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正文卷 第1194章 盟约信任危机
蜀汉之庄稼汉 本章字数:6426 蜀汉之庄稼汉txt下载
魏国伪帝曹叡还没死的时候,就曾哀叹过:
“祁山、襄阳、合肥三地,乃是控蜀吴二贼之要地,贼欲北犯,须先破此三地。”
“今祁山已破,故而蜀虏猖狂不能制,若是再失襄阳与合肥,将何以压吴寇?”
正是认识到三地的重要性,所以当年满宠提议弃旧城建新城时,就差点没有通过。
毕竟有了祁山的前车之鉴,万一合肥新城挡不住吴寇,那大魏可就真是自陷死地了。
襄阳与合肥,如同两位太上皇,一西一东,压得吴国首尾不能动弹。
这些年来,孙权屡战屡败,也要年年北上,死磕合肥,自然也是看出了这一点,想要寻求破局之道。
至于襄阳这边,虽说动静要少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孙权不知道它的重要性。
只是荆州乃四战之地,同时又是汉吴两国永远无法消弥的伤口。
两国的联盟,只不过是暂时掩盖了这个伤口,并没有使它愈合。
吴国虽然占据了荆州大部,但江陵北有襄阳,西有永安。
让荆州之地,正好形成一个小型的三国鼎立之势。
惯于背刺,又做贼心虚的孙权,明面上主要是防备北面的襄阳,但实际上还要暗中防备蜀地。
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不敢调动太多的兵力北上,生怕汉军会突然从永安顺流而下,再打一次夷陵之战,以报前仇。
所以要不要配合吴国拿下襄阳,对于汉吴两国来说,都算得上是一件大事。
不但是对两国信任程度的真实测试。
同时还是对两国决策层对未来局势把握能力的一次考验。
这等国之大事,自然不能轻易做出决定。
送走了皇后,冯都护与左右夫人来到作战指挥室,通过巨大的地图,再一次推演了吴国夺取襄阳后的局势。
冯都护不由地感叹:
“陆逊此人,果然还是很厉害的。”
虽说作为江东代表人物,战略上比较保守,有些不思进取,只欲偏安江南。
但不得不说,此人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然就是杀招。
左夫人目光紧盯着地图,有些不甘心地说道:
“我们能不能从汉中出兵,把襄樊控制在自己手里?”
“可以倒是可以,不过得等三年之后。”
冯都护其实同样也是不太甘心,“须得等去东吴学习的学生们回来,然后我们就可以在汉中造船。”
“到时舟师从汉中顺流而下,同时大军从关中出武关攻宛城,水陆并进,宛城襄樊必然能一鼓而下。”
汉中舟师在水上袭扰,甚至可以截断襄阳与宛城之间的联系。
而汉军则可以全力攻打无险可守的宛城。
就算是曹爽从许昌派援军过来,大汉最下策也可以效彷光武皇帝,在宛城的东北方再打一次昆阳之战。
不,根本不用打昆阳之战,在南阳盆地这块平地上,大汉铁骑,根本无所畏惧。
魏国援军只要敢来,冯都护就敢灭了他们。
说不定,在歼灭了许昌援军之后,大汉就可以直接兵临许昌城下。
“啪!”
冯都护一巴掌拍在地图上的襄樊位置,有些恼怒道:
“陆逊这一出,根本就是破坏了吾未来三年的大计!”
左夫人亦是神色不愉。
右夫人少有接触军中之事,她站在地图面前,看了半天,这才幽幽说道:
“谁知道陆逊此举,不是早料到阿郎的打算?在妾看来,至少也是起了早早防备之心。”
“这一战过后,那些学生们,也应该回国了吧?”
“我们曾答应过吴国,不会在永安布置太多的战船,那么这些学生会放到哪里?”
“自然只能是襄樊上游的汉中,因为只有那里,才是大汉舟师的唯一用武之地。”
“控襄阳一地,进可谋划魏地,退可据守江南,同时还能牵制大汉,乃至限制大汉未来夺取天下的路线。”
“甚至还能让大汉舟师在短时间内无用武之地……”
除非大汉主动撕毁盟约,失信于天下,要从吴国手里夺取襄阳乃至荆州。
否则的话,就算大汉在汉中组建起舟师,也只能在汉中打转转。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右夫人这才总结似地说道:“要是换作我,我也会这么做。”
冯都督面色微微一变,忍不住地骂了一句:
“真他妈的好算计!”
这么说来,自己派出去的学生,岂不是至少也要多耽搁几年时间?
亏自己还送了吴国那么多物资,让他们在吴国多学了一年时间。
听到右夫人的分析,冯都护越发确定,陆逊此举,定然是有意为之。
吴国这是打算要在自己的学生回来之前,抢先把襄阳控制在手里。
看来对于大汉的节节胜利,吴国喜欢背刺的老毛病又开始犯了。
一边想要利用大汉帮他们捞好处,一边又暗中扯大汉的后腿。
相对于冯都护被人算计的恼怒,左夫人在军事上,则是要现实得多。
虽然不甘心,但眼下大汉既然不可能拿下襄阳,她很快就清醒地转至军事层面考虑利弊。
对着沙盘与地图看了一会,但见她突然冷笑一声:
“皆言吴人乃鼠辈,目光浅短,此言亦确实有理。”
“就算让他们拿下襄阳又如何?就算大汉不能走宛城攻取许昌又如何?”
“只要能光明正大拿下幽州,天下产马之地尽在大汉之手。”
“魏贼挡不住大汉的兵锋,难道吴人凭着大江就想阻止大汉光复天下?”
右夫人同意左夫人的看法,但见她微微一笑:
“大汉现在没办法拿下襄阳,吴人亦是同样没有办法拿下幽州。”
“陆逊此举,看似高明,实不过是无奈之举罢了,阿郎何须如此生气?”
她的目光流转,缓声劝道:
“陆逊好歹也是吴国名将,怎么可能看不到眼下的大势?”
“他欲有所作为,自然不甘束手待缚,也是人之常情。”
“毕竟这天下的便宜,总不能让咱们全占了去。”
听到两位夫人的话,冯都护“哦”了一声,看向二人,问道:
“依两位细君之意,也是同意我领军去一趟武关?”
“不仅仅是去一趟武关。”
一直在沉思的左夫人拿起长鞭,点了点宛城的位置:
“魏贼虽说弃守武关,但他们在武关道东南边,重新修复了草桥关。”
草桥关,就是后世的荆紫关。
公元前304年,此地属于楚国管辖,楚王派太子荆来镇守此地,于是此地就取名叫荆子口。
武关属秦,荆子口属楚。
当时它们是武关道上秦楚两国国境线上的最重要关口。
汉时,在荆子口的旧址上,有一座木桥,供往来商旅通过丹水,故而称此地为草桥关。
武关与草桥关之间,皆是崇山峻岭,唯有丹水穿越其间,连通两地。
唐朝前的武关道,大部分路段都是与丹水冲刷而成的河谷重合。
“就算是大汉以后不能从武关走宛城攻取许昌,但亦要做好钳制襄阳的准备。”
“若不然,大汉自北南下灭魏时,吴国就可以毫无顾忌地从襄阳偷袭宛城许昌等地。”
左夫人说着,长鞭重重地点在草桥关的位置。
“啪!”
“所以,大汉想要完全控制武关道,草桥关就必须得拿下来。”
“如此,退,可作为武关的前哨,进,可钳制南阳诸地。”
“吴人控襄阳,让大汉不能从宛城攻取许昌,那我们也要让他们不敢轻易从宛城北上。”
冯都护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地说道:
“也就是说,不走这一趟,是不行了……”
右夫人轻笑一声:
“荆州乃三足鼎立之地,吴人想要攻取襄阳,大汉自然也不能光看着,真能拿下草桥关的话,确实也不错。”
唔,大汉拿草桥关,吴国拿襄阳,所以只有魏贼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冯都护点头:
“得闻两位细君之言,某茅塞顿开,既如此,那我就领兵走一趟武关。”
“关键问题是,仅仅武关那点守军,怕是攻不下草桥关。想要攻下草桥关,还须得另行调兵。”
别看现在的大汉,疆域广大,但兵力仍是关中之战时的那些兵力,最多就是增加了一些并州的胡骑义从。
这就是为什么冯都护一直反对现在就在河东用兵的原因之一。
别看大汉已经收复关中这么久了,但冯都护知道,再次用兵的时机,仍是远远未到。
丞相去世后,军中本来就人心不稳。
再加上冯都护接管前线大军,汉中军的头号勐将魏延与他不和,而随军长史杨仪更是潜逃魏国。
对军中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逼得冯都护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到安抚军中人心方面来。
魏军退出关中时,又摧毁了潼关与武关。
冯都护又须得调集人手加以修复。
还要派出人手清理未央宫。
同时还要着手修复郑国渠,为以后的恢复生产做准备。
紧跟着又是天子迁都,百官与各官署皆随之迁来,更是诸多繁琐。
天子迁都完毕,就要着手战后治理问题,安抚、整顿、收服关中并州与河东的诸多世家。
不管是用什么方法,让世家低头也好,让他们配合也罢,利诱甚至恫吓肢解等等。
挟着大胜余威,只有让他们配合了,重新丈量土地与清静户籍人口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更好地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
所以直到去年,新复三地(关中并州河东)给百姓重新分配田地的举措才能完全开展。
甚至主持丈量土地的一部分人员,还是从学院学生或者预备学生的世家子弟。
就算是把百姓当成牛马驴驱使,但想要让地里长出庄稼来,也是要时间的。
长出庄稼还不算,还得让百姓家里有足够的余粮——至少耕种两三年,才能攒下一年的口粮。
只有让百姓切实感受到朝廷的恩惠,才能进一步征召青壮入伍。
否则的话,家里的壮劳动力没了,万一再遇到点什么灾害或者意外,流民便产生了……
这样的士卒,就算是强行召到军中,又有多少战斗意志?
这与魏贼对屯田客的压迫又有多大区别?
故而季汉现在实行的,是征兵制与募兵制相结合的兵制。
有户籍则分田,有籍有田的人家,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须得抽丁服兵役。
兵役一共四年,一年在本郡戍守,这就是郡兵,同时接受正规军事训练。
剩下的三年要调入中央军,参与对外作战。
这四年兵役是义务性的,除非战死或残疾,才有抚恤金。
不过在中央军,他们可以在接受文化教育,如果进入工程营,甚至还能学到某类技能,算是难得的福利。
如果服役超过了四年,个人就能领到朝廷发给的军中俸禄,可以补贴家里。
运气好一些,能立下足够的军功,那么还能分到“军田”。
军田并不是实分给个人,而是按交易所各地的粮食均价折算成钱粮,分到个人手里。
同样,这些钱粮也可以按要求送到家里——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对立下军功者不吝重赏的制度,是维持汉军强大战斗力的保证。
而想要维持这些制度,须得有两个最重要的基础:
一是有足够的兵源,二是有足够的财力。
幸好,这些年来,随着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再加上生产工具的改进等等。
最重要的,还是粮食的增产,是保证大汉财政良好的最底层基础。
至于兵源,正常来说,按季汉的情况,确实是个大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却是被大汉丞相的汉夷如一,与冯某人对胡夷的恩威并施化解了。
南边的夷人,北边的胡人,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不但给大汉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劳(动)力。
而且还踊跃地加入汉军,以期能跨跃阶层,为后代谋求一条更好的生存之道。
无当军、义从骑就是最主要的代表。
冯某人虽说有时候手段酷烈了一些,但确实也给边地的胡夷带来了许多改变,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活路。
有胡夷视之如恶鬼,但同样有更多的胡夷视之为天神。
季汉对军功的重视,导致想要翻身的汉人百姓都趋之若鹜,更别说胡夷。
汉夷如一的好处,就在这个时候体现出来了。
因为军功的赏赐,可是不分汉胡的。
但政策就是再好,也要有实施的前提与基础,而现在的新复三地,条件恰恰还没有成熟。
这就要求大汉必须得再等几年。
以大汉现在的兵力,分散守住各地,已经算是难得。
就如九原都督府,管辖着如此广袤的草原,却仅有五千兵力——其中还有两千是胡骑义从。
若非冯某人屠戮了数万鲜卑精骑,彻底打断了鲜卑人的嵴梁骨,吓破了九原胡儿的胆。
九原会不会像现在这般安定祥和,还是个疑问。
所以大汉现在想要集中兵力发起大战,确实有些勉强。
“从别处征调兵力过来是等不及了,所以只能是调关中之兵。”
作为战略预备队,长安的禁军已经被调走了一部分,由张舅哥带去了河东。
剩下的不能轻动。
再说了,攻城要的是步兵,骑兵很明显不合适。
左夫人点了点潼关,“抽调潼关一部分守兵如何?”
“现在我们在河东布有重兵,魏贼必然不敢掉以轻心。”
“再加上潼关险要,就算是暂时调走一部分兵力,只要关内守军紧守关城,应当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后面还有话左将军没有完全说出来。
那就是留守长安的禁军,足够应付意外——包括魏贼出其不意地突入关中。
只要禁军能守住长安,拖到河东大军与冯都护回转,一切就不用担心。
更别说魏贼敢不敢在关中与禁军一决雄雌,那都是个问题。
冯都护沉吟一会,点了点头:
“看来唯有如此了。”
虽说草桥关也算是一个关城,但主要还是倚仗丹水,远不如武关那般险要。
武关道地势多是河谷,不好展开兵线,倒也不用领太多的兵力过去。
“武关守将句孝兴(即句扶)与孟昂雄(即孟琰),乃是忠勇之辈,且皆与阿郎交好,阿郎此行倒也不用担心无人可用。”
“却是不知阿郎打算从潼关那边调何人过来?”
既然已经决定了出兵,接下来自然是要定下带谁出征。
左夫人这一回没打算跟着去。
一来她还有一个镇东将军的身份。
冯都护亲自出马,已经算是给了陆逊面子,若是再加上一个席卷并州河东的关镇东,那陆逊的面子也太大了点。
二来左夫人还要留守中都护府,处理府中军务。
“让信厚(即李球)领军过来吧,给他加一个参军之位,柳休然(即柳隐)留守潼关,我也放心一些。”
冯都护为主帅,李球为参军,句扶与孟琰为副将,这个阵容,对付区区一个草桥关,足够豪华了。
为您提供大神甲青的蜀汉之庄稼汉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1194章 盟约信任危机免费阅读.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26565.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26565/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2656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194章 盟约信任危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甲青谢谢您的支持!!
“祁山、襄阳、合肥三地,乃是控蜀吴二贼之要地,贼欲北犯,须先破此三地。”
“今祁山已破,故而蜀虏猖狂不能制,若是再失襄阳与合肥,将何以压吴寇?”
正是认识到三地的重要性,所以当年满宠提议弃旧城建新城时,就差点没有通过。
毕竟有了祁山的前车之鉴,万一合肥新城挡不住吴寇,那大魏可就真是自陷死地了。
襄阳与合肥,如同两位太上皇,一西一东,压得吴国首尾不能动弹。
这些年来,孙权屡战屡败,也要年年北上,死磕合肥,自然也是看出了这一点,想要寻求破局之道。
至于襄阳这边,虽说动静要少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孙权不知道它的重要性。
只是荆州乃四战之地,同时又是汉吴两国永远无法消弥的伤口。
两国的联盟,只不过是暂时掩盖了这个伤口,并没有使它愈合。
吴国虽然占据了荆州大部,但江陵北有襄阳,西有永安。
让荆州之地,正好形成一个小型的三国鼎立之势。
惯于背刺,又做贼心虚的孙权,明面上主要是防备北面的襄阳,但实际上还要暗中防备蜀地。
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不敢调动太多的兵力北上,生怕汉军会突然从永安顺流而下,再打一次夷陵之战,以报前仇。
所以要不要配合吴国拿下襄阳,对于汉吴两国来说,都算得上是一件大事。
不但是对两国信任程度的真实测试。
同时还是对两国决策层对未来局势把握能力的一次考验。
这等国之大事,自然不能轻易做出决定。
送走了皇后,冯都护与左右夫人来到作战指挥室,通过巨大的地图,再一次推演了吴国夺取襄阳后的局势。
冯都护不由地感叹:
“陆逊此人,果然还是很厉害的。”
虽说作为江东代表人物,战略上比较保守,有些不思进取,只欲偏安江南。
但不得不说,此人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然就是杀招。
左夫人目光紧盯着地图,有些不甘心地说道:
“我们能不能从汉中出兵,把襄樊控制在自己手里?”
“可以倒是可以,不过得等三年之后。”
冯都护其实同样也是不太甘心,“须得等去东吴学习的学生们回来,然后我们就可以在汉中造船。”
“到时舟师从汉中顺流而下,同时大军从关中出武关攻宛城,水陆并进,宛城襄樊必然能一鼓而下。”
汉中舟师在水上袭扰,甚至可以截断襄阳与宛城之间的联系。
而汉军则可以全力攻打无险可守的宛城。
就算是曹爽从许昌派援军过来,大汉最下策也可以效彷光武皇帝,在宛城的东北方再打一次昆阳之战。
不,根本不用打昆阳之战,在南阳盆地这块平地上,大汉铁骑,根本无所畏惧。
魏国援军只要敢来,冯都护就敢灭了他们。
说不定,在歼灭了许昌援军之后,大汉就可以直接兵临许昌城下。
“啪!”
冯都护一巴掌拍在地图上的襄樊位置,有些恼怒道:
“陆逊这一出,根本就是破坏了吾未来三年的大计!”
左夫人亦是神色不愉。
右夫人少有接触军中之事,她站在地图面前,看了半天,这才幽幽说道:
“谁知道陆逊此举,不是早料到阿郎的打算?在妾看来,至少也是起了早早防备之心。”
“这一战过后,那些学生们,也应该回国了吧?”
“我们曾答应过吴国,不会在永安布置太多的战船,那么这些学生会放到哪里?”
“自然只能是襄樊上游的汉中,因为只有那里,才是大汉舟师的唯一用武之地。”
“控襄阳一地,进可谋划魏地,退可据守江南,同时还能牵制大汉,乃至限制大汉未来夺取天下的路线。”
“甚至还能让大汉舟师在短时间内无用武之地……”
除非大汉主动撕毁盟约,失信于天下,要从吴国手里夺取襄阳乃至荆州。
否则的话,就算大汉在汉中组建起舟师,也只能在汉中打转转。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右夫人这才总结似地说道:“要是换作我,我也会这么做。”
冯都督面色微微一变,忍不住地骂了一句:
“真他妈的好算计!”
这么说来,自己派出去的学生,岂不是至少也要多耽搁几年时间?
亏自己还送了吴国那么多物资,让他们在吴国多学了一年时间。
听到右夫人的分析,冯都护越发确定,陆逊此举,定然是有意为之。
吴国这是打算要在自己的学生回来之前,抢先把襄阳控制在手里。
看来对于大汉的节节胜利,吴国喜欢背刺的老毛病又开始犯了。
一边想要利用大汉帮他们捞好处,一边又暗中扯大汉的后腿。
相对于冯都护被人算计的恼怒,左夫人在军事上,则是要现实得多。
虽然不甘心,但眼下大汉既然不可能拿下襄阳,她很快就清醒地转至军事层面考虑利弊。
对着沙盘与地图看了一会,但见她突然冷笑一声:
“皆言吴人乃鼠辈,目光浅短,此言亦确实有理。”
“就算让他们拿下襄阳又如何?就算大汉不能走宛城攻取许昌又如何?”
“只要能光明正大拿下幽州,天下产马之地尽在大汉之手。”
“魏贼挡不住大汉的兵锋,难道吴人凭着大江就想阻止大汉光复天下?”
右夫人同意左夫人的看法,但见她微微一笑:
“大汉现在没办法拿下襄阳,吴人亦是同样没有办法拿下幽州。”
“陆逊此举,看似高明,实不过是无奈之举罢了,阿郎何须如此生气?”
她的目光流转,缓声劝道:
“陆逊好歹也是吴国名将,怎么可能看不到眼下的大势?”
“他欲有所作为,自然不甘束手待缚,也是人之常情。”
“毕竟这天下的便宜,总不能让咱们全占了去。”
听到两位夫人的话,冯都护“哦”了一声,看向二人,问道:
“依两位细君之意,也是同意我领军去一趟武关?”
“不仅仅是去一趟武关。”
一直在沉思的左夫人拿起长鞭,点了点宛城的位置:
“魏贼虽说弃守武关,但他们在武关道东南边,重新修复了草桥关。”
草桥关,就是后世的荆紫关。
公元前304年,此地属于楚国管辖,楚王派太子荆来镇守此地,于是此地就取名叫荆子口。
武关属秦,荆子口属楚。
当时它们是武关道上秦楚两国国境线上的最重要关口。
汉时,在荆子口的旧址上,有一座木桥,供往来商旅通过丹水,故而称此地为草桥关。
武关与草桥关之间,皆是崇山峻岭,唯有丹水穿越其间,连通两地。
唐朝前的武关道,大部分路段都是与丹水冲刷而成的河谷重合。
“就算是大汉以后不能从武关走宛城攻取许昌,但亦要做好钳制襄阳的准备。”
“若不然,大汉自北南下灭魏时,吴国就可以毫无顾忌地从襄阳偷袭宛城许昌等地。”
左夫人说着,长鞭重重地点在草桥关的位置。
“啪!”
“所以,大汉想要完全控制武关道,草桥关就必须得拿下来。”
“如此,退,可作为武关的前哨,进,可钳制南阳诸地。”
“吴人控襄阳,让大汉不能从宛城攻取许昌,那我们也要让他们不敢轻易从宛城北上。”
冯都护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地说道:
“也就是说,不走这一趟,是不行了……”
右夫人轻笑一声:
“荆州乃三足鼎立之地,吴人想要攻取襄阳,大汉自然也不能光看着,真能拿下草桥关的话,确实也不错。”
唔,大汉拿草桥关,吴国拿襄阳,所以只有魏贼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冯都护点头:
“得闻两位细君之言,某茅塞顿开,既如此,那我就领兵走一趟武关。”
“关键问题是,仅仅武关那点守军,怕是攻不下草桥关。想要攻下草桥关,还须得另行调兵。”
别看现在的大汉,疆域广大,但兵力仍是关中之战时的那些兵力,最多就是增加了一些并州的胡骑义从。
这就是为什么冯都护一直反对现在就在河东用兵的原因之一。
别看大汉已经收复关中这么久了,但冯都护知道,再次用兵的时机,仍是远远未到。
丞相去世后,军中本来就人心不稳。
再加上冯都护接管前线大军,汉中军的头号勐将魏延与他不和,而随军长史杨仪更是潜逃魏国。
对军中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逼得冯都护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到安抚军中人心方面来。
魏军退出关中时,又摧毁了潼关与武关。
冯都护又须得调集人手加以修复。
还要派出人手清理未央宫。
同时还要着手修复郑国渠,为以后的恢复生产做准备。
紧跟着又是天子迁都,百官与各官署皆随之迁来,更是诸多繁琐。
天子迁都完毕,就要着手战后治理问题,安抚、整顿、收服关中并州与河东的诸多世家。
不管是用什么方法,让世家低头也好,让他们配合也罢,利诱甚至恫吓肢解等等。
挟着大胜余威,只有让他们配合了,重新丈量土地与清静户籍人口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更好地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
所以直到去年,新复三地(关中并州河东)给百姓重新分配田地的举措才能完全开展。
甚至主持丈量土地的一部分人员,还是从学院学生或者预备学生的世家子弟。
就算是把百姓当成牛马驴驱使,但想要让地里长出庄稼来,也是要时间的。
长出庄稼还不算,还得让百姓家里有足够的余粮——至少耕种两三年,才能攒下一年的口粮。
只有让百姓切实感受到朝廷的恩惠,才能进一步征召青壮入伍。
否则的话,家里的壮劳动力没了,万一再遇到点什么灾害或者意外,流民便产生了……
这样的士卒,就算是强行召到军中,又有多少战斗意志?
这与魏贼对屯田客的压迫又有多大区别?
故而季汉现在实行的,是征兵制与募兵制相结合的兵制。
有户籍则分田,有籍有田的人家,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须得抽丁服兵役。
兵役一共四年,一年在本郡戍守,这就是郡兵,同时接受正规军事训练。
剩下的三年要调入中央军,参与对外作战。
这四年兵役是义务性的,除非战死或残疾,才有抚恤金。
不过在中央军,他们可以在接受文化教育,如果进入工程营,甚至还能学到某类技能,算是难得的福利。
如果服役超过了四年,个人就能领到朝廷发给的军中俸禄,可以补贴家里。
运气好一些,能立下足够的军功,那么还能分到“军田”。
军田并不是实分给个人,而是按交易所各地的粮食均价折算成钱粮,分到个人手里。
同样,这些钱粮也可以按要求送到家里——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对立下军功者不吝重赏的制度,是维持汉军强大战斗力的保证。
而想要维持这些制度,须得有两个最重要的基础:
一是有足够的兵源,二是有足够的财力。
幸好,这些年来,随着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再加上生产工具的改进等等。
最重要的,还是粮食的增产,是保证大汉财政良好的最底层基础。
至于兵源,正常来说,按季汉的情况,确实是个大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却是被大汉丞相的汉夷如一,与冯某人对胡夷的恩威并施化解了。
南边的夷人,北边的胡人,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不但给大汉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劳(动)力。
而且还踊跃地加入汉军,以期能跨跃阶层,为后代谋求一条更好的生存之道。
无当军、义从骑就是最主要的代表。
冯某人虽说有时候手段酷烈了一些,但确实也给边地的胡夷带来了许多改变,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活路。
有胡夷视之如恶鬼,但同样有更多的胡夷视之为天神。
季汉对军功的重视,导致想要翻身的汉人百姓都趋之若鹜,更别说胡夷。
汉夷如一的好处,就在这个时候体现出来了。
因为军功的赏赐,可是不分汉胡的。
但政策就是再好,也要有实施的前提与基础,而现在的新复三地,条件恰恰还没有成熟。
这就要求大汉必须得再等几年。
以大汉现在的兵力,分散守住各地,已经算是难得。
就如九原都督府,管辖着如此广袤的草原,却仅有五千兵力——其中还有两千是胡骑义从。
若非冯某人屠戮了数万鲜卑精骑,彻底打断了鲜卑人的嵴梁骨,吓破了九原胡儿的胆。
九原会不会像现在这般安定祥和,还是个疑问。
所以大汉现在想要集中兵力发起大战,确实有些勉强。
“从别处征调兵力过来是等不及了,所以只能是调关中之兵。”
作为战略预备队,长安的禁军已经被调走了一部分,由张舅哥带去了河东。
剩下的不能轻动。
再说了,攻城要的是步兵,骑兵很明显不合适。
左夫人点了点潼关,“抽调潼关一部分守兵如何?”
“现在我们在河东布有重兵,魏贼必然不敢掉以轻心。”
“再加上潼关险要,就算是暂时调走一部分兵力,只要关内守军紧守关城,应当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后面还有话左将军没有完全说出来。
那就是留守长安的禁军,足够应付意外——包括魏贼出其不意地突入关中。
只要禁军能守住长安,拖到河东大军与冯都护回转,一切就不用担心。
更别说魏贼敢不敢在关中与禁军一决雄雌,那都是个问题。
冯都护沉吟一会,点了点头:
“看来唯有如此了。”
虽说草桥关也算是一个关城,但主要还是倚仗丹水,远不如武关那般险要。
武关道地势多是河谷,不好展开兵线,倒也不用领太多的兵力过去。
“武关守将句孝兴(即句扶)与孟昂雄(即孟琰),乃是忠勇之辈,且皆与阿郎交好,阿郎此行倒也不用担心无人可用。”
“却是不知阿郎打算从潼关那边调何人过来?”
既然已经决定了出兵,接下来自然是要定下带谁出征。
左夫人这一回没打算跟着去。
一来她还有一个镇东将军的身份。
冯都护亲自出马,已经算是给了陆逊面子,若是再加上一个席卷并州河东的关镇东,那陆逊的面子也太大了点。
二来左夫人还要留守中都护府,处理府中军务。
“让信厚(即李球)领军过来吧,给他加一个参军之位,柳休然(即柳隐)留守潼关,我也放心一些。”
冯都护为主帅,李球为参军,句扶与孟琰为副将,这个阵容,对付区区一个草桥关,足够豪华了。
为您提供大神甲青的蜀汉之庄稼汉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1194章 盟约信任危机免费阅读.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26565.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26565/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2656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194章 盟约信任危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甲青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