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qiqixs.net
一路打听之下,李彪之母终于寻到了皇宫附近。
玄武门是太极宫北面的正门,为入宫觐见皇帝的必经之路,半年前的玄武门兵变便发生在这里。
把守玄武门的卫兵们一身金甲,跨刀执枪,威风凛凛,见一个老太婆颤颤巍巍地来到近前,一个屯营卫兵上前拦住了去路,大喝一声:“站住!”
李母哪里见识过这等场面,顿时吓了一跳,赶忙说道:“大老爷,让我进门,我要见皇上呢。”
“见皇上?”
这名屯营卫兵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面前的老太婆,见她一身的粗布衣裳,围着蓝布碎花裙,脚上穿着落满灰尘的圆口布鞋,脸上布满了皱纹,满头的银丝迎风飘动,煞是醒目。
“这老婆子居然要见皇上?!太有意思了,哈哈哈...”这屯营卫兵当即忍俊不禁,指着李母对其他卫兵说着,并一起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鄙视和嘲讽。
众多屯营卫兵一片哄然大笑,都笑这老婆子异想天开,竟然想见皇上,皇上岂是你一个糟老婆子想见就见的?岂不是可笑之极么?
在众人的轰然大笑声中,李母更加不知所措,一时惶急无计,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正在这时,一个身着紫色官服,腰间系玉带钩,眉毛细长,颌下留有浓密胡须,样貌清瘦的人健步来到了近前,众屯营卫兵连忙收起笑声,躬身见礼:“魏大人!”
“嗯。”
这人捋着长长的、浓密的胡须点了点头,威严地应道。
原来,这个人便是被太宗皇帝所倚重的朝中大臣------谏议大夫魏征。
今天,魏征大人正准备赴太极宫觐见皇上呢,却见把守玄武门的卫兵们正在一片哄笑,又见一个年迈的老太婆正手足无措地拄着拐杖立在那里。
“这是怎么回事呀?”魏征大人的脸上写着满满的疑问。
“禀告魏大人,这个老婆子说是要面见皇上。”一名卫兵恭敬地回道。
“哦?要见皇上?”
魏征也觉得十分不解,于是来到李母的面前,温言道:“这位老人家,你想见皇上?”
“正是,老身想见皇上。”李母应道。
魏征瞅了瞅满头银发、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李母,又问道:“你见皇上所为何事?”
李母见面前的人颇为威严,又见卫兵们都十分尊敬他,心想这人一定是个大官,于是说道:“回大老爷,我见皇上是为了救我儿子呢。”
“对了!大老爷,我这里还有一块玉佩,我儿子说是皇上送给他的呢。”李母抖抖索索地从贴身衣裳里摸出了那块上好的玉佩,递给了面前的魏征。
接过玉佩,魏征定睛一看,顿时肃然起来:这块纯白的玉佩为青龙形状,在正午阳光的映照之下,玉佩呈半透明状,晶莹剔透,十分纯净,做工精美,入手温润,显然是块上等美玉。魏征寻思:这个玉佩是龙的形状,为皇族之物无疑。不过,一个貌不惊人、苍老猥琐的老婆子居然还有皇家之物,这事定然有蹊跷。
于是,魏征说道:“老人家,你若是放心,我便带着这块玉佩面见皇上,代你老人家陈情,如何?”
“好,好,好!”
李母正愁没法见到皇上呢,见这个颇有官威的大老爷肯替自己面见皇上陈情,自然是求之不得、欢喜不已。
“老人家,你且在这附近等着,寻个荫凉的地方坐下歇着,待我出来寻你。”
说完,魏征便迈步进了玄武门,直奔太极宫而来。
进了太极宫,魏征以君臣之礼觐见太宗皇帝李世民。
“微臣见过陛下!”
太宗笑道:“玄成呐,今天爱卿你来觐见朕,可有什么事情么?”
魏征拱手回道:“前日,陛下曾问计于朝中群臣,让臣工们给陛下提那治国安邦、治理天下的对策与建议,今天微臣便是为此事而来。”
说罢,魏征躬身呈上了奏折《谏太宗十思疏》,一旁侍应皇帝的黄门宦官接过奏折,将这《谏太宗十思疏》的奏折呈交给了太宗皇帝。
太宗李世民打开对折的奏折,定睛细看这《谏太宗十思疏》,一览之下,眼前顿时为之一亮,忍不住念出声来!
“臣我听说,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它的根部,因为根深方能叶茂;要想水流潺潺,经久不息,必须疏通它的源头,源远才能流长。同样的道理,如果想使国家安定,统治稳固,就必须积聚道德和仁义,缓和与百姓间的矛盾。反之,源流不深却要它流长,根不牢固却要树长得茂盛,德义不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无知,也知其不可,更何况像您这样的明君呢!作为统治天下的国君,如果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从长远利益出发,那就等于是刨了树根希望树木茂盛,堵了源泉还要流水畅通啊!
历代的帝王承天景命治理天下,没有谁不是为国家担忧的时候探求治国之道,功成名就后反而德行衰退。善始者确实很多,而善终者却很少。难道是取得江山容易而守住江山艰难吗?原来是在打天下的时候,帝王对待臣民诚心诚意,一旦得志,便纵情傲物;如果彼此竭诚相待,虽远隔一方心也会在一起;如果远离臣民,即使是骨肉之亲,也形同陌路。如果只是用严刑监督,用威势镇压百姓,就会使百姓外表恭顺而内心不服。时间久了必然会激起民愤。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人民的力量,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定要慎重啊!
因此恳请国君接纳臣下的建议:遇其所好,理应“思知足以自戒”,要懂得知足;要修建什么,就要克制自己,以安定百姓生活为前提;想到高处不胜寒,就要谦虚并加强自己的修养;担心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就应有江海容纳百川的度量;喜欢游乐,就要严格按照国君一年打猎三次的规定;害怕自己懈怠;就应慎始慎终;忧虑自己受到蒙蔽,就要虚心纳谏;害怕谗言和邪恶,就要自身行得正;有所赏赐不要因为个人的喜好乱加赏赐;施行刑罚,也不要因为自己一时怒气而滥用。总之,如果国君您能发扬光大这十点陈述的话,选拔能者任之,择其善者从之,那一定会使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自然可以达到垂拱而治的情景了。哪里需要陛下您劳神苦思,代管百官的职事呢?”
“说的好啊!”
阅罢全文,合上奏折,太宗李世民禁不住拍案叫好!
“玄成呐,你这一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虽是引自荀子的话,但它可是说到朕的心里面去了啊!”
太宗“呵呵”笑道:“朕再给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八个字加上几句。”
“陛下,微臣洗耳恭听。”魏征也笑道。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太宗李世民立起身来,目光深邃,遥望太极宫门外的远方......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03590.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03590/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0359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74章 偶遇魏征)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瀚海风云谢谢您的支持!!
玄武门是太极宫北面的正门,为入宫觐见皇帝的必经之路,半年前的玄武门兵变便发生在这里。
把守玄武门的卫兵们一身金甲,跨刀执枪,威风凛凛,见一个老太婆颤颤巍巍地来到近前,一个屯营卫兵上前拦住了去路,大喝一声:“站住!”
李母哪里见识过这等场面,顿时吓了一跳,赶忙说道:“大老爷,让我进门,我要见皇上呢。”
“见皇上?”
这名屯营卫兵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面前的老太婆,见她一身的粗布衣裳,围着蓝布碎花裙,脚上穿着落满灰尘的圆口布鞋,脸上布满了皱纹,满头的银丝迎风飘动,煞是醒目。
“这老婆子居然要见皇上?!太有意思了,哈哈哈...”这屯营卫兵当即忍俊不禁,指着李母对其他卫兵说着,并一起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鄙视和嘲讽。
众多屯营卫兵一片哄然大笑,都笑这老婆子异想天开,竟然想见皇上,皇上岂是你一个糟老婆子想见就见的?岂不是可笑之极么?
在众人的轰然大笑声中,李母更加不知所措,一时惶急无计,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正在这时,一个身着紫色官服,腰间系玉带钩,眉毛细长,颌下留有浓密胡须,样貌清瘦的人健步来到了近前,众屯营卫兵连忙收起笑声,躬身见礼:“魏大人!”
“嗯。”
这人捋着长长的、浓密的胡须点了点头,威严地应道。
原来,这个人便是被太宗皇帝所倚重的朝中大臣------谏议大夫魏征。
今天,魏征大人正准备赴太极宫觐见皇上呢,却见把守玄武门的卫兵们正在一片哄笑,又见一个年迈的老太婆正手足无措地拄着拐杖立在那里。
“这是怎么回事呀?”魏征大人的脸上写着满满的疑问。
“禀告魏大人,这个老婆子说是要面见皇上。”一名卫兵恭敬地回道。
“哦?要见皇上?”
魏征也觉得十分不解,于是来到李母的面前,温言道:“这位老人家,你想见皇上?”
“正是,老身想见皇上。”李母应道。
魏征瞅了瞅满头银发、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李母,又问道:“你见皇上所为何事?”
李母见面前的人颇为威严,又见卫兵们都十分尊敬他,心想这人一定是个大官,于是说道:“回大老爷,我见皇上是为了救我儿子呢。”
“对了!大老爷,我这里还有一块玉佩,我儿子说是皇上送给他的呢。”李母抖抖索索地从贴身衣裳里摸出了那块上好的玉佩,递给了面前的魏征。
接过玉佩,魏征定睛一看,顿时肃然起来:这块纯白的玉佩为青龙形状,在正午阳光的映照之下,玉佩呈半透明状,晶莹剔透,十分纯净,做工精美,入手温润,显然是块上等美玉。魏征寻思:这个玉佩是龙的形状,为皇族之物无疑。不过,一个貌不惊人、苍老猥琐的老婆子居然还有皇家之物,这事定然有蹊跷。
于是,魏征说道:“老人家,你若是放心,我便带着这块玉佩面见皇上,代你老人家陈情,如何?”
“好,好,好!”
李母正愁没法见到皇上呢,见这个颇有官威的大老爷肯替自己面见皇上陈情,自然是求之不得、欢喜不已。
“老人家,你且在这附近等着,寻个荫凉的地方坐下歇着,待我出来寻你。”
说完,魏征便迈步进了玄武门,直奔太极宫而来。
进了太极宫,魏征以君臣之礼觐见太宗皇帝李世民。
“微臣见过陛下!”
太宗笑道:“玄成呐,今天爱卿你来觐见朕,可有什么事情么?”
魏征拱手回道:“前日,陛下曾问计于朝中群臣,让臣工们给陛下提那治国安邦、治理天下的对策与建议,今天微臣便是为此事而来。”
说罢,魏征躬身呈上了奏折《谏太宗十思疏》,一旁侍应皇帝的黄门宦官接过奏折,将这《谏太宗十思疏》的奏折呈交给了太宗皇帝。
太宗李世民打开对折的奏折,定睛细看这《谏太宗十思疏》,一览之下,眼前顿时为之一亮,忍不住念出声来!
“臣我听说,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它的根部,因为根深方能叶茂;要想水流潺潺,经久不息,必须疏通它的源头,源远才能流长。同样的道理,如果想使国家安定,统治稳固,就必须积聚道德和仁义,缓和与百姓间的矛盾。反之,源流不深却要它流长,根不牢固却要树长得茂盛,德义不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无知,也知其不可,更何况像您这样的明君呢!作为统治天下的国君,如果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从长远利益出发,那就等于是刨了树根希望树木茂盛,堵了源泉还要流水畅通啊!
历代的帝王承天景命治理天下,没有谁不是为国家担忧的时候探求治国之道,功成名就后反而德行衰退。善始者确实很多,而善终者却很少。难道是取得江山容易而守住江山艰难吗?原来是在打天下的时候,帝王对待臣民诚心诚意,一旦得志,便纵情傲物;如果彼此竭诚相待,虽远隔一方心也会在一起;如果远离臣民,即使是骨肉之亲,也形同陌路。如果只是用严刑监督,用威势镇压百姓,就会使百姓外表恭顺而内心不服。时间久了必然会激起民愤。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人民的力量,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定要慎重啊!
因此恳请国君接纳臣下的建议:遇其所好,理应“思知足以自戒”,要懂得知足;要修建什么,就要克制自己,以安定百姓生活为前提;想到高处不胜寒,就要谦虚并加强自己的修养;担心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就应有江海容纳百川的度量;喜欢游乐,就要严格按照国君一年打猎三次的规定;害怕自己懈怠;就应慎始慎终;忧虑自己受到蒙蔽,就要虚心纳谏;害怕谗言和邪恶,就要自身行得正;有所赏赐不要因为个人的喜好乱加赏赐;施行刑罚,也不要因为自己一时怒气而滥用。总之,如果国君您能发扬光大这十点陈述的话,选拔能者任之,择其善者从之,那一定会使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自然可以达到垂拱而治的情景了。哪里需要陛下您劳神苦思,代管百官的职事呢?”
“说的好啊!”
阅罢全文,合上奏折,太宗李世民禁不住拍案叫好!
“玄成呐,你这一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虽是引自荀子的话,但它可是说到朕的心里面去了啊!”
太宗“呵呵”笑道:“朕再给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八个字加上几句。”
“陛下,微臣洗耳恭听。”魏征也笑道。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太宗李世民立起身来,目光深邃,遥望太极宫门外的远方......
txt下载地址:http://www.qiqixs.net/txt/xiazai103590.html
手机阅读:http://wap.qiqixs.net/103590/
发表书评:http://www.qiqixs.net/book/10359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74章 偶遇魏征)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瀚海风云谢谢您的支持!!