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正文卷 334 中师生
我真不是个文青啊 本章字数:2523 我真不是个文青啊txt下载
捻子乡后沟村。
现在已经是黄昏时分,纷纷扬扬的小雪停了,放晴的夜空中点缀着几颗闪着冷光的星,整个高原显得安静而又肃穆。
位于后沟村梁上的小学校舍升出了袅袅炊烟。按照当地的生活习俗,现在并不是晚饭时间。但作为小学里唯一的老师的杨为民正在窑洞里忙碌。
因为他接到县上的通知,远从燕京来实习的大学生今天早上已经到县教育局报道,正坐着一个老乡的驴车向这边赶来。
这个消息是县教育打电话打到乡政府,乡上的通讯员冒着小雪骑着自行车专门赶到后沟村小学来通知他的,让他准备好住宿地方。
杨为民刚上完课听到这个消息一愣:冒着风雪坐着驴车?
这个大学生真的热情真是高啊。
年轻真好。
想当初自己被聘为民办教师,不是也兴奋的一夜没睡好觉,第二天早早去学校报道?
快十年过去了。
心中的那份激情早就慢慢消失殆尽,现在留下的只是一份责任。
不过既然人来了,自己就要好好欢迎欢迎,毕竟来自燕京大城市,能来到这个小地方难能可贵,最起码要做顿好饭。
于是四点钟学生放学之后,杨为民钻进窑洞忙碌起来。
三月初的黄土高原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小麦才在拔苗,唯一的吃食就是洋芋。
洋芋在黄土高原可是好东西,既可以当粮食也可以当菜,蒸洋芋、炒洋芋丝、洋芋擦擦,最后是一道“硬菜”洋芋焖猪肉,当然少不了白酒。
杨为民忙的差不多,就听到后梁上传来老乡高亢的信天游,紧接着是驴叫,他赶紧出窑洞就看到一个年轻人正从驴车行跳下来,背着行李还拿着一把吉他正大步向窑洞方向走来。
正是从县城赶来的夏红军。
看着穿着一件牛仔裤的夏红军,坐了大半天的驴车神色有点萎顿,但并不能掩饰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青春的朝气。从他的样子杨为民似乎看到了自己刚刚当行教师的模样。
夏红军也打量着刘宝的信中所说他那位尊敬的老师,穿着一件老式中山装,上衣口袋还别着一支钢笔。或许是黄土高坡常年风沙大的缘故,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点,给人一种人到中年那种疲惫。
“欢迎欢迎。”杨为民上去接过行李。
夏红军也没客气,转过身向老乡表示感谢,打招呼一块进窑洞坐坐。老头憨厚笑了笑,摇头拒绝,又扬起皮鞭赶着小毛驴上路,最后消失在山梁上。
夏红军跟着杨为民进了窑洞,里面显得有些暗,一盏煤油灯摇曳着火苗。
真的没有电!
着这泥煤的.....
夏红军心里感慨。
窑洞里面有一张土炕,上面有个小桌子,已经摆着香喷喷的饭食。
“肚子饿了吧?先上炕,边吃边聊。”杨为民笑着招呼。
夏红军早已经饿得饥肠辘辘,也不客气脱掉鞋,像杨为民那样盘腿坐在炕上,大口吃了起来。
味道真不错。
“这地方穷,不比你们大城市,吃的好,住的好,委屈你啦。”杨为民说道。
“嘿,杨校长,我也是山沟里出来的,我也是西岭人,老家在汉湖。”
一听是算是老乡,杨为民感到更加亲切,就要给夏红军倒酒。夏红军这才想起刚才光想吃饭,还没把介绍信拿给人家看呢,就赶紧从替身衣服掏出盖有县教育印章的介绍信递给了他。
“你叫夏红军?”杨为民看着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好像在那里见到,但一时想不起来。
“我是科幻《乡村教师》的作者,你的一个叫刘宝的学生曾经给我写过信。”
“哈,是你?大作家,诗人!”杨为民激动起来:“你那篇《乡村教师》写的真是太好,刘宝对你崇敬的很,他如果知道你来后沟村,一定高兴的很。”
“刘宝最后考上啥学校了?”夏红军关心问道。
“定西师范!”
“挺不错嘛......”
“唉,按照他的成绩完全可以上高中考大学,上个中师实在有点亏了。”杨为民叹了口气。
这倒也是......
八十年代的中专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高中毕业后考的,称为大中专。另一种是初中毕业考的,称为小中专。
这个年代的中专,特别是农村,好多都是班子里的尖子生,“中师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身份,荣极一时,多少人期盼成为其中的一员而不可得。
这些人毕业后中后,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都各自回到了各自的家乡,做了小学或初中的教师。
过硬的个人素质,满腔的理想,这批人加入到基础教育行列,确实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大幸。说他们是中国乡村教育的基石,一点也不为过。
夏红军记得,自己来这个时代之前,教自己语文的就是一位八十年代的中师生。
语文教的特别棒,特别是古文诗词方面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自己高中学文科就是受到这位老师的影响。
只可惜,他是文凭只是中专,职称上不去,到退休也只是一个中八档。
两人边喝边聊,杨为民讲了后沟村小学情况。
现在小学只有四五两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一共有三十多名名学生。
“这个小学是要撤销的,学生都要去前沟村小学上学,那里条件比这边好的,但校舍还没完全建立好,所以低年级的都过去了,还剩这两个班,听上面说到今年秋天,都要过去。”杨为民最后说道。
原来如此!
“刘宝在信上说,这十年,前沟村小学只有你一个老师?”夏红军吃了一块猪肉问道。
“也不是......当初还有几位,只是这里条件差,好多都想办法调走了,幸亏学校合并大部分学生转移到前沟村小学,要不我一个人哪有那么大能耐教几个年级的学生?”说道最后,杨为民笑了起来。
“能坚持十年真不容易......难怪刘宝那么尊敬你。”夏红军感叹道:“我也很佩服你!”
“哈哈.....我可没他说的那么好......更不像你书中描写的那位老师那样,来来不说这个了,喝酒!”杨为民举起了酒杯。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72139.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72139/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7213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334 中师生)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森外谢谢您的支持!!
现在已经是黄昏时分,纷纷扬扬的小雪停了,放晴的夜空中点缀着几颗闪着冷光的星,整个高原显得安静而又肃穆。
位于后沟村梁上的小学校舍升出了袅袅炊烟。按照当地的生活习俗,现在并不是晚饭时间。但作为小学里唯一的老师的杨为民正在窑洞里忙碌。
因为他接到县上的通知,远从燕京来实习的大学生今天早上已经到县教育局报道,正坐着一个老乡的驴车向这边赶来。
这个消息是县教育打电话打到乡政府,乡上的通讯员冒着小雪骑着自行车专门赶到后沟村小学来通知他的,让他准备好住宿地方。
杨为民刚上完课听到这个消息一愣:冒着风雪坐着驴车?
这个大学生真的热情真是高啊。
年轻真好。
想当初自己被聘为民办教师,不是也兴奋的一夜没睡好觉,第二天早早去学校报道?
快十年过去了。
心中的那份激情早就慢慢消失殆尽,现在留下的只是一份责任。
不过既然人来了,自己就要好好欢迎欢迎,毕竟来自燕京大城市,能来到这个小地方难能可贵,最起码要做顿好饭。
于是四点钟学生放学之后,杨为民钻进窑洞忙碌起来。
三月初的黄土高原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小麦才在拔苗,唯一的吃食就是洋芋。
洋芋在黄土高原可是好东西,既可以当粮食也可以当菜,蒸洋芋、炒洋芋丝、洋芋擦擦,最后是一道“硬菜”洋芋焖猪肉,当然少不了白酒。
杨为民忙的差不多,就听到后梁上传来老乡高亢的信天游,紧接着是驴叫,他赶紧出窑洞就看到一个年轻人正从驴车行跳下来,背着行李还拿着一把吉他正大步向窑洞方向走来。
正是从县城赶来的夏红军。
看着穿着一件牛仔裤的夏红军,坐了大半天的驴车神色有点萎顿,但并不能掩饰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青春的朝气。从他的样子杨为民似乎看到了自己刚刚当行教师的模样。
夏红军也打量着刘宝的信中所说他那位尊敬的老师,穿着一件老式中山装,上衣口袋还别着一支钢笔。或许是黄土高坡常年风沙大的缘故,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点,给人一种人到中年那种疲惫。
“欢迎欢迎。”杨为民上去接过行李。
夏红军也没客气,转过身向老乡表示感谢,打招呼一块进窑洞坐坐。老头憨厚笑了笑,摇头拒绝,又扬起皮鞭赶着小毛驴上路,最后消失在山梁上。
夏红军跟着杨为民进了窑洞,里面显得有些暗,一盏煤油灯摇曳着火苗。
真的没有电!
着这泥煤的.....
夏红军心里感慨。
窑洞里面有一张土炕,上面有个小桌子,已经摆着香喷喷的饭食。
“肚子饿了吧?先上炕,边吃边聊。”杨为民笑着招呼。
夏红军早已经饿得饥肠辘辘,也不客气脱掉鞋,像杨为民那样盘腿坐在炕上,大口吃了起来。
味道真不错。
“这地方穷,不比你们大城市,吃的好,住的好,委屈你啦。”杨为民说道。
“嘿,杨校长,我也是山沟里出来的,我也是西岭人,老家在汉湖。”
一听是算是老乡,杨为民感到更加亲切,就要给夏红军倒酒。夏红军这才想起刚才光想吃饭,还没把介绍信拿给人家看呢,就赶紧从替身衣服掏出盖有县教育印章的介绍信递给了他。
“你叫夏红军?”杨为民看着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好像在那里见到,但一时想不起来。
“我是科幻《乡村教师》的作者,你的一个叫刘宝的学生曾经给我写过信。”
“哈,是你?大作家,诗人!”杨为民激动起来:“你那篇《乡村教师》写的真是太好,刘宝对你崇敬的很,他如果知道你来后沟村,一定高兴的很。”
“刘宝最后考上啥学校了?”夏红军关心问道。
“定西师范!”
“挺不错嘛......”
“唉,按照他的成绩完全可以上高中考大学,上个中师实在有点亏了。”杨为民叹了口气。
这倒也是......
八十年代的中专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高中毕业后考的,称为大中专。另一种是初中毕业考的,称为小中专。
这个年代的中专,特别是农村,好多都是班子里的尖子生,“中师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身份,荣极一时,多少人期盼成为其中的一员而不可得。
这些人毕业后中后,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都各自回到了各自的家乡,做了小学或初中的教师。
过硬的个人素质,满腔的理想,这批人加入到基础教育行列,确实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大幸。说他们是中国乡村教育的基石,一点也不为过。
夏红军记得,自己来这个时代之前,教自己语文的就是一位八十年代的中师生。
语文教的特别棒,特别是古文诗词方面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自己高中学文科就是受到这位老师的影响。
只可惜,他是文凭只是中专,职称上不去,到退休也只是一个中八档。
两人边喝边聊,杨为民讲了后沟村小学情况。
现在小学只有四五两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一共有三十多名名学生。
“这个小学是要撤销的,学生都要去前沟村小学上学,那里条件比这边好的,但校舍还没完全建立好,所以低年级的都过去了,还剩这两个班,听上面说到今年秋天,都要过去。”杨为民最后说道。
原来如此!
“刘宝在信上说,这十年,前沟村小学只有你一个老师?”夏红军吃了一块猪肉问道。
“也不是......当初还有几位,只是这里条件差,好多都想办法调走了,幸亏学校合并大部分学生转移到前沟村小学,要不我一个人哪有那么大能耐教几个年级的学生?”说道最后,杨为民笑了起来。
“能坚持十年真不容易......难怪刘宝那么尊敬你。”夏红军感叹道:“我也很佩服你!”
“哈哈.....我可没他说的那么好......更不像你书中描写的那位老师那样,来来不说这个了,喝酒!”杨为民举起了酒杯。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72139.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72139/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7213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334 中师生)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森外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