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正文卷 第一千章.番外——十二金钗
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 本章字数:5258 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txt下载
在茫茫的天地面前,个人的力量永远是微不足道的。
不可一世的天骄,在岁月长河的面前终将化作尘埃。
风华绝代的佳人也会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化作枯骨。
世上没有亘古不变的王朝。
只有史书上的一个个名字,熠熠生辉。
然而,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凡事都有例外,就像那遁去的一线生机,总有一些人可以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并留下一个个传说。
也只有少数人在千百年后,才能从历史的隐秘一角里,有幸窥见当年的真相,知道传说的来源。
“林朝辞……十二金钗。”
“与天同寿,永生不死。”
“国运代命,气运聚顶。”
“这就是只有我后汉的历代帝王才能知道的秘密吗?”
身穿蟒袍的青年坐在御书房里,染血的长剑插在昂贵的地毯上,作为九龙夺嫡中的胜者,也是作为谋逆的唯一赢家,不管他怎么做,现在,都无人能阻止他,翻看着手中的典籍,很多平日里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也在这一刻得到了解释:“庆历十三年,有异人跨海而来,献无需国运也可延寿之法,帝大喜……短短一句记载,背后,却是整整七位皇子与十三位公主的命,难怪父皇坐视夺嫡不理,因为他已经不需要靠治理国家、国运增长、分润一半的方法来延寿,而是妄图追寻那可望不可即的长生不死,而不是追求只能分一半。”
人心不足蛇吞象。
活的越久,就越怕死。
活的越久,也越清楚自己的无能。
当一位皇帝找不到这个国家还有什么需要完善的地方时,不可避免的,就会陷入到寿命困扰的焦虑中,而当这种焦虑诞生并被代入到工作中时,欲速则不达,反而会影响到朝廷的运转,影响到朝野的安稳,影响到国运的涨幅。
于是,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尤其是每一个皇帝都尽可能的把路走绝以国运延寿。
短时间内,这位皇帝确实延寿了。
可时间一长,完美的制度无疑于锁死下一任皇帝的发展上限,让下一任皇帝找不到延寿的方法。
即便缺点在于人心。
再完美的规章制度也有腐坏之时。
待规章制度腐坏。
新帝上位,修缮律法,又可以得到一大笔国运延寿。
可是,如此一来,就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国运折损也是会折寿的,皇帝不可能对这种折寿的小毒瘤放任自流,轮不到太子上位,这种小毒瘤就会被皇帝剿灭,未来的新帝想要靠这种方法延寿,几乎不可能,因为这相当于让皇帝折寿,只为了让新帝能有个更好的开局。
有情有义的皇帝,自古以来都不多见。
遍数历史,也只有寥寥几位。
比如说:汉昭烈帝——刘备。
为兄弟不要江山的只他一人。
不过,个例终究是个例,当前人把能走的路都走绝后,一位才能不足的平庸皇帝如何延寿,才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因为谁都想活的久。
“而我后汉一朝三起三落。”
“皇位始终在我李氏一脉的手里。”
“其原因如此看来,也不足为奇。”
看着皇家秘史上的那两个名字,青年的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依次向下看去,更是若有所思:“迄今,距离崇平之年,已有两万八千余年,史记崇平寿三千,于一万七千年前,至静宁之年时,天下大乱,乱局持续三十二年,由后汉皇室后裔李凝远,平定天下再造后汉,帝号新武,史记新武寿两千,于八千年前,威安年间,天下复乱,乱局持续十七年,由后汉皇室后裔李定逸,再复后汉一朝,帝号丰顺,史记丰顺寿两千,迄今已是三兴后汉……”
三兴后汉,分量有多重?
就这样说吧,如果刘备能光复汉室,就算是三兴炎汉,哪怕千百年后,刘备建立的炎汉如同东汉末年一样,局势发展到了支撑不下去的地步,老刘家在世人的心目中依旧是众望所归。
因为“天命在刘”这四个字的分量实在是太重了,重的哪怕是权臣在位,哪怕是曹操死而复生,哪怕是司马懿转世归来,他们也都不敢动。
而后汉之所以能三兴。
或是说,三兴后汉的秘密。
“则在于崇平一脉!”
青年细细品读着皇室秘史上的记载,在两万八千年的历史中,经历前后两次天下大乱的动荡,乃至神京在叛军手里一共易手了七次,很多秘密早已消散在时光长河中,只有眼下的皇室秘史,才是相对而言保存完整的历史,也是只有后汉一脉的历代皇帝才能翻阅的东西。
“史记……林朝辞有十二妻。”
“皆人间至宝,美艳无双。”
“薛氏女,名宝钗,皇商后裔,生父为先太子紫薇舍人,于进京途中,遇袭,幸得林朝辞相救,芳心暗许,已立婚约,曾借住荣国府,后迁至平国府,崇平年末,归隐而去不知所踪。”
“林氏女,名黛玉,列侯之后,生父为崇平一代阁老,生母为荣国公之女,于扬州寻父一事中,结识林朝辞,共破盐业,曾借住荣国府,后迁至平国府,崇平年末,疑似与薛氏女一同归隐,不知所踪,似与文宗一脉尚有联系。”
“秦氏女,名可卿,先太子之女,养父为工部侍郎,得崇平开恩,赐婚于林朝辞并行兼挑之法,后,于崇平初年,随宁国公之女惜春归隐。”
“贾氏女,名惜春,宁国公之女,幼年养于荣国府老太君膝下,因其兄、侄醉酒暴毙,其父修道,得崇平开恩,一并赐婚于林朝辞,无子无女,于林朝辞破碎飞升后十年满月,观月有感,携秦可卿、香菱、尤氏三女归隐山林。”
“贾氏女,名元春,荣国府长女,少时入宫,不卑不亢,进退有据,其仪表姿态甚得皇后心悦,曾受封凤藻宫尚书,于咸宁公主出嫁之时,为陪嫁,入平国府,与咸宁公主、贾迎春、贾探春、蝉月郡主于崇平中年归隐,不知所踪,此外,其乃是十二金钗中年龄最大者。”
“咸宁公主,讳名不详,崇平之女,母为皇后,备受崇平宠爱,于林朝辞轻骑入漠北归朝之际,对林朝辞一见倾心,得崇平赐婚于林朝辞,崇平中年时,入宫辞行,与贾氏三女、蝉月郡主共同归隐,为我后汉皇室老祖兼底蕴。”
“蝉月郡主,名蝉月,长公主之女,以兼挑之法得崇平赐婚,于崇平中年时,携长公主府一并消失,据咸宁先祖所言,可确认为一同归隐。”
“史氏女,名湘云,出身侯府,叔父为十二候中的忠敬侯与保龄侯,性情洒脱,颇有魏晋之风,曾浪迹江湖,先后历经崇平一代、开宝一代、淳化一代,明确为陆地神仙级别的高手,为剑阁开山祖师,直至永昌初年渐渐隐退。”
“贾氏女,名探春,少时机敏果敢,于崇平一代推行男女平等后,苦读三年,高中进士,因其貌美,特点于探花,为后汉一朝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探花,官至吏部尚书,随咸宁等归隐。”
“香菱,隐姓甄,实名英莲,幼年因家中小厮疏忽,被拐,被薛氏子买下,后赠于林朝辞,于薛氏女身边听令,后入平国府为妾,与贾惜春交好,并随贾惜春、尤氏三女等一并归隐。”
“贾氏女,名迎春,贤良淑德,虽无机敏,亦无果敢,却仁心甚重,随探春一并嫁入平国府,于崇平中年随贾元春、蝉月郡主等一并归隐。”
“尤氏女,无名,因家中排行,被人常称一声三姐,贞烈十足,偏爱江湖,曾与史湘云携手游历天下,后不知所踪,经蝉月老祖确认,其与史湘云隐居于一处,具体隐居点并未可知。”
“此外,另有二十四妾。”
“年代久远,已不可知。”
“新武复汉,咸宁老祖出手。”
“丰顺复汉,蝉月老祖出手。”
“内部更迭,与先祖等无关。”
“外部更迭,可求助于先祖。”
“后世子孙切记:此上十二脉,不可有半分妄动,后汉十三州,后汉皇室与上述十二脉共天下,此外,平国府、宁国府、荣国府、咸宁公主府、长公主府、史府地点格局不可更改,若以上十二脉之后人灭,万不可落井下石,更不可谋算其人,上达天听下至幽冥,切记。”
青年缓缓抚平手里的皇室秘史。
虽然老祖宗的诚心他体会到了。
但是,未免也有点太看得起他了吧?
不可有半分妄动?
更不可落井下石?
亦不可谋算其人?
我也要有那个能力才行啊!
就说排在最前面的那个薛宝钗,如果他所料不错,这位薛宝钗的后人,其实不该说是薛宝钗的后人,因为薛宝钗无后,应该说是薛蟠的后人,就是那个弃武从商,开创万宝商号,号称“天下之物,无所不有”的薛家,崇平时代的薛家女难娶,现在的薛家女更难娶,丰顺帝之所以敢用“丰顺”这两个字做帝号,其原因就是他的正妻乃是万宝商号的薛家嫡女,财力通天,哪怕叛军明知道万宝商号支持丰顺帝,也不敢对自己领地内的万宝商号动手,因为上一个对万宝商号动手的叛军被经济封锁的不战自溃,两军交战期间,整整六十五天,一粒粮食都没能从外界流入叛军的阵营里,自那以后,谁都不敢对其下手了。
就算是现在,万宝商号也依然是最有钱的,那句“富可敌国”可不是吹的,而是真的富可敌国。
动薛家,就等于动万宝商号。
动万宝商号,就等于让经济崩溃。
别说他刚刚用这种方式登基,正在犯愁如何为自己美化,就算他登基已久,也不敢对万宝商号贸然下手,更别说皇室秘史还重点给过提醒。
再往下看,林黛玉,父亲是阁老。
所料不错应该是“文宗”的林家。
创下“文宗”名号的那位林家老祖应该就是这位林黛玉的弟弟,值得一提,在有关那位林家老祖的历史记载上,有很多证据证明那位林家老祖是庶出,也就是说,他的母亲不是正妻。
虽说那位林家老祖没承认。
但也同样没否认。
主要也是因为,那位创下“文宗”名号的林家老祖是后汉一朝有史以来第一位本土陆地神仙,当着人家的面,对人家的家庭背景刨根到底,别说是失礼了,人家把你打死都很有可能。
打人不打脸。
故此,没人问,也就没人能肯定。
不过,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一转眼,那位林家老祖也死了很久。
五百岁在两万八千年面前太过渺小。
但每一代都有陆地神仙坐镇的林家还是越来越强盛,自新武时代开始,就已经成为了天下文人的领头羊,幸好林家的每一代陆地神仙都有分寸,从不入仕,只是单纯的做学问,因此,对朝廷的影响力和对皇权的威胁几近于无。
然而,也直到看见这份皇室秘史,青年才明白了历代皇帝为什么不对林家下手,尽管林家不入仕,可林家无疑掌握了天下舆论的风向,这对任何一位帝王而言,都是难以忍受的冒犯,此前他一直以为,不动手,只是没把握,现在看看,不仅是没把握,这玩意更是成了祖训,通过正常方式继承的皇帝根本不敢改,能改的光复汉室的皇帝,大抵都是得到这十二脉扶持的,虽说这十二脉里有一些不清楚,好比史湘云创立的剑阁,早在两万两千多年前就覆灭了,谁也不知道这十二脉里还有多少人存在,但只要这十二位金钗还在,所谓的十二脉,不过是没了可以再建的东西。
而这十二位金钗会死吗?
前面都写了,永生不死。
“也难怪父皇你想走旁门左道。”
“用我们这些子孙炼药,延寿。”
青年将手里这卷读到末尾的皇室秘史放在桌面上,合好,想象着那个只剩下只言片语、却依旧能感觉到波澜壮阔、蕴含着无数混乱和机遇的时代,叹了口气:“面对长生不死的诱惑,是个人都难以忍受,而当国家兴旺时,再想增加国运,就必须向外打,恰巧其他国家也是这样想的,于是,国运延寿的方法无疑就落了下乘……可惜,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长生不死只是幻想,如果真的能长生不死,为何两万八千年以来,除了被明确记载的十二金钗与林朝辞,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呢?”
说罢,提起剑。
将皇室秘史放入抽屉。
起身,向外走去。
一个时代的落幕,意味着一个时代的开启;无数时代的落幕,也在意味着后续还有无数个时代。
他没有开创时代的能力。
但不可否认。
昏庸的老皇帝确实能给他这种新帝带来更好的开局。
那么……
“就再造一个盛世好了!”
“人,要知足!”
在跨出御书房的最后一刻。
青年留下了这句话。
似乎是岁月闪烁的偶然一角。
也似乎是历史的回眸一瞥。
综武一界的最后一章。
撒花庆祝ε(*ω)_/:☆
(本章完)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97094.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97094/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9709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千章.番外——十二金钗)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大丘丘病了二丘丘谢谢您的支持!!
不可一世的天骄,在岁月长河的面前终将化作尘埃。
风华绝代的佳人也会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化作枯骨。
世上没有亘古不变的王朝。
只有史书上的一个个名字,熠熠生辉。
然而,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凡事都有例外,就像那遁去的一线生机,总有一些人可以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并留下一个个传说。
也只有少数人在千百年后,才能从历史的隐秘一角里,有幸窥见当年的真相,知道传说的来源。
“林朝辞……十二金钗。”
“与天同寿,永生不死。”
“国运代命,气运聚顶。”
“这就是只有我后汉的历代帝王才能知道的秘密吗?”
身穿蟒袍的青年坐在御书房里,染血的长剑插在昂贵的地毯上,作为九龙夺嫡中的胜者,也是作为谋逆的唯一赢家,不管他怎么做,现在,都无人能阻止他,翻看着手中的典籍,很多平日里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也在这一刻得到了解释:“庆历十三年,有异人跨海而来,献无需国运也可延寿之法,帝大喜……短短一句记载,背后,却是整整七位皇子与十三位公主的命,难怪父皇坐视夺嫡不理,因为他已经不需要靠治理国家、国运增长、分润一半的方法来延寿,而是妄图追寻那可望不可即的长生不死,而不是追求只能分一半。”
人心不足蛇吞象。
活的越久,就越怕死。
活的越久,也越清楚自己的无能。
当一位皇帝找不到这个国家还有什么需要完善的地方时,不可避免的,就会陷入到寿命困扰的焦虑中,而当这种焦虑诞生并被代入到工作中时,欲速则不达,反而会影响到朝廷的运转,影响到朝野的安稳,影响到国运的涨幅。
于是,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尤其是每一个皇帝都尽可能的把路走绝以国运延寿。
短时间内,这位皇帝确实延寿了。
可时间一长,完美的制度无疑于锁死下一任皇帝的发展上限,让下一任皇帝找不到延寿的方法。
即便缺点在于人心。
再完美的规章制度也有腐坏之时。
待规章制度腐坏。
新帝上位,修缮律法,又可以得到一大笔国运延寿。
可是,如此一来,就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国运折损也是会折寿的,皇帝不可能对这种折寿的小毒瘤放任自流,轮不到太子上位,这种小毒瘤就会被皇帝剿灭,未来的新帝想要靠这种方法延寿,几乎不可能,因为这相当于让皇帝折寿,只为了让新帝能有个更好的开局。
有情有义的皇帝,自古以来都不多见。
遍数历史,也只有寥寥几位。
比如说:汉昭烈帝——刘备。
为兄弟不要江山的只他一人。
不过,个例终究是个例,当前人把能走的路都走绝后,一位才能不足的平庸皇帝如何延寿,才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因为谁都想活的久。
“而我后汉一朝三起三落。”
“皇位始终在我李氏一脉的手里。”
“其原因如此看来,也不足为奇。”
看着皇家秘史上的那两个名字,青年的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依次向下看去,更是若有所思:“迄今,距离崇平之年,已有两万八千余年,史记崇平寿三千,于一万七千年前,至静宁之年时,天下大乱,乱局持续三十二年,由后汉皇室后裔李凝远,平定天下再造后汉,帝号新武,史记新武寿两千,于八千年前,威安年间,天下复乱,乱局持续十七年,由后汉皇室后裔李定逸,再复后汉一朝,帝号丰顺,史记丰顺寿两千,迄今已是三兴后汉……”
三兴后汉,分量有多重?
就这样说吧,如果刘备能光复汉室,就算是三兴炎汉,哪怕千百年后,刘备建立的炎汉如同东汉末年一样,局势发展到了支撑不下去的地步,老刘家在世人的心目中依旧是众望所归。
因为“天命在刘”这四个字的分量实在是太重了,重的哪怕是权臣在位,哪怕是曹操死而复生,哪怕是司马懿转世归来,他们也都不敢动。
而后汉之所以能三兴。
或是说,三兴后汉的秘密。
“则在于崇平一脉!”
青年细细品读着皇室秘史上的记载,在两万八千年的历史中,经历前后两次天下大乱的动荡,乃至神京在叛军手里一共易手了七次,很多秘密早已消散在时光长河中,只有眼下的皇室秘史,才是相对而言保存完整的历史,也是只有后汉一脉的历代皇帝才能翻阅的东西。
“史记……林朝辞有十二妻。”
“皆人间至宝,美艳无双。”
“薛氏女,名宝钗,皇商后裔,生父为先太子紫薇舍人,于进京途中,遇袭,幸得林朝辞相救,芳心暗许,已立婚约,曾借住荣国府,后迁至平国府,崇平年末,归隐而去不知所踪。”
“林氏女,名黛玉,列侯之后,生父为崇平一代阁老,生母为荣国公之女,于扬州寻父一事中,结识林朝辞,共破盐业,曾借住荣国府,后迁至平国府,崇平年末,疑似与薛氏女一同归隐,不知所踪,似与文宗一脉尚有联系。”
“秦氏女,名可卿,先太子之女,养父为工部侍郎,得崇平开恩,赐婚于林朝辞并行兼挑之法,后,于崇平初年,随宁国公之女惜春归隐。”
“贾氏女,名惜春,宁国公之女,幼年养于荣国府老太君膝下,因其兄、侄醉酒暴毙,其父修道,得崇平开恩,一并赐婚于林朝辞,无子无女,于林朝辞破碎飞升后十年满月,观月有感,携秦可卿、香菱、尤氏三女归隐山林。”
“贾氏女,名元春,荣国府长女,少时入宫,不卑不亢,进退有据,其仪表姿态甚得皇后心悦,曾受封凤藻宫尚书,于咸宁公主出嫁之时,为陪嫁,入平国府,与咸宁公主、贾迎春、贾探春、蝉月郡主于崇平中年归隐,不知所踪,此外,其乃是十二金钗中年龄最大者。”
“咸宁公主,讳名不详,崇平之女,母为皇后,备受崇平宠爱,于林朝辞轻骑入漠北归朝之际,对林朝辞一见倾心,得崇平赐婚于林朝辞,崇平中年时,入宫辞行,与贾氏三女、蝉月郡主共同归隐,为我后汉皇室老祖兼底蕴。”
“蝉月郡主,名蝉月,长公主之女,以兼挑之法得崇平赐婚,于崇平中年时,携长公主府一并消失,据咸宁先祖所言,可确认为一同归隐。”
“史氏女,名湘云,出身侯府,叔父为十二候中的忠敬侯与保龄侯,性情洒脱,颇有魏晋之风,曾浪迹江湖,先后历经崇平一代、开宝一代、淳化一代,明确为陆地神仙级别的高手,为剑阁开山祖师,直至永昌初年渐渐隐退。”
“贾氏女,名探春,少时机敏果敢,于崇平一代推行男女平等后,苦读三年,高中进士,因其貌美,特点于探花,为后汉一朝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探花,官至吏部尚书,随咸宁等归隐。”
“香菱,隐姓甄,实名英莲,幼年因家中小厮疏忽,被拐,被薛氏子买下,后赠于林朝辞,于薛氏女身边听令,后入平国府为妾,与贾惜春交好,并随贾惜春、尤氏三女等一并归隐。”
“贾氏女,名迎春,贤良淑德,虽无机敏,亦无果敢,却仁心甚重,随探春一并嫁入平国府,于崇平中年随贾元春、蝉月郡主等一并归隐。”
“尤氏女,无名,因家中排行,被人常称一声三姐,贞烈十足,偏爱江湖,曾与史湘云携手游历天下,后不知所踪,经蝉月老祖确认,其与史湘云隐居于一处,具体隐居点并未可知。”
“此外,另有二十四妾。”
“年代久远,已不可知。”
“新武复汉,咸宁老祖出手。”
“丰顺复汉,蝉月老祖出手。”
“内部更迭,与先祖等无关。”
“外部更迭,可求助于先祖。”
“后世子孙切记:此上十二脉,不可有半分妄动,后汉十三州,后汉皇室与上述十二脉共天下,此外,平国府、宁国府、荣国府、咸宁公主府、长公主府、史府地点格局不可更改,若以上十二脉之后人灭,万不可落井下石,更不可谋算其人,上达天听下至幽冥,切记。”
青年缓缓抚平手里的皇室秘史。
虽然老祖宗的诚心他体会到了。
但是,未免也有点太看得起他了吧?
不可有半分妄动?
更不可落井下石?
亦不可谋算其人?
我也要有那个能力才行啊!
就说排在最前面的那个薛宝钗,如果他所料不错,这位薛宝钗的后人,其实不该说是薛宝钗的后人,因为薛宝钗无后,应该说是薛蟠的后人,就是那个弃武从商,开创万宝商号,号称“天下之物,无所不有”的薛家,崇平时代的薛家女难娶,现在的薛家女更难娶,丰顺帝之所以敢用“丰顺”这两个字做帝号,其原因就是他的正妻乃是万宝商号的薛家嫡女,财力通天,哪怕叛军明知道万宝商号支持丰顺帝,也不敢对自己领地内的万宝商号动手,因为上一个对万宝商号动手的叛军被经济封锁的不战自溃,两军交战期间,整整六十五天,一粒粮食都没能从外界流入叛军的阵营里,自那以后,谁都不敢对其下手了。
就算是现在,万宝商号也依然是最有钱的,那句“富可敌国”可不是吹的,而是真的富可敌国。
动薛家,就等于动万宝商号。
动万宝商号,就等于让经济崩溃。
别说他刚刚用这种方式登基,正在犯愁如何为自己美化,就算他登基已久,也不敢对万宝商号贸然下手,更别说皇室秘史还重点给过提醒。
再往下看,林黛玉,父亲是阁老。
所料不错应该是“文宗”的林家。
创下“文宗”名号的那位林家老祖应该就是这位林黛玉的弟弟,值得一提,在有关那位林家老祖的历史记载上,有很多证据证明那位林家老祖是庶出,也就是说,他的母亲不是正妻。
虽说那位林家老祖没承认。
但也同样没否认。
主要也是因为,那位创下“文宗”名号的林家老祖是后汉一朝有史以来第一位本土陆地神仙,当着人家的面,对人家的家庭背景刨根到底,别说是失礼了,人家把你打死都很有可能。
打人不打脸。
故此,没人问,也就没人能肯定。
不过,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一转眼,那位林家老祖也死了很久。
五百岁在两万八千年面前太过渺小。
但每一代都有陆地神仙坐镇的林家还是越来越强盛,自新武时代开始,就已经成为了天下文人的领头羊,幸好林家的每一代陆地神仙都有分寸,从不入仕,只是单纯的做学问,因此,对朝廷的影响力和对皇权的威胁几近于无。
然而,也直到看见这份皇室秘史,青年才明白了历代皇帝为什么不对林家下手,尽管林家不入仕,可林家无疑掌握了天下舆论的风向,这对任何一位帝王而言,都是难以忍受的冒犯,此前他一直以为,不动手,只是没把握,现在看看,不仅是没把握,这玩意更是成了祖训,通过正常方式继承的皇帝根本不敢改,能改的光复汉室的皇帝,大抵都是得到这十二脉扶持的,虽说这十二脉里有一些不清楚,好比史湘云创立的剑阁,早在两万两千多年前就覆灭了,谁也不知道这十二脉里还有多少人存在,但只要这十二位金钗还在,所谓的十二脉,不过是没了可以再建的东西。
而这十二位金钗会死吗?
前面都写了,永生不死。
“也难怪父皇你想走旁门左道。”
“用我们这些子孙炼药,延寿。”
青年将手里这卷读到末尾的皇室秘史放在桌面上,合好,想象着那个只剩下只言片语、却依旧能感觉到波澜壮阔、蕴含着无数混乱和机遇的时代,叹了口气:“面对长生不死的诱惑,是个人都难以忍受,而当国家兴旺时,再想增加国运,就必须向外打,恰巧其他国家也是这样想的,于是,国运延寿的方法无疑就落了下乘……可惜,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长生不死只是幻想,如果真的能长生不死,为何两万八千年以来,除了被明确记载的十二金钗与林朝辞,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呢?”
说罢,提起剑。
将皇室秘史放入抽屉。
起身,向外走去。
一个时代的落幕,意味着一个时代的开启;无数时代的落幕,也在意味着后续还有无数个时代。
他没有开创时代的能力。
但不可否认。
昏庸的老皇帝确实能给他这种新帝带来更好的开局。
那么……
“就再造一个盛世好了!”
“人,要知足!”
在跨出御书房的最后一刻。
青年留下了这句话。
似乎是岁月闪烁的偶然一角。
也似乎是历史的回眸一瞥。
综武一界的最后一章。
撒花庆祝ε(*ω)_/:☆
(本章完)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97094.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97094/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9709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千章.番外——十二金钗)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大丘丘病了二丘丘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