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第三百二十七章 交州之行(三十二)
重生东汉末年 本章字数:3690 重生东汉末年txt下载
追随郭斌南下的五十卫士,对他都最是忠心耿耿,因此对于军心士气的提振便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力气,因为只要郭斌一声令下,他们便可以去赴汤蹈火。可是当他命众人将随身所携带的粮食都从褡裢中拿出,全都放到麻布袋中时,众人却还是有点儿迷惑。
结合此行的战略目标和战斗形式,众人必须要尽量减轻负重,因此所携带的除了必要的粟米,还有从颍川一路带过来的干肉,当然奶酪这种高热量的食品也在其中。这些东西,与专门用来给战马加餐的黑豆,都装在了麻袋中绑缚在各个驮马的背上,每个人的马背上也都各自带着。
为了携带方便,每匹马儿的屁股上还各自放了一个褡裢,便专门用于盛放这些食物和需要随时取用的日用品与兵刃。
所谓褡裢,是一种中间开口而两端装东西的口袋,大的可以搭在肩上,小的可以挂在腰带上,是昔日我国民间长期使用的一种布口袋。这个物事放在马屁股后面,既可以放上各人的琐碎物品,更可将装备和食物放在其中,而且放在马屁股上还不会妨碍正常的骑乘,很是方便。
如今,郭斌在临近进入林邑国前,竟让众人将褡裢中的物品都拿出来,又岂能不让人疑惑?只是既然是主公有命,众人便是心中犹疑,也只有立刻执行的。因此,众人便都按照郭斌的吩咐,将褡裢中的杂物都拿出来放到了麻布袋中,然后又统一收到了营寨中一处帐篷里。兵器则依照战时的要求各自带在身上,阳翟县制式的军装都装备了类似后世的武装带,便是专门用来携带兵器的。这处山谷中的营地不会拆掉,而是会由一路引领郭斌一行从颍川南下到交州的商队向导在此看护。非但这些不利作战的多余物资需要放在此处,便是多余的战马亦要留下。
众人此番是要去深入占人都城,是要去拼命的,哪里能带哪些七零八碎的玩意儿?况且这一行仅有五十人,想要成大功,便需要快进快出,绝不拖泥带水,否则一旦陷在里面,那定然是绝无生路的。
除了将多余的物资放在这里,郭斌还命人将高桥马鞍解开并拿下来。待将空了的褡裢放在马背上,又将褡裢的两端以绳索在马腹处系上,将其固定好后,方再将高桥马鞍绑好。正当众人一头雾水的时候,郭斌一跃上了马背,竟正好把两只脚放到了褡裢两头的口袋之中。
而当众人有样学样地也将双脚放到褡裢中后,登时整个队伍都沸腾了:实在是太省力了。
原来,郭斌自从学习骑术之时,便意识到了一个极重要的问题,那便是此时的马具发展尚不完备,它缺少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组件,那便是马镫。
人人都知道,三角形是一种简单却极具有稳定性的形状,当人骑在马上的时候,想要保持稳定,亦是如此。后世的马具,包括了辔头、马鞍和马 鞭,当然马镫也是要连在马鞍上的。其中,辔头是骑手驾驭马匹的主要工具,骑手要利用它来控制马匹前进方向,也要用它来控制战马行进的速度。马鞍的主要作用是帮助骑乘者在马背上保持平衡。而马 鞭自然是用来驱策战马的。
在木兰辞中,也有这么一段,所谓:“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两句话,讲的是花木兰从军之时,购置战马和相关配套马具的事情。从这两句话中,我们除了可以看出当时花木兰所在的时空从军是要自带战马的,还可以看出当时马具的构成。她所要购买的马具里面,除了辔头和马 鞭,还有鞍鞯。鞍鞯要分开来看,所谓鞍,指的便是马鞍;鞯,指的则是垫马鞍的东西。
在古人类驯服战马的时候,最先发明的是辔头。只要给一匹马戴上了辔头,你便可以掌控它。因为只要戴上了辔头,马儿便跑不了了。这就像牛的鼻圈一般,一勒就疼,谁还会乱跑?只是马的辔头要勒在马嘴中,而牛鼻圈要扎在鼻子上罢了。
而另外一个马鞍的发展历史,则要复杂得多了。
最早的时候,人们是骑在没有马鞍的光溜溜的马背上的。后来,或者是觉得私密部位耷拉在马背上,殊不甚文雅,又或者是为了增加骑乘的舒适感,便在马背上放上了一个垫子。毕竟马背上便是马的脊骨,骑的时间长了,也硌得慌嘛。最早的马鞍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外以皮革制成,内中填充以羊毛。这种 马鞍,与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出土的鞍马俑的马鞍极为相似。
这种 马鞍提高了骑乘的舒适性,减轻了人在骑乘时对马匹的直接摩擦,有利于人对马匹的控制。若是不理解,则大可以做个试验。便将女友扛在脖子上以所谓骑大马的姿势走两步,然后再试试于脖子上垫一个抱枕后再骑大马,无论是骑乘者还是胯 下的“马儿”,舒适度都有极大的提升。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牲畜呢?若是长时间骑在马儿的裸背上,那马儿能不暴躁么?
然而,这种 马鞍仍然不能阻止马儿在剧烈运动时人在马背上滑动的问题,骑手只有靠着双腿用力夹紧马腹,才能保持平衡,而这无疑增大了骑乘战马的难度。正是因为在马背上极难保持平衡,也不可能长期骑乘战马,此时骑兵的战法便不过是骑在马上射箭罢了。
不要小瞧这骑射的本事,在没有马镫的时代,放开抓着马缰与马脖子的双手,单纯以双腿在疾驰中保持平衡,还要拿起武器攻击敌人,无疑是难度极高的战术动作。因此,这时候的骑兵多用作骚扰之用,或者是迅速骑马到达战场后再下马作战。
孙膑便对此时骑兵的战法有一个极具概括性的总结:“用骑有十利:一曰迎敌始至;二曰乘虚背敌;三曰追散击乱;四曰迎敌击后;五曰遮其粮食,绝其军道;六曰败其关津,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击其未振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烧其积蓄,虚其市里;十曰掠其田野,系累其子弟。此十者,骑战之利也。”
这骑兵作战的十大利好中,便从未曾提到过所谓冲锋陷阵。而实际上,在重骑兵尚未出现的时代,骑兵的集团冲锋是不可能出现在的。
到了汉朝,或是因为战争的需要推动着技术的进步,又或者是技术的进步使得战争形势发生了巨大改变,总之高桥马鞍出现了。
高桥马鞍是为了解决骑乘者骑马时前后摇摆的问题,随着原来的软质马鞍逐渐发展为“鞯”,硬质马鞍乃至高桥马鞍的出现则大大加强了人骑在上面的稳定性。无论是光溜溜的马背还是柔软的软质马鞍,都无法给人提供骑在木制马鞍上安全感。硬质马鞍的出现使得人在骑乘之时可以抓住牢牢地绑在马背上的马鞍,从而增强其稳定性,而高桥马鞍的出现更是极好地减少了骑乘者的前后滑动。
正是前后滑动的减少,使得骑在战马上的人可以具备一定的冲击力。因此,在汉武帝时期,使用着高桥马鞍的大汉骑兵们终于可以手持长长的骑枪纵横驰骋在大漠上,利用坚固的铠甲与锋利的环首刀,将匈奴人打得落花流水,充分展示了农耕文明统一王朝的强大经济实力和铁与火所形成的庞大军事力量。
为了更有效地杀敌,也为了更好地保护那些精锐的大汉铁骑,骑兵们的装备自然是越来越精良。与穿着皮裘的匈奴人不同,中原骑兵的防御装备从皮甲到铁甲,应有尽有。而如此精良的装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便是每个骑兵的重量大大增加。整体质量的增加虽确实可以增大冲锋时的冲击力量,却也使得骑兵上马成了需要人帮忙的苦差事。因此,便出现了只是在上马时帮助全副武装的骑兵登上战马,而在上马后则失去作用的单边马镫,简称为单镫。
早年历史学界对于单镫是否是马镫还有一番争论,此时则大约普遍认为单镫并非真正的马镫。不过,即便是单镫,其出现的确切年代,目前仍然没有定论。然而,无论从其外形还是制作方法来看,单镫都为马镫的最终成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湖南长沙金盆岭曾出土过几组陶土制作的战马模型,这个模型的马镫或在左边或在右边,都是单边的马镫,而且陶俑的骑乘者都未曾将脚伸入马镫之中。这个墓大约是在西晋惠帝永宁二年,亦即公元302年。不过,在南京象山,距此约二十年后,晋元帝永昌元年,亦即公元322年的墓中所发现的陶俑,则是两侧鞍下皆有泥塑的近三角形镫。
也就是说,由单镫向双面马镫的过渡时期,大概便是在公元300年左右。换句话说,历史上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大约是未曾出现双边马镫的,无论是关羽、张飞,还是吕布、赵云,又或者是典韦、马超,他们所骑乘的战马最多不过是一个高桥马鞍罢了,他们都必须像肛肠科中犯了痔疮的病人一般夹紧屁股,在战马上努力保持平衡,使自己不会从高速奔驰的战马上掉下来。
作者注:终于有机会将马具的发展过程写下来了,这是许久前潜阳对大家的许诺。不过这一章只是对马具发展历史一个极粗浅的概括,于真正的马镫的形成与发展尚未曾进行论述。潜阳欲从马镫的外形与制作方法对双边马镫到底是怎样逐步形成的,南北两支在马镫的制作和外形的设计上是如何合流的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回答,只是章节太短,论述和对比又太长而枯燥,为免凑字数之嫌,文中便不再赘言了。若实在有对此实在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给在下留言,人多的话,在下会单开章节论述,当然在章节开头要事先言明,以免对此不感兴趣的同学花了冤枉钱。
最后还是感谢大家的支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15556.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15556/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1555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百二十七章 交州之行(三十二))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潜阳谢谢您的支持!!
结合此行的战略目标和战斗形式,众人必须要尽量减轻负重,因此所携带的除了必要的粟米,还有从颍川一路带过来的干肉,当然奶酪这种高热量的食品也在其中。这些东西,与专门用来给战马加餐的黑豆,都装在了麻袋中绑缚在各个驮马的背上,每个人的马背上也都各自带着。
为了携带方便,每匹马儿的屁股上还各自放了一个褡裢,便专门用于盛放这些食物和需要随时取用的日用品与兵刃。
所谓褡裢,是一种中间开口而两端装东西的口袋,大的可以搭在肩上,小的可以挂在腰带上,是昔日我国民间长期使用的一种布口袋。这个物事放在马屁股后面,既可以放上各人的琐碎物品,更可将装备和食物放在其中,而且放在马屁股上还不会妨碍正常的骑乘,很是方便。
如今,郭斌在临近进入林邑国前,竟让众人将褡裢中的物品都拿出来,又岂能不让人疑惑?只是既然是主公有命,众人便是心中犹疑,也只有立刻执行的。因此,众人便都按照郭斌的吩咐,将褡裢中的杂物都拿出来放到了麻布袋中,然后又统一收到了营寨中一处帐篷里。兵器则依照战时的要求各自带在身上,阳翟县制式的军装都装备了类似后世的武装带,便是专门用来携带兵器的。这处山谷中的营地不会拆掉,而是会由一路引领郭斌一行从颍川南下到交州的商队向导在此看护。非但这些不利作战的多余物资需要放在此处,便是多余的战马亦要留下。
众人此番是要去深入占人都城,是要去拼命的,哪里能带哪些七零八碎的玩意儿?况且这一行仅有五十人,想要成大功,便需要快进快出,绝不拖泥带水,否则一旦陷在里面,那定然是绝无生路的。
除了将多余的物资放在这里,郭斌还命人将高桥马鞍解开并拿下来。待将空了的褡裢放在马背上,又将褡裢的两端以绳索在马腹处系上,将其固定好后,方再将高桥马鞍绑好。正当众人一头雾水的时候,郭斌一跃上了马背,竟正好把两只脚放到了褡裢两头的口袋之中。
而当众人有样学样地也将双脚放到褡裢中后,登时整个队伍都沸腾了:实在是太省力了。
原来,郭斌自从学习骑术之时,便意识到了一个极重要的问题,那便是此时的马具发展尚不完备,它缺少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组件,那便是马镫。
人人都知道,三角形是一种简单却极具有稳定性的形状,当人骑在马上的时候,想要保持稳定,亦是如此。后世的马具,包括了辔头、马鞍和马 鞭,当然马镫也是要连在马鞍上的。其中,辔头是骑手驾驭马匹的主要工具,骑手要利用它来控制马匹前进方向,也要用它来控制战马行进的速度。马鞍的主要作用是帮助骑乘者在马背上保持平衡。而马 鞭自然是用来驱策战马的。
在木兰辞中,也有这么一段,所谓:“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两句话,讲的是花木兰从军之时,购置战马和相关配套马具的事情。从这两句话中,我们除了可以看出当时花木兰所在的时空从军是要自带战马的,还可以看出当时马具的构成。她所要购买的马具里面,除了辔头和马 鞭,还有鞍鞯。鞍鞯要分开来看,所谓鞍,指的便是马鞍;鞯,指的则是垫马鞍的东西。
在古人类驯服战马的时候,最先发明的是辔头。只要给一匹马戴上了辔头,你便可以掌控它。因为只要戴上了辔头,马儿便跑不了了。这就像牛的鼻圈一般,一勒就疼,谁还会乱跑?只是马的辔头要勒在马嘴中,而牛鼻圈要扎在鼻子上罢了。
而另外一个马鞍的发展历史,则要复杂得多了。
最早的时候,人们是骑在没有马鞍的光溜溜的马背上的。后来,或者是觉得私密部位耷拉在马背上,殊不甚文雅,又或者是为了增加骑乘的舒适感,便在马背上放上了一个垫子。毕竟马背上便是马的脊骨,骑的时间长了,也硌得慌嘛。最早的马鞍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外以皮革制成,内中填充以羊毛。这种 马鞍,与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出土的鞍马俑的马鞍极为相似。
这种 马鞍提高了骑乘的舒适性,减轻了人在骑乘时对马匹的直接摩擦,有利于人对马匹的控制。若是不理解,则大可以做个试验。便将女友扛在脖子上以所谓骑大马的姿势走两步,然后再试试于脖子上垫一个抱枕后再骑大马,无论是骑乘者还是胯 下的“马儿”,舒适度都有极大的提升。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牲畜呢?若是长时间骑在马儿的裸背上,那马儿能不暴躁么?
然而,这种 马鞍仍然不能阻止马儿在剧烈运动时人在马背上滑动的问题,骑手只有靠着双腿用力夹紧马腹,才能保持平衡,而这无疑增大了骑乘战马的难度。正是因为在马背上极难保持平衡,也不可能长期骑乘战马,此时骑兵的战法便不过是骑在马上射箭罢了。
不要小瞧这骑射的本事,在没有马镫的时代,放开抓着马缰与马脖子的双手,单纯以双腿在疾驰中保持平衡,还要拿起武器攻击敌人,无疑是难度极高的战术动作。因此,这时候的骑兵多用作骚扰之用,或者是迅速骑马到达战场后再下马作战。
孙膑便对此时骑兵的战法有一个极具概括性的总结:“用骑有十利:一曰迎敌始至;二曰乘虚背敌;三曰追散击乱;四曰迎敌击后;五曰遮其粮食,绝其军道;六曰败其关津,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击其未振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烧其积蓄,虚其市里;十曰掠其田野,系累其子弟。此十者,骑战之利也。”
这骑兵作战的十大利好中,便从未曾提到过所谓冲锋陷阵。而实际上,在重骑兵尚未出现的时代,骑兵的集团冲锋是不可能出现在的。
到了汉朝,或是因为战争的需要推动着技术的进步,又或者是技术的进步使得战争形势发生了巨大改变,总之高桥马鞍出现了。
高桥马鞍是为了解决骑乘者骑马时前后摇摆的问题,随着原来的软质马鞍逐渐发展为“鞯”,硬质马鞍乃至高桥马鞍的出现则大大加强了人骑在上面的稳定性。无论是光溜溜的马背还是柔软的软质马鞍,都无法给人提供骑在木制马鞍上安全感。硬质马鞍的出现使得人在骑乘之时可以抓住牢牢地绑在马背上的马鞍,从而增强其稳定性,而高桥马鞍的出现更是极好地减少了骑乘者的前后滑动。
正是前后滑动的减少,使得骑在战马上的人可以具备一定的冲击力。因此,在汉武帝时期,使用着高桥马鞍的大汉骑兵们终于可以手持长长的骑枪纵横驰骋在大漠上,利用坚固的铠甲与锋利的环首刀,将匈奴人打得落花流水,充分展示了农耕文明统一王朝的强大经济实力和铁与火所形成的庞大军事力量。
为了更有效地杀敌,也为了更好地保护那些精锐的大汉铁骑,骑兵们的装备自然是越来越精良。与穿着皮裘的匈奴人不同,中原骑兵的防御装备从皮甲到铁甲,应有尽有。而如此精良的装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便是每个骑兵的重量大大增加。整体质量的增加虽确实可以增大冲锋时的冲击力量,却也使得骑兵上马成了需要人帮忙的苦差事。因此,便出现了只是在上马时帮助全副武装的骑兵登上战马,而在上马后则失去作用的单边马镫,简称为单镫。
早年历史学界对于单镫是否是马镫还有一番争论,此时则大约普遍认为单镫并非真正的马镫。不过,即便是单镫,其出现的确切年代,目前仍然没有定论。然而,无论从其外形还是制作方法来看,单镫都为马镫的最终成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湖南长沙金盆岭曾出土过几组陶土制作的战马模型,这个模型的马镫或在左边或在右边,都是单边的马镫,而且陶俑的骑乘者都未曾将脚伸入马镫之中。这个墓大约是在西晋惠帝永宁二年,亦即公元302年。不过,在南京象山,距此约二十年后,晋元帝永昌元年,亦即公元322年的墓中所发现的陶俑,则是两侧鞍下皆有泥塑的近三角形镫。
也就是说,由单镫向双面马镫的过渡时期,大概便是在公元300年左右。换句话说,历史上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大约是未曾出现双边马镫的,无论是关羽、张飞,还是吕布、赵云,又或者是典韦、马超,他们所骑乘的战马最多不过是一个高桥马鞍罢了,他们都必须像肛肠科中犯了痔疮的病人一般夹紧屁股,在战马上努力保持平衡,使自己不会从高速奔驰的战马上掉下来。
作者注:终于有机会将马具的发展过程写下来了,这是许久前潜阳对大家的许诺。不过这一章只是对马具发展历史一个极粗浅的概括,于真正的马镫的形成与发展尚未曾进行论述。潜阳欲从马镫的外形与制作方法对双边马镫到底是怎样逐步形成的,南北两支在马镫的制作和外形的设计上是如何合流的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回答,只是章节太短,论述和对比又太长而枯燥,为免凑字数之嫌,文中便不再赘言了。若实在有对此实在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给在下留言,人多的话,在下会单开章节论述,当然在章节开头要事先言明,以免对此不感兴趣的同学花了冤枉钱。
最后还是感谢大家的支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15556.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15556/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1555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百二十七章 交州之行(三十二))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潜阳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