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磨剑十年 第二百九十八章 酒精
非洲创业实录 本章字数:2794 非洲创业实录txt下载
这其实相当好理解,这个时候,俄国正在打仗,而俄国又是帝国主义国家中最落后的国家之一,俄国前线和沦陷区的居民自然也是生活状态最悲惨的。
之前沙皇政府要对沦陷区征粮,同盟国占领乌克兰后,同样要对当地征粮,而且不管沙皇俄国,还是同盟国军纪可都不太好,尤其是保加利亚部队,加上之前本来就因为战争原因,当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受到极大影响。
这个时间段,乌克兰等沙皇俄国的沦陷区不说人间炼狱,也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所以不要小看一块小小的饼干,他们让这些长期处在饥荒状态的俄国难民迅速稳定下来。
至于他们在巴士拉难民营的生活,虽然远离了交战区,但是奥斯曼帝国显然也不是开善堂的,也就基本保证他们能够活下来而已。
……
“自由号!”
所谓的自由号,就是一艘老式风帆船,停靠在法奥镇南部的波斯湾上。
在法奥镇和波斯湾之间的海滩上,已经停泊着几十艘小船,因为法奥镇没有港口,大船没有停泊的空间,只能飘在海上。
前往自由号,需要通过这些小船,划到自由号旁边,然后在通过爬梯爬到船上去。
难民们被分为十人一组,陆续登上小船,每艘小船上有三名东非人员,负责维持秩序和操作小船向着自由号的方向漂过去。
在岸边,东非人员会在进行最后一次消毒作业,拿着装满消毒液的喷壶,给难民做最后的清理工作。
“库莫耶夫,东非人给我们身上喷的是什么,好像是白酒?”
坐在小船上,列布利亚将袖子放在鼻子上狠狠的吸了一口气说道。
一个有着明显斯拉夫人长相的青年说道:“应该是酒精,东非人可真奢侈,这种东西应该也需要使用不少粮食才能造出来,放在前线,这可是保命的东西。”
青年人正是库莫耶夫,来自俄国一个叫做阿纳尼耶夫村庄。
自从一战爆发后,尼古拉二世就颁布了禁酒令,这也使得嗜酒如命的俄国人很不满。
而之所以会有这条禁酒令的颁布,有一条说法是日俄战争时期,俄国军队酗酒成性,导致后勤物资无法及时补给到前线,而一些媒体更是报道出不是日军击败了俄军,而是酒精打败了俄军,所以汲取上次教训,尼古拉二世颁布了禁酒令。
至于其他原因,正如库莫耶夫所说,酒的酿造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粮食,这在战时全国粮食紧张的情况下是非常奢侈的行为。
战争爆发前,俄国保守主义者就积极支持当局发起的打击酗酒的措施,他们进行了反酗酒的宣传,通过演讲和出版物让民众了解酒精带来的危害。
总而言之,俄国境内有一大批支持禁酒令的人存在,并且这群人在俄国政府里颇有影响力。
如果让恩斯特来评判尼古拉二世实施的禁酒令的话,那就是“自毁长城”。
毕竟俄国军队在清醒状态下,反而是最危险的存在,酒精反而有利于麻痹俄国底层士兵对战争的畏惧和恐慌。
而且,禁酒令这项措施,以恩斯特的视角来看,就没有哪个国家成功过,不管美国还是苏联,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当然,禁酒令的出发点整体上是好的,过度饮酒确实对健康危害极大,但是在俄国这种底层民众生活如此困顿的国家,所谓健康完全是无稽之谈。
而俄国禁酒令的效果,也十分明显,那就是黑市上酒水被炒到高价,俄国底层民众积极寻找伏特加的替代品,比如医用酒精,甚至甲醇、光亮剂和清漆。
所以,当东非人拿出酒精喷壶,给这些俄国难民消毒的时候,斯拉夫人再次感受到了震撼。
列布利亚闻着衣服上飘逸着的酒精芬芳,仿佛生怕这股味道消失不见说道:“把我的酒虫都勾出来了。”
“战争没有打到佩特里符卡以前,那个时候,虽然生活十分困苦,但是我还是从黑市上买过两次酒精,用水冲兑成低浓度后解乏,这不禁让我怀念战争爆发前,没有实施禁酒令之前的日子。”
“那个时候,我父亲还没有被强征入伍,家里日子还过的去,伏特加的价格也没有黑心商人炒的那么高,现在想一想,那时候的生活即便困顿,但是和战争那三年相比,都已经算得上是天堂。”
列布利亚的年龄只有十六岁,沙皇俄国在战争初期也是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来扩充军队,但很快便转向了强制性征兵,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农民和平民被迫离开家园去参加战斗。
不过还没有等到俄国组织新一轮征兵活动,列布利亚的家乡就沦陷了,而列布利亚的这个年龄其实就很危险,可以说会不会被强征入伍,完全看当地征兵官的心情。
而年轻,也是同盟国在占领列布利亚家乡佩特里符卡后,将他卖给东非的原因。
在这场东非组织的“新三角贸易”中,东非就犹如上个世纪的美洲农场主一样挑上了,年龄大的根本不收,年龄太小也不要,而列布利亚这种即将成年的最受欢迎。
年轻就意味着健康,即便拉到南洋地区之后,可以继续为东非工作,并且有利于东非政府对他们进行改造。
虽然目前俄国境内工党活跃,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东非从沦陷区招收移民,毕竟工党活跃的区域是俄国的城市地区,扎根于工厂,或者是兵营这种敏感地带。
农村基本上是被俄国工党忽视的地方,这一传统日后也被苏联继承。而列布利亚这种纯纯俄国农村地区出生,并且祖上农奴家庭的人,自然不可能成为工党发展的目标。
整个俄国境内的工党人数才区区十几万人,如果是圣彼得堡,莫斯科,基辅等城市,东非肯定不会为了这么点移民就无视风险,从这些城市招募移民。
而且即便从这些城市招募移民,到了南洋之后也留不住,毕竟俄国城市和农村完全就是两个世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远超俄国广大的农民群体。
库莫耶夫叹了口气说道:“从东非人用酒精给我们消毒,还有昨天发的饼干,坐的汽车,以及昨天的晚餐就可以看出来,东非比我们俄国要富裕的多。”
“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之前那名东非军官所说的‘南洋’条件应该也不是很差,至少相对于俄国,不会差到哪去。”
东非的生活水平一直都不差,至少在世界的平均线以上,而随着时间推移,东非工业发展,近些年来东非民众的生活水平已经追平了其他列强国家。
甚至因为长期奴隶制度的存在,东非民众在部分领域超过了一般列强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可以和东非民众对比的也就剩下美国,英国,法国等少数几个国家。
而库莫耶夫显然是一个细致入微,且善于思考的俄国青年,仅仅是从目前接触到的一些细节,就判定了自己的未来。
当然,东非的殖民地,显然不能和本土相提并论,不过殖民地所欠缺的也就是发达的工业和经济,其他诸如法律,制度等方面基本和本土差别不大。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04322.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04322/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0432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百九十八章 酒精)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恶的呃呃呃谢谢您的支持!!
之前沙皇政府要对沦陷区征粮,同盟国占领乌克兰后,同样要对当地征粮,而且不管沙皇俄国,还是同盟国军纪可都不太好,尤其是保加利亚部队,加上之前本来就因为战争原因,当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受到极大影响。
这个时间段,乌克兰等沙皇俄国的沦陷区不说人间炼狱,也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所以不要小看一块小小的饼干,他们让这些长期处在饥荒状态的俄国难民迅速稳定下来。
至于他们在巴士拉难民营的生活,虽然远离了交战区,但是奥斯曼帝国显然也不是开善堂的,也就基本保证他们能够活下来而已。
……
“自由号!”
所谓的自由号,就是一艘老式风帆船,停靠在法奥镇南部的波斯湾上。
在法奥镇和波斯湾之间的海滩上,已经停泊着几十艘小船,因为法奥镇没有港口,大船没有停泊的空间,只能飘在海上。
前往自由号,需要通过这些小船,划到自由号旁边,然后在通过爬梯爬到船上去。
难民们被分为十人一组,陆续登上小船,每艘小船上有三名东非人员,负责维持秩序和操作小船向着自由号的方向漂过去。
在岸边,东非人员会在进行最后一次消毒作业,拿着装满消毒液的喷壶,给难民做最后的清理工作。
“库莫耶夫,东非人给我们身上喷的是什么,好像是白酒?”
坐在小船上,列布利亚将袖子放在鼻子上狠狠的吸了一口气说道。
一个有着明显斯拉夫人长相的青年说道:“应该是酒精,东非人可真奢侈,这种东西应该也需要使用不少粮食才能造出来,放在前线,这可是保命的东西。”
青年人正是库莫耶夫,来自俄国一个叫做阿纳尼耶夫村庄。
自从一战爆发后,尼古拉二世就颁布了禁酒令,这也使得嗜酒如命的俄国人很不满。
而之所以会有这条禁酒令的颁布,有一条说法是日俄战争时期,俄国军队酗酒成性,导致后勤物资无法及时补给到前线,而一些媒体更是报道出不是日军击败了俄军,而是酒精打败了俄军,所以汲取上次教训,尼古拉二世颁布了禁酒令。
至于其他原因,正如库莫耶夫所说,酒的酿造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粮食,这在战时全国粮食紧张的情况下是非常奢侈的行为。
战争爆发前,俄国保守主义者就积极支持当局发起的打击酗酒的措施,他们进行了反酗酒的宣传,通过演讲和出版物让民众了解酒精带来的危害。
总而言之,俄国境内有一大批支持禁酒令的人存在,并且这群人在俄国政府里颇有影响力。
如果让恩斯特来评判尼古拉二世实施的禁酒令的话,那就是“自毁长城”。
毕竟俄国军队在清醒状态下,反而是最危险的存在,酒精反而有利于麻痹俄国底层士兵对战争的畏惧和恐慌。
而且,禁酒令这项措施,以恩斯特的视角来看,就没有哪个国家成功过,不管美国还是苏联,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当然,禁酒令的出发点整体上是好的,过度饮酒确实对健康危害极大,但是在俄国这种底层民众生活如此困顿的国家,所谓健康完全是无稽之谈。
而俄国禁酒令的效果,也十分明显,那就是黑市上酒水被炒到高价,俄国底层民众积极寻找伏特加的替代品,比如医用酒精,甚至甲醇、光亮剂和清漆。
所以,当东非人拿出酒精喷壶,给这些俄国难民消毒的时候,斯拉夫人再次感受到了震撼。
列布利亚闻着衣服上飘逸着的酒精芬芳,仿佛生怕这股味道消失不见说道:“把我的酒虫都勾出来了。”
“战争没有打到佩特里符卡以前,那个时候,虽然生活十分困苦,但是我还是从黑市上买过两次酒精,用水冲兑成低浓度后解乏,这不禁让我怀念战争爆发前,没有实施禁酒令之前的日子。”
“那个时候,我父亲还没有被强征入伍,家里日子还过的去,伏特加的价格也没有黑心商人炒的那么高,现在想一想,那时候的生活即便困顿,但是和战争那三年相比,都已经算得上是天堂。”
列布利亚的年龄只有十六岁,沙皇俄国在战争初期也是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来扩充军队,但很快便转向了强制性征兵,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农民和平民被迫离开家园去参加战斗。
不过还没有等到俄国组织新一轮征兵活动,列布利亚的家乡就沦陷了,而列布利亚的这个年龄其实就很危险,可以说会不会被强征入伍,完全看当地征兵官的心情。
而年轻,也是同盟国在占领列布利亚家乡佩特里符卡后,将他卖给东非的原因。
在这场东非组织的“新三角贸易”中,东非就犹如上个世纪的美洲农场主一样挑上了,年龄大的根本不收,年龄太小也不要,而列布利亚这种即将成年的最受欢迎。
年轻就意味着健康,即便拉到南洋地区之后,可以继续为东非工作,并且有利于东非政府对他们进行改造。
虽然目前俄国境内工党活跃,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东非从沦陷区招收移民,毕竟工党活跃的区域是俄国的城市地区,扎根于工厂,或者是兵营这种敏感地带。
农村基本上是被俄国工党忽视的地方,这一传统日后也被苏联继承。而列布利亚这种纯纯俄国农村地区出生,并且祖上农奴家庭的人,自然不可能成为工党发展的目标。
整个俄国境内的工党人数才区区十几万人,如果是圣彼得堡,莫斯科,基辅等城市,东非肯定不会为了这么点移民就无视风险,从这些城市招募移民。
而且即便从这些城市招募移民,到了南洋之后也留不住,毕竟俄国城市和农村完全就是两个世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远超俄国广大的农民群体。
库莫耶夫叹了口气说道:“从东非人用酒精给我们消毒,还有昨天发的饼干,坐的汽车,以及昨天的晚餐就可以看出来,东非比我们俄国要富裕的多。”
“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之前那名东非军官所说的‘南洋’条件应该也不是很差,至少相对于俄国,不会差到哪去。”
东非的生活水平一直都不差,至少在世界的平均线以上,而随着时间推移,东非工业发展,近些年来东非民众的生活水平已经追平了其他列强国家。
甚至因为长期奴隶制度的存在,东非民众在部分领域超过了一般列强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可以和东非民众对比的也就剩下美国,英国,法国等少数几个国家。
而库莫耶夫显然是一个细致入微,且善于思考的俄国青年,仅仅是从目前接触到的一些细节,就判定了自己的未来。
当然,东非的殖民地,显然不能和本土相提并论,不过殖民地所欠缺的也就是发达的工业和经济,其他诸如法律,制度等方面基本和本土差别不大。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04322.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04322/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0432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百九十八章 酒精)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恶的呃呃呃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