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大同知府谢奉和大同镇副总兵薛桐闻言都是来了精神,二人都是抱拳说道:“刘总兵请讲,我等洗耳恭听。”
刘君韬笑着说道;“二位向我兖州镇赊借钱粮,也是用于整顿军备和赈济百姓,二位大人一心为国,本镇十分钦佩。只是这赊借一事还是有些欠考虑,将来二位如何偿还?这可是要让大同镇和大同府背上了巨额债务啊!”
听完之后,谢奉和薛桐都是愣住了,二人以为刘君韬是不想出这笔钱粮,心中很是失落。
薛桐还是不甘心,便说道:“刘总兵,我听说兖州镇的玉山票号可以借贷,实在不行我和谢大人出面,向玉山票号借贷可以吗?”
“哈哈!”
刘君韬闻言大笑了起来,说道:“本镇所说的提议就是玉山票号!”
薛桐和谢奉的心中又是燃起了一丝希望,二人都是打起精神询问起来。
刘君韬便向二人介绍起了玉山票号借贷的相关情况,说道:“二位大人,在玉山票号借贷是需要相应的抵押才可以,咱们大同镇和大同府需要的钱粮数额肯定十分巨大,所以相应的抵押也必须是等价的才可以。”
谢奉惊呼道:“我们要是有相应的抵押,哪里还需要借贷?”
薛桐也是微微摇头,显然是以为这是刘君韬的推辞罢了。
刘君韬见状便解释道:“抵押的种类很多,譬如矿藏、牲畜!这些虽然价值很大,但是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用来赈济百姓、发展军备的,所以二位大人大可用大同境内的矿藏等资源来做抵押,从玉山票号内借贷出钱粮!”
听到这里,谢奉和薛桐对视一眼,二人都是长出一口气,心中暗道:“此事可行!”
接着,谢奉便说道:“刘总兵此话当真!”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好!”
薛桐赶紧接着说道:“那咱们今日便立下文书如何?”
其实在大明朝,是不允许地方官吏、百姓擅自开矿的,只能由朝廷设置专门的官吏机构进行开采。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此时大明私自开矿的官吏、士绅何其众多,对此朝廷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就管不过来。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薛桐、谢奉听到刘君韬提出以大同矿藏作为抵押的时候,才会这般从容,并且迫不及待的要和刘君韬签订文书,生怕刘君韬半途反悔。
刘君韬笑着说道:“好!”
“来人!取纸笔来!”
接着,刘君韬便亲自提笔,和大同知府谢奉、大同镇副总兵薛桐一起,三人共同拟定了一份抵押文书,用大同境内的煤炭、铁矿等矿藏资源作为抵押,向玉山票号借贷白银一百三十万两,粮食四十万石。
而且,这些巨额钱粮只是第一批,接下来玉山票号将会陆续送来四批钱粮,总数将达到四百万两白银、一百七十万石粮食!
当然,这笔巨额的钱粮将会分成两份,大同府分得四成,大同镇分得六成。
文书中规定:大同府和大同镇借贷的这些钱粮都是不用偿还的,只需要允许兖州镇商部是大同境内开设煤矿四处、铁矿五处,以及其余的各类工坊二十七处,并且同意商部在大同境内开设票号的分号等各类生意。
这份文书的有效期限为五年。
对于这份文书,刘君韬和谢奉、薛桐可谓是三方共赢。
刘君韬可以凭借这份借贷文书获得大同境内的煤铁资源,要知道大同可是矿藏资源非常丰富的,在后世可是煤铁基地!
有了这些煤炭、铁矿资源,刘君韬有把握将玉山兵仗局、徐州兵仗局、东平州军械所的产量提升不少,至少可以提升一倍!
而且,幕府商部还可以顺势将生意扩张到大同,并且依次为中心向山西、宣府等地扩张,大大增强商部在大明北方的实力。
而幕府探查部和赞画部也可以借着这次机会,在大同等地大力发展势力,到时候可以为兖州镇提供更多、更准确的情报和支持。
而对于薛桐来说,可以凭借这些钱粮在短时间内恢复大同镇各处的城池、堡垒,并且可以立即招募兵丁,将麾下兵马扩充、满员。
并且在这份文书之中,刘君韬还同意加上了一笔“军火”买卖,同意在两年之内分四批,向大同镇贩卖精良鸟铳三千杆,包括子药五万发;铠甲、棉甲各一千领,武钢战车等车辆共计五百辆。
当然这些军备都算在了借贷的钱粮之中,用这些钱粮作价抵扣。
不过有了兖州镇贩卖的这些兵备,薛桐有信心用一、两年的时间,将大同镇兵马重新打造出来,并且让大军的战力远胜之前。
兖州镇兵备的精良和强悍,在此次大战中可是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薛桐很是眼馋的。
另外,大同知府谢奉也是满意而归,有了这一大笔钱粮,再加上朝廷拨下的赈济钱粮,大同府完全可以在一年之内将十余万流离失所的百姓安顿下来。
这十余万百姓可以衣食无忧,可以获得医药,可以重建家园。
而且大同府还可以招募人手清理各地大战的痕迹,以避免大战之后爆发瘟疫。
如此一来,朝廷一定会对大同府赞赏有加,身为知府的谢奉也会受到朝廷的重视,这可是一件大大的政绩!
此时,谢奉甚至已经看到大同百姓为自己送来万民伞的情景了。
文书拟定完毕,刘君韬、薛桐、谢奉三人一一在文书上签字画押。
让刘君韬吃惊的是,薛桐和谢奉竟然将各自的大印都随身携带着,显然今天是有备而来的。
之后,薛桐和谢奉便急急忙忙的告辞了,二人都是召集回去整顿人手,准备接收兖州镇的钱粮。
按照文书上的约定,第一批钱粮将在四十天内抵达大同。
随同前来的还有商部的人手,到时候大同镇和大同府必须全力协助兖州镇商部开矿、做生意的各项事宜。
待到薛桐和谢奉急匆匆的离开之后,刘君韬便将刘子安找了过来,将此事说了一下,而后便说道:“立即通知商部唐宇,命其按照文书调集钱粮,万万不可耽误了时间。同时命令唐宇立即调集可靠人手,最好亲自带人北上大同!”
刘子安在一旁奋笔疾书记录着刘君韬的命令,而后问道:“总镇可还有别的命令?”
刘君韬想了一下,说道:“命令军部胡德兴,再调集一千新兵,随同商部调集的钱粮、人手一同北上,全程护送,决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很快,刘子安便拟好了两道命令,交给刘君韬查看无误之后,便由刘君韬亲自盖上了兖州镇总兵官大印,当天便由探查部的探马一路南下,送往了兖州镇城。
没过几天,整个大同城都运动了起来,大同府和大同镇都是开始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大同各地遭了兵灾赶到大同城附近的百姓被安顿了下来,并且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而大同镇各地受损的城池、堡垒也开始了重建、休整。
当然,这些事务消耗的钱粮都是朝廷拨下的,虽然数量有限,但是坚持到兖州镇借到的钱粮运来还是可以的。
此时,刘君韬也是开始想到,现在战事结束,自己也该率部南下回家了!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24884.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24884/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2488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百八十三章 商部北上)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东仙轩辕谢谢您的支持!!
刘君韬笑着说道;“二位向我兖州镇赊借钱粮,也是用于整顿军备和赈济百姓,二位大人一心为国,本镇十分钦佩。只是这赊借一事还是有些欠考虑,将来二位如何偿还?这可是要让大同镇和大同府背上了巨额债务啊!”
听完之后,谢奉和薛桐都是愣住了,二人以为刘君韬是不想出这笔钱粮,心中很是失落。
薛桐还是不甘心,便说道:“刘总兵,我听说兖州镇的玉山票号可以借贷,实在不行我和谢大人出面,向玉山票号借贷可以吗?”
“哈哈!”
刘君韬闻言大笑了起来,说道:“本镇所说的提议就是玉山票号!”
薛桐和谢奉的心中又是燃起了一丝希望,二人都是打起精神询问起来。
刘君韬便向二人介绍起了玉山票号借贷的相关情况,说道:“二位大人,在玉山票号借贷是需要相应的抵押才可以,咱们大同镇和大同府需要的钱粮数额肯定十分巨大,所以相应的抵押也必须是等价的才可以。”
谢奉惊呼道:“我们要是有相应的抵押,哪里还需要借贷?”
薛桐也是微微摇头,显然是以为这是刘君韬的推辞罢了。
刘君韬见状便解释道:“抵押的种类很多,譬如矿藏、牲畜!这些虽然价值很大,但是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用来赈济百姓、发展军备的,所以二位大人大可用大同境内的矿藏等资源来做抵押,从玉山票号内借贷出钱粮!”
听到这里,谢奉和薛桐对视一眼,二人都是长出一口气,心中暗道:“此事可行!”
接着,谢奉便说道:“刘总兵此话当真!”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好!”
薛桐赶紧接着说道:“那咱们今日便立下文书如何?”
其实在大明朝,是不允许地方官吏、百姓擅自开矿的,只能由朝廷设置专门的官吏机构进行开采。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此时大明私自开矿的官吏、士绅何其众多,对此朝廷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就管不过来。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薛桐、谢奉听到刘君韬提出以大同矿藏作为抵押的时候,才会这般从容,并且迫不及待的要和刘君韬签订文书,生怕刘君韬半途反悔。
刘君韬笑着说道:“好!”
“来人!取纸笔来!”
接着,刘君韬便亲自提笔,和大同知府谢奉、大同镇副总兵薛桐一起,三人共同拟定了一份抵押文书,用大同境内的煤炭、铁矿等矿藏资源作为抵押,向玉山票号借贷白银一百三十万两,粮食四十万石。
而且,这些巨额钱粮只是第一批,接下来玉山票号将会陆续送来四批钱粮,总数将达到四百万两白银、一百七十万石粮食!
当然,这笔巨额的钱粮将会分成两份,大同府分得四成,大同镇分得六成。
文书中规定:大同府和大同镇借贷的这些钱粮都是不用偿还的,只需要允许兖州镇商部是大同境内开设煤矿四处、铁矿五处,以及其余的各类工坊二十七处,并且同意商部在大同境内开设票号的分号等各类生意。
这份文书的有效期限为五年。
对于这份文书,刘君韬和谢奉、薛桐可谓是三方共赢。
刘君韬可以凭借这份借贷文书获得大同境内的煤铁资源,要知道大同可是矿藏资源非常丰富的,在后世可是煤铁基地!
有了这些煤炭、铁矿资源,刘君韬有把握将玉山兵仗局、徐州兵仗局、东平州军械所的产量提升不少,至少可以提升一倍!
而且,幕府商部还可以顺势将生意扩张到大同,并且依次为中心向山西、宣府等地扩张,大大增强商部在大明北方的实力。
而幕府探查部和赞画部也可以借着这次机会,在大同等地大力发展势力,到时候可以为兖州镇提供更多、更准确的情报和支持。
而对于薛桐来说,可以凭借这些钱粮在短时间内恢复大同镇各处的城池、堡垒,并且可以立即招募兵丁,将麾下兵马扩充、满员。
并且在这份文书之中,刘君韬还同意加上了一笔“军火”买卖,同意在两年之内分四批,向大同镇贩卖精良鸟铳三千杆,包括子药五万发;铠甲、棉甲各一千领,武钢战车等车辆共计五百辆。
当然这些军备都算在了借贷的钱粮之中,用这些钱粮作价抵扣。
不过有了兖州镇贩卖的这些兵备,薛桐有信心用一、两年的时间,将大同镇兵马重新打造出来,并且让大军的战力远胜之前。
兖州镇兵备的精良和强悍,在此次大战中可是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薛桐很是眼馋的。
另外,大同知府谢奉也是满意而归,有了这一大笔钱粮,再加上朝廷拨下的赈济钱粮,大同府完全可以在一年之内将十余万流离失所的百姓安顿下来。
这十余万百姓可以衣食无忧,可以获得医药,可以重建家园。
而且大同府还可以招募人手清理各地大战的痕迹,以避免大战之后爆发瘟疫。
如此一来,朝廷一定会对大同府赞赏有加,身为知府的谢奉也会受到朝廷的重视,这可是一件大大的政绩!
此时,谢奉甚至已经看到大同百姓为自己送来万民伞的情景了。
文书拟定完毕,刘君韬、薛桐、谢奉三人一一在文书上签字画押。
让刘君韬吃惊的是,薛桐和谢奉竟然将各自的大印都随身携带着,显然今天是有备而来的。
之后,薛桐和谢奉便急急忙忙的告辞了,二人都是召集回去整顿人手,准备接收兖州镇的钱粮。
按照文书上的约定,第一批钱粮将在四十天内抵达大同。
随同前来的还有商部的人手,到时候大同镇和大同府必须全力协助兖州镇商部开矿、做生意的各项事宜。
待到薛桐和谢奉急匆匆的离开之后,刘君韬便将刘子安找了过来,将此事说了一下,而后便说道:“立即通知商部唐宇,命其按照文书调集钱粮,万万不可耽误了时间。同时命令唐宇立即调集可靠人手,最好亲自带人北上大同!”
刘子安在一旁奋笔疾书记录着刘君韬的命令,而后问道:“总镇可还有别的命令?”
刘君韬想了一下,说道:“命令军部胡德兴,再调集一千新兵,随同商部调集的钱粮、人手一同北上,全程护送,决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很快,刘子安便拟好了两道命令,交给刘君韬查看无误之后,便由刘君韬亲自盖上了兖州镇总兵官大印,当天便由探查部的探马一路南下,送往了兖州镇城。
没过几天,整个大同城都运动了起来,大同府和大同镇都是开始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大同各地遭了兵灾赶到大同城附近的百姓被安顿了下来,并且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而大同镇各地受损的城池、堡垒也开始了重建、休整。
当然,这些事务消耗的钱粮都是朝廷拨下的,虽然数量有限,但是坚持到兖州镇借到的钱粮运来还是可以的。
此时,刘君韬也是开始想到,现在战事结束,自己也该率部南下回家了!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24884.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24884/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2488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百八十三章 商部北上)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东仙轩辕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