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第十三章 晋平公 第34节 和平梦想
春秋之晋国风云 本章字数:3456 春秋之晋国风云txt下载
我们先看看这个时候的世界局势吧。
世界仍旧是以晋、楚两国为核心的对峙局面。收服了齐国后,晋国势头正强,以晋国为首的中原联盟主要有晋国、齐国、宋国、郑国、曹国、卫国、鲁国、邾国、莒国、滕国、小邾国等。
此外还有一个吴国,吴国在晋国长期的扶持下,终成一军事强国,他们在淮河流域不断向楚国发起挑战,楚国的大量兵力被牵制于吴国的挑衅中,两国战争不断。赵武担任中军元帅的当年,即公元前548年,吴王诸樊在侵略楚国的附庸国巢国中意外战死,此时的吴王由诸樊之弟余祭担任。
楚国在英明的楚康王的领导下,国力不断提升,尤其是近期取得了对吴作战的大胜,趁势灭了舒鸠国,对外扩张势头强劲。以楚国为核心的军事集团主要有楚国、陈国、蔡国、唐国、许国、徐国等,以及楚国收服的大量附庸国。此外,西南的巴国、蜀国等与楚国的关系非同一般。
此外还有一个秦国,秦国自秦穆公以后便迅速衰落,至少在东进上是再无半分前进的迹象,被晋国压得死死的。出于历史原因,秦国恨透了晋国,所以虽然不敌晋国,但总是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袭扰晋国。此时的国君是秦景公,继续与楚国保持着结盟的关系。
至于周王室,暂时不去管了,天子周灵王已经快到头了,谁也不会真正把周天子看在眼里。
不过,楚国虽然是晋国头号敌人,但两国之间表现得还是相当谨慎,双方心照不宣,尽量避免直接战争。双方互相较劲的主要表现形式还是代理人战争,代理人现在对晋国来讲主要有东线的吴国以及中原的宋郑两国,主要对付的是楚国。鲁国和卫国主要对付的是齐国,现在齐国趴下了,那大家也就消停了。
对楚国来讲,主要是陈、蔡两国,对付的是中原的郑、宋等国,但这两国很弱,总是被揍。本来楚国与齐国是结盟的,但齐国的齐灵公、齐庄公总是自寻晦气,结果被晋国揍趴下了,现在楚国少了这个重要盟友。还有一个秦国,但秦国太弱了,至少在晋国面前太弱了。
可以说,相比楚国,晋国仍旧是占据着主动。一是周王室是支持晋国的。二是中原诸侯总体是归顺晋国的。三是晋国的小弟普通要比楚国的要精干强大。
赵武冷静地分析着世界局势,他很清楚,对晋国来说,真正能够撼动晋国的是国内的权力斗争。他自懂事起便见证了太多太多的晋国权力斗争,多少大家族被灭,多少次因为晋国的权力斗争带来的巨大内耗,使秦、楚、齐等国对晋国形成一定的威胁。
对于自己的赵氏家族,赵武更要负起自己这个族长的责任来。赵武很快理清了自己的执政思路:
第一,对天子继续恭敬,不能失了礼,维持即可。
第二,对中原诸侯,恩威并用。那些个反对晋国的中原诸侯,一定要打服了。所以,赵武一直支持前任中军元帅范匄的对齐政策,组织联军继续讨伐齐国。此时的齐国已经服了。对那些个国内矛盾重重需要晋国出面协调的主场,晋国当仁不让,履行好诸侯之长的职责。对那些个对晋国有些不满的诸侯,努力争取,适当时让出一定的晋国利益。
第三,对楚国,继续维护目前的局面,尽量不要直接开战。实在没有办法时,那也只支持代理人战争。这里最重要的是两个诸侯,一个是吴国,一个是郑国。对吴国,继续扶持,现在吴国遭受了打击,晋国应该继续提供各方面的援助。郑国是一个可怜但可敬的诸侯,要好好思考对郑国的态度,必须让郑国对晋国死心蹋地。
第四,对秦国,最好是能够实现真正的和平,西线之患貌似已经消除了,但那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秦国当然也在发展,不能不重视。
所有一思路,归结于一点,其实便是努力实现世界和平!这正是赵武经历了长期思考后所希望达到的另类晋国称霸策略,谁说称霸非得战争?称霸的真正意义又在哪里呢?如果能够实现世界和平,而这个世界和平如果是由晋国主导的,那晋国带给全天下的百姓是多大的功业?留给历史那又是多大的贡献?
但赵武也深知,和平是多么不易。天下诸侯,到底有多少历史恩仇,或者说象楚国在深受东线吴国之患的情况下,到底还有多少心思到中原来搅局,赵武需要大量的调研。
赵武担任中军元帅不久,便先整治了最不服晋国的齐国,他组织联军讨伐齐国,迫使齐国彻底归顺晋国。于是,公元前548年,在赵武的运作下,晋平公与齐景公、宋平公、鲁襄公、卫殇公、郑简公、曹武公、莒犁比公、邾悼公、滕成公、杞文公、小邾穆公在重丘结盟,此次结盟的意义在于以晋国为首的中原联盟得到了进一步稳固。
这是赵武实现天下和平梦的第一步,即在根本上先团结中原诸侯,为统一各诸侯国的思想奠定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赵武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周王室的关系。
是的,赵武的天下和平梦,必须要有一个名义上的牵头人,这个牵头人,周天子当仁不让。
赵武派出自己最信任的中军佐韩起觐见周天子。天子周灵王已经被中原诸侯冷落很长时间了,此次晋国居然遣使来觐见自己,那个高兴自然是不用多提了。
令周灵王更高兴的是,这一次的晋国来使韩起非常有礼节,绝对没有以前他所接见过的那些晋国使者的傲慢。是的,韩起就象赵武的影子,他也是低调谦虚守礼惯了,对谁都是彬彬有礼的,更不要说对堂堂周天子了。
赵武给韩起的任务就是恢复向王室进贡。赵武认为,实现天下和平,首先是各诸侯都要有一个共同的信义,那便是尊王。但是诸侯不尊王已经很多年了,晋国作为中原诸侯之长,必须要带好这个头。
晋国带了头,那接下来便是各传统诸侯继续向周王室进贡。周王室从此便有了维持其苟延残喘的物质利益,你说日渐衰落的周灵王领导下的王室不感动?周灵王一感动便由衷感叹了一番,最后是给了代表晋国出使王室的韩起予以了高度赞扬:“你们韩氏家族由大夫你执掌,大夫又如此知礼,必然在晋国兴盛啊。”
韩起顺利回国,赵武很高兴。接下来,他要考虑的是对秦国的问题。
对秦国,赵武内心当然是希望化干戈为玉帛。此时的秦国也是苦于被晋国压制,又总是担心吊胆晋国再次率联军西伐秦国,秦国也正在考虑与晋国和解。
这些情报,赵武早已掌握。所以,赵武执政后,立即密派使者入秦,向秦国表达了晋国愿与秦国和好的意愿。
这当然令秦国大喜过往。公元前547年,秦国国君秦景公派其弟赢鍼出使晋国,表达了善意。赵武大喜,安排太傅叔向全权负责与秦国盟誓之事。但谁也没想到,这本是一件大好事,但晋国内部却出了点小问题。
这是一个内部争吵并差点导致打架的事。叔向受命后,当然不敢怠慢,他立即命人去将晋国行人子员给叫来。行人,即外交人员。按叔向的意思,这是外交事务,当然具体得由外交人员来操办。
但他的命令引起了正在身边的另外一位外交人员子朱的不满。子朱当即便对叔向道:“我也是行人,与子员的职位级别是相同的,这事交给我办就成了,何必要交给子员呢?”
叔向先是看了看他,然后便没理他。子朱见叔向不理自己,非常恼火,他又追问了两次,叔向仍旧根本不答理。
子朱终于发怒了,他拔出佩剑便要去砍杀叔向。
叔向也终于发怒了,他冲着子朱喝斥道:“我们晋国与秦国不和睦已经很久了,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实现两国和好,这样重要的事,我受元帅之命,当然要小心从事,不得有半点差错。子员一切为国家着想,对国君忠心,他办事沉稳,令人放心。而你却总是心存私心,我是担心你将事办砸,才不愿意将差使交给你办。既然你要因此而动粗,难道我便怕了你不成?”
叔向一边说着,也一边拔出佩剑来迎上去。这下把身边的人吓坏了,急忙上前将两人劝开。晋国国内对此事议论纷纷,晋平公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的大臣能够为了国家利益而互相争斗,这是好事。但赵武还是认同大夫师旷的见解,师旷认为不管如何,堂堂朝臣,居然拔剑相向,这不是好事。
赵武忧心冲冲,他很敬重叔向,知道叔向非常珍惜与秦国的和平机会,所以办事小心谨慎,用人也极度用心。但晋国总是有那么一帮人,为了私心而可能会坏大事。比如这个子朱,他便喜欢借与秦国欲求和的机会索贿。
这都是前中军元帅范匄执政时留下的一些不良习惯,晋国的各路行人总是在出使他国的过程中,向诸侯国索贿,给晋国留下了不好的国际形象。赵武叹了口气,他必须加紧倡导一个新的国际秩序,一个没有战争、各国和平相处、杜绝各种强索贿赂的新秩序。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79441.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79441/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7944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十三章 晋平公 第34节 和平梦想)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千里草人谢谢您的支持!!
世界仍旧是以晋、楚两国为核心的对峙局面。收服了齐国后,晋国势头正强,以晋国为首的中原联盟主要有晋国、齐国、宋国、郑国、曹国、卫国、鲁国、邾国、莒国、滕国、小邾国等。
此外还有一个吴国,吴国在晋国长期的扶持下,终成一军事强国,他们在淮河流域不断向楚国发起挑战,楚国的大量兵力被牵制于吴国的挑衅中,两国战争不断。赵武担任中军元帅的当年,即公元前548年,吴王诸樊在侵略楚国的附庸国巢国中意外战死,此时的吴王由诸樊之弟余祭担任。
楚国在英明的楚康王的领导下,国力不断提升,尤其是近期取得了对吴作战的大胜,趁势灭了舒鸠国,对外扩张势头强劲。以楚国为核心的军事集团主要有楚国、陈国、蔡国、唐国、许国、徐国等,以及楚国收服的大量附庸国。此外,西南的巴国、蜀国等与楚国的关系非同一般。
此外还有一个秦国,秦国自秦穆公以后便迅速衰落,至少在东进上是再无半分前进的迹象,被晋国压得死死的。出于历史原因,秦国恨透了晋国,所以虽然不敌晋国,但总是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袭扰晋国。此时的国君是秦景公,继续与楚国保持着结盟的关系。
至于周王室,暂时不去管了,天子周灵王已经快到头了,谁也不会真正把周天子看在眼里。
不过,楚国虽然是晋国头号敌人,但两国之间表现得还是相当谨慎,双方心照不宣,尽量避免直接战争。双方互相较劲的主要表现形式还是代理人战争,代理人现在对晋国来讲主要有东线的吴国以及中原的宋郑两国,主要对付的是楚国。鲁国和卫国主要对付的是齐国,现在齐国趴下了,那大家也就消停了。
对楚国来讲,主要是陈、蔡两国,对付的是中原的郑、宋等国,但这两国很弱,总是被揍。本来楚国与齐国是结盟的,但齐国的齐灵公、齐庄公总是自寻晦气,结果被晋国揍趴下了,现在楚国少了这个重要盟友。还有一个秦国,但秦国太弱了,至少在晋国面前太弱了。
可以说,相比楚国,晋国仍旧是占据着主动。一是周王室是支持晋国的。二是中原诸侯总体是归顺晋国的。三是晋国的小弟普通要比楚国的要精干强大。
赵武冷静地分析着世界局势,他很清楚,对晋国来说,真正能够撼动晋国的是国内的权力斗争。他自懂事起便见证了太多太多的晋国权力斗争,多少大家族被灭,多少次因为晋国的权力斗争带来的巨大内耗,使秦、楚、齐等国对晋国形成一定的威胁。
对于自己的赵氏家族,赵武更要负起自己这个族长的责任来。赵武很快理清了自己的执政思路:
第一,对天子继续恭敬,不能失了礼,维持即可。
第二,对中原诸侯,恩威并用。那些个反对晋国的中原诸侯,一定要打服了。所以,赵武一直支持前任中军元帅范匄的对齐政策,组织联军继续讨伐齐国。此时的齐国已经服了。对那些个国内矛盾重重需要晋国出面协调的主场,晋国当仁不让,履行好诸侯之长的职责。对那些个对晋国有些不满的诸侯,努力争取,适当时让出一定的晋国利益。
第三,对楚国,继续维护目前的局面,尽量不要直接开战。实在没有办法时,那也只支持代理人战争。这里最重要的是两个诸侯,一个是吴国,一个是郑国。对吴国,继续扶持,现在吴国遭受了打击,晋国应该继续提供各方面的援助。郑国是一个可怜但可敬的诸侯,要好好思考对郑国的态度,必须让郑国对晋国死心蹋地。
第四,对秦国,最好是能够实现真正的和平,西线之患貌似已经消除了,但那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秦国当然也在发展,不能不重视。
所有一思路,归结于一点,其实便是努力实现世界和平!这正是赵武经历了长期思考后所希望达到的另类晋国称霸策略,谁说称霸非得战争?称霸的真正意义又在哪里呢?如果能够实现世界和平,而这个世界和平如果是由晋国主导的,那晋国带给全天下的百姓是多大的功业?留给历史那又是多大的贡献?
但赵武也深知,和平是多么不易。天下诸侯,到底有多少历史恩仇,或者说象楚国在深受东线吴国之患的情况下,到底还有多少心思到中原来搅局,赵武需要大量的调研。
赵武担任中军元帅不久,便先整治了最不服晋国的齐国,他组织联军讨伐齐国,迫使齐国彻底归顺晋国。于是,公元前548年,在赵武的运作下,晋平公与齐景公、宋平公、鲁襄公、卫殇公、郑简公、曹武公、莒犁比公、邾悼公、滕成公、杞文公、小邾穆公在重丘结盟,此次结盟的意义在于以晋国为首的中原联盟得到了进一步稳固。
这是赵武实现天下和平梦的第一步,即在根本上先团结中原诸侯,为统一各诸侯国的思想奠定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赵武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周王室的关系。
是的,赵武的天下和平梦,必须要有一个名义上的牵头人,这个牵头人,周天子当仁不让。
赵武派出自己最信任的中军佐韩起觐见周天子。天子周灵王已经被中原诸侯冷落很长时间了,此次晋国居然遣使来觐见自己,那个高兴自然是不用多提了。
令周灵王更高兴的是,这一次的晋国来使韩起非常有礼节,绝对没有以前他所接见过的那些晋国使者的傲慢。是的,韩起就象赵武的影子,他也是低调谦虚守礼惯了,对谁都是彬彬有礼的,更不要说对堂堂周天子了。
赵武给韩起的任务就是恢复向王室进贡。赵武认为,实现天下和平,首先是各诸侯都要有一个共同的信义,那便是尊王。但是诸侯不尊王已经很多年了,晋国作为中原诸侯之长,必须要带好这个头。
晋国带了头,那接下来便是各传统诸侯继续向周王室进贡。周王室从此便有了维持其苟延残喘的物质利益,你说日渐衰落的周灵王领导下的王室不感动?周灵王一感动便由衷感叹了一番,最后是给了代表晋国出使王室的韩起予以了高度赞扬:“你们韩氏家族由大夫你执掌,大夫又如此知礼,必然在晋国兴盛啊。”
韩起顺利回国,赵武很高兴。接下来,他要考虑的是对秦国的问题。
对秦国,赵武内心当然是希望化干戈为玉帛。此时的秦国也是苦于被晋国压制,又总是担心吊胆晋国再次率联军西伐秦国,秦国也正在考虑与晋国和解。
这些情报,赵武早已掌握。所以,赵武执政后,立即密派使者入秦,向秦国表达了晋国愿与秦国和好的意愿。
这当然令秦国大喜过往。公元前547年,秦国国君秦景公派其弟赢鍼出使晋国,表达了善意。赵武大喜,安排太傅叔向全权负责与秦国盟誓之事。但谁也没想到,这本是一件大好事,但晋国内部却出了点小问题。
这是一个内部争吵并差点导致打架的事。叔向受命后,当然不敢怠慢,他立即命人去将晋国行人子员给叫来。行人,即外交人员。按叔向的意思,这是外交事务,当然具体得由外交人员来操办。
但他的命令引起了正在身边的另外一位外交人员子朱的不满。子朱当即便对叔向道:“我也是行人,与子员的职位级别是相同的,这事交给我办就成了,何必要交给子员呢?”
叔向先是看了看他,然后便没理他。子朱见叔向不理自己,非常恼火,他又追问了两次,叔向仍旧根本不答理。
子朱终于发怒了,他拔出佩剑便要去砍杀叔向。
叔向也终于发怒了,他冲着子朱喝斥道:“我们晋国与秦国不和睦已经很久了,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实现两国和好,这样重要的事,我受元帅之命,当然要小心从事,不得有半点差错。子员一切为国家着想,对国君忠心,他办事沉稳,令人放心。而你却总是心存私心,我是担心你将事办砸,才不愿意将差使交给你办。既然你要因此而动粗,难道我便怕了你不成?”
叔向一边说着,也一边拔出佩剑来迎上去。这下把身边的人吓坏了,急忙上前将两人劝开。晋国国内对此事议论纷纷,晋平公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的大臣能够为了国家利益而互相争斗,这是好事。但赵武还是认同大夫师旷的见解,师旷认为不管如何,堂堂朝臣,居然拔剑相向,这不是好事。
赵武忧心冲冲,他很敬重叔向,知道叔向非常珍惜与秦国的和平机会,所以办事小心谨慎,用人也极度用心。但晋国总是有那么一帮人,为了私心而可能会坏大事。比如这个子朱,他便喜欢借与秦国欲求和的机会索贿。
这都是前中军元帅范匄执政时留下的一些不良习惯,晋国的各路行人总是在出使他国的过程中,向诸侯国索贿,给晋国留下了不好的国际形象。赵武叹了口气,他必须加紧倡导一个新的国际秩序,一个没有战争、各国和平相处、杜绝各种强索贿赂的新秩序。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79441.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79441/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7944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十三章 晋平公 第34节 和平梦想)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千里草人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