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正文卷 第204章 羌中与南中
我,刘辩,三兴汉室 本章字数:4825 我,刘辩,三兴汉室txt下载
左仆射贾文和貌状温良,与人语常微笑,然既处权要,涉赏罚臧否之事,时人疑笑中有刀也。
刘辩听着尚书台中对于贾诩的流传开来的看法,再看着贾诩一脸的纯良无辜,刘辩忍不住想笑。
你贾文和不是一贯善于伪装吗?也有今天?
刘辩没想忍,贾诩自然能瞧出来。
于是,他表现得更加委屈了。
到底是自己身边的重臣,刘辩并没有笑出声。
他还安慰道:“文和莫急,待到时间久了,些许误会不攻自破。”
贾诩见天子还在笑,都没停过。
他一点都没觉得被安慰到。
可他的心情已经变得轻松起来。
这时候,贾诩才道明他的来意——“陛下,蜀郡太守审配与金城太守陆俊皆上书言及羌中之事,或云羌中羌人有归附之心,臣以为,可如蜀郡太守审配之议,于羌中设属国都尉,辖制羌中众羌,以免其时常入塞侵扰。”
对于这些事,刘辩一直都是知情的,审配在蜀郡,一直尝试着联系招揽更多生活在羌中的羌人,而今年在陆俊他们取代了马腾进而掌握了金城郡的权力后,他们也联合了陇右主动向羌中进攻。
益州和凉州两个方向一同出力,然后才有了如今羌中的局面。
贾诩建议道:“臣以为,今之局势,已经可以尝试于羌中设立属国都尉,只需以少许兵力镇之,可免周边多郡戍边之费。”
这是一笔很容易就能算明白的账,若是不想夜夜防贼,那就直接派兵到贼窝里去。
由此派出的兵力,及钱粮上消耗,绝不比各郡防备羌中所用的人力钱粮要高。
刘辩想着,大将军和骠骑将军的部曲暂时都被归于了西园军中,但设立在羌中的属国都尉还是不太适合让他们去,最好是由附近的凉州和益州选拔兵卒前往镇守。
略加思索之后,结合着贾诩的建议和审配以前曾上书过的对于羌中属国的设想,刘辩做出了决定:“以羌中设青海属国,分为两部,一部以金城起为青海属国西部都尉,一部以蜀郡起为东部都尉……先各以一郡之力,缓缓图之,再辅以邻郡。”
刘辩还记得陆康对他的谏言,不搞什么大动作,一点点慢慢来。
贾诩复又进言道:“臣闻南中四郡之地,其蛮族闻耕种之法数年矣,然仍有大军镇守,以防不测……臣以为,或可先行撤军。”
刘备至今还是安西将军,依旧领着兵在南中安民。
刘辩问道:“近期南中之奏书公文中可有什么要事?”
贾诩答道:“臣观之,皆是言明南中教化蛮族之进度,益州于南中投入颇多,然臣观文书之上所言,仍有些蛮人惯于取食于山林之中,对于朝廷所发之稻种,或随意播撒于田地之中不加打理,或私自以种为食,而官吏不能止。”
“是以,臣以为当先撤军,且暂不提供稻种等,以观过去数年之成效。”
刘辩明白贾诩所想,他派刘备等人去教南中的蛮族如何耕种,当然是希望让这些蛮族能够过得更好,也能更好的融入大汉的大家庭。
可若是因此让一些坐享其成的人把这种付出当成理所当然的话……
刘辩虽然说不出“救灾是社会主义的事”这样的话,但他也不愿意去当冤大头。
思索之后,刘辩决定先把这件事的决定权交给刘备,并让贾诩直接草拟一份诏书。
汉家的诏书相对而言并没有那么制度化,尤其是这种传递命令的,连套话都不需要加。
写诏书的专用竹简刘辩这边就有,很快,贾诩就拿着毛笔在写好了,并在主书者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后还给后面预留下了一个位置。
然后,诏书更快进入到了下一步的审核。今日在尚书台中负责此事的尚书正是杨彪,他很快就通过了审核,随后有尚书台的令史将诏书的内容誊抄在了另外一份竹简之上,这个时候,两份诏书又被送回了云台殿。
其中只包含了诏书内容的那一份只有两节竹简,在经过刘辩的确认之后,很快就有宦官来把两节竹简写有字的那一面对着,并用绳绑好,最后再以专门的封泥匣将绳子全部覆盖住,最后,负责为刘辩保管天子六玺的郭直取出了对应的玺印,在印泥之上留下印记,完成对诏书的封装。
如此,一份具备法律效力的诏书便完成了,接下来,只需要将这些交由三公府施行就可以了。
当然啦,以目前的制度,三公合力也能阻止诏书的施行。
等到诏书被选派的天使带走后,那些包括原始诏书在内的所有相关文书都会存档,包括刘辩经常用来给尚书台传令的小纸条,抑或是拟定诏书的和审核诏书的人有不同的意见……
经过了一路的驿站奔波后,天使总算抵达了南中,当着刘备的面拆开了诏书,宣读诏令。
刘备在片刻的思索之后,便先延请天使休息,进而派人去请诸葛玄。
这一休息,便是四日,诸葛玄总算得到消息回来了。
“要撤出?”诸葛玄有些犹豫。
刘备解释道:“现在南中安顺,除了因为我等教他们耕种之法外,还因有大军坐镇。南中各蛮族,是否心服,还未可知。”
诸葛玄有些着急地说:“可是如今南中各蛮族并非都愿意,若是大军撤出,只怕不同部族之间会生乱。”
说到这里,诸葛玄忽然明白了什么。
“将军的意思可是依照诏书行事,给他们作乱的机会,从而方便分清敌我……”说到这里,诸葛玄皱起了眉头,“如此这般,那些率先亲近我们的部族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如祝部,他们目前对于耕种学的是各部中最好的,也是最初那一批学习的部族。万一……”
刘备确定道:“那就让他们防守不出,再留给他们一些防守的武器。不把隐患揪出,耗费兵力于此,难以长久。”
最终,他们回复了天使,要先撤兵。
而留守南中的军队中除了一小部分官兵出自西园军外,余下的皆是益州的州郡兵,听闻撤兵的消息,无比欢欣鼓舞。
即便在刘备的安排下,他们驻守在南中的伙食并不差,那南中终究不是他们的家。
本来并不愿意撤兵的诸葛玄在看到这一幕后,也无言以对。将士们已经在此花费了数年,的确该有些成果了。
在撤出南中的路上,诸葛玄对于南中的结果还未有个定论,他询问刘备道:“敢问将军,在将军看来,南中会乱吗?”
“我不知道。”刘备说道。
他的确不知道,因为人心最是难测。
“在南中四郡,能够号召各部民的,一是酋长渠帅、二是郡中大姓。昔日大姓犯法而长吏不敢治,而酋长渠帅多有好战之辈……”
到现在,瞧着那些因为回家而一路欣喜的士卒们,诸葛玄也不好说刘备在诏书抵达后选择撤出南中是错的。
刘备最后说道:“不过,我相信,我们这数年的努力不会白费的!”
刘备期盼着能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随着汉军和教导各部族耕种的官吏的撤出,虽然官吏们承诺在开春之后还会归来,但南中四郡还是不可避免地暗流涌动起来。
而来自孟部的孟获,和其他来自各部族的可造之材一样,原本受简雍教导,又跟在刘备身边被言传身教过。这个时候,他被刘备放回了部族之中。
孟获跟在刘备和简雍的身边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回到部族之中了,身为酋长之子,部族无可争议的继承人,但这一回孟获回来后,却感觉到来迎接他的部众们没有那么热情了。
他敏锐地觉察到了些不同寻常的气氛,当即找上了他的父亲。
“阿父要动兵?”他开门见山地问道。
“小点声!”
孟获看到他的父亲小心翼翼地关上了门,然后才对他说道,“人多嘴杂,部众中的有些人若是他们知道了接下来要做什么,一定会按捺不住的。这些蠢货,连忍耐都学不会。”
孟获瞧了瞧他的父亲,心中暗想,学不会忍耐的何止是部众?
“阿父真的要动兵?”孟获虽是疑问的语气,但心中已经肯定了这一点。
“当然!如今已是寒冬,虽然部族中储备看着还够用的,但谁会嫌储备少呢?”
“阿父准备对谁动兵,祝部吗?”孟获继续问道。
“谁都知道诸部接受汉人的相助最多,也最富庶。届时且看吧,虽说万一去打祝部的人多了,祝部的谷粮再多可能也不够分的……”
孟获见他父亲连个完整的规划都没有,跟在刘备和简雍身边长了太多见识的他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
他当即问道:“阿父觉得刘将军不会再回来了吗?”
“当然……就算他回来,那起码也是一两年之后的事情了,不然他为什么要走呢?”
孟获觉得他父亲的话有些道理,但他还是感觉到有些不对,遂又说道:“在回来之前,我打听到刘将军给祝部这样的部族留下了一些防守的武器,还帮助他们修高了城寨,祝部未必如阿父所想的那般好攻打。而且,虽然以前不乏有在寒冬前为了争夺谷粮而战,可眼下,已经有了够吃的谷粮,为何还要作战啊?”
“傻孩子,祝部得了汉人那么多东西,旁人早就眼馋了,我们若是不打,只怕会被人当成祝部来打啊!”
孟获瞧着他的父亲,分明看出他的父亲也是那些“旁人”中的一员。
他劝说道:“阿父,相信我,汉人只是一时离开,就算如阿父所说等到一两年后才回来,但那时,他们难道会不知道有那些部族攻打了祝部?以我对刘将军的了解,到时候这些部族莫要说继续拿汉人的好处了,便是被刘将军派人剿灭也并非不可能。”
孟获越说越通顺:“阿父若是担心被当成祝部的同盟,我这就去找那些愿意中立的部族结盟……甚至真的与祝部在暗中结盟也未尝不可,想必祝部如今正人心惶惶呢!”
“还有……现在刘将军才率军离开不久,阿父是怎么知道很多部族都想要攻打祝部的?”孟获忽然问道。
“这不是明摆的事吗?嗯……其实是李氏的李恢派人告诉我的。”
即便孟获的脑袋称不上有多么聪明,他也从中闻出了阴谋的味道。而瞧了瞧只因为李恢出身南中大姓李氏就对李恢非常信任的父亲,孟获觉得,他这个部族,没有他,早晚得散!
临出发去联系别的部族结盟前,孟获对他父亲说道:“阿父要不要考虑退位让贤,早日把酋长之位让给我,阿父也能少些烦恼?”
在被他父亲顺手拿起的棍子打中前,孟获已经先一步跑掉了。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后,他的父亲竟真的在考虑这件事了。
……
而另一边,在所有人心中都觉得一定会人心惶惶的祝部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祝部关闭了城寨,不许人员进出。
他们储备的谷粮足够支撑他们这么做。
祝部酋长祝火对于诸部可能面临的情况自不是毫无察觉,正相反,他知道南中四郡中觉得他碍眼的人可太多了。
而他之所以能够临危不惧……
祝火离开了自己的家,循着门前的道路一路走去,未久,便听到了整齐而短促的呼喊声。越过一片竹林,眼前豁然开朗,呈现在他面前的是正在接受训练的部众。
他快步向前,向一人拜道:“这些时日辛苦颜司马了。”
颜良摆了摆手,他可是很期待祝部的部众经他之手变成精锐的那一天。
不过颜良还是强调道:“祝酋长务必谨守门户,同时也要防着有人同外人暗通款曲。”
祝火答道:“颜司马放心,我知道奇兵必须用到关键时候……现在绝大部分族人都知道颜司马正在练兵,他们只当我关闭城寨是为了防止颜司马在此的消息被泄露出去。却不知,真正要掩藏的是颜司马带来的精兵!”
“话虽如此,还需小心,毕竟吃食和粪便很容易被人发现端倪。”颜良强调道。
“颜司马放心!”祝火信心满满地应道。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11841.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11841/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1184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04章 羌中与南中)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黯淡星L谢谢您的支持!!
刘辩听着尚书台中对于贾诩的流传开来的看法,再看着贾诩一脸的纯良无辜,刘辩忍不住想笑。
你贾文和不是一贯善于伪装吗?也有今天?
刘辩没想忍,贾诩自然能瞧出来。
于是,他表现得更加委屈了。
到底是自己身边的重臣,刘辩并没有笑出声。
他还安慰道:“文和莫急,待到时间久了,些许误会不攻自破。”
贾诩见天子还在笑,都没停过。
他一点都没觉得被安慰到。
可他的心情已经变得轻松起来。
这时候,贾诩才道明他的来意——“陛下,蜀郡太守审配与金城太守陆俊皆上书言及羌中之事,或云羌中羌人有归附之心,臣以为,可如蜀郡太守审配之议,于羌中设属国都尉,辖制羌中众羌,以免其时常入塞侵扰。”
对于这些事,刘辩一直都是知情的,审配在蜀郡,一直尝试着联系招揽更多生活在羌中的羌人,而今年在陆俊他们取代了马腾进而掌握了金城郡的权力后,他们也联合了陇右主动向羌中进攻。
益州和凉州两个方向一同出力,然后才有了如今羌中的局面。
贾诩建议道:“臣以为,今之局势,已经可以尝试于羌中设立属国都尉,只需以少许兵力镇之,可免周边多郡戍边之费。”
这是一笔很容易就能算明白的账,若是不想夜夜防贼,那就直接派兵到贼窝里去。
由此派出的兵力,及钱粮上消耗,绝不比各郡防备羌中所用的人力钱粮要高。
刘辩想着,大将军和骠骑将军的部曲暂时都被归于了西园军中,但设立在羌中的属国都尉还是不太适合让他们去,最好是由附近的凉州和益州选拔兵卒前往镇守。
略加思索之后,结合着贾诩的建议和审配以前曾上书过的对于羌中属国的设想,刘辩做出了决定:“以羌中设青海属国,分为两部,一部以金城起为青海属国西部都尉,一部以蜀郡起为东部都尉……先各以一郡之力,缓缓图之,再辅以邻郡。”
刘辩还记得陆康对他的谏言,不搞什么大动作,一点点慢慢来。
贾诩复又进言道:“臣闻南中四郡之地,其蛮族闻耕种之法数年矣,然仍有大军镇守,以防不测……臣以为,或可先行撤军。”
刘备至今还是安西将军,依旧领着兵在南中安民。
刘辩问道:“近期南中之奏书公文中可有什么要事?”
贾诩答道:“臣观之,皆是言明南中教化蛮族之进度,益州于南中投入颇多,然臣观文书之上所言,仍有些蛮人惯于取食于山林之中,对于朝廷所发之稻种,或随意播撒于田地之中不加打理,或私自以种为食,而官吏不能止。”
“是以,臣以为当先撤军,且暂不提供稻种等,以观过去数年之成效。”
刘辩明白贾诩所想,他派刘备等人去教南中的蛮族如何耕种,当然是希望让这些蛮族能够过得更好,也能更好的融入大汉的大家庭。
可若是因此让一些坐享其成的人把这种付出当成理所当然的话……
刘辩虽然说不出“救灾是社会主义的事”这样的话,但他也不愿意去当冤大头。
思索之后,刘辩决定先把这件事的决定权交给刘备,并让贾诩直接草拟一份诏书。
汉家的诏书相对而言并没有那么制度化,尤其是这种传递命令的,连套话都不需要加。
写诏书的专用竹简刘辩这边就有,很快,贾诩就拿着毛笔在写好了,并在主书者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后还给后面预留下了一个位置。
然后,诏书更快进入到了下一步的审核。今日在尚书台中负责此事的尚书正是杨彪,他很快就通过了审核,随后有尚书台的令史将诏书的内容誊抄在了另外一份竹简之上,这个时候,两份诏书又被送回了云台殿。
其中只包含了诏书内容的那一份只有两节竹简,在经过刘辩的确认之后,很快就有宦官来把两节竹简写有字的那一面对着,并用绳绑好,最后再以专门的封泥匣将绳子全部覆盖住,最后,负责为刘辩保管天子六玺的郭直取出了对应的玺印,在印泥之上留下印记,完成对诏书的封装。
如此,一份具备法律效力的诏书便完成了,接下来,只需要将这些交由三公府施行就可以了。
当然啦,以目前的制度,三公合力也能阻止诏书的施行。
等到诏书被选派的天使带走后,那些包括原始诏书在内的所有相关文书都会存档,包括刘辩经常用来给尚书台传令的小纸条,抑或是拟定诏书的和审核诏书的人有不同的意见……
经过了一路的驿站奔波后,天使总算抵达了南中,当着刘备的面拆开了诏书,宣读诏令。
刘备在片刻的思索之后,便先延请天使休息,进而派人去请诸葛玄。
这一休息,便是四日,诸葛玄总算得到消息回来了。
“要撤出?”诸葛玄有些犹豫。
刘备解释道:“现在南中安顺,除了因为我等教他们耕种之法外,还因有大军坐镇。南中各蛮族,是否心服,还未可知。”
诸葛玄有些着急地说:“可是如今南中各蛮族并非都愿意,若是大军撤出,只怕不同部族之间会生乱。”
说到这里,诸葛玄忽然明白了什么。
“将军的意思可是依照诏书行事,给他们作乱的机会,从而方便分清敌我……”说到这里,诸葛玄皱起了眉头,“如此这般,那些率先亲近我们的部族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如祝部,他们目前对于耕种学的是各部中最好的,也是最初那一批学习的部族。万一……”
刘备确定道:“那就让他们防守不出,再留给他们一些防守的武器。不把隐患揪出,耗费兵力于此,难以长久。”
最终,他们回复了天使,要先撤兵。
而留守南中的军队中除了一小部分官兵出自西园军外,余下的皆是益州的州郡兵,听闻撤兵的消息,无比欢欣鼓舞。
即便在刘备的安排下,他们驻守在南中的伙食并不差,那南中终究不是他们的家。
本来并不愿意撤兵的诸葛玄在看到这一幕后,也无言以对。将士们已经在此花费了数年,的确该有些成果了。
在撤出南中的路上,诸葛玄对于南中的结果还未有个定论,他询问刘备道:“敢问将军,在将军看来,南中会乱吗?”
“我不知道。”刘备说道。
他的确不知道,因为人心最是难测。
“在南中四郡,能够号召各部民的,一是酋长渠帅、二是郡中大姓。昔日大姓犯法而长吏不敢治,而酋长渠帅多有好战之辈……”
到现在,瞧着那些因为回家而一路欣喜的士卒们,诸葛玄也不好说刘备在诏书抵达后选择撤出南中是错的。
刘备最后说道:“不过,我相信,我们这数年的努力不会白费的!”
刘备期盼着能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随着汉军和教导各部族耕种的官吏的撤出,虽然官吏们承诺在开春之后还会归来,但南中四郡还是不可避免地暗流涌动起来。
而来自孟部的孟获,和其他来自各部族的可造之材一样,原本受简雍教导,又跟在刘备身边被言传身教过。这个时候,他被刘备放回了部族之中。
孟获跟在刘备和简雍的身边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回到部族之中了,身为酋长之子,部族无可争议的继承人,但这一回孟获回来后,却感觉到来迎接他的部众们没有那么热情了。
他敏锐地觉察到了些不同寻常的气氛,当即找上了他的父亲。
“阿父要动兵?”他开门见山地问道。
“小点声!”
孟获看到他的父亲小心翼翼地关上了门,然后才对他说道,“人多嘴杂,部众中的有些人若是他们知道了接下来要做什么,一定会按捺不住的。这些蠢货,连忍耐都学不会。”
孟获瞧了瞧他的父亲,心中暗想,学不会忍耐的何止是部众?
“阿父真的要动兵?”孟获虽是疑问的语气,但心中已经肯定了这一点。
“当然!如今已是寒冬,虽然部族中储备看着还够用的,但谁会嫌储备少呢?”
“阿父准备对谁动兵,祝部吗?”孟获继续问道。
“谁都知道诸部接受汉人的相助最多,也最富庶。届时且看吧,虽说万一去打祝部的人多了,祝部的谷粮再多可能也不够分的……”
孟获见他父亲连个完整的规划都没有,跟在刘备和简雍身边长了太多见识的他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
他当即问道:“阿父觉得刘将军不会再回来了吗?”
“当然……就算他回来,那起码也是一两年之后的事情了,不然他为什么要走呢?”
孟获觉得他父亲的话有些道理,但他还是感觉到有些不对,遂又说道:“在回来之前,我打听到刘将军给祝部这样的部族留下了一些防守的武器,还帮助他们修高了城寨,祝部未必如阿父所想的那般好攻打。而且,虽然以前不乏有在寒冬前为了争夺谷粮而战,可眼下,已经有了够吃的谷粮,为何还要作战啊?”
“傻孩子,祝部得了汉人那么多东西,旁人早就眼馋了,我们若是不打,只怕会被人当成祝部来打啊!”
孟获瞧着他的父亲,分明看出他的父亲也是那些“旁人”中的一员。
他劝说道:“阿父,相信我,汉人只是一时离开,就算如阿父所说等到一两年后才回来,但那时,他们难道会不知道有那些部族攻打了祝部?以我对刘将军的了解,到时候这些部族莫要说继续拿汉人的好处了,便是被刘将军派人剿灭也并非不可能。”
孟获越说越通顺:“阿父若是担心被当成祝部的同盟,我这就去找那些愿意中立的部族结盟……甚至真的与祝部在暗中结盟也未尝不可,想必祝部如今正人心惶惶呢!”
“还有……现在刘将军才率军离开不久,阿父是怎么知道很多部族都想要攻打祝部的?”孟获忽然问道。
“这不是明摆的事吗?嗯……其实是李氏的李恢派人告诉我的。”
即便孟获的脑袋称不上有多么聪明,他也从中闻出了阴谋的味道。而瞧了瞧只因为李恢出身南中大姓李氏就对李恢非常信任的父亲,孟获觉得,他这个部族,没有他,早晚得散!
临出发去联系别的部族结盟前,孟获对他父亲说道:“阿父要不要考虑退位让贤,早日把酋长之位让给我,阿父也能少些烦恼?”
在被他父亲顺手拿起的棍子打中前,孟获已经先一步跑掉了。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后,他的父亲竟真的在考虑这件事了。
……
而另一边,在所有人心中都觉得一定会人心惶惶的祝部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祝部关闭了城寨,不许人员进出。
他们储备的谷粮足够支撑他们这么做。
祝部酋长祝火对于诸部可能面临的情况自不是毫无察觉,正相反,他知道南中四郡中觉得他碍眼的人可太多了。
而他之所以能够临危不惧……
祝火离开了自己的家,循着门前的道路一路走去,未久,便听到了整齐而短促的呼喊声。越过一片竹林,眼前豁然开朗,呈现在他面前的是正在接受训练的部众。
他快步向前,向一人拜道:“这些时日辛苦颜司马了。”
颜良摆了摆手,他可是很期待祝部的部众经他之手变成精锐的那一天。
不过颜良还是强调道:“祝酋长务必谨守门户,同时也要防着有人同外人暗通款曲。”
祝火答道:“颜司马放心,我知道奇兵必须用到关键时候……现在绝大部分族人都知道颜司马正在练兵,他们只当我关闭城寨是为了防止颜司马在此的消息被泄露出去。却不知,真正要掩藏的是颜司马带来的精兵!”
“话虽如此,还需小心,毕竟吃食和粪便很容易被人发现端倪。”颜良强调道。
“颜司马放心!”祝火信心满满地应道。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11841.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11841/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1184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04章 羌中与南中)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黯淡星L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