头有两个头的小牛”等等。
甚至在新帝登基之后,通政司还公开办小报,全是成白话,专给老百姓看。
李坤、李杜虽然是士人,但对于买不起的邸报,只能干看着,身体还是诚实地投向了新报的怀抱。
李坤问有什么新闻,本是随意转移话题。
但李杜闻言,面色却有些古怪。
他用一种憋着笑,同时又幸灾乐祸的口吻回道:“这一期的报纸还没出来呢,是上一期,我在回味顾宪成他们捅的什么篓子。”
说罢,他随手将身侧的报纸递了出去,
李坤这些时日有意疏远顾宪成,不怎么交往,自然也没主动打听其人的八卦。
嘴上顺口问道:“捅篓子?”
李杜点了点头,却并未回答,只是指了指新报左上的头版处,笑道:“你先看这篇文章。”
李坤看向方才李杜所指的地方。
正正方方一行大字《浅论“力”的表现形式》。
李坤第一反应就觉得莫名其妙,什么玩意儿,说文吧,这就是大白话,说白吧,他完全看不懂标题想表达什么。
抱着奇怪的心态,李坤继续往下看去。
好在内容是十成十的大白话。
“古时候的智者墨子,曾经说过,‘力,形之所以奋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能够让物体产生动作的东西,被命名为‘力’。”
“这是智者对于力的本质的探讨,我不是智者,并不能完全理解,也没有智慧去思考力的本质。”
“但我虽然普通,却靠着对于这些事情的好奇,得出了一些思考,那就是‘力的表现形式’。”
“未必正确,现在分享给大家,供以讨论。”
“我是农户出身,每年都会看到水车是怎么灌溉的,我明明没有碰他,为什么水车会自行转动起来呢?是因为水呀!”
“水车本身是静止不动的,但在引入水流之后,水就碰撞着水车,产生了‘力’,使得水车转动起来。”
“不仅仅是这样,似乎施加的力越大,水车就转动得越快,这是不是说明,力越大,速度越快呢?”
“同样的道理,还有我推动的木块、马匹拉动的车厢等等。”
“对于力的运用,早就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那么,我对这些事情,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总结。”
“其一,物体本身是静止的,只有受到力之后,才会有所动作。”
“其二,力的产生,必须是物体本身,被别的物体施加了力。”
“其三,力越大,动作的改变,也越快。”
文章正文到这里就结束了。
李坤看完后,脸上的疑惑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发重了。
不是,这种东西也能登上通政司的报纸吗?
他横看竖看,也没看出有什么营养来。
正文的落款,是一个叫做刘三炮的名字,显然出身不高,文中的农户出身,也得到了佐证。
而正文往下,还有几行批语,甚至换了一种字体标注出来,以示提醒。
“刘三炮的思考,让我对于‘力’的看法,有了一些启发,但同时,我的疑惑也更深了。”
“其一,如果物体本身应该是静止的,那么为何空中的鸟儿停止动作之后,会坠落到地上呢?这也是有力在作用吗?”
“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希望学府的同学,能够再接再厉,设计实验为我解答。”
“其二,如果说力的产生,必须是被别的物体施加了力,那么正如刚才所说,空中坠落的鸟儿呢?是被什么物体施加了力呢?”
“同样,水流虽然可以使得水车有所动作,但风同样也可以。难道无形无质的风,也是‘物体’吗?”
“最后,正如我所言,到底什么是物体,有些不好区分,想法、感情、目光又算不算物体呢?”
“我希望可以对所涉及的概念,进行一个分门别类的描述,好让一样的东西,能够归纳到一起,而跟别的不一样的东西,可以有所区分。”
“就像数算一样。”
“关于这个想法,我姑且命名为‘类目学’或者‘集合论’,希望有识之士能够慢慢完善后,酌情取一命名。”
而这几行批语,并未签署真名,只留下了一个“长惟居士”的雅号。
李坤抬起头,朝李杜投去征询的目光。
不是,现在通政司公器私用到这个地步了呢?
这是哪家少爷,不研究经典学问,在新报上堂而皇之刊登这里口水话?
李杜似乎早有预料,贴心解释了一句:“批注的署名,是陛下的号。”
李坤一惊,恍然大悟。
他还说哪家少爷,原来是最上面那位小少爷。
难怪敢大摇大摆瞎搞。
李坤挤出一丝笑容:“陛下果真性灵天成,本真自然。”
小孩子的好奇天性,也是能找到词夸的。
李杜哑然一笑。
他摆了摆手,算是信了李坤这话,而后才开口道:“起初我也不知道,当然,不仅是我,顾成宪那批人也不知道。”
显然是要解释方才所说,顾成宪到底捅什么篓子了。
李坤竖起耳朵,打定主意不会轻易开口接话。
只听李杜开口道:“三日前,师出名门的顾宪成,在神妙观开办诗会,会题是‘诗必盛唐,非是者弗道’。”
李坤点了点头,如今诗坛本身就是这样,“宋人似苍老而实疏卤,元人似秀峻而实浅俗。”,至于明呢?明无诗。
这是一场复古的文学风潮,已经持续很多年了。
大家都是有学问的人,李杜也没解释,继续说道:“涉及到复古,文会中难免又论及时弊,又是那一套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论调。”
“要如何如何广播道德文章,宣扬古之节操,回到三皇、汉唐之盛世云云。”
“但这批判来批判去,不知道哪个不懂事的,就说起了这份报纸不撒播圣人经典,反而宣扬歪理邪说,就是败坏世风的罪人之一。”
“什么刘三炮,长惟居士的,不堪入目的下流之人,日后见了,必然要手批颊。”
噗呲。
说到这里,饶是李坤如此沉稳持重,此时都忍不住笑出了声来。
批帝三掌,唾面而去是吧?
也难怪说这些人倒霉了。
要是别的时候也就罢了,骂皇帝多正常的事,更何况还是无意中骂到的,奈何现在还有一个月出头,就会试了。
若是这些人因此被禁试了,那就得蹉跎三年了。
李坤替自己庆幸一瞬,还好进京之后没跟着喜欢拉帮结伙的顾宪成厮混。
不过他念头一转。
又想起李杜方才说的这事发生在三日前。
那眼下没动静,应该没出乱子才对,否则惩处学子这种事,在考前是很敏感,必然回沸沸扬扬的。
他心里想着,嘴上追问道:“贵人素有雅量,陛下应当不会与他们计较才对吧?”
李杜乐呵呵点了点头,显然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他解释道:“皇帝自然是雅量,但恰是如此,才会让人得寸进尺。”
李坤脸上的兴致愈发浓厚:“怎么个说法?”
李杜笑道:“此次参与文会的人数众多,其中就有工部右侍郎万恭的嫡孙,万敬。”
“万敬乘兴而去,本来只当消遣,孰料出了这门子事,稀里糊涂就跟着骂了一通皇帝。”
“其人知道的时候,脸都绿了!”
“而后为了顾宪成划清界限,痛骂了众人一顿,连滚带爬跑进宫里给皇帝请罪去了。”
他说到一半,连忙擦了擦嘴,这才伸手去捋忍了很久没捋的胡须。
这也不能怪万侍郎的嫡孙不讲义气。
别人也就罢了,今科四品以上的堂官子侄,可是由皇帝亲自阅卷的!届时被皇帝黜落,也不过随手的事。
万敬作为今科的七名堂官子侄之一,自然要撇清干系。
李坤连忙追问道:“然后呢?”
李杜嘿然一笑:“被人如此痛骂一顿,顾宪成哪里能忍。”
“他坚称自己对事不对人,针砭时弊乃是心系国家,陛下不务正业,他们虽然言辞不当,但本心是好的。”
“反而是万敬,其彼时也将皇帝一通批判,之后听了是皇帝署名,却立刻改口,显然是反复小人。”
“不仅如此。”
“他还纠集会员,让南直隶的大员做背书,准备效仿通政司的新报以及王世贞的弇山堂文报,创立一份东林学报。”
“意在扭转世风,用道德文章感化世人。”
“当然……第一件事,就是批判皇帝在新报上的胡言乱语。”
李坤听罢,后背直冒汗。
这哪里是捅娄子,这是捅破天了都。
是,皇帝确实太过不务正业,沉溺奇技淫巧。
但那是他们这些小人物能说的么?朝中还能少了大臣言官?
这又是创报纸,又是搞民间上访的,届时恐怕一个“识见错谬,不知政体,可笑之至”的呵斥,都是轻的了。
还好自己当初没跟着顾宪成等人厮混。
“听闻,顾宪成已经请到了翰林院五经博士曾衮,作为报社编辑,正要趁着朝廷过年休沐这一个月,将报纸办出来呢。”
李杜冷不丁开口道。
李坤一怔,似乎想起什么,印证道:“是曾子后代?”
李杜点了点头:“挂名罢了,听说还去孔家请人了。”
他眯着眼睛,再度惬意嘬了一口汤。
一副看热闹的模样。
……
与此同时,文华殿中。
朱翊钧示意张宏,将批阅好的一道奏疏传阅诸臣。
当然,并非是什么紧要奏疏,而是走过年放假的流程。
大学士张居正、高仪上奏,本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起,该放除夕假,连年节、上元假,至新年正月二十日方满。
乍一看,寒假有点久,朱翊钧批得也有些不情不愿。
但没办法,这是国朝惯例,要是过年要是连二十五天都不放,那他朱翊钧岂不是还不如封建老古董?
所以他当廷就给批了。
这是早朝最后一件事,批了,也就该散会了。
一众廷臣陆陆续续离开。
不过一众辅臣,六部尚书,都御史,户、科两道都给事中,反而纹丝未动。
显然皇帝还有小会要开,轮不到什么太常寺、鸿胪寺、国子监的堂官。
不过群臣并不太在意——放假还有三天,争权夺利一年了,也得缓缓了,合当正好放空一下。
等人走的差不多,坐在御座上的朱翊钧才开口道:“朕留诸位,也没什么要紧事。”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快过年了,朕想着,你我君臣,以后都在年前,将一年的事情做个总结。”
“看看有哪些还未注销的事情,明年咱们又要携手做些什么事情,对政事有什么看法,都可以说说。”
在场的重臣都是提前得了知会的。
但即便如此,也忍不住面面相觑。
张居正看了一眼这位还未亲政的皇帝,忍不住感慨——他从没见过这么勤奋的皇帝!
这还是没亲政,以后亲政什么样都不敢想!
若是能持之以恒,大明朝何愁不兴!
御座上的朱翊钧顿了顿,给足人反应的时间。
而后看向户部尚书王国光,开口道:“王卿,你先说,咱们国库今年收支几何?”
关于李杜这个人,资料不多,墓志上是一生布衣,并且一直是俞大猷幕僚。
但他同时也在登科录上,万历二年甲戌科殿试金榜第三甲第139名同进士出身。
所以这家伙为什么中了进士没当官,我也不知道,文中的动机是我艺术加工的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15687.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15687/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1568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48章 荏苒光阴,辞旧迎新)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鹤招谢谢您的支持!!
距离除夕还有九天,天候寒彻、万物蛰藏的同时,也是除旧布新的日子。
作为过年的预热,大寒的祭祀并没有多么隆重,通常也就在家小聚,进行祭灶、尾牙祭而已。
当然,阖家欢乐固然是好,但出门在外,这种时候也只能下馆子打打牙祭,满足仪式感了。
尤其是对于进京赶考的李坤而言,两个月苦修熬读,正好趁着时候吃顿好的,将缺的营养补一补。
他囊中羞涩,也没想着挑什么顶好的馆子,便在路边小巷晃悠了起来。
恰好见得一家羊汤馆,门口还摆了个招牌——今科会试的举人老爷七折。
李坤一乐,当即便迈步朝店里走了进去。
店内空间不大,却布置得井井有条,各处摆放着几张长条木桌,边上的板凳看上去显然上了些年头。
李坤站在门槛处猛嗅了一口,将混杂着草药和肉香的气息,凭空饱餐了一顿。
“哟儿,客官儿里面请儿。”
店小二生怕自己不够百年老店,说话那是格外地道。
李坤从怀里掏出伙牌,讨了个七折,正要点些吃食。
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唤自己。
“叔简!这儿!后边看!”
李坤只觉声音有些耳熟,下意识转过身。
略过或三五成群围桌而坐的一众食客,李坤很快看到了一副熟悉的面孔。
赫然会试的同科,李杜。
其人面前摆着一碗羊汤,一个半大饼,手里正拿着一份新报。
李坤见状连忙露出笑容,走到李杜的桌案边上:“不曾想这般巧,出来打牙祭竟能遇到思质。”
跟顾宪成那帮骄子不同,李杜不搞团团伙伙,关系更加纯粹。
没了惹麻烦的顾虑,李坤还是愿意与李杜结交一番的——就冲这个名字,沾沾才气也好。
李杜将新报折起来放到身边的凳子上,看向李坤笑道:“不过是穷病相连,同为七折所诱矣。”
李坤闻言,忍俊不禁:“好个穷病相连,思质果然机敏非常。”
两人相视一笑,李杜伸出手请李坤同坐:“除此之外,也是听闻,前几科的一甲进士如申公余公等,多是此店回头客,既然我要沾才气,就得沾个透彻才是。”
店家为了把握住三年一次的客流量,弄些噱头再正常不过。
尤其是各大会馆外面的馆子,大多是些什么某某道长开光,某某神仙赐福,以往多少进士光顾。
反倒脚下这家店,乃是申时行常来吃的,倒是做不得假。
李坤大大方方坐下,又跟小二叫了菜,这才回过头接话道:“思质分明是个无意仕途的豁达人,怎么还执念起来了。”
李杜这个人,很特别。
若是别人说无心仕途,那是纯粹装疯卖傻,否则眼巴巴跑来会试做什么?
但李杜不一样,他是俞大猷的幕僚,进京只是来为东翁办事,顺便考个会试而已。
他已经公开表示过,自己哪怕中了进士,都是要辞官回福建,继续给俞大猷卖命的。
所以李坤才说其人豁达,不应该搞考前祈福这一套。
但李杜闻言,却笑着摇了摇头:“叔简此言差矣,我虽无意仕途,但这高中进士,却正是我的执念。”
李坤很是捧场,露出好奇的神色:“这是何故?”
李杜也不遮掩,叹了口气娓娓道来:“如今天下重文轻武,哪怕我东翁俞都督,战功赫赫,威震东南,也常为区区微末小官所折辱。”
“那些小人所依仗的,不过是进士出身罢了。”
“我身为幕僚,改不了天下大势,便想着干脆考个进士,给我东翁涨涨脸面。”
“届时再遇到拿文武高低说话的,我就能拿自己作说法了。”
李杜是福建晋江人,对有恩于福建的俞大猷,可以说是死忠一般倾心。
无论是自家撰写的《征蛮将军都督虚江·俞公功行记》,还是辅助俞大猷修订《正气堂集》,都能见到其发自内心的崇拜。
李坤读过这位的文字,自然明白李杜的为人——若非如此,两人也没有这般亲近。
不过这话涉及时弊,而且时人多有分歧。
李坤本着不想惹麻烦的原则,挑着场面话来说:“一文一武,不能说非要分出孰重孰轻嘛,我听闻,月中的时候,陛下还补了一位武臣入文华殿参知廷议,可见中枢也明白文武相济的道理。”
这事说来也奇怪。
竟然是礼部当先挑的头。
礼部尚书马自强,带着吏部侍郎上奏,言说是自嘉靖年间开始,倭寇、鞑靼、瓦剌、都蛮,乃至女真,都越发蠢动,边防、军事压力逐渐增大,廷议军事的次数,也越发增多。
但屡次廷议,都只能对着边将奏疏翻来覆去说些车轱辘话。
没有行伍的经验,议论军事根本无法切中要害。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在廷议的时候,将京中武职最高的京营总督叫上廷议,一起参谋一下呢?
而且,按照祖宗成法,设立一名参知军事,才是合乎礼法制度的。
这话官老爷们惊不惊,李坤不知道,但反正他乍一听时,不出意外地惊讶坏了。
这时候用来给对大政不满的李杜和稀泥,最合适不过。
李杜听了这话,暗暗摇了摇头。
如果文武真没区别的话,当初俞大猷就不会在隆庆五年七月,被巡按李良臣一纸弹章直接贬回家了。
堂堂一品官职,就因为是都督武职,立刻就不值钱了,恐怕连个七品知县都不如。
不过李坤话里有一点也对。
最近中枢的局势,确实时常不按路数出牌,让人捉摸不透。
无论是这次补京营总督顾寰入廷议参知军事,还是下半年调动京营开始轮戍四方,乃至对蓟辽的破格提拔。
都让人觉得中枢的行事,有别于以往。
当然,最让李杜想不通的是,去年初,张四维、杨博接连上奏,请求复起俞大猷,究竟是怎么回事?
双方也不熟啊。
这件事情被完全不熟的张、杨二人提出,本就就怪。
而俞大猷复起之后就更怪了。
俞大猷去了福建之后,中枢也没明令给他做什么,而福建巡抚殷从俭更是一直压着俞大猷,不给人不给粮的,跟闲散老爷没区别。
本来身为幕僚的李杜还建议说,应该跟“举主”张四维、杨博联络感情,求助一番,这样才能让俞大猷继续领兵打仗。
结果信件走了一个来回之后,才发现二位举主双双回了老家。
那没办法,俞大猷只好摆正心态,继续在福建坐冷板凳。
但是前月再度峰回路转,又跑来一个被贬谪的京官,登门拜访,让俞大猷奉皇帝的旨,协助他重建市舶司。
这都什么跟什么!
皇帝还没亲政呢,就皇帝的旨,吓唬谁呢?
这下子,在俞大猷跟李杜看来,恐怕是牵扯到了了不得的中枢争斗,更不敢轻举妄动。
只好一面虚与委蛇,一面派了李杜入京,打听打听京中到底什么个情况。
打听消息嘛,总要一段时间的。
而最省钱的方式,以及最合理的滞留理由,无非就是考进士了。
因为话题敏感的缘故,两人一时间默契地停止了方才的话题。
正巧这时,店小二将李坤的吃食端了上来。
李坤客气接过的同时,不着痕迹转移话题:“方才我见思质在看报纸?近来可有什么新闻?”
新闻这个词,起源于报纸。
邸抄不算报纸,那是给官老爷看的,只有面向民间的,才叫报纸。
最早兴起民办报纸还是前宋——“人情喜新而好奇,皆以小报为光。”
产出快到“日出一纸”,销路广到“以传十,十以传百,以至遍达于州郡监司。”
可见有多么火热。
不过民办的报纸嘛,肯定是要禁的,不仅“痛行禁止”!还要“断罪追赏”!
那没办法,报纸不让发行,于是就改了个名字,叫做新闻。
差役来抓人,士大夫就理直气壮,我这叫新闻哟,可不是小报。
这才有了新闻这个词。
当然,这种情况在明朝就好了很多。
不仅允许民间公开出版——除了转载官号文章之外,也可以刊登一些不痛不痒的消息,譬如“湖广随州应山县民张本华妻生髭三寸许”,或是“河南卫辉府获嘉县居民王某家的母牛生一头有两个头的小牛”等等。
甚至在新帝登基之后,通政司还公开办小报,全是成白话,专给老百姓看。
李坤、李杜虽然是士人,但对于买不起的邸报,只能干看着,身体还是诚实地投向了新报的怀抱。
李坤问有什么新闻,本是随意转移话题。
但李杜闻言,面色却有些古怪。
他用一种憋着笑,同时又幸灾乐祸的口吻回道:“这一期的报纸还没出来呢,是上一期,我在回味顾宪成他们捅的什么篓子。”
说罢,他随手将身侧的报纸递了出去,
李坤这些时日有意疏远顾宪成,不怎么交往,自然也没主动打听其人的八卦。
嘴上顺口问道:“捅篓子?”
李杜点了点头,却并未回答,只是指了指新报左上的头版处,笑道:“你先看这篇文章。”
李坤看向方才李杜所指的地方。
正正方方一行大字《浅论“力”的表现形式》。
李坤第一反应就觉得莫名其妙,什么玩意儿,说文吧,这就是大白话,说白吧,他完全看不懂标题想表达什么。
抱着奇怪的心态,李坤继续往下看去。
好在内容是十成十的大白话。
“古时候的智者墨子,曾经说过,‘力,形之所以奋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能够让物体产生动作的东西,被命名为‘力’。”
“这是智者对于力的本质的探讨,我不是智者,并不能完全理解,也没有智慧去思考力的本质。”
“但我虽然普通,却靠着对于这些事情的好奇,得出了一些思考,那就是‘力的表现形式’。”
“未必正确,现在分享给大家,供以讨论。”
“我是农户出身,每年都会看到水车是怎么灌溉的,我明明没有碰他,为什么水车会自行转动起来呢?是因为水呀!”
“水车本身是静止不动的,但在引入水流之后,水就碰撞着水车,产生了‘力’,使得水车转动起来。”
“不仅仅是这样,似乎施加的力越大,水车就转动得越快,这是不是说明,力越大,速度越快呢?”
“同样的道理,还有我推动的木块、马匹拉动的车厢等等。”
“对于力的运用,早就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那么,我对这些事情,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总结。”
“其一,物体本身是静止的,只有受到力之后,才会有所动作。”
“其二,力的产生,必须是物体本身,被别的物体施加了力。”
“其三,力越大,动作的改变,也越快。”
文章正文到这里就结束了。
李坤看完后,脸上的疑惑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发重了。
不是,这种东西也能登上通政司的报纸吗?
他横看竖看,也没看出有什么营养来。
正文的落款,是一个叫做刘三炮的名字,显然出身不高,文中的农户出身,也得到了佐证。
而正文往下,还有几行批语,甚至换了一种字体标注出来,以示提醒。
“刘三炮的思考,让我对于‘力’的看法,有了一些启发,但同时,我的疑惑也更深了。”
“其一,如果物体本身应该是静止的,那么为何空中的鸟儿停止动作之后,会坠落到地上呢?这也是有力在作用吗?”
“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希望学府的同学,能够再接再厉,设计实验为我解答。”
“其二,如果说力的产生,必须是被别的物体施加了力,那么正如刚才所说,空中坠落的鸟儿呢?是被什么物体施加了力呢?”
“同样,水流虽然可以使得水车有所动作,但风同样也可以。难道无形无质的风,也是‘物体’吗?”
“最后,正如我所言,到底什么是物体,有些不好区分,想法、感情、目光又算不算物体呢?”
“我希望可以对所涉及的概念,进行一个分门别类的描述,好让一样的东西,能够归纳到一起,而跟别的不一样的东西,可以有所区分。”
“就像数算一样。”
“关于这个想法,我姑且命名为‘类目学’或者‘集合论’,希望有识之士能够慢慢完善后,酌情取一命名。”
而这几行批语,并未签署真名,只留下了一个“长惟居士”的雅号。
李坤抬起头,朝李杜投去征询的目光。
不是,现在通政司公器私用到这个地步了呢?
这是哪家少爷,不研究经典学问,在新报上堂而皇之刊登这里口水话?
李杜似乎早有预料,贴心解释了一句:“批注的署名,是陛下的号。”
李坤一惊,恍然大悟。
他还说哪家少爷,原来是最上面那位小少爷。
难怪敢大摇大摆瞎搞。
李坤挤出一丝笑容:“陛下果真性灵天成,本真自然。”
小孩子的好奇天性,也是能找到词夸的。
李杜哑然一笑。
他摆了摆手,算是信了李坤这话,而后才开口道:“起初我也不知道,当然,不仅是我,顾成宪那批人也不知道。”
显然是要解释方才所说,顾成宪到底捅什么篓子了。
李坤竖起耳朵,打定主意不会轻易开口接话。
只听李杜开口道:“三日前,师出名门的顾宪成,在神妙观开办诗会,会题是‘诗必盛唐,非是者弗道’。”
李坤点了点头,如今诗坛本身就是这样,“宋人似苍老而实疏卤,元人似秀峻而实浅俗。”,至于明呢?明无诗。
这是一场复古的文学风潮,已经持续很多年了。
大家都是有学问的人,李杜也没解释,继续说道:“涉及到复古,文会中难免又论及时弊,又是那一套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论调。”
“要如何如何广播道德文章,宣扬古之节操,回到三皇、汉唐之盛世云云。”
“但这批判来批判去,不知道哪个不懂事的,就说起了这份报纸不撒播圣人经典,反而宣扬歪理邪说,就是败坏世风的罪人之一。”
“什么刘三炮,长惟居士的,不堪入目的下流之人,日后见了,必然要手批颊。”
噗呲。
说到这里,饶是李坤如此沉稳持重,此时都忍不住笑出了声来。
批帝三掌,唾面而去是吧?
也难怪说这些人倒霉了。
要是别的时候也就罢了,骂皇帝多正常的事,更何况还是无意中骂到的,奈何现在还有一个月出头,就会试了。
若是这些人因此被禁试了,那就得蹉跎三年了。
李坤替自己庆幸一瞬,还好进京之后没跟着喜欢拉帮结伙的顾宪成厮混。
不过他念头一转。
又想起李杜方才说的这事发生在三日前。
那眼下没动静,应该没出乱子才对,否则惩处学子这种事,在考前是很敏感,必然回沸沸扬扬的。
他心里想着,嘴上追问道:“贵人素有雅量,陛下应当不会与他们计较才对吧?”
李杜乐呵呵点了点头,显然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他解释道:“皇帝自然是雅量,但恰是如此,才会让人得寸进尺。”
李坤脸上的兴致愈发浓厚:“怎么个说法?”
李杜笑道:“此次参与文会的人数众多,其中就有工部右侍郎万恭的嫡孙,万敬。”
“万敬乘兴而去,本来只当消遣,孰料出了这门子事,稀里糊涂就跟着骂了一通皇帝。”
“其人知道的时候,脸都绿了!”
“而后为了顾宪成划清界限,痛骂了众人一顿,连滚带爬跑进宫里给皇帝请罪去了。”
他说到一半,连忙擦了擦嘴,这才伸手去捋忍了很久没捋的胡须。
这也不能怪万侍郎的嫡孙不讲义气。
别人也就罢了,今科四品以上的堂官子侄,可是由皇帝亲自阅卷的!届时被皇帝黜落,也不过随手的事。
万敬作为今科的七名堂官子侄之一,自然要撇清干系。
李坤连忙追问道:“然后呢?”
李杜嘿然一笑:“被人如此痛骂一顿,顾宪成哪里能忍。”
“他坚称自己对事不对人,针砭时弊乃是心系国家,陛下不务正业,他们虽然言辞不当,但本心是好的。”
“反而是万敬,其彼时也将皇帝一通批判,之后听了是皇帝署名,却立刻改口,显然是反复小人。”
“不仅如此。”
“他还纠集会员,让南直隶的大员做背书,准备效仿通政司的新报以及王世贞的弇山堂文报,创立一份东林学报。”
“意在扭转世风,用道德文章感化世人。”
“当然……第一件事,就是批判皇帝在新报上的胡言乱语。”
李坤听罢,后背直冒汗。
这哪里是捅娄子,这是捅破天了都。
是,皇帝确实太过不务正业,沉溺奇技淫巧。
但那是他们这些小人物能说的么?朝中还能少了大臣言官?
这又是创报纸,又是搞民间上访的,届时恐怕一个“识见错谬,不知政体,可笑之至”的呵斥,都是轻的了。
还好自己当初没跟着顾宪成等人厮混。
“听闻,顾宪成已经请到了翰林院五经博士曾衮,作为报社编辑,正要趁着朝廷过年休沐这一个月,将报纸办出来呢。”
李杜冷不丁开口道。
李坤一怔,似乎想起什么,印证道:“是曾子后代?”
李杜点了点头:“挂名罢了,听说还去孔家请人了。”
他眯着眼睛,再度惬意嘬了一口汤。
一副看热闹的模样。
……
与此同时,文华殿中。
朱翊钧示意张宏,将批阅好的一道奏疏传阅诸臣。
当然,并非是什么紧要奏疏,而是走过年放假的流程。
大学士张居正、高仪上奏,本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起,该放除夕假,连年节、上元假,至新年正月二十日方满。
乍一看,寒假有点久,朱翊钧批得也有些不情不愿。
但没办法,这是国朝惯例,要是过年要是连二十五天都不放,那他朱翊钧岂不是还不如封建老古董?
所以他当廷就给批了。
这是早朝最后一件事,批了,也就该散会了。
一众廷臣陆陆续续离开。
不过一众辅臣,六部尚书,都御史,户、科两道都给事中,反而纹丝未动。
显然皇帝还有小会要开,轮不到什么太常寺、鸿胪寺、国子监的堂官。
不过群臣并不太在意——放假还有三天,争权夺利一年了,也得缓缓了,合当正好放空一下。
等人走的差不多,坐在御座上的朱翊钧才开口道:“朕留诸位,也没什么要紧事。”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快过年了,朕想着,你我君臣,以后都在年前,将一年的事情做个总结。”
“看看有哪些还未注销的事情,明年咱们又要携手做些什么事情,对政事有什么看法,都可以说说。”
在场的重臣都是提前得了知会的。
但即便如此,也忍不住面面相觑。
张居正看了一眼这位还未亲政的皇帝,忍不住感慨——他从没见过这么勤奋的皇帝!
这还是没亲政,以后亲政什么样都不敢想!
若是能持之以恒,大明朝何愁不兴!
御座上的朱翊钧顿了顿,给足人反应的时间。
而后看向户部尚书王国光,开口道:“王卿,你先说,咱们国库今年收支几何?”
关于李杜这个人,资料不多,墓志上是一生布衣,并且一直是俞大猷幕僚。
但他同时也在登科录上,万历二年甲戌科殿试金榜第三甲第139名同进士出身。
所以这家伙为什么中了进士没当官,我也不知道,文中的动机是我艺术加工的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15687.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15687/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1568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48章 荏苒光阴,辞旧迎新)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鹤招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