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正文卷 第四百三十九章 必须要给它砸了
我家娘子萌萌哒 本章字数:2772 我家娘子萌萌哒txt下载
弘治皇帝嘴上说是今早收到的奏疏,但殿中的大臣心里都跟明镜似的,朝鲜的国书是前几日快马送过来的。
而这封不跟着国书一块送达,却在今早送过来,这丝毫没有道理。
显然,这封奏疏是与国书一块送达的,只是被陛下压着,没让群臣知晓。
至于为何被压下,这个一听便知。
而事实上,这封奏疏确实是前几日收到的,只不过乃是一封密奏,弘治皇帝本不愿让群臣知晓,但眼见此事一直没有个定论,只能将里面敏感的内容全部涂掉,再拿出来念,好让这些群臣以此来打消疑虑。
但饶是删减了许多,整本奏疏的内容仍是让这些大臣不由动容,因为这封奏疏写得实在是太露骨了。
没有比露骨更合适的形容词。
奏疏中讲,朝鲜之国内士族衰微,外戚勋贵,王权势大,如今已与朝鲜之士大夫达成谋约,总督与朝鲜文臣共治朝鲜,架空王权,架空外戚,架空勋贵。
凭借此法,先予架空,再静待时机予以蚕食分化,直至将其完全变作大明的领土。
朝鲜乃战略要冲,其可作为大明的东门户,辽东若是有变,可与关内互为犄角依仗。
或许是由于删改太多的缘故,整本奏疏听起来并不连贯,基本上听着听着,就骤然转到了别的地方,但这并不影响人对这封奏疏的理解。
一封奏疏念罢,弘治皇帝又默了一阵子,才出声道:“知晓了原委,众卿如今的顾虑可是消减了一些?”
何止是消减了一些,在场大臣心中的顾虑都打消了大半,原来是.这么回事。
与朝鲜的士族有谋约,和大明总督共治朝鲜,架空的其余一切势力。
这真是戳中了所有士大夫心中的那个点。
学而优则仕,致君尧舜上,治天下这等事,最好别让旁人来掺和,就该交给我等来做。
他们不禁去想,若自己身处朝鲜,又是一名士大夫,恐怕也会为了实现这个谋约,以至于出卖家国.
可见这封奏疏实在是写得过于直白,光听着让人脸上挂不住。
而且听着不甚连贯,只怕还删减了不少。
短暂的沉默后,王恕出声道:“朝鲜若是这般,那臣等再无疑虑。”
“既如此,那何人前去?”
“.”
听到问话,李东阳,谢迁,韩文,这几个五十岁出头的大臣都知晓,这话是在问他们。
问他们三个里谁愿意去。
说真的,若朝鲜是这样的情况,跑去担任总督确实没了什么风险,只是远离故土,去外邦任职,还是让人难以下定决心。
以至于三人一时间无人应声,最后却是齐齐躬身,“臣等全凭陛下做主。”
“依朕之见,不若”弘治皇帝的目光在这三位大臣里环顾,最后越过了李东阳和谢迁,看向了韩文,“韩卿家,便劳烦你去朝鲜担任这总督如何?”
见皇上将人选定在了自己身上,韩文心里一紧,但旋即整个人却忽而放松下来。
很奇特的心理,但确实有种放松的感觉。
有时候,人总是在摇摆不定中纠结,这时就需要外力来决定。
韩文深吸口气,“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嗯”
弘治皇帝嗯了一声,“既然此事已定,那诸卿便出宫吧。快要过年了,韩卿家担任总督一事,等过了年再行赴任吧。”
几位大臣慢慢跪下了,叩首应了声是,有的自己站起了,有的年老站不起来,旁人搀扶着起身,几人慢慢退了出去。
弘治皇帝用余光望着退出殿门的几人,将怀中的铜炉抱得愈发紧了,半晌,他转头看向旁边的箫敬,“南直隶那边可有奏报呈上来?”
“回皇爷,奴婢派厂卫明里暗里都在盯着,一旦有消息,立马呈奏上来。”
“须得盯得紧一些,变法之事,事关重大。”
箫敬忙是应了,而朱佑樘又不再言语,只是凝望着大殿的角落怔怔的出神,明明正值而立之年,那副面容却透着一股与年龄极为不符的迟暮之感。
箫敬鼻头有点发酸,动动嘴唇,最后话到嘴边变成了一句问询:“皇爷,天冷的厉害,奴婢再去给您熬一碗参汤罢”
好半天,弘治皇帝才像是回过神来,摆手道:“不必,朕尚还挺得住。”
随后他问道:“你说,倭国那边冷吗?”
——————————————————
倭国冷的厉害。
似乎比大明还要冷。
如今,趁着一个茫茫的雪天,明军已是攻到了倭国的京都,数万大军,只花费一月有余,便一路摧枯拉朽打到了倭国的都城,并且兵临城下,看似容易,但实则一点也不难。
说是运气也好,说是抓住了时机也罢,总之,能一路打到这里可谓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所谓天时,自是而今正值倭国内乱,无数大名各自为政,各自为战,京都的所谓倭国天皇,根本对国内势力无法进行统筹,说政令出不了京都城是虚词,事实上是政令难出宫墙。
面对明军的推进,压根就无法做出任何的应对措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或许连看着都做不到,明军推进的太快,深居宫里的天皇对此大概率是一无所知。
所谓地利,乃是京都的地理位置,这个地方位于倭国的西边,而佐渡岛也在西边,只不过,一个偏向西北,一个偏向西南。
顺着佐渡岛登陆倭国之后,大军便径直往南,七八百里之地便是倭国的京都所在。
至于人和,自然是不封刀的决策,让军队的士气发挥到了最大。
总之,如今倭国京都城已在眼前。
顷王城,废宫室,只在眼前。
但打到这里,甚至是将这座城拿下,也不代表拿下了倭国全境,距离亡其国灭其种更是还遥远得很。
倭国本土四岛,连一个本州岛都未能拿下,只是一路向着倭国的京都行军,期间历经大小数场战役,灭了几个大名,屠了几座城罢了。
但此次若能破了京都城,所达成的意义仍旧是重大的。
而且此战必要覆了这座城。
因为此城太过僭越,僭越的不是规模,而是名称,大明的都城顺天府,皇城居中,中轴线划分左右,东边是宛平县,西边是大兴县。
唐时的长安城,更是典型的轴对称布局,东面万年县,西面是长安县。
历朝历代的都城莫不如此,而这座倭国的京都也是仿照华夏的都城布局,同样是划分左右,只不过他们划分的左右不叫县,而是叫做城,左面叫长安城,右边叫洛阳城。
什么档次,左右划分的两个地方居然敢用我华夏的两座帝城之名?
其中的险恶用心已是昭然若揭了。
必须要给它砸了!
(本章完)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97968.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97968/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9796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四百三十九章 必须要给它砸了)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土豆地瓜派谢谢您的支持!!
而这封不跟着国书一块送达,却在今早送过来,这丝毫没有道理。
显然,这封奏疏是与国书一块送达的,只是被陛下压着,没让群臣知晓。
至于为何被压下,这个一听便知。
而事实上,这封奏疏确实是前几日收到的,只不过乃是一封密奏,弘治皇帝本不愿让群臣知晓,但眼见此事一直没有个定论,只能将里面敏感的内容全部涂掉,再拿出来念,好让这些群臣以此来打消疑虑。
但饶是删减了许多,整本奏疏的内容仍是让这些大臣不由动容,因为这封奏疏写得实在是太露骨了。
没有比露骨更合适的形容词。
奏疏中讲,朝鲜之国内士族衰微,外戚勋贵,王权势大,如今已与朝鲜之士大夫达成谋约,总督与朝鲜文臣共治朝鲜,架空王权,架空外戚,架空勋贵。
凭借此法,先予架空,再静待时机予以蚕食分化,直至将其完全变作大明的领土。
朝鲜乃战略要冲,其可作为大明的东门户,辽东若是有变,可与关内互为犄角依仗。
或许是由于删改太多的缘故,整本奏疏听起来并不连贯,基本上听着听着,就骤然转到了别的地方,但这并不影响人对这封奏疏的理解。
一封奏疏念罢,弘治皇帝又默了一阵子,才出声道:“知晓了原委,众卿如今的顾虑可是消减了一些?”
何止是消减了一些,在场大臣心中的顾虑都打消了大半,原来是.这么回事。
与朝鲜的士族有谋约,和大明总督共治朝鲜,架空的其余一切势力。
这真是戳中了所有士大夫心中的那个点。
学而优则仕,致君尧舜上,治天下这等事,最好别让旁人来掺和,就该交给我等来做。
他们不禁去想,若自己身处朝鲜,又是一名士大夫,恐怕也会为了实现这个谋约,以至于出卖家国.
可见这封奏疏实在是写得过于直白,光听着让人脸上挂不住。
而且听着不甚连贯,只怕还删减了不少。
短暂的沉默后,王恕出声道:“朝鲜若是这般,那臣等再无疑虑。”
“既如此,那何人前去?”
“.”
听到问话,李东阳,谢迁,韩文,这几个五十岁出头的大臣都知晓,这话是在问他们。
问他们三个里谁愿意去。
说真的,若朝鲜是这样的情况,跑去担任总督确实没了什么风险,只是远离故土,去外邦任职,还是让人难以下定决心。
以至于三人一时间无人应声,最后却是齐齐躬身,“臣等全凭陛下做主。”
“依朕之见,不若”弘治皇帝的目光在这三位大臣里环顾,最后越过了李东阳和谢迁,看向了韩文,“韩卿家,便劳烦你去朝鲜担任这总督如何?”
见皇上将人选定在了自己身上,韩文心里一紧,但旋即整个人却忽而放松下来。
很奇特的心理,但确实有种放松的感觉。
有时候,人总是在摇摆不定中纠结,这时就需要外力来决定。
韩文深吸口气,“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嗯”
弘治皇帝嗯了一声,“既然此事已定,那诸卿便出宫吧。快要过年了,韩卿家担任总督一事,等过了年再行赴任吧。”
几位大臣慢慢跪下了,叩首应了声是,有的自己站起了,有的年老站不起来,旁人搀扶着起身,几人慢慢退了出去。
弘治皇帝用余光望着退出殿门的几人,将怀中的铜炉抱得愈发紧了,半晌,他转头看向旁边的箫敬,“南直隶那边可有奏报呈上来?”
“回皇爷,奴婢派厂卫明里暗里都在盯着,一旦有消息,立马呈奏上来。”
“须得盯得紧一些,变法之事,事关重大。”
箫敬忙是应了,而朱佑樘又不再言语,只是凝望着大殿的角落怔怔的出神,明明正值而立之年,那副面容却透着一股与年龄极为不符的迟暮之感。
箫敬鼻头有点发酸,动动嘴唇,最后话到嘴边变成了一句问询:“皇爷,天冷的厉害,奴婢再去给您熬一碗参汤罢”
好半天,弘治皇帝才像是回过神来,摆手道:“不必,朕尚还挺得住。”
随后他问道:“你说,倭国那边冷吗?”
——————————————————
倭国冷的厉害。
似乎比大明还要冷。
如今,趁着一个茫茫的雪天,明军已是攻到了倭国的京都,数万大军,只花费一月有余,便一路摧枯拉朽打到了倭国的都城,并且兵临城下,看似容易,但实则一点也不难。
说是运气也好,说是抓住了时机也罢,总之,能一路打到这里可谓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所谓天时,自是而今正值倭国内乱,无数大名各自为政,各自为战,京都的所谓倭国天皇,根本对国内势力无法进行统筹,说政令出不了京都城是虚词,事实上是政令难出宫墙。
面对明军的推进,压根就无法做出任何的应对措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或许连看着都做不到,明军推进的太快,深居宫里的天皇对此大概率是一无所知。
所谓地利,乃是京都的地理位置,这个地方位于倭国的西边,而佐渡岛也在西边,只不过,一个偏向西北,一个偏向西南。
顺着佐渡岛登陆倭国之后,大军便径直往南,七八百里之地便是倭国的京都所在。
至于人和,自然是不封刀的决策,让军队的士气发挥到了最大。
总之,如今倭国京都城已在眼前。
顷王城,废宫室,只在眼前。
但打到这里,甚至是将这座城拿下,也不代表拿下了倭国全境,距离亡其国灭其种更是还遥远得很。
倭国本土四岛,连一个本州岛都未能拿下,只是一路向着倭国的京都行军,期间历经大小数场战役,灭了几个大名,屠了几座城罢了。
但此次若能破了京都城,所达成的意义仍旧是重大的。
而且此战必要覆了这座城。
因为此城太过僭越,僭越的不是规模,而是名称,大明的都城顺天府,皇城居中,中轴线划分左右,东边是宛平县,西边是大兴县。
唐时的长安城,更是典型的轴对称布局,东面万年县,西面是长安县。
历朝历代的都城莫不如此,而这座倭国的京都也是仿照华夏的都城布局,同样是划分左右,只不过他们划分的左右不叫县,而是叫做城,左面叫长安城,右边叫洛阳城。
什么档次,左右划分的两个地方居然敢用我华夏的两座帝城之名?
其中的险恶用心已是昭然若揭了。
必须要给它砸了!
(本章完)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97968.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97968/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9796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四百三十九章 必须要给它砸了)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土豆地瓜派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