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东暖阁发生这些事的几乎同时,户部衙门里则是一片穆肃。大议事堂中不仅有以高务实为首的户部堂上官及一干郎中、员外郎、提举、大使等,甚至还有吏部、兵部、工部的诸位堂上官等。
吏部天官的仪仗平日里在街道上都是不与阁老相遇的,原因就是天官的独特性,见官大一级,如果与阁老们发生争道就很尴尬了。
然而,在今天的户部大议事堂中,这种现象不复存在,吏部尚书陈于陛端坐在高务实的西侧首位,东侧则是兵部尚书宋应昌。至于工部尚书石星,他坐在陈于陛的下首一侧,面色颇为严肃。
六部各司其职,按理说今天这种情况是不应该存在的,哪有户部召集吏部、兵部、工部议事的道理?即便真发生了这种状况,鉴于天官在场,怎么着也不该是地官坐主位。
但是很显然,高务实不仅是地官户部尚书,他还是内阁大学士。甚至大家还都心知肚明另一件事:他这位文华殿大学士很快就要换个头衔,改为中极殿大学士了。
“今日破例招诸位同僚前来户部所为何事,想必大家都已经知晓了。”高务实面色沉肃,眉宇间忧色颇深:“一天之内,朝廷连收三分报灾急疏:
】
第一疏:浙江抚、按上报,金、衢、宁、绍、台五府于去岁冬遭遇罕见白灾(雪灾、冰灾),受灾之重达数百万民。仅目前已知的,各府城、县城之中所损毁房屋即达九千余间,城郊、乡间更是无力统计,尚不知情况如何,但想来只会比城中更糟。
因此,浙江抚按上疏议留应解南京粮、银及减徵折色以舒民困,南京户部不敢自专,已将该疏转呈我部,同时上疏朝廷,请朝廷决定并安排救灾赈灾事项。该部表示南京方面已经做好准备,全力配合朝廷各项决议。”
顿了一顿,高务实另外拿起一道奏疏看了一眼,道:“第二疏:南京句容等十五县亦遭白灾,南京户部报议,欲以灾重者改徵折色有差,轻者仍徵本色,其米豆芝麻等项乃为祀陵庙之用,不得改折。同时仍请朝廷安排救灾。
第三疏:辽东三万、辽海、铁岭等卫同日地震,辽东巡抚张泰徵彼时正在开原勾清(注:可以理解为清点军队员额、军械、粮饷等),地震来时差点被垮塌的库房活埋。震后清点,损失惨重,无分军营、民居,开原约有三成宅邸被毁,两卫损失四百余兵丁(注:三万卫、辽海卫都在开原),城中居民伤亡更是超过两千之数,余者轻伤等不计。
辽东巡抚议免开原、铁岭两地应解北京粮、银及减徵折色,议免三卫今年班军轮戍,议免两地今年徭役。另请朝廷决定并安排救灾赈灾事项等。”
高务实说完,长长叹了口气,把手中奏疏一放,环顾众人道:“诸位有何见解,皆请道来。”
众人互相对视,最后都把目光先集中在吏部尚书陈于陛脸上。
陈于陛澹澹地道:“吏部并非赈灾等事主管,本部堂今日所以在此,不过是给各位作个提醒——待会儿议定之事办得如何,将是今年吏部考察重点。”
众人听得此言,顿时神情一肃,个个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官场向来论资排辈,发言顺序往往得从座次来看。高务实是会议主持者,他让大家发言,大家自然不敢反过来让他先表态,因此第二个看吏部尚书陈于陛。陈于陛说完,按照六部排名及当前座次,众人自然就朝兵部尚书宋应昌望去。
“前两疏与兵部无涉,本部堂不便多言,如此便就第三疏说一说吧。”宋应昌稍稍沉吟,道:“三万、辽海、铁岭三卫在此前援朝之战中颇有功劳,半数以上卫军参与保卫粮道、运输粮饷,其在作战中也损失了数百人,实称为王事尽心竭力。
三卫所戍之地为开原、铁岭,原是辽东重镇,临近叶赫、哈达、建州,为我辽东至关重要之地,因而职责深重。
如今朝鲜内附,女真移镇,开原铁岭两地东、北皆有大量空地。原本兵部正在制定接管计划,但目前来看恐怕要暂缓施行,而以救灾赈灾为急务。
愚意两卫兵丁今年班军轮戍可免,各自救灾即可。至于当地民间,还请阁老调配,愚意可命辽东总兵、副总兵调集各地各卫协理。”
工部尚书石星在今日与会人员之中最为尴尬,他原本可以说是实学派的人,后来因故被心学派拉拢,转投了申时行、王锡爵这对搭档麾下,结果没得意多久,申时行与王锡爵同时被迫致仕,石星的日子就开始难过起来。
不过,随着赵志皋与沉一贯的上位,由于石星至少资历够老,而且还执掌一部,属于心学派丢不得的势力,因此又获力保,继续坐稳了工部尚书的位置。
只是不论如何,他在实学派这边算是上了黑名单,被视为叛徒,都不肯正眼瞧他。这还不算最难的,最难的是如今户部扩权严重,工部的办公经费都要户部批准,原先本由工部单独掌握的“建设资金”也被户部监管起来,做什么都不得自主,让他这尚书做得十分无趣。
今天这会议他也不想来,可惜六部衙门离得极近,工部与户部的衙门正门更是近到斜对街的状态,因此户部派人来请时他压根找不到托词,只好捏着鼻子来了。
现在宋应昌说完,就该轮到他,他无法可想,只好道:“工部自是可以调动辽东一应匠户参与重建,开原、铁岭徭役也不是不能免掉。
只是这样一来,万一今年辽东要动大工,这徭役人数就恐怕不足。而且,此番调动匠户重建两地虽可动用徭役,但即便动用徭役,却也仍然是要花不少银子的……这就不是我工部说了算的,还得看高阁老如何决定。”
高务实环顾一眼众人,道:“辽东原比中原各省地广人稀,服徭役者人数也少,参与重建所需耗费有限……雅斋兄,若预定两万徭役,三个月之期,户部应需支付几何?”
雅斋是户部右侍郎胡执礼的号,胡执礼听完稍稍计算便道:“徭役本无薪酬,所费乃口粮等项,每人每日不过五六文钱。按六文钱计,日耗铜钱十二万文,即一百二十两白银。以一百二十日计,则费一万四千四百两银。”
一万四千四百两银子,听起来很少,但这个“很少”其实颇有误解。真实情况是高务实当年出任广西巡按时,广西全省一年都只能交七八万两银子,反而朝廷花在广西的银子一年却要接近二十万两。
当然,如今的广西托了当时高务实给它搞“计划经济”的福,发展很是迅速,早已是今时不同往日。
现在的广西,木材、香料、制糖和造船业成了四大支柱,另外还有一个钦州港在手,每年已经可以向朝廷上缴各种税款六十多万两。可以说,广西不仅摆脱了当年财政黑窟窿的尴尬,甚至还能挤进全国中游。
六十多万两的税款就能挤进全国中游?是的,因为高务实的财政改革之后,税收其实变得有了后世“国税”和“地税”的特征。这样一来,广西本省能拿到的税收比例是有限的,很大一部分会被户部直接收走,根本不走广西当地的账。
这么说吧,去年广东直接缴纳的税款也不过一百八十余万两。别看仍然三倍于广西,可如果对比后世来看……那会儿广东gdp那可是常年在广西五倍以上的,财政贡献那就更不必提了。
十几年时间让广西发展到这个程度,使得高务实在广西的名声威望一时无两,当地甚至出现了好些高务实的生祠——没错,就是原历史上魏公公满天下享受的那个玩意,只不过现在广西当地的高务实生祠都是民间建的,官方倒是并无表示。
其实也不是官方不想表示,当地有人为高务实建生祠的消息传出之后,广西官方就想趁机拍个马屁,不料疏文刚上,就被勃然大怒的高务实严词叫停了。广西官场这才知道马屁拍在了马腿上,从此不敢再提。
言归正传,一省之地的一万四千余两银子花费,这数目的确是需要户部拍板的,尤其是辽东这地方还比较特别,它不是个正常的“省份”,实际上是个“军管区”——这一点本书前文专门说过,这里就不赘述了。
由于这个原因,辽东实际上是大明各地里面第一大的财政黑窟窿。辽东的所谓财政,本质上就是“军屯制”。各地也没有诸如知府、知县这种专门的行政官员,更别提省级机构的三司了——辽东三司由山东代理,但山东方面其实也不大管。
呃,也不是不肯管,实在是你辽东本身就是军管状态,知府知县啥都没有,我山东的官员两眼一抹黑,怎么管你的民政啊?所以,辽东的所谓民政,实际上是各卫管的,而各卫的上司如果说有一定民政权力的,那实际上是巡抚和兵备道两级。
这么多年来,认认真真搞过行政管理的辽东巡抚和兵备道,大概就只有高务实一个。也得亏有个高务实管过一段时间,所以现在的辽东经济比原历史上到底是好多了。
主要有几个方面的产业发展不错,包括辽南盐业、柞丝产业、玉米产业、耐寒水稻产业,以及京华在鞍山附近建立的煤铁军工复合体。不过,产业虽然发展势头不错,但属于辽东本地财政收入的却很少。
辽南盐场,这是皇帝和高务实联手搞的,打的是皇家旗号,根本没人敢去收税。后来还是高务实表示这样会“与民争利”,因此主动按照全国统一标准纳了税……但是盐税属于国税,当地还是一文钱都拿不到。
柞丝产业,这产业一开始京华牵头搞的,后来京华退出了生产部门。经过改制,现在本质上是当地联产承包,雇员几乎全是民间妇女,而京华只负责统购统销。
这个柞丝产业是高务实当做民生工程搞的,目的是让当地妇女能因此获得一定收入补贴家用。因此,很早以前高务实就特意定了个极低的税率,这就导致现在发展虽然不错,但每年给当地利税只有不到四千两银子——整个产业不到四千两的利税。
玉米和耐寒水稻说是产业,其实并不能形成产业级的规模,本质上也是一种民生工程。推广开来之后,获益的主要都是民间,因为朝廷征税并没有变化,而他们多了玉米和耐寒水稻的产出,生活条件立刻有了不小的提高。
至于交税,那是没有的,最大的好处也就辽东苑马寺[注:即金复海盖兵备道]的官方种植可以提供一些实物产出,可惜这笔产出也和辽东官方关系不大。
虽说金复海盖兵备道是辽东巡抚的下属官员,可是辽东苑马寺却不归辽东巡抚管,而是朝廷直管,因此辽东苑马寺的产出就算要用,也得朝廷特批,不走辽东的账。
这么一算,辽东当地就只剩下一处增加的财政盈余,那就是京华的鞍山产业园。这个产业园基本是按照开平模式照搬式打造来的,有煤矿、铁矿,有洗煤厂、钢铁厂,有农具厂、火枪厂、火炮厂。
甚至还有一些相关工厂,比如京华精工旗下的弹黄厂、钢圈厂、轴承厂,京华基建旗下的水泥厂、建材厂等等,不一而足。
某种程度上来说,辽东算是有了一个与战争相关的“近全产业链”,为什么要加个“近”字呢?因为高务实没给辽东建火药厂,辽东想要火药,必须由关内输送。
这里面道理很简单,一是防微杜渐,不让辽东有武力割据的本钱,这个思路与高务实控制南疆军方的思路可谓如出一辙;二是整个辽东——甚至整个中国东北都没有什么好硫磺矿。那边的特点是黑土地肥力强,煤铁也管够,但就是没硫磺。
中国的硫磺矿主要分部在南方各省,除了后世新疆和内蒙之外,北方硫磺矿很少。目前大明的硫磺主要靠土默特输入,国内因为高务实不允许,基本不随便挖;南疆的硫磺则出自日本,具体来说是岛津家。
辽东这些年财政收入的提振,主力就是鞍山产业园的利税,去年一年合计交了十一万三千余两。原辽东巡抚顾养谦和现任巡抚张泰徵,但凡有要花钱的时候,两只眼睛都是巴巴盯着鞍山产业园。
夸张一点说,现在辽东财政几乎全指着京华吃饭了。可能有人会问,原本的产业呢?难道原本一点税都没有吗?有是有的,但是约等于没有,因为辽东各大将门才是辽东原有产业的主要拥有者,而他们有的是办法少交税。
这一点连高务实都不敢轻易去动——倒不是不能动,现在皇帝君权鼎盛,高务实威重九边,就算动了他们也不敢造反。只是现在军改没有完成,你动了他们的利益来源,他们养不起军队,打仗就要拉稀,这也是高务实不能忍的。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云覆月雨”、“岳晓遥”的月票支持,谢谢!感谢书友“邻家男孩1”的7张月票支持,谢谢!
ps:这章内容没写完,我尽量看看能不能再码一章,但鉴于近来多次晚上码到睡着,我也不敢保证了。另外,本大章第(卌一)节已经被屏蔽了,大家看不到的话可以去找d版,我不介意,因为我不知道还得怎么修改才能解禁,也就懒得费那个事了。
咋说呢,我更新一章的订阅也就那么回事,花时间一个个字去琢磨哪里敏感实属有毛病。其实我态度挺简单的,你要是能直接告诉我哪里不可以,我是愿意改的,但是你又不指明,那我怎么改?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33203.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33203/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3320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83章 正国本(卌五)部衙会议)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云无风谢谢您的支持!!
吏部天官的仪仗平日里在街道上都是不与阁老相遇的,原因就是天官的独特性,见官大一级,如果与阁老们发生争道就很尴尬了。
然而,在今天的户部大议事堂中,这种现象不复存在,吏部尚书陈于陛端坐在高务实的西侧首位,东侧则是兵部尚书宋应昌。至于工部尚书石星,他坐在陈于陛的下首一侧,面色颇为严肃。
六部各司其职,按理说今天这种情况是不应该存在的,哪有户部召集吏部、兵部、工部议事的道理?即便真发生了这种状况,鉴于天官在场,怎么着也不该是地官坐主位。
但是很显然,高务实不仅是地官户部尚书,他还是内阁大学士。甚至大家还都心知肚明另一件事:他这位文华殿大学士很快就要换个头衔,改为中极殿大学士了。
“今日破例招诸位同僚前来户部所为何事,想必大家都已经知晓了。”高务实面色沉肃,眉宇间忧色颇深:“一天之内,朝廷连收三分报灾急疏:
】
第一疏:浙江抚、按上报,金、衢、宁、绍、台五府于去岁冬遭遇罕见白灾(雪灾、冰灾),受灾之重达数百万民。仅目前已知的,各府城、县城之中所损毁房屋即达九千余间,城郊、乡间更是无力统计,尚不知情况如何,但想来只会比城中更糟。
因此,浙江抚按上疏议留应解南京粮、银及减徵折色以舒民困,南京户部不敢自专,已将该疏转呈我部,同时上疏朝廷,请朝廷决定并安排救灾赈灾事项。该部表示南京方面已经做好准备,全力配合朝廷各项决议。”
顿了一顿,高务实另外拿起一道奏疏看了一眼,道:“第二疏:南京句容等十五县亦遭白灾,南京户部报议,欲以灾重者改徵折色有差,轻者仍徵本色,其米豆芝麻等项乃为祀陵庙之用,不得改折。同时仍请朝廷安排救灾。
第三疏:辽东三万、辽海、铁岭等卫同日地震,辽东巡抚张泰徵彼时正在开原勾清(注:可以理解为清点军队员额、军械、粮饷等),地震来时差点被垮塌的库房活埋。震后清点,损失惨重,无分军营、民居,开原约有三成宅邸被毁,两卫损失四百余兵丁(注:三万卫、辽海卫都在开原),城中居民伤亡更是超过两千之数,余者轻伤等不计。
辽东巡抚议免开原、铁岭两地应解北京粮、银及减徵折色,议免三卫今年班军轮戍,议免两地今年徭役。另请朝廷决定并安排救灾赈灾事项等。”
高务实说完,长长叹了口气,把手中奏疏一放,环顾众人道:“诸位有何见解,皆请道来。”
众人互相对视,最后都把目光先集中在吏部尚书陈于陛脸上。
陈于陛澹澹地道:“吏部并非赈灾等事主管,本部堂今日所以在此,不过是给各位作个提醒——待会儿议定之事办得如何,将是今年吏部考察重点。”
众人听得此言,顿时神情一肃,个个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官场向来论资排辈,发言顺序往往得从座次来看。高务实是会议主持者,他让大家发言,大家自然不敢反过来让他先表态,因此第二个看吏部尚书陈于陛。陈于陛说完,按照六部排名及当前座次,众人自然就朝兵部尚书宋应昌望去。
“前两疏与兵部无涉,本部堂不便多言,如此便就第三疏说一说吧。”宋应昌稍稍沉吟,道:“三万、辽海、铁岭三卫在此前援朝之战中颇有功劳,半数以上卫军参与保卫粮道、运输粮饷,其在作战中也损失了数百人,实称为王事尽心竭力。
三卫所戍之地为开原、铁岭,原是辽东重镇,临近叶赫、哈达、建州,为我辽东至关重要之地,因而职责深重。
如今朝鲜内附,女真移镇,开原铁岭两地东、北皆有大量空地。原本兵部正在制定接管计划,但目前来看恐怕要暂缓施行,而以救灾赈灾为急务。
愚意两卫兵丁今年班军轮戍可免,各自救灾即可。至于当地民间,还请阁老调配,愚意可命辽东总兵、副总兵调集各地各卫协理。”
工部尚书石星在今日与会人员之中最为尴尬,他原本可以说是实学派的人,后来因故被心学派拉拢,转投了申时行、王锡爵这对搭档麾下,结果没得意多久,申时行与王锡爵同时被迫致仕,石星的日子就开始难过起来。
不过,随着赵志皋与沉一贯的上位,由于石星至少资历够老,而且还执掌一部,属于心学派丢不得的势力,因此又获力保,继续坐稳了工部尚书的位置。
只是不论如何,他在实学派这边算是上了黑名单,被视为叛徒,都不肯正眼瞧他。这还不算最难的,最难的是如今户部扩权严重,工部的办公经费都要户部批准,原先本由工部单独掌握的“建设资金”也被户部监管起来,做什么都不得自主,让他这尚书做得十分无趣。
今天这会议他也不想来,可惜六部衙门离得极近,工部与户部的衙门正门更是近到斜对街的状态,因此户部派人来请时他压根找不到托词,只好捏着鼻子来了。
现在宋应昌说完,就该轮到他,他无法可想,只好道:“工部自是可以调动辽东一应匠户参与重建,开原、铁岭徭役也不是不能免掉。
只是这样一来,万一今年辽东要动大工,这徭役人数就恐怕不足。而且,此番调动匠户重建两地虽可动用徭役,但即便动用徭役,却也仍然是要花不少银子的……这就不是我工部说了算的,还得看高阁老如何决定。”
高务实环顾一眼众人,道:“辽东原比中原各省地广人稀,服徭役者人数也少,参与重建所需耗费有限……雅斋兄,若预定两万徭役,三个月之期,户部应需支付几何?”
雅斋是户部右侍郎胡执礼的号,胡执礼听完稍稍计算便道:“徭役本无薪酬,所费乃口粮等项,每人每日不过五六文钱。按六文钱计,日耗铜钱十二万文,即一百二十两白银。以一百二十日计,则费一万四千四百两银。”
一万四千四百两银子,听起来很少,但这个“很少”其实颇有误解。真实情况是高务实当年出任广西巡按时,广西全省一年都只能交七八万两银子,反而朝廷花在广西的银子一年却要接近二十万两。
当然,如今的广西托了当时高务实给它搞“计划经济”的福,发展很是迅速,早已是今时不同往日。
现在的广西,木材、香料、制糖和造船业成了四大支柱,另外还有一个钦州港在手,每年已经可以向朝廷上缴各种税款六十多万两。可以说,广西不仅摆脱了当年财政黑窟窿的尴尬,甚至还能挤进全国中游。
六十多万两的税款就能挤进全国中游?是的,因为高务实的财政改革之后,税收其实变得有了后世“国税”和“地税”的特征。这样一来,广西本省能拿到的税收比例是有限的,很大一部分会被户部直接收走,根本不走广西当地的账。
这么说吧,去年广东直接缴纳的税款也不过一百八十余万两。别看仍然三倍于广西,可如果对比后世来看……那会儿广东gdp那可是常年在广西五倍以上的,财政贡献那就更不必提了。
十几年时间让广西发展到这个程度,使得高务实在广西的名声威望一时无两,当地甚至出现了好些高务实的生祠——没错,就是原历史上魏公公满天下享受的那个玩意,只不过现在广西当地的高务实生祠都是民间建的,官方倒是并无表示。
其实也不是官方不想表示,当地有人为高务实建生祠的消息传出之后,广西官方就想趁机拍个马屁,不料疏文刚上,就被勃然大怒的高务实严词叫停了。广西官场这才知道马屁拍在了马腿上,从此不敢再提。
言归正传,一省之地的一万四千余两银子花费,这数目的确是需要户部拍板的,尤其是辽东这地方还比较特别,它不是个正常的“省份”,实际上是个“军管区”——这一点本书前文专门说过,这里就不赘述了。
由于这个原因,辽东实际上是大明各地里面第一大的财政黑窟窿。辽东的所谓财政,本质上就是“军屯制”。各地也没有诸如知府、知县这种专门的行政官员,更别提省级机构的三司了——辽东三司由山东代理,但山东方面其实也不大管。
呃,也不是不肯管,实在是你辽东本身就是军管状态,知府知县啥都没有,我山东的官员两眼一抹黑,怎么管你的民政啊?所以,辽东的所谓民政,实际上是各卫管的,而各卫的上司如果说有一定民政权力的,那实际上是巡抚和兵备道两级。
这么多年来,认认真真搞过行政管理的辽东巡抚和兵备道,大概就只有高务实一个。也得亏有个高务实管过一段时间,所以现在的辽东经济比原历史上到底是好多了。
主要有几个方面的产业发展不错,包括辽南盐业、柞丝产业、玉米产业、耐寒水稻产业,以及京华在鞍山附近建立的煤铁军工复合体。不过,产业虽然发展势头不错,但属于辽东本地财政收入的却很少。
辽南盐场,这是皇帝和高务实联手搞的,打的是皇家旗号,根本没人敢去收税。后来还是高务实表示这样会“与民争利”,因此主动按照全国统一标准纳了税……但是盐税属于国税,当地还是一文钱都拿不到。
柞丝产业,这产业一开始京华牵头搞的,后来京华退出了生产部门。经过改制,现在本质上是当地联产承包,雇员几乎全是民间妇女,而京华只负责统购统销。
这个柞丝产业是高务实当做民生工程搞的,目的是让当地妇女能因此获得一定收入补贴家用。因此,很早以前高务实就特意定了个极低的税率,这就导致现在发展虽然不错,但每年给当地利税只有不到四千两银子——整个产业不到四千两的利税。
玉米和耐寒水稻说是产业,其实并不能形成产业级的规模,本质上也是一种民生工程。推广开来之后,获益的主要都是民间,因为朝廷征税并没有变化,而他们多了玉米和耐寒水稻的产出,生活条件立刻有了不小的提高。
至于交税,那是没有的,最大的好处也就辽东苑马寺[注:即金复海盖兵备道]的官方种植可以提供一些实物产出,可惜这笔产出也和辽东官方关系不大。
虽说金复海盖兵备道是辽东巡抚的下属官员,可是辽东苑马寺却不归辽东巡抚管,而是朝廷直管,因此辽东苑马寺的产出就算要用,也得朝廷特批,不走辽东的账。
这么一算,辽东当地就只剩下一处增加的财政盈余,那就是京华的鞍山产业园。这个产业园基本是按照开平模式照搬式打造来的,有煤矿、铁矿,有洗煤厂、钢铁厂,有农具厂、火枪厂、火炮厂。
甚至还有一些相关工厂,比如京华精工旗下的弹黄厂、钢圈厂、轴承厂,京华基建旗下的水泥厂、建材厂等等,不一而足。
某种程度上来说,辽东算是有了一个与战争相关的“近全产业链”,为什么要加个“近”字呢?因为高务实没给辽东建火药厂,辽东想要火药,必须由关内输送。
这里面道理很简单,一是防微杜渐,不让辽东有武力割据的本钱,这个思路与高务实控制南疆军方的思路可谓如出一辙;二是整个辽东——甚至整个中国东北都没有什么好硫磺矿。那边的特点是黑土地肥力强,煤铁也管够,但就是没硫磺。
中国的硫磺矿主要分部在南方各省,除了后世新疆和内蒙之外,北方硫磺矿很少。目前大明的硫磺主要靠土默特输入,国内因为高务实不允许,基本不随便挖;南疆的硫磺则出自日本,具体来说是岛津家。
辽东这些年财政收入的提振,主力就是鞍山产业园的利税,去年一年合计交了十一万三千余两。原辽东巡抚顾养谦和现任巡抚张泰徵,但凡有要花钱的时候,两只眼睛都是巴巴盯着鞍山产业园。
夸张一点说,现在辽东财政几乎全指着京华吃饭了。可能有人会问,原本的产业呢?难道原本一点税都没有吗?有是有的,但是约等于没有,因为辽东各大将门才是辽东原有产业的主要拥有者,而他们有的是办法少交税。
这一点连高务实都不敢轻易去动——倒不是不能动,现在皇帝君权鼎盛,高务实威重九边,就算动了他们也不敢造反。只是现在军改没有完成,你动了他们的利益来源,他们养不起军队,打仗就要拉稀,这也是高务实不能忍的。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云覆月雨”、“岳晓遥”的月票支持,谢谢!感谢书友“邻家男孩1”的7张月票支持,谢谢!
ps:这章内容没写完,我尽量看看能不能再码一章,但鉴于近来多次晚上码到睡着,我也不敢保证了。另外,本大章第(卌一)节已经被屏蔽了,大家看不到的话可以去找d版,我不介意,因为我不知道还得怎么修改才能解禁,也就懒得费那个事了。
咋说呢,我更新一章的订阅也就那么回事,花时间一个个字去琢磨哪里敏感实属有毛病。其实我态度挺简单的,你要是能直接告诉我哪里不可以,我是愿意改的,但是你又不指明,那我怎么改?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33203.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33203/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3320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83章 正国本(卌五)部衙会议)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云无风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