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参加乾元学宫春试的都是当朝俊彦,有机会赎帖的又是其中优者,此番赎贴的考生有十一人,十一篇赎帖诗诗成便被抄上纸笺,传出贡院的高墙,流向玉京城中。
乾元学宫春试的赎帖诗向来都是佳作,十余年前的乾元学宫考试,考官出题为《春溪》,规定五言十二句,徐应秋只写六句便罢了笔,因诗意已尽,不肯再添一字。按规矩这位才子要遭黜落,当时的考官却将他擢为了甲科,此事至今传为佳话。而今日的春试赎帖诗里,姜濡那一句“转辘轳”,比当年那一首《泛春溪》更具气象。早有准备的书商刚拿到诗笺,便迫不及待地让人将这些诗作付梓,不出半日,这些诗作就会传遍整个玉京城。
今日的玉京城为数百考生而人声鼎沸,贡院里的生徒门则屏气凝神开始了第二场考试。
乾元学宫春试在贡院里一共考三场,第一场帖经,第二场便是杂文。过了帖经的考生们再度入座,礼部的官员便搬来了一样事物,被素绸遮盖着,只露出山形的轮廓。
待陈玉斋揭开素绸,便露出了那东西的真容,的确是一座小山,却晶莹剔透,通体为水精质地。这水精山长四尺有余,高足两尺,陈玉斋揭开素绸后,边上的阳蟾感慨道:“真造化神功也。”
质地如此通透无瑕,又这么大的一块水精,的确称得上举世难求,更不用说这水精山没有丝毫凋凿的痕迹,简直浑然天成。不过,阳蟾却不是因此而惊叹。
陈玉斋道:“当年蜀道艰险,山高谷深,其中最难越过的,便是一座子午山。此山既险,又有妖魔盘踞,不过险则险矣,风景却最瑰丽。但如今的人再过蜀道,却没法领略那景致了。”说到这里,他对贡院中的诸生微微一笑,“先朝开辟蜀道时,玄门三十六位羽士施展大小如意之法,化须弥成芥子。诸位眼前所见的,就是当初那座子午山了。”
大庸百姓大都听过那子午山的典故,但纵使在场诸生大都出身显贵,亲眼见过此山真容的人也寥寥无几。陈玉斋话音刚落,众人惊叹纷纷。虽然考试时不得喧哗,陈玉斋也没出言阻止,只待众人安静下来,才朗声道:“此山本藏于内库,深得圣人喜爱,今日春试,圣人特许尔等观摩此山。诸君便以这水精山为题,写一篇杂文,诗词歌赋、箴铭论表皆可,不拘格式。以此三支香为期,香尽则止。”说着,拂袖一挥。场中的大鼎里插有三根尺余高的香,粗如儿臂,其中一根无火自燃。“开始吧!”
于是诸生入座,有的只看那水精山一眼,便铺纸磨墨,开始书写。有的则对着那水精山谨慎琢磨,迟迟不肯落笔。
李蝉端详那水精山,心想此山的确大有文章可做。既可以颂扬开山辟道之功德,亦可对缩山成石的神通大书特书。若藻饰华丽,能造出些抓人眼球的骈词俪句,加之以引经据典,就是一篇佳作。他思索片刻,只见那鼎中的第一根香已烧去了一小截,便不再犹豫,下笔写起了草稿。先就蜀道与子午山的来历朔一遍古今,再把三十六位玄门羽士的神通和当时的排场夸张描绘一通,这个坐龙骖麟驾,那位居紫房仙御,继而扯出历代神人的典故。又接着以此事对比当今圣人西巡禅桃都之功,再陈述西行利弊,也算是贴合时事了。
李蝉近来在兰台读了许多文章,写起来也有颇多参照,半个时辰过去,便洋洋洒洒落笔千言。他放下笔浏览一遍,思量着只需稍加润色,就能誊写出来。扭头一看,第二支香才烧去了十之二三,便松了口气,稍作歇息。那水精山摆在贡院里,他已看了不下百次,但此时心弦稍松,才真的有了欣赏奇物的心情。
他瞧着那山体的水精,余光又瞥到不远处那一口井,忽然心中一动,视线又掠过贡院的青瓦和地砖,此三者皆为石质,水精被供在王室中,日日有宫人拂拭使之不染尘埃,青瓦则常受风霜雨雪,石砖更要遭人践踏。
此间诸生衣冠烨然,亦如宫中水精,能安坐此院中受万众瞩目。院外有万千百姓聚集,光宅坊里的妖怪们则只能藏头露尾,不得外出。此三者命运判若云泥,其本质究竟有何异?
李蝉一时出神,不觉陷入沉思,偶尔提笔在纸上写下一两句文字。似乎没过多久,耳边听到一道轻轻的铜铃声,才勐回过神来,扭头一看,鼎中第二支香已燃尽了。
时间已不宽裕,此时誊写文章倒还来得及,李蝉却露出犹豫的神色。他握笔的指节崩得有些紧,显然正在挣扎。沉吟片刻,索性将那篇写好的文稿攥成纸团,不再看一眼,提笔直接在纸上写起了新的文章。
不多时,第三支香燃尽,陈玉斋一挥袖,桌上的试卷又一张张离桌,雪片般的飞向鸣鹤楼下。李蝉望着自己的试卷,松了一口气,又不禁有些紧张。
方才心中灵犀一现,忽有所感,但时间紧迫,已无暇抉择。本已写成了一篇不错的文章,只差润色誊写上去,若要再写一篇,可就没了润色斟酌的时间了。但心中有感,索性破釜沉舟,毁了前一篇文章。香尽之前,又写了近七百字,自以为义理畅通,不落俗套。这时候卷子离手,才发觉自己莽撞了。又忍不住忐忑起来,这文章自己写得还算满意,在考官眼里却恐怕有离题之嫌,不知结果会如何。
不过他也无暇再忐忑下去,考官批阅杂文并不像批阅帖经那样简单。陈玉斋收了试卷,便令人存入了鸣鹤楼内。第二场杂文过后,诸考生只歇息了片刻,便又有官差送上卷子。此时已过午时,春阳高挂,却颇为寒冷。众考生纷纷抓住这转瞬即逝的空当,热了些吃食。
待到第三场考试开始,李蝉收拾心情,坐到桌边打开试卷。试卷有三道经策,两道时务策。大庸国时务策,问的是军事、田土、藩镇等时政。而乾元学宫不治政事,这两道时务策也无关军田,问的都是两教及神鬼之事。这便是春试的第三场,策问了。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58302.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58302/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5830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六十五:杂文、策问)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小鸽哥谢谢您的支持!!
乾元学宫春试的赎帖诗向来都是佳作,十余年前的乾元学宫考试,考官出题为《春溪》,规定五言十二句,徐应秋只写六句便罢了笔,因诗意已尽,不肯再添一字。按规矩这位才子要遭黜落,当时的考官却将他擢为了甲科,此事至今传为佳话。而今日的春试赎帖诗里,姜濡那一句“转辘轳”,比当年那一首《泛春溪》更具气象。早有准备的书商刚拿到诗笺,便迫不及待地让人将这些诗作付梓,不出半日,这些诗作就会传遍整个玉京城。
今日的玉京城为数百考生而人声鼎沸,贡院里的生徒门则屏气凝神开始了第二场考试。
乾元学宫春试在贡院里一共考三场,第一场帖经,第二场便是杂文。过了帖经的考生们再度入座,礼部的官员便搬来了一样事物,被素绸遮盖着,只露出山形的轮廓。
待陈玉斋揭开素绸,便露出了那东西的真容,的确是一座小山,却晶莹剔透,通体为水精质地。这水精山长四尺有余,高足两尺,陈玉斋揭开素绸后,边上的阳蟾感慨道:“真造化神功也。”
质地如此通透无瑕,又这么大的一块水精,的确称得上举世难求,更不用说这水精山没有丝毫凋凿的痕迹,简直浑然天成。不过,阳蟾却不是因此而惊叹。
陈玉斋道:“当年蜀道艰险,山高谷深,其中最难越过的,便是一座子午山。此山既险,又有妖魔盘踞,不过险则险矣,风景却最瑰丽。但如今的人再过蜀道,却没法领略那景致了。”说到这里,他对贡院中的诸生微微一笑,“先朝开辟蜀道时,玄门三十六位羽士施展大小如意之法,化须弥成芥子。诸位眼前所见的,就是当初那座子午山了。”
大庸百姓大都听过那子午山的典故,但纵使在场诸生大都出身显贵,亲眼见过此山真容的人也寥寥无几。陈玉斋话音刚落,众人惊叹纷纷。虽然考试时不得喧哗,陈玉斋也没出言阻止,只待众人安静下来,才朗声道:“此山本藏于内库,深得圣人喜爱,今日春试,圣人特许尔等观摩此山。诸君便以这水精山为题,写一篇杂文,诗词歌赋、箴铭论表皆可,不拘格式。以此三支香为期,香尽则止。”说着,拂袖一挥。场中的大鼎里插有三根尺余高的香,粗如儿臂,其中一根无火自燃。“开始吧!”
于是诸生入座,有的只看那水精山一眼,便铺纸磨墨,开始书写。有的则对着那水精山谨慎琢磨,迟迟不肯落笔。
李蝉端详那水精山,心想此山的确大有文章可做。既可以颂扬开山辟道之功德,亦可对缩山成石的神通大书特书。若藻饰华丽,能造出些抓人眼球的骈词俪句,加之以引经据典,就是一篇佳作。他思索片刻,只见那鼎中的第一根香已烧去了一小截,便不再犹豫,下笔写起了草稿。先就蜀道与子午山的来历朔一遍古今,再把三十六位玄门羽士的神通和当时的排场夸张描绘一通,这个坐龙骖麟驾,那位居紫房仙御,继而扯出历代神人的典故。又接着以此事对比当今圣人西巡禅桃都之功,再陈述西行利弊,也算是贴合时事了。
李蝉近来在兰台读了许多文章,写起来也有颇多参照,半个时辰过去,便洋洋洒洒落笔千言。他放下笔浏览一遍,思量着只需稍加润色,就能誊写出来。扭头一看,第二支香才烧去了十之二三,便松了口气,稍作歇息。那水精山摆在贡院里,他已看了不下百次,但此时心弦稍松,才真的有了欣赏奇物的心情。
他瞧着那山体的水精,余光又瞥到不远处那一口井,忽然心中一动,视线又掠过贡院的青瓦和地砖,此三者皆为石质,水精被供在王室中,日日有宫人拂拭使之不染尘埃,青瓦则常受风霜雨雪,石砖更要遭人践踏。
此间诸生衣冠烨然,亦如宫中水精,能安坐此院中受万众瞩目。院外有万千百姓聚集,光宅坊里的妖怪们则只能藏头露尾,不得外出。此三者命运判若云泥,其本质究竟有何异?
李蝉一时出神,不觉陷入沉思,偶尔提笔在纸上写下一两句文字。似乎没过多久,耳边听到一道轻轻的铜铃声,才勐回过神来,扭头一看,鼎中第二支香已燃尽了。
时间已不宽裕,此时誊写文章倒还来得及,李蝉却露出犹豫的神色。他握笔的指节崩得有些紧,显然正在挣扎。沉吟片刻,索性将那篇写好的文稿攥成纸团,不再看一眼,提笔直接在纸上写起了新的文章。
不多时,第三支香燃尽,陈玉斋一挥袖,桌上的试卷又一张张离桌,雪片般的飞向鸣鹤楼下。李蝉望着自己的试卷,松了一口气,又不禁有些紧张。
方才心中灵犀一现,忽有所感,但时间紧迫,已无暇抉择。本已写成了一篇不错的文章,只差润色誊写上去,若要再写一篇,可就没了润色斟酌的时间了。但心中有感,索性破釜沉舟,毁了前一篇文章。香尽之前,又写了近七百字,自以为义理畅通,不落俗套。这时候卷子离手,才发觉自己莽撞了。又忍不住忐忑起来,这文章自己写得还算满意,在考官眼里却恐怕有离题之嫌,不知结果会如何。
不过他也无暇再忐忑下去,考官批阅杂文并不像批阅帖经那样简单。陈玉斋收了试卷,便令人存入了鸣鹤楼内。第二场杂文过后,诸考生只歇息了片刻,便又有官差送上卷子。此时已过午时,春阳高挂,却颇为寒冷。众考生纷纷抓住这转瞬即逝的空当,热了些吃食。
待到第三场考试开始,李蝉收拾心情,坐到桌边打开试卷。试卷有三道经策,两道时务策。大庸国时务策,问的是军事、田土、藩镇等时政。而乾元学宫不治政事,这两道时务策也无关军田,问的都是两教及神鬼之事。这便是春试的第三场,策问了。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58302.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58302/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5830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六十五:杂文、策问)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小鸽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