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初来贵宝地 后记十三·掘了大明化学界的根子
北宋穿越指南 本章字数:4001 北宋穿越指南txt下载
《大明皇家学刊·化学》是一份双月刊,全年总共也只有六期。
谢衍从十年前的期刊看起,在熟悉各种符号之后,阅读速度跟翻书一样快。因为有许多论文,只看标题和导论,就知道研究方向走进了误区。
把近十年的化学期刊浏览一遍,谢衍又去看更前面十年的。
接着,抽选一些重要论文仔细阅读。
在这期间,王昇上楼来了一趟,问就快中午了是否先去吃饭。
谢衍哪有吃饭的心情?
又过一阵,老妈亲自上楼来,见谢衍正在认真看书,就一声不吭的转身离去。
“给他送去馒头和水。”王贻彤叮嘱道。
王昇说:“不如送肉包子。”
王贻彤说:“带馅的有异味,在图书馆里吃会影响他人。”
“还是娘子想得周到。”王昇连忙出去买馒头。
下午,谢衍嚼着馒头继续看论文。
他从某些论文的引用备注当中,又挑了一些更古老的论文来看,时间最久的甚至远在四十年前。
不时有士子从谢衍身边路过,好奇的瞟几眼又走开。
因为期刊内容都很前沿,科举考试根本不考,只有相关学者和太学生才会研究。
黄州府的士子,谁看这玩意儿啊?
一本本学术期刊放在这里,数十年来无人问津,大部分都还是崭新的。
临近傍晚,王昇又奉命来催。
“马上就走。”
谢衍应了一声,拿起挑选好的十多本期刊,走到三楼的借阅柜台上:“我要借回家看,麻烦登记一下。”
这位图书管理员,是府学外聘的临时工,本身就拥有举人身份。他属于兼职,既能领一份工资,又方便平日里读书,而且说出去也体面。
管理员显然认识谢衍,无比惊讶道:“谢六郎君竟然精通化学之道?”
谢衍笑着回答:“偶有研究。是不是借走需要付押金?”
管理员说:“不必了,登记就行。”
几十年无人翻阅的期刊,就算弄丢了也无所谓,更何况眼前这位是通判家的公子。
拎着十多本学刊下楼,马车早已在街边等待。
谢衍刚爬到车厢里,手里的东西立即就被老妈夺去。
王贻彤随手翻着检查了几下,脸上全是疑惑表情:“你真看得懂啊?”
谢衍只能给自己找理由:“这些日子渐渐清醒,发觉数理化很容易学,我似乎是被撞得开窍了。”
王贻彤明显不信,但儿子看正经书是好事,没有必要继续刨根问底。
当晚,父亲又没回家吃饭,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反正这些日子已经瘦了一圈。
晚饭随便刨了两碗,谢衍就回自己卧室,继续翻阅借出来的期刊做总结。
他提笔写道:
第一,太祖皇帝留下了元素周期表,提出了粒子说,并给出分子和原子两个名词。
第二,已有大明化学家提出了“道尔顿分压定律”,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粒子说,半错误、半正确的解释分子和原子。
第三,根据前一位化学家的成果,人们开始质疑太祖给出的分子、原子区别。认为只有一种粒子,可以称为分子,也可以称为原子。但最好是称为原子,因为粒子不可再分。
第四,依旧有化学家,相信有分子和原子两种不同的粒子。
第五,已有化学家提出倍比定律,近二十年来,化学家们一直试图测定原子质量。
第六,化学家们不认为气体原子(分子被误认为原子)体积相同,因为这个说法是反直觉的。
第七,化学家们认为单质气体是单原子,因为各派共识是原子靠静电力组合,因此相同的原子不可能组合在一起。
备注:第七点非常致命,它导致大明的化学家们,集体走向了一个死胡同。现在有一位学术权威,提出测量不同元素单质气体的密度比值,从而可以测出原子的相对质量。这种测法,永远得不出正确答案,元素周期表也无法得到验证。
第八……
谢衍一共列出了十七条内容,然后埋头书写自己的论文。
这是一篇纯理论猜想的论文,在高精度天平出现之前,根本就无法靠做实验来证实。
另一个时空,“分子理论”提出70多年后,才有人通过高精度天平进行验证。在这70多年里的大部分时间,化学家们都对分子理论不屑一顾。
现在的大明,有高精度天平吗?
估计没有。
谢衍懒得管这些,他只负责把论文写出来,有多少人相信那就随缘吧。
论文初稿,当晚便写完。
第二天,补充修改。
第三天,誊抄之后寄出去。
接下来,谢衍就是痛苦无比的看书——学习四书六经!
理科生也要学这玩意儿,只不过考试的时候,相比文科生要简单得多。
脑子正常的都能通过,可以理解为古代的语文、历史和政治。
好不容易把《论语》熟悉了一下,二哥谢堪拿着报纸进来:“朝廷又有大动作了。”
“什么大动作?”谢衍问道。
谢堪说道:
“拆分浙江。把平江府从浙江省拆出来,吴县、吴江、昆山、常熟、嘉定诸县,全部划入南京金陵府管辖。”
“拆分淮南。把安庆府从淮南省拆出来,怀宁、太湖、宿松、望江、皖口、桐城诸县,全部划归湖北省管辖。”
“在昆明设立太学,云南、贵州、交趾、广西、广东的太学生,全部到昆明去读太学。”
“福建、江西、浙江和南洋的太学生,则在南京金陵府读太学。”
“南京的金陵知府,今后一律称为金陵府尹。增加南京的禁军数量,把南京总兵的军职提升半级。”
“南洋诸多总督府,总督官职降半级。”
“全国现有铁路,含有私人股份的,全部由朝廷赎买充公。”
“恢复府县移民令,地方官必须每年上报移民数额,移民死亡率超过限额直接罢官。早年挪作他用的地方移民财政,必须全部恢复用来专款移民。”
“你听懂了吗?”
谢衍点头说:“浙江、淮南两省太富裕了,各自被切走一块地盘。南方的读书人被朝廷忌惮,一些太学生扔去昆明,一些太学生扔去南京。同时,朝廷加强对南京的控制,加强对海外总督府的控制。朝廷通过赎买完全控制所有铁路。地方失业人口过多,容易酿成民乱,每年移民一批出去。”
谢堪赞许道:“你小小年纪,居然能看得明白,今后当官必有大作为。”
“不是都写明白了吗?”谢衍没觉得有多难理解。
谢堪拍手说道:“什么取缔童工,什么消减编外吏员,这些通通都只是开胃菜。真正的变法,现在才开始呢,朝廷诸公果然有魄力!”
谢衍笑道:“移民是知府的职责吧?”
“哈哈哈哈,对啊,”谢堪也跟着大笑,“这回轮到知府头疼了,咱爹可以站在旁边看热闹。”
谢衍提醒说:“但咱爹管钱啊。”
谢堪一怔:“也对啊,组织移民的款项,爹还得东拼西凑出来。唉,咱爹快要被愁死了。”
“那些吏员听话了吗?”谢衍问道。
谢堪说道:“哪敢不听话?上面暂时下放了权力,府里可以快速开除在编吏员了。一口气开除了三分之一,又让原来的编外吏员考试,考试合格的当场转为在编吏员。又开始清查钟家偷逃赋税,还放话按察司也要派人来调查,对那些大族杀鸡儆猴。如此种种,吏员们一下子全都有干劲了!”
谢衍笑道:“挺损的。”
直接开除三分之一的公务员,然后让临时工考试,只要考试合格就能转正。
这不把公务员们吓傻?
这不把临时工们乐疯?
……
转眼过去一个多月,暑假快要结束了。
洛阳。
大明皇家学会,化学学会。
一个四十多岁的年轻化学家,拿着一篇论文,走进副会长办公室:“老师,这篇论文似乎在胡说八道,似乎又有一些道理。学生着实拿不准。”
副会长是个老头子,戴上眼镜仔细阅读,仅看完导论就皱起眉头。等他耐着性子把论文看罢,嗤笑道:“无稽之谈!”
年轻化学家欲言又止,终究还是没再开口,默默的拿着论文离开。
在另一个时空,分子理论提出半个世纪,才渐渐有人重视起来,又过了二十年才被人证实。
因为对当时的主流化学家而言,分子理论是反直觉、反常识的,跟他们多年的研究成果是相冲突的。
这位老头子副会长,是当今化学界的泰山北斗。
一旦分子理论成立,就等于推翻他大部分的研究成果!
年轻化学家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越看越觉得有些道理。
虽然这篇文章,推翻了当下化学界所有学派的基础共识——原子靠静电力组合。
但它确确实实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和研究方向啊。
年轻化学家挠挠头,这论文的分子假说也太吓人了,等于掘了当今所有化学流派的理论根基。
这篇论文要是被证实,近几十年来的化学家全都成了傻子!
好在,它没法被证实。
以此时的物理、化学工具而言,根本就不可能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但这种论文,肯定有人会为它而奔走。
年轻化学家回到家中,当天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干脆不睡觉了,拿出以前做过的各种实验记录,按照分子理论的思路进行比照测算。
还是算不出什么结果,因为此时的测量工具太不精确了,而且实验气体难免含有杂质。
熬了一宿,他天亮了也不睡,顶着黑眼圈开始给朋友写信。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98622.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98622/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9862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后记十三·掘了大明化学界的根子)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王梓钧谢谢您的支持!!
谢衍从十年前的期刊看起,在熟悉各种符号之后,阅读速度跟翻书一样快。因为有许多论文,只看标题和导论,就知道研究方向走进了误区。
把近十年的化学期刊浏览一遍,谢衍又去看更前面十年的。
接着,抽选一些重要论文仔细阅读。
在这期间,王昇上楼来了一趟,问就快中午了是否先去吃饭。
谢衍哪有吃饭的心情?
又过一阵,老妈亲自上楼来,见谢衍正在认真看书,就一声不吭的转身离去。
“给他送去馒头和水。”王贻彤叮嘱道。
王昇说:“不如送肉包子。”
王贻彤说:“带馅的有异味,在图书馆里吃会影响他人。”
“还是娘子想得周到。”王昇连忙出去买馒头。
下午,谢衍嚼着馒头继续看论文。
他从某些论文的引用备注当中,又挑了一些更古老的论文来看,时间最久的甚至远在四十年前。
不时有士子从谢衍身边路过,好奇的瞟几眼又走开。
因为期刊内容都很前沿,科举考试根本不考,只有相关学者和太学生才会研究。
黄州府的士子,谁看这玩意儿啊?
一本本学术期刊放在这里,数十年来无人问津,大部分都还是崭新的。
临近傍晚,王昇又奉命来催。
“马上就走。”
谢衍应了一声,拿起挑选好的十多本期刊,走到三楼的借阅柜台上:“我要借回家看,麻烦登记一下。”
这位图书管理员,是府学外聘的临时工,本身就拥有举人身份。他属于兼职,既能领一份工资,又方便平日里读书,而且说出去也体面。
管理员显然认识谢衍,无比惊讶道:“谢六郎君竟然精通化学之道?”
谢衍笑着回答:“偶有研究。是不是借走需要付押金?”
管理员说:“不必了,登记就行。”
几十年无人翻阅的期刊,就算弄丢了也无所谓,更何况眼前这位是通判家的公子。
拎着十多本学刊下楼,马车早已在街边等待。
谢衍刚爬到车厢里,手里的东西立即就被老妈夺去。
王贻彤随手翻着检查了几下,脸上全是疑惑表情:“你真看得懂啊?”
谢衍只能给自己找理由:“这些日子渐渐清醒,发觉数理化很容易学,我似乎是被撞得开窍了。”
王贻彤明显不信,但儿子看正经书是好事,没有必要继续刨根问底。
当晚,父亲又没回家吃饭,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反正这些日子已经瘦了一圈。
晚饭随便刨了两碗,谢衍就回自己卧室,继续翻阅借出来的期刊做总结。
他提笔写道:
第一,太祖皇帝留下了元素周期表,提出了粒子说,并给出分子和原子两个名词。
第二,已有大明化学家提出了“道尔顿分压定律”,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粒子说,半错误、半正确的解释分子和原子。
第三,根据前一位化学家的成果,人们开始质疑太祖给出的分子、原子区别。认为只有一种粒子,可以称为分子,也可以称为原子。但最好是称为原子,因为粒子不可再分。
第四,依旧有化学家,相信有分子和原子两种不同的粒子。
第五,已有化学家提出倍比定律,近二十年来,化学家们一直试图测定原子质量。
第六,化学家们不认为气体原子(分子被误认为原子)体积相同,因为这个说法是反直觉的。
第七,化学家们认为单质气体是单原子,因为各派共识是原子靠静电力组合,因此相同的原子不可能组合在一起。
备注:第七点非常致命,它导致大明的化学家们,集体走向了一个死胡同。现在有一位学术权威,提出测量不同元素单质气体的密度比值,从而可以测出原子的相对质量。这种测法,永远得不出正确答案,元素周期表也无法得到验证。
第八……
谢衍一共列出了十七条内容,然后埋头书写自己的论文。
这是一篇纯理论猜想的论文,在高精度天平出现之前,根本就无法靠做实验来证实。
另一个时空,“分子理论”提出70多年后,才有人通过高精度天平进行验证。在这70多年里的大部分时间,化学家们都对分子理论不屑一顾。
现在的大明,有高精度天平吗?
估计没有。
谢衍懒得管这些,他只负责把论文写出来,有多少人相信那就随缘吧。
论文初稿,当晚便写完。
第二天,补充修改。
第三天,誊抄之后寄出去。
接下来,谢衍就是痛苦无比的看书——学习四书六经!
理科生也要学这玩意儿,只不过考试的时候,相比文科生要简单得多。
脑子正常的都能通过,可以理解为古代的语文、历史和政治。
好不容易把《论语》熟悉了一下,二哥谢堪拿着报纸进来:“朝廷又有大动作了。”
“什么大动作?”谢衍问道。
谢堪说道:
“拆分浙江。把平江府从浙江省拆出来,吴县、吴江、昆山、常熟、嘉定诸县,全部划入南京金陵府管辖。”
“拆分淮南。把安庆府从淮南省拆出来,怀宁、太湖、宿松、望江、皖口、桐城诸县,全部划归湖北省管辖。”
“在昆明设立太学,云南、贵州、交趾、广西、广东的太学生,全部到昆明去读太学。”
“福建、江西、浙江和南洋的太学生,则在南京金陵府读太学。”
“南京的金陵知府,今后一律称为金陵府尹。增加南京的禁军数量,把南京总兵的军职提升半级。”
“南洋诸多总督府,总督官职降半级。”
“全国现有铁路,含有私人股份的,全部由朝廷赎买充公。”
“恢复府县移民令,地方官必须每年上报移民数额,移民死亡率超过限额直接罢官。早年挪作他用的地方移民财政,必须全部恢复用来专款移民。”
“你听懂了吗?”
谢衍点头说:“浙江、淮南两省太富裕了,各自被切走一块地盘。南方的读书人被朝廷忌惮,一些太学生扔去昆明,一些太学生扔去南京。同时,朝廷加强对南京的控制,加强对海外总督府的控制。朝廷通过赎买完全控制所有铁路。地方失业人口过多,容易酿成民乱,每年移民一批出去。”
谢堪赞许道:“你小小年纪,居然能看得明白,今后当官必有大作为。”
“不是都写明白了吗?”谢衍没觉得有多难理解。
谢堪拍手说道:“什么取缔童工,什么消减编外吏员,这些通通都只是开胃菜。真正的变法,现在才开始呢,朝廷诸公果然有魄力!”
谢衍笑道:“移民是知府的职责吧?”
“哈哈哈哈,对啊,”谢堪也跟着大笑,“这回轮到知府头疼了,咱爹可以站在旁边看热闹。”
谢衍提醒说:“但咱爹管钱啊。”
谢堪一怔:“也对啊,组织移民的款项,爹还得东拼西凑出来。唉,咱爹快要被愁死了。”
“那些吏员听话了吗?”谢衍问道。
谢堪说道:“哪敢不听话?上面暂时下放了权力,府里可以快速开除在编吏员了。一口气开除了三分之一,又让原来的编外吏员考试,考试合格的当场转为在编吏员。又开始清查钟家偷逃赋税,还放话按察司也要派人来调查,对那些大族杀鸡儆猴。如此种种,吏员们一下子全都有干劲了!”
谢衍笑道:“挺损的。”
直接开除三分之一的公务员,然后让临时工考试,只要考试合格就能转正。
这不把公务员们吓傻?
这不把临时工们乐疯?
……
转眼过去一个多月,暑假快要结束了。
洛阳。
大明皇家学会,化学学会。
一个四十多岁的年轻化学家,拿着一篇论文,走进副会长办公室:“老师,这篇论文似乎在胡说八道,似乎又有一些道理。学生着实拿不准。”
副会长是个老头子,戴上眼镜仔细阅读,仅看完导论就皱起眉头。等他耐着性子把论文看罢,嗤笑道:“无稽之谈!”
年轻化学家欲言又止,终究还是没再开口,默默的拿着论文离开。
在另一个时空,分子理论提出半个世纪,才渐渐有人重视起来,又过了二十年才被人证实。
因为对当时的主流化学家而言,分子理论是反直觉、反常识的,跟他们多年的研究成果是相冲突的。
这位老头子副会长,是当今化学界的泰山北斗。
一旦分子理论成立,就等于推翻他大部分的研究成果!
年轻化学家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越看越觉得有些道理。
虽然这篇文章,推翻了当下化学界所有学派的基础共识——原子靠静电力组合。
但它确确实实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和研究方向啊。
年轻化学家挠挠头,这论文的分子假说也太吓人了,等于掘了当今所有化学流派的理论根基。
这篇论文要是被证实,近几十年来的化学家全都成了傻子!
好在,它没法被证实。
以此时的物理、化学工具而言,根本就不可能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但这种论文,肯定有人会为它而奔走。
年轻化学家回到家中,当天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干脆不睡觉了,拿出以前做过的各种实验记录,按照分子理论的思路进行比照测算。
还是算不出什么结果,因为此时的测量工具太不精确了,而且实验气体难免含有杂质。
熬了一宿,他天亮了也不睡,顶着黑眼圈开始给朋友写信。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98622.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98622/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9862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后记十三·掘了大明化学界的根子)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王梓钧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