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在确知自己会再次离京,去往湖广办差后,李凌便愈发珍惜此时能陪伴在家人身边的日子,同时还对妻女心怀愧疚。毕竟自己才从北疆归来没多久,这才过了个年,很快又要和他们分别,然后一去又不知需要多久。
不过为了不让妻女担心,他也就暂时没有把此事告知,依旧每日在家中待着,和女儿玩一些游戏,教她呀呀地学叫爹爹妈妈什么的,倒也是和乐融融。
尤其是在元宵节当天,李凌更是带了全家外出游玩,赏灯,到了晚上,他更是亲自背了念儿在最热闹的御街长道上走着观灯,把个半岁的孩子看得眼花缭乱,只能是在自己老爹背上咯咯乱笑了。
也是在这一夜回到家里之后,李凌才把自己将要离京的事情告诉了妻子。对此,杨轻绡倒是显得颇为淡定:“其实我早看出来你有心事了,原来是为的这个啊。”
“呃……呵呵,轻绡你果然是最懂我的人了。”李凌有些尴尬一笑。不过杨轻绡却并没有笑,而是很郑重地看着自己的丈夫:“李郎,我知道你身为朝廷命官许多事情是不能避免的,不过我也有条件。”
“你说。”
“我要你好好的,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总是以身犯险了。你现在是我的丈夫,是念儿的父亲,要是你真有个好歹,却让我和念儿怎么办?”杨轻绡目光盈盈地道,要不是现在她有了女儿,有了牵挂,早提议跟随爱郎一道外出了。但自从有了女儿后,她却已经改变了原来的习惯,变得越发稳重。
“我答应你。不过你也不必担心,因为莫云,还有邵前辈这次会随我同行,再加上朝廷方面也会给我安排人马,湖广又不是北疆那等危险所在,安全上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嗯!我听说这次湖广的灾情很是严重,还有不少百姓都因冻饿而死,你此番前去,一定要为他们做主。若是有需要,你也可去找我们漕帮的弟兄,虽然那边我们的势力不如在江南,但也算是江湖中一股不小的力量了。”
“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时候也不早了,我们早些安歇吧。”李凌有些感动地点头,然后就把妻子搂进怀里,两人互相依偎着,很快就睡了过去。
……
上元节后,京城诸衙重开,朝廷也重新回到了原先的节奏,只有少数之前离京告假的官员尚在回来的半路上,一切已和年前没有分别。
而到了此时,年前一些被拖下来没被解决的问题也就迅速提上了日程,而在这诸多事情中,湖广的灾情显然是被放在最前面的。
在正月二十一日的朝会上,已有官员直奏皇帝,说是去年入冬以来湖广各地赈灾皆多有不力,导致百姓日渐困顿;然后还没等朝廷君臣议出个所以然来呢,两日后,又有十数名御史言官接连上疏,弹劾湖广巡抚在内的二十多名大小官员尸位素餐,不顾百姓死活的罪状。
待到正
月底时,有人更是拿出了最有力的证据,提到就在年前半月间,便有三十多名湖广灾民死在家中的惨事。而此事一开始还被当地官府给隐瞒了下来,直到有京城去往当地的官员赈灾路过,才查明其事,上奏朝廷。
这消息一出,朝堂哗然,更引得参劾相关人等的奏疏如雪片般飞入银台司、政事堂和皇宫。连皇帝带宰执们,都没有少挨批,至于那些本就担着赈灾差事的诸部官员,更是被指为祸国殃民,杀人凶手!
这等说法一开始还只是在朝堂之上传播,可没过两日,消息却扩散到了民间,于是舆论喧天,街头巷尾或骂或评,各种说法带着阴谋论都出来了。
甚至都出现了某种说法,说是因为朝中某位大人物素来仇视湖广,才会故意让地灾情愈发严重的,这让民间的声讨之声更为强烈,都有人高喊着让皇帝严惩凶手的口号了。
面对如此汹汹之民意,朝廷不敢再有丝毫懈怠,短短两三日内,就连续召集京中重臣商议对策,足有五六次之多。而到了二月初一这天第七次廷议时,就连李凌都被叫到了宫里,他很明白,这就意味着要把赈灾和查明湖广灾情一事的任务都交到自己手上了。
因为只是廷议而非朝会,人员时间和地点都没那么讲究,却是在过了中午后,李凌才和其他五十来名官员一道入得皇宫,并进了勤政殿的偏殿。
今日的皇帝显然有些疲惫,在群臣叩见后都没有说什么平身,只是抬了下手,就让他们各自归位,李凌自然是敬陪末座,等着点到自己再上前说话了。
皇帝的目光随意扫过面前众臣,才用有些沙哑的声音道:“就在昨夜里,湖广那边又传来了新的消息,这个冬季冻饿而死的灾民数量已达到了三百二十二人……”
此话一出,除了几名早一步知道其事的宰执外,所有人都变了脸色,死了这许多人,问题可真严重了。
“陛下,此乃人祸,绝非天灾。以臣之见,朝廷必须严惩相关人等!”礼部尚书先一步走出来,大声奏道。
随后,御史台、枢密院以及吏部等与赈灾一事并没有什么关联的官员们也都纷纷站出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反正就是一个意思,必须严惩,甚至杀掉几个尸位素餐的官员,才算对朝野有个交代。
其实这些天里相似的说法已经被人提过许多次了,皇帝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此时自然连连皱眉。他要的不是这些进言,要的是如何解决眼下湖广之难的对策啊。到了这时候,他也确实有些后悔当初做下的要以湖广为孙璧打开局面的决定了,因为这代价实在过大。
好在他还有陆缜这样清醒的老臣,在众人说完话后,这位老相便上前一步道:“陛下,诸位大人想为死难者伸张一事臣也深表赞同,但臣以为,眼下的当务之急还不是在于如何处置这些有罪之臣,而是在于尽快平息湖广灾情,使百姓从眼下
的困穷境地里摆脱出来。”
“陛下臣附议!”作为左相一党的中坚,吏部尚书当即出声支持,然后其他官员也纷纷跟进:“臣等附议,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赈灾救民,其他一切皆可先放一边。”
皇帝这才满意地点了下头:“那依着陆卿之见,朝廷该如何处置此事呢?”
“臣以为该选出才干出众,能为百姓做主之官员前往任事。至于去年时派往湖广的官员,则受其节制,是功是罪,都等湖广灾情平息后再作定夺。”
“唔,可有合适的人选吗?”
“陛下,臣以为能担其任者非应文捷莫属。”这回却是礼部尚书突然抢先开口,举荐了一人,这让皇帝都略有些意外,但还是顺着他的话问道:“何以见得?应文捷身在御史台中虽为人方正不阿,但在地方治理上怕是没有太多经验吧。”
“陛下,臣以为此番再派官员前往湖广首重的当是为人,至于才干,应文捷任御史多年,从未有过差错,已足以证明。而且,之前派往湖广赈灾的官员有户部、工部等实务衙门的官员,臣担心会出现官官相护之事,甚至有可能让当地灾情越发严重,故为公正,还是当派与这些衙门全无干涉的应文捷最是妥当。”
随着他话说完,后方臣班中的应文捷也果断上前一步,躬身施礼:“陛下,臣虽不才,却也有一颗为国为民之心,陛下若肯用臣,臣定竭尽所能,将湖广灾情平息,还当地百姓一个朗朗晴天。”
“臣也以为应文捷最是合适!”
“臣附议!”
霎时间,十多名官员先后站出来为其作保,大有要把此事彻底定下来的意思,把个李凌都看呆住了。
不是说一切都安排好了吗,这次去湖广的是自己才对啊,怎么就跑出个应文捷来了?
其实不光他迷糊,皇帝和陆缜也感到措手不及,不过他们还是很快就明白了问题所在,余光都扫向了太子处,因为礼部尚书和其他人等,都有层太子一党的身份,显然这是他们故意而为。
“可还有其他人选吗?”皇帝在沉默了一下后,只能再问一句。
这些臣子中还是要数王晗更能体察圣意,立刻就上前奏道:“陛下,臣以为湖广赈灾一事过于要紧,让一个清流言官前往总揽一切终究有些冒险了,还是该找能力出众,有地方治理经验,同时又通经济的官员去主持大局才是正经。”
“陛下,臣以为王相所言甚是在理,而如今朝堂之上,便有这样一个合适的人选。”陆缜也跟着配合道,头一扭,看向了臣班最末的李凌,“曾在江南为官,于扬州有过治灾抚民经验,同时于财税一道颇有成就的转运司少卿李凌倒是一个颇为合适的人选!”
别看两位宰执之间也多有争端,此刻配合却是极其流畅,王晗立马跟进:“陛下,臣也以为李凌要比应文捷更为合适!”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57101.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57101/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5710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756章 人选(上))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路人家谢谢您的支持!!
不过为了不让妻女担心,他也就暂时没有把此事告知,依旧每日在家中待着,和女儿玩一些游戏,教她呀呀地学叫爹爹妈妈什么的,倒也是和乐融融。
尤其是在元宵节当天,李凌更是带了全家外出游玩,赏灯,到了晚上,他更是亲自背了念儿在最热闹的御街长道上走着观灯,把个半岁的孩子看得眼花缭乱,只能是在自己老爹背上咯咯乱笑了。
也是在这一夜回到家里之后,李凌才把自己将要离京的事情告诉了妻子。对此,杨轻绡倒是显得颇为淡定:“其实我早看出来你有心事了,原来是为的这个啊。”
“呃……呵呵,轻绡你果然是最懂我的人了。”李凌有些尴尬一笑。不过杨轻绡却并没有笑,而是很郑重地看着自己的丈夫:“李郎,我知道你身为朝廷命官许多事情是不能避免的,不过我也有条件。”
“你说。”
“我要你好好的,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总是以身犯险了。你现在是我的丈夫,是念儿的父亲,要是你真有个好歹,却让我和念儿怎么办?”杨轻绡目光盈盈地道,要不是现在她有了女儿,有了牵挂,早提议跟随爱郎一道外出了。但自从有了女儿后,她却已经改变了原来的习惯,变得越发稳重。
“我答应你。不过你也不必担心,因为莫云,还有邵前辈这次会随我同行,再加上朝廷方面也会给我安排人马,湖广又不是北疆那等危险所在,安全上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嗯!我听说这次湖广的灾情很是严重,还有不少百姓都因冻饿而死,你此番前去,一定要为他们做主。若是有需要,你也可去找我们漕帮的弟兄,虽然那边我们的势力不如在江南,但也算是江湖中一股不小的力量了。”
“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时候也不早了,我们早些安歇吧。”李凌有些感动地点头,然后就把妻子搂进怀里,两人互相依偎着,很快就睡了过去。
……
上元节后,京城诸衙重开,朝廷也重新回到了原先的节奏,只有少数之前离京告假的官员尚在回来的半路上,一切已和年前没有分别。
而到了此时,年前一些被拖下来没被解决的问题也就迅速提上了日程,而在这诸多事情中,湖广的灾情显然是被放在最前面的。
在正月二十一日的朝会上,已有官员直奏皇帝,说是去年入冬以来湖广各地赈灾皆多有不力,导致百姓日渐困顿;然后还没等朝廷君臣议出个所以然来呢,两日后,又有十数名御史言官接连上疏,弹劾湖广巡抚在内的二十多名大小官员尸位素餐,不顾百姓死活的罪状。
待到正
月底时,有人更是拿出了最有力的证据,提到就在年前半月间,便有三十多名湖广灾民死在家中的惨事。而此事一开始还被当地官府给隐瞒了下来,直到有京城去往当地的官员赈灾路过,才查明其事,上奏朝廷。
这消息一出,朝堂哗然,更引得参劾相关人等的奏疏如雪片般飞入银台司、政事堂和皇宫。连皇帝带宰执们,都没有少挨批,至于那些本就担着赈灾差事的诸部官员,更是被指为祸国殃民,杀人凶手!
这等说法一开始还只是在朝堂之上传播,可没过两日,消息却扩散到了民间,于是舆论喧天,街头巷尾或骂或评,各种说法带着阴谋论都出来了。
甚至都出现了某种说法,说是因为朝中某位大人物素来仇视湖广,才会故意让地灾情愈发严重的,这让民间的声讨之声更为强烈,都有人高喊着让皇帝严惩凶手的口号了。
面对如此汹汹之民意,朝廷不敢再有丝毫懈怠,短短两三日内,就连续召集京中重臣商议对策,足有五六次之多。而到了二月初一这天第七次廷议时,就连李凌都被叫到了宫里,他很明白,这就意味着要把赈灾和查明湖广灾情一事的任务都交到自己手上了。
因为只是廷议而非朝会,人员时间和地点都没那么讲究,却是在过了中午后,李凌才和其他五十来名官员一道入得皇宫,并进了勤政殿的偏殿。
今日的皇帝显然有些疲惫,在群臣叩见后都没有说什么平身,只是抬了下手,就让他们各自归位,李凌自然是敬陪末座,等着点到自己再上前说话了。
皇帝的目光随意扫过面前众臣,才用有些沙哑的声音道:“就在昨夜里,湖广那边又传来了新的消息,这个冬季冻饿而死的灾民数量已达到了三百二十二人……”
此话一出,除了几名早一步知道其事的宰执外,所有人都变了脸色,死了这许多人,问题可真严重了。
“陛下,此乃人祸,绝非天灾。以臣之见,朝廷必须严惩相关人等!”礼部尚书先一步走出来,大声奏道。
随后,御史台、枢密院以及吏部等与赈灾一事并没有什么关联的官员们也都纷纷站出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反正就是一个意思,必须严惩,甚至杀掉几个尸位素餐的官员,才算对朝野有个交代。
其实这些天里相似的说法已经被人提过许多次了,皇帝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此时自然连连皱眉。他要的不是这些进言,要的是如何解决眼下湖广之难的对策啊。到了这时候,他也确实有些后悔当初做下的要以湖广为孙璧打开局面的决定了,因为这代价实在过大。
好在他还有陆缜这样清醒的老臣,在众人说完话后,这位老相便上前一步道:“陛下,诸位大人想为死难者伸张一事臣也深表赞同,但臣以为,眼下的当务之急还不是在于如何处置这些有罪之臣,而是在于尽快平息湖广灾情,使百姓从眼下
的困穷境地里摆脱出来。”
“陛下臣附议!”作为左相一党的中坚,吏部尚书当即出声支持,然后其他官员也纷纷跟进:“臣等附议,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赈灾救民,其他一切皆可先放一边。”
皇帝这才满意地点了下头:“那依着陆卿之见,朝廷该如何处置此事呢?”
“臣以为该选出才干出众,能为百姓做主之官员前往任事。至于去年时派往湖广的官员,则受其节制,是功是罪,都等湖广灾情平息后再作定夺。”
“唔,可有合适的人选吗?”
“陛下,臣以为能担其任者非应文捷莫属。”这回却是礼部尚书突然抢先开口,举荐了一人,这让皇帝都略有些意外,但还是顺着他的话问道:“何以见得?应文捷身在御史台中虽为人方正不阿,但在地方治理上怕是没有太多经验吧。”
“陛下,臣以为此番再派官员前往湖广首重的当是为人,至于才干,应文捷任御史多年,从未有过差错,已足以证明。而且,之前派往湖广赈灾的官员有户部、工部等实务衙门的官员,臣担心会出现官官相护之事,甚至有可能让当地灾情越发严重,故为公正,还是当派与这些衙门全无干涉的应文捷最是妥当。”
随着他话说完,后方臣班中的应文捷也果断上前一步,躬身施礼:“陛下,臣虽不才,却也有一颗为国为民之心,陛下若肯用臣,臣定竭尽所能,将湖广灾情平息,还当地百姓一个朗朗晴天。”
“臣也以为应文捷最是合适!”
“臣附议!”
霎时间,十多名官员先后站出来为其作保,大有要把此事彻底定下来的意思,把个李凌都看呆住了。
不是说一切都安排好了吗,这次去湖广的是自己才对啊,怎么就跑出个应文捷来了?
其实不光他迷糊,皇帝和陆缜也感到措手不及,不过他们还是很快就明白了问题所在,余光都扫向了太子处,因为礼部尚书和其他人等,都有层太子一党的身份,显然这是他们故意而为。
“可还有其他人选吗?”皇帝在沉默了一下后,只能再问一句。
这些臣子中还是要数王晗更能体察圣意,立刻就上前奏道:“陛下,臣以为湖广赈灾一事过于要紧,让一个清流言官前往总揽一切终究有些冒险了,还是该找能力出众,有地方治理经验,同时又通经济的官员去主持大局才是正经。”
“陛下,臣以为王相所言甚是在理,而如今朝堂之上,便有这样一个合适的人选。”陆缜也跟着配合道,头一扭,看向了臣班最末的李凌,“曾在江南为官,于扬州有过治灾抚民经验,同时于财税一道颇有成就的转运司少卿李凌倒是一个颇为合适的人选!”
别看两位宰执之间也多有争端,此刻配合却是极其流畅,王晗立马跟进:“陛下,臣也以为李凌要比应文捷更为合适!”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57101.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57101/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5710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756章 人选(上))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路人家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