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一秒记住【供精彩小说阅读。
张宁去皇恩殿拜见过建文帝后,便在参议部官署内住了下来,此后多日都没再回楚王宫。官署只是朱雀军的中枢机构,是一个公事场所,不过在张宁日常办公的书房内,有见客的茶厅、休息的卧房等几间屋子组成,实际上是个套房;官署内有厨房和当值的杂役,就是住在这里也是衣食不愁,跟酒店似的。
前世他知道有一种人是工作狂,大抵是寄情于工作并在其中得到满足和快乐;但张宁不觉得自己是这一类人,他一日不忘查阅公事,只是求一个心安 。
就好像一个智力资质凡庸的人在一间顶级学府内求学,只好每日准时上课认真完成作业以求跟上同窗的脚步,不敢有半点懈怠,如此尽到努力方不至于有懊悔的时候。
也许以前的张宁在读书科举方面是一个天才,但现在的他很有自知之明,自己实在算不上真正的天才,比如之前就在谋略方面被于谦耍得团团转。大明朝廷能人辈出,他不希望因为懈怠在某一天忽然失败时才恍然大悟;唯一的法子,在他的看来,任何事要做好都应该把时间泡在上面,他现在就是这么做的……尽到最大的努力,就算最终没能成事,那也没什么好后悔的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于是心安。
院子里种着一些樱树,是此间宅院以前的主人种下的。这几天樱花正开得茂盛,素白的花朵一夜间绽放出绚烂的气势,着实很引人注目,难怪东岛人后来将其视为国花,确是十分漂亮。不过据说花期很短,转瞬即逝。
张宁放下笔一时走神,就在这时,只见一个苗条的小娘走了进来,正是徐文君。他穿着圆领青布长袍,头上梳着发髻,没戴帽子,此时的打扮已全然不像一个王府的次妃。徐文君穿着男人的行头,便拱手致礼道:“文君接到王爷的召见就赶过来了。”
她一面行礼一面顺着张宁的视线侧头看窗外的满树樱花。
张宁道:“最近我想在这里办一些事,但此间的东西不希望被别人看到,而且也需要一个助手,想来想去只有找你来了。此后一段时间你就住在这里,钥匙也交给你,不能让任何人进此间来。”
“是。”徐文君顺从地回答了一声。
张宁用手指磕了一下桌子上的纸张:“墨干了的就贴到墙上去,上面标注了分类。”
徐文君没有过多的废话,于是上前来就开始帮手。张宁主要是构思一件事:如何大量扩军。
以前的兵源已经到了极限,唯一的发展方向,就是治下各府的普通百姓青壮,那才是一个战争潜力的巨大源泉。因诸多牵连,张宁习惯性地把自己的思路写下来,在一张提纲的纸上写着“各府兵源”;然后分成两件事,一件是建文皇帝的名义,第二件是用一些什么人去办?
第二件事推论下来,是设立六部官僚制度。想从从许多地方的城乡征兆兵员,手工业者、贩夫走卒、市井百姓、城厢乡村的自耕农、佃农,不是随便把任务交给几个人就办得下来的,必须要一个完善的统治机器和法令,还得保证这个机器能正常运转。
所以在此之前朱恒早就提过的仿照朝廷六部设立官僚系统,是势力发展至今突破瓶颈的唯一扩张之路。为了这个行政机器的运转良好,阻力较小,张宁觉得应该吸纳在湖广地盘原本效忠宣德朝的官僚士绅,得到他们的支持,办起事来就相当方便了。
张宁在岳州、武昌城多次与地方官绅来往,游岳阳楼游黄鹤楼,吟诗作对,设宴逢场作戏。他从中发现一个不得不重视得问题:在这个时代,马教那一套阶级斗争想法是没有市场的,相反那些所谓被剥削的百姓最信的竟是地方上的士绅,特别是那些地方举人秀才,既是地主却很在意名声,平常还干些修路铺桥的好事,真正的士绅不顾体面明目张胆乒弱小的事反而很少见。
于是一个政权如果得不到士绅的支持,就算武力强盛,舆论上肯定被妖孽化,在人们的心里就是戏里演坏蛋的角色。
张宁写了一张纸:地方士绅。叫徐文君贴在墙上的一处位置作为一个目录。
拉拢这类人有最简单粗暴的路子,授官。而且是真正进入湘王集团统治中枢的官,这些人得到了权力和认可,就会自动地维护本集团的利益,因为这样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像汪煜那样的,本来是朝廷命官,现在立场完全在湘王集团这边。那些在士林有名望影响力的士大夫,人脉关系庞大,家族亲戚、同窗好友、学生、施恩过得人,甚至萍水之交的士绅,就都要受之影响了。
当然官位有限,只能给一部分人授官。但是这也不要紧,只要在士绅中有一派是支持自己的立场,那么有居心叵测之人想要黑自己就会竖敌,但凡有所顾忌的人都会三思而后行。而投靠过来的一派在湖广地盘上有政权和官府的支持,要压制别的士绅显然有绝对的优势。
地方士绅下面的名单暂时空缺,张宁需要此后再做一些事,才能确认添加名单上去;不过稍作思索,便写了两张纸条,汪煜、梁砚。
……但各方势力当然不止地方士绅一党。眼下在地方上活蹦乱跳的士绅,说到底都是永乐以后的臣,名义上是太宗、仁宗及现在宣德朝的门生,和建文余党实则有一种难以消除的隔阂。前仇旧怨太多了,建文这边的余臣在情感上很难接受是人之常情,肯定会排斥。
如果强制推行会有极大的副作用。决策权当然是在张宁手里的,不过有时候臣子和家养的女人有共通之处:明代男人在家里当然是一家之主,但也不乏“妻管严”或者很听妇人话的人,因为一家之主如果老是独断专行不顾她人,家里的气氛就坏了,甚至可能会产生家庭暴|力……家国天下,换做在一个权力圈子里,那种人便是暴|君,很容易和臣民脱离。
如何才能让建文余臣赞成自己的思路?
建文余臣这边也不是铁板一块、大家穿一条裤子的。大的两种分法,一是湘王集团,二是建文忠臣。这两种人是不能完全分开的,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这些人之间的联系错综,比如周梦雄,他是湘王集团成员还是建文忠臣?所以张宁才劝说姚姬不要过度刺激建文帝,应以安抚。不然朱雀军中一些武将士卒,难免和还在建文帝那边的人有什么亲戚朋友关系,到头来十分麻烦。
他想到这里,便在卷宗的提纲上,将建文余臣和地方士绅间画了一条双向箭头,意为可以相互制衡。如果地方士绅的势力在湘王集团内成了气候,张宁便可以稍微拜托完全依赖建文余臣的处境,从而让他们之间形成相互制约不敢有恃无恐的局面。
在湘王集团旧势力中,勉强有四派出身立场不同的人,其中朱恒是汉王府旧臣,汪煜、梁砚、徐子新等是降官,都不成气候;虽然朱恒是幕僚之首,但只是他一个人的权力大,羽翼尚未形成。只有姚家和周梦雄两家的实力最强。
张宁想写下他们两家的名字,但又觉得太过敏|感,怕万一有人瞧见这些字条了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想了想便用“道”与“佛”两个字代替,反正自己看得懂就行。佛代表姚家,因为姚和尚剃了光头;道自然是周家,当然周梦雄是不是信道家,张宁便不得而知了。
这两边的人在朱雀军中的人就太多了,张宁当初起兵靠的就是姚家下面的一众人。而周梦雄出任武昌营指挥使后,又大量吸纳了各地与建文余臣相关的人,常德、长沙等府这些人掌握着军政大权。
张宁想来想去,觉得还是用六部九卿制比较容易叫世人接受,而且和当今朝廷的格局一样,这便与主流接轨,更能显得正式庄重。
目前湘王政权实行的近似军国主力,武备优先,所以各寺卿的职权基本不涉军事,权重就低;可以让追随建文的臣子出任有身份但无兵权的九卿职位,借此也可以拉拢一下人心。六部就比较重要了,直接关系人事、兵马、钱粮、装备等诸多要害环节,需要从各方派系中布置以达到平衡的局面。
张宁感到头疼,拿着参议部的名册卷宗对照墙上的许多纸条想了很久,一些思路要临场记录下来,免得回头就忘了。不到一天工夫,房间里贴的字越来越多。
徐文君沏茶上来,张宁饮茶的时候抬头正看见书架上一本欧阳修撰的《五代史记》,不自觉就想起了他的《朋党论》,大概有“君子朋而不党”的论点。欧阳修这个文学家兼的政治家,张宁觉得他多少还是有些理想主义了,世人的修养如何才能达到朋而不党的地步?如何才能让人们不会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立场勾结在一起?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0338.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0338/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033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百五十九章 君子朋而不党)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西风紧谢谢您的支持!!
张宁去皇恩殿拜见过建文帝后,便在参议部官署内住了下来,此后多日都没再回楚王宫。官署只是朱雀军的中枢机构,是一个公事场所,不过在张宁日常办公的书房内,有见客的茶厅、休息的卧房等几间屋子组成,实际上是个套房;官署内有厨房和当值的杂役,就是住在这里也是衣食不愁,跟酒店似的。
前世他知道有一种人是工作狂,大抵是寄情于工作并在其中得到满足和快乐;但张宁不觉得自己是这一类人,他一日不忘查阅公事,只是求一个心安 。
就好像一个智力资质凡庸的人在一间顶级学府内求学,只好每日准时上课认真完成作业以求跟上同窗的脚步,不敢有半点懈怠,如此尽到努力方不至于有懊悔的时候。
也许以前的张宁在读书科举方面是一个天才,但现在的他很有自知之明,自己实在算不上真正的天才,比如之前就在谋略方面被于谦耍得团团转。大明朝廷能人辈出,他不希望因为懈怠在某一天忽然失败时才恍然大悟;唯一的法子,在他的看来,任何事要做好都应该把时间泡在上面,他现在就是这么做的……尽到最大的努力,就算最终没能成事,那也没什么好后悔的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于是心安。
院子里种着一些樱树,是此间宅院以前的主人种下的。这几天樱花正开得茂盛,素白的花朵一夜间绽放出绚烂的气势,着实很引人注目,难怪东岛人后来将其视为国花,确是十分漂亮。不过据说花期很短,转瞬即逝。
张宁放下笔一时走神,就在这时,只见一个苗条的小娘走了进来,正是徐文君。他穿着圆领青布长袍,头上梳着发髻,没戴帽子,此时的打扮已全然不像一个王府的次妃。徐文君穿着男人的行头,便拱手致礼道:“文君接到王爷的召见就赶过来了。”
她一面行礼一面顺着张宁的视线侧头看窗外的满树樱花。
张宁道:“最近我想在这里办一些事,但此间的东西不希望被别人看到,而且也需要一个助手,想来想去只有找你来了。此后一段时间你就住在这里,钥匙也交给你,不能让任何人进此间来。”
“是。”徐文君顺从地回答了一声。
张宁用手指磕了一下桌子上的纸张:“墨干了的就贴到墙上去,上面标注了分类。”
徐文君没有过多的废话,于是上前来就开始帮手。张宁主要是构思一件事:如何大量扩军。
以前的兵源已经到了极限,唯一的发展方向,就是治下各府的普通百姓青壮,那才是一个战争潜力的巨大源泉。因诸多牵连,张宁习惯性地把自己的思路写下来,在一张提纲的纸上写着“各府兵源”;然后分成两件事,一件是建文皇帝的名义,第二件是用一些什么人去办?
第二件事推论下来,是设立六部官僚制度。想从从许多地方的城乡征兆兵员,手工业者、贩夫走卒、市井百姓、城厢乡村的自耕农、佃农,不是随便把任务交给几个人就办得下来的,必须要一个完善的统治机器和法令,还得保证这个机器能正常运转。
所以在此之前朱恒早就提过的仿照朝廷六部设立官僚系统,是势力发展至今突破瓶颈的唯一扩张之路。为了这个行政机器的运转良好,阻力较小,张宁觉得应该吸纳在湖广地盘原本效忠宣德朝的官僚士绅,得到他们的支持,办起事来就相当方便了。
张宁在岳州、武昌城多次与地方官绅来往,游岳阳楼游黄鹤楼,吟诗作对,设宴逢场作戏。他从中发现一个不得不重视得问题:在这个时代,马教那一套阶级斗争想法是没有市场的,相反那些所谓被剥削的百姓最信的竟是地方上的士绅,特别是那些地方举人秀才,既是地主却很在意名声,平常还干些修路铺桥的好事,真正的士绅不顾体面明目张胆乒弱小的事反而很少见。
于是一个政权如果得不到士绅的支持,就算武力强盛,舆论上肯定被妖孽化,在人们的心里就是戏里演坏蛋的角色。
张宁写了一张纸:地方士绅。叫徐文君贴在墙上的一处位置作为一个目录。
拉拢这类人有最简单粗暴的路子,授官。而且是真正进入湘王集团统治中枢的官,这些人得到了权力和认可,就会自动地维护本集团的利益,因为这样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像汪煜那样的,本来是朝廷命官,现在立场完全在湘王集团这边。那些在士林有名望影响力的士大夫,人脉关系庞大,家族亲戚、同窗好友、学生、施恩过得人,甚至萍水之交的士绅,就都要受之影响了。
当然官位有限,只能给一部分人授官。但是这也不要紧,只要在士绅中有一派是支持自己的立场,那么有居心叵测之人想要黑自己就会竖敌,但凡有所顾忌的人都会三思而后行。而投靠过来的一派在湖广地盘上有政权和官府的支持,要压制别的士绅显然有绝对的优势。
地方士绅下面的名单暂时空缺,张宁需要此后再做一些事,才能确认添加名单上去;不过稍作思索,便写了两张纸条,汪煜、梁砚。
……但各方势力当然不止地方士绅一党。眼下在地方上活蹦乱跳的士绅,说到底都是永乐以后的臣,名义上是太宗、仁宗及现在宣德朝的门生,和建文余党实则有一种难以消除的隔阂。前仇旧怨太多了,建文这边的余臣在情感上很难接受是人之常情,肯定会排斥。
如果强制推行会有极大的副作用。决策权当然是在张宁手里的,不过有时候臣子和家养的女人有共通之处:明代男人在家里当然是一家之主,但也不乏“妻管严”或者很听妇人话的人,因为一家之主如果老是独断专行不顾她人,家里的气氛就坏了,甚至可能会产生家庭暴|力……家国天下,换做在一个权力圈子里,那种人便是暴|君,很容易和臣民脱离。
如何才能让建文余臣赞成自己的思路?
建文余臣这边也不是铁板一块、大家穿一条裤子的。大的两种分法,一是湘王集团,二是建文忠臣。这两种人是不能完全分开的,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这些人之间的联系错综,比如周梦雄,他是湘王集团成员还是建文忠臣?所以张宁才劝说姚姬不要过度刺激建文帝,应以安抚。不然朱雀军中一些武将士卒,难免和还在建文帝那边的人有什么亲戚朋友关系,到头来十分麻烦。
他想到这里,便在卷宗的提纲上,将建文余臣和地方士绅间画了一条双向箭头,意为可以相互制衡。如果地方士绅的势力在湘王集团内成了气候,张宁便可以稍微拜托完全依赖建文余臣的处境,从而让他们之间形成相互制约不敢有恃无恐的局面。
在湘王集团旧势力中,勉强有四派出身立场不同的人,其中朱恒是汉王府旧臣,汪煜、梁砚、徐子新等是降官,都不成气候;虽然朱恒是幕僚之首,但只是他一个人的权力大,羽翼尚未形成。只有姚家和周梦雄两家的实力最强。
张宁想写下他们两家的名字,但又觉得太过敏|感,怕万一有人瞧见这些字条了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想了想便用“道”与“佛”两个字代替,反正自己看得懂就行。佛代表姚家,因为姚和尚剃了光头;道自然是周家,当然周梦雄是不是信道家,张宁便不得而知了。
这两边的人在朱雀军中的人就太多了,张宁当初起兵靠的就是姚家下面的一众人。而周梦雄出任武昌营指挥使后,又大量吸纳了各地与建文余臣相关的人,常德、长沙等府这些人掌握着军政大权。
张宁想来想去,觉得还是用六部九卿制比较容易叫世人接受,而且和当今朝廷的格局一样,这便与主流接轨,更能显得正式庄重。
目前湘王政权实行的近似军国主力,武备优先,所以各寺卿的职权基本不涉军事,权重就低;可以让追随建文的臣子出任有身份但无兵权的九卿职位,借此也可以拉拢一下人心。六部就比较重要了,直接关系人事、兵马、钱粮、装备等诸多要害环节,需要从各方派系中布置以达到平衡的局面。
张宁感到头疼,拿着参议部的名册卷宗对照墙上的许多纸条想了很久,一些思路要临场记录下来,免得回头就忘了。不到一天工夫,房间里贴的字越来越多。
徐文君沏茶上来,张宁饮茶的时候抬头正看见书架上一本欧阳修撰的《五代史记》,不自觉就想起了他的《朋党论》,大概有“君子朋而不党”的论点。欧阳修这个文学家兼的政治家,张宁觉得他多少还是有些理想主义了,世人的修养如何才能达到朋而不党的地步?如何才能让人们不会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立场勾结在一起?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20338.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20338/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2033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百五十九章 君子朋而不党)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西风紧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