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和珅提出了这个建议,让王杰好一阵思量。
但是这在董诰看来有点大可不必。
“和大人,您的确很有忧患意识,但是大清盛世鼎盛,兰芳贼人只是因为偷袭而导致我大清没有防备,只要我大军得以整备完全,兰芳贼人又有多少兵马能与我抗衡?
我大清雄兵百万,兰芳蕞尔小国,发自蛮荒之地,绝对无法久战,我军一时不敌,若长久相持,最后获胜者必然是我大清!”
和珅差点没忍住翻白眼的冲动。
所以说他最讨厌和这些喜欢说大话讲大道理的迂腐儒臣交流,两人聊的根本不是同一档子事儿。
你在说具体的问题,他跟你聊百年大计,你跟他聊百年大计,他又开始处处挑刺说你不讲实际。
所以和珅没搭理董诰,还是把目光集中在王杰身上。
王杰是上过战场用过兵的,应该能了解他作为总后勤负责人的忧患意识。
可别说什么长久相持了,董诰自己家里不缺吃的,却也不看看外头的粮价是个什么情况?
王杰显然是经历过不少正儿八经的困难局面的,对于和珅提出的建议,他很有些想法。
“和大人,当前局势,对于大清来说,必须要完成的事情有两件,第一,是集中兵力消灭天津贼兵,解除京师困局,第二,是集中兵力打通大运河,恢复漕运,您以为呢?”
“我赞同。”
和珅点头:“但是在我看来,这两件事情如果能完成最好,若完成不了,任何一件完成不了,对大清来说都是要命的,你以为呢?”
“我也赞同。”
王杰缓缓道:“所以,当前我等应该向皇上建议,集中兵力,对天津、镇江府发起进攻,您以为呢?”
“这和个是可以的。”
和珅点头道:“但是我等必须要考虑到万一进攻不顺利,又该如何善后?阿桂统领的八旗精锐尽丧,八旗兵力折损三成,健锐营几乎全军覆没,能依仗的强军已经不多了,还要兵分两路应敌,若是有一些闪失,又该如何?”
“尽人事,听天命。”
王杰正色道:“为人臣者,应该竭尽全力为君分忧,若事情超出能力之外,便一死以谢君王。”
“可不能一死了之,我等臣子可以死,但是皇上呢?”
和珅不满道:“王大人,你注重自己的清名,可以一死了之,但是皇上呢?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不仅要考虑自己,也要考虑皇上的安危。”
“和大人以为,皇上会答应离开京师避险吗?”
王杰看着和珅,低声道:“以皇上的性子,离开京师等同于认输,皇上要强了一辈子,会在这個时候服软认输?那还真不是皇上能做出来的事情。”
和珅闭口不言。
王杰说的也是,弘历打了一辈子仗,不说事事顺利,但是最终也都取得了可以接受的结果。
他的性格便是不服输、好强争胜,有着极其勇敢的一面,让他因为未知的危险而离开京师找地方避难,这对于他的尊严来说是莫大的侵犯。
这位老皇帝能够接受吗?
很悬。
见和珅不说话,王杰又说道:“其实这个事情和大人最好还是不要提,否则皇上一定会不高兴,皇上春秋高,太医也说了最好不要让皇上受刺激,所以……”
和珅皱紧了眉头。
“若非是兰芳贼军威胁太甚,我也不想这样说,但是我总认为,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打通京杭大运河,京师……不是最重要的。
只要打通京杭大运河,就能获得漕粮,就能稳住局面,但如果京杭大运河无法打通,北方、直隶等地的粮价一定飙升,届时人心浮动,如何是好?”
王杰不这么认为。
“和大人所言有理,但是和大人,京师乃大清国都,首善之地,如果抛弃京师,且不说钱财损失,这对于大清国民来说,是多大的震撼?这足以使得天下忠臣义士灰心丧气、逆贼不臣野心勃勃。
京师在,则天下安稳,京师不在,则天下不稳,运河固然重要,但是京师就不重要吗?昔年瓦剌南下,明廷也是商议着要不要南下,于谦力排众议,死守京师,置之死地而后生。
有此先例,谁敢言南迁亦或是迁都到其他什么地方避难?更何况此时此刻并非我军完全无力反击的时候,精锐大军尚未抵达,贼军不过数千,大清还有一战之力,何故早早认输?”
和珅对此无话可说,但他依然有想要说的东西。
“我只是认为粮价如果不能稳住,粮食不能稳定供应,则我军也无法安心作战,届时前线作战,后方饿殍遍野,饥民暴动,却如何是好?
因此,将中枢前往别处,哪怕是洛阳之地,稍微偏南一些,或可避开京杭大运河就地取粮,也有雄关可以防守,不至于无粮可用,王大人以为呢?”
王杰思考了一番,还是摇了摇头。
“这不失为一个计策,但是和大人,说一千道一万,皇上能答应吗?”
和珅无言以对。
大清国的当家人是弘历,不是他和珅,他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弘历怎么想。
弘历会放弃京师吗?
和珅一点把握也没有。
第二天,弘历的圣旨传到通州、交到刘秉恬手上的时候,刘秉恬正在为通州防务焦头烂额的忙碌着。
不仅如此,他还要抽出时间询问从天津逃回来的溃兵,向他们了解兰芳军队的实力,以及阿桂战败的内情。
他抵达通州之后,陆陆续续收拢了两千名从天津溃逃下来的八旗溃兵,其中甚至还有几百名健锐营退下来的溃兵。
根据一些溃兵、逃亡军官的交代,刘秉恬无比震惊的得知了兰芳军队以少胜多、正面野战击溃清军事实,并且更加震惊的得知了和琳战死、阿桂自杀的事情。
在接到弘历的圣旨之后,刘秉恬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写一份军报交给弘历,让弘历知道战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并且让弘历知道兰芳军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他谨慎的思考,小心的用词酌句,一点一点把自己知道和担忧的内容写了下来。
【臣闻临战之日,兰芳贼军沿河道进军,河中有战舰,舰上有火炮、水兵,阿桂以铁骑击之,贼兵即背靠河道战舰,结弧形阵以火枪击我铁骑,河中战舰亦发炮击我,贼火器精良,枪炮甚猛烈,且只一面对我,我铁骑别无优势,遂退。
后贼军结阵向前进犯我大营,阿桂以和琳统炮手击贼,贼军以火炮还击,贼炮猛烈,甚精准,每发必中,我炮数十发则中一发,遂不敌,和琳战死,贼进而以炮击我大营,河中战舰亦近我大营,发炮击之。
我炮不及贼炮,无以制敌,阿桂仰赖天恩,不退,遂死战,遣兵向前,贼军列阵,枪炮齐发,我鸟铳手、炮手死伤殆尽,步卒不能近敌,多有死者,士气愈低,阿桂遂亲领健锐营向前,健锐营兵多死,阿桂身中数弹,被围,不屈而自刎。
兰芳贼军约六千众,无骑兵,但火器精良,水师强横,我不及之,每向前,以枪炮当先,一炮可糜烂数十里,一枪可至千步,我军枪炮远不及之,虽有心近战,难以近贼,遂多有败绩,唯今之计,当以守城为先,野战为后。
且大军当远离河流,避贼水师战舰,再以铁骑合围,或可取胜,仅此而已,臣深受皇恩,蒙圣主信赖,托以统兵之权,当倾力死战,死而后已,乃不负圣主厚恩……】
写完了这份奏折,刘秉恬集中军将,布置了防御任务,要求大家严防死守,但拒不出战,且抓紧时间加固城墙,务必不要让兰芳军队以火炮优势摧毁城墙得以入城接战。
就阿桂溃败的经验,刘秉恬判断兰芳军队不单单有火器优势,似乎在肉搏战上也有相当的战斗力,不少溃兵乃至于健锐营的士兵都描述兰芳士兵拥有很强的肉搏能力。
他们手里的枪上还套着一把尖锐的战刀,配合手里的枪械,变成一把短矛,十分犀利,可以近战,也能远战,攻防一体,极难应对。
所以依托城池防守是目前唯一应对之法,近战远战,都不是大清最好的选择。
大清急切的需要能和兰芳军队匹敌的火枪火炮,如果无法得到,将在之后的战争中处在重大劣势地位上。
刘秉恬清楚的意识到,留给大清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而弘历方面得知了具体的情况之后,也非常忧虑,弘历勉强支撑精神,召集群臣开会研讨此事,关于阿桂之败及阿桂、和琳等人身死的消息。
和珅当场就哭的不省人事,弘历也很是悲伤、忧惧,把和珅送回去休息之后,弘历与王杰、董诰为首的文武官员们商量应对之策,所得到的结论无非是【倾力死守、以待援军】。
兵部尚书王杰认为此战关乎大清国运,不能失败,应当集中全力以应对危局,所以此时此刻暂时不用考虑江南的问题,而应该集中兵力驰援京师。
所以王杰建议乌什参赞大臣富察·明亮统领的甘肃、山西、陕西三省绿营和驻防八旗军队不必南下驰援两湖,而应该直接进入直隶,驰援京师,以确保京师清军能够击溃兰芳军队并且收复天津。
另外,山东巡抚惠龄所统领的那支人马也暂时不要南下了,惠龄应该统领整个山东的绿营兵和八旗军队北上攻击天津,包抄兰芳军队的后路。
另外再以安徽巡抚陈用敷统领安徽、江苏两省绿营打通京杭大运河,如果兵力有所不足,应该允许陈用敷临时招募足够多的士兵补充绿营损失,以当地兵马解决当地困难。
而目前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是确保京师的安全,以及弘历的安全,还有大清帝国的颜面与实力的证明。
如果大清帝国集中那么多力量还无法解决一支数千人的兰芳军队,那么天下百姓又该如何看待大清帝国呢?
那些草原上的蒙古王公们、东北老家的生女真、索伦等人又该如何看待大清帝国呢?
这些人可不是什么大清良民。
大清不断取胜的话,他们一定会老老实实接受大清的统治和剥削,为大清出力死战。
但如果大清衰落、武德衰退,他们一定会起歪心思,一定不会再那么老老实实的遵从大清皇帝的号令了。
所以,大清不能输!
对于王杰的这个说法,弘历其实是比较赞同的。
因为他也深知这些蒙古人、索伦人之所以愿意为大清死战,无外乎曾经大清强悍的武德征服了他们,如果大清没有如此强悍的武德,他们绝不会乖乖听话。
包括汉人在内。
尽管两湖地区是目前带清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没有了两湖地区,带清的粮食供给将出现严重的短缺,但是迫在眉睫的,还是京师是否能够守住、是否有被攻破的风险。
京师是脸面,不能失去。
至于两湖地区……
暂且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于是,在九月二十二日,弘历只能接受这个建议,首先用绝对多数的兵马解决天津之敌,并且同时调动兵马打通大运河,然后再去考虑江南其他省份的问题。
尽管他十分的不情愿,却也不得不接受自己对于江南的局势暂时没有多少介入能力的问题,目前能够投入到江南地区的,似乎只剩下四川那一支兵马了。
但愿他们能够给力一些,能够在京师解决掉天津之敌之前坚持住,不要在兰芳军队的大举进攻之下彻底的土崩瓦解。
弘历只能如此期待,整个清帝国中央朝廷的高官们也只能如此期待。
于是,弘历临时下令,准许两湖总督毕沅临时招募兵勇团练,用以对抗兰芳军队,必不使两湖产粮基地有失。
但是,他们的期待真的可以落实吗?
时间回到兰芳军队兵临江宁城下的时候,也就是七月十九日的时候,两江总督书麟和江宁将军西铭都还不知道北方发生了什么,都还不知道兰芳大军到底要在天津搞什么大事情。
他们只是在祈祷援军能够快点赶来,并且希望自己麾下的士兵能够给力一点,守住江宁。
本来,他们用一万多人马守城,以江宁城的强度,稍微坚守一段时间倒也不是什么难题。
正好七月二十日的时候,江宁城一带下了大雨,对于火炮火枪作战不是很有利,所以李克干脆下令军队休息一下,给军队放松放松。
但是江宁城内却出了一些问题。
原因在于江宁城内流传起了【大明军队打回江宁复仇】的消息。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06742.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06742/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0674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百零四章 大清不能输)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御炎谢谢您的支持!!
但是这在董诰看来有点大可不必。
“和大人,您的确很有忧患意识,但是大清盛世鼎盛,兰芳贼人只是因为偷袭而导致我大清没有防备,只要我大军得以整备完全,兰芳贼人又有多少兵马能与我抗衡?
我大清雄兵百万,兰芳蕞尔小国,发自蛮荒之地,绝对无法久战,我军一时不敌,若长久相持,最后获胜者必然是我大清!”
和珅差点没忍住翻白眼的冲动。
所以说他最讨厌和这些喜欢说大话讲大道理的迂腐儒臣交流,两人聊的根本不是同一档子事儿。
你在说具体的问题,他跟你聊百年大计,你跟他聊百年大计,他又开始处处挑刺说你不讲实际。
所以和珅没搭理董诰,还是把目光集中在王杰身上。
王杰是上过战场用过兵的,应该能了解他作为总后勤负责人的忧患意识。
可别说什么长久相持了,董诰自己家里不缺吃的,却也不看看外头的粮价是个什么情况?
王杰显然是经历过不少正儿八经的困难局面的,对于和珅提出的建议,他很有些想法。
“和大人,当前局势,对于大清来说,必须要完成的事情有两件,第一,是集中兵力消灭天津贼兵,解除京师困局,第二,是集中兵力打通大运河,恢复漕运,您以为呢?”
“我赞同。”
和珅点头:“但是在我看来,这两件事情如果能完成最好,若完成不了,任何一件完成不了,对大清来说都是要命的,你以为呢?”
“我也赞同。”
王杰缓缓道:“所以,当前我等应该向皇上建议,集中兵力,对天津、镇江府发起进攻,您以为呢?”
“这和个是可以的。”
和珅点头道:“但是我等必须要考虑到万一进攻不顺利,又该如何善后?阿桂统领的八旗精锐尽丧,八旗兵力折损三成,健锐营几乎全军覆没,能依仗的强军已经不多了,还要兵分两路应敌,若是有一些闪失,又该如何?”
“尽人事,听天命。”
王杰正色道:“为人臣者,应该竭尽全力为君分忧,若事情超出能力之外,便一死以谢君王。”
“可不能一死了之,我等臣子可以死,但是皇上呢?”
和珅不满道:“王大人,你注重自己的清名,可以一死了之,但是皇上呢?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不仅要考虑自己,也要考虑皇上的安危。”
“和大人以为,皇上会答应离开京师避险吗?”
王杰看着和珅,低声道:“以皇上的性子,离开京师等同于认输,皇上要强了一辈子,会在这個时候服软认输?那还真不是皇上能做出来的事情。”
和珅闭口不言。
王杰说的也是,弘历打了一辈子仗,不说事事顺利,但是最终也都取得了可以接受的结果。
他的性格便是不服输、好强争胜,有着极其勇敢的一面,让他因为未知的危险而离开京师找地方避难,这对于他的尊严来说是莫大的侵犯。
这位老皇帝能够接受吗?
很悬。
见和珅不说话,王杰又说道:“其实这个事情和大人最好还是不要提,否则皇上一定会不高兴,皇上春秋高,太医也说了最好不要让皇上受刺激,所以……”
和珅皱紧了眉头。
“若非是兰芳贼军威胁太甚,我也不想这样说,但是我总认为,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打通京杭大运河,京师……不是最重要的。
只要打通京杭大运河,就能获得漕粮,就能稳住局面,但如果京杭大运河无法打通,北方、直隶等地的粮价一定飙升,届时人心浮动,如何是好?”
王杰不这么认为。
“和大人所言有理,但是和大人,京师乃大清国都,首善之地,如果抛弃京师,且不说钱财损失,这对于大清国民来说,是多大的震撼?这足以使得天下忠臣义士灰心丧气、逆贼不臣野心勃勃。
京师在,则天下安稳,京师不在,则天下不稳,运河固然重要,但是京师就不重要吗?昔年瓦剌南下,明廷也是商议着要不要南下,于谦力排众议,死守京师,置之死地而后生。
有此先例,谁敢言南迁亦或是迁都到其他什么地方避难?更何况此时此刻并非我军完全无力反击的时候,精锐大军尚未抵达,贼军不过数千,大清还有一战之力,何故早早认输?”
和珅对此无话可说,但他依然有想要说的东西。
“我只是认为粮价如果不能稳住,粮食不能稳定供应,则我军也无法安心作战,届时前线作战,后方饿殍遍野,饥民暴动,却如何是好?
因此,将中枢前往别处,哪怕是洛阳之地,稍微偏南一些,或可避开京杭大运河就地取粮,也有雄关可以防守,不至于无粮可用,王大人以为呢?”
王杰思考了一番,还是摇了摇头。
“这不失为一个计策,但是和大人,说一千道一万,皇上能答应吗?”
和珅无言以对。
大清国的当家人是弘历,不是他和珅,他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弘历怎么想。
弘历会放弃京师吗?
和珅一点把握也没有。
第二天,弘历的圣旨传到通州、交到刘秉恬手上的时候,刘秉恬正在为通州防务焦头烂额的忙碌着。
不仅如此,他还要抽出时间询问从天津逃回来的溃兵,向他们了解兰芳军队的实力,以及阿桂战败的内情。
他抵达通州之后,陆陆续续收拢了两千名从天津溃逃下来的八旗溃兵,其中甚至还有几百名健锐营退下来的溃兵。
根据一些溃兵、逃亡军官的交代,刘秉恬无比震惊的得知了兰芳军队以少胜多、正面野战击溃清军事实,并且更加震惊的得知了和琳战死、阿桂自杀的事情。
在接到弘历的圣旨之后,刘秉恬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写一份军报交给弘历,让弘历知道战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并且让弘历知道兰芳军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他谨慎的思考,小心的用词酌句,一点一点把自己知道和担忧的内容写了下来。
【臣闻临战之日,兰芳贼军沿河道进军,河中有战舰,舰上有火炮、水兵,阿桂以铁骑击之,贼兵即背靠河道战舰,结弧形阵以火枪击我铁骑,河中战舰亦发炮击我,贼火器精良,枪炮甚猛烈,且只一面对我,我铁骑别无优势,遂退。
后贼军结阵向前进犯我大营,阿桂以和琳统炮手击贼,贼军以火炮还击,贼炮猛烈,甚精准,每发必中,我炮数十发则中一发,遂不敌,和琳战死,贼进而以炮击我大营,河中战舰亦近我大营,发炮击之。
我炮不及贼炮,无以制敌,阿桂仰赖天恩,不退,遂死战,遣兵向前,贼军列阵,枪炮齐发,我鸟铳手、炮手死伤殆尽,步卒不能近敌,多有死者,士气愈低,阿桂遂亲领健锐营向前,健锐营兵多死,阿桂身中数弹,被围,不屈而自刎。
兰芳贼军约六千众,无骑兵,但火器精良,水师强横,我不及之,每向前,以枪炮当先,一炮可糜烂数十里,一枪可至千步,我军枪炮远不及之,虽有心近战,难以近贼,遂多有败绩,唯今之计,当以守城为先,野战为后。
且大军当远离河流,避贼水师战舰,再以铁骑合围,或可取胜,仅此而已,臣深受皇恩,蒙圣主信赖,托以统兵之权,当倾力死战,死而后已,乃不负圣主厚恩……】
写完了这份奏折,刘秉恬集中军将,布置了防御任务,要求大家严防死守,但拒不出战,且抓紧时间加固城墙,务必不要让兰芳军队以火炮优势摧毁城墙得以入城接战。
就阿桂溃败的经验,刘秉恬判断兰芳军队不单单有火器优势,似乎在肉搏战上也有相当的战斗力,不少溃兵乃至于健锐营的士兵都描述兰芳士兵拥有很强的肉搏能力。
他们手里的枪上还套着一把尖锐的战刀,配合手里的枪械,变成一把短矛,十分犀利,可以近战,也能远战,攻防一体,极难应对。
所以依托城池防守是目前唯一应对之法,近战远战,都不是大清最好的选择。
大清急切的需要能和兰芳军队匹敌的火枪火炮,如果无法得到,将在之后的战争中处在重大劣势地位上。
刘秉恬清楚的意识到,留给大清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而弘历方面得知了具体的情况之后,也非常忧虑,弘历勉强支撑精神,召集群臣开会研讨此事,关于阿桂之败及阿桂、和琳等人身死的消息。
和珅当场就哭的不省人事,弘历也很是悲伤、忧惧,把和珅送回去休息之后,弘历与王杰、董诰为首的文武官员们商量应对之策,所得到的结论无非是【倾力死守、以待援军】。
兵部尚书王杰认为此战关乎大清国运,不能失败,应当集中全力以应对危局,所以此时此刻暂时不用考虑江南的问题,而应该集中兵力驰援京师。
所以王杰建议乌什参赞大臣富察·明亮统领的甘肃、山西、陕西三省绿营和驻防八旗军队不必南下驰援两湖,而应该直接进入直隶,驰援京师,以确保京师清军能够击溃兰芳军队并且收复天津。
另外,山东巡抚惠龄所统领的那支人马也暂时不要南下了,惠龄应该统领整个山东的绿营兵和八旗军队北上攻击天津,包抄兰芳军队的后路。
另外再以安徽巡抚陈用敷统领安徽、江苏两省绿营打通京杭大运河,如果兵力有所不足,应该允许陈用敷临时招募足够多的士兵补充绿营损失,以当地兵马解决当地困难。
而目前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是确保京师的安全,以及弘历的安全,还有大清帝国的颜面与实力的证明。
如果大清帝国集中那么多力量还无法解决一支数千人的兰芳军队,那么天下百姓又该如何看待大清帝国呢?
那些草原上的蒙古王公们、东北老家的生女真、索伦等人又该如何看待大清帝国呢?
这些人可不是什么大清良民。
大清不断取胜的话,他们一定会老老实实接受大清的统治和剥削,为大清出力死战。
但如果大清衰落、武德衰退,他们一定会起歪心思,一定不会再那么老老实实的遵从大清皇帝的号令了。
所以,大清不能输!
对于王杰的这个说法,弘历其实是比较赞同的。
因为他也深知这些蒙古人、索伦人之所以愿意为大清死战,无外乎曾经大清强悍的武德征服了他们,如果大清没有如此强悍的武德,他们绝不会乖乖听话。
包括汉人在内。
尽管两湖地区是目前带清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没有了两湖地区,带清的粮食供给将出现严重的短缺,但是迫在眉睫的,还是京师是否能够守住、是否有被攻破的风险。
京师是脸面,不能失去。
至于两湖地区……
暂且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于是,在九月二十二日,弘历只能接受这个建议,首先用绝对多数的兵马解决天津之敌,并且同时调动兵马打通大运河,然后再去考虑江南其他省份的问题。
尽管他十分的不情愿,却也不得不接受自己对于江南的局势暂时没有多少介入能力的问题,目前能够投入到江南地区的,似乎只剩下四川那一支兵马了。
但愿他们能够给力一些,能够在京师解决掉天津之敌之前坚持住,不要在兰芳军队的大举进攻之下彻底的土崩瓦解。
弘历只能如此期待,整个清帝国中央朝廷的高官们也只能如此期待。
于是,弘历临时下令,准许两湖总督毕沅临时招募兵勇团练,用以对抗兰芳军队,必不使两湖产粮基地有失。
但是,他们的期待真的可以落实吗?
时间回到兰芳军队兵临江宁城下的时候,也就是七月十九日的时候,两江总督书麟和江宁将军西铭都还不知道北方发生了什么,都还不知道兰芳大军到底要在天津搞什么大事情。
他们只是在祈祷援军能够快点赶来,并且希望自己麾下的士兵能够给力一点,守住江宁。
本来,他们用一万多人马守城,以江宁城的强度,稍微坚守一段时间倒也不是什么难题。
正好七月二十日的时候,江宁城一带下了大雨,对于火炮火枪作战不是很有利,所以李克干脆下令军队休息一下,给军队放松放松。
但是江宁城内却出了一些问题。
原因在于江宁城内流传起了【大明军队打回江宁复仇】的消息。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06742.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06742/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0674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百零四章 大清不能输)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御炎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