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第十二章 二十九年的工业:投资经济
美洲日不落 本章字数:5905 美洲日不落txt下载
“轰隆,轰隆!!”
巨大的轰鸣声,不断的在这座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西京制铁厂内乱窜,吵的还在午休倒班的工人,只能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巨大红色横幅,高高悬挂,上面用大号毛笔字写着:
“热烈庆祝西京制铁成立二十九周年……”
下方还有一个巨大黑红楷书字体:“五百万吨!!”
是的,这家历史悠久,甚至可以说汉国最早的钢铁厂,已经累计生产了五百万吨的钢铁。
而整个西京制铁场,年产六十万吨生铁,以及十万吨钢,这个数据,别说在汉国名列第一,就算在全世界,其实都算是数一数二,哪怕是英国调动伦敦钢铁厂,也不敢说造产能上超越这家汉国“钢铁之王”。
截止到去年十二月为止,整个汉国的生铁产量一共是四百三十五万吨,钢产量三十二万吨。
这個数据虽然和大英帝国的六百五十七万吨和五十五万吨,但在全世界的排名,其实已经是稳稳当当的世界第二名了。
哪怕是排名第三的法兰西,目前也只有四百一十万左右的生铁产量,以及可怜的二十七万吨钢,连所谓的“三十万标准线”都没有达到。
而排名第二的,不是目前在欧洲工业上,大放异彩的德意志帝国,更不是一直喊着要工业兴国的东罗马帝国可以相提并论。
而是那个已经被欧洲主流列强开除的“美利坚合众国”。
事实上,整个美利坚合众国,在工业上,其实损失不大,毕竟汉国只是拿走了一半的五大湖地区,对于剩下的一半并没有动,且给美利坚留下了完整的东部。
而只要东部地区还在,美利坚就还有起来的希望,毕竟当初靠着东部十三州,就能够完成扩张,驱赶英国人,虽然这一切都带有历史的巧合性,但也恰恰证明了美利坚这个地方,确实“人杰地灵”,尤其是在自然禀赋上。
这从战后的美利坚合众国粮食增长,就可以看出,哪怕失去了产粮的中西部和农业原材料最重要的南方,但是靠着东部大西洋地区袭来的暖风,以及当地湿润的土壤,美利坚合众国的粮食产量,竟然在短短几年内翻了两倍,让很多担忧美利坚合众国失去大片领土,可能会发生“粮食危机”,继而出现“人道危机”的专家彻底傻眼。
要知道在战后的很长时间,这些不怀好意的专家,就一直在各大报纸上吹嘘所谓的“粮食紧缺论”,理由就是失去中西部,以及南部产量区,且进入工业化,大量土地为工业用地的美利坚合众国,是很难完成农业自主化的,甚至他们还给出了一个期限,即当时的美利坚储备粮,只够吃三个月,三个月一过,要么外界供应,要么等死。
这些真真假假的消息,确确实实的把很多普通人吓了一大跳,以至于在那个时候,如果你问一个美国商人什么最赚钱,他们一定会告诉你:“卖粮食,粮食生意最好!!”
甚至那个时候,他们还总结出了一套市场规律,即小麦比大米便宜,所以那个时候,一大堆人到汉国到身边的美洲国家倒买小麦,而支付就是从本土采购的廉价大米。
虽然这种情况很愚蠢,但在那个已经彻底疯狂的年代,拿粮食换粮食,其实并不是什么傻的事情,因为还有比它还傻的。
比如在纽约州,就有人发明了“饥饿彩票”,购买彩票的人,有机会获得粮食奖励,粮食的大小根据彩票的价值做区分,最高的有十吨小麦,最少的也有一袋精良面粉。
听起来很好对吗,但问题就出现在这个赔率上,你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粮食,就要下更多的金钱,也就是数学上所说的“倍数”。
虽然最基础的一袋大米很多,甚至到了十中五,中七的程度,但是依旧没有人选择。
为什么,太亏了,因为真的花钱去买彩票的人,谁会真的只为了一个已经接近自己彩票价值,只赚一点点多出来的所谓的“几斤面粉”。
而这个游戏的精髓恰恰就在这里,就是不断的让你下注,最后得到的面粉永远都比彩票价格少,虽然中途有人中过十吨的最高奖,但在后来的纽约警方调查中发现,这帮人几乎都是“托”,也就我老板的自己人。
他们假装中奖,最后假惺惺的上台领奖,发表所谓的获奖感言,最后是最后,在一声声羡慕是欢呼中,用租来的几辆马车拉走了十吨重的面粉。
然后坐在车头说一句:
“这么多面粉,我再也不会饿死了!!”
这句话说完后,往往就是彩票人的演讲声,其中包括“再不买粮食价格还要涨”,以及“没有粮食大家都要饿死”等。
最后,大多数都掏钱了,然后,除了少数人赚到了超额,笑的美滋滋的面粉利润,大多数都是在赔本和保本中不断挣扎,最后输的一干二净。
夜里走在空旷,到处都是贫民窟的大街上,看着地上杂乱的彩票大喊一声:“我的法克!!”
如果说上面这些奇葩案例只是粮食背后的小插曲,那么美利坚合众国对于粮食的重视,才是解决粮食问题最有效的办法。
在第二年,经济刚刚好转,美利坚合众国国会就推出了价值两亿美元的粮食补贴方案,以补贴给那些种植粮食的农民,鼓励他们继续干下去,为美利坚多产粮食。
除此之外就是对整个粮食市场进行改变,收回了很多粮食公司的经营权,并且成立了的所谓的粮食厅,专门负责粮食问题。
可以说,那个时候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执行力,远远超过了战争时期的执行力,甚至哪怕是那些老兵都高呼“美利坚合众国又回来了”。
只不过这终究是昙花一现,或者说,这套办法只能在粮食产业上有效,甚至可以说,这是当时美利坚合众国保守派,最后,也是最有价值的反扑。
虽然后来汤纳上台后,试图干预,或者说用他的办法发展美利坚农业。
但是前面留下的那些手段,已经在市场出现了惯性,整个美利坚合众国东部地区的农业属性,在经过工业化的掩盖后,第一次得到了释放。
在最早的时候,因为南方,以及中西部的竞争,其实东部的那些资本,是很不愿意投资农业,在他们看来,农业就是这个世界最不划算的产业,他们宁愿把钱拆解给那些金融机构,也不愿意将钱下放到土地,当然,如果这块土地下方有矿产,就另当别论。
在最早,美利坚还没有变成今天的时候,中西部和南方的粮食生产成本实际要比人口繁多,工厂密集的东部低很多的。
毕竟工业有时候对于农业来说,不仅可以提升效率,同样可以提升成本。
而在没有大规模农业机械的时代,工业的好处还没有看到,工业带来的弊端却出现了。
毕竟能够在工业上赚钱,谁愿意当一个被人背后议论的“牛仔”。
但是在战后,这样的情况却出现了反转,因为战争的缘故,以及后来的经济危机而导致的失业潮。
失业之所以会出现,就是因为当时美利坚合众国的经济和工业,已经很难支撑那么多工业人口了,而农业这个时候,又因为粮食的问题,被重点关注。
最后也就形成了现在这种几年翻两倍的农业奇迹。
不是这个时期的美利坚农业有多强,单纯就是因为有大量的工业人口因为现实的缘故,被迫或自愿的进入到了农业中,而不是某些美利坚媒体自吹的“美利坚受到上帝庇护”。
毕竟如果真的有上帝,美利坚合众国就不会输给汉国这样的异教徒国家,甚至都不会出现,因为印第安人也有所谓的“生存权”。
………………………………………
“历史的大势往往是后来才能够看出来,而大汉帝国的工业如此,没有人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才会有今天的成就!!”
帝国大学工业研究教授罗宇钟发表在龙武二十九年五月工业报侧版的一则短文。
在这篇文章,罗宇钟列举了目前汉国工业的规模以及成就。
对于这些,罗宇钟用了三个一流,“一流技术”“一流企业”“一流产能”,以及隐藏在背后,没有讲出来的“一流策略”。
整个汉国工业,用罗宇钟的话说就是大,超乎想象的大。
哪怕是用再多的言语和数据都很难完全覆盖这种现实意义上的大。
汉国工业经过多年的积淀和不断的向上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庞大产业链,以及在这后面是产业逻辑。
在罗宇钟看来,整个汉国工业的发展逻辑,其实就是投入和产出,最后再扩大改进。
而他在文章中举了一个最简单的案例,比如目前最火热的汽车。
(经过退补,以及各种各样的整治,汽车行业再次成为市场的宠儿,汽车股票已经翻了一倍多)
在罗宇钟的故事中,汽车最早的诞生是因为军队需要,需要一个不需要马拉,而且能够承担高载重,可以人工操纵的机械。
本质上,汽车属于战争的副产品,是真正“误打误撞”搞出的东西。
(刘鹏:说的对,太对了!!)
而在战后,汽车之所以能够大规模的发展起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当时战后,军方需要靠甩卖战争中不需要的东西,回笼资金,而当时的独角兽汽车,以及一部分归属于军方的生产线,就属于重点甩卖目标。
而种甩卖,也成为了推进汽车行业发展与诞生的催化剂,将汽车这个本来还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交通工具,完全推向了历史舞台。
而这种情况,也就是罗宇钟在文章里几次提到的“历史偶然性”。
甚至在他的语境中,石油的诞生,从某种程度来讲,其实就是在为汽车的诞生做铺垫,所谓“煤油”,只不过是照明工具罢了。
但也正因为照明这个属性,使得整个石油行业,度过了早期的那种野蛮生产的市场环境,很轻易的获得了大量的发展资金,以及发展所需要的“快车道”。
目前汉国的油田,大大小小超过七十个,其中大型油田超过十个,中型油田占据了整个油田数量的一半,这里面固然和汉国的石油资源丰富有关,但最根本的还是罗宇钟所说的,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以及丰富多样的应用方式,导致了汉国的石油开采技术,一定是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这种领先再加上汉国本土容易开采的石油资源,最终形成了如今这种油田遍地,石油王国的情况。
(汉国石油多数集中在汉州地区,以及最近几年起来的幽州地区,也就是原来属于美利坚的德克萨斯)
而石油和汽车产业,实则是相辅相成的,石油的诞生促进了内燃机技术的进步,以及大规模运用,而汽车又是内燃机发展到如今,最好,最大规模的实物载体。
虽然目前的汽车产业,以及每年的产能还很难完全支撑内燃机分发展,但是罗宇钟却十分相信,完全属于汽车的时代,终将会到来。
但在这之前,汽车需要酝酿,或者说,需要“积累”。
而积累,同样是罗宇钟所推崇的,在他看来,汉国的工业之所以能够攀升到如今世界第二的水平,就是因为长期,且大规模的积累。
在汉国工业的早期,整个汉国工业的产值,甚至不如一个美利坚东部州,甚至某些城市。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汉国是工业完成了历史倒数到世界第二的华丽转变。
这其中,汉国就做对了一件事,那就是投资生产销售,再投资,再生产,这么简单的产业资本运行逻辑。
按照罗宇钟提供的数据,整个汉国建国的前二十八年内,汉国社会在工业上的投资,每年以百分之二十到五十的规模递增,甚至出现了年投资百分之四百的事情发生。
虽然这个速度是刚刚建国的那几年,根本就没有任何工业,稍微投点资金,引进一些设备,产能也就上来了,甚至可以说百分之四百这个数据,在当时的某些地方,都属于保守的存在。
汉国如今的工业,其实按照罗宇钟的话讲就是:
“依赖于前十年积累,后十年勃发,再后八年精进!!”
在这句话中,罗宇钟提到了“积累”“勃发”,以及所谓的“精进”,其中积累其实就是汉国的工业资本的原始积累,加上中后期的高速,高成本的增值。
而这种增值,带来的好处,是难以想象的,或者说,这个世界上大部分工业国,都是靠这一步走进工业化的。
工业化的早期,其实包括钢铁,铁路,重工等基础行业,是赚钱的,甚至可以说要接受长时间的亏损。
就拿目前汉国资产最大,资金最大的汉国铁路,也就是汉铁举例。
整个汉铁直到前两年才真正开完全盈利,要知道,这可是一个成立了二十九年的超级企业,它的盈利,竟然要拖到二十七年。
而他前二十六年又是怎么度过呢??
很简单,就是最简单的生产,投资,销售,以及再生产。
在这样的一个产业逻辑下,根本就不会给盈利创造足够的空间,或者说,有钱了,第一时间要干的就是修更多的人铁路,直到修到不能修为止。
其实汉铁的盈利,还能提前几年,但最终还是拖到二十七年,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那三年多时间,汉国的铁路,需要整合留在汉国境内的美利坚铁路。
作为一个和汉国使用完全不一样铁轨的国家,美利坚的铁路,基本都比汉国要窄,甚至可以说,根本链接不上。
好在铁路那东西,完全就是换铁轨的事情,依靠美国佬本来就修好的铁路线,汉铁开始了长达三年,轰轰烈烈的换铁轨运动。
在这三年内,汉铁几乎把前二十多年的资本,全部砸了进去。
甚至汉铁公司总经理还喊出了“未来十年盈利,就是赢”的口号。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哪怕去年汉铁盈利了,也只有可怜的“二百万”华元,与那些动辄盈利千万,上亿的公司,完全没有办法相比。
但如此的汉铁,在盈利的财报出来后,市场依旧给出了强烈的反应,连续一个礼拜的高涨幅,就是市场对于汉铁最大的认可。
如果是一般企业发生这样的事情,所面临的就不是所谓的“高涨幅”,而是整个市场的抛弃了。
这里面最明显的逻辑就是,汉铁的重要性,作为一家统治整个汉国本土超大型铁路集团,这样的公司,一旦进入盈利的道路,未来的增幅,实际是非常可怕的,甚至某些人已经给出了“五亿”到“十亿”的估值。
而汉铁的成功其实就是罗宇钟所说的:“持续性且不惜成本的,国家型投资!!”
而大汉帝国,就是这么一个投资型帝国,从最早的汉铁,和支撑汉国强大的重工业,乃至目前红火的汽车业,都是投资经济的一部分。
(本章完)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14378.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14378/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1437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十二章 二十九年的工业:投资经济)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道士仗剑行谢谢您的支持!!
巨大的轰鸣声,不断的在这座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西京制铁厂内乱窜,吵的还在午休倒班的工人,只能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巨大红色横幅,高高悬挂,上面用大号毛笔字写着:
“热烈庆祝西京制铁成立二十九周年……”
下方还有一个巨大黑红楷书字体:“五百万吨!!”
是的,这家历史悠久,甚至可以说汉国最早的钢铁厂,已经累计生产了五百万吨的钢铁。
而整个西京制铁场,年产六十万吨生铁,以及十万吨钢,这个数据,别说在汉国名列第一,就算在全世界,其实都算是数一数二,哪怕是英国调动伦敦钢铁厂,也不敢说造产能上超越这家汉国“钢铁之王”。
截止到去年十二月为止,整个汉国的生铁产量一共是四百三十五万吨,钢产量三十二万吨。
这個数据虽然和大英帝国的六百五十七万吨和五十五万吨,但在全世界的排名,其实已经是稳稳当当的世界第二名了。
哪怕是排名第三的法兰西,目前也只有四百一十万左右的生铁产量,以及可怜的二十七万吨钢,连所谓的“三十万标准线”都没有达到。
而排名第二的,不是目前在欧洲工业上,大放异彩的德意志帝国,更不是一直喊着要工业兴国的东罗马帝国可以相提并论。
而是那个已经被欧洲主流列强开除的“美利坚合众国”。
事实上,整个美利坚合众国,在工业上,其实损失不大,毕竟汉国只是拿走了一半的五大湖地区,对于剩下的一半并没有动,且给美利坚留下了完整的东部。
而只要东部地区还在,美利坚就还有起来的希望,毕竟当初靠着东部十三州,就能够完成扩张,驱赶英国人,虽然这一切都带有历史的巧合性,但也恰恰证明了美利坚这个地方,确实“人杰地灵”,尤其是在自然禀赋上。
这从战后的美利坚合众国粮食增长,就可以看出,哪怕失去了产粮的中西部和农业原材料最重要的南方,但是靠着东部大西洋地区袭来的暖风,以及当地湿润的土壤,美利坚合众国的粮食产量,竟然在短短几年内翻了两倍,让很多担忧美利坚合众国失去大片领土,可能会发生“粮食危机”,继而出现“人道危机”的专家彻底傻眼。
要知道在战后的很长时间,这些不怀好意的专家,就一直在各大报纸上吹嘘所谓的“粮食紧缺论”,理由就是失去中西部,以及南部产量区,且进入工业化,大量土地为工业用地的美利坚合众国,是很难完成农业自主化的,甚至他们还给出了一个期限,即当时的美利坚储备粮,只够吃三个月,三个月一过,要么外界供应,要么等死。
这些真真假假的消息,确确实实的把很多普通人吓了一大跳,以至于在那个时候,如果你问一个美国商人什么最赚钱,他们一定会告诉你:“卖粮食,粮食生意最好!!”
甚至那个时候,他们还总结出了一套市场规律,即小麦比大米便宜,所以那个时候,一大堆人到汉国到身边的美洲国家倒买小麦,而支付就是从本土采购的廉价大米。
虽然这种情况很愚蠢,但在那个已经彻底疯狂的年代,拿粮食换粮食,其实并不是什么傻的事情,因为还有比它还傻的。
比如在纽约州,就有人发明了“饥饿彩票”,购买彩票的人,有机会获得粮食奖励,粮食的大小根据彩票的价值做区分,最高的有十吨小麦,最少的也有一袋精良面粉。
听起来很好对吗,但问题就出现在这个赔率上,你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粮食,就要下更多的金钱,也就是数学上所说的“倍数”。
虽然最基础的一袋大米很多,甚至到了十中五,中七的程度,但是依旧没有人选择。
为什么,太亏了,因为真的花钱去买彩票的人,谁会真的只为了一个已经接近自己彩票价值,只赚一点点多出来的所谓的“几斤面粉”。
而这个游戏的精髓恰恰就在这里,就是不断的让你下注,最后得到的面粉永远都比彩票价格少,虽然中途有人中过十吨的最高奖,但在后来的纽约警方调查中发现,这帮人几乎都是“托”,也就我老板的自己人。
他们假装中奖,最后假惺惺的上台领奖,发表所谓的获奖感言,最后是最后,在一声声羡慕是欢呼中,用租来的几辆马车拉走了十吨重的面粉。
然后坐在车头说一句:
“这么多面粉,我再也不会饿死了!!”
这句话说完后,往往就是彩票人的演讲声,其中包括“再不买粮食价格还要涨”,以及“没有粮食大家都要饿死”等。
最后,大多数都掏钱了,然后,除了少数人赚到了超额,笑的美滋滋的面粉利润,大多数都是在赔本和保本中不断挣扎,最后输的一干二净。
夜里走在空旷,到处都是贫民窟的大街上,看着地上杂乱的彩票大喊一声:“我的法克!!”
如果说上面这些奇葩案例只是粮食背后的小插曲,那么美利坚合众国对于粮食的重视,才是解决粮食问题最有效的办法。
在第二年,经济刚刚好转,美利坚合众国国会就推出了价值两亿美元的粮食补贴方案,以补贴给那些种植粮食的农民,鼓励他们继续干下去,为美利坚多产粮食。
除此之外就是对整个粮食市场进行改变,收回了很多粮食公司的经营权,并且成立了的所谓的粮食厅,专门负责粮食问题。
可以说,那个时候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执行力,远远超过了战争时期的执行力,甚至哪怕是那些老兵都高呼“美利坚合众国又回来了”。
只不过这终究是昙花一现,或者说,这套办法只能在粮食产业上有效,甚至可以说,这是当时美利坚合众国保守派,最后,也是最有价值的反扑。
虽然后来汤纳上台后,试图干预,或者说用他的办法发展美利坚农业。
但是前面留下的那些手段,已经在市场出现了惯性,整个美利坚合众国东部地区的农业属性,在经过工业化的掩盖后,第一次得到了释放。
在最早的时候,因为南方,以及中西部的竞争,其实东部的那些资本,是很不愿意投资农业,在他们看来,农业就是这个世界最不划算的产业,他们宁愿把钱拆解给那些金融机构,也不愿意将钱下放到土地,当然,如果这块土地下方有矿产,就另当别论。
在最早,美利坚还没有变成今天的时候,中西部和南方的粮食生产成本实际要比人口繁多,工厂密集的东部低很多的。
毕竟工业有时候对于农业来说,不仅可以提升效率,同样可以提升成本。
而在没有大规模农业机械的时代,工业的好处还没有看到,工业带来的弊端却出现了。
毕竟能够在工业上赚钱,谁愿意当一个被人背后议论的“牛仔”。
但是在战后,这样的情况却出现了反转,因为战争的缘故,以及后来的经济危机而导致的失业潮。
失业之所以会出现,就是因为当时美利坚合众国的经济和工业,已经很难支撑那么多工业人口了,而农业这个时候,又因为粮食的问题,被重点关注。
最后也就形成了现在这种几年翻两倍的农业奇迹。
不是这个时期的美利坚农业有多强,单纯就是因为有大量的工业人口因为现实的缘故,被迫或自愿的进入到了农业中,而不是某些美利坚媒体自吹的“美利坚受到上帝庇护”。
毕竟如果真的有上帝,美利坚合众国就不会输给汉国这样的异教徒国家,甚至都不会出现,因为印第安人也有所谓的“生存权”。
………………………………………
“历史的大势往往是后来才能够看出来,而大汉帝国的工业如此,没有人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才会有今天的成就!!”
帝国大学工业研究教授罗宇钟发表在龙武二十九年五月工业报侧版的一则短文。
在这篇文章,罗宇钟列举了目前汉国工业的规模以及成就。
对于这些,罗宇钟用了三个一流,“一流技术”“一流企业”“一流产能”,以及隐藏在背后,没有讲出来的“一流策略”。
整个汉国工业,用罗宇钟的话说就是大,超乎想象的大。
哪怕是用再多的言语和数据都很难完全覆盖这种现实意义上的大。
汉国工业经过多年的积淀和不断的向上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庞大产业链,以及在这后面是产业逻辑。
在罗宇钟看来,整个汉国工业的发展逻辑,其实就是投入和产出,最后再扩大改进。
而他在文章中举了一个最简单的案例,比如目前最火热的汽车。
(经过退补,以及各种各样的整治,汽车行业再次成为市场的宠儿,汽车股票已经翻了一倍多)
在罗宇钟的故事中,汽车最早的诞生是因为军队需要,需要一个不需要马拉,而且能够承担高载重,可以人工操纵的机械。
本质上,汽车属于战争的副产品,是真正“误打误撞”搞出的东西。
(刘鹏:说的对,太对了!!)
而在战后,汽车之所以能够大规模的发展起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当时战后,军方需要靠甩卖战争中不需要的东西,回笼资金,而当时的独角兽汽车,以及一部分归属于军方的生产线,就属于重点甩卖目标。
而种甩卖,也成为了推进汽车行业发展与诞生的催化剂,将汽车这个本来还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交通工具,完全推向了历史舞台。
而这种情况,也就是罗宇钟在文章里几次提到的“历史偶然性”。
甚至在他的语境中,石油的诞生,从某种程度来讲,其实就是在为汽车的诞生做铺垫,所谓“煤油”,只不过是照明工具罢了。
但也正因为照明这个属性,使得整个石油行业,度过了早期的那种野蛮生产的市场环境,很轻易的获得了大量的发展资金,以及发展所需要的“快车道”。
目前汉国的油田,大大小小超过七十个,其中大型油田超过十个,中型油田占据了整个油田数量的一半,这里面固然和汉国的石油资源丰富有关,但最根本的还是罗宇钟所说的,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以及丰富多样的应用方式,导致了汉国的石油开采技术,一定是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这种领先再加上汉国本土容易开采的石油资源,最终形成了如今这种油田遍地,石油王国的情况。
(汉国石油多数集中在汉州地区,以及最近几年起来的幽州地区,也就是原来属于美利坚的德克萨斯)
而石油和汽车产业,实则是相辅相成的,石油的诞生促进了内燃机技术的进步,以及大规模运用,而汽车又是内燃机发展到如今,最好,最大规模的实物载体。
虽然目前的汽车产业,以及每年的产能还很难完全支撑内燃机分发展,但是罗宇钟却十分相信,完全属于汽车的时代,终将会到来。
但在这之前,汽车需要酝酿,或者说,需要“积累”。
而积累,同样是罗宇钟所推崇的,在他看来,汉国的工业之所以能够攀升到如今世界第二的水平,就是因为长期,且大规模的积累。
在汉国工业的早期,整个汉国工业的产值,甚至不如一个美利坚东部州,甚至某些城市。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汉国是工业完成了历史倒数到世界第二的华丽转变。
这其中,汉国就做对了一件事,那就是投资生产销售,再投资,再生产,这么简单的产业资本运行逻辑。
按照罗宇钟提供的数据,整个汉国建国的前二十八年内,汉国社会在工业上的投资,每年以百分之二十到五十的规模递增,甚至出现了年投资百分之四百的事情发生。
虽然这个速度是刚刚建国的那几年,根本就没有任何工业,稍微投点资金,引进一些设备,产能也就上来了,甚至可以说百分之四百这个数据,在当时的某些地方,都属于保守的存在。
汉国如今的工业,其实按照罗宇钟的话讲就是:
“依赖于前十年积累,后十年勃发,再后八年精进!!”
在这句话中,罗宇钟提到了“积累”“勃发”,以及所谓的“精进”,其中积累其实就是汉国的工业资本的原始积累,加上中后期的高速,高成本的增值。
而这种增值,带来的好处,是难以想象的,或者说,这个世界上大部分工业国,都是靠这一步走进工业化的。
工业化的早期,其实包括钢铁,铁路,重工等基础行业,是赚钱的,甚至可以说要接受长时间的亏损。
就拿目前汉国资产最大,资金最大的汉国铁路,也就是汉铁举例。
整个汉铁直到前两年才真正开完全盈利,要知道,这可是一个成立了二十九年的超级企业,它的盈利,竟然要拖到二十七年。
而他前二十六年又是怎么度过呢??
很简单,就是最简单的生产,投资,销售,以及再生产。
在这样的一个产业逻辑下,根本就不会给盈利创造足够的空间,或者说,有钱了,第一时间要干的就是修更多的人铁路,直到修到不能修为止。
其实汉铁的盈利,还能提前几年,但最终还是拖到二十七年,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那三年多时间,汉国的铁路,需要整合留在汉国境内的美利坚铁路。
作为一个和汉国使用完全不一样铁轨的国家,美利坚的铁路,基本都比汉国要窄,甚至可以说,根本链接不上。
好在铁路那东西,完全就是换铁轨的事情,依靠美国佬本来就修好的铁路线,汉铁开始了长达三年,轰轰烈烈的换铁轨运动。
在这三年内,汉铁几乎把前二十多年的资本,全部砸了进去。
甚至汉铁公司总经理还喊出了“未来十年盈利,就是赢”的口号。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哪怕去年汉铁盈利了,也只有可怜的“二百万”华元,与那些动辄盈利千万,上亿的公司,完全没有办法相比。
但如此的汉铁,在盈利的财报出来后,市场依旧给出了强烈的反应,连续一个礼拜的高涨幅,就是市场对于汉铁最大的认可。
如果是一般企业发生这样的事情,所面临的就不是所谓的“高涨幅”,而是整个市场的抛弃了。
这里面最明显的逻辑就是,汉铁的重要性,作为一家统治整个汉国本土超大型铁路集团,这样的公司,一旦进入盈利的道路,未来的增幅,实际是非常可怕的,甚至某些人已经给出了“五亿”到“十亿”的估值。
而汉铁的成功其实就是罗宇钟所说的:“持续性且不惜成本的,国家型投资!!”
而大汉帝国,就是这么一个投资型帝国,从最早的汉铁,和支撑汉国强大的重工业,乃至目前红火的汽车业,都是投资经济的一部分。
(本章完)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14378.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14378/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1437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十二章 二十九年的工业:投资经济)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道士仗剑行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