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初来贵宝地 0858【宋史】
北宋穿越指南 本章字数:3817 北宋穿越指南txt下载
不仅是洛阳变成大工地,全国各地都进入建设期。
最大的工程,当然是治理黄河!
由于黄河水利工程耗费钱粮太多,朝廷实在没有财力同时进行其他大型项目。于是就鼓励地方自兴水利,官府与民间合力建造,但地方豪强不可借机侵占水利设施。
另外,驿站与递铺系统,在今年正式合而为一,方便朝廷进行统一管理。
有的地方精简人员,有的地方增设驿站。
并再次重申各级官吏,不可在驿站白吃白喝,仅携带特殊证件者有此待遇——比如士子赶考、传递重要文书等等。
“陛下,《宋史》第四次编修已完成。”胡安国带着史官前来献书。
朱铭问道:“这次有哪些增删更改?”
胡安国说道:“主要是借助辽金史料,比对更正了一些人名、地名和时间。如今只剩昏君赵佶的庙号、谥号未定。还有前宋末帝赵桓,不但没有亡故,还在新朝做官,史官不知该如何称呼。”
之所以一直未定赵佶的庙号和谥号,是因为这家伙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现在《宋史》即将定稿,必须给一个才行。
朱铭开始浏览礼部呈上的庙号、谥号,然后随手画了一个圈,再提笔添上几个字:“就给赵佶定这个吧。”
胡安国双手接过一看,顿时忍俊不禁,作揖道:“陛下圣明!”
历史上的赵佶,庙号加谥号的完全体是:宋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朱铭给赵佶整得简略了许多——宋僖宗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献皇帝。
喜欢快乐玩耍是“僖”,生前有过错也是“僖”,非常符合赵佶的固有人设。
而“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皇帝”,这帝号是赵佶修道时自封的。朱铭决定尊重这位君王的本意,顺便再给他加一個“献”字。
“献”本身是极好的美谥,代表着德行兼备、英明睿智。
只不过嘛,汉献帝之后就没有帝王使用了,朱铭觉得赵佶配得上这个美谥。
胡安国懒得提醒谥法用得不对,一来没有必要违背当朝皇帝意愿,二来皇帝谥法从唐朝就开始乱来了。
就拿李渊、李世民、李治这爷孙三代来说。
李世民本来谥号“文皇帝”,李治觉得不能凸显爸爸的牛逼,改了又发现爸爸跟爷爷撞号,索性就把爷爷的谥号一起改掉。
于是祖孙三代整整齐齐,分别是:神尧大帝、文武大帝、天皇大帝。
唐玄宗比较尊重传统,觉得这玩意儿太过儿戏,才又加上几个别的形容词。
到了宋代,不再乱整皇帝谥号,却在庙号上变着花样玩,并为后世的元明清提供了范本。
有唐宋两代的瞎折腾,朱铭完全可以随便搞!
胡安国问道:“请官家示下,赵桓应该如何称呼?”
朱铭想了想说:“就叫宋末帝吧。他还活着呢,不用给庙号和谥号。”
“遵旨!”
胡安国又问:“金国存续时间太短,其史书是否单独编修?辽金两朝国史编修之后,是该称《辽史》、《金史》,还是该称《辽书》、《金书》呢?”
这还真是个问题!
按照汉唐以来的惯例,通史著作称“史”,断代史著作称“书”。
说得通俗一些,通写几个朝代的称“某某史”,单写一个朝代的称“某某书”。
记录赵宋历史的《宋史》,应该称《宋书》才对。
但南北朝已经有一本《宋书》,现在怎么取名都不合适,只能打破修史传统改为《宋史》。
赵宋已经打破传统了,辽国、金国的史书,是否也该跟着一起改呢?
朱铭仔细思考一阵,说道:“以前怎样修史且不管。从今往后,正统王朝称史,偏安朝廷称书。金国存续太短了,且首都远在边辟,把它当成偏安政权即可。”
“我大明编修的各国史书,就定名为《宋史》、《辽史》、《金书》、《西夏书》、《高丽书》、《大理书》、《安南书》、《高昌书》……”
胡安国端正作揖,表情十分严肃,因为这是在定正统。
即在大明朝廷眼中,只承认宋辽为正统,其余皆为偏安政权。
起居郎陈鳌,持笔之手猛然一抖,他的关注点明显不同。
皇帝这是已经决定扫灭诸国啊!
陈鳌有点兴奋,年轻人嘛,谁不幻想汉唐盛世?
胡安国却当啥都没听到,作揖之后默默退下。他主修《春秋》学问,而且还是董仲舒那一套,本来就支持皇帝扫灭诸国。
等胡安国离开,朱铭问陈鳌:“你与公主大婚之后,是留在京城做驸马都尉,还是外放出去做地方官?”
陈鳌闻言一喜:“官家,大明驸马能外放吗?”
“做不得大员,顶多能升为知府。不想做官了,可以回来做驸马都尉。”朱铭说道。
陈鳌身为进士,其实不太想做驸马。
可朱国祥就是相中了他,实在是君命难违。同时,朱国祥答应取消“宾客之禁”,陈鳌这才硬着头皮愿意尚公主。
宋代的所谓宾客之禁,就是公主和驸马,不能随意结交大臣。跟某某官员喝酒,都必须提前打报告,驸马王诜就是因为结交苏轼被贬官的。
但是,宋代对于驸马的约束,又经常出现例外情况。
比如驸马柴宗庆,就跑去做过济州通判。宋仁宗对此抱有戒心,于是再派一人去“辅佐”。
甚至南北两宋,还有几个能带兵的驸马。
最终解释权,在皇帝那里。
陈鳌拱手道:“臣愿外放!”
“那就给你一个近畿县令职务。”朱铭笑着说。
近畿,此时特指洛阳府十三县。
答应外放驸马做地方官,是为了安抚陈鳌,毕竟考上进士不容易。
但肯定不能放得太远,一来防备驸马为非作歹,二来方便公主随时回京探亲。
陈鳌现在是破罐子破摔了,他决定好生做几年文官,过一把治理地方的瘾。
然后回京担任驸马都尉,按照规矩慢慢提升爵位,如果寿命很长指不定能升到国公——这种国公的后代,袭爵递减速度更快,三四代之后就变成白身。除非子孙能够立下功勋,靠自己的本事重新升上去。
……
盛夏,蜀国公主朱嫣大婚。
一向俭朴的太上皇,从皇室财政掏钱大宴宾客。还让儿子给官员放半天假,免得喝醉了第二天起不来。
朱嫣是见过陈鳌的,还私下接触过。
她的第一印象是陈鳌很英俊,继而发现这人说话很有趣。于是又一起打了几场马球,感觉此人的脾气也不错,最终向老爸表示可以结婚。
出嫁那天,大哭一场。
第二天就乐不思蜀了,偌大的公主府她说了算,随便跑去哪里可劲儿撒欢。
夫妻感情还不错,小两口结伴旅行,绕着洛阳周边数县景点度蜜月。
直至秋季,朱嫣才跟着丈夫一起赴任。
陈鳌的外放官职是偃师县令,距离京城洛阳仅五十里。而且就在洛水边上,坐船进京一天便到,朱嫣随时可以回家探亲。
《宋史》也在秋天付梓印刷,直接印了五百份。
皇室和朝廷收藏五份,各省府衙门也有收藏,剩下的委托给书商出售。
并且朝廷开放版权,民间书商可以随便印刷。
宋代已经有版权意识,自己著作或编撰的书籍,被盗印了可以去报官。
但多数创作者都拉不下脸,而且也乐见自己的作品广为传播。
真正想打官司的是书商,他们偶尔会组织人手,编订一些科教或通俗读物。比如各种各样的蒙学、科举书籍,以及百工百业的专业图书,又或者是戏曲剧本之类。编这些书是要成本的,一旦发现被同行盗印,这些书商便怒气冲冲去报官。
一套《宋史》被送去湖州府衙门收藏,赵桓得到消息,立即跑去找知府借阅。
知府自己也在看,见赵桓来借书,而且还是借《宋史》,心情多少有些复杂。
“君请自便。”知府拿着一册《宋史》离开,让赵桓自己留下看书。
赵桓直接寻找《本纪》部分,很快找到关于自己的内容:“宋末帝,讳桓,僖宗皇帝长子……”
这版《宋史》对赵桓的记述,跟另一个时空侧重点不同。
好多当事人都在,知道具体是啥情况!
详细记载了赵桓做太子期间被打压,从而养成正直又懦弱的性格。主要缺点是优柔寡断、识人不明,身边有一大堆无能且奸猾之辈。
赵桓看完松了一口气,随即又很想哭,他回忆起许多往事。
接着再看他爹的本纪,简直不堪入目。
史官并未刻意抹黑,而是如实写出他爹干过的好事。
“唉!”
赵桓一声叹息,不想再继续读,回试验田搞研究去了。
大明编修的这一版《宋史》,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并没有掺杂野史黑料。
甚至本纪部分的赞(评语),有些还是朱国祥和朱铭亲自执笔。
朱铭就点评了赵光义,还说某些野史里的烛光斧影纯属臆测。以当时面临的五代遗风,赵光义如果不继位,赵宋国祚可能很快就没了。
当然,朱铭也吐槽了赵光义的飙车行为,同时又肯定赵光义的文治之功。
(本章完)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98622.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98622/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9862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0858【宋史】)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王梓钧谢谢您的支持!!
最大的工程,当然是治理黄河!
由于黄河水利工程耗费钱粮太多,朝廷实在没有财力同时进行其他大型项目。于是就鼓励地方自兴水利,官府与民间合力建造,但地方豪强不可借机侵占水利设施。
另外,驿站与递铺系统,在今年正式合而为一,方便朝廷进行统一管理。
有的地方精简人员,有的地方增设驿站。
并再次重申各级官吏,不可在驿站白吃白喝,仅携带特殊证件者有此待遇——比如士子赶考、传递重要文书等等。
“陛下,《宋史》第四次编修已完成。”胡安国带着史官前来献书。
朱铭问道:“这次有哪些增删更改?”
胡安国说道:“主要是借助辽金史料,比对更正了一些人名、地名和时间。如今只剩昏君赵佶的庙号、谥号未定。还有前宋末帝赵桓,不但没有亡故,还在新朝做官,史官不知该如何称呼。”
之所以一直未定赵佶的庙号和谥号,是因为这家伙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现在《宋史》即将定稿,必须给一个才行。
朱铭开始浏览礼部呈上的庙号、谥号,然后随手画了一个圈,再提笔添上几个字:“就给赵佶定这个吧。”
胡安国双手接过一看,顿时忍俊不禁,作揖道:“陛下圣明!”
历史上的赵佶,庙号加谥号的完全体是:宋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朱铭给赵佶整得简略了许多——宋僖宗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献皇帝。
喜欢快乐玩耍是“僖”,生前有过错也是“僖”,非常符合赵佶的固有人设。
而“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皇帝”,这帝号是赵佶修道时自封的。朱铭决定尊重这位君王的本意,顺便再给他加一個“献”字。
“献”本身是极好的美谥,代表着德行兼备、英明睿智。
只不过嘛,汉献帝之后就没有帝王使用了,朱铭觉得赵佶配得上这个美谥。
胡安国懒得提醒谥法用得不对,一来没有必要违背当朝皇帝意愿,二来皇帝谥法从唐朝就开始乱来了。
就拿李渊、李世民、李治这爷孙三代来说。
李世民本来谥号“文皇帝”,李治觉得不能凸显爸爸的牛逼,改了又发现爸爸跟爷爷撞号,索性就把爷爷的谥号一起改掉。
于是祖孙三代整整齐齐,分别是:神尧大帝、文武大帝、天皇大帝。
唐玄宗比较尊重传统,觉得这玩意儿太过儿戏,才又加上几个别的形容词。
到了宋代,不再乱整皇帝谥号,却在庙号上变着花样玩,并为后世的元明清提供了范本。
有唐宋两代的瞎折腾,朱铭完全可以随便搞!
胡安国问道:“请官家示下,赵桓应该如何称呼?”
朱铭想了想说:“就叫宋末帝吧。他还活着呢,不用给庙号和谥号。”
“遵旨!”
胡安国又问:“金国存续时间太短,其史书是否单独编修?辽金两朝国史编修之后,是该称《辽史》、《金史》,还是该称《辽书》、《金书》呢?”
这还真是个问题!
按照汉唐以来的惯例,通史著作称“史”,断代史著作称“书”。
说得通俗一些,通写几个朝代的称“某某史”,单写一个朝代的称“某某书”。
记录赵宋历史的《宋史》,应该称《宋书》才对。
但南北朝已经有一本《宋书》,现在怎么取名都不合适,只能打破修史传统改为《宋史》。
赵宋已经打破传统了,辽国、金国的史书,是否也该跟着一起改呢?
朱铭仔细思考一阵,说道:“以前怎样修史且不管。从今往后,正统王朝称史,偏安朝廷称书。金国存续太短了,且首都远在边辟,把它当成偏安政权即可。”
“我大明编修的各国史书,就定名为《宋史》、《辽史》、《金书》、《西夏书》、《高丽书》、《大理书》、《安南书》、《高昌书》……”
胡安国端正作揖,表情十分严肃,因为这是在定正统。
即在大明朝廷眼中,只承认宋辽为正统,其余皆为偏安政权。
起居郎陈鳌,持笔之手猛然一抖,他的关注点明显不同。
皇帝这是已经决定扫灭诸国啊!
陈鳌有点兴奋,年轻人嘛,谁不幻想汉唐盛世?
胡安国却当啥都没听到,作揖之后默默退下。他主修《春秋》学问,而且还是董仲舒那一套,本来就支持皇帝扫灭诸国。
等胡安国离开,朱铭问陈鳌:“你与公主大婚之后,是留在京城做驸马都尉,还是外放出去做地方官?”
陈鳌闻言一喜:“官家,大明驸马能外放吗?”
“做不得大员,顶多能升为知府。不想做官了,可以回来做驸马都尉。”朱铭说道。
陈鳌身为进士,其实不太想做驸马。
可朱国祥就是相中了他,实在是君命难违。同时,朱国祥答应取消“宾客之禁”,陈鳌这才硬着头皮愿意尚公主。
宋代的所谓宾客之禁,就是公主和驸马,不能随意结交大臣。跟某某官员喝酒,都必须提前打报告,驸马王诜就是因为结交苏轼被贬官的。
但是,宋代对于驸马的约束,又经常出现例外情况。
比如驸马柴宗庆,就跑去做过济州通判。宋仁宗对此抱有戒心,于是再派一人去“辅佐”。
甚至南北两宋,还有几个能带兵的驸马。
最终解释权,在皇帝那里。
陈鳌拱手道:“臣愿外放!”
“那就给你一个近畿县令职务。”朱铭笑着说。
近畿,此时特指洛阳府十三县。
答应外放驸马做地方官,是为了安抚陈鳌,毕竟考上进士不容易。
但肯定不能放得太远,一来防备驸马为非作歹,二来方便公主随时回京探亲。
陈鳌现在是破罐子破摔了,他决定好生做几年文官,过一把治理地方的瘾。
然后回京担任驸马都尉,按照规矩慢慢提升爵位,如果寿命很长指不定能升到国公——这种国公的后代,袭爵递减速度更快,三四代之后就变成白身。除非子孙能够立下功勋,靠自己的本事重新升上去。
……
盛夏,蜀国公主朱嫣大婚。
一向俭朴的太上皇,从皇室财政掏钱大宴宾客。还让儿子给官员放半天假,免得喝醉了第二天起不来。
朱嫣是见过陈鳌的,还私下接触过。
她的第一印象是陈鳌很英俊,继而发现这人说话很有趣。于是又一起打了几场马球,感觉此人的脾气也不错,最终向老爸表示可以结婚。
出嫁那天,大哭一场。
第二天就乐不思蜀了,偌大的公主府她说了算,随便跑去哪里可劲儿撒欢。
夫妻感情还不错,小两口结伴旅行,绕着洛阳周边数县景点度蜜月。
直至秋季,朱嫣才跟着丈夫一起赴任。
陈鳌的外放官职是偃师县令,距离京城洛阳仅五十里。而且就在洛水边上,坐船进京一天便到,朱嫣随时可以回家探亲。
《宋史》也在秋天付梓印刷,直接印了五百份。
皇室和朝廷收藏五份,各省府衙门也有收藏,剩下的委托给书商出售。
并且朝廷开放版权,民间书商可以随便印刷。
宋代已经有版权意识,自己著作或编撰的书籍,被盗印了可以去报官。
但多数创作者都拉不下脸,而且也乐见自己的作品广为传播。
真正想打官司的是书商,他们偶尔会组织人手,编订一些科教或通俗读物。比如各种各样的蒙学、科举书籍,以及百工百业的专业图书,又或者是戏曲剧本之类。编这些书是要成本的,一旦发现被同行盗印,这些书商便怒气冲冲去报官。
一套《宋史》被送去湖州府衙门收藏,赵桓得到消息,立即跑去找知府借阅。
知府自己也在看,见赵桓来借书,而且还是借《宋史》,心情多少有些复杂。
“君请自便。”知府拿着一册《宋史》离开,让赵桓自己留下看书。
赵桓直接寻找《本纪》部分,很快找到关于自己的内容:“宋末帝,讳桓,僖宗皇帝长子……”
这版《宋史》对赵桓的记述,跟另一个时空侧重点不同。
好多当事人都在,知道具体是啥情况!
详细记载了赵桓做太子期间被打压,从而养成正直又懦弱的性格。主要缺点是优柔寡断、识人不明,身边有一大堆无能且奸猾之辈。
赵桓看完松了一口气,随即又很想哭,他回忆起许多往事。
接着再看他爹的本纪,简直不堪入目。
史官并未刻意抹黑,而是如实写出他爹干过的好事。
“唉!”
赵桓一声叹息,不想再继续读,回试验田搞研究去了。
大明编修的这一版《宋史》,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并没有掺杂野史黑料。
甚至本纪部分的赞(评语),有些还是朱国祥和朱铭亲自执笔。
朱铭就点评了赵光义,还说某些野史里的烛光斧影纯属臆测。以当时面临的五代遗风,赵光义如果不继位,赵宋国祚可能很快就没了。
当然,朱铭也吐槽了赵光义的飙车行为,同时又肯定赵光义的文治之功。
(本章完)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98622.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98622/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9862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0858【宋史】)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王梓钧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