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风起南阳 第三十六章 准备工作
三国之银狐 本章字数:3688 三国之银狐txt下载
从十月初冬一直到十二月,今年的南阳天气愈发寒冷,开始下起了雪。
村庄地表的建设工作基本都已经完成。
古代乡民们种田是一把好手,建造房屋也是一把好手,这都是基本的生活技能,人人都要学会。
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沈晨也在这个时间进行指导,从地基到修建工作,全部族一千出头的人口,大概二百多户,要修建二三百栋房屋。
眼看寒冬将至,王翊和邓琦也帮忙组织新野周边乡民来帮他们干活,黄门亭为了感谢他们,特意给了一些工钱。
原本是县衙和乡里组织,周边乡民们还以为是服徭役一样,没想到还有工钱,大大增加了他们的积极性,建造速度也飞快,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房子建好。
接下来就是挖地窖、地道、农田以及水渠,现在乡民们还处于坐吃山空的阶段,也就是沈晨当初从糜竺那弄了不少粮草物资,过沛国的时候高价转卖了一部分,不然的话他们穷得只剩下过冬的粮食了。
除了村庄的建造工作以外,沈晨也开始筹备建造邛笼,地道其实很好挖。
从春秋战国开始,行军打仗的时候若遇到攻城不顺,经常挖掘地道,两三天之内就能挖出一条通道出来。
但邛笼的设计却是在丘陵山坳里,如何设计、施工材料、面积大小等等都是问题。
虽然汉代就有这东西,但西凉的土质与关东的土质是否相同,能不能依葫芦画瓢,按照沈晨前世见过的邛笼一样建造出来,都是难题。
最后思考很久,沈晨决定做个窑洞,烧纸砖头,用砖头垒砌,再在外面用夯土糊墙,以石灰砂浆覆盖增加黏性。
这在当时是制作城墙的技术,甚至一般的县城城墙都不如,因为普通城墙就是夯土,没有砖头。
所谓秦砖汉瓦,砖头虽然在春秋战国就已经出现。
但烧制技术却不太行,沈晨以后干设计工作,什么样的建筑都见过,后世我国开国初年的原始窑洞、高炉,他也曾经在一些乡下地方找到遗迹。
虽然跟后世新时代的工业文明不能比,可这些技术都是宋明清时期产物,代表了封建时期的巅峰水平。
至少放在汉代,沈晨设计的窑洞产出的砖头瓷器都更精致耐用,高炉烧制出来的铁器质量非常好,能祛除掉更多的杂质。
不过这也只是构思,因为现在最要紧的还是村庄生存问题以及基本建设保障。
所以目前是把村庄的地表工作完成,把房屋建好,茅房修好,然后就是开挖水渠和开垦田地,家家户户都要重新分配土地。
如果站在山坡上看的话,就会看到连绵数里,错落分布着数百栋崭新的房屋。
这個设计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土地必须离房屋近,不然不方便开垦,且还需要兼顾其它种菜、养殖等功能。
要是把所有乡民聚集在一起的话,分配田地就不好分。
田地有远有近,分到远田的乡民肯定有怨言,因此就只能错落分布着建设。
好在平原别的没有,就是土地大,乡民们虽然分开居住,但也进行了统一筹划,一一进行了安置工作。
一直到第二年一月春天,乡土基本建设完工之后,沈晨才开始计划铸造窑洞,打造高炉。
按照他和刘表的约定,等到宗族彻底安置好之后才会前往襄阳,现在也不过是刚刚开始开垦田地,还需要大量的农具、种子等物资,所以时间还算充裕。
邓洪又去了一趟襄阳,想办法买了一些生产工具,实在不够,最后找到刘表寻求帮助。
这些东西都是战略物资,市面上过于昂贵,也只有刘表的府库当中存储了不少,因此也只能厚着脸皮去找他。
刘表还算慷慨,送了一些物资给他们,这样黄门亭乡老们总算是可以开始进行生产。
沈晨让乡民们收集动物粪便、骨头、人的粪便、烧制草木灰、桔梗灰,人畜产出的排泄物都要拉进茅房,参入一定比例的水,制造出粪水。
经过两三个月的发酵酝酿,说句实话,乡民们其实很难忍受这些味道。
由于南宋之前没有沤肥技术,他们以前屎尿都是在野外搞定,现在把茅房放在家里,属实让他们有些不舒服。
但沈晨却说用这样沤出来的肥料能够增加地力,使粮食增产。因此在乡民们将信将疑当中,也只能听从他的吩咐,家家户户都挖掘了茅房,用粪水灌溉土地。
到春天的时候黄门亭乡老们就已经开垦出了一万多亩土地,还挖掘出了一些鱼塘,购置了一些猪牛羊牲畜,总算是开始了新的生活。
与此同时,沈晨召集村壮,在每天傍晚大家都干完活之后,继续加班加点,在山坳后依山体挖出窑洞,建造高炉。
有了窑洞和高炉之后,就可以烧制窑砖、瓷器,以及炼制钢铁,打造更好的农具和武器装备。
幸运的是煤炭广泛分布于我国任何一个省份,只不过山西、河南、山东是产出最多的几个省而已,并不是说其它省份就没有。
南阳盆地也有煤矿,黄门亭乡老们居住的沙河附近就有,不是什么大矿,但足够用了。
沈晨白天让大家继续开垦农田,用粪水灌溉粟苗。傍晚再以窑洞烧制窑砖、瓷器,再把整个宗族的铁器收集起来,重新炼制,让铁匠打造。
不过打造出来的也都是普通农具而已,什么曲辕犁、水转筒车、龙骨水车都没有发明。
因为那是用来给水田用的,南阳盆地的种植方式跟黄河流域差不多,以旱田为主,春粟秋麦,水太多了会把粟苗和麦苗涝死。
就这样过了三个多月,终于粟苗长成了,经过精心培育和灌溉之后,黄门亭种植的粟苗颗粒个个果实饱满硕大,产量居然增加了40%,比往年任何时期都要高。
这个消息顿时让乡民们振奋起来,欢兴鼓舞,原来对于沈晨的要求一些不满也彻底消失,剩下的就如同天人一样对他开始盲目崇拜于相信。
不过沈晨却知道,这次能增产40%,是因为土力足够加上沤肥技术第一次使用,以后的产量逐年都会下降,最终趋于稳定。
按照他以前采风时候了解到的知识,如果不用化肥的话,光沤肥技术让农作物增产20%都是顶天,一般都是在10%-20%之间,只有化肥才是真正的革命性产物。
到四月份,整个村庄的基本都已经成型。乡民们也安定下来,地道、暗堡、邛笼也都在有条不紊地建设,一切都走上了正规。
刘表之前说过,等到他们宗族安置好之后,邓洪再去襄阳赴任,现在也是到了时候。
临出发前,沈晨再次召开了会议。
这次就不是在山下的窝棚里,而是在邓氏新建的祠堂内,这次他甚至坐在了主位,旁边几名叔祖都坐在他下首。
沈晨环顾左右,首先开口道:“诸位叔祖,如今宗族已经安定下来,我与六叔祖也要去襄阳。不过南阳并不太平,要想宗族立足于世,不让自己性命掌握在别人手里,就得自己壮大起来。”
邓茂问道:“阿晨,你是打算?”
“我打算练兵。”
沈晨说道:“我建造地道、暗堡、邛笼,就是为了防止有人进攻我们村庄。现在南阳到处都有匪祸,我们生产富裕,就有可能遭受劫掠,岂能没有自保之力?”
邓茂为难道:“练兵就得村壮们整日操练,可大家都得照顾农田,哪来的时间去呢?”
这就是个很大的难题。
黄门亭总共也就一千人出头,特别是曹仁夜袭之后,死伤了二百多人,除了缯阳聚一百多口以外,另外一百多人都是年轻村壮,这对于宗族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
现在整个宗族十五到五十岁的劳动人口占八成,除掉女性的话只占四成,而适用于练兵的就更少,只占两成,也就是差不多二百多人。
这些人之前就是族丁,迁徙的时候短暂训练一下保护族人南迁还没什么。但安定之后,就得成为村子主要劳动力。
他们要是被训练成兵丁,那谁来种地?
沈晨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沉声道:“所以我不打算举族皆兵,只训练五十人,以每二十民养一兵,全副武装,精心训练,且必须是敢死敢战的悍勇之辈,方能够有一战之力。”
邓茂迟疑道:“五十人?这能有什么用?何况如今我们已经受托于刘荆州治下,训练乡兵,还有这个必要吗?”
“要想发展就有这个必要。”
沈晨坚定说道:“南阳附近山区多有黄巾余孽藏匿,我们可以收纳流民,先从小势力攻打,迁移其民,以咱们的模式进行推广,渐渐占据周边田土,聚民为城,一步步壮大。现在是五十人,它日就是五百人,五千人,届时看谁还敢来犯!”
邓茂等人互相对视一眼。
他们这位从外孙志气不小呀,只是如今安逸下来,忽然要大家训练士卒,也不知道乡民们会不会愿意。
不过跟小富即安的乡民不同,他们好歹读过几本书,有一些见识。
也明白在这个乱世如果不掌控点自己的力量,随便一个诸侯派一两千士兵就能屠灭了他们整个宗族,因此见沈晨很有想法和志气,也都没有劝阻,纷纷应承下来,交予他去做。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94156.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94156/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9415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十六章 准备工作)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玩蛇怪谢谢您的支持!!
村庄地表的建设工作基本都已经完成。
古代乡民们种田是一把好手,建造房屋也是一把好手,这都是基本的生活技能,人人都要学会。
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沈晨也在这个时间进行指导,从地基到修建工作,全部族一千出头的人口,大概二百多户,要修建二三百栋房屋。
眼看寒冬将至,王翊和邓琦也帮忙组织新野周边乡民来帮他们干活,黄门亭为了感谢他们,特意给了一些工钱。
原本是县衙和乡里组织,周边乡民们还以为是服徭役一样,没想到还有工钱,大大增加了他们的积极性,建造速度也飞快,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房子建好。
接下来就是挖地窖、地道、农田以及水渠,现在乡民们还处于坐吃山空的阶段,也就是沈晨当初从糜竺那弄了不少粮草物资,过沛国的时候高价转卖了一部分,不然的话他们穷得只剩下过冬的粮食了。
除了村庄的建造工作以外,沈晨也开始筹备建造邛笼,地道其实很好挖。
从春秋战国开始,行军打仗的时候若遇到攻城不顺,经常挖掘地道,两三天之内就能挖出一条通道出来。
但邛笼的设计却是在丘陵山坳里,如何设计、施工材料、面积大小等等都是问题。
虽然汉代就有这东西,但西凉的土质与关东的土质是否相同,能不能依葫芦画瓢,按照沈晨前世见过的邛笼一样建造出来,都是难题。
最后思考很久,沈晨决定做个窑洞,烧纸砖头,用砖头垒砌,再在外面用夯土糊墙,以石灰砂浆覆盖增加黏性。
这在当时是制作城墙的技术,甚至一般的县城城墙都不如,因为普通城墙就是夯土,没有砖头。
所谓秦砖汉瓦,砖头虽然在春秋战国就已经出现。
但烧制技术却不太行,沈晨以后干设计工作,什么样的建筑都见过,后世我国开国初年的原始窑洞、高炉,他也曾经在一些乡下地方找到遗迹。
虽然跟后世新时代的工业文明不能比,可这些技术都是宋明清时期产物,代表了封建时期的巅峰水平。
至少放在汉代,沈晨设计的窑洞产出的砖头瓷器都更精致耐用,高炉烧制出来的铁器质量非常好,能祛除掉更多的杂质。
不过这也只是构思,因为现在最要紧的还是村庄生存问题以及基本建设保障。
所以目前是把村庄的地表工作完成,把房屋建好,茅房修好,然后就是开挖水渠和开垦田地,家家户户都要重新分配土地。
如果站在山坡上看的话,就会看到连绵数里,错落分布着数百栋崭新的房屋。
这個设计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土地必须离房屋近,不然不方便开垦,且还需要兼顾其它种菜、养殖等功能。
要是把所有乡民聚集在一起的话,分配田地就不好分。
田地有远有近,分到远田的乡民肯定有怨言,因此就只能错落分布着建设。
好在平原别的没有,就是土地大,乡民们虽然分开居住,但也进行了统一筹划,一一进行了安置工作。
一直到第二年一月春天,乡土基本建设完工之后,沈晨才开始计划铸造窑洞,打造高炉。
按照他和刘表的约定,等到宗族彻底安置好之后才会前往襄阳,现在也不过是刚刚开始开垦田地,还需要大量的农具、种子等物资,所以时间还算充裕。
邓洪又去了一趟襄阳,想办法买了一些生产工具,实在不够,最后找到刘表寻求帮助。
这些东西都是战略物资,市面上过于昂贵,也只有刘表的府库当中存储了不少,因此也只能厚着脸皮去找他。
刘表还算慷慨,送了一些物资给他们,这样黄门亭乡老们总算是可以开始进行生产。
沈晨让乡民们收集动物粪便、骨头、人的粪便、烧制草木灰、桔梗灰,人畜产出的排泄物都要拉进茅房,参入一定比例的水,制造出粪水。
经过两三个月的发酵酝酿,说句实话,乡民们其实很难忍受这些味道。
由于南宋之前没有沤肥技术,他们以前屎尿都是在野外搞定,现在把茅房放在家里,属实让他们有些不舒服。
但沈晨却说用这样沤出来的肥料能够增加地力,使粮食增产。因此在乡民们将信将疑当中,也只能听从他的吩咐,家家户户都挖掘了茅房,用粪水灌溉土地。
到春天的时候黄门亭乡老们就已经开垦出了一万多亩土地,还挖掘出了一些鱼塘,购置了一些猪牛羊牲畜,总算是开始了新的生活。
与此同时,沈晨召集村壮,在每天傍晚大家都干完活之后,继续加班加点,在山坳后依山体挖出窑洞,建造高炉。
有了窑洞和高炉之后,就可以烧制窑砖、瓷器,以及炼制钢铁,打造更好的农具和武器装备。
幸运的是煤炭广泛分布于我国任何一个省份,只不过山西、河南、山东是产出最多的几个省而已,并不是说其它省份就没有。
南阳盆地也有煤矿,黄门亭乡老们居住的沙河附近就有,不是什么大矿,但足够用了。
沈晨白天让大家继续开垦农田,用粪水灌溉粟苗。傍晚再以窑洞烧制窑砖、瓷器,再把整个宗族的铁器收集起来,重新炼制,让铁匠打造。
不过打造出来的也都是普通农具而已,什么曲辕犁、水转筒车、龙骨水车都没有发明。
因为那是用来给水田用的,南阳盆地的种植方式跟黄河流域差不多,以旱田为主,春粟秋麦,水太多了会把粟苗和麦苗涝死。
就这样过了三个多月,终于粟苗长成了,经过精心培育和灌溉之后,黄门亭种植的粟苗颗粒个个果实饱满硕大,产量居然增加了40%,比往年任何时期都要高。
这个消息顿时让乡民们振奋起来,欢兴鼓舞,原来对于沈晨的要求一些不满也彻底消失,剩下的就如同天人一样对他开始盲目崇拜于相信。
不过沈晨却知道,这次能增产40%,是因为土力足够加上沤肥技术第一次使用,以后的产量逐年都会下降,最终趋于稳定。
按照他以前采风时候了解到的知识,如果不用化肥的话,光沤肥技术让农作物增产20%都是顶天,一般都是在10%-20%之间,只有化肥才是真正的革命性产物。
到四月份,整个村庄的基本都已经成型。乡民们也安定下来,地道、暗堡、邛笼也都在有条不紊地建设,一切都走上了正规。
刘表之前说过,等到他们宗族安置好之后,邓洪再去襄阳赴任,现在也是到了时候。
临出发前,沈晨再次召开了会议。
这次就不是在山下的窝棚里,而是在邓氏新建的祠堂内,这次他甚至坐在了主位,旁边几名叔祖都坐在他下首。
沈晨环顾左右,首先开口道:“诸位叔祖,如今宗族已经安定下来,我与六叔祖也要去襄阳。不过南阳并不太平,要想宗族立足于世,不让自己性命掌握在别人手里,就得自己壮大起来。”
邓茂问道:“阿晨,你是打算?”
“我打算练兵。”
沈晨说道:“我建造地道、暗堡、邛笼,就是为了防止有人进攻我们村庄。现在南阳到处都有匪祸,我们生产富裕,就有可能遭受劫掠,岂能没有自保之力?”
邓茂为难道:“练兵就得村壮们整日操练,可大家都得照顾农田,哪来的时间去呢?”
这就是个很大的难题。
黄门亭总共也就一千人出头,特别是曹仁夜袭之后,死伤了二百多人,除了缯阳聚一百多口以外,另外一百多人都是年轻村壮,这对于宗族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
现在整个宗族十五到五十岁的劳动人口占八成,除掉女性的话只占四成,而适用于练兵的就更少,只占两成,也就是差不多二百多人。
这些人之前就是族丁,迁徙的时候短暂训练一下保护族人南迁还没什么。但安定之后,就得成为村子主要劳动力。
他们要是被训练成兵丁,那谁来种地?
沈晨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沉声道:“所以我不打算举族皆兵,只训练五十人,以每二十民养一兵,全副武装,精心训练,且必须是敢死敢战的悍勇之辈,方能够有一战之力。”
邓茂迟疑道:“五十人?这能有什么用?何况如今我们已经受托于刘荆州治下,训练乡兵,还有这个必要吗?”
“要想发展就有这个必要。”
沈晨坚定说道:“南阳附近山区多有黄巾余孽藏匿,我们可以收纳流民,先从小势力攻打,迁移其民,以咱们的模式进行推广,渐渐占据周边田土,聚民为城,一步步壮大。现在是五十人,它日就是五百人,五千人,届时看谁还敢来犯!”
邓茂等人互相对视一眼。
他们这位从外孙志气不小呀,只是如今安逸下来,忽然要大家训练士卒,也不知道乡民们会不会愿意。
不过跟小富即安的乡民不同,他们好歹读过几本书,有一些见识。
也明白在这个乱世如果不掌控点自己的力量,随便一个诸侯派一两千士兵就能屠灭了他们整个宗族,因此见沈晨很有想法和志气,也都没有劝阻,纷纷应承下来,交予他去做。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94156.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94156/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9415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十六章 准备工作)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玩蛇怪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