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正文卷 第六百三十二章 “深谋远虑”赵国公
我岳父是李世民 本章字数:4931 我岳父是李世民txt下载
玄武门后方的太液池终于开始动工了,这一次只是太液池的第一期工程,主要是修缮河堤与挖泥沙,阎立本带着人开始动工,总体完工还需要一些年月。
皇帝的心情很不错,至少这一次的太液池总算是如愿以偿。
眼看要临近除夕,各国使者也到了长安城,不仅仅有回鹘人王廷的大统领,还有天竺的使者,吐蕃使者卓嘎一脉依旧没来,就连禄东赞也没有派使者来。
不过松赞干布已经在长安城,倒也可以充当一回使者。
今年的大朝会一定是盛况空前的一年,今年是来大唐朝贺使者最多的一年。
这让天可汗对高句丽越发不满意了,每年唯独少了高句丽人,让天可汗原本的好心情又多了一些不开心。
“据说波斯的战事已经开始了,裴行俭与薛仁贵带着安西军向大食人开战了。”
听长孙无忌讲着这件事,李世民没有表态,继续执笔练着字。
长孙无忌又道:“至于战况如何,从西方送来的军报要年后才能知晓。”
这也没办法,从波斯到长安遥遥几万里路,哪有这么快送到。
李世民依旧练着字,长孙无忌放低自己的声音,“陛下,臣以为外交院的都护之权应当交由中书省,并且派遣都护掌握兵马不该由外交院控制,如今是这般,往后不能这样了。”
在皇帝面前,长孙无忌是个忠心的臣子,他为了皇权的稳固考虑,也是为了社稷,这是他发自肺腑的话语,为了这一点他宁愿拿出自己进言之权,向张阳一手创办的外交院夺取权力,朝中权力的争斗向来都是残酷的。
对皇帝来说是这样,对臣子来说也是这样,不能再这么放任张阳了。
长孙无忌接着道:“陛下,朝中一直以来文武皆是各立,兵权与六部并不在一起,只有外交院是文臣还掌握着兵权,如此安排不合理,也不会令众人服气。”
这句话又说到了现在的朝堂上的利益关系。
兵权与文臣确实是分开的,武将和文臣有很明显的界限,掌兵权,掌文治的人都各自为政。
李世民颔首道:“辅机说得在理,外交院这般行事确实不合理。”
长孙无忌又道:“陛下,臣是为朝堂局势所想,裴行俭其人既掌握兵马,断不能继续留在外交院,而薛仁贵王玄策等将领应平定了天山,当予以军职。”
先前说了兵权与文职。
外交院执掌外交院权力,但不能执掌兵权,既然现在他们手中有了安西军与高昌兵马,长孙无忌就要从他们手中将兵权夺过来,就算是整个权力不在六部之中,也该交由陛下。
现在更进一步,长孙无忌不仅仅满足于剥夺外交院亲手拉起来的安西军,现在更是要拿人,要将裴行俭整个少年英杰摘出外交院。
听到这话李世民没有当即点头,倒是有些犹豫了。
长孙无忌这个中书令对外交院有多忌惮,李世民同样对长孙无忌也有防备。
有些话可以听,有些话不能听之任之。
至于裴行俭的归属,往后还要好好商议,这人不在张阳手中,更不能在长孙无忌手里。
除了那些开国老将尚且不说,朝中的年轻且能用的将领只有这么几个。
对裴行俭这种人才,在朝中还未发迹之前便被外交院捷足先登也没办法,怪只能怪张阳看人准。
想要再将人调走,调去什么地方,李世民觉得这个问题有待商榷。
“此人是否能够留用,朕会在大朝会之后再议,按照你说的再派人重新商议都护府之权,并且波斯的战事朕也一并要斟酌后再作结论。”
如此,这个话题算是结束了,长孙无忌心中盘算,现在满朝上下都在休沐中,裴行俭人在波斯朝中已是鞭长莫及,朝中议论需要三两月,待有结论还要将消息送到波斯,又是大半年。
这期间来来往往就过去了三四年,等裴行俭回来指不定要什么年月了,长孙无忌长叹一声,只能告退离开了。
陛下与赵国公的一番谈话,也在宫里那些好事的太监口中传了出来。
最先得到这个消息的是东宫的太子李承乾。
“孤当初就说张阳是个孤臣,像他这样的臣子一旦被孤立,就要面对他人的夺权。”李承乾坐在暖炉边穿着宽松的衣袍,也蓄养起了胡子,言语谈吐都比以往更成熟了。
他拿着书卷站起身,抬头看向殿外天空,“难得的晴朗天,也不知道这个时候张阳在做什么,给孤备好车驾,孤想去骊山走一遭。”
“殿下,近日会有宗室中人前来拜访。”一旁的属官提醒道。
李承乾笑道:“不用等他们,待孤从骊山回来之后再来接待。”
“喏。”
骊山,裴宣机的狂人日记观后感写得很快,只是过了一夜便让人送来了,张阳坐在田埂边翻看着,洋洋洒洒一篇百余字。
李泰见姐夫的神态就知道这个裴宣机的文章肯定不尽如人意。
张阳将文章又递给一旁的魏王侍卫,“这篇文章写得不好,他只是写了狂人日记中人物的遭遇,并没有写出当下的改变,精神内核在哪里?既然知道遭遇不好反抗压迫的理由在何处,更要写清楚将来的方向,没有这三样,他不论用再好的辞藻都没用。”
“卑职这就将县侯的话语带给裴宣机。”
张阳稍稍点头,继续挥动着锄头,翻一翻田地中的冻土。
李泰吃着干柿子,“如此说来,姐夫是打算培养裴宣机了?”
“身先士卒的人都是需要培养的,不仅仅需要培养人,更是培养种子,当初洛阳的人命案已经平定,可不能就这么结束了,我们需要一个率先掀翻桌子的人。”
李泰蹲坐在田埂边,“科举要兴,世家必衰。”
田地里还有不少的村民也在忙碌,为了来年的耕种,必须将冻土翻去。
忙碌间李泰的侍卫匆匆来报,“魏王殿下,太子殿下来了,要来见县侯。”
最近闲着无事的李泰听闻这个消息,便问道:“太子来见姐夫?”
侍卫小声道:“身边只有三两侍卫。”
李泰佯踹了一脚自己的侍卫,“说这个做甚,难不成本王要在这个时候杀了太子,去入主东宫?”
侍卫被踹得连连后退。
张阳惆怅道:“都说我们骊山架子大,也不能不见太子,不然也太不像话了。”
李泰整了整自己的衣衫,“也好,本王随姐夫一起去见太子。”
将手中的锄头递给侍卫,张阳嘱咐道:“帮我把这块地的冻土翻好,难得的晴朗天气,今天必须把这几亩地全部翻一遍。”
瞧了眼前几亩田地,这劳作量之大令人面露难色,这侍卫还是咬牙应下了。
而张阳与离开来到渭水河边也见到了李承乾。
许久不见这位太子,留着八字胡,下巴处也留有胡子。
而张阳还是老样子,一脸的胡渣。
“太子殿下,许久不见了。”张阳躬身行礼。
李泰也行礼道:“见过皇兄。”
“嗯,孤许久没有来骊山。”李承乾看着渭水河,“还是凛冬时节,这骊山一如既往地勤劳,这还未开春就已经开始翻土化冻了。”
太子双手背负,抬首看向远处又道:“孤今日听闻了一个消息。”
张阳稍稍顿首,“这小子一定与骊山有关。”
“没错,确实事关骊山,尤其是你。”李承乾呼吸着这里清冷的空气,“赵国公向父皇进言说是要拿走骊山任命都护之权,并且还要将裴行俭,薛仁贵,王玄策三人调走,并且往后你手中就只有外交之权,却再无都护任命之权。”
“历来朝中文武双方各有权柄,更不会干涉各自的权力,兵权与朝政是分开的,外交院也不能离开,再者说……”
话语稍停,李承乾思量片刻,又开口道,“裴行俭一个都护就掌控整个安西军,虽说人手不多,但也不合适,赵国公的意思是希望安西都护府的都护需要一个朝中文武双方都能信得过的人。”
听着李承乾说话,张阳沉默着没有回话。
“张阳。”李承乾拍着他的肩膀,“听说玥儿又有身孕了?”
张阳点头道:“五个月了。”
李承乾笑了笑,“母后时常说起这件事,也有意安排今年不用骊山去宫里拜年了,母后会亲自来骊山。”
“如此也好。”
不论太子说什么,这个骊山县侯都点头应下。
这让站在一旁的东宫属官都觉得不太舒服。
李承乾皱眉,“孤以来权柄之争素来有之,赵国公要夺权柄,你打算如何做?”
张阳揣手而立,“赵国公一心为社稷是好事。”
“好事?孤可听闻历来权柄之争,都是很危险的。”
“太子殿下说笑了,哪有这么吓人,赵国公是当朝中书令,我的官位最高不过是个小小中书侍郎,赵国公的话就是中书省的话,我们外交院一定照办。”
李承乾的神色错愕,这番话怎么与自己之前想的不同。
张阳又道:“都护一职自汉以来便是朝中重职,如今我大唐这才重新复用,这么大的权力本就不该只能让外交院一家说了算。”
“太子殿下不妨想想,外交院初立,而且建设都护府本就是初次胜任难免有做得不妥当之处,而都护府的官职也是我们外交院自己来办,难免有不当之处,现在有赵国公来斧正,多好的一件事。”
张阳向长安城作揖行礼,“谢赵国公为我礼部着想,下官谢过。”
“你……”李承乾欲言又止,“你怎么就不着急?”
张阳笑道:“有什么好着急的,裴行俭现在人远在波斯,就算是朝中有任命,再加上任命消息传达,至少也要一年,来来回回三四年,这两年足够裴行俭做很多事了。”
“再者说就算是朝中要换人,裴行俭现在正驰援波斯,一时间换人也不合适,裴行俭主持西域事宜稍有成效,不着急安排别人来顶替。”
“赵国公深谋远虑,此事肯定是还要再商议。”
要说这个太子为人老实呢,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稍稍听到一些风声就急匆匆来骊山了。
本就是太子一番好心,张阳也不想打击他。
说话尽量委婉,长孙无忌虽说是中书令,但整个中书省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
事涉安西都护府和波斯,哪有这么容易就可以因为长孙无忌一句话就换人,魏征,房玄龄难道就是摆设吗?
要说兵权,绕不开兵部和朝中诸多大将。
也就是说……要论定此事,太极殿少说要打三五次群架。
“咦?太子殿下吃了吗?”张阳突然问道。
“啊?”李承乾一时间没有回过神,猛地将自己的思绪抽回来,又道:“孤用过饭食了。”
张阳点头,“太子殿下自便,臣还要去翻翻田地。”
“也不知道那头熊跑哪儿去了,是不是还在家里睡着。”
张阳嘴里絮絮叨叨说着,就往田地走去。
李泰带着忍着笑意也离开了。
太子一如既往还是一个老实人,自以为听到一个事关外交院的大事,就急匆匆来骊山告知。
好心是好心,可这件事哪有这么快有定论。
往后的变数很多,事涉关外大局,长孙无忌一句话也只是吹了一阵风,至于这阵风往后会如何刮,那就要看天可汗的意思了。
张阳和李泰都去田地里忙碌了。
李承乾站在原地又觉得自己很多余,只好带着自己的属官也回了长安城。
现在长安城的一处宅院内,裴宣机坐在驿馆的房间中,每每年关都是驿馆最热闹的时候,来往的客人也是最多的。
太吵闹的环境也不适合写文章,更不要说安静下来写狂人日记的观后感。
长安城寸土寸金,手头上没多少钱,有一间价格合适的房间住已经不错了。
魏王侍卫送来的话语他都写了下来,瞧着自己刚刚写下来的字,陷入沉思……
这精神内核是什么意思?
对抗压迫?
寻找新方向?
他挠了挠头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这都是什么?太深奥了!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93812.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93812/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9381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六百三十二章 “深谋远虑”赵国公)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张围谢谢您的支持!!
皇帝的心情很不错,至少这一次的太液池总算是如愿以偿。
眼看要临近除夕,各国使者也到了长安城,不仅仅有回鹘人王廷的大统领,还有天竺的使者,吐蕃使者卓嘎一脉依旧没来,就连禄东赞也没有派使者来。
不过松赞干布已经在长安城,倒也可以充当一回使者。
今年的大朝会一定是盛况空前的一年,今年是来大唐朝贺使者最多的一年。
这让天可汗对高句丽越发不满意了,每年唯独少了高句丽人,让天可汗原本的好心情又多了一些不开心。
“据说波斯的战事已经开始了,裴行俭与薛仁贵带着安西军向大食人开战了。”
听长孙无忌讲着这件事,李世民没有表态,继续执笔练着字。
长孙无忌又道:“至于战况如何,从西方送来的军报要年后才能知晓。”
这也没办法,从波斯到长安遥遥几万里路,哪有这么快送到。
李世民依旧练着字,长孙无忌放低自己的声音,“陛下,臣以为外交院的都护之权应当交由中书省,并且派遣都护掌握兵马不该由外交院控制,如今是这般,往后不能这样了。”
在皇帝面前,长孙无忌是个忠心的臣子,他为了皇权的稳固考虑,也是为了社稷,这是他发自肺腑的话语,为了这一点他宁愿拿出自己进言之权,向张阳一手创办的外交院夺取权力,朝中权力的争斗向来都是残酷的。
对皇帝来说是这样,对臣子来说也是这样,不能再这么放任张阳了。
长孙无忌接着道:“陛下,朝中一直以来文武皆是各立,兵权与六部并不在一起,只有外交院是文臣还掌握着兵权,如此安排不合理,也不会令众人服气。”
这句话又说到了现在的朝堂上的利益关系。
兵权与文臣确实是分开的,武将和文臣有很明显的界限,掌兵权,掌文治的人都各自为政。
李世民颔首道:“辅机说得在理,外交院这般行事确实不合理。”
长孙无忌又道:“陛下,臣是为朝堂局势所想,裴行俭其人既掌握兵马,断不能继续留在外交院,而薛仁贵王玄策等将领应平定了天山,当予以军职。”
先前说了兵权与文职。
外交院执掌外交院权力,但不能执掌兵权,既然现在他们手中有了安西军与高昌兵马,长孙无忌就要从他们手中将兵权夺过来,就算是整个权力不在六部之中,也该交由陛下。
现在更进一步,长孙无忌不仅仅满足于剥夺外交院亲手拉起来的安西军,现在更是要拿人,要将裴行俭整个少年英杰摘出外交院。
听到这话李世民没有当即点头,倒是有些犹豫了。
长孙无忌这个中书令对外交院有多忌惮,李世民同样对长孙无忌也有防备。
有些话可以听,有些话不能听之任之。
至于裴行俭的归属,往后还要好好商议,这人不在张阳手中,更不能在长孙无忌手里。
除了那些开国老将尚且不说,朝中的年轻且能用的将领只有这么几个。
对裴行俭这种人才,在朝中还未发迹之前便被外交院捷足先登也没办法,怪只能怪张阳看人准。
想要再将人调走,调去什么地方,李世民觉得这个问题有待商榷。
“此人是否能够留用,朕会在大朝会之后再议,按照你说的再派人重新商议都护府之权,并且波斯的战事朕也一并要斟酌后再作结论。”
如此,这个话题算是结束了,长孙无忌心中盘算,现在满朝上下都在休沐中,裴行俭人在波斯朝中已是鞭长莫及,朝中议论需要三两月,待有结论还要将消息送到波斯,又是大半年。
这期间来来往往就过去了三四年,等裴行俭回来指不定要什么年月了,长孙无忌长叹一声,只能告退离开了。
陛下与赵国公的一番谈话,也在宫里那些好事的太监口中传了出来。
最先得到这个消息的是东宫的太子李承乾。
“孤当初就说张阳是个孤臣,像他这样的臣子一旦被孤立,就要面对他人的夺权。”李承乾坐在暖炉边穿着宽松的衣袍,也蓄养起了胡子,言语谈吐都比以往更成熟了。
他拿着书卷站起身,抬头看向殿外天空,“难得的晴朗天,也不知道这个时候张阳在做什么,给孤备好车驾,孤想去骊山走一遭。”
“殿下,近日会有宗室中人前来拜访。”一旁的属官提醒道。
李承乾笑道:“不用等他们,待孤从骊山回来之后再来接待。”
“喏。”
骊山,裴宣机的狂人日记观后感写得很快,只是过了一夜便让人送来了,张阳坐在田埂边翻看着,洋洋洒洒一篇百余字。
李泰见姐夫的神态就知道这个裴宣机的文章肯定不尽如人意。
张阳将文章又递给一旁的魏王侍卫,“这篇文章写得不好,他只是写了狂人日记中人物的遭遇,并没有写出当下的改变,精神内核在哪里?既然知道遭遇不好反抗压迫的理由在何处,更要写清楚将来的方向,没有这三样,他不论用再好的辞藻都没用。”
“卑职这就将县侯的话语带给裴宣机。”
张阳稍稍点头,继续挥动着锄头,翻一翻田地中的冻土。
李泰吃着干柿子,“如此说来,姐夫是打算培养裴宣机了?”
“身先士卒的人都是需要培养的,不仅仅需要培养人,更是培养种子,当初洛阳的人命案已经平定,可不能就这么结束了,我们需要一个率先掀翻桌子的人。”
李泰蹲坐在田埂边,“科举要兴,世家必衰。”
田地里还有不少的村民也在忙碌,为了来年的耕种,必须将冻土翻去。
忙碌间李泰的侍卫匆匆来报,“魏王殿下,太子殿下来了,要来见县侯。”
最近闲着无事的李泰听闻这个消息,便问道:“太子来见姐夫?”
侍卫小声道:“身边只有三两侍卫。”
李泰佯踹了一脚自己的侍卫,“说这个做甚,难不成本王要在这个时候杀了太子,去入主东宫?”
侍卫被踹得连连后退。
张阳惆怅道:“都说我们骊山架子大,也不能不见太子,不然也太不像话了。”
李泰整了整自己的衣衫,“也好,本王随姐夫一起去见太子。”
将手中的锄头递给侍卫,张阳嘱咐道:“帮我把这块地的冻土翻好,难得的晴朗天气,今天必须把这几亩地全部翻一遍。”
瞧了眼前几亩田地,这劳作量之大令人面露难色,这侍卫还是咬牙应下了。
而张阳与离开来到渭水河边也见到了李承乾。
许久不见这位太子,留着八字胡,下巴处也留有胡子。
而张阳还是老样子,一脸的胡渣。
“太子殿下,许久不见了。”张阳躬身行礼。
李泰也行礼道:“见过皇兄。”
“嗯,孤许久没有来骊山。”李承乾看着渭水河,“还是凛冬时节,这骊山一如既往地勤劳,这还未开春就已经开始翻土化冻了。”
太子双手背负,抬首看向远处又道:“孤今日听闻了一个消息。”
张阳稍稍顿首,“这小子一定与骊山有关。”
“没错,确实事关骊山,尤其是你。”李承乾呼吸着这里清冷的空气,“赵国公向父皇进言说是要拿走骊山任命都护之权,并且还要将裴行俭,薛仁贵,王玄策三人调走,并且往后你手中就只有外交之权,却再无都护任命之权。”
“历来朝中文武双方各有权柄,更不会干涉各自的权力,兵权与朝政是分开的,外交院也不能离开,再者说……”
话语稍停,李承乾思量片刻,又开口道,“裴行俭一个都护就掌控整个安西军,虽说人手不多,但也不合适,赵国公的意思是希望安西都护府的都护需要一个朝中文武双方都能信得过的人。”
听着李承乾说话,张阳沉默着没有回话。
“张阳。”李承乾拍着他的肩膀,“听说玥儿又有身孕了?”
张阳点头道:“五个月了。”
李承乾笑了笑,“母后时常说起这件事,也有意安排今年不用骊山去宫里拜年了,母后会亲自来骊山。”
“如此也好。”
不论太子说什么,这个骊山县侯都点头应下。
这让站在一旁的东宫属官都觉得不太舒服。
李承乾皱眉,“孤以来权柄之争素来有之,赵国公要夺权柄,你打算如何做?”
张阳揣手而立,“赵国公一心为社稷是好事。”
“好事?孤可听闻历来权柄之争,都是很危险的。”
“太子殿下说笑了,哪有这么吓人,赵国公是当朝中书令,我的官位最高不过是个小小中书侍郎,赵国公的话就是中书省的话,我们外交院一定照办。”
李承乾的神色错愕,这番话怎么与自己之前想的不同。
张阳又道:“都护一职自汉以来便是朝中重职,如今我大唐这才重新复用,这么大的权力本就不该只能让外交院一家说了算。”
“太子殿下不妨想想,外交院初立,而且建设都护府本就是初次胜任难免有做得不妥当之处,而都护府的官职也是我们外交院自己来办,难免有不当之处,现在有赵国公来斧正,多好的一件事。”
张阳向长安城作揖行礼,“谢赵国公为我礼部着想,下官谢过。”
“你……”李承乾欲言又止,“你怎么就不着急?”
张阳笑道:“有什么好着急的,裴行俭现在人远在波斯,就算是朝中有任命,再加上任命消息传达,至少也要一年,来来回回三四年,这两年足够裴行俭做很多事了。”
“再者说就算是朝中要换人,裴行俭现在正驰援波斯,一时间换人也不合适,裴行俭主持西域事宜稍有成效,不着急安排别人来顶替。”
“赵国公深谋远虑,此事肯定是还要再商议。”
要说这个太子为人老实呢,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稍稍听到一些风声就急匆匆来骊山了。
本就是太子一番好心,张阳也不想打击他。
说话尽量委婉,长孙无忌虽说是中书令,但整个中书省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
事涉安西都护府和波斯,哪有这么容易就可以因为长孙无忌一句话就换人,魏征,房玄龄难道就是摆设吗?
要说兵权,绕不开兵部和朝中诸多大将。
也就是说……要论定此事,太极殿少说要打三五次群架。
“咦?太子殿下吃了吗?”张阳突然问道。
“啊?”李承乾一时间没有回过神,猛地将自己的思绪抽回来,又道:“孤用过饭食了。”
张阳点头,“太子殿下自便,臣还要去翻翻田地。”
“也不知道那头熊跑哪儿去了,是不是还在家里睡着。”
张阳嘴里絮絮叨叨说着,就往田地走去。
李泰带着忍着笑意也离开了。
太子一如既往还是一个老实人,自以为听到一个事关外交院的大事,就急匆匆来骊山告知。
好心是好心,可这件事哪有这么快有定论。
往后的变数很多,事涉关外大局,长孙无忌一句话也只是吹了一阵风,至于这阵风往后会如何刮,那就要看天可汗的意思了。
张阳和李泰都去田地里忙碌了。
李承乾站在原地又觉得自己很多余,只好带着自己的属官也回了长安城。
现在长安城的一处宅院内,裴宣机坐在驿馆的房间中,每每年关都是驿馆最热闹的时候,来往的客人也是最多的。
太吵闹的环境也不适合写文章,更不要说安静下来写狂人日记的观后感。
长安城寸土寸金,手头上没多少钱,有一间价格合适的房间住已经不错了。
魏王侍卫送来的话语他都写了下来,瞧着自己刚刚写下来的字,陷入沉思……
这精神内核是什么意思?
对抗压迫?
寻找新方向?
他挠了挠头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这都是什么?太深奥了!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93812.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93812/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9381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六百三十二章 “深谋远虑”赵国公)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张围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