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章节目录 第101章 他转性了
搞定那个昏君 本章字数:7548 搞定那个昏君txt下载
最终皇帝并没有处置白昂,而是又把他扔去了开封治河抗洪,同时内阁举荐了郎中娄性同去协助。皇帝把秀兰的建议仔细思量了一下,在见内阁大学士的时候,跟他们提了一提。
罗严听了不作声,其余诸人看他不说话,也都沉默不语,只有王恕接口:“若仅在官学开设这些科目,只怕会受学子冷待。”
皇帝就冷笑了一声:“是啊,学子们都声称读书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心里头还不都是想的‘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若然这门科目于进学考科举进而为官无益,又哪肯花这个功夫去学?于是朝廷开科取士,取来的就都是这么些不通实务、利欲熏心之人!”
几个大学士都觉面上火辣辣的,他们侍奉的这位君主一向懒散,难得在一件国家政事上用心,偏偏他们这些大臣都没做好,一时都有些讪讪,低下了头。
“陛下此言未免有些偏颇。”敢说这话的人,不用想也知道是王恕,老先生七十多了,又教导过皇帝读书,所以什么话都敢说。“若然国家取士都取的是些不通实务之辈,则国家早已动荡不安,何来眼前之盛世?科举取士,取的本是熟读经史之人,能通经史者其资质、恒心、毅力必然远超常人,待履职之后,再按需修习各类实务,必收事半功倍之效。”
皇帝听了还是冷笑:“是么?那先生猜测一下,若是朕命陈一凡就任开封知府,与白昂一道治河,他几时能弄懂如何筑堤建坝?”
王恕噎了一下,这个陈一凡是去年那一科的榜眼,今年已经五十岁了,他读书读得久了,眼神不是很好,在代写诰敕的时候,眼睛都快贴到纸面上了,据说他平常走路都会不小心跌跤,何况是去治河?皇帝单拿他出来说事,虽然算是个例,但王恕还是无话可答了。
到此时罗严也不能不说话了:“陛下,白昂也是进士出身。”以个例对个例么。
“陛下,依臣之见,这河工一事首要并不在人。”兼管户部的高明镇也说话了,“去岁白昂曾上奏请从山东东平至青县开凿十二条月河1,可将河水分流引入山东大清河与小清河入海,以便在有更大洪水到来之际派上用场,避免淮河流域再发水患。此议本是虑及深远之计,奈何国库自对鞑靼用兵以来,又经连番治河,实在是再无余钱可供使用……”
皇帝恍惚想起好像是有这么回事,不过他正在和几个大学士争这口气,当下就问:“若如白昂之议,所需治河之银在多少之数?”
~~~~~~~~~~~~~
“你说我是不是上了他们的当了?”皇帝回来跟秀兰用膳的时候,越想越不对,“我明明跟他们说的是选拔人才的事,怎么到最后我要贴自己内库的钱去治河了?”
秀兰笑得伏倒在案上:“几位大学士果真都是能人,居然能哄得你自掏腰包去治河!”
皇帝越想越憋气,又看秀兰笑话他,更不高兴了,就哼了一声说道:“我是答应出内库的银子,可是我也不知内库到底有多少,还有没有别的用途,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也是有的。”
听他真的恼了,秀兰忙忍住笑劝道:“瞧瞧你这吝啬的劲儿,堂堂一国之君,富有四海,居然还跟臣子计较这个!你说你一应吃穿供给都不缺,内库里存着那么多钱做什么?治河是正事,若真的能解了水患,以后河南等地都不发洪灾,也就不需要朝廷赈济,还能收上来钱粮,这不比你眼下花出去的这一点划算多了?也算是一本万利吧!”
内库又不是银行,也没有利息,还不如拿出去做点正事。
皇帝对秀兰这精打细算的口吻表示惊奇:“你倒真有个当家主母的样子。可是事情哪有你想的这般简单,没有洪灾还有旱灾,没有旱灾还有蝗灾,别看我大明地域广阔,一年能收上来六成税赋就算不坏。”
“可是若在山东开挖月河,不只能分流解了水患,不是也一样有利灌溉么?你也不能光想着一蹴而就,事情总得慢慢来,一步一步的做才是。”秀兰这段时间跟着皇帝专看有关水利的书,也约莫学到了一点知识。
她说的也有道理,可是皇帝想想要拿自己的钱出来,不免还是肉痛:“这笔钱我要是出了,内库可也就差不多空了,我们再想做些什么也难。”
秀兰无语:“我们也没什么要花钱的地方啊?阿鲤还这么点儿,你也没有别的子女要成婚;秋塘里也是刚盖好的,西苑更没有需要修缮的地方,你要钱做什么?”
“怎么没有花钱的地方?不说别的,陵寝也该开建了。”
……,这有什么好急的?秀兰决定转移话题:“那么你们最后只说了拨款的事,没有再提培养选拔专门人才么?”
说到这个皇帝总算脸色好看些了:“怎么没说?拿了我的钱,自然也得听我的话。我让他们回去商议了,过几日拿个章程出来我看。”
还行,没忘了最初的目的。秀兰笑眯眯的拍他马屁:“这不就是了?你若是不出钱,他们就会一直说‘咱们河治不好可不是没有人,实在是没有钱啊’,现下有了钱了,人自然就也得跟得上才行。”
皇帝哼了一声:“你就帮着外人来哄我吧!”
“这怎么是帮着外人?我这明明是为了你的臣民,你还冤枉我!”秀兰撅起了嘴,“以后我再不多嘴了还不成么?”
皇帝看她佯作委屈的转过头去,就笑着坐到秀兰身边,将手环在她腰上把她揽进了怀里:“都做了娘的人了,还跟我撒娇?”手还故意在她腰上搔痒,等她笑出来了才又说:“今日我不只提了你说的那几科,还让他们仿文科制,开设武科乡试、会试。”
秀兰听了很感兴趣:“好事啊,大学士们怎么说?”
“我又不是跟他们商量,我是让他们去拿章程,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皇帝抬眼看向窗外,“自太宗仁皇帝继位以来,朝中一向推崇以文治国,文臣渐渐凌驾于武官之上,各级卫所也渐渐松弛腐坏,我虽然想法派了许多守备出去监管,可还是没有什么起色……”说着皱起眉,自己陷入了沉思。
你那些守备不是太监么?秀兰心里很不以为然,那些太监懂什么?不捣乱就不错了!不过皇帝说这些明显也不是想要听她什么意见,只是碰巧说起来,想找个人倾听罢了,所以她也就老实听着没有答话。
皇帝虽然跟秀兰发了一通牢骚,最后倒还是爽快的把内库的钱拿出来给白昂治河了。而内阁几个大学士也很快拟出了章程,建议在各级官学开设相关科目,并在乡试里增加这些科目的单独考试,取中者也可以给与特殊的功名,并许之参加该科目的会试,会试若然取中,才可直接授官。
至于武举,则参考了唐宋旧制,考弓马策试,于文科会试同年的两月后考试。
皇帝看了都不满意,批复:对入官学修习这几门专门科目的学生降低门槛,不需通过院试即可入学;另乡试增加单科考试时,同样对参考者放宽要求,不像正常乡试那样,一定要求有生员的功名、并需事先通过考试,而且取中即可得该科目举人功名,并可直接入各级衙门为吏;会试若取中则可得该科目进士功名,由吏部安排授官。
另外武举考试,不只考弓马策试,还要考其余各种兵器的使用及搏击,再加试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项,最后考校兵法、天文、地理等项。又亲自定了取中后各名次可获封的官职,以便能真的吸引到人才投考。并将考试时间与文科会试错开,在文科会试前一年开考。
这份批复发回去就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整个朝堂吵来吵去,一直没能形成定案,吵着吵着到了八月,京师地震了。
据后世史书记载,这一日京师“动摇屋宇,继而风雨晦冥、雷电大作”,要说这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倒也没有多严重,就是特别吓人。震完了就风雨雷电交加,迷信的古人们不免就寻思着,是不是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引得上苍震怒发威了。
偏偏很快扬州淮安二府急报称,在京师地震同一日,两府也地震了。
然后又过了不久,北平布政使的奏折送到,言说北平大旱,已经连着三个月不曾下雨了。
秀兰冷眼看着,皇帝估计很想辞职不干,只可惜他辞不了,只能整日焦头烂额的跟内阁大学士们开会。
就在这时,有一位翰林院侍讲学士摘《孟子》七篇大义,附以时政得失,累数千言。连皇帝看了都不由得不称赞(除去让他勤习经文,以诚意动天意的部分),此人名叫李东阳2。
“李东阳?”秀兰觉得这个名字莫名的熟悉,好像明朝名臣里是有这么个人来的,“陛下看了奏疏没有生气?”她问的是当时跟在皇帝身边的范忠。
范忠答道:“陛下虽然面色不愉,倒也没有生气,还召见了李大人。”
事实上皇帝不仅召见了李东阳,还询问了他对于增加专科考试和武举的看法。
作者有话要说:注:1“月河”系指二闸间的储水河,它利用适度打开的上闸引水注入月河,当水位抬高到一定程度时,打开下闸,通放漕船;
2李东阳,弘治、正德朝名臣,。时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颇有刚直之名,刘健善断,谢善持论,东阳性温而多智谋。一时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赞。
其实我一直没说,王恕也是一位明朝的名臣,这位最爱进谏,以致于烦的朱见深不得不让他退休(还是搭了别人的顺风车~感兴趣的亲可以自由度娘
后面应该还会有明朝的名臣出来打酱油,比如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阳明先生~~(我是不会说我留着夏起就是为了让他“龙场悟道”的!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1176.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1176/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117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01章 他转性了)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岚月夜谢谢您的支持!!
罗严听了不作声,其余诸人看他不说话,也都沉默不语,只有王恕接口:“若仅在官学开设这些科目,只怕会受学子冷待。”
皇帝就冷笑了一声:“是啊,学子们都声称读书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心里头还不都是想的‘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若然这门科目于进学考科举进而为官无益,又哪肯花这个功夫去学?于是朝廷开科取士,取来的就都是这么些不通实务、利欲熏心之人!”
几个大学士都觉面上火辣辣的,他们侍奉的这位君主一向懒散,难得在一件国家政事上用心,偏偏他们这些大臣都没做好,一时都有些讪讪,低下了头。
“陛下此言未免有些偏颇。”敢说这话的人,不用想也知道是王恕,老先生七十多了,又教导过皇帝读书,所以什么话都敢说。“若然国家取士都取的是些不通实务之辈,则国家早已动荡不安,何来眼前之盛世?科举取士,取的本是熟读经史之人,能通经史者其资质、恒心、毅力必然远超常人,待履职之后,再按需修习各类实务,必收事半功倍之效。”
皇帝听了还是冷笑:“是么?那先生猜测一下,若是朕命陈一凡就任开封知府,与白昂一道治河,他几时能弄懂如何筑堤建坝?”
王恕噎了一下,这个陈一凡是去年那一科的榜眼,今年已经五十岁了,他读书读得久了,眼神不是很好,在代写诰敕的时候,眼睛都快贴到纸面上了,据说他平常走路都会不小心跌跤,何况是去治河?皇帝单拿他出来说事,虽然算是个例,但王恕还是无话可答了。
到此时罗严也不能不说话了:“陛下,白昂也是进士出身。”以个例对个例么。
“陛下,依臣之见,这河工一事首要并不在人。”兼管户部的高明镇也说话了,“去岁白昂曾上奏请从山东东平至青县开凿十二条月河1,可将河水分流引入山东大清河与小清河入海,以便在有更大洪水到来之际派上用场,避免淮河流域再发水患。此议本是虑及深远之计,奈何国库自对鞑靼用兵以来,又经连番治河,实在是再无余钱可供使用……”
皇帝恍惚想起好像是有这么回事,不过他正在和几个大学士争这口气,当下就问:“若如白昂之议,所需治河之银在多少之数?”
~~~~~~~~~~~~~
“你说我是不是上了他们的当了?”皇帝回来跟秀兰用膳的时候,越想越不对,“我明明跟他们说的是选拔人才的事,怎么到最后我要贴自己内库的钱去治河了?”
秀兰笑得伏倒在案上:“几位大学士果真都是能人,居然能哄得你自掏腰包去治河!”
皇帝越想越憋气,又看秀兰笑话他,更不高兴了,就哼了一声说道:“我是答应出内库的银子,可是我也不知内库到底有多少,还有没有别的用途,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也是有的。”
听他真的恼了,秀兰忙忍住笑劝道:“瞧瞧你这吝啬的劲儿,堂堂一国之君,富有四海,居然还跟臣子计较这个!你说你一应吃穿供给都不缺,内库里存着那么多钱做什么?治河是正事,若真的能解了水患,以后河南等地都不发洪灾,也就不需要朝廷赈济,还能收上来钱粮,这不比你眼下花出去的这一点划算多了?也算是一本万利吧!”
内库又不是银行,也没有利息,还不如拿出去做点正事。
皇帝对秀兰这精打细算的口吻表示惊奇:“你倒真有个当家主母的样子。可是事情哪有你想的这般简单,没有洪灾还有旱灾,没有旱灾还有蝗灾,别看我大明地域广阔,一年能收上来六成税赋就算不坏。”
“可是若在山东开挖月河,不只能分流解了水患,不是也一样有利灌溉么?你也不能光想着一蹴而就,事情总得慢慢来,一步一步的做才是。”秀兰这段时间跟着皇帝专看有关水利的书,也约莫学到了一点知识。
她说的也有道理,可是皇帝想想要拿自己的钱出来,不免还是肉痛:“这笔钱我要是出了,内库可也就差不多空了,我们再想做些什么也难。”
秀兰无语:“我们也没什么要花钱的地方啊?阿鲤还这么点儿,你也没有别的子女要成婚;秋塘里也是刚盖好的,西苑更没有需要修缮的地方,你要钱做什么?”
“怎么没有花钱的地方?不说别的,陵寝也该开建了。”
……,这有什么好急的?秀兰决定转移话题:“那么你们最后只说了拨款的事,没有再提培养选拔专门人才么?”
说到这个皇帝总算脸色好看些了:“怎么没说?拿了我的钱,自然也得听我的话。我让他们回去商议了,过几日拿个章程出来我看。”
还行,没忘了最初的目的。秀兰笑眯眯的拍他马屁:“这不就是了?你若是不出钱,他们就会一直说‘咱们河治不好可不是没有人,实在是没有钱啊’,现下有了钱了,人自然就也得跟得上才行。”
皇帝哼了一声:“你就帮着外人来哄我吧!”
“这怎么是帮着外人?我这明明是为了你的臣民,你还冤枉我!”秀兰撅起了嘴,“以后我再不多嘴了还不成么?”
皇帝看她佯作委屈的转过头去,就笑着坐到秀兰身边,将手环在她腰上把她揽进了怀里:“都做了娘的人了,还跟我撒娇?”手还故意在她腰上搔痒,等她笑出来了才又说:“今日我不只提了你说的那几科,还让他们仿文科制,开设武科乡试、会试。”
秀兰听了很感兴趣:“好事啊,大学士们怎么说?”
“我又不是跟他们商量,我是让他们去拿章程,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皇帝抬眼看向窗外,“自太宗仁皇帝继位以来,朝中一向推崇以文治国,文臣渐渐凌驾于武官之上,各级卫所也渐渐松弛腐坏,我虽然想法派了许多守备出去监管,可还是没有什么起色……”说着皱起眉,自己陷入了沉思。
你那些守备不是太监么?秀兰心里很不以为然,那些太监懂什么?不捣乱就不错了!不过皇帝说这些明显也不是想要听她什么意见,只是碰巧说起来,想找个人倾听罢了,所以她也就老实听着没有答话。
皇帝虽然跟秀兰发了一通牢骚,最后倒还是爽快的把内库的钱拿出来给白昂治河了。而内阁几个大学士也很快拟出了章程,建议在各级官学开设相关科目,并在乡试里增加这些科目的单独考试,取中者也可以给与特殊的功名,并许之参加该科目的会试,会试若然取中,才可直接授官。
至于武举,则参考了唐宋旧制,考弓马策试,于文科会试同年的两月后考试。
皇帝看了都不满意,批复:对入官学修习这几门专门科目的学生降低门槛,不需通过院试即可入学;另乡试增加单科考试时,同样对参考者放宽要求,不像正常乡试那样,一定要求有生员的功名、并需事先通过考试,而且取中即可得该科目举人功名,并可直接入各级衙门为吏;会试若取中则可得该科目进士功名,由吏部安排授官。
另外武举考试,不只考弓马策试,还要考其余各种兵器的使用及搏击,再加试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项,最后考校兵法、天文、地理等项。又亲自定了取中后各名次可获封的官职,以便能真的吸引到人才投考。并将考试时间与文科会试错开,在文科会试前一年开考。
这份批复发回去就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整个朝堂吵来吵去,一直没能形成定案,吵着吵着到了八月,京师地震了。
据后世史书记载,这一日京师“动摇屋宇,继而风雨晦冥、雷电大作”,要说这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倒也没有多严重,就是特别吓人。震完了就风雨雷电交加,迷信的古人们不免就寻思着,是不是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引得上苍震怒发威了。
偏偏很快扬州淮安二府急报称,在京师地震同一日,两府也地震了。
然后又过了不久,北平布政使的奏折送到,言说北平大旱,已经连着三个月不曾下雨了。
秀兰冷眼看着,皇帝估计很想辞职不干,只可惜他辞不了,只能整日焦头烂额的跟内阁大学士们开会。
就在这时,有一位翰林院侍讲学士摘《孟子》七篇大义,附以时政得失,累数千言。连皇帝看了都不由得不称赞(除去让他勤习经文,以诚意动天意的部分),此人名叫李东阳2。
“李东阳?”秀兰觉得这个名字莫名的熟悉,好像明朝名臣里是有这么个人来的,“陛下看了奏疏没有生气?”她问的是当时跟在皇帝身边的范忠。
范忠答道:“陛下虽然面色不愉,倒也没有生气,还召见了李大人。”
事实上皇帝不仅召见了李东阳,还询问了他对于增加专科考试和武举的看法。
作者有话要说:注:1“月河”系指二闸间的储水河,它利用适度打开的上闸引水注入月河,当水位抬高到一定程度时,打开下闸,通放漕船;
2李东阳,弘治、正德朝名臣,。时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颇有刚直之名,刘健善断,谢善持论,东阳性温而多智谋。一时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赞。
其实我一直没说,王恕也是一位明朝的名臣,这位最爱进谏,以致于烦的朱见深不得不让他退休(还是搭了别人的顺风车~感兴趣的亲可以自由度娘
后面应该还会有明朝的名臣出来打酱油,比如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阳明先生~~(我是不会说我留着夏起就是为了让他“龙场悟道”的!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1176.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1176/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117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01章 他转性了)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岚月夜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