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正文卷 第264章:老王驾到
明末黑太子 本章字数:4901 明末黑太子txt下载
勋贵们这些天除了要安排去开滦那边督办矿厂事宜的人手之外,还在忙活着早日在京城开设面馆的事情。
七个人同时开店,貌似竞争力有点高,不过考虑到京城及周边有百万人口,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人前来就餐。
每家店面也能有一千多人,这些光顾的人里只有百分之十是常客,那也是一百多人,加上散客的话,一天有五百人前来就餐,就足以让一家面馆里人头攒动了。
经过这些天的亲自品尝,勋贵们早就吃上瘾了,一天吃不到拉面,就开始舔舌头,等到太子说可以做御膳外卖的时候,众人都快要喜大普奔了。
外卖并不是卖熟面,而是拉好的生面和熟汤汁,送到各家的府上,让厨子们将面条下锅,再把面汤一热就行了,这比直接送熟汤面的口感更好。
虽然是顾客派仆人到宫外来取,但考虑到盛放器皿的成本,一碗面也要三十文铜钱,比未来在面馆就餐的价格要高出一半。
但勋贵们都认为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价格,经济又实惠,花这么点钱就能吃到御膳,简直是太划算了。
为了公平起见,保证父母、妻妾、子女都能吃上一碗拉面,每家一次都会下订至少三十碗以上,基本上都是一两银子打底。
每天都吃一顿的话,全年下来至多六七百两就打住了,对于财大气粗的勋贵们真不算什么,而且还响应了太子殿下就餐从简的号召。
目前尚膳监配送的客户只要是勋贵、大员以及商贾,总供有上百家之多,涉及三千余碗拉面,可是让好顿忙活。
现在光御厨里就有五十名年轻力壮的小伙计啥也不敢,就专门负责拉面,每人每天至少要拉五十碗左右。
为了针对天气逐渐炎热的情况,某太子还开发出了打卤拉面,就是拌肉酱的过水面条,客户可以根据气温自行预订,只要事先跟御厨们说好就行了。
这件事还是首辅大人牵头,因为首辅是陕茜人,很好吃面,对于拉面更是视若珍宝,加上刚被太子抄完家,也不敢继续得瑟了。
对年入五六千两银子的薛国观来说,拉面价格倒是不贵,而且味道极好,加之是太子从仙界得来的饕餮美食,身为首辅自然要鼎力支持才是。
在薛国观的命令下,薛府每两天就要吃一次拉面,刨去简单的早餐不算,就是平均每四顿饭就有一顿要吃拉面。
让薛家上下感到奇怪的是,自己怎么感觉好像永远都吃不够这拉面,只要闻到那股特殊的香味便会口舌生津。
薛国观明白其中的奥妙就在这秘方里,但太子是决计不会轻易对外人透露的,这可是赚钱的根本所在。
要是能在京城开这么一家面馆,那一定能够人满为患,堪称日进斗金,薛国观也不是没有这个想法。
可考虑到自己身为首辅,女儿极有可能成为太子妃,这种身份去开面馆,就有些有损皇家颜面了。
如果在陕茜老家开这么一家面馆,或许还差不多,不过此事尚须从长计议才是,万不能襙之过急。
幺鸡仍然在命令张国元要有条不紊地培养拉面团队,从主厨到伙计,都要精心挑选,只有经过数道考核,才能够出徒。
达到出徒的标准的人,才能享有被挑中去宫外开设的面馆里工作的机会,否则就等着一辈子都在宫里做拉面吧。
一家买断式拉面馆,就能为自己进账五千两银子,还不用上税,这买卖真是太划算了,想办法找一百个接盘侠,那就能落袋五十万两的巨款。
不过收了勋贵们的三万五千两银子,就等于将老城这边的拉面市场送给他们了,再想开店的话,就只能在新城那边了,或者开发更远的天金以及保定。
在那两个地方希望可以挖掘出四万两银子,照此类推的话,拉面店真能辐射全国的话,赚取五十万两银子的目标还真有可能实现。
“殿下,锦衣卫已将王在晋请到宫外候命!”
幺鸡听到这个消息,先是一愣,这也太快了吧,从京城到老王头的老家太仓,可是不下两千里路。
刨去中途歇脚,以及说服老王头同意拖家带口北上面圣,锦衣卫打个来回就用了大概二十四天不到。
这带队的小朋友很有效率嘛,如果老王头全家都安然无恙抵京的话,本宫可是要狠狠地表扬一下滴呦~!
“赏总旗五百,不,一千两银子,小旗每人三百两银子,余下众人,每人五十两!”
前去有请老王头的锦衣卫总供有五十人之多,主要是为了保护老王头一家老小的人身安全。
不过能够这么快就返京,多半走的是海路,海上几乎没有什么海盗,因为最大的海盗郑老屁已经归降朝廷了。
太子一动嘴,将近四千两银子就撒出去了,这在皇帝在位的时候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下面办差的当然是喜不自禁。
能够行动如电,也必须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所以锦衣卫赚得也是辛苦钱,某太子不会难为麾下用心办差的这帮狗腿子。
“老朽王在晋!叩见太子殿下~!”
内侍领进来一位眉发皆已花白,面相大概年逾古稀的老头,不过看其身形步伐,貌似筋骨还算硬朗,一定会让鄙视其老迈的冯元飙有些抑郁。
老王头身着一席灰衣,连方巾都没带,就梳了个发髻,其间系了根发带,今番即使来面圣,表情也是波澜不惊,好像早已司空见惯。
这位经过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是名副其实的股肱之臣,如果某太子再发布的年号的话,估计王在晋能活活靠死一大批渣明的皇帝……
自称为“老朽”,就说明心有怨怒,要借题发挥一下,就像刚出来的孙传庭,自称“罪臣”,其实就是对其被下狱心有不甘,冤苦无处申诉。
幺鸡见到老王头要下跪请安,急忙上前搀扶,可不能让这货真的跪下,万一站不起来了,还得让御医过来诊治一番:“王爱卿快快请起,不必如此多礼,想必路上舟车劳顿,身体疲乏,莫不如今日暂且歇息,本宫会安排一处府邸,让爱卿一家先行住下,明日来行前来商议如何?”
别说是老头,就算是年轻人,这下子坐船两千里,也得被折腾个好歹的,古人能吃苦,但对于七十岁的老头来说也是一次煎熬之旅。
王在晋用带有苏南口音的普通话,故作落魄之状,老气横秋地说:“老朽已被削籍,万不敢入住府邸,只求一客栈,能落脚便可!”
老王头在万历年间为布政使,相当于巡抚,在泰昌年间为工部侍郎、兵部侍郎、右佥都御史,到了天启年间升至辽东经略及兵部尚书。
结果在崇祯二年被一撸到底,这可不是形容词,老王头不但被致仕,还被削籍,距离最低的流放只有一步之遥了。
幺鸡知道老王头心里这口气不会轻易咽下去,便和颜悦色地说:“王爱卿不必妄自菲薄,爱卿乃是四朝元老,当朝栋梁。前番往事乃是父皇误信谗言所致,今袁某业已伏法多年,孙某御敌时舍生取义,本宫代父皇向爱卿致歉,还望爱卿念及本宫年幼,宽宏大量,莫要计较。”
这件事经过这么多年还未曾了结,君臣有隔阂是必然的,老王头即使跟随锦衣卫北上,也不代俵会轻易同意履新,多半是看在还有家小的份上所作出的妥协和让步。
或许真是此事已成过往云烟,当事人先后殒命,王在晋无法实施报复,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之色,便转而提及另外一件要紧事:“殿下信中言及陛下仙游,可否属实?”
若是皇帝春秋正盛,他是决计不会来京的,太子遣锦衣卫送信,想必是十万火急,老王头反而要来探望了。
真若如此,皇帝无法临朝,孤儿寡母难免会遭到朝野攻击,作为老臣,虽然被削籍,今番若能负起,定要力挽狂澜。
幺鸡轻轻地点点头,旋即应允,这事是世人皆知的,没必要对老王头一个人隐瞒,而且《京师日报》的第一期也刊载了,估计连流寇都很快会获知这个消息。
“老朽可否前去觐见?”
王在晋还要进一步确认情况,进内城之后,一路上车水马龙,并无禁止百姓披红黛绿,宫城亦没有挂出丧旗,说明皇帝健在,并无驾崩。
不过并不排除其他可能,譬如太子发动兵变,将皇帝囚禁,不过考虑到太子方才黄口之际,其他皇子比太子还小,除非是武将发动兵变,否则这种可能是微乎其微的。
幺鸡自然不会阻挠对方的要求,而且能上殿的文臣武将,每周一上朝之前,都要去寝宫先行探望一次植物人皇帝,算是以安众心,表明皇帝仍然苟活着,让大家不要胡思乱想。
某太子让喜儿去坤宁宫通知漂亮亲妈,得知王在晋面圣之后,周皇后只得从麻将桌上抽身前来,见到正主,言辞恳切蒂希望对方可以帮助太子安顿辽西,此地乃是大明之命门。
在太子自行致歉之后,亲眼见到了人事不醒的皇帝,又得到了一脸愁容的皇后的恳请,老王头即使之前是铁石心肠,也会为之动容,出了宫门慨叹了一声,算是将往事作罢了。
当年的诸多当事人里,只有躺着这位还算健在,其他多半都已化为尘土,如今物是人非,一再追究,又能如何呢?心中徒生哀凉之情而已。
王在晋也明白自己继续倔强下去,只能让厉兵秣马的东虏坐享其成,陛下驾鹤仙游,皇后无法亲政,太子尚且年幼,朝廷危机四伏,他若不挺身而出,便会成为千古罪人。
“爱卿尚未用膳吧?不如先行用过,再行商议吧!”
让七十岁的老头风尘仆仆地从苏南跑过来,还让人家饿肚子,那就太不人道了,皇帝不差饿兵,好歹也要让人家吃饱了再说。
王在晋这次没有坚持,因为早饭就是在车上垫巴的烧饼,午饭再不吃的话,身体多半扛不住,也就暂且从命了。
考虑到老王头来自鱼米之乡,对于面食可能有些不对胃口,所以某太子特意上御厨给这位老爷子做了卤肉饭和蔬菜汤,而且特意多做了一些,遣人为其家人送过去。
老王头特意慢条斯理地吃了半个多小时,幺鸡也不让人过去催促,看得杨进朝都有些上火,这分明就是在刻意怠慢圣上。
待老王头吃饱之后重新过来,才略显和善地说:“此番殿下遣老朽赴任辽西,老朽有三个条件,殿下若是应允,老朽便可上任!”
“大胆!”
杨进朝实在是忍不住了,没等太子发话,就先行喝叱这个不尊礼数的老家伙。
“不得无礼!”
幺鸡一皱眉头,杨进朝就像一条听话的哈巴狗一样不吭声了。
“王爱卿但说无妨,只要在朝廷的承受范围之内,本宫自然竭力答应!”
老臣都有脾气秉性,王在晋能赴任辽西,多半是为了争当年那口气,孙承宗完不成的任务,他过去就能做到。
王在晋根本就无视杨进朝,连皇帝的亲随内侍王承恩见到他,都得礼让三分,于是便道出了自己事先想好的条件:“既然如此,那老朽可说了。其一,辽饷每年不得少于四百万两。其二,辽西兵马皆由老朽差遣。其三,殿下不得轻易撤换老朽。”
辽西总督的权力不能低于当年的辽东经略,这是王在晋的底线,否则过去当个有名无实的巡抚,那便是虚度光阴了,还不如在家颐养天年算了。
他说的这些都不是什么难题,幺鸡只是在心里想了一遍,便点头答应下来:“此三条皆可应允!”
朝廷可不必以前了,户部可是有了上千万两的存银,直接让老王头带去四百万两赴任都是可以的,不过暂时还没这个必要。
听到太子应允,王在晋略显黯淡的眼神终于瞪大了一圈,亮光顿显,追问道:“殿下可是当真?”
老王头刚刚抵京,还不知道这些天来发生的奇闻轶事,不然也不会开出这么低的条件了,要是知道了,肯定会进行上调的。
幺鸡神态轻松,微笑地应对:“君无戏言,当下朝廷焕然一新,太仓还算充裕,饷银之事全然不成问题。本宫将每年足额给予爱卿四百万两饷银,粮草另算。计划用二十年时间平辽,五年防御,五年僵持,五年进攻,最后五年逐步收复失地。”
光是饷银,二十年就需要八千万两,算上通货膨胀的话,那就得上亿两银子。
所以说,朝廷没钱的话,所谓的“平辽”就只能玩兵棋推演了……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74210.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74210/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7421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64章:老王驾到)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牛笔老道谢谢您的支持!!
七个人同时开店,貌似竞争力有点高,不过考虑到京城及周边有百万人口,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人前来就餐。
每家店面也能有一千多人,这些光顾的人里只有百分之十是常客,那也是一百多人,加上散客的话,一天有五百人前来就餐,就足以让一家面馆里人头攒动了。
经过这些天的亲自品尝,勋贵们早就吃上瘾了,一天吃不到拉面,就开始舔舌头,等到太子说可以做御膳外卖的时候,众人都快要喜大普奔了。
外卖并不是卖熟面,而是拉好的生面和熟汤汁,送到各家的府上,让厨子们将面条下锅,再把面汤一热就行了,这比直接送熟汤面的口感更好。
虽然是顾客派仆人到宫外来取,但考虑到盛放器皿的成本,一碗面也要三十文铜钱,比未来在面馆就餐的价格要高出一半。
但勋贵们都认为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价格,经济又实惠,花这么点钱就能吃到御膳,简直是太划算了。
为了公平起见,保证父母、妻妾、子女都能吃上一碗拉面,每家一次都会下订至少三十碗以上,基本上都是一两银子打底。
每天都吃一顿的话,全年下来至多六七百两就打住了,对于财大气粗的勋贵们真不算什么,而且还响应了太子殿下就餐从简的号召。
目前尚膳监配送的客户只要是勋贵、大员以及商贾,总供有上百家之多,涉及三千余碗拉面,可是让好顿忙活。
现在光御厨里就有五十名年轻力壮的小伙计啥也不敢,就专门负责拉面,每人每天至少要拉五十碗左右。
为了针对天气逐渐炎热的情况,某太子还开发出了打卤拉面,就是拌肉酱的过水面条,客户可以根据气温自行预订,只要事先跟御厨们说好就行了。
这件事还是首辅大人牵头,因为首辅是陕茜人,很好吃面,对于拉面更是视若珍宝,加上刚被太子抄完家,也不敢继续得瑟了。
对年入五六千两银子的薛国观来说,拉面价格倒是不贵,而且味道极好,加之是太子从仙界得来的饕餮美食,身为首辅自然要鼎力支持才是。
在薛国观的命令下,薛府每两天就要吃一次拉面,刨去简单的早餐不算,就是平均每四顿饭就有一顿要吃拉面。
让薛家上下感到奇怪的是,自己怎么感觉好像永远都吃不够这拉面,只要闻到那股特殊的香味便会口舌生津。
薛国观明白其中的奥妙就在这秘方里,但太子是决计不会轻易对外人透露的,这可是赚钱的根本所在。
要是能在京城开这么一家面馆,那一定能够人满为患,堪称日进斗金,薛国观也不是没有这个想法。
可考虑到自己身为首辅,女儿极有可能成为太子妃,这种身份去开面馆,就有些有损皇家颜面了。
如果在陕茜老家开这么一家面馆,或许还差不多,不过此事尚须从长计议才是,万不能襙之过急。
幺鸡仍然在命令张国元要有条不紊地培养拉面团队,从主厨到伙计,都要精心挑选,只有经过数道考核,才能够出徒。
达到出徒的标准的人,才能享有被挑中去宫外开设的面馆里工作的机会,否则就等着一辈子都在宫里做拉面吧。
一家买断式拉面馆,就能为自己进账五千两银子,还不用上税,这买卖真是太划算了,想办法找一百个接盘侠,那就能落袋五十万两的巨款。
不过收了勋贵们的三万五千两银子,就等于将老城这边的拉面市场送给他们了,再想开店的话,就只能在新城那边了,或者开发更远的天金以及保定。
在那两个地方希望可以挖掘出四万两银子,照此类推的话,拉面店真能辐射全国的话,赚取五十万两银子的目标还真有可能实现。
“殿下,锦衣卫已将王在晋请到宫外候命!”
幺鸡听到这个消息,先是一愣,这也太快了吧,从京城到老王头的老家太仓,可是不下两千里路。
刨去中途歇脚,以及说服老王头同意拖家带口北上面圣,锦衣卫打个来回就用了大概二十四天不到。
这带队的小朋友很有效率嘛,如果老王头全家都安然无恙抵京的话,本宫可是要狠狠地表扬一下滴呦~!
“赏总旗五百,不,一千两银子,小旗每人三百两银子,余下众人,每人五十两!”
前去有请老王头的锦衣卫总供有五十人之多,主要是为了保护老王头一家老小的人身安全。
不过能够这么快就返京,多半走的是海路,海上几乎没有什么海盗,因为最大的海盗郑老屁已经归降朝廷了。
太子一动嘴,将近四千两银子就撒出去了,这在皇帝在位的时候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下面办差的当然是喜不自禁。
能够行动如电,也必须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所以锦衣卫赚得也是辛苦钱,某太子不会难为麾下用心办差的这帮狗腿子。
“老朽王在晋!叩见太子殿下~!”
内侍领进来一位眉发皆已花白,面相大概年逾古稀的老头,不过看其身形步伐,貌似筋骨还算硬朗,一定会让鄙视其老迈的冯元飙有些抑郁。
老王头身着一席灰衣,连方巾都没带,就梳了个发髻,其间系了根发带,今番即使来面圣,表情也是波澜不惊,好像早已司空见惯。
这位经过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是名副其实的股肱之臣,如果某太子再发布的年号的话,估计王在晋能活活靠死一大批渣明的皇帝……
自称为“老朽”,就说明心有怨怒,要借题发挥一下,就像刚出来的孙传庭,自称“罪臣”,其实就是对其被下狱心有不甘,冤苦无处申诉。
幺鸡见到老王头要下跪请安,急忙上前搀扶,可不能让这货真的跪下,万一站不起来了,还得让御医过来诊治一番:“王爱卿快快请起,不必如此多礼,想必路上舟车劳顿,身体疲乏,莫不如今日暂且歇息,本宫会安排一处府邸,让爱卿一家先行住下,明日来行前来商议如何?”
别说是老头,就算是年轻人,这下子坐船两千里,也得被折腾个好歹的,古人能吃苦,但对于七十岁的老头来说也是一次煎熬之旅。
王在晋用带有苏南口音的普通话,故作落魄之状,老气横秋地说:“老朽已被削籍,万不敢入住府邸,只求一客栈,能落脚便可!”
老王头在万历年间为布政使,相当于巡抚,在泰昌年间为工部侍郎、兵部侍郎、右佥都御史,到了天启年间升至辽东经略及兵部尚书。
结果在崇祯二年被一撸到底,这可不是形容词,老王头不但被致仕,还被削籍,距离最低的流放只有一步之遥了。
幺鸡知道老王头心里这口气不会轻易咽下去,便和颜悦色地说:“王爱卿不必妄自菲薄,爱卿乃是四朝元老,当朝栋梁。前番往事乃是父皇误信谗言所致,今袁某业已伏法多年,孙某御敌时舍生取义,本宫代父皇向爱卿致歉,还望爱卿念及本宫年幼,宽宏大量,莫要计较。”
这件事经过这么多年还未曾了结,君臣有隔阂是必然的,老王头即使跟随锦衣卫北上,也不代俵会轻易同意履新,多半是看在还有家小的份上所作出的妥协和让步。
或许真是此事已成过往云烟,当事人先后殒命,王在晋无法实施报复,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之色,便转而提及另外一件要紧事:“殿下信中言及陛下仙游,可否属实?”
若是皇帝春秋正盛,他是决计不会来京的,太子遣锦衣卫送信,想必是十万火急,老王头反而要来探望了。
真若如此,皇帝无法临朝,孤儿寡母难免会遭到朝野攻击,作为老臣,虽然被削籍,今番若能负起,定要力挽狂澜。
幺鸡轻轻地点点头,旋即应允,这事是世人皆知的,没必要对老王头一个人隐瞒,而且《京师日报》的第一期也刊载了,估计连流寇都很快会获知这个消息。
“老朽可否前去觐见?”
王在晋还要进一步确认情况,进内城之后,一路上车水马龙,并无禁止百姓披红黛绿,宫城亦没有挂出丧旗,说明皇帝健在,并无驾崩。
不过并不排除其他可能,譬如太子发动兵变,将皇帝囚禁,不过考虑到太子方才黄口之际,其他皇子比太子还小,除非是武将发动兵变,否则这种可能是微乎其微的。
幺鸡自然不会阻挠对方的要求,而且能上殿的文臣武将,每周一上朝之前,都要去寝宫先行探望一次植物人皇帝,算是以安众心,表明皇帝仍然苟活着,让大家不要胡思乱想。
某太子让喜儿去坤宁宫通知漂亮亲妈,得知王在晋面圣之后,周皇后只得从麻将桌上抽身前来,见到正主,言辞恳切蒂希望对方可以帮助太子安顿辽西,此地乃是大明之命门。
在太子自行致歉之后,亲眼见到了人事不醒的皇帝,又得到了一脸愁容的皇后的恳请,老王头即使之前是铁石心肠,也会为之动容,出了宫门慨叹了一声,算是将往事作罢了。
当年的诸多当事人里,只有躺着这位还算健在,其他多半都已化为尘土,如今物是人非,一再追究,又能如何呢?心中徒生哀凉之情而已。
王在晋也明白自己继续倔强下去,只能让厉兵秣马的东虏坐享其成,陛下驾鹤仙游,皇后无法亲政,太子尚且年幼,朝廷危机四伏,他若不挺身而出,便会成为千古罪人。
“爱卿尚未用膳吧?不如先行用过,再行商议吧!”
让七十岁的老头风尘仆仆地从苏南跑过来,还让人家饿肚子,那就太不人道了,皇帝不差饿兵,好歹也要让人家吃饱了再说。
王在晋这次没有坚持,因为早饭就是在车上垫巴的烧饼,午饭再不吃的话,身体多半扛不住,也就暂且从命了。
考虑到老王头来自鱼米之乡,对于面食可能有些不对胃口,所以某太子特意上御厨给这位老爷子做了卤肉饭和蔬菜汤,而且特意多做了一些,遣人为其家人送过去。
老王头特意慢条斯理地吃了半个多小时,幺鸡也不让人过去催促,看得杨进朝都有些上火,这分明就是在刻意怠慢圣上。
待老王头吃饱之后重新过来,才略显和善地说:“此番殿下遣老朽赴任辽西,老朽有三个条件,殿下若是应允,老朽便可上任!”
“大胆!”
杨进朝实在是忍不住了,没等太子发话,就先行喝叱这个不尊礼数的老家伙。
“不得无礼!”
幺鸡一皱眉头,杨进朝就像一条听话的哈巴狗一样不吭声了。
“王爱卿但说无妨,只要在朝廷的承受范围之内,本宫自然竭力答应!”
老臣都有脾气秉性,王在晋能赴任辽西,多半是为了争当年那口气,孙承宗完不成的任务,他过去就能做到。
王在晋根本就无视杨进朝,连皇帝的亲随内侍王承恩见到他,都得礼让三分,于是便道出了自己事先想好的条件:“既然如此,那老朽可说了。其一,辽饷每年不得少于四百万两。其二,辽西兵马皆由老朽差遣。其三,殿下不得轻易撤换老朽。”
辽西总督的权力不能低于当年的辽东经略,这是王在晋的底线,否则过去当个有名无实的巡抚,那便是虚度光阴了,还不如在家颐养天年算了。
他说的这些都不是什么难题,幺鸡只是在心里想了一遍,便点头答应下来:“此三条皆可应允!”
朝廷可不必以前了,户部可是有了上千万两的存银,直接让老王头带去四百万两赴任都是可以的,不过暂时还没这个必要。
听到太子应允,王在晋略显黯淡的眼神终于瞪大了一圈,亮光顿显,追问道:“殿下可是当真?”
老王头刚刚抵京,还不知道这些天来发生的奇闻轶事,不然也不会开出这么低的条件了,要是知道了,肯定会进行上调的。
幺鸡神态轻松,微笑地应对:“君无戏言,当下朝廷焕然一新,太仓还算充裕,饷银之事全然不成问题。本宫将每年足额给予爱卿四百万两饷银,粮草另算。计划用二十年时间平辽,五年防御,五年僵持,五年进攻,最后五年逐步收复失地。”
光是饷银,二十年就需要八千万两,算上通货膨胀的话,那就得上亿两银子。
所以说,朝廷没钱的话,所谓的“平辽”就只能玩兵棋推演了……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74210.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74210/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7421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64章:老王驾到)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牛笔老道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