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陈望如今的嫡系自然是汉中镇一系的人马。按照编制又分为营兵和卫军。
当初设镇的时候,定的兵额是一万三千四百人,不过这是纸面上的兵额。
实际上陈望直控的汉中镇营兵,在历经了几次扩军之后,总人数自然不止这么一点。
原先一直没有扩张是受限于军资不足,但是在进入河南,得到了大量的银钱之后,现在这个问题早已经是荡然无存。
在河南的时候,陈望就在当地招募流民,开始扩充军队。陈功在汉中府扩招的营兵,也是在陈望的授意之下扩编。
现在汉中镇虽然还是五营,但是镇下的营兵实际上早已经超过了两万人。
陈望直领的正兵营有六千人,增加了一千人。陈功和周遇懋两人麾下的援兵营也都得到了扩充,现在共计有七千多的兵马。
黄龙和张二两人麾下的游兵营原先一共只有三千的兵额。但是现在两人麾下实际上总兵力已经是达到了四千人。
而且这还是在陈望带走了他们两营麾下两司一千人骑兵的情况下。如果将陈望带走的两司骑兵算上,光是黄龙和张二两人麾下的游兵营,总兵力就达到了五千人。
算上新募的五千营兵。现在仅汉中镇一镇,就有军兵共计两万两千人,超出了原有的兵额将近万人。
不过陈望并不打算将带走的两司骑兵重新还给黄龙和张二。这两司的骑兵是整编了黄龙和张二当初麾下所有的兵马,甄选出来的精骑。
黄龙和张二两人虽然不是人物,身上也有背主求荣的黑点。但是原先这些跟随着他们的兵马,都是闯军中精锐中的精锐。
在精锐之中选精锐,一共选出了一千人。这一千人无不是技艺精湛、骁勇善战之辈。
在查问背景的时候,几乎七成以上原先都是边军出身。这一千骑兵原先是黄龙和张二的依仗和军中的骨干,将这一千骑兵从黄龙和张二麾下分离,无疑是会大大削减了他们对于麾下兵马的掌控和实力。
而陈望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控黄龙和张二。
分离的理由,陈望在最初的时候就已经是想好了。他准备将现下所有的精锐骑兵整编起来,单独设立为一营。
当初收到罗汝才军令让他南下的时候,他从各营之中召集骑兵南下,就是为了集中力量,削减附从,更好的掌控归附的兵马。
张二和黄龙两营陈望一共抽了一千人,后面归降的王国宁也抽了五百的精骑,都是这个原因。
新编的骑兵营,一共有三千余人。另外的一千余人是从淳化开始便一直跟随着陈望的辽骑,还有在汉中时征召甄选而来的骑兵,这一部分大概有一千余人。
还有五百骑则是原先隶属于陈洪范麾下的家丁,陈洪范在被免职之后,将大部分的家丁都托付给了陈望。
新编的骑兵营,陈望准备将其作为近卫营,由他亲自统领,赵怀良作为副手,协助统管。
正兵营以步兵为主,也是陈望亲自统管,胡知义作为中军游击,协助统管。
将军权牢牢的握在手中,这一点很重要。现在陈望的手中实际上有一骑一步,近卫骑兵营三千,正兵营除去了被调出的骑兵,还有五千人。
两营的兵马,共计八千人,直接受陈望管制。加上新编的近卫骑兵营和新练的一营。
现在的汉中镇实际不止是五营,而是七营。七营共计两万两千人,还有汉中府内的九千卫军,共计三万一千余人。
这就是他现在的基本盘。陈望扫视着文书上关于各营的记载,心中也有了定计。
“军器局那边的情况如何?”依照现在的情况,三万多的人数已经是足够应付后续的情况,人数再多,就不好隐藏,也不好管理了,而且花销也会随之而增加。
虽然从河南得来的大量的银钱,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但现在的开支比起收入还是要多出一些,坐吃山空并不可行。
而且无节制的扩张军队的数量,不去注重质量,无疑是取祸之道。武备的好坏至关重要,是影响着军队战力的重要因素。
人数是一方面,武备也是一方面。这么多的兵马,武备如果跟不上,战力再强也强不到哪里去。
“我记得今年二月的时候,唐世平传来消息,说是已经可以用水力打制盔甲,制作甲片?”陈望将文书放在桌面之上,按着文书转头询问陈功。
“大哥记得不差,薄先生将大哥说的水力锻锤已经是完善好了,军器局的盔甲厂内修了不少的水力锻锤。”
“原先制作明甲一副需要九十个工,现在做一副甲只要四十工,足足减了一半多。”军器局的事情向来都是重中之重。
在汉中府时,陈功呆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军器局里,对于军器局内的情况自然是再清楚不过。
一个工就是指一个工人忙碌一天,九十个工一副甲的意思,就是指制作一副甲胄需要一名工人工作九十天。
如果多个工人同时制作,自然是会完成的更快,但是所用的工是不变的。
因此一般在说制作时间的时候,都是说多少的工。
“不过大哥说的那种,要一次性冲压做出的那种胸甲,薄先生说还需要一些时日改进和完善。”对于汉中卫军器局的投入,可以说是如今陈望领下最大的一笔开支。
如今的汉中卫军器局的体量早已经不是最初的时候可以比拟,工匠的总人数原来的两百余人变成现在的一千余人。
随着规模的日渐扩大,原先的制度也不再适用。现在的军器局已经是被分成了三厂:武器、甲胄、火炮。
各项武器由专门的工厂负责制作。除去工厂之外,武器实验室和研究所也建立了起来,由薄珏负责管理。
工厂内的学徒学校也建立了起来,开始系统化的培养工匠。军器局目前的地址还是原先的一开始设下的汉中卫右千户所境内。
不过却已经不是在汉中卫右千户所的城内了,而是移到了汉水的水畔。
因为对于水力的利用,制作的时候自然离不开这些机械,所以最后军器局的地址也因此更改。
军器局现在设在千户所南的汉水的水畔,在一条支流的原址之上,挖掘了一条人工运河,沿着运河兴修了大量的水利机械和工程。
为了保障军器局的工匠的安全,同时防止技术泄露和隐秘,陈望后面下令修筑城墙,将军器局保护了起来。
军器局实际上已经是成为了一座小城。军器局一千三百多名工匠的住所也都被搬到了城内,他们的家人自然也是和他们住在一起。
他们的出行也都被限制,限制在军器局的周边,不允许离开汉中卫右千户所的辖区。
军器局城的占地规模几乎和千户所城不相上下,毕竟其中存有大量的工坊和仓库。
而且在防护上面甚至更甚至于千户所,说是小城,其实更趋近于是军事要塞。
在军器局城内,驻扎了超过一千的兵马,这里是汉中府内部戒备最为森严的要塞。
“军器局现在处于是全力生产的状态之中,不过因为军器局此前大部分的工艺都采用了水力的原因,汉水水位下降也导致了军器局的产量收到影响,下滑了不少。”旱灾不仅仅对于田地的收成产生了影响,对于军器局的武器制作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除去火炮制造厂暂时不用水力器械之外,现在汉中卫军器局内,无论是钻磨铳管还是盔甲,亦或是打制武器,都离不开水力器械。
“武库里现在有明甲三千三百五十四套,海誓铳一万一千两百九十四杆,三斤炮计有七十九门,五斤炮计有十二门。”
“军器局如今年可产明甲五千四百套,海誓铳年可产一万八千杆。”原先军器局制作都是布面甲,一副甲用工只有五十工左右,所以一个月可以产差不多三百领。
不过后面陈望下令舍弃布面甲,全力制作明甲。相对于布面甲而言,明甲的防护自然是要更强一些,但是缺点则是造价更贵,用工也更久,还有便是不能够抵御寒冷。
但是这些缺点在陈望这里并不算是缺点。陈望如今并不缺钱,手底下的工匠也不算少,而且还在不多的增多,有水力锻锤的帮助,制作明甲的速度也只会越来越快。
不能御寒也不是重要的事情,到了北边,可以穿戴御寒的衣物。而布面甲这种长身甲,在七八月的南国,军卒穿上就跟在蒸笼里一样,热不可奈。
综合种种,所以陈望最后下令军器局只打制明甲明盔,不再制作布面甲这样的暗甲。
“还是少了些。”陈望眉头微蹙。这个数量对于一个军镇来说无疑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
但是对于目前陈望所拥有的势力来说还是不够。这也让陈望越发的想要水里锻锤可以冲压一次性的胸甲。
整个汉中镇,军中目前布面甲和明甲一共有一万七千余副。其中明甲有三千两百多副,其中两千副在新编的近卫骑兵营中。
另外千余副则是在各营之中,基本都是将校的亲卫骑兵穿戴着,还有就是中高层的军官穿戴。
布面甲有一万四千多副,是普通的军卒的标配。锁子甲有差不多五千余副,不单独发放,一般是发放给穿戴明甲的军兵穿在内里。
这样就可以快速的武装麾下的军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现在武库之中的甲胄数量远远不够,就算是全部取出来,也只够是武装他麾下六成的兵马,还有四成都是处于无甲的状态。
“周边的工匠都收拢的差不多了,培养新的工匠要的时间很久,军器局短期内产量已经是提不上去了。”汉中卫军器局作为一个卫所的军器局,已经是严重超额。
能够有这个产量,已经很是离谱了,这还是因为有了大量的水力器械可以节约工时,节省制作难度和时间。
陈功有些无奈,现在汉中卫军器局的发展已经是到了限度。当初搭建起来,也是搭上了当时任西安前卫指挥使罗桂忠的路子,买来了不少的工匠。
后面就是自己培养,从流民之中招募,最近一次工匠数量的上涨,是从郧阳卫中暗中买来的一批工匠。
“我知道。”如今军器局的困境,陈望也是清楚。
“先这样吧,明天你传信回汉中,把所有的明甲全部调过来,先我麾下的正兵营换装,其余的各军还是先用布面甲。”陈望沉了沉心神,现在他的手中确实有大批的工匠。
当初借着军备的问题,从高名衡的手中,接过了河南九卫三所的军器局以及开封杂造局,这些局下都有大量经验丰富的工匠。
但是这些工匠现阶段还是不能动。
“装备铳刺的海誓铳有多少把?”
“数据呈递上来的时候是四千四百二十七杆,现在还是没有解决和铳刺结合的办法,直接制作出来就能完整贴合还是很少,还是需要工匠单独去打磨。”技术的难题很难攻克,之前的问题现在仍存,陈功很是无奈。
“镇下已经招募了很多专门打磨的工匠,但是磨制太花时间,所以还是跟不上海誓铳的产量。”刺刀套筒内壁的问题,现阶段受限于工业的水平,还难以解决,只能用人工手磨。
陈望同样知道这个问题。
“所有的海誓铳都发下去,发下去后,所有的军队都要接受整编,训练也全部改用新式的训练方法。”之前已经发下去了将近五千杆的海誓铳,加上武库中现在的一万一千多杆海誓铳,差不多已经可以完成全军的换装。
“各营用没有装备铳刺的海誓铳作为射击训练用铳,有铳刺的海誓铳不作为射击用铳。”铳枪的铳管都是有射击寿命的,并不能无限制的开火,射击次数达到一定的次数之后,便会有炸膛的危险。
这种情况之下,没有装备铳刺的海誓铳作为训练用铳自然是最合适不过,也算是一种利用。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94844.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94844/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9484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百六十八章:军器)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罗小明谢谢您的支持!!
当初设镇的时候,定的兵额是一万三千四百人,不过这是纸面上的兵额。
实际上陈望直控的汉中镇营兵,在历经了几次扩军之后,总人数自然不止这么一点。
原先一直没有扩张是受限于军资不足,但是在进入河南,得到了大量的银钱之后,现在这个问题早已经是荡然无存。
在河南的时候,陈望就在当地招募流民,开始扩充军队。陈功在汉中府扩招的营兵,也是在陈望的授意之下扩编。
现在汉中镇虽然还是五营,但是镇下的营兵实际上早已经超过了两万人。
陈望直领的正兵营有六千人,增加了一千人。陈功和周遇懋两人麾下的援兵营也都得到了扩充,现在共计有七千多的兵马。
黄龙和张二两人麾下的游兵营原先一共只有三千的兵额。但是现在两人麾下实际上总兵力已经是达到了四千人。
而且这还是在陈望带走了他们两营麾下两司一千人骑兵的情况下。如果将陈望带走的两司骑兵算上,光是黄龙和张二两人麾下的游兵营,总兵力就达到了五千人。
算上新募的五千营兵。现在仅汉中镇一镇,就有军兵共计两万两千人,超出了原有的兵额将近万人。
不过陈望并不打算将带走的两司骑兵重新还给黄龙和张二。这两司的骑兵是整编了黄龙和张二当初麾下所有的兵马,甄选出来的精骑。
黄龙和张二两人虽然不是人物,身上也有背主求荣的黑点。但是原先这些跟随着他们的兵马,都是闯军中精锐中的精锐。
在精锐之中选精锐,一共选出了一千人。这一千人无不是技艺精湛、骁勇善战之辈。
在查问背景的时候,几乎七成以上原先都是边军出身。这一千骑兵原先是黄龙和张二的依仗和军中的骨干,将这一千骑兵从黄龙和张二麾下分离,无疑是会大大削减了他们对于麾下兵马的掌控和实力。
而陈望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控黄龙和张二。
分离的理由,陈望在最初的时候就已经是想好了。他准备将现下所有的精锐骑兵整编起来,单独设立为一营。
当初收到罗汝才军令让他南下的时候,他从各营之中召集骑兵南下,就是为了集中力量,削减附从,更好的掌控归附的兵马。
张二和黄龙两营陈望一共抽了一千人,后面归降的王国宁也抽了五百的精骑,都是这个原因。
新编的骑兵营,一共有三千余人。另外的一千余人是从淳化开始便一直跟随着陈望的辽骑,还有在汉中时征召甄选而来的骑兵,这一部分大概有一千余人。
还有五百骑则是原先隶属于陈洪范麾下的家丁,陈洪范在被免职之后,将大部分的家丁都托付给了陈望。
新编的骑兵营,陈望准备将其作为近卫营,由他亲自统领,赵怀良作为副手,协助统管。
正兵营以步兵为主,也是陈望亲自统管,胡知义作为中军游击,协助统管。
将军权牢牢的握在手中,这一点很重要。现在陈望的手中实际上有一骑一步,近卫骑兵营三千,正兵营除去了被调出的骑兵,还有五千人。
两营的兵马,共计八千人,直接受陈望管制。加上新编的近卫骑兵营和新练的一营。
现在的汉中镇实际不止是五营,而是七营。七营共计两万两千人,还有汉中府内的九千卫军,共计三万一千余人。
这就是他现在的基本盘。陈望扫视着文书上关于各营的记载,心中也有了定计。
“军器局那边的情况如何?”依照现在的情况,三万多的人数已经是足够应付后续的情况,人数再多,就不好隐藏,也不好管理了,而且花销也会随之而增加。
虽然从河南得来的大量的银钱,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但现在的开支比起收入还是要多出一些,坐吃山空并不可行。
而且无节制的扩张军队的数量,不去注重质量,无疑是取祸之道。武备的好坏至关重要,是影响着军队战力的重要因素。
人数是一方面,武备也是一方面。这么多的兵马,武备如果跟不上,战力再强也强不到哪里去。
“我记得今年二月的时候,唐世平传来消息,说是已经可以用水力打制盔甲,制作甲片?”陈望将文书放在桌面之上,按着文书转头询问陈功。
“大哥记得不差,薄先生将大哥说的水力锻锤已经是完善好了,军器局的盔甲厂内修了不少的水力锻锤。”
“原先制作明甲一副需要九十个工,现在做一副甲只要四十工,足足减了一半多。”军器局的事情向来都是重中之重。
在汉中府时,陈功呆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军器局里,对于军器局内的情况自然是再清楚不过。
一个工就是指一个工人忙碌一天,九十个工一副甲的意思,就是指制作一副甲胄需要一名工人工作九十天。
如果多个工人同时制作,自然是会完成的更快,但是所用的工是不变的。
因此一般在说制作时间的时候,都是说多少的工。
“不过大哥说的那种,要一次性冲压做出的那种胸甲,薄先生说还需要一些时日改进和完善。”对于汉中卫军器局的投入,可以说是如今陈望领下最大的一笔开支。
如今的汉中卫军器局的体量早已经不是最初的时候可以比拟,工匠的总人数原来的两百余人变成现在的一千余人。
随着规模的日渐扩大,原先的制度也不再适用。现在的军器局已经是被分成了三厂:武器、甲胄、火炮。
各项武器由专门的工厂负责制作。除去工厂之外,武器实验室和研究所也建立了起来,由薄珏负责管理。
工厂内的学徒学校也建立了起来,开始系统化的培养工匠。军器局目前的地址还是原先的一开始设下的汉中卫右千户所境内。
不过却已经不是在汉中卫右千户所的城内了,而是移到了汉水的水畔。
因为对于水力的利用,制作的时候自然离不开这些机械,所以最后军器局的地址也因此更改。
军器局现在设在千户所南的汉水的水畔,在一条支流的原址之上,挖掘了一条人工运河,沿着运河兴修了大量的水利机械和工程。
为了保障军器局的工匠的安全,同时防止技术泄露和隐秘,陈望后面下令修筑城墙,将军器局保护了起来。
军器局实际上已经是成为了一座小城。军器局一千三百多名工匠的住所也都被搬到了城内,他们的家人自然也是和他们住在一起。
他们的出行也都被限制,限制在军器局的周边,不允许离开汉中卫右千户所的辖区。
军器局城的占地规模几乎和千户所城不相上下,毕竟其中存有大量的工坊和仓库。
而且在防护上面甚至更甚至于千户所,说是小城,其实更趋近于是军事要塞。
在军器局城内,驻扎了超过一千的兵马,这里是汉中府内部戒备最为森严的要塞。
“军器局现在处于是全力生产的状态之中,不过因为军器局此前大部分的工艺都采用了水力的原因,汉水水位下降也导致了军器局的产量收到影响,下滑了不少。”旱灾不仅仅对于田地的收成产生了影响,对于军器局的武器制作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除去火炮制造厂暂时不用水力器械之外,现在汉中卫军器局内,无论是钻磨铳管还是盔甲,亦或是打制武器,都离不开水力器械。
“武库里现在有明甲三千三百五十四套,海誓铳一万一千两百九十四杆,三斤炮计有七十九门,五斤炮计有十二门。”
“军器局如今年可产明甲五千四百套,海誓铳年可产一万八千杆。”原先军器局制作都是布面甲,一副甲用工只有五十工左右,所以一个月可以产差不多三百领。
不过后面陈望下令舍弃布面甲,全力制作明甲。相对于布面甲而言,明甲的防护自然是要更强一些,但是缺点则是造价更贵,用工也更久,还有便是不能够抵御寒冷。
但是这些缺点在陈望这里并不算是缺点。陈望如今并不缺钱,手底下的工匠也不算少,而且还在不多的增多,有水力锻锤的帮助,制作明甲的速度也只会越来越快。
不能御寒也不是重要的事情,到了北边,可以穿戴御寒的衣物。而布面甲这种长身甲,在七八月的南国,军卒穿上就跟在蒸笼里一样,热不可奈。
综合种种,所以陈望最后下令军器局只打制明甲明盔,不再制作布面甲这样的暗甲。
“还是少了些。”陈望眉头微蹙。这个数量对于一个军镇来说无疑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
但是对于目前陈望所拥有的势力来说还是不够。这也让陈望越发的想要水里锻锤可以冲压一次性的胸甲。
整个汉中镇,军中目前布面甲和明甲一共有一万七千余副。其中明甲有三千两百多副,其中两千副在新编的近卫骑兵营中。
另外千余副则是在各营之中,基本都是将校的亲卫骑兵穿戴着,还有就是中高层的军官穿戴。
布面甲有一万四千多副,是普通的军卒的标配。锁子甲有差不多五千余副,不单独发放,一般是发放给穿戴明甲的军兵穿在内里。
这样就可以快速的武装麾下的军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现在武库之中的甲胄数量远远不够,就算是全部取出来,也只够是武装他麾下六成的兵马,还有四成都是处于无甲的状态。
“周边的工匠都收拢的差不多了,培养新的工匠要的时间很久,军器局短期内产量已经是提不上去了。”汉中卫军器局作为一个卫所的军器局,已经是严重超额。
能够有这个产量,已经很是离谱了,这还是因为有了大量的水力器械可以节约工时,节省制作难度和时间。
陈功有些无奈,现在汉中卫军器局的发展已经是到了限度。当初搭建起来,也是搭上了当时任西安前卫指挥使罗桂忠的路子,买来了不少的工匠。
后面就是自己培养,从流民之中招募,最近一次工匠数量的上涨,是从郧阳卫中暗中买来的一批工匠。
“我知道。”如今军器局的困境,陈望也是清楚。
“先这样吧,明天你传信回汉中,把所有的明甲全部调过来,先我麾下的正兵营换装,其余的各军还是先用布面甲。”陈望沉了沉心神,现在他的手中确实有大批的工匠。
当初借着军备的问题,从高名衡的手中,接过了河南九卫三所的军器局以及开封杂造局,这些局下都有大量经验丰富的工匠。
但是这些工匠现阶段还是不能动。
“装备铳刺的海誓铳有多少把?”
“数据呈递上来的时候是四千四百二十七杆,现在还是没有解决和铳刺结合的办法,直接制作出来就能完整贴合还是很少,还是需要工匠单独去打磨。”技术的难题很难攻克,之前的问题现在仍存,陈功很是无奈。
“镇下已经招募了很多专门打磨的工匠,但是磨制太花时间,所以还是跟不上海誓铳的产量。”刺刀套筒内壁的问题,现阶段受限于工业的水平,还难以解决,只能用人工手磨。
陈望同样知道这个问题。
“所有的海誓铳都发下去,发下去后,所有的军队都要接受整编,训练也全部改用新式的训练方法。”之前已经发下去了将近五千杆的海誓铳,加上武库中现在的一万一千多杆海誓铳,差不多已经可以完成全军的换装。
“各营用没有装备铳刺的海誓铳作为射击训练用铳,有铳刺的海誓铳不作为射击用铳。”铳枪的铳管都是有射击寿命的,并不能无限制的开火,射击次数达到一定的次数之后,便会有炸膛的危险。
这种情况之下,没有装备铳刺的海誓铳作为训练用铳自然是最合适不过,也算是一种利用。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94844.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94844/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9484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百六十八章:军器)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罗小明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