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子书网 » 穿越小说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节列表 » 第526章,情况复杂的九江郡与民风彪悍

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第526章,情况复杂的九江郡与民风彪悍

文/小兵王2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本章字数:5694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txt下载
推荐阅读:都市超级医仙 诸天投影 重生八零锦绣军婚 万族之劫 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 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 极品全能学生 奶爸的异界餐厅 斗破苍穹 最佳女婿
    大汉历二十五年,二月八日。九江郡,寿春码头。

    郡守姚远带着一众九江郡汉吏迎接进行变法的郑齐等人。

    只见一艘蒸汽客船缓缓的靠近码头,上百人从客船上下来。

    郑齐马上行礼道:“却没想到劳烦郡守来迎接我等。”

    姚远笑道:“我等九江百姓早就盼望监军等人的到来了。”

    姚远也算是大汉的元老之一,他就是当初跟着孔鲋100名儒生之一,经历了20多年的大浪淘沙,很大一部分儒生已经泯为众人了,或者是因为违法乱纪被贬到海外。

    姚远算是这批人当中的精英之一,不但做到了两千石太守,还有子爵身份,不过他今年已经六十有三,按照大汉的制度,要不了两年就应该致仕。

    本来他是不想折腾的,再折腾他也升不上去,还不如告老还乡,准备饴孙弄儿,但架不住九江郡下面的汉吏,他们也想进步啊。这年头汉吏想要进步,那就要出成绩。

    偏偏九江这地界运气太不好,一江之隔的陈郡红红火火,以前发展的还不如他们的会稽郡,靠着大航海时代的红利,也一朝翻身成为大汉前二的经济大郡。

    于是九江郡就成为了夹心饼干,拼工业拼不过陈郡,拼贸易又拼不过会稽郡,九江的青年不是北上去陈郡打工,就是东进去会稽郡加入大航海时代。

    青年都被吸走了,九江郡还能有什么发展,大汉产业兴盛了二十几年,九江郡依旧是个农业大郡。

    说一个悲伤的数据,天下太平了20多年,九江郡的人口只增加了5万人,而与之对应的是会稽郡的人口翻了差不多近五倍,丁口接近300万,陈郡的人口也翻了两倍多。

    这20多年来,也不是没有心高气傲的汉吏想要改变九江郡这个面貌,他们也想发展产业,改变九江郡落后的面貌。但最终这些人被打击的体无完肤,发展产业是强者恒强的状态,那些已经形成了规模优势的工业区,会依靠成本把落后地区的工业产能打的落花流水,九江郡就属于这种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典范。

    九江郡的汉吏,终于明白什么叫个人不能抵抗大势,有关系的就逃离了这片土地,没有关系的,那也只能待在这里做一条咸鱼,看着一同僚出了成绩,升迁上去。

    本来他们就打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但陈郡的官营变法给了他们一个希望。所以这几年九江郡的汉吏,一直在申请试点可以扩张到他们这里来。郑齐的到来,对很多九江郡汉吏来说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一行人客气一番之后,就往郡守府行进。

    期间姚远问道:“却不知道监军的官营变法打算从何开始,本府可以介绍九江郡的大厂给监军。”

    郑齐摇头道:“变法就是要讲天时,地利,人和,陈郡官营变法,这是占据了经济危机的天时,地利上陈郡本就是工业大郡,同时大量的作坊破产,作坊主他们不得不求助于朝廷,造就了变法的人和。

    而这些都是现在的九江郡不具备的。强行进行官营变法,那些作坊主只会反抗,这反而会影响大局。下官还需在九江郡巡视一番再做决定如何变法。”

    姚远点头道:“此乃老臣谋国之言,不过本府有个提议,巢湖地区有整个江南最大的铁矿,陈郡钢铁厂,会稽郡的钢铁厂都是从我九江郡购买铁矿,老夫这几年也想过在九江郡建立钢铁厂,这既可以改善九江郡的财政,又不至于让九江郡的百姓背井离乡的去打工。

    只可惜苦于我九江郡财力不足,而朝廷因为这两年钢铁行业投资过热,一直否决了我九江郡建设钢铁厂的提案,所以建设钢铁厂的计划一直没有落到实处,现在我九江郡也成了官营试点,监军能不能向朝廷提议在九江郡建立一个钢铁厂?”

    这也算是九江人的一个痛点之一,他们明明有整个江南最大的铁矿,而且铁矿的品质极其高,是那种杂质极少的磁铁矿,陈郡,会稽郡,南阳郡三地的钢铁厂都喜欢用他们的铁矿。

    这些年大汉大力发展产业,谁都知道卖矿石肯定是没有卖钢铁赚钱的,但九江郡发展的太晚了,被三个钢铁中心包围,并且这三个钢铁中心还形成了规模效益,每年能产出几亿斤的钢铁。

    九江郡不是没有民间的商贾建造过钢铁厂,但没多久就倒闭了,根本生存不下来。九江郡可以说是是成也因为长江,败也因为长江。

    因为有长江这条大汉最大的运输航道,所以他们的铁矿可以最廉价的价格到达三个钢铁中心,但同样也因为有长江,三地的钢铁也可以以最低的价格抵达九江郡。这就导致九江郡的钢铁厂完全没有能力和这些钢铁中心比。

    当然这和徐凡的限制也有关,他认为现在大汉钢铁业中心已经足够覆盖全国,根本不需要再新建新的钢铁中心。

    要是民间资本有想法在九江郡建立钢铁厂,他是乐意看到的,但想要让大汉朝廷出钱,他是不答应的,这种事情他经历太多了,用后世的话来说,一抓就紧,一放就乱。

    后世有多少学费就浪费在这里面,看到一个行业红火就一拥而上,不到10年时间就投资过剩,产业衰败,然后亏的一塌糊涂。

    这种事情交一次学费本来就应该够了的,但偏偏不是一次,两次,也不是三次,四次,甚至不是五,六,七次,而是到现在还在交学费。

    这是屡屡交学费,屡屡学不会,地主老财家的钱财也不是这样造的。

    那些学生学没学会,徐凡不知道,但他是学会了,他情愿缓慢增加大汉的钢铁产能,也不想花费了巨额资金,建立了庞大的钢铁产能,结果钱没有赚到不说,还亏的一塌糊涂,要经历痛苦煎熬的去产能过程。

    所以对九江郡想要建造钢铁厂,徐凡的态度就是,你们能找到民间的商人投资钢铁厂,甚至你们九江郡愿意出资建立钢铁厂,朝廷不会拒绝,甚至还会给予便利,但这钢铁厂是死是活就靠市场竞争。

    而九江郡就在这里撞的头破血流,他们两次用郡财政建立钢铁厂,但因为规模小,工匠技术不行,生产的产品质量差,价格高,钢铁厂从建立之日起,就处于亏本的状态当中,两次都是亏的九江郡汉吏扛不住,他们不得不变卖给民间的商人。

    同时他们也承受了巨大的代价,其他地方的汉吏,辛苦一年,不但俸禄充足,还有不少的福利物资和奖金,而九江郡的汉吏,这些福利待遇通通没有不说,每个月还要克扣三成的俸禄以偿还债务。

    这大汉可没有什么罚酒三杯或者是交学费的说法,大汉讲究的是权责对的,你弄出来的事情就要你承担代价。

    九江郡汉吏弄出来的亏损,就用他们自己来承担,即便是调出了九江郡的汉吏,这笔债务依旧跟着他们身边,要他们偿还清楚了,他们的福利待遇才会变得正常。

    就是有这样权责对等的政策,经过了20多年的教育,汉吏对于发展产业,终于有了一个相对谨慎的态度,不会看到什么红火就蜂拥而上。

    即便是想发展产业,他们也会让民间的商家先上,九江郡就是这样的情况,在当地汉吏的怂恿下,他们接管了钢铁厂,但依旧解决不了钢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的缺陷。已经有三位商家被坑的破产了。于是钢铁行业几乎成为了九江的禁忌话题了,而今天郑齐的到来,倒是给了这些人新的希望了。

    九江郡的汉吏之所以在钢铁行业撞的头破血流,依旧初心不改,是因为钢铁行业是高投入,高技术,高产出的行业,只要建立了一个钢铁中心,九江郡瞬间就能脱贫致富。

    郑齐淡然说道:“天子说过,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建设钢铁厂,还是等某在地方上调研一番再做决定如何?”

    陈郡和九江郡只有一河之隔,九江钢铁行业的情况,虽然他不是很清楚,但也听说过一些事情,自然不可能在什么事情都不清楚的情况下,一头扎进这个不知深浅的坑中。

    姚远也只能点头了。

    二月九日,郑齐就开始巡视九江郡,姚远安排小吏吴嘉给郑齐带路。

    他第一站巡视的就是巢湖铁矿场。郑齐来到巢湖铁矿场,可以看到无数工匠把矿石从矿洞当中拉出来,然后装上火车,运抵到寿春码头,然后再装上蒸汽运输船,运往南阳,陈郡,会计郡三地。

    吴嘉道:“巢湖铁矿场每年能挖出600万石以上的铁矿,年产值达到1亿5000万钱,可以说是我们九将郡的钱袋子。”

    现在大汉两极分化极其严重,有工业区的郡县,财富突飞猛进的增加不说,还虹吸了四周的财富,大汉的各个工业郡都是富可敌国的存在。

    而像九江郡这样的农业郡,收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的极其缓慢,财政收入和农业时代差别不大,几乎就是吃饭的财政,想要建任何工程,都需要朝廷的财富转移才能完成。所以大汉农业郡的汉吏,才特别期待拥抱工业化。

    跟着郑齐的熊剧道:“巢湖铁矿场都是高品质的磁铁矿,这里的确适合建造钢铁中心,只可惜生不逢时,现在大汉的情况已经没有他们生存的土壤,除非朝廷下决心在这里建钢铁中心,要不然九将郡的钢铁行业是发展不起来的,他们不但缺钱,还没有充足的工匠。”

    吴嘉不服气道:“我九江郡虽然比不上陈郡等地,但依旧有60万百姓,怎么能说没有充足的工匠,这是朝廷不愿意投资我九江郡。”

    熊剧道:“九江郡百越之民太多了,这些人天性散漫,不适合做钢铁工人。”

    陈郡和九江靠的太近了,一水之隔,九江郡也有大量的百越之民去陈郡打工,可以说他们是民风淳朴,但也可以说他们是天性散漫,在钢铁厂做工的时候总是会弄出各种事故,他们不适合做有太严格纪律的事情,实际上即便是陈郡的农户也就是稍微好一些。

    钢铁厂最喜欢的工匠其实是那些刚刚从军中退役的士兵,他们经过了三年的军中生活,已经可以做到令行禁止,稍微培训就是合格的工匠,而招揽农户最起码还要经过三个月的军事训练,要是招来百越之民,那就最起码要培训半年时间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以前生活在半农耕半渔业的社会状态当中,就没有经历工业化社会的熏陶,你完全想象不到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情,所有在陈郡百越之民,一般做一些重体力的劳动活,稍微带点技术的岗位,没人敢请他们。

    接下来郑齐把九江郡一个个县巡视了一遍,但九江郡的情况还是让他眉头紧皱,他想过这里会不如陈郡,但却没想到差距会这么大。

    九江郡就几乎没有什么大型的工厂,全部都是一些面粉厂,纺织厂,砖窑厂,水泥厂等解决本地需求的五小作坊。

    从乡里到县城,到处都是一番田园牧歌的景象,你甚至看不到几个烟囱,但这个时代烟囱就是代表工厂,烟囱就是代表财富,田园牧歌则是贫困的代表。

    而且还有一点是郑齐万万没想到的,那就是九江郡内部越人的数量极其多,很多村子就是一个个百越部落,这些村民依旧有一部分百越的习俗和装扮,可以明显看出他们与大汉的百姓不同。

    郑齐不解道:“九江郡也是楚国原本的故土,设立了上百年了,怎么会有如此多的百越之众?”

    吴嘉无奈道:“我们九将郡穷啊,百姓们都涌向了陈郡和会稽郡,九江郡历代郡守,为了填补人口的亏空,不断庐江郡招募百越百姓,帮他们建设营房安置村里,指导他们开垦土地,种植粮食,好在这些百越人也愿意下山来平原生活,加上有朝廷有政策优惠,我九将郡的人口才能维持平衡,现在九江郡一半的人口都是招揽过来的百越之民。”

    “现在九江郡的郡县的情况就是,汉人百姓大部分居住在郡县当中,乡里则大部分都是百越之民。”

    然后郑齐就见识到了,什么叫民风彪悍,这些百越人领地意识极强,就这巡视的一路上,他就被拦了十几次路,要不是有吴嘉的带领,只怕拦路打劫的事情会发生在他的头上。

    三月九日,安丰县。

    郑齐一行人行走在驰道上。

    “杀!”忽然驰道附近冒出喊杀声音。

    吓得跟着郑齐的亲卫马上围成一个圈,把郑奇一行人保护在圈内。

    “怎么回事?难道这是劫路的盗匪?”郑齐道。

    吴越尴尬道:“九江郡的盗匪应该不敢如此明目张胆的打劫官员。”

    一个亲卫向着喊杀声音的方向去探查情况,没多久跑回来禀报道:“监军,是有两股村民在械斗,双方加起来大概有200左右的青壮。”

    郑齐想了想道:“我等去观看一番。”

    而后他们找到了一处适合观察高点。

    结果发现这两伙械斗的村民还挺正规的,他们踏着整齐的方阵,前排的村民居然还有皮甲护身,后方还有一个旗帜,旗帜的旁边是两个擂鼓的村民。

    在激烈的鼓声引导下,两方的村民不断高喊杀声,然后缓慢的靠近,好在手里拿的不是刀剑,而是一个锄头,铁锹等长柄农具,要不然双方伤亡情况简直不敢想象。

    而双方的村长亭长还有点指挥才能,不是那样一拥而上,像乌合之众那样械斗。也不是硬碰硬的交战。

    双方的队伍都分出几支小股部队,想要包抄对方的后路。

    结果这些小分队反而先交上手了,打的异常激烈。双方的指挥官也不断调动村民,就这么200多人的械斗场景,什么诱敌深入,两翼包抄,围点打援,各种战术居然还弄得像模像样,就这200多村民,给他们打出了上万大军的气势。

    “九江郡的民风已经彪悍到如此程度?这要换上正式的装备,只怕不输给朝廷的常备军?”郑齐道。

    吴嘉苦着脸道:“百越之民不识教化,喜欢用械斗的方式解决冲突,好在郡守府已经传达过命令,不允许他们动刀动剑,也不允许他们害人性命,械斗还处于可控制范围。”

    面对百越之民的械斗,九江郡汉吏也很难办,一两个部落这样械斗他们还有办法处罚,要是大部分部落都选择这样械斗来解决矛盾,郡守府也只能选择法不责众,毕竟汉律主要的职能就是维持稳定。

    九江的汉民大量被吸引走,百越部众在九江郡的体量太大,形成了和汉民杂居的状态,大汉的百姓自然影响他们,但他们也影响着大汉的百姓,这种械斗已经成为九江郡的风俗。

    郑齐感叹道:“九江需要用商君之法治理一遍。”

(快捷键 ←)上一章:第525章,各自美好的前途 返回《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目录 下一章:第527章,各自的治世良方(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